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视角下的_网络水军_
- 格式:pdf
- 大小:121.87 KB
- 文档页数:2
网络水军如何评价?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一些专业网站查看网友对某个事物的评分和评价,比如了解电影、电视剧、车、公司等等,人们第一时间便可以获得大量观众的“口碑”,在丰富多元的评价信息中判断事物的品质和趣味,以此决定自己的选择,这些临时在网上征集来的发帖的人被叫做“网络水军”。
网络水军是是网络发展衍生出的一种新职业,指由公关公司、网站等机构操控,以获取利益为目的,通过发帖、删帖等方式为他人造势、来获取报酬的网络人员。
这些人以“网络公关”“网络营销”“口碑推广”为名,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有计划有组织地策划议题、虚构事实、左右舆论、操纵民意,并达到牟利的目的。
其成员具有灵活性、不可控性、零散性及临时招募等特点,部分学者及网友等认为,“网络水军”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工具,用之得法,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商企,都需要有自己的“粉丝”,营造公信力在某种意义上,当民间的网络水军可以制造议题,引导民众舆论。
与公权力相抗衡时,充分体现民意,起到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民社会的发展,所以不能一概否决或者取缔民间的“网络水军”。
还有部分官员及学者提出看待“网络水军”要从结果层面来看,“网络水军”往往引起造谣中伤,炒作诽谤,如果侵犯他人的名誉,从刑法的角度看就有可能构成侮辱罪、诽谤罪或者侵犯商业、商品声誉罪。
认为对于网络水军的名誉侵犯行为,我们可以基于网络水军造势行为本身的非正当性和造成的损害结果两个方面施加惩罚,但是此类案件由于存在自身特点,难以侦破。
我认为,“网络水军”本质上是为了谋求商业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以此行为是否侵犯他人利益为标准,判定如何处置“网络水军”。
如果雇佣水军只是进行自我炒作,没有侵犯他人的利益,这就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网络水军”也只是一种宣传技术,关键看如何使用,为了保护网络言论自由,不可直接取缔民间的网络水军。
刑法第225条规定了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就可构成犯罪。
网络水军现象对舆论影响的探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宣传口号的主要途径。
在这个高度互动、发达的平台上,信息的流通速度快,讨论议题多,意见不一,出现网络水军现象已成为常态。
网络水军以虚假信息、极端言论、刷量等形式,操纵和扰乱了网络舆论,给信息传播和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本文旨在探究网络水军现象对舆论影响,为维护良好网络生态做出贡献。
一、网络水军现象的定义与特点网络水军又称“网络修水”,是指一些机构或个体,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高度匿名性,在网络上发表大量虚假评论等信息,借以操纵网络舆论。
网络水军以其数量庞大、行为卑鄙、目的明显、手法隐蔽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比如,在网络评选、网络投票等活动中,主办方或相关人员为了实现其利益或树立某种形象,有可能利用网络水军进行作弊,影响公正和拔萃的结果。
网络水军现象通常以以下特点为代表。
(1)数量庞大。
网络水军数量大,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购买。
购买网络水军的价格大多进行市场定价,价格虽然不高,但数量惊人,而且数量的多少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增加或减少。
(2)行为卑鄙。
网络水军的言论通常都是虚假的,往往不顾道德和法律的许多行为都会被包括涉嫌侵权、虚假宣传、造假等。
网络水军在互联网中噤若寡言,不会说任何体现自己存在的文本来暴露本身。
(3)目的明显。
网络水军的目的都很明显,通常是利益驱动或政治目的。
比如,在某些竞选中使用网络水军为某候选人拉票,促使其赢得选举。
又比如,操纵舆论,打压某些人或组织的信誉,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二、网络水军现象对舆论的影响网络水军现象对舆论影响具有多方面的性质,其中最常见的是对虚假信息的推动,这是因为网络水军的手法和意图都很隐蔽,可以通过宣传、兜售或煽动等方式扰乱网络舆论。
网络水军的行为会影响正常舆论的传播、形成和发展,甚至危害国家和法律的基本利益。
具体影响如下。
(1)让舆论走向极端。
网络水军的行为往往容易引发群众的情绪,制造事端。
10头条新闻·HEADLINES网络“水军”,网络时代的特别产物。
有人将“水军”比喻为古代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帮派,不同的是,“水军”执行任务的武器是电脑和键盘,他们既可以昧着良心为一部作品叫好,也可以瞬间掉转枪头进行抹黑。
“水军”受雇于人,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规律而牟利。
随着网络发展,“水军”又进化出新的生存形式:网络公关公司或工作室,在更高的层级上,指导“水军”更安全、高效地工作。
“水军”始终游走于法律边缘,一方面,“水军”的部分行为可能涉及违法甚至犯罪;另一方面,因为其“见不得光”的工作性质,其自身的权益保障亦是堪忧。
网络水军属于“水军”的时代正在过去几年前,“水军”推广更倾向于对目标客户进行包装、宣传,现在则基本是打压竞争对手,把客户塑造成受害者。
道理很简单,品牌形象的建立需要几代人努力,是滴水穿石的功夫;而诋毁竞争对手却往往不费吹灰之力,效果立竿见影文|方圆记者 毛亚楠最近,从事“水军”业务的小凯(化名)碰到了件糟心事儿。
几天前,小凯从一个“水军”工作室接到一个二手的单子:某小导演想让那个工作室为自己的新片发文造势,也许是资源有限,工作室的人又找到了小凯帮忙。
小凯所在的公司虽小,但业务齐全,一切涉及刷量的业务都可以做,包括创建百度百科、代发新闻稿、负面新闻发布与删除及网红艺人推广炒作等。
“80后”小凯称,他的实际工作类似于“水军”的“工头”,一有“水军”的业务找来,小凯负责接单,再派活给手下的员工。
公司虽然对外声称自己“拥有”数以万计的“水军”,但实际的情况是,公司的固定工作人员只有不到10人,根据客户需求,他们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批“水军”,在各个网络平台进行操作。
这次的电影推广任务,小凯先去各大新闻网站的娱乐版发稿,又组织了一批“水军”去相关论坛发帖。
哪知,待他结束全部推广工作后,却没有从那名导演那里收到相应的报酬。
他去找给他介绍工作的“水军”工作室理论,对方的答复是,导演认为他们要价太高,而且发稿效果不理想,拒绝给钱。
经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 一、社交媒体的兴起与普及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社交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社交活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社交媒体作为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经验和观点的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
近些年来,社交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展迅速,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们成为“低头族”,每天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刷微博,看公众号上。
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广传播大量的各类信息,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其信息传播量,传播速度以及影响力不可低估。
网络媒体有着信息共享的功能,然而互联网虚拟性及不实名制的特点也为网络水军的诞生提供了契机。
在传统大众传媒下,人们通过收音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单向获取信息,得到信息后没有统一的反馈途径,只能接收无法回复,难以形成对一条信息的讨论与评判。
随着新媒体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得了广阔的平台,浏览订阅的公众号后,可以在下方留言与订阅号的主人进行互动,将个人观点留在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中。
明星的微博实名制,使人们获得了名人进行互动的平台。
新浪腾讯等日常的重大新闻推送都具有评论功能,在注册账号后都可以在留言区写下自己的观点。
新媒体社交平台的诞生与发展为网络参与者提供了发表个人言论的机会。
二、企业力图加强口碑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双向互动,即网络参与者可以对生活中的热点事件进行评论,而他们的言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对其他阅读者产生影响,舆论导向效应由此发挥作用,网络水军应运而生。
他们受雇于公关公司,专门为他人的言论回帖进而造势,面对重大事件和问题他们发表个人观点,进行虚拟网络上的领头向导对某一问题进行造势。
网络水军人数众多、规模壮大,涉及各阶层人员,分布广泛,易产生集束效应,有利于企业的宣传炒作,对于产品的营销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广泛的发帖和评论,扩展口碑传播,吸引眼球,引导以普通大众为主的消费群体形成对某企业某品牌的固定认知。
这种伪网络口碑会严重影响大众的消费选择,甚至误导大众的思维。
网络舆情中的水军现象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网络上的活动也日益频繁。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重要的舆论表达和传播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网络舆情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水军现象。
本文将就网络舆情中的水军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水军现象的定义与特征水军,又称“网络水军”,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控制多个虚拟账号进行网络舆情操控的行为,他们往往扮演着虚拟身份,以一种极客的方式活跃于各大社交媒体、论坛和留言区等公共网络空间。
水军现象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庞大:水军数量庞大是水军现象最显著的特点,他们一次可以操控多个账号,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等平台上的帖子和评论往往被水军淹没。
2.低质低价:为了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水军往往使用自动化流程和机器人软件进行批量生产。
他们的发帖和评论往往产生随机性,内容重复度高,质量较低。
3.虚假宣传:水军有时会被“招募”来宣传某种产品、服务或观点,通过制造虚假的声音和图片来达到目的。
他们的行为往往是为了给第三方带来利益。
二、水军现象的危害水军现象给网络舆情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扰乱网络秩序:水军通过制造大量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他人和散布谣言等手段,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引起了舆论的混乱。
2.误导公众舆论:水军往往通过大量的虚假评论和点赞来塑造舆论,误导公众的认识和判断,对公共事件的评价产生了混淆和偏差。
3.损害合法权益:水军的虚假宣传和攻击行为往往伴随着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三、对抗水军现象的对策针对水军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保护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以下提出了几个主要对策。
1.技术手段防御: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平台进行防御性设置,包括提升对虚假账号识别和封堵的能力,加强对机器人软件的监管等。
2.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明确对水军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
论网络水军对舆论的影响作用原理及治理策略1. 引言1.1 网络水军定义网络水军,指的是在网络空间中具有一定组织性和目的性,以实现特定利益或目的为目标的一群虚假账号或实际人员的集合体。
他们通常会在网上发布大量有偏见的信息和评论,以误导公众舆论,达到某种目的或谋取利益。
网络水军的存在已成为当今社会网络空间的一种严重问题,其行为对网络舆论和社会公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网络水军的定义并不限于一种形式,他们可以是由个人或组织组成的团队,也可以是由机器人程序控制的虚拟账号。
他们常常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网络论坛和新闻评论区等网络空间来散布虚假信息、抹黑他人声誉或炒作热点话题。
网络水军的存在使得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严重威胁,对公众舆论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网络水军的存在和行为,必须加强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和监管。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包括技术手段治理和法律规范治理,才能有效地遏制网络水军的恶劣影响,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和公共利益。
【网络水军定义】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2 网络水军的影响网络水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舆论导向、社会风气、网络生态等方面。
网络水军通过发布大量虚假信息、粉丝评论、点赞等手段,可以在网络上制造舆论热点,影响公众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看法。
他们常常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上扮演着角色,掩盖真实舆论,误导公众观念,从而扭曲事实真相,造成信息混乱和舆论失衡。
网络水军的存在和活动也不仅仅是对舆论的干扰,还会对社会风气和网络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他们的存在使得网络世界失去了真实性和诚信度,公共舆论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和干扰,让公众难以辨别真假信息,损害了网络空间的公正和公平,甚至滋生了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问题,对社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针对网络水军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和秩序,保障公共舆论的正常传播和沟通,确保网络世界的健康发展。
【接下来将展开讨论网络水军的作用原理,希望您能继续阅读完成对应内容的撰写。
社交媒体中用户水军行为检测与识别研究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用户水军行为也开始兴起,给社交媒体平台的正常运营和用户体验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社交媒体中用户水军行为的检测与识别的研究。
用户水军行为是指利用自动化工具或大量的虚假账号在社交媒体上扮演不同的用户身份,通过发布大量重复、垃圾或虚假信息来进行欺骗、宣传或干扰正常讨论。
这种行为不仅会扰乱社交媒体平台的正常秩序,也会给用户带来困扰和误导。
因此,检测和识别用户水军行为成为了社交媒体平台和用户的共同需求。
社交媒体中用户水军行为的检测与识别主要依赖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
首先,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社交媒体数据,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用户的行为模式、发布频率、内容质量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建立起水军行为的模型,并对异常行为进行检测。
其次,机器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和已知标签进行训练,建立起分类器或模型。
在用户水军行为识别中,机器学习可以通过提取特征并训练模型来识别出水军行为。
例如,可以通过提取用户的发布行为、关注和粉丝数量、所关注的主题等特征,利用这些特征训练分类器来识别出水军行为。
另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社交媒体中用户水军行为的检测和识别。
社交媒体上的文本信息往往存在着大量的噪音和非结构化特征,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利用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等技术,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识别出水军账号。
除了以上的技术手段,还可以结合社交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用户水军行为的检测与识别。
社交网络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出用户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从而找出可能的水军账号。
例如,水军行为往往表现为与大量用户的互动,但与真实用户的互动模式不同,通过识别这种异常互动模式可以找出潜在的水军账号。
水军的名词解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上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称为“水军”。
水军指的是一群被雇佣或自发组织的人,通过发布大量留言、评论、帖子等方式,以操控网络舆论、引导话题、提升或贬低某个人、公司、产品的形象等目的。
水军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兴起。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观点。
然而,信息流量庞大,人们无法辨别真假,很容易被网络上的虚假、误导性信息所蒙蔽。
水军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以各种形式投放信息,通过制造声势、炒作热点、引发讨论,达到他们的目的。
水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性水军,一类是政治性水军。
商业性水军多数是由某些公司或个人为了推销产品、提升知名度、打压竞争对手等目的而雇佣的。
他们往往在各种评论区、论坛、社交平台上发布大量“刷屏式”留言、评论,制造话题,引导舆论。
这些水军往往都是以假身份出现,使用虚假账号,以掩盖其真实身份。
由于商业性水军的存在,很多人对网络上的信息开始持怀疑态度,不再轻易相信所见所闻,进一步破坏了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政治性水军则是一些政治势力或团体组织的行为。
政治势力通过雇佣水军或自发组织水军,以操控网络舆论、炒作政治热点等手段来影响公众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政治性水军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如攻击敌对政党、颠覆政权等。
他们往往会利用虚假信息、网络炒作、网络攻击等手段来达到目的,进一步加剧了网络上的舆论混乱。
水军的存在给网络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水军的存在严重扰乱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在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和有偏见帖子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很难准确地获取信息,相信真实的报道,使得网络变得不再可信。
其次,水军的存在削弱了个人言论的自由性。
在水军制造的“声音浪潮”中,真实声音被淹没,言论自由被限制。
这对于网络舆论的形成和社会公正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针对水军问题,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净化网络环境。
121媒介视角下的“网络水军”赵胜南(河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摘 要:网络舆论正处于一个高度自由、自发有序的状态,看似平静的网络环境下却隐藏着一股的“暗流”———“网络水军”,这股暗流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网络舆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本文以“网络水军”为研究线索,把网络水军的炒作分为人物的炒作、商业利益的驱使以及网络刷票三种表现形式。
分析网络水军传播过程中对媒介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水军;沉默的螺旋;网络舆论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121-02收稿日期:2013-11-18作者简介:赵胜南,女,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
一、“网络水军”的界定和现状2012年电影贺岁档刚刚拉开帷幕,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和陆川导演的《王的盛宴》同一天上映,而刚上映一周的两部影片就传出在各大电影网站遭遇的差评是出自“网络水军”之手,之后,《王的盛宴》的宣传人员宣布称雇佣了大批“网络水军”在各大网站“灌水”,使得电影《王的盛宴》获得一致好评。
虽然“网络水军”一直都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但《王的盛宴》是电影公司第一次公开承认使用“网络水军”的,这也使“网络水军”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表1 近年来有关“网络水军”的事件事例时间 相关社会公共事件2012.7蒙牛集团高管雇佣“网络水军”抹黑伊利旗下产品事件2011.11.3 360招募十万“网络水军”声讨腾讯事件2012.12.7 陆川的电影《王的盛宴》雇佣网络水军造势事件 2010.10 小月月事件 2009.10 凤姐事件2009.7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2008.5 封杀王老吉事件 2012.2.23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例2010.6.9 “6·9圣战”事件2010.12 2010感动中国遭水军刷票 2010.8 圣元早熟门事件 2011.3 苦命妈妈跪行救女 2010.2.23 犀利哥事件 2012.6 虐猫女事件2011.9.29“豪门吉品鲍府”新浪官方微博被“网络水军“转发1300万次,创转发最高纪录。
网络上流行着一句谚语:网民不一定是“水军”,但“水军”一定是“网民”。
所谓的“网络水军”都是平时活跃在网络上的网民,除了上网娱乐之外还兼职赚些外快。
“网络水军”是网络时代发展出来的一种新职业,是指一些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来获取报酬的网络人员。
它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名词,是由于他们为客户造势往往都是需要成千上百的网民出来“灌水”而完成的,人们根据其工作特性得来的名字。
“网络水军”有兼职和专职之分,大多数水军都是兼职的,并且水军成员中在校学生和白领居多。
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网络水军”,兼职广告,“水军”公司……等等内容随处可见可见。
据了解,“水军”们发一个帖子,回一个帖子一般费用是0.5元到1元不等。
其工作内容有:在各大论坛发布帖子和回帖,传播客户所需要制定的策略和执行计划;制造热点内容,形成话题,并对话题进行引导和控制;制造或利用热点事件进行一系列的包装炒作营销,使传统媒体进行报道转载,扩大其营销范围;利用博客和微博进行营销策划;清除客户要求的负面消息;对客户的竞争对手进行抹黑和制造负面消息进行诋毁。
据北京市公安局统计数据表明:网络上的发帖50%以上都是出自于网络水军,网络中的公关公司年毛收入就达10亿元。
二、网络水军的表现形式及过程1.人物的炒作纵观现在已成名的网络红人,不管是虚拟的贾君鹏、小月月还是凤姐、犀利哥这样的现实人物,成名模式基本都是保持高的网络曝光率。
2010年国庆假期期间,天涯论坛的一则“小月月天涯第一神贴,手贱眼瞎”的八卦娱乐帖子突然一夜之间如病毒红遍网络,人人,BBS ,论坛,微博等各大社交网站。
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这篇帖子的内容是作者虚拟出来的一个人物——小月月,将小月月和其男友在上海的旅游见闻进行了描述,在此期间经历了无比复杂又极品的一系列事件,小月月被各大网友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极品女,迅速被各大网友膜拜,毛衣,紫色内裤,红色的高跟鞋,香蕉,皮蛋瘦肉粥等物品被糟蹋,网友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使用这些物品了。
用辛辣恶心的语言刺激网友对“对恶俗事件发展欲罢不能的”跟帖,好奇和期待。
帖子瞬间被风靡传播,两天之内网友跟帖数量超过百万。
从小月月事件的初期点击率和回帖率看,这是网友对不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人物的反应,而之后接踵而至的影响和规模绝不是网民的自发而能成就的,“网络水军”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是铺天盖地式的,其手法和影响力,让大量网民趋之若鹜,造就一个网络奇迹。
凤姐是以她的大胆出位博得世人的关注,造就的一个社会热点,凤姐的成名有一定的必然性,幕后推手的精心策划,再加上“网络水军”的推波助澜,大力宣传,促使她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网络红人。
“水军”推出凤姐的方式是一种持续战,采用的方式是一个事件接一个事件进行炒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并且凤姐本人的配合很重要,所以凤姐获得了高的知名度。
同样是热点人物的“犀利哥”,他在爆红之后很快就被人们给遗忘,其主要原因是“犀利哥”本人拒绝配合网络炒作,所以他销声匿迹的速度快,容易被大众所遗忘。
而凤姐在网络上活跃了近两年的时间,并且从网络世界走到电视荧屏,之后又走到大众的视线之内,创造了网络热点人物持续爆红的生存奇迹。
2.商业利益的驱使“网络水军”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网络的虚假性,并且在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方面有所影响,对个人的价值观也会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比如网络购物,一些购物网站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对物品更加真实更加直观的信息参考,会显示之前的消费者对此物品的评论,如此以来,就避免了消费者上当受骗的可能,也为好的卖家扩大了宣传,对欺诈消费者的卖家进行披露,防止后来的买家上当受骗,这样就可以让买卖双方达到共赢。
但是现在有一些不法卖家利用“网络水军”为自己的劣质商品刷信誉,用“虚假的广告”来欺骗消费者,更有一些店主利用“网络水军”给其竞争对手进行恶意差评,使其信誉度下降。
“网络水军”破坏了网络的市场秩序,给网民带来了不便。
3.网络刷票“网络水军”扰乱公众舆论,迫使网络投票与网上民意调研的真实性也受到挑战。
2010年,四川举办的一次杰出市民评选过程中,几位候选人的网络票数相差不多,但是一夜之间,候选人的网络票数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很多网友表示质疑,经过网友的深扒才发现是由于“网络刷票机”的原因。
现如今网络上的投票评选活动多如牛毛,对网络投票的真实性很多网友都是持质疑的态度,如果以后大量组织机构都采用“网络水军”去操纵民意,到时,真实的网络民意将陷入“雾里看花”的境地。
三、网络水军的传播影响1.网络水军与“沉默的螺旋”假说“网络水军”的出现促进了传播以及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夏春祥在《文本分析与传播研究》(《新闻学研究》1997年54期)中提出了代表性观点:随着网络传播的出现,受众沟通方式由于传播技术的进步而带来的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环境下,旧有的理论可能已经因没有及时更新完善而与时代脱节,其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沉默的螺旋已经面临失效。
而我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时代同样的适用。
网络水军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大众的心理,如果不是一部分人的大肆刷屏,怎会有网络爆红的流行语“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呢?虽然,沉默的螺旋假说中的“从众心理”会在网络传播时代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这变化远远达不到本质的变异。
“网络水军”的出现,就是由于网络很容易滋养网民的“从众心理”。
一方的沉默使得另外一方的意见越发强势,从而“优势”意见的更加强大,而这种强大会迫使原本不同意见的一方更加沉默,如此循环,逐渐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
“网络水军”的观点在群体心理的影响下,对网民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至少会形成网民们的某种沉默和无意见。
2009年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一夜之间突然爆红网络,一些网民为了追求所谓的潮流抑或是为了显示自己不那么out才会趋于附和。
还有一部分人或许会觉得无聊,但之后的传统媒体页加入宣传的队伍,会迫使不同意的那一部分人沉默下去,他们很难与专业公司背后的“水军”相抗行的。
2.网络水军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网络水军”在传统媒体面前也显得毫不逊色。
目前,很多事件炒作起来了,传统媒体才进行跟风报道,而媒体报道的内容高度的相似,会产生“共鸣效果”,这样一来,会影响民众的判断。
当信息量大到可以成为支配性意见时,持相反意见的人会越来越少,异或趋于沉默,直接放弃自己的意见,而追随大众的观点。
在这点上面,传统媒体对“网络水军”的影响力也是望尘莫及了。
四、结语“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由于在网络上隐去了人的身份,性别和种族等特征,在那里实现了所谓的人人平等。
互联网为每一个公民提供了平等的舆论平台,然而,网络水军的造势、删帖、恶意诋毁、“代表”民意,参与并主导多起网络群体性事件,让网络时代的受众更难了解事实的真相。
所以我们要创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网络坏境就显得有些迫在眉睫了,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大力度进行网络打假,并且还要创建一个严格完善的监管体系。
创建良好的网络坏境仅仅靠政府的监管是不够的,我们网民自身也要提高自身的传媒素养,做一个思维清晰、理智健全的网民。
创建和谐有序的网络舆论环境需要政府与公民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1]李强.网络水军泛滥谁来守卫真相[N].人民日报,2011-01-18.[2]程铁军.遏制网络水军靠什么[N].安徽日报,2011-02-23.[3]高赛.网络水军:互联网丛林深处的阴霾[N].光明日报,2010-11-21.[4]曹刚.“网络水军”搅浑水众多网民被误导[N].新民晚报,2011-01-05.[5]“网络水军”正冲击网络信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6).[6]杨彦红,赵媛.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学与新闻事业,2010(5).[7]蒙南生.新闻传播社会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8]董广安.泛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记者,2009(3).[9]打击“网络水军”刻不容缓[N].参考消息,2011-01-29.[1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张向宏.互联网新技术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