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基本思路和教学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培养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它是学完《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等相关课程后并经过一些现场实习环节后的必须阶段。
通过课程设计,要达到如下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独立地分析和拟定一个零件的合理的工艺路线,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和应用各种手册、图表、设计表格、各种标准等技术资料,以便能掌握从事工艺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分析计算、结构设计、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5)为今后进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和内容1、设计要求设计课题: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装设计。
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设计要求包括以下部分:零件图1张毛坯图1张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工艺装备设计1-2套工艺装备的主要零件图1张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选定,经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发后发给学生。
按教学计划规定,《汽车与发动机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总学时数为2周,时间划分如下:熟悉零件、画零件图1天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卡片2天工艺装备设计(画总装图及主要零件图)4天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准备及答辩1天2、设计内容(1)确定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零件——毛坯图)。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等),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计算工时定额(可指定某一工序)。
(4)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
(5)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装配总图和主要零件图1-2张。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前期准备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收集资料和文献,以及进行市场调研等。
1.确定主题和目标在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时,需要考虑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可以选择汽车制造工艺中的某个环节作为主题,比如车身制造、发动机制造等。
同时需要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例如提高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收集资料和文献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于图书馆、互联网、专业杂志等多种渠道。
通过收集资料和文献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基础。
3.市场调研在确定课程设计主题时,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这包括了解汽车制造行业中相关企业的需求以及就业市场中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等。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和就业前景,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
二、课程设计内容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制定课程内容。
在制定课程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流程等。
2.实践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外,汽车制造工艺学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这包括了解相关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相关操作技巧等。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案例分析在汽车制造工艺学中,案例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汽车制造工艺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项目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并且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实施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代码:315108教学时数:80学分:6制订人:德虎、黄旭完成时间:2016-3-1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本课程标准依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汽车制造工艺学》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本课程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与现场课相结合、围绕典型事例等方式,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装配与制造的各种主要工艺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以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跟上汽车装配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步伐,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需求。
并为后续课程学习、顶岗实习实施、就业等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汽车制造与装配的各种主要工艺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以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跟上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发展步伐,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需求。
1.专业能力(1)掌握典型汽车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2)掌握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工艺与装配工艺的特点及应用;(3)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工艺观点去分析和评价汽车零、部件(总成)的结构;(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技能,制造与装配简单汽车系统及部分部件的能力;(5)掌握汽车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掌握汽车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6)查阅、使用、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料。
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方法能力(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并实施;(4)能不断积累维修经验,从个案中寻找共性。
《车身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242008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Body Manufactur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车身制造工艺学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课程内容涉及冲压工艺,焊接工艺及涂装工艺,知识面宽,信息量大,满足学生对车身制造工艺方面知识及能力的要求。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阐述了车身制造工艺的理论及车身制造方法,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的原理、方法及其设计过程,还可获得增加车身设计工艺性的相关工艺知识,为《汽车设计》课程、毕业设计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说明本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汽车车身冲压工艺、汽车车身装焊工艺、汽车车身涂饰工艺。
以汽车车身冲压工艺为主要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根据本专业特点,教师应结合车辆工程专业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突出实际应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材料力学》、《汽车制造工艺学》等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安排一定的习题练习,并以讲、练、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合每次课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布置习题,或与有关工程实际的思考题。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车身制造工艺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冲压工艺。
3.成绩构成: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小测验、提问等)和期末小论文与答辩相结合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是指研究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和工艺的学科,它涵盖了汽车设计、车身材料、车身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理解和掌握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对于汽车工程师和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提高车身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能够改善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首先,汽车车身设计是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的基础。
车身设计要考虑到结构强度、安全性、空气动力学性能和美观性等因素,以满足汽车的使用需求和市场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虚拟样机仿真分析,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车身材料选择是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中的重要环节。
车身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如钢材、铝材、塑料等。
钢材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但重量较大;铝材轻质且可回收利用,但成本较高;塑料轻便且成本较低,但强度较低。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车辆类型和使用环境做出恰当的选择。
车身工艺流程是车身制造的核心内容。
它包括模具设计、冲压、焊接、涂装等多个环节。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对车身各部位进行精确测量,并设计出合适的模具,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车身零部件。
在冲压过程中,将材料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和形状改变材料的形态,进而形成所需的车身零部件。
在焊接过程中,通过焊接设备对车身零部件进行连接,以形成整体车身结构。
最后,在涂装过程中,对车身进行除锈、喷漆等处理,以提高车身的防腐蚀性和美观性。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质量控制和环保问题。
质量控制旨在确保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汽车车身,可以通过严格的品质管理体系和检测手段来实现。
环保问题涉及到废气排放、废水处理等方面,需要遵守相关环保法规和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是一门复杂而又实用的学科。
通过学习和应用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降低制造成本,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推动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是汽车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主要涉及汽车制造中的车身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是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是汽车制造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和相关技术,了解汽车车身部件的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并具备设计、制作和组装车身零部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汽车车身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相关标准和规范。
2.掌握汽车车身材料的特性和选用原则,了解各种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3.掌握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能够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
4.能够进行汽车车身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掌握汽车车身制造的整个生产流程。
5.具备汽车车身制造的创新设计能力,能够对汽车车身进行改进和创新。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涵盖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的各个方面,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概述介绍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包括汽车车身材料、车身结构和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汽车车身材料介绍汽车车身材料的特性和选用原则,包括钢材、铝材、合金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和特点。
3. 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介绍汽车车身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包括正面、侧面、后面等不同部位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并介绍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汽车车身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介绍汽车车身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钢板冲压、成形、焊接、喷涂等加工方法和前后桥组装、内饰组装等组装方法。
5. 汽车车身制造的创新设计介绍汽车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创新设计方法和思路,包括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行改进和创新的方法和实例。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作业评估: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对其理解、掌握和应用课程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估。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XX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2012年05月目录前言 (3)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3. 课程设计的成绩考核 (4)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 (5)1.1课程设计的内容 (5)1.2汽车零件机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 (5)1.3汽车零件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步骤 (13)1.4编写设计说明书 (19)1.4.1说明书的内容 (19)1.4.2撰写说明书应注意的事项 (20)前言1. 课程设计的目的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
它是学生全面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及夹具结构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
它对于培养学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夹具设计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到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及相关专业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等)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保证加工质量的高效、省力、经济合理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3)使学生熟悉和能够应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指导学生分析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和本企业具备的加工条件,掌握从事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进一步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编写技术文件等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科学分析、周密思考、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
6)培养学生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和去工厂从事工艺与夹具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就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汽车零件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针对某道加工工序设计一副专用夹具,并撰写设计说明书。
课程学习“六步法”说明《汽车制造工艺》是围绕着汽车整车制造中的车身冲压、车身焊装、车身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在汽车制造业中不断得以开发与应用。
因此学生们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又要关注当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学会用理论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为此我们在课程内容上设置了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符的教学项目,设置了与实际工作环境相接近的教学环境。
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综合到学习项目中去,使得知识的学习更加感性化,情境化,具体化。
那么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也要相应的改变,要在学中做、做中学;要手、脑并用。
在学习环节中,学生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信息查阅能力、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获取信息:学生们应利用参考书和网络等资源广泛获取有关任务或问题的信息,以及所需的工作技术信息。
在这个环节是进行独立行为的训练。
学生要尽量独立、自主完成,遇到问题要善于去思考、积极地解决问题,善于借助一些学习资源。
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制定计划: 学生们单独或者和同学一起为给定的任务计划和寻找解决办法这能够促进学生们相互间的交流和训练分析性思考学生们要学会同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并在决策时要能够妥协。
利用团队集团的智慧完成任务。
实施计划:学生们用新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工作能力学生们要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只有在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才能学到知识的真谛,在工作中学会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运用知识,如何解决问题,真正体会学习工作的乐趣。
检测评估:学生们自己对比理想和实际状态同时考虑结果这有利于控制和改善学习与工作状况学生们自己评估和分析他们的结果,学会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检测和评价,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案,以致在工作中免于走弯路。
也同时使自己能够在评估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论、掌握技能。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031019课程英文名称:Process Engineering for Vehicle Manufactu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 0 上机:0适用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过程中,金属制造工艺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是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设计》及其课程设计、《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等专业课程及完成本科毕业设计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零部件机械加工和产品装配方面的工艺知识,掌握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工程设计理论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为从事汽车行业产品设计、制造领域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进行产品设计或工艺设计过程中,掌握机械加工的表面加工方法、定位原理、尺寸链原理、结构工艺性等内容,培养学生工程设计思想和处理、解决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工艺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零部件(总成)的工艺性评价,具有一定的独立排布工序、设计工艺和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为相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产品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了解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了解组织生产的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2、掌握定位基准概念,了解工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装夹方法和位置公差的保证方法;掌握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基本规律;掌握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分析和计算的方法;了解工件的夹紧原理、夹紧装置以及夹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掌握有关机械加工质量的概念;掌握产生夹具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加工误差的分析方法;掌握表面质量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掌握加工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概念、作用及其制定的步骤和内容;掌握工艺路线的制定,掌握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要求以及提高机械加工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了解现代制造工艺有关技术和知识。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80501Z11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The Desig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学时/学分:1周/1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汽车制造工艺等教材、教学参考书:1.韩英淳主编.汽车制造工艺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2.宋晓琳主编.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主干课程。
课程设计作为汽车制造工艺学学完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也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有关设计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训练,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分析汽车主要零部件的受力情况,确定零件的使用材料;根据零件材料、结构和大小选择毛坯零件的制造方法和后续加工方法;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制定每种加工方法的加工顺序;根据确定好的工序,制定每一工序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工工艺参数,定位夹紧方式、定位基准等;确定工艺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工艺装备。
通过给定的产品零件题目,掌握分析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职业岗位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应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得到以下方面的能力:1.通过本课程的设计,掌握有关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能熟练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和工艺路线安排及工艺尺寸的确定,正确选用机床、夹具等问题,有效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培养查阅各种资料的能力,同时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作用,能够做到熟练运用;四、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一)基本内容:1.分析性能要求,确定材料1.1分析性能要求:分析零件的受力状况,提出相应的性能要求;1.2确定零件材料:根据零件的受力情况,确定零件的使用材料;1.3绘制零件图:绘制出零件图。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教学教案授课内容车身的分类及组成授课学时1学时教学目的能正确认识车身的分类与组成教学重点、难点车身的分类组成教具和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认识汽车车身结构(1学时)1.汽车车身概述(1)制造成本、经济效益较高(2)涉及多门类学科知识(3)工艺复杂(4)质量大(5)发展快2.汽车车身的分类与组成按车身是否承受载荷可以分为: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
车身包括车身本体和及其附件。
车身本体是由车身结构件和覆盖件组成。
作业、思考一、能正确认识车身的分类与组成1.简述车身的作用及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车架分类相关资料,把下面图片文字正确连接3.查阅覆盖件相关资料,把下图所缺少的部件名称补充完整单梁式车架双梁式车架单双组合式车架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4.简述车身覆盖件的质量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内容车身零部件的联接授课学时3学时教学目的 能正确认识车身的刚度 教学重点、难点 车身刚度理解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课件、板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汽车车身刚度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车身刚度: (1)车身前、中、后部位刚度 (2)立柱结构刚度 (3)梁的结构刚度 (4)覆盖件结构刚度作业、思考1..判断题轿车前部刚度小,车头中部刚度稍大,乘坐区刚度最大,尾部刚度小。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车身制造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理解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掌握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1.2 教学内容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
通过流程图和视频演示,让学生掌握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
布置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进行流程图和视频演示的测试,评估学生对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汽车车身材料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车身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理解汽车车身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应用范围。
掌握汽车车身材料的制造工艺和性能评价。
2.2 教学内容汽车车身材料的种类和特性,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复合材料等。
汽车车身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应用范围。
汽车车身材料的制造工艺和性能评价。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授法和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汽车车身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汽车车身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应用范围。
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汽车车身材料的制造工艺和性能评价。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估学生对汽车车身材料的种类和特性的了解程度。
布置案例分析和实物展示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汽车车身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应用范围的理解程度。
进行实验和实践的测试,评估学生对汽车车身材料的制造工艺和性能评价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汽车车身制造工艺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车身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2. 使学生掌握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汽车车身制造的基本工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
2. 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技术:车身设计、材料选择、工艺优化。
3. 汽车车身制造的发展趋势: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制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车身制造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汽车车身制造的发展趋势。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准备实际案例,用于分析汽车车身制造的发展趋势。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汽车车身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2. 讲解:详细讲解汽车车身制造的基本工艺、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车身制造的发展趋势。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理解和看法,讨论汽车车身制造的发展方向。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种汽车车身制造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七、课后作业:1. 研究一种汽车车身制造工艺,深入了解其原理、流程、优缺点等。
2. 分析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过于复杂或简单。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反思教学评估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汽车制造工艺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学习这门课程,能掌握汽车制造工艺的有关知识,为今后在生产实践中分析和解决汽车制造技术问题奠定基础。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如何解决这一困难,是任课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大胆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革教材,精选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每次授课前,对所讲授的内容先在自己脑子里放映一遍,在讲授时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就有精力根据学生听课的情绪,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讲授情感、语言的变化,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思维。
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势在必行。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重点讲,学好了这一章,“装配工艺”稍加讲述也就清楚了。
“现代制造技术”可在平时上课时穿插进行,不必单独讲解。
笔者从事《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多年,在系统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后,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基础知识、机械加工质量、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装配工艺等。
根据每一部分的内容、特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分离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解决该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
如何解决这一困难,是任课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如下:1.通过现场教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不了解生产中的机床设备和操作要点。
如果按照过去的教育模式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无法形成感性认识,渐渐的就会对所学课程失去兴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前或授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观看,及时地通过生产现场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计划指导教师:张瑞乾与王准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车辆专业的本课程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汽车零件的制造方法与过程,及工装夹具的设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具备计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
学生应在下述方面得到锻炼:1 能熟练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际学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序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能力。
3 学会使用手册与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的题目一律为:设计X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几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零件图纸:毛坯图纸;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工艺装备设计工艺装备主要零件图纸;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的题目由指导教师指定。
时间安排:熟悉零件,画零件图,8%;选择加工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和工艺尺寸,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25%;工艺装备设计(画总装图和主要零件图),45%;编写设计说明书,8%。
准备答辩,8%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学生在得到设计题目之后,应首先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其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2)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3)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
零件图应严格按照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仔细绘制。
不得简化。
2 毛坯的制造方式毛坯的选择应该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整体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
<1>. 根据学生从事的技术岗位,经过深入研究,设计接近生产实际的教学项目,满足
企业对汽车制造工艺人员的需求。
<2>. 教学内容基于企业的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综合和提高,特别是引入了工业
机器人制造技术
<3>. 在具体教学内容上,针对企业对汽车制造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汽车车身制造工艺
学》课程分为21个教学项目(见附表)
2.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的创新
学习的目的使工作,以工作体现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工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借鉴“路虎班”教学组织经验,结合实训中心的现有实训设备,设计教学过程。
3.教材体系的创新
<1>讲义: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企业的工作经验,以企业汽车制造生产工艺文件为蓝
本,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的前瞻性。
非常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页方式引领学生在工作中学习,专业
理论始终围绕专业实训这个核心活动,做到精,浅,实高度结合.
<2>参考资料:企业工艺文件(可公开部分),工艺流程.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
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得到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专家的推荐,从教学组织过程来看,项目教学法包含六个步骤: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方案决策——工作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
教师对每个阶段都设计完整的考核实施办法,并把工作条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列入评价内容,这种考核方式把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于专业学习过程中,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并重。
1. 查找信息——
2.计划,作方案——3选择方案,做决定(必须跟老师谈论)——
4. 独立的进行工作(尽量不要跟老师交谈)——
5. 自己检查(尽量不要跟老师谈
论)——6. 自己评估和作报告(必须跟老师谈论)
2. 任务驱动法:根据企业的技能岗位,提出任务,以完成任务为课程目标,驱动教学过
程,学生在解决任务过程中,学会工作。
教学以任务驱动方式完成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打破过去按照完整知识体系授课的教学模式,此法能在有效时间内培养出实用的人才。
任务驱动法还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过去一门课程通常由一名主讲教师独立完成,
现在的课程是由主讲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工作从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等方面全方位组织教学,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及相关理论知识储备。
3.多媒体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具有教学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通过
PPT详细讲述各部分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迅速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得授课教师具有多功能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保证最佳教学
效果,教学场所是集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于一体,便于理论和实践相互渗透。
4.团队教学法:(小组讨论和工作,小组汇报)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讲授型学习方式向多方式方向发展,也从印刷时代跨入了信息时代,本课程采用个别化学习方式,讨论和探究学习方式和协作学习方式的组合。
由于学生存在智力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和性别差异以及社会背景差异等因素,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品质,采用个别化教学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讨论和探究学习方式是学生围绕某一问题,积极发表观点,互相争论,教师不要直接告诉答案是否正确,而是适当给予启发,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思维,增加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完成项目教学各任务时,学生以小组(4~5人/组)协作学习方式完成,每组学生针对同一任务内容可彼此交流和合作,在协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各自的认知能力,相互帮助,相互提示和分工合作,学生可以是学习者也可以是指导者,角色可以互换,已达到最优化答案完成此任务的学习。
采用团队教学法是使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成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操作技能训练为主,学生通过听-------看--------练亲力亲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附表:
车身冲压工艺
项目1:汽车汽车(车模)车身冲压基础知识
项目2:车身覆盖件(翼子板)的落料工序
项目3:车身覆盖件(侧围)的冲孔工序
项目4:车身覆盖件(发动机盖)的拉延工序
项目5:车身覆盖件(后备箱盖)的切边工序
项目6:车身覆盖件(后备箱盖)的整形工序
车身焊装工艺
项目7:汽车(车模)车身焊装基础知识
项目8:汽车B柱内板总成的点焊
项目9:汽车油箱的缝焊
保护焊
项目10:汽车车身总成的CO
2
项目11:机器人焊装基础知识
项目12:车门的机器人焊装
项目13:车身的机器人焊装
车身涂装工艺
项目14:汽车(车模)车身涂装基础项目15:汽车车身的涂装
项目16:车身翼子板的机器人涂装汽车总装部分
项目17:汽车装配基础知识
项目18:汽车车门的装配
项目19:汽车蓄电池的装配
项目20:汽车空调的装配
项目21:汽车桥的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