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少社小作家班实践版-3 双气泡图
- 格式:doc
- 大小:550.50 KB
- 文档页数:4
浙少社小作家班实践版-2——气泡图一、开场白(15分钟):很高兴我们又见面啦!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请同学回答)非常好!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思维导图并绘制了以“独一无二的我”为主题的思维导图,还要求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绘制一幅逻辑思维导图,你们都完成了吗?下面请同学们依次上台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以及爸爸妈妈画的思维导图。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归类。
(同学分享)同学们都表现得很棒!有些同学是根据颜色进行分类,有些同学是根据种类进行分类的。
用思维导图这么一分类,是不是能把这些很杂乱的词语很好地记下来呢?对了,思维导图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能帮助我们记忆,比如说你们最头疼的背诵课文。
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
根据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画出不同的思维导图,比如说按颜色分、按声音分。
这样对整篇文章的结构是不是一目了然了?今天回家其中一个任务就是画出《春雨的色彩》一文的思维导图并背诵。
看看画了思维导图之后是不是比之前更加容易背诵了!二、气泡图(15分钟):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种思维导图。
你们看,这种思维导图是不是有很多圈圈组成,它的名字就叫气泡图。
那什么是气泡图呢?我们来看一下,气泡图主要是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描述物体。
如在中心圆圈内,写下被描述的物体,外面圆圈内写下描述性的形容词或短语。
来看个例子,在中心圆圈内画一个冰淇淋,外面圆圈内写上描述性的形容词,如好吃的、冷的、丝滑的、会长胖的、甜的、湿的。
2. 练一练: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练一练,用气泡图来描述一个事物或事件吧!记住,在气泡里要用形容词或副词。
要求用亮丽的彩笔写或画下让你感觉快乐的部分,用暗淡的彩笔写或画下让你感觉不快乐的部分。
3. “独一无二的我”:三、独一无二的“他”(25分钟)每一位都画得很棒!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气泡图的作用。
上节课我们画了“独一无二的我”,今天就用气泡图画一画“独一无二的他”!我需要同学们的配合。
(1)准备一张大白纸(2)让一位同学躺在上面(3)其余同学用笔将躺在上面的同学的轮廓描绘出来(4)每一位同学负责画一个部位的气泡图(头发、脸、手、脚、衣服)(老师在学生绘制时从中指导)比如说你可以看看同学的眼睛,是不是大大的、炯炯有神的;头发是不是乌黑亮丽的、香香的,为什么香香的呢?你可以问问同学是不是用了香味很浓的洗发水等等;手是不是有力的……四、小结(5分钟):今天我们结交了一个新朋友——气泡图!同学们通过气泡图就画出了刚认识的同伴的外貌特征。
《创作发布作品》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的学习主题为“创作发布作品”,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在数字媒体创作与发布方面的技能。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涉及创作与发布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准备工作。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创作与发布作品的基本概念,认识作品创作与发布的重要性。
2. 掌握作品创作的初步技能,包括选题、构思、素材收集与整理等。
3. 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简单的作品创作,如文字编辑、图片处理等。
4. 了解作品发布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择发布平台、制作发布物等。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三、评价任务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与互动情况,评价其对于创作与发布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提交的选题报告和初步构思,评价其创作思路的清晰度和创新性。
3.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的信息技术工具使用情况,评价其技能掌握程度。
4.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
5. 结合学生最终发布的作品质量及发布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其作品创作与发布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往届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创作与发布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准备工作,强调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技能示范:教师演示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包括文字编辑、图片处理等。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自主选择主题进行作品创作,并记录下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创作思路和遇到的问题,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6. 作品构思汇报:每组选派代表汇报作品构思,教师和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和建议。
7. 准备发布:学生了解作品发布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准备发布物和选择发布平台。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提交的作业,检测学生对于创作与发布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技能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作品的初步制作,并撰写一份关于自己创作过程的反思日记。
提高逻辑思维的清晰度小学生写作文经常有这些小毛病:逻辑不清思维混乱挤药膏式的写作没有写作素材结构不严谨,下面用几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气泡图:让文思泉涌气泡图画起起来很简单,就是中间一个大气泡,写的是中心主题,旁边围绕着一群小气泡,写出与中心主题相关的特征。
整个逻辑只走一层,特别适合刚开始练习写作的孩子,比如小学1年级的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
通过气泡图,找出事物的多种特征,锻炼发散性思维。
小气泡都是用线和大气泡连接在一起的,所以既能让孩子思维尽量发挥,保证自由度和有效性,又能时刻提醒孩子,不能跑得太远,所有发散的起泡必须和中心主题相关。
气泡图的用途非常广,在写作中,可以让孩子用来描述自己,也可以用来写游记,或者写某种事物。
流程图:让文章不偏题流程图对于孩子写作文,主要是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大纲的问题,比如用来记叙某件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等。
在叙事作文以及写游记的时候就能让孩子思路清晰。
流程图我们在很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比如医院、公园,用来指示流程。
括号图,议论文写作法宝括号图孩子在课堂可能见过很多次,老师经常也会用这种图示法,在写作中,括号图非常适合写议论文,因为议论文需要用不同的事实去支撑自己总结的观点,从而使得观点更加具有说明力,同时也更加具体、鲜明。
写议论文的时候,中心主题就是论点,各个分支就是论据了。
当然括号图还可以用到别的地方,比如画一张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导图。
树形图Can/Have/Are树形图用于对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
我们可以用它来给所学的知识归类和梳理,也可以在孩子写作时用来构建思路,确定结构和段落。
如果使用Can/Have/Are结构用来描写事物会非常简单。
每天做点思维训练,让大脑转起来最近读了佐藤可士和的一些资料,十分有意思。
还是先介绍一下:佐藤可士和是日本的知名设计师和创意指导,担任过优衣库全球战略化的顾问,为711操刀过品牌包装和策略。
他说:他平时会做一个训练:去寻求事物的本质,并将其转化成语言。
浙少社小作家班实践版-5——复流程图一、课程回顾(10分钟):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流程图,它有什么作用呢?(同学回答)答对了!流程图主要用来列举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
能够分析一个事件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解释事件发生的顺序。
下面请同学们依次上台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回家作业——观察一种昆虫完成某一件事的过程。
同学们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开头和结尾,比如说你在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和谁一起在哪里看到了这只昆虫,描述完昆虫后还可以增加一个结尾,比如说看了这只昆虫这么努力地完成这件事,你有什么样的想法等等。
(同学分享)同学们表现得很棒!把你们刚刚所说的再完善一下,然后用文字写出来就完成一篇“昆虫记”啦!上节课我推荐了《原野的房子》这本书,同学们回去后有仔细阅读过吗?《原野的房子》以绘本的形式描绘了昆虫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奇妙住宅,呈现了大自然的奥秘。
它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基本框架,也就是一篇文章的“构思”。
之前说过学习思维导图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先把写作思路画下来,在把握写作大框架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细节化。
今天我们对其中一所房子进行分析,看看如何将框架细节化。
我们就以“夏天的房子”为例。
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幅画,然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同学回答)非常好!其实《原野的房子》跟我们学习的思维导图非常像,它就是用画画的方式将你所要表达的东西先画下来,形成一个基本框架,然后再不断地细节化。
二、名作欣赏(10分钟):刚才我们分析了池塘边的房子,其实还有一种昆虫也生活在这附近,赶紧来认识一下吧!非常好!它的名字就叫萤火虫,可能很多同学只看到过发光的萤火虫,你们知道它不发光长什么样子吗?今天我们通过一篇名作家的文章来看看萤火虫有什么样的特性。
(教师分析整篇文章,重点分析文章细节)三、复流程图(25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流程图,今天要来认识一下它的兄弟。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
(同学回答)非常好,它就是复流程图。
借助思维导图,消除习作“四无”作者:顾文东单红芳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9年第04期【摘; 要】思维导图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借助不同种类的思维导图,可以治疗小学生无话可写、中心不集中、没有细节、详略不当等症状。
【关键词】思维导图; 要素; 发散; 合并; 标注当前,小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普遍存在,尤其中年级,不少学生谈“作”色变,主要“症状”有:接到题目后,无话可说;选材杂乱,无中心;内容单薄,无细节;率性动笔,无详略。
这些症状的成因固然有多种:书写的艰辛、动脑的劳累、文题的笼统、要求的拔高、考试的压力、指导的粗糙……作为语文教师,对于缓解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困扰责无旁贷。
思维导图,是可选的重要工具。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
它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锻炼人类思维的工具,有机综合了图形、文字等形式,能够围绕中心主题,借助各种线条、图表呈现各个主次主题间的隶属关系,有效地建立起主题关键词和图像、空间等的记忆衔接,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一、借助坐标图,走出无话可写的盲区中年级学生审题能力有限,面对习作要求时,一边要揣度题目中的提示与要求,一边要思考选啥材料怎么写。
各种思虑拥堵在脑海,容易无所适从,陷入无话可写的盲区。
笔者在教学《一件难忘的事》时,运用思维导图,分三步走,帮助学生跨过习作的门槛。
第一步,呈现坐标图,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画出作文小人的行走路径,学生很轻松地搞定。
第二步,呈现“选材超市”让学生辨别比较新鲜的作文素材。
经过讨论,学生明白:新鲜,就是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无我有的素材。
第三步,学生尝试描画自己的选材坐标,并且從中进行筛选。
思路豁然畅通,先画后写,过渡自然,多数学生的材料不落俗套。
学生卢子衡写了第一次网上购物的经历,文章被《小学生作文》录用,且看他的思维导图。
学生审题时为何迷茫?主要是抓不住题目关键词。
譬如上例中“一件”“难忘”“事”,既为关键词,也是文章的要素。
《七彩染坊》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七彩染坊》这一课程,小学生能够体验传统染色技艺,提高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增强色彩感知能力与艺术鉴赏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二、作业内容《七彩染坊》的作业内容将围绕“色彩的认识与运用”进行设计。
在第一课时中,我们将安排以下任务:1. 色彩知识学习:介绍红、黄、蓝等基本颜色,学习色彩的搭配原理及调和技巧。
通过多媒体展示或实物示例让学生对色彩有初步认识。
2. 染色材料准备:指导学生收集天然染料(如茜草、苋菜等)及辅助工具(如棉布、线手套、木夹子等)。
教育学生爱护材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染料制备:让学生尝试制备简单无毒的染料溶液,熟悉不同颜色的变化过程及操作方法。
4. 动手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布料染色实验,包括浸泡、染色、清洗等步骤。
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颜色搭配和图案设计。
5. 团队合作: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设计方案,鼓励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染色作品。
通过团队协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三、作业要求1. 安全性: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危险物品和不当操作导致意外伤害。
2. 创新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染色方法和颜色搭配,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3. 团队合作:作业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每位同学要积极参与并承担相应的任务,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
4. 规范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要遵守规定,爱护公物,注意环境卫生,尊重他人意见和成果。
四、作业评价评价将从以下方面进行:1. 操作能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否熟练完成各步骤;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 作品质量:染色作品的颜色搭配是否合理美观;图案设计是否具有创意;整体作品是否符合课程要求。
3. 团队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团队成员是否能够共同完成任务并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针对每个小组的合作过程与结果给予肯定与建议。
小画笔绘出大世界
陈春霞
【期刊名称】《早期教育(美术版)》
【年(卷),期】2015(0)7
【摘要】浙江省绍兴市象纬幼儿园是一所以美术为特色的幼儿园,让孩子用小小的画笔,绘出大大的世界,让孩子在色彩斑斓、想象奇异的童画世界里,尽情展现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与感悟,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创作出一幅一幅令人感动的作品!
【总页数】1页(P39)
【作者】陈春霞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象纬幼儿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喷墨印刷:小“画笔”绘出大精彩
2.小画笔大世界
3.小画笔大世界
4.小画笔大世界
5.小画笔大世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妙“水”生花
余逸清;杨丹丹(指导)
【期刊名称】《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年(卷),期】2024()4
【摘要】“妙水生花”,没错,这是我从网上发现的一个小实验。
实验的步骤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意思,我决定试一试。
按照实验的需要,我准备了一张纸,一把剪刀,几支油画棒和一盆清水。
我先在纸上画了一朵花,涂上好看的颜色,再用剪刀小心地把花儿剪了下来。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余逸清;杨丹丹(指导)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
【相关文献】
1.恰语随身带,契体妙生花--浅析语体对中文专业师范生的重要性
2.山非山水非水花非花——读梅墨生先生画作笔记
3.匠心独妙鱼生情腕下一挥水有声
——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盆赏析4.妙问生花,用问题搭思维的支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少社小作家班实践版-3——双气泡图
一、开场白(15分钟):
同学们好!以后每次上课前我会推荐一本好书,同学们回家后可以仔细阅读,等到课程结束之后,你们可以选择其中一本书写一篇读书报告,上传至“作文要投稿”APP。
今天要推荐的是《夏洛的网》,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泡图并且画了“独一无二的他”。
还记得气泡图的作用吗?(同学回答)
非常好!气泡图主要是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来描述物体。
要求你们回家后画的“独一无二的爸爸”或者“独一无二的妈妈”都完成了吗?
下面请同学们依次上台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眼中的爸爸妈妈。
给点小提示,你们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这样开头:“我有一个非常严肃的(形容词)爸爸(妈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比如说爸爸的眼睛,什么时候爸爸(妈妈)的眼神是温柔的?什么时候爸爸(妈妈)的眼神是凶狠的?描述完自己的爸爸妈妈后,每一位同学做一个爸爸妈妈最典型的动作,边做边描述,注意增加细节,描述完之后其他同学再描述一遍。
(同学分享)
同学们表现得很棒!每一位同学都能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同学画了一个很幽默的爸爸,有的同学画了一个很严肃的妈妈……
把之前你们说的话有条理地组合在一起,就能完成一篇“我的爸爸”或者“我的妈妈”的作文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篇作文——《我妈妈》: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写作顺序,由近到远或是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地写,这样文章才会有层次感,同时注意突出文章的重点,先写最重要的事,再写次要的事,只有突出了重点,文章才会吸引人。
二、双气泡图(25分钟):
之前我们学习了圆圈图和气泡图,今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来和大家见面了,他可是气泡图的兄弟哦!你们来猜猜看!
对了,它由两个气泡图组成,所以就叫双气泡图。
赶紧来认识一下吧!
双气泡图主要用来进行对比和比较。
两个被比较的词或事物放在两个中心圆圈内,外面单独连接的圆圈内展示两个被比较的词或事物间的不同点,中间共同连接的圆圈内展示两个词或术语通过对比的相同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小动物,同学们能不能说说看哪些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哪些生活在水中?哪些既生活在陆地上又生活在水中?(同学回答)
非常好!我们可以用双气泡图将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和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进行比较。
来看一下: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左边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右边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共同连接的的圆圈内是既生活在陆地上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通过双气泡图,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生活在陆地和水中动物的区别,是不是很容易呢?
又到了练习时间啦!请用双气泡图来描述你最喜欢做的几件事吧!记住,用亮丽的彩笔写或画下让你感觉快乐的部分,用暗淡的彩笔写或画下让你感觉不快乐的部分。
可以先来看看我最喜欢做的几件事:
(展示学生现场作业并让学生讲解,老师点评)
三、比较“独一无二的我”和“独一无二的他”(15分钟)
还记得第一节课我们画了“独一无二的我”,第二节课我们画了“独一无二的他”,今天我们用双气泡图画一画它们之间的联系!步骤如下:
(老师在学生绘制时从中指导)
比如说你可以看看“我”的眼睛和“他”的眼睛是不是都是双眼皮或者单眼皮,有没有戴眼镜;都是长头发或者短头发;笑起来的时候有没有酒窝;今天穿的都是校服还是衬衫;
你们的字迹是不是一样的……
四、小结(5分钟):
今天我们认识了双气泡图!并用双气泡图将“独一无二的我”和“独一无二的他”进行了对比。
双气泡图主要培养你们的观察力,让你们学会在观察一件事物的时候,能更加注重细节方面。
同学们在之后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先打个草稿,想好自己要写什么内容,用思维导图画出来,文章写完后再和之前的思维导图作对比,不断地添加细节,让整篇作文变得更加“饱满”,内容更丰富。
回家的任务是:用双气泡图画一画“我们的一家”,你们可以画全家人也可以画两个人,看看一家人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作业完成后你们可以上传到“作文要投稿”APP上。
下节课记得把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带过来,我们来分享一下!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