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案新人教版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63.00 KB
- 文档页数:8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课题: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稳性要求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2.生态系统的稳性Ⅱ:1.探究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2.生态系统抵抗力稳性与恢复力稳性的关系预习案1.生态系统信息传递(1)概念: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2)种类:包括○1、○2、○3。
(3)作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4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5。
(4)用:提高农产品和畜产田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2.生态系统的稳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6相对稳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的○7能力;其调节机制:○8调节;(3)表现种类:①抵抗力稳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伤害)的能力;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9,营养结构越○10,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11,抵抗力稳性就○12,反之则越低。
②恢复力稳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校对:○1物理信息○2化学信息○3行为信息○4种间○5稳○6结构和功能○7自我调节○8负反馈○9多○10复杂○11强○12越高自主检测过关1.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猫、狗动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传递,其中既有物理信息,又有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下列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B.孔雀开屏C.花朵鲜艳的色彩D.松鼠数量的消长依从于云杉种子的丰收情况1.C解析:抗生素是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不属于信息传递;孔雀开屏是行为信息;松鼠数量的消长是食物因素引起的,属于营养信息的。
2.鸟是一种肉食性鸟类,但它常常模仿金翅鸟的叫声以诱骗金翅鸟前来,这种模仿的意义是A.一种正常生命活动 B.一种进化的表现C.一种种间斗争行为 D.一种捕食的行为2.D 。
肉食性鸟类模仿金翅鸟的叫声以诱骗金翅鸟前来是为了捕食。
第33讲生态系统的功能一、选择题1.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答案C解析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食物链越长,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越多,故水产养殖业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C错误;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和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D正确。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D解析水华是大量无机污染物排到江湖中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为物质的再生利用,说明物质循环利用的特点,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即10%~20%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分解者不存在于食物链中,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根的吸收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D正确.3.如图为一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除生产者外,还有EB.图中生产者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包括在图中的⑧内D.图中的生产者通过⑥过程可获得E中的能量答案A解析图中的E是分解者,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A正确;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而不是生产者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错误;B为食草动物,其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B的同化量,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应包括在图中的⑤内,C错误;分解者中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再次利用,D错误。
第3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点击]生态系统的结构(I)可析教材▼夯基固本上[学生用书P239]基础梳理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 .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范围:有大有小。
3 .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0特别芟漫 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 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 .无机环境: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生物群落空回各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是什么?提示:生产者和分解者。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 .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牧医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 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 一般不会超过5_个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 [连一连]生态系统的成夕一||食物链||营养级级别①初期精施者、/.笫三智养维 ②生产着卜-L n 一第二标界线 ③一维消雷者、\ jHL 第四范葬慑IV 第五营养缀V 一第一背界级圈车温植m 识融通4四缎油费并 ⑤次觐消疏行。
巧牝(1)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必须为生产者。
(2)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 1。
2 .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 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一(4)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以自我检测”1.(必修3 P90图5—2改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嵬、GO-U/kMr 等1 *,——绿色植物I- 细曲,「F「弊一蝇第一一禽一蛇।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答案:A2 .(必修3 P92基础题T1改编)如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
第3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形式(1)物理信息①概念: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包括光、声、热、电、磁等。
②实例:植物向光生长与光信息有关。
(2)化学信息①概念:以代谢产物等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包括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等。
②实例:某些昆虫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来交配。
(3)行为信息①概念:以生物的表现或动作传递的信息,包括舞蹈、运动等。
②实例:孔雀开屏、蜜蜂跳舞。
(4)营养信息①概念:以食物或养分传递的信息,包括食物的数量等。
②实例: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的营养信息系统。
2.作用(1)生物能根据环境信息的不断变化,调整自身的生活和行为。
(2)信息传递强化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3.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解惑]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不仅仅存在于生物成分之间,也存在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思考](1)上述两图中动物行为涉及到哪类信息?提示左图为物理信息,右图为化学信息。
(2)鸟类突然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和通过尖锐鸣叫的报警所涉及到的信息有何不同?提示前者为行为信息,后者为物理信息(声音)。
二、生态系统的稳态1.概念: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干扰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2.产生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种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
3.决定因素: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能力取决于其中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4.特点(1)动态平衡;(2)具有一定限度。
5.维持(1)基础:各个生物种群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2)条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6.种类(1)抵抗力稳态: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地地道道的达到第九单元第3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达和牢固性1.图 A 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响调治表示图,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治活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 A 反响的是正反响调治方式B.图 B 反响的是负反响调治方式C.图 A 调治方式是该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治能力的基础D.图 B 调治方式会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加,自我调治能力提高解析: C [ 图 A 反响的是负反响调治;图B反响的是正反响调治,此类调治方式可能会以致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偏离稳态。
]2.如图表示某相对牢固的海域三个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三种生物处于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B.碳在三种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C.鱼鹰鹗等的捕食离不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达D.负反响调治体系有利于保持三种生物数量的相对牢固解析: A[ 食品链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图中全部是动物,动物不能能是第一营养级,A错误。
]3.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范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
有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范林几乎成了穷乡僻壤。
这个事实最能说明()A.樟子松自己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伤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当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控制松毛虫种群的增加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保持解析: D [ 由于樟子松防范林生物种类单一,松毛虫缺少天敌,数量增加较快,说明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保持。
]4.以下信息的传达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种类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齐聚信息素,呼喊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经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依照雌蚊翱翔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经过集体气味与其他集体相差异解析: C [A 项中的“信息素”、 B 项中的“化学物质”、 D 项中的“气味”均能说明其信息传达的种类属于化学信息,而 C项中的“低频声波”能说明其信息传达的种类属于物理信息。
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一、选择题1.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
下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C)A.螺蛳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类有利于促进其对鱼、虾、蟹粪便中有机物的吸收C.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解析]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将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所含的有机物质转换为简单的无机物的生物,螺蛳利用的是消费者的有机废弃物,属于分解者,不属于第三营养级,A错误;沉水植物属于生产者,只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错误;对鱼、虾、蟹的捕捞强度过大会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使该生态系统的组分减少,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C正确;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属于同一种群,而群落的垂直结构指不同种群所处的空间位置有垂直方向上的分层,D错误。
2.(2021·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某农场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其中a2和b2分别为第二、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投入饲料含有的能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能量作为动力,使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B.流经该农场的总能量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C.图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的一部分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解析]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A正确;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摄入的饲料量,即a1+a2+a3+d1+d2,B错误;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被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及人工投放的饲料中能量,因此图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d1,C正确;图中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1+a2+a3,第二营养级(从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a2,因此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a1+a2+a3)×100%,D正确。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练习案新人教版练习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1.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反映的是正反馈调节方式B.图B反映的是负反馈调节方式C.图A调节方式是该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图B调节方式会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多,自我调节能力提高解析:C [图A反映的是负反馈调节;图B反映的是正反馈调节,此类调节方式可能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偏离稳态。
]2.如图表示某相对稳定的海域三个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生物处于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B.碳在三种生物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C.鱼鹰鹗等的捕食离不开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三种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解析:A [食物链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图中全部是动物,动物不可能是第一营养级,A错误。
]3.在辽宁西部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单一种植的是樟子松。
有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
这个事实最能说明( )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侵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树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解析:D [由于樟子松防护林生物种类单一,松毛虫缺少天敌,数量增长较快,说明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4.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解析:C [A项中的“信息素”、B项中的“化学物质”、D项中的“气味”均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化学信息,而C项中的“低频声波”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物理信息。
]5.如图所示是在某国家公园记录到的随着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而出现的一些现象。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生物的食物链为橡树→毛虫→鸟B.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信息主要是气温上升,属物理信息C.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会造成鸟的数量增多D.全球变暖可能使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C [气温上升提前,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毛虫数量峰值提前,但哺育幼鸟时期并没有改变,因缺少食物,会使幼鸟的成活率下降。
全球变暖使某些植物的发芽长叶时间提前,造成相关动物因生殖发育与之不同步而无法适应新变化而死亡,甚至灭绝,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6.(导学号81576132)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B.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可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C.丙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D.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解析:C [光是物理信息,甲图显示,光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若c 为生产者,则可能a以c为食,b以a为食,因此,b可为次级消费者;丙图显示了大气中SO2含量对地衣和黑化蛾种群数量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地衣和黑化蛾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初生演替过程中,起初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后来由于出现了灌木和乔木,草本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其种类数量逐渐减少,但随着演替的进行,整个植被的生物量会逐渐增加。
]7.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解析:C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该能力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可以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8.(2018·黄山二检)2017年元旦雾霾天气常常笼罩大江南北。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C.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的出现反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D.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解析:C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项正确;雾霾会遮挡阳光,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物理信息,能影响种群的繁衍,B项正确;雾霾的出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造成干扰,并没有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项错误,D项正确。
]9.(2018·东北师大附中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解析:D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一般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低,C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 10.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注:“+”表示有;“-”表示无。
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解析:C [据表格分析可知:乙瓶无光照,藻类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种群密度下降,A错误;丙瓶与甲瓶相比,少泥沙,分解者很少,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遗体、动物的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不久稳定被破坏,B错误;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C正确;总结结论的方法: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据表格分析甲瓶为对照组,乙瓶、丙瓶、丁瓶都为实验组。
乙瓶与甲瓶相比少光,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丙瓶与甲瓶相比少分解者,不久稳定性被破坏,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消费者过多,也造成稳定性被破坏,说明生态瓶中动物不能过多,过多会使生产量<消耗量,造成生态系统崩溃,D错误。
]11.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乙是其碳循环模式图,丙是其能量金字塔(Ⅰ~Ⅳ表示营养级,E1、E2表示能量),图丁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
(2)乙图中的①、③表示的过程分别主要是________,从理论上讲,没有________(填“A”、“B”、“C”和“D”)碳循环仍可进行。
(3)丙图中E1主要来自________,鼠属于该金字塔中的Ⅱ,如果用灭鼠药将鼠全部杀死,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反馈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
(5)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的食物链共有5条: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
从以上食物链可以看出:鹰、狐和蛇处于第三营养级。
鹰捕食蛇,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故鹰和蛇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2)乙图中的A是大气中的CO2库,D 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所以过程①主要是光合作用,③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
从乙图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消费者,碳循环仍可进行。
(3)从丙图中可以看出,E1是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其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能。
鼠在甲图中的食物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是蛇的唯一食物来源,所以用灭鼠药将鼠全部杀死后,蛇也会消失,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另外,用灭鼠药灭鼠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1)5 鹰、狐和蛇捕食和竞争(2)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 B (3)太阳能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受到污染等(4)负(5)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2.(导学号81576133)(2018·宜昌模考)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农业生产造成了河流湖泊中藻类泛滥,从引进了亚洲鲤鱼、草鱼等后,泛滥的水藻受到了控制。
由于美国人不喜食亚洲鲤鱼,这些鱼类开始疯狂“占领”河道,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被美国媒体称为“最危险的外来鱼种”。
(1)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消除污染,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
被化肥严重污染的水体中水藻泛滥,其中有多种蓝藻,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2)相比较用化学药物控制水藻泛滥,投放亚洲鲤鱼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获得较高的渔业产量,养鱼场要向鱼塘中大量投放鱼食,所体现的原理是: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4)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有众多原因,如繁殖迅速、________等。
而在的很多河流湖泊中,鱼的数量却日渐减少,主要是因为________。
亚洲鲤鱼与美国的多种本土鱼类具有竞争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________,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