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8
学校自评报告学校自评报告学校自评报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校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改进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是一所乡村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育设施。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一、师资力量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较高,大部分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拥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也存在一部分老师教学经验相对较浅,需要加强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学质量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由于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管理机制学校管理机制相对较为简单,管理层次不够严密,学校基础建设的规划和实施还有待加强。
学校需要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能。
四、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密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有效衔接,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提高家校合作水平。
基于以上评估结果,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一、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将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同时,学校将建立教师定期交流、互相学习的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提高。
二、优化教育环境学校将加大对教育设施和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同时,学校将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对学校进行援助。
三、加强管理建设学校将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管理层将加强对学校基础建设的规划及实施,改善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
四、提高家校合作水平学校将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并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优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学校自评报告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一种评价表现,通过自评报告的编写,可以帮助学校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出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
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示范校自评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审专家:我校秉持着“立德树人、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
现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我校素质教育的情况和成果,特此撰写自评报告。
在本次自评报告中,我们将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我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一、教育理念我校坚持以德育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我校,品德教育被视为首要任务,我们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我校注重科学、文化与艺术的融合,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积极推进STEAM教育,开设了一系列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相关的课程。
此外,我们还设置了丰富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
三、师资队伍我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我们重视教师的岗位培训和教学研究,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和交流平台。
我们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育研修和学术交流活动,并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项目。
此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和引进教育专业人才,以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学生发展我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我们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不仅注重学生成绩的评估,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评价。
我们建立了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指导。
总结:我校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数字化校园”自查评估报告数字化校园自查评估报告引言概述: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为了评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情况,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自查评估,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应用、管理服务创新、信息安全保障和学生素质培养。
一、基础设施建设:1.1 网络设施:校园网络的覆盖范围、稳定性和带宽是否满足教学和管理需求。
1.2 电子设备:校园内是否配备了足够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并且能够正常运行。
1.3 机房建设:学校是否建设了配备先进设备的机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和学习环境。
二、教学资源应用:2.1 电子教室:校园内是否有配备电子教室,教师是否能够熟练运用电子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2.2 在线学习平台:学校是否建立了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辅助的资源。
2.3 数字化教材:学校是否推广使用数字化教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教学方式。
三、管理服务创新:3.1 学生信息管理:学校是否建立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籍、成绩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3.2 教师管理:学校是否建立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教师档案、考勤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3.3 综合管理平台:学校是否建立了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教学、科研、行政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四、信息安全保障:4.1 网络安全:学校是否建立了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4.2 数据安全:学校是否建立了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教学和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3 用户隐私保护:学校是否制定了用户隐私保护政策,并且采取措施保障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五、学生素质培养:5.1 信息素养培养:学校是否开展信息素养培养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5.2 创新能力培养:学校是否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3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校是否开展团队合作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篇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宁市和平学校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远程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服务器房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教师、学生邮箱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安宁市和平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奖惩制度(修订)》、《安宁市和平学校直录播室使用规则》、《安宁市和平学校多媒体报告厅使用规则》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数字化校园”自查评估报告数字化校园自查评估报告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校园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然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运营也需要不断的自查评估,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本文将就数字化校园进行自查评估报告,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硬件设施1.1 网络设备和带宽数字化校园的网络设备和带宽是否能够满足教学和学生需求?1.2 电脑和移动设备学校是否提供足够的电脑和移动设备供师生使用?1.3 交互设备数字化校园是否配备了足够的交互设备,如投影仪、智能白板等?二、教学资源2.1 在线课程学校是否提供多样化的在线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2.2 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校园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图书馆,方便学生获取学习资料?2.3 教学平台学校是否使用先进的教学平台,方便老师上传教学资源和学生在线学习?三、安全保障3.1 网络安全数字化校园是否有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3.2 数据备份学校是否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3.3 应急预案数字化校园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四、管理与运营4.1 管理团队数字化校园是否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系统的运行和维护?4.2 培训支持学校是否为师生提供足够的培训支持,使其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化校园资源?4.3 用户反馈数字化校园是否定期收集用户反馈,以改进系统的运营和服务质量?五、未来发展5.1 技术更新数字化校园是否定期更新技术设备和软件,以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5.2 创新应用学校是否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应用,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发展?5.3 合作交流数字化校园是否与其他学校或机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发展?结论:数字化校园的自查评估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硬件设施、教学资源、安全保障、管理与运营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学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校园的教育质量和效率。
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申报自评报告一、总体情况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甲地区智慧教育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数字校园的全面建设,甲地区阳光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信息化教学环境逐步完善,有力推动了学校教与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广大师生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
二、信息化基础环境(一)学校简介甲地区阳光小学始建于1965年,占地面积6563平方米,现有30个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在岗教师98名。
作为甲地区教育信息化五校联盟成员学校之一,2020年8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2021年5月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
2022年8月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校。
2023年8月被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
(二)校园网络环境学校校园网通过教育城域网千兆裸光纤接入互联网,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教育教学及其他信息化应用需求,支持高峰访问时段的群体并发数据流,初步实现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
数字校园智能安防系统与当地公安部门安防系统互联互通,校内外共安装51个高清摄像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
(三)数字终端设施近几年,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安装了云计算机系统,3台服务器98个终端,实现一师一机。
除此之外,行管人员办公室配备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
30个教学班均配备了教学一体机、智慧黑板,全面实现了班班通。
学校投资建设了“专递课堂”主讲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美术、会议室等功能教室全部配备有相应的数字教学设备。
学校成立信息中心,开设广播站,室内外4块滚动电子屏,由专业人员进行日常维护。
三、信息化应用(一)应用平台借助“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开通了阳光小学学校网络空间,目前已经实现了PC端网页应用和对应的互动课堂软件应用相结合,同时也将所有数据和手机端“人人通空间”APP无缝对接,极大的方便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可实现对学校基础数据可视化呈现,利用大数据为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3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3篇1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宁市和平学校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远程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服务器房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教师、学生邮箱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安宁市和平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奖惩制度(修订)》、《安宁市和平学校直录播室使用规则》、《安宁市和平学校多媒体报告厅使用规则》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 1 页 共 5 页信息化自评报告五篇漉湖中学 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实施情况自评报告一、现状分析漉湖中学信息化建立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学校信息化建立已初具规模,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初步到达一定的标准。
通过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的建立,完善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逐渐将信息化的理念融入到了学校的日程工作中,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把各门学科的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促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我校领导深刻体会到教育信息化工程建立对于学校开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对于教育教学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认真稳固已有的成果,在反思中总结实践经历,并将之运用、发挥在下一步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建立工作中,加速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环境建立和应用建立,聚焦管理、课堂,加快学校信息化应用工程建立的步伐,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为学校开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师成长、学生学习效劳。
二、工程管理工程负责人:夏研科工程组成员:毛学文尹志峰李学文梁向阳李献春三、工程建立开展情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的建立:1、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建立领导小组组长:夏研科第 2 页 共 5 页副组长:毛学文组员:尹志峰李学文梁向阳李献春2、在学校中进展多媒体知识及教育教学应用的宣传学习。
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建立作为新一代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它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开展,应用也十分广泛。
但是,这项建立对我校而言,是一个新兴事物,对我校的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
所以要让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建立在我校开展,让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前期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
学校开设专题研讨,对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建立做专门的宣传。
3、学校教育资源网的建立。
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效劳和各类信息;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开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加强学校网站的建立,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立,完善鼓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了解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借此进行改进和提升,本报告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自查,总结出以下结果和对策。
一、基础设施建设1. 网络设施方面,我们幼儿园已配备了宽带网络,并覆盖了所有教学区域。
2. 计算机配置方面,每个教室都配备了至少一台电脑,并有专门的服务器房。
3. 其他基础设施方面,我们幼儿园还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1. 我们幼儿园拥有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并进行了分类和整理。
2. 教师可以灵活选择教学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三、信息化管理系统1.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初步建立,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教师管理、考勤管理等功能。
2. 不过,目前系统功能相对简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四、信息技术人员和培训1. 幼儿园拥有一支专业的信息技术团队,可以保证信息技术设备的日常运维和故障排除。
2. 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网络带宽有时会出现瓶颈,需考虑升级网络设备,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2. 信息化教学资源方面,要进一步丰富课件和教学软件,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
3. 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需要增加更多的功能模块,如成绩管理、家长沟通等,提高管理效率。
4. 对于信息技术人员,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教师培训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的能力和意识。
结论通过自查,我们对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有了全面的认识。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们将结合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加强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砀山县陈集小学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学校信息化工作,本着以“要想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首先实现信息技术的现代化”这一中心。
把它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基础条件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
学校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按照教育局信息化工作部署,根据学校具体实际,开阔办学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积极稳妥、有步骤地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一、领导重视工作规范我校是一所边远学校,学校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利用网络可使学校管理效能倍增,为此我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信息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性。
成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有陈静校长,学校领导班子全员参与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以校信息化领导小组为管理主体,学科骨干教师为信息资源支持,全校师生为应用核心的运行机制。
建立多个管理制度,确定目标,责任到人,加强考核力度,全面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常推进。
二、基础扎实管理有效在县教育局和学区领导的支持下,我校根据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利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推动教师网络资源的应用,加快了校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信息快速传播。
近几年来,我校加大了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百分之九十的教师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利用进行多媒体教学。
也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设备、师资和教学管理。
三、广泛应用成效显著学校领导多次强调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要求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要求教职工积极参加县、市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教学评比活动,全力以赴争取获得好成绩、好名次。
校领导主动向全校教职工公布了各位校长的电子邮箱地址,动员全校教职工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学校教改活动,充分利用“三通两平台”的教学优势,做好电子课件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全校所有中青年教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经常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个层面的教学展示交流。
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自评报告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根据《关于印发<日照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市开展数字校园建设的通知》要求,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化校园自评工作小组,针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进行认真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一、基础设施建设1、学校校园网安全稳定运行,千兆光缆接入,信息点覆盖全面,运行畅通。
网络中心管理规范,三层核心运行正常。
2、专任教师用计算机达到人手一台,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3、学生微机室80平方米,有微机60台,基本能满足最大班额的学生需要,能够正常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计算机教室管理规范,具备互动教学功能,维护及时。
4、我校具有扫描功能的打印机4台,其他打印机2台,彩印机1台,速印机1台,数码相机4台,摄像机1台。
5、我校现有29套“班班通”设备,全部接入校园网,各班级管理规范,维护及时,利用率高。
6、我校建有校园网站,能整合各类教学,内容丰富,构架合理。
充分服务于教学,展示了师生的风采,能够全面地整合各类平台,更新维护及时。
7、我校已经建成了校园广播网,拥有较高标准化的广播系统,安装了完善的校园监控系统,各系统基本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二、资源建设应用1、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成立了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副校长任组长,专、兼职信息化教师任成员。
工作分工明确,资源容量达到1TB。
资源管理平台操作性强。
2、能够做到学科资源覆盖率达100%。
但我校课题申报较少,资源组织结构基本可随教学需要动态调整。
3、我校设有电子阅览室,资源利用率高。
4、近年来,教师虽然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资源评选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三、师生信息技术应用1、规定年龄的教师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电子备课,但是还不能按学期、学科分类检索。
2、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网上交流研讨。
3、教师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自评报告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我校根据《淄博市数字化校园建设指导方案》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结合《指导方案》和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自评自查如下:一、指导思想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我们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
我校一直坚持将“做以成长为核心的真教育”作为我们的办学理念,成长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二是学生的成长,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师生成长方面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立足于应用,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
以数字化校园建设来促进师生成长。
二、信息化环境建设(一)基础设施建设1、我校建有学校校园网,信息点覆盖每一个办公室、教室和专用教室,运行畅通。
教学楼内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
2、我校共有XXX个教学班,所有教室实现了班班通,配备了液晶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
全部接入城域网及国际互联网,“班班通”管理规范,维护及时,利用率高。
3、我校建有1个标准学生机房,学生用机48台,能够满足现有开设微机课的班级最大班额人手一机的需求。
我们还建设有校园广播、校园安全监控室等。
(二)资源建设在教学中我们使用博学宝提供的电子教材等资源,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涵盖所有年级。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学校的公用云盘,存储每学期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课题研究等各个方面的资源。
目前学校云盘的资源存储量已达242G。
我们还借助信息技术课程和乐教乐学平台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现了师生的数字阅读,把数字化建设扩展到校园以外,收效良好。
(三)应用系统建设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使用微软Office软件中的OneNote来进行常规的管理。
学校建立一个OneNote笔记本并共享给所有老师,学校每个管理部门都在这个笔记本上建立了相应的栏目,老师可以及时将所做的工作上传,实现对教师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信息化建设自查自评报告篇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宁市和平学校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远程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服务器房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教师、学生邮箱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安宁市和平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奖惩制度(修订)》、《安宁市和平学校直录播室使用规则》、《安宁市和平学校多媒体报告厅使用规则》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要求,我校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营造严谨、扎实、生动的校园文化,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一、规范组织与管理1、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
根据工作需要,全校共有兼职信息管理教师一人。
2、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工作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检查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相应措施。
为使管理规范,学校将各项规章制度上墙。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建设的机制。
二、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1、学校投资购买了路由器、交换机、漏电保护器、稳压电源等设备,教学楼安装有避雷系统,保障了网络设备正常使用。
我校的电脑室设置了专人管理。
管理员随时检查维修设备,清扫教室卫生,保障了设备使用率,并已经上网。
2、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技能的年轻老师,不断尝试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因此经常使用各种设备设施,专用白板使用率较高。
三、注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应用1、丰富校级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我校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课件的开发和积累,各学科各年级教学设计电子文档成为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参考资源。
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生使用的软件开发不够,造成学生使用的资源尚有些欠缺,也就带来了使用的不便。
2、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求教师深入挖掘应用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因此70%以上的教师能够恰当适时地应用好媒体。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应用信息技术的课堂评优,极大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四、提升队伍素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快速提升,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和活力。
索镇一中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索镇一中创建于年,是一所公办普通完中。
学校位于,占地面积11600 M2,建筑面积10420 M2,普通教室间,专用教室间。
2006年转为初级中学,目前有32个教学班,初中学生人,在编教职工人(含退岗退养人)。
学校以“凸显艺术科技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目标为指导,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的运用,创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一、规范管理,加大经济投入(1)规范机构建设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是领导要真正重视。
领导是否真正重视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我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于长海副校长分管,各级部主任具体负责,信息技术组全体老师为骨干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这样,在组织上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运作,做到事事有人管,项项有落实。
附:索镇一中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于长海(副校长分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制定与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校园网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信息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组员:毕国红:负责开展校内老师教育技术岗前培训。
建立和维护教学网和学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及远程教育培训及维护,初三信息技术课。
付杰:负责校园网的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引用,为学校各项业务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初一信息技术课。
密培:初二信息技术课。
魏光英:初四王希山、崔海波、胡庆传(年级主任):负责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全校的推广与应用,教育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和创新。
在教育、教学、团队、工会、艺体组、班级都非常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且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发展需要。
(2)加大经费投入在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用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持续增加,其中硬件投入经费元,应用系统软件经费元,日常维修经费元,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经费元,信息化工作奖励费元,学生信息科技支出元,合计(包括学校自筹资金投入的语音室、计算机室改造配套、液晶显示屏经费等约万元。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查报告一、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现代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我校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为了了解自己在教育现代化方面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本次自查报告。
二、学校基本情况我校是一所乡村中学,位于偏远地区,校园环境较为简陋,教学条件有限。
但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们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教育现代化硬件条件1. 教学设备我校目前设立了多媒体教室,并购置了一批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支持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
同时,学校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并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的计算机教育。
2. 教学环境学校图书馆藏书数量较多,能够满足学生日常阅读需求。
同时,学校还建立了一些专业实验室,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
3. 教师队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中有一部分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教育现代化软件条件1. 教育教学理念学校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课程设置学校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同时还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如美术、音乐、体育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3. 教学方法学校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和活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1. 教学设备更新较慢,影响了教学质量。
解决方法是增加教学设备更新的投入,购置更多先进的教学设备。
2. 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缺乏课外拓展空间。
解决方法是加强学生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兴趣活动。
现代化学校自评报告现代化学校自评报告当前,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尤其是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领域的各种改革和创新变得愈发迫切。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因此,现代化学校的建设已成为我们重要的任务。
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的办学理念,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教育环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现将现代化学校的自评报告如下:一、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优秀,100%的教师都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达到70%以上,致力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我们坚持开展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加强学科知识更新,定期组织和参加教学研讨;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优化教学管理,全面提升师资力量水平。
二、教育设施学校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相关实验室、图书馆等。
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图书总量超过10万册;同时还拥有音乐厅、美术室、多功能阶梯教室等,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服务。
三、教育课程学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教学体系的创新。
我们在教育课程设置上注重创新性和多元性,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增强学生学科综合素质。
我们已经拥有多个品牌课程,比如“STEM科学教育”、“思政课万千思维”、“金牌班讲坛”等。
四、教学质量学校一直致力于优质教学,拥有严格的考核和考试制度。
我们积极推行“多元评价制度”,包括以教学成果和个人素质为基础的评价,形成完备的教学评价体系。
我们还拥有良好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投诉及诉求处理机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五、团队文化学校校园文化浓厚,校园环境充满生机和创新,形成了优良的团队文化。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文化建设规范,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文明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和艺术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校的人文关怀力度,使学生在学校充分展现自我,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智慧教育示范校自评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对照《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做出自评报告如下。
智慧校园围绕智慧环境、数字资源、信息素养、融合创新、支撑保障、特色发展六个方面开展总结自评。
一、智慧环境1.校园网络。
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目前双百兆进校、千兆进班。
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生活等场所。
有视频点播、电视电话会议及语音、图像等各类信息的多媒体运用。
部分能采用智能化设备对装备使用情况进行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
⒉信息终端。
拥有支撑教学、学习和交互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满足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需求。
建有智能卡系统,提供校内门禁管理等应用服务。
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行政楼、教学楼等)配置公用信息终端,为师生提供信息化服务。
3.智慧教室。
学校每个教室都配置70寸触摸一体机和实物展台,建设有支持网络教学研究的录播教室。
能实现教室、电子设备的集中智能化管控。
依托区域教育云和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以及在线学习社区等,实现课堂教学云端一体化。
4.信息安全。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周期的更换学校的无线密码,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网络安全设备,配备深信服网络行为管理系统,确保网络行为可控可管,配备华为防火墙,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学校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安全教育平台以及信息发布点对全校师生进行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行为进行宣讲。
5.智能安防。
智能安防系统覆盖学校主要场所,学校实现监控无盲区,并与区域行政部门数据同步,与当地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互联互通。
“数字化校园”自查评估报告引言概述: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校的管理、教学、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革和创新。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数字化校园进行自查评估,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应用、学生服务和信息安全。
一、基础设施建设1.1 网络设施:学校是否建立了高速、稳定的网络,能够满足师生的上网需求。
1.2 机房建设:学校是否配备了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能够支持教学和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1.3 设备配备:学校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以满足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教学应用2.1 教学平台:学校是否建立了统一的教学平台,方便教师上传教学资源、布置作业等。
2.2 互动教学:学校是否鼓励教师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互动教学,如在线答疑、虚拟实验等。
2.3 学习资源:学校是否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电子图书、网络课程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学生服务3.1 学生信息管理:学校是否建立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学生和家长查询和管理学生的相关信息。
3.2 电子资源借阅:学校是否提供了电子图书馆和资源借阅系统,方便学生获取和借阅学习资料。
3.3 电子考试系统:学校是否引入了电子考试系统,方便学生在线进行考试和评估。
四、信息安全4.1 网络安全: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和学校的敏感数据不被泄露。
4.2 数据备份:学校是否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4.3 用户权限管理:学校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制度,确保惟独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操作相关系统。
综上所述,数字化校园的自查评估报告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应用、学生服务和信息安全四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估,学校可以了解自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才干实现数字化教育的目标。
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评报告学校概况及工作落实情况创办于1984年,是区教育局直属小学。
我校占地面积16443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343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14101平方米。
校园绿化率达50.3%。
全校教职工109人,其中,行政领导3人。
学校现有6个年级,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9人。
1996年3月,被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区一级学校”;2001年5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市一级学校”;同年获得深圳市效益评估奖;2003年4月,我校以总得分466高分,占总分值93%,39个参评项目全部达到A级标准,顺利地通过了广东省一级学校评估;2003年6月被深圳市教育局、住宅局评为深圳市绿色学校;2003年7月被宝安区人民政府督导室评为宝安区信息化示范学校。
在此基础上,我校全校总动员,决心申报广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成立宝城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做了前瞻性的规划: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黎加厚教授曾精辟地阐述:“教育信息化,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师教的方式或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平台就是教育信息化。
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为了实现这个根本性的转变,潘刚忠校长上任伊始就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教育信息化的有关文章,使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以其独特的传输方式,改变教与学的模式,逐步形成学生互动、合作的教学观,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通过学习,不仅使广大教师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而且使教师们逐渐消除了对信息化教学的疑虑和畏难情绪,积极投入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之中。
信息化建设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得到我校几任领导的高度重视。
在我校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学校领导就将“电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突破口,积极把“网络环境下小学养成教育”等四个课题引进学校,把“上等级、创特色、树名牌”作为办学目标,以“一年上一台阶、三年迈一大步、五年出高效”的发展速度,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学校领导班子集思广益,统一认识,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研究制定了学校第一、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学校将建成由主干网、局域网和校园网相连的教育信息网;初步建成具有新中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培养一批适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师资队伍,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常规管理系统。
二、教学环境建设与三个覆盖率取得长足发展以潘刚忠校长为首的宝城小学领导班子认为,“学校要建成学园、花园、乐园。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四化建设”(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一年一个台阶;“上省级”、“市绿色学校”“区信息化化示范学校”一年三块“品牌”,宝城小学可谓喜事连连。
“宝城腾飞了!”一时间,宝城小学声名鹊起。
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我校已经由传统的视听技术阶段转向多媒化、网络化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学校的软、硬件设备设施日臻完善,“教师”、“学科”、“课时”三个覆盖率全部按照省信息化实验学校的标准要求设置。
无论在环境建设方面,还是在管理与教学、软件的开发使用、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诸方面,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例如:近三年,我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投入近250万元,系统软件投入近50万元,建有校园网、网管中心、校园网页、校园闭路广播系统、学生电视台、电子阅览室、软件制作室、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室、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两间),安装了校长办公系统、资源库管理平台、视频点播系统、学生网站系统、防火墙等应用软件。
硬件软件的系统建设,为我校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条件。
同时,我校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学校校本教育科研为突破口,加大硬件投入,搭建教育信息化平台,大力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全力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倾力打造宝安乃至深圳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的品牌学校。
众所周知,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石。
硬件建设是否具备水准,决定教育信息化能否跃上台阶。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区教育局财政拨款建设的同时,学校本身积极开源节流,广开渠道,发动全体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闷“出谋划策”,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方式,努力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充分调动了家长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力量,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因此,近几年我校呈现了“年年有项目,事事有支持,年年上台阶”的喜人局面,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突破,给宝安区乃至深圳市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成为宝安教育界的一个眩目的亮点。
《宝安日报》曾对此事作过报道:1、1997年4月,我校首间装备54位的网络教室建成并投入使用。
2、1998年7月,可容纳400人的多媒体演示教学礼堂落成并投入使用。
3、2000年11月,投资约150万的第一期校园网建成,实现了千兆宽带网进校园,其中包括装备36位的六人岛电子阅览室。
4、2000年内,我校还建成了综合多媒体电教室;购买了十部手提电脑;特别是我们抓住创建深圳市一级学校机会,广泛发动家长,采用具有较高水平的中控多媒体视听设备,全部重新装备了26间教室,用新“一控、二机、一幕”代替了旧的信息技术常规设备,实现信息技术常规设备质的飞跃;这一年,我校还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委托一线牵网络公司制作了学校网页,开始了校园资源网上共享、校园知识网上管理、德育工作网上开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网上进行。
5、2001年,我校分别建设了课件制作室、“宝城小学学生电视台”。
6、2002年,我校继续抓住创建广东省一级学校机会,积极争取区教育局支持,到目前为止,分别建设了闭路电视广播系统;建成了装备60位的第二间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教师人手配置了一台台式办公多媒体网络电脑。
7、2003年,我校30个课室全部装上了大屏幕等离子电视,每个学期给每个教师摄制一至两节录像课,教师自我参照找出“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我们正着手准备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
总之,我们正依托“信息技术”搭建的教学平台,正进行“网络下小学养成教育研究”、“网络下德育教育研究”、“网络下多媒体作文实践研究”、“网络下专题网站的建设与运用”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三、课题研究情况与教材的配置、开发与使用“以课题促教研,推进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科研兴教得我校创等级以来提出的响亮口号;“学科有课题,年年求创新”,已成了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
我校拥有一支品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名,宝安区学科带头人2名,宝安教坛新秀5名。
根据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校领导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当成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把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
在不断完善学校现代教育的硬、软件建设的同时,努力追求潜件建设上有所作为,广泛进行各个级别的课题研究,在“建构有效学校”、“语文本体改革实践”、“网络环境下的养成教育研究”、“发展与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研究。
近几年来,我校深入进行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局面全面形成。
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的“九?五”和“十?五”课题。
在多项课题研究中,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
如在本学期,我校开展的《师生关系可操作效能研究》课题,在2002年5月于区科技局立项,在潘刚忠校长和张建副教授的组织和指导下,经过全体参与课题老师的共同努力,于2002年10月25日召开了结题鉴定会。
鉴定会受到了以华南师大教科院博士生导师金志诚教授为组长的专家小组的一致肯定,专家们认为我校所选的课题很有现实意义,理论基础丰富,在研究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成果,课题研究成果决定由广州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校开展的课题研究在不断深入的同时,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际的操作,我校将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已建成校园网,直接联通教育城域网,学校共有计算机298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办公电脑,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校老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较高,学校教师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和教学,100%的老师能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学校长期坚持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并经常组织信息化专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学习和培训。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网络下小学养成教育研究”、“网络下德育教育研究”、“网络下多媒体作文实践研究”、“网络下专题网站的建设与运用”等一系列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研究,目前进展顺利,也培养了一大批课件制作能手,如潘刚忠校长、李国锋、黄新萍副校长、杨秉晃、龙慧、杨爱芳主任、陈伟全、刘鞠、梁林松、张聪华、张玲凤、邱本芳等,其中“网络下多媒体作文实践研究”出了三本精彩的作文集,更令人赞叹的是,二年级的刘东城、李梓杰等三人还出了学生个人专著;“网络下专题网站的建设与运用”研究卓有成效,得到省、市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正准备着手揭题;“网络下小学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直观可感,生动形象,“简直就是一部部活生生的教材”对提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校完全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精神,按照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推进素质教育。
近三年来,我校教师深入学习进行课程整合。
在全校六个年级各安排两个班进行语文校本课改实验,进行学科整合的有意尝试。
目前,已经整合出一、二、三年级语文校本初稿。
艺术科组张迅、彭陆洁老师巧妙利用“信息技术与舞蹈结合”,自编校本《形体》教材,在宝安艺术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而且,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与英语科整合”办法而排演的话剧《宝宝画画》,代表深圳市参加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八个城市代表队参加的比赛,获得个人、集体两个项目一等奖第一名和创作项目一等奖第二名的佳绩,引起广泛的关注。
更为可贵的是,信息技术科组的陈伟全、刘鞠、梁林松、张聪华老师平时自编了《几何画板》、《PHOTOSHOP》、《FLASH》等校本教材进行日常教学,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我们深深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硬件建设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首要条件。
教育信息化能否顺利发展,最终取决于“软件建设”。
特别是管理和维护工作能否跟得上,特别是教师应用水平能否跟得上。
在这个理念指引下,我校通过更新教师观念、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培训以及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等方面来实现预定目标。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育信息化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现代教育观相结合的产物。
可以说,没有现代教育观,也就没有教育信息化。
我校近三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教师们教育信息化思想,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