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导言课与导读法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言课与导读法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朱熹这首脸炙人口的绝句,写的是读书的体会。认为一个人只要善于读书,书本上的知识就像源头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半亩方塘”,保持思想的活力。

的确,勤于读书还得善于读书。作为历史教师,应当让学生爱读历史书,首先是历史教科书,这个任务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不过,讲好导言课和适当运用导读法,对于激发学生阅读历史书的兴趣,并知道怎样才能读好历史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导言课导言课是新课的起始课。它首先要解决学生爱学这门课的问题,其次是了解本门课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初一新生的中国历史导言课,我编写了如下提纲: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

1.了解祖国过去,培养爱国之情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爱国(孙中山)

2.学习英杰人物,立定报国之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总结顾炎武的思想)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为了中华之崛起(周恩来)

3.总结历史经验,增长建国之才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魏征)

历史使人明智(培根)

4.了解历史规律,树立崇高理想

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1.重视三要素: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

2.掌握三方面:重要的事件、制度、典籍文物

3.重视课本,作好笔记,提高上课质量,注意及时复习

4.参加课外活动、收集历史资料

上课前一、两天,发给每人一份调查表,请新生如实填写,了解一下情况。表式如下:

及时收回调查表,进行分析,在备课本上记录各班主要倾向,决定备课提纲的实施细节,做到有的放矢。

上导言课要亲切和蔼,生动活泼,有理有据,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愿望,初步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他年级的导言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有准备的认真上好。

(二)导读法

导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精读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新生上课的第一阶段,各年级每学期的头几课,应采用导读法。平时也可根据情况适当采用。

导读法一般是先导后读,读中有导,导读结合。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作用,我总结为“导向、疏障、启疑、解惑、正误”十字导读法。

“导向”就是导其方向,解决如何读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应当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粗到精,分六个层次读书。我称之为读史六要。

一要逐自然段写出小标题。

让学生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问题,能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要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

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然后,叫几个学生向大家说说自己所写的提纲,选择一份最好的,由教师组织大家议论、补充、修改,形成一份较规范的提纲。这样,学生便较全面清楚地读懂了教材。

三要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要向学生讲清,所谓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这需要教师反复示范讲解,最好是用图示讲解。下面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图示,我把它放大了张挂出来,指图讲解:

这是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系统图示。按照课文,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有三个子系统: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约8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约70到20万年前的北京人。北京人的遗址是世界著名的,出土材料非常丰富,仅骨骼化石就属于40多个不同的个体,所以作为重点介绍。

接着说明环境与原始人群的关系。只有具备了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环境,才有人类生存。最早的人类只能尽量适应环境,而改造环境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北京人时代也是如此,所以,把环境放在前面首先了解。北京人生活的地区有平原、河湖、沼泽、丘陵。平原和丘陵中草木丛生,野兽出没,河湖沼泽中鱼蚌众多。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是几十个人群居生活,

并制造粗糙的工具,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去采集、打猎,获取生活资料。在群居生活中,逐渐知道了用火,产生了简单的语言。原始人群是非常艰苦的,很难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寿命也很短。原始人群依靠群居的劳动生活同时发展的自己的体型,北京人虽然还残留着猿类的某些特征,但已完全脱离了动物界,进入人类的幼年阶段。

学生要独立制作系统图示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培养制图能力,只要经过一殷时间的训练,每次逐步提高其独立参与程度,到高中阶段便能独立制作。

四要总结基本观点。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历史事实,逐步总结出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历史教学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任务。问题是既要提出要求,让学生注意去总结。又要加以引导,因为初中学生有些还没有学过历史唯物主义。当然也不必每堂课都去总结,最好是有了一定的材料积累后由教师引导总结,不要把历史课变成了政治理论课。

五要找出必须记住的内容并设法牢记。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受了很多信息,没有必要都保存和贮存起来。但重要的信息要牢记,牢记重要信息也就是积累重要知识。

什么是历史的重要知识,在导言课中已作了概述,这时要让学生自己找。如有一个学生说出了要记住170万年前云南的元谋人,便要肯定他重视了历史三要素,这是要牢记的。由此类推,其他两种原始人群也要牢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最后要让学生明确,历史的重要内容就是历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典籍文物。

怎样设法牢记呢?要告诉学生,记忆并不是死记死背,而是有科学的记忆方法的。如我们很多同学上课集中注意力,眼、耳、手、口、脑都用到学习上了,印象就深刻,这就叫五到识记法。我们编提纲,找要点,目的是理解教材,也是为了便于记忆。如第一课有一千字左右,也就是有一千字的信息量。我们编的提纲只有二百字左右,压缩了80%的信息量,记住提纲要点就把主要内容记住了,这就叫信息压缩记忆法。我们把北京人的头部特征归纳为三突出、三低平、一厚、一小,非常好记,这就是数字头记忆法。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便于记忆,叫联系记忆法。画成图示,帮助记忆,就是图示记忆法。记忆有许多方法,许多奥秘,设法记住,就是要寻找科学方法,探索记忆奥秘。

六要对教材作出评价。

评价教材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也是善于读书的标志。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聚集了这方面的专家学者精心编写而成,但也难免某些方面有所疏漏。评价教材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应有之义。如导读中国历史第一章,在上述五要完成后,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评论。学生列出了许多优点和特点,教师都加以肯定,再让学生找问题或不足。其中一个学生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