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激活小学高段作文教学
- 格式:pdf
- 大小:106.97 KB
- 文档页数:1
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词:写作;写作能力;作文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听、说、读的思维延续和发展,同时又是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
因此,学生写好作文并非易事,需要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在活动中培养写作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拓宽学生的生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源泉。
(1)在每次活动前,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如,带领学生参观泰州引江河水利枢纽,远看长江百舸争流,近观船闸进出繁忙景象;到海螺水泥厂参观访问,了解水泥的生产工序,体验工人叔叔工作的辛苦;参观工业园区,观察家乡新貌,了解家乡巨变。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组织学生野炊,布置学生植树种花、种菜锄草、捡稻拾麦、饲养宠物等。
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认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的问题,又促进了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从而陶冶了学生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思维是观察的深化,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同时,要求他们开动脑筋,认真看一看、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更好地感知,让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思考各种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分析比较各种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达到提取写作素材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记小学生要多读、多练、多记,读写结合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的确有道理,强调了多读才能挥笔自如。
多读多写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积累规范化的语言,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扩大学生的视野,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平时多进行小练笔,可分为写人、写事、状物三部分。
(1)写人的文章。
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选一个或几个事例,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
可写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等。
(2)写事的文章。
小学高年级作文有效教学策略小学高年级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文写作技巧,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观察到的景物等,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提高作文写作质量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的事物、人物和环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开展一些启发思考的活动,如看图片写故事、听音乐写感想等,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多样化的写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景、写人、写事、写感悟等不同类型的作文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表达。
也可以开展一些写作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针对学生的写作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对于写作中的难点问题,如段落结构、语句表达、行文逻辑等,可以通过讲解、示范、操练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也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创新,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五、提供优秀范文和写作素材提供优秀范文和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可以给学生分发或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让学生模仿并学习其中的优点和技巧。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如图片、文章、诗歌等,让学生根据素材进行创作,提升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六、定期进行作文写作评价定期进行作文写作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可以设立作文写作比赛,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公开展示。
要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
多管齐下逐步提升作文教学效果内容摘要:在初中生作文教学实践中,本人十分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大胆地放开、搞活;多途径激发学生写作内需力,以此逐步提升我们的作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体验;写作思维训练;初中生【中图分类号】{g40-01}这两年,本人从七年级起在两个班级中进行了开放式作文教学改革的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十分注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大胆地放开、搞活;多途径激发学生写作内需力;努力促使学生作文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兴趣是一位好老师。
在作文训练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因材施教;分层互进。
本人将班级中的学生按作文水平分为甲乙丙三层次。
原则上甲层学生自觉练笔,老师偶尔抽查、评改,而对于丙层学生则要求每周将“随笔”交给相应的甲层学生进行批改、交流。
乙层学生一起自觉不定期送给老师批阅。
每周对甲乙丙三层次学生的批改或练笔情况进行评讲。
这样既解决了老师没有时间批阅的难题,又无形中对每一位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实践效果较好。
放开命题上的约束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多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上下功夫,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从而逐渐使学生写作达到“乐于写”的境界。
放开命题上的约束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
二、体验过程是喜悦的。
本人常常不定时地抽查、批阅学生的随笔,每批阅一次,总要认真评讲,并特别注重广泛表扬习作中的各种优点,不管哪位学生(不管写作基础如何),只要其文章中有突出之处,我们就会单独提出表扬;不管哪次作文,我们总要选出几篇佳作让作者在班上朗读,并鼓励学生修改完善。
与此同时,在班中设立“佳作共赏”专栏。
本人将那些写得较好的但又不能在课上朗读的作文张贴在教室后“佳作共赏”专栏中,供其他学生学习;而这也是对作者本人充分的肯定。
三、阅读是写作的孪生姐妹。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以读促写是写作的源泉和催化剂。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有哪些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体现之一,但是很多学生都表示写作文有困难,这就需要老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一、尊重作文主体,培养写作兴趣。
小学生从小对周围人和事充满好奇,教师如果能抓住他们心理,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语言把所遇到的一件件真实事情表达清楚,或把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感如实写明白,就能助其写成好文章。
这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千方百计地从小学生作文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走出作文误区,树立作文信心;带领他们感受现实生活,积累认知经验;帮助他们把亲身感受写成好作品。
只有这样,小学生作品才具有欣赏价值,才能得到大家认可,也才能使小学生享受到成功作文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写作欲望。
当然,小学生作文迈出这一步,绝非易事。
教师必须给以正确引导,应传授他们科学作文方法,培养他们良好作文习惯,鼓励他们进行作文展示、交流;让他们优秀作文得到分享;指导他们分析作文病因,使其不良作文因素得到根除。
由此观之,教师对小学生作文进行正确引导,能给小学生作文指明方向,使他们作文缝隙能够得到阳光照耀,为其成功作文打下基础。
反之,教师如果不尊重小学生作文个体差异,不引导小学生从作文生活中积累经验,总是担心他们写不好作文,甚至越俎代庖地帮助他们写好作文,并以“八股文”形式要求其效仿。
这种作文教学方法不利于发展小学生作文个性,使他们作文不能“百花齐放”。
在实际小学作文教学中,个别教师有时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个方面对作文教学进行全面设计,以便给小学生作文来个面面俱到,其实他们这样做会让大多小学生接受不了。
久而久之,小学生独立作文能力会渐渐下降,作文越来越缺乏真情味道。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再以心目中“尺子”来衡量小学生作文,并因小学生没做好而加以责备,就会加重他们作文心理负担,使他们渐渐失去作文信心,甚至厌恶作文。
让习作指导生动起来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小学马高建本文所说的习作指导并非是狭义的“教师命题指导——学生动笔写作”、在“两节课”之内完成习作任务的单一的程式,而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评改等一系列环节,增强习作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作文素质的过程。
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让习作指导生动起来呢?一、多管齐下,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
”学生谈“文”色变,产生怕写、厌写的情绪,老师不及时医好这块“心病”,那么写作教学将事倍功半。
1.生活激趣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就不用愁学生没有兴趣写作。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有趣的事情:花儿会争艳,向日葵会围着太阳转,为什么会这样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小主人,感受劳动的乐趣。
例如完成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他们如果没有亲自钉过一次纽扣,洗过一次青菜,包过一次饺子,无可非议便会随意编造,空话连篇。
母亲节,为妈妈做上一道香喷喷的菜肴;爸爸加班的日子,替他洗净汗渍斑斑的衬衣。
这样不但锻炼了其自立能力,而且为写作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2.阅读激趣“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说话或写作文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
平时,教师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少年儿童智力开发报》、《小学生故事与作文》等,丰富学生的积累;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如《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想象丰富,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作品;以及《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等人物刻画鲜明,意义深远的经典类小说。
一本好的书,具有充实人和造就人的丰富资源和强大魅力。
在学生阅读时,鼓励他们每日积累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优秀片段,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要求他们把平时储存起来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常拿出来诵读,作文时就能活学活用,锦上添花。
M oder n sci ence 5今日科苑JI A O Y U ZA I X I A N教育在线摘要:又一届学生终于毕业了。
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我都会问学生们英语考的怎么样?难不难?作文考的什么方面的内容?每次我都首先关注作文的写作情况,因为英语作文写的好坏关系到此次英语成绩的高低。
因此,英语写作作为一种书面形式,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长期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
笔者通过学习各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在教学实践中多年的不断摸索和研究得出了一些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作文一、加强词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它对于作文相当于造房的材料,无好材料就造不出好房子。
因此,它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扩大词汇量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
增加词汇量可以使学生写作信心大增,可以很好的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要想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考试中得到高分,就必须积累词汇和句型,多加训练。
平时在学习、阅读时要注意收集积累,把好的词语、短语、句型做好笔记。
英语词汇十分丰富,一词多义情况较多。
要使学生掌握词的实际意义,准确无误地运用所学每个单词、词组,注重词汇意义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义词也可能在用法上不同。
如,m uch 和m a ny 都表示“多”的意思,l i t t l e 和f e w 都表示“少”的意思,但它们的词法特性不同。
m uch 和l i t t l e 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
m any 和f e w 用来修饰可数名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互换使用。
老师应举例说明这些词的区别,教会学生正确使用。
再如,同一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下意义各不相同,也有必要让学生掌握。
例如:T her e i s a l i t t l e s hee p on t he hi l l.和T her e ar e a f ew shee p on t he hi l l .在教学中你要讲清楚a l i t t l e shee p 在此语境中的意思是“一只小绵羊”。
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作者:黄志来源:《速读·下旬》2016年第06期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重字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所采用的模式传统,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素材匮乏,写作能力没有得到较好地培养。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以生活为出发点,多引导学生活动实践,拓宽写作途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有效教学写作,兴趣是基础,素材是保障,方法是关键。
在小学高段的写作指导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辅以生活化的教学,丰富学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写作,甚至是害怕写作。
的确,学生写作兴趣匮乏,写作中也就不会主动参与,写作也就成了应付。
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一是要注重分层次对待学生,如有的学生写作基础好一些,那么,无论是字数要求,还是作文的语句、主题要求都可以降低一些。
如要求学生尖子生完成400字的作文,那么,对写作基础稍弱的就可降为300字。
这样,学生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更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二是要多给予学生激励。
小学生的认知不够丰富,经历较少,所写作文自然有诸多问题。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去找学生的不足,再以讲评的方式进行指导。
其实,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甚至会打击学生。
提倡多给予学生鼓励,就是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
如在有的学生整个作文虽然写的都不尽如意,但该生却会有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事物,那么,在评价中就抓住这一点进行激励。
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成功满足感,逐渐喜欢写作。
二、立足生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主体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一种方式,作文不能脱离生活。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再借助范文来引导学生写作。
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习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程度,是写作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写作感兴趣。
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文学经典,欣赏名家散文、诗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写作比赛、评选优秀作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二、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写作技巧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应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经典作品,学习优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并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此外,还可以通过模仿、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不断进步。
三、注重情感体验的表达情感体验的表达是小学习作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小学生情感生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感受到情感,如感受自然的美丽、体验生命的意义等。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塑造自己的形象,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智慧。
总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不仅包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还需要注重情感体验的表达。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才能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成为优秀的语文人才。
高中作文教学应“多管齐下”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和思想都在逐步成熟,在写作上也会有较深入的认识和想法。
但是,紧张的学习往往让学生忽视写作。
那么,更广、更深的高中作文教学就需要教师激发自己全部的热情,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学生的写作水平稳步提升。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方法多样,多管齐下。
一、明确作文的重要性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40%,60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其潜在的重要性却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学生重视不够。
作文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范围、语言运用等基础上的,作文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其他能力肯定也不低。
可见,写好作文会达到一箭多雕之效。
在八股取士的时代,一篇文章就可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做官,从而改变一生,就足见写好文章十分重要。
在近现代,它在反映一个人人格、素养、思维、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这些应在语文教学时告诉学生,使学生重视起来。
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在学生写作则多是牛不吃草强按头,吃的草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味道,写的作文也是应付了事,这种情况应逐步避免。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一)观察法。
将作文教学移到课外,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从中有亲身体会和感悟,产生兴趣。
(二)陶冶法。
多读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融入个人情感,读出味道,培养兴趣。
(三)口头作文法。
可采用辩论赛、小主持人比赛、课前五分钟演讲等形式,激发兴趣。
此外,可采用手抄报、作文园地、作文竞赛等形式,也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安排。
三、处处留心皆是文在语文教学中,讲授课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几乎都是古今名人大家的佳作,所包含的题材也各不相同。
在讲课时,不妨将每课在写作上的优点做总结,鼓励学生尝试使用。
学生纵使学得不十分像,学到一两分像收获也不小。
老师应每节课突出总结,长期坚持。
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效,学生会在不断的提醒中养成习惯,见到文章就观察其写作方法,之后,在无形之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三策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通过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但是,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却只是为了应付,往往采取“闭门造车”的形式,没有真情实感。
学生也缺乏作文的兴趣,一谈到作文就害怕,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实效呢?一、多管齐下,汲取习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习作素材,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
因此,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管齐下,多角度汲取习作素材。
1.在生活中汲取习作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汲取习作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表达生活,这样,学生的作文就有了源头活水,他们写作文时再也不会无话可写了。
例如一到“十一”国庆长假,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的语文作业中必然少不了一篇作文,而学生又要玩得高兴,做作业自然是很不高兴的事。
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更有兴趣呢?笔者在此时就让学生把“十一”国庆长假期间和爸爸妈妈一起游玩时所碰到的事情详实地记录下来,并不要求学生要完成一篇成文的作文,这样学生就没有了压力,自然达到了“我笔写我心”的目的。
这样,有的学生记录了自己登山的艰辛与快乐,有的学生记录了自己游水时的兴奋与激情……当学生有了这样的习作素材之后,再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自然能够写出好的作文来。
因此,教师要充分学生关注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生活,让学生拿起自己的笔快乐地表现生活,记录生活,这样,就能够充分积极习作素材,从而让学生享受快乐的作文之旅。
2.在积累中丰富习作素材。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对学生平时的积累要进行培养,对于课外阅读文物让学生找找你认为相当美的词、句,说说你对文章的欣赏及评价,摘摘好词佳句。
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于高段作文教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一、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也是高段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以及创设一些有创意的写作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作文活动。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作文教学需要创设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写作活动。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在高段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景物、人物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将其写成文章。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小说、故事,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高段作文需要丰富的素材支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各类主题的素材,从而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或者通过阅读和听取多种文本材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五、规范教学,注重技巧训练在高段作文教学中,需要注意规范教学,注重技巧训练。
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常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写作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
六、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在高段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订正作文、点评范文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自己的写作问题,提高作文水平。
七、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高段作文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整体作文能力的评价。
可以通过综合评价、作品评比和同学互评等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高段作文教学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规范教学和注重技巧训练,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及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作文水平。
构建共同体:开启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之门作文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思维拓展和创造性思考的重要手段,而小学高年级正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
为了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教师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共同体,为学生们开启习作教学之门。
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教室里悬挂学生的优秀作文,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通过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们对写作充满自信。
在班级里举办写作比赛,给予学生展示自己写作才华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写作题目和材料。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与他们相关的题目和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通过读书、观察、实践等方式,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写作题目,了解提纲要求,掌握写作结构和技巧,并提供示范作文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写作有更具体的认识。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和反馈。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故事情节的结构等,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并进行适当的示范和辅导。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鼓励学生通过修改和改进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质量。
教师还可以进行写作交流和互动。
组织学生之间的写作分享活动,让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和交流。
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从中获取写作的灵感和经验。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讨论或小组合作,让他们相互批阅和修改作文,互相提供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写作实践。
除了常规的作文,还可以开展课内外的写作活动,如写信、写日记、写小说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构建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榜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写作挑战,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和认可。
只有在一个积极的、互动的共同体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写出优秀的作品。
“多管齐下”,让学生走上习作教学的“康庄大道”——习作教学实践例谈作者:秦香莲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7年第1期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幸福路小学(224100)秦香莲[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畏写,教师费改。
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学生“铺路架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把握契机;赏识评改;突破模仿;故事引领;阅读积累[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7)03-0019-01作文教学中,要想燃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必须先让他们掌握写作技能,有了信手拈来的写作技能,写作便不再是一桩难事。
当然,习作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把握契机,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于永正先生指出,当下学生习作的一大通病是“用词不当,句子不通,层次混乱”。
词句是文章的砖瓦,习作的表情达意功能需要借助词句去完成。
若词句使用不够精准,文章便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1)文本中寻求。
阅读教学大都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来体悟文章内涵的,而理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当学生悟清明意、感悟语言的魅力之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学会遣词造句,养成正确运用语言的习惯,有效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 2)日记中发现。
批改学生的日记时,教师发现学生常常不能够准确使用词语。
基于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例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修改,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交流中挖掘。
如果教师留心观察学生的课间生活,便不难发现他们的口语表达有时会让人啼笑皆非。
因此,教师应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赏识评改,激发乐于写作的动力“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修改在习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多管齐下,实现观察类习作的三个维度发布时间:2021-07-13T12:00:31.24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0期作者:韩秀红[导读] 观察类习作在部编版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韩秀红嘉善县实验小学浙江嘉兴 314100【摘要】观察类习作在部编版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学生习作时或不得要领,缺乏要点,言之无物;或东拉西扯,缺乏条理,言之无序;或枯燥乏味,缺乏实感,言之无情。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植物、动物、景物描写为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使学生有效观察,合理选材,帮助学生实现观察类习作能力的三个维度——有物、有序、有情。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观察类习作;有物;有情;有序一、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
其中观察类习作是写人、写物、写景、写事的前提和基础,在部编版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在实践中观察类习作不好写也不好教。
大多数孩子对习作有为难情绪、害怕心理,老师一布置观察任务,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更是连连叹气无从改起。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观察类习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面面俱到——缺乏要点,言之无物在写景状物时,学生对素材缺乏整体把握,不能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
往往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写,以至文章繁杂冗长,不知所云,越是面面俱到,事物特点反而不够鲜明,致使文章缺乏要点,言之无物。
2.杂乱无章——缺乏条理,言之无序在阅读教学观察类文章时,教师虽然进行理清顺序的教学,但文本呈现的信息与学生习得之间有着很大差距,学生难以感同身受。
因此在写景状物时,学生不知如何安排逻辑顺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至写出的文章东拉西扯,缺乏条理,言之无序。
3.枯燥乏味——缺乏实感,言之无情学生习作时,没有找准描写的视角,表达上摸不着门道,东拼西凑,描写普通俗套,语言匮乏,没有新鲜感,习作内容假大空,或虚情假意照抒不误,或盲目地为了抒情而抒情,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因而习作缺乏感染力,言之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