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小说阅读

  • 格式:txt
  • 大小:15.40 KB
  • 文档页数:8
参考答案:为了义,张飞拼命救刘备,忠肝义胆;为了义,刘备不顾形势,仅凭情义,去为关羽报仇,缺乏理智。
生活中友情亦应张扬,如管仲和鲍叔牙、俞伯牙和钟子期、李白与杜甫、白居易和元稹、马克思和恩格斯、歌德与席勒,高山流水,知音永铭。
当然,为哥们义气,两肋插刀者,不宜效仿。
三、(2006山东淄博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橡皮书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成为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母亲生活上离不开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日子的好坏,对母亲来说是太重要了。她万事细心,什么事都要图个吉利。买猪崽,修理牛栏猪圈,插秧、割稻都要拣好日子。腊月里做酒蒸糕更不用说了。只有母鸡孵出一窝小鸡来,由不得她拣在哪一天,但她也要看一下黄历。如果逢上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她就好高兴,想着这一窝鸡就会一帆风顺地长大;如果不巧是个不太好的日子,她就叫我格外当心走路,别踩着小鸡,在天井里要提防老鹰攫去。有一次,一只大老鹰飞扑下来,母亲放下锅铲,奔出来赶老鹰,还是被衔走了一只小鸡。母亲心痛那只小鸡,眼泪一直地流,我也要哭了。
参考答案:刘邦知人善任,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如听樊哙、张良的建议,不留在咸阳宫中,封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上,听从张良意见,间道回营。善于用人,如任用张良定计策,任用萧何给粮饷,任用韩信战疆场,各尽其能。
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不听取别人意见,如鸿门宴上不采用范增计策。独断专行,鲁莽草率,如鸿门宴上轻易把内线曹无伤供出。
有时作家要让正面表现的人物不出场,腾出的篇幅用于写与他有关联的次要人物或有关联的细节,写次要人物在主要人物的行为影响下产生的心灵震荡和命运转折,写在细节上留有的主要人物的影响和效果。这就是侧写和虚写的写人技巧。
多重突转与反跌对比。在小说情节有序组合和进行线性叙述时,小说作家为了实现小说情节的传奇性,总想让小说读者猜不到小说的下一个情节的内容和故事的结局,因此有意制造小说的两个情节之间发生相反突变的模型便得到了小说作家的青睐。小说作家在使用这种情节模型和技法时,不仅是让小说情节作一次突转,而且可以让情节连续突转几次,使小说情节方向在突转了180度后,又突转180度,有时甚至是连续突转几次。
③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这就形成了许多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反映社会生活的小说,常常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
④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
2.鉴赏语言
鉴赏小说的语言,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入手;二是从小说的叙述语言(带有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入手,如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嫂的语言,很符合她的身份、性格和时代特征:“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她的深明大义、爱家爱丈夫通过几句简单的话跃然纸上,而几个青年妇女的语言:“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三言两语,未见其人,只闻其声,但人物性格或伶俐乖巧,或质朴憨厚,或扭捏羞涩,或大胆直率,无不跃然纸上。同样是妇女,王熙凤的语言处处表现出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而《边城》中翠翠的语言则表现出她充满幻想、天真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憧憬。小说的叙述语言,相当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而且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沈从文的语言平实,充满乡土气息;鲁迅的语言凝练深刻;孙犁的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散发着清新的泥土气息;而巴尔扎克的语言显得既幽默又深刻,入木三分地交代出了人物的性格。
2.鉴赏艺术表现力
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在小说里塑造人物有两个最基本的技巧——让人物出场和不让人物出场。小说人物一旦在作品中露面,小说作家就要集中艺术力量去写活人物。小说的篇幅永远是有限的,但刻画小说人物性格的材料却是无限的。要在小说创作中艺术地解决这一对矛盾,小说作家的创作技巧就在于:首先他要确定作品要表现的人物特征(个性、行为、语言、思想等),然后选择和提炼若干个材料(细节)去反复展示人物的这一个特征。这些材料可以是时空不同但内涵相同的“同质异形”的细节。一个人物特征用两个以上同质异形的材料去反复表现,便构成了叙述延宕(或叫叙述重复)的艺术效果。
1.鉴赏内涵
把握小说的主题,要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记诵一些抽象概念。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有时是以明确的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有时则要通过归纳判断来提取。而小说的主题融合了多种意义,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些要依赖于读者的直觉感受和领悟才能掌握。莫泊桑的《项链》中作者直接写道:“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真实地描写了下层社会“小人物”玛蒂尔德由于虚荣心而导致的悲剧故事,并寄寓了作者对主人公深深的同情。不同的读者中,对此产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一样的,这就给《项链》的主题赋予了多种意义。
四、(2006浙江余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母亲的书
琦 君注
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那本橡皮纸的。”
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4.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的描写。
如《药》的结尾描写坟场的自然环境,突出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了老妇人失去亲人的悲哀。
知识要点二 鉴赏小说的内涵(主旨)、艺术表现力(技巧)
考点解读
2.矛盾的发展
比如阿Q在“革命”问题上由主动转为被动的矛盾发展,具体表现为宣布革命、幻想革命、静修庵革命和幻想破灭的情节走向,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命运的起伏跌宕
3.典型细节的描写
如《荷花淀》中水生嫂在听说水生要去大部队的消息后,手指震动、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的细节,读者会感受到水生嫂内心震动与外表镇静的不同心理变化。
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气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月亮的句子那么多的缘故。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还有老师教过我《诗经》里的《蒹葭》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当时觉得“宛在水中央”不大懂,而且有点滑稽。最喜欢的是头两句。“白露为霜”使我想起“鬓边霜”,老师教过我那是比喻白发。我时常抬头看一下母亲的额角,是否已有“鬓边霜”了。
方法点拨
分析形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的描写
例如,《守财奴》描写葛朗台想撬梳妆匣的金板与欧也妮展开争夺时手一摆一推的动作,读者会从这一连串的下意识行为中,感受到葛朗台占有金子的疯狂;《祝福》描写祥林嫂重复叙说“狼吃阿毛”的故事,读者会从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爱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变化更让人感受到她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的变化;《母亲》中写尼洛夫娜在候车室由爆发“小火花”到吹灭“小火星”,形象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母亲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理转化过程。
①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既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又深刻体现一定历史条件下时代、社会的面貌。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揭示典型人物的形象,让读者关心小说中各种各样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其命运。
②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
人物的不同性格,主要是通过人物所独有的言行和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的。
二)小说阅读
考点看板
1.鉴赏小说的形象、语言;
2.鉴赏小说的内涵(主旨)、艺术表现力(技巧)。
知识要点一 鉴赏小说的形象、语言
考点解读
1.鉴赏形象
这是一种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分析一般写人的比较复杂的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有如下几个步骤:
(1)理清故事情节,掌握文章脉络。
(2)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方法点拨
小说鉴赏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有:
1.人物的鉴赏
(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4)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物作面面观。
(5)从神魔鬼怪形象中悟出人情。
2.环境的鉴赏
(1)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
(2)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3)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创造。
(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3.情节的鉴赏
(1)找出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二、(2006山东淄博调研)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家喻户晓。刘备、关羽、张飞,义胆真情,感人肺腑。一个“义”字,演绎了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义”在这里是“情义、义气”的意思。
现在看来,“义”,有利也有弊。请你结合《三国演义》或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自己对“义”的看法。不少于100字。
思路解析:义,在三国“桃园三结义”中表现得最明显,此题意在辩证分析。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