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1.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2.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3.将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成液体。
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3.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4..水沸腾的温度100℃水结冰的温度0℃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温度计1.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2.温度计设计的原理: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了不同的温度计。
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5.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6.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
7.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8. 零上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零下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前面加—表示零下。
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10.拿到一支温度计,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1.它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3.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度?1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2.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3.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克服了酒精温度计不能测量高温物体的缺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导读】本文档为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的文档,旨在帮助学生对该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学生可以回顾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并在知识运用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本文档将以提供重点知识点的概述、详细介绍、例题及解析的形式进行呈现。
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内容涉及以下知识点:1.学习字词:复习“头部”、“面部”等。
通过学习字词,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成和意义,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学习诗文:阅读《骑蜗牛找朋友》等诗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学习语音:复习声母“p”、“b”、“m”以及韵母“i”、“u”、“e”。
通过训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4.学习作文:以“描写动物”为主题进行作文训练。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二、知识详解1. 学习字词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复习一些与“头部”、“面部”相关的字词,如“头发”、“眼睛”、“鼻子”等。
这些字词常用于描述人物或描写事物特征。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字材料,了解这些字词的构成和含义,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诗文本单元的诗文《骑蜗牛找朋友》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文,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学习一些形象生动的描写方法,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
3. 学习语音本单元的语音学习中,我们将复习声母“p”、“b”、“m”以及韵母“i”、“u”、“e”。
学生可以通过听音、朗读和拼写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语音表达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语音的正确发音和口型的调整。
4. 学习作文本单元的作文主题是“描写动物”。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描写,通过观察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写作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语句的连贯性,同时也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运用。
三、思考题及解析以下是本单元复习中的一道思考题及解析,供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题目:请用三个字形容小猫。
解析:通过描写小猫的特点和形象,我们可以用“可爱”、“聪明”、“活泼”等词语来形容它。
[复习必做]2022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复习资料新人第三单元理解性默写《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浮光跃金。
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静影沉璧。
3.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
11.“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唐贤今人诗赋。
12.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14.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5.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6.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文中采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19.《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产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愉悦心情;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伤心情。
2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3.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新湘少版五年级上1-3单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课文复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家庭成员。
以下是课文的重点复:
- 《我的家》:介绍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关系。
- 《我的爸爸》:描述爸爸的外貌和特点。
- 《我的妈妈》:描述妈妈的外貌和特点。
- 《我的哥哥和妹妹》:介绍哥哥和妹妹的爱好和个性。
- 《我的奶奶和爷爷》:描述奶奶和爷爷的外貌和特点。
第二单元:词汇复
本单元的重点词汇有:
- 家庭成员的称呼: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弟弟、奶奶、爷爷。
- 描述外貌特点的形容词:高、矮、胖、瘦、漂亮、帅气。
- 描述个性特点的形容词:善良、聪明、活泼、害羞、勇敢、有趣。
第三单元:语法复
本单元主要涉及下面几个语法知识:
- 名词的性别和数:汉语中的名词有性别区分,如:哥哥(男性)、姐姐(女性);有单数和复数形式,如:哥哥(单数)、哥哥们(复数)。
- 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可以用来描述人的外貌和个性特点,如:高个子的哥哥、聪明的妹妹。
- 代词的用法:代词可以替代名词,简化句子结构,如:他是我的哥哥→ 他是我的。
- 句子的基本结构:汉语的基本句型为“主语 + 谓语”,如:我喜欢跳舞、她是我的朋友。
以上就是本文档对新湘少版五年级上1-3单元的复习资料的整理和概述。
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复习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
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一、填空题(1)长方形有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大小。
(2)长方形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形的、、,它有个顶点。
(3)长方形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可以分为“长、宽、高” 这样的三组,每组有条。
(4)长、宽、高都相等的体叫做。
(5)正方形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每个面的面积都。
(6)正方体有条棱,每条陵的长度都,有个顶点。
(7)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因此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都相等的长方体。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每的棱长总和是。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24厘米,每个棱长是厘米,它的每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长方体或正方体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她的表面积。
(11)长方体的表面= 。
正方体的表面积= 。
如果分别用a、b、h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s表示长方体的表面,s表= 。
如果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s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那么s表= 。
(1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和。
用字母表示:、、和。
(13)棱长是的正方体,体积是1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棱长是1cm的,体积是1cm3。
(14)把1立方米、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5)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积大约是1cm3, 的体积大约是6dm3。
(16)棱长10cm的正方体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棱长1dm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cm3,所以1dm3= cm3。
(17)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每相邻的两个单位的进率是。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进率是。
(18)3.6L= ml 550ml= L 1.5L= mL 200Ml= L2.25L= ml 1200mL= L0.6L= dm3= mL5400mL= cm3= L(19)一瓶墨水有60()一桶食用油有10()一台冰箱的容积是251()1堆木料的体积是1.2(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约为6( ) 一个水箱的容积是80 ( )(20)0.345L= mL= cm3 1500am3=mL= L3dm3= L= mL 2.4L= dm3= cm3726mL= cm3 dm3 1.07m3=dm3= L选择:1、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复习资料一、熟记易错字音搁gē板填tián饱抱怨yuàn 掀xiān起裹guǒ住呼啸xiào 澎湃pài 保佑yòu 勉强qiǎng 寡guǎ妇蜷quán缩吱嘎gā黧lí黑魁kuí 梧撕sī破倒霉mãi忧虑lǜ瞥p iē见嗫niâ嚅rú尴gān尬gà泰tài然从cóng容仪yí 式抱歉qiàn 溜liū走沮jǔ丧和谐xiã着zháo迷水槽cáo 魔mó法二、听写重点词语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神圣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瘦削宽厚茫然劝阻耐心心惊肉跳自作自受大吃一惊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十指连心怒目圆睁三、背诵词语解释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羞愧不已:感到羞耻和惭愧。
已:止、停止。
忐忑不安:形容人心神不安定的样子。
忐忑:指心神不安。
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
汹涌澎湃:波涛翻滚的样子,风浪搏击的声响,形容声势浩大。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害怕不安。
一如既往:跟过去完全一样。
一:完全。
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身无分文: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穷。
流连忘返: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溜之大吉:趁人看不见走开,偷偷地跑掉为妙。
无所不知: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知:知道,懂得。
四、默写日积月累轻诺必寡信。
《老子》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民无信不立。
《论语》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示范》五、了解作者常识《穷人》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别饿坏了那匹马》作者许申高,主要从事小说、散文、故事等创作,在圈内有“催泪专家”之称;《唯一的听众》作者是落雪,真实名字叫郑振铎,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作家、诗人;《用心灵去倾听》作者是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处女作《昆仑殇》,《阿里》以及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叫(物理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叫(化学变化)。
2、蜡块在加热时,会从(蜡块)变成(蜡油),冷却时会从(蜡油)变成(蜡块)。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像蜡烛融化,白糖融化,易拉罐变形,铁熔化等,仅仅是外形和形态发生变化,但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至焦黑,蜡烛燃烧,面粉做成馒头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5、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6、(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铁制品表面粗糙)等也容易使铁生锈。
7、铁在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水里很容易生锈,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以胀大(8倍)。
8、不同的金属绣的颜色不同,铜锈是(绿色),铁锈是(赤色),铝锈是(黑色)。
9、金属在有(水)、(空气)、(酸)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10、(锈)是铁变化后产生的新物质。
11、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12、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13、像(紫甘蓝水)这样能检验其它物质酸碱性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14、物质可以分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两大类,酸性物质有(酸味),碱性物质有(涩味)、(滑腻感)。
像呕吐时,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时感到(肌肉酸痛),橙子、西红柿含有(维生素C),蔬菜中含有(叶酸),它们都是(酸性)物质。
15、用肥皂洗手会有(滑腻感)的感觉,吃未熟透的柿子会感到有(涩味),因为柿子和肥皂里有(碱性物质)。
16、家用清洁剂大多是(碱性物质)物质,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化肥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因为不同的植物喜好不同的酸碱性土壤。
17、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它就会大面积死亡;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发现它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需要喷洒偏酸性的(硫酸亚铁)。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一)用自然规律计时1.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流逝的。
2.古人能利用自然规律来判断时间。
(二)太阳钟: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计时的工具。
1.远古时期,人类利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规律来计时。
我国古代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2个小时。
3.圭表:利用每日正午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来计时。
(三)燃香计时1.在一定条件下(无风),燃香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
2.蜡烛的计时原理与燃香计时的原理相同。
(四)水钟:沙漏的计时原理与水钟相同1.水钟的计时原理:同一装置,水位不变时,水流速度均匀不变。
这种现象叫作水的等时性。
2.古代水钟分为两种类型: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如图)3.自制水钟:水位越高,水流速度越快;水位越低,水流速度越慢。
4.影响水钟准确性的因素:盛水容器的形状;水位是否稳定;刻度是否准确……(五)机械摆钟1.机械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准确度。
2.原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这称为摆的等时性。
根据摆的等时性,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3.单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组成。
从摆的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称为摆长。
4.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动幅度和摆锤重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5.1分钟摆动60次的单摆摆长大约为25厘米。
(六)其他计时工具1.石英钟表:利用石英晶体有规律的振动,一天之内误差不会超过1秒。
2.电子钟:比石英钟更加精确。
3.原子钟:利用原子电磁波动的稳定性,当今计时最精确的计时工具,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
4.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一、比一比,组词允(允许)牌(广告牌)训(训斥)覆(覆盖)辣(火辣辣)酷(冷酷)凝(凝结)融(融合)乘(乘法)充(充分)脾(脾气)顺(顺利)复(复习)束(一束)酸(心酸)疑(怀疑)隔(隔开)剩(剩下)代(现代)煤(煤球)拆(拆开)建(建设)伐(砍伐)某(某人)诉(告诉)健(健康)二、近义词:喧闹—吵闹允许—许可训斥—斥责凝视—注视荒凉—荒寂孤独—孤单宽阔—广阔恢复—复原激动—冲动清理—整理仍旧—依旧茂密—茂盛寒冷—酷寒朋友—好友融化—消融神奇—神秘愤怒—愤恨灵活—敏捷重要—重大诧异—惊异热闹—喧闹三、反义词:漂亮—丑陋喧闹—寂静荒凉—繁华允许—禁止任性—约束宽阔—狭窄简单—复杂谦虚—骄傲清澈—浑浊茂密—稀疏融化—凝固寒冷—炎热亲热—冷淡愤怒—愉快撒谎—诚实灵活—呆板重要—次要神奇—平凡四、积累描写四季特点:春:鲜花盛开草翠花开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春风化雨夏:绿树成荫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郁郁葱葱秋:秋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鲜果飘香冬:冰天雪地白雪一片北风呼啸狂风大作寒气袭人寒冬腊月鹅毛大雪五、课文复习1、《格林童话》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头流传,后经德国的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共有210篇,其中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等。
2、《巨人的花园》作者是(英国)王尔德,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3、《去年的树》(日本)新美南吉,让我明白了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道理。
4、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第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时,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这一个“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一、听写易错词语。
飞舞拼命磨坊清凉邮票菠萝粮食苏醒密切展示修建大致陆续垂头丧气二、复习课文。
1、《古诗两首》词语解释。
萧萧:指风声。
挑:捉。
篱落:篱笆。
九月九日:重阳节。
逢:遇到,碰到。
独:单独。
山东:华山以东,指王维的家乡。
异乡:他乡。
倍:加倍。
遥:遥远。
2、古诗意思《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那应该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这时候,诗人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诗人一个人。
3、《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叶绍翁写的。
题目中的“书”是写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描写看到的梧叶、江面、儿童、灯光,听到的风声、促织声和感受到的寒声、客情、夜深,表达了作者孤独郁闷、思念家乡、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
4、《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叶绍翁写的。
其中“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孤独郁闷、思念家乡的感情。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
诗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两句成为在外求学、工作、当兵等人在孤独寂寞时常常吟诵的诗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在美好节日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直接抒发表达作者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风筝》一课描述了作者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美好憧憬。
8、课文里的“风筝”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孩子们要寻找飞走了的风筝?(因为风筝寄托着孩子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9、课文的写作顺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10、学了本文,我感受到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做风筝时的憧憬和希望→放风筝时的快活→找风筝时的伤心和失望11、找出课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快乐精心快活大惊失色哭了垂头丧气)12、抄写一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兴冲冲乐呵呵怒气冲天伤心失望……)13、《秋天的雨》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写作,每段都是(先总写,后分说)。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材28~54页)归纳知识一.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运算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二.解决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题规律:1.设单位“1”的量为x,列方程解答。
2.已知量÷已知量所对应总量的几分之几=单位“l”的量。
三.比和比的应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零。
比值可以用分数、小数或整数表示。
3.比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同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5.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区别:(1)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
(2)读法不同:比只能先读前项;分数只能先读分母;除法则可以先读被除数,也可以先读除数。
(3)表示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不能用分数表示,比可以用分数表示,但分数不一定表示两个量的比。
(4)结果表达不同:除法一般要求出商;比只有要求计算比值时才通过计算求出商;而分数本身就是一个数值,无需计算。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7.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叫做化简比,也叫做比的化简。
8.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使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9.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1)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总数和各部分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2)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用每份数乘各部分量所占的份数,求出各部分量。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第三单元分数1、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
3、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4、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5、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
6、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7、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8、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用整数与分母的积做分子。
9、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10、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11、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如12=2×2×312、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3、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
互质的规律:相邻的自然数互质;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1和任何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2和任何奇数互质。
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14、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5、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关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倍数关系较小数较大数互质关系他们的乘积一般关系短除法短除法16、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叫最简分数,或者说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的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17、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第三单元复习一、词语: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大吃一惊残疾瘦削宽厚张皇竭力泰然强制茫然劝阻焦黄着迷耐心修理如愿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十指连心怒目圆睁兴高采烈生字拼音:呼啸xiào搁gē板心惊肉跳抱怨yuàn填tián饱保佑yîu自言自语掀xiān起寡guǎ妇唉ài蜷quán缩裹guǒ住忐tǎn忑tâ不安嗯eg 揍zîu骂魁kuí梧wú 吱嘎gā黧lí黑倒霉mãi忧虑lǜ搔sāo痒流连忘返溜liū之大吉瞥piē见刻骨铭míng心不由分说嗫niâ嚅rú一如既往蹑niâ手蹑脚悠悠仪yí式倾听抱歉qiàn水槽cáo缝缝补补大吃一惊兴高采烈怒目圆睁撕sī破介意湿淋淋荒唐泰然焦黄瘦削割gē舍汹xiōng涌澎pãng湃pài自作自受多音字缝fãng补出差chāi兴xīng奋尽jǐn管冲chōng锋望着zhe 缝fâng隙差chā别高兴xìng尽jìn力冲chîng床着zháo 迷形近字欣(欣然)林(树林)语(语言)虚(虚心)仪(仪式)留(留下)沮(沮丧)掀(掀起)淋(湿淋淋)梧(魁梧)虑(焦虑)议(议论)溜(溜走)阻(阻挡)蠕(蠕动)倦(疲倦)赚(赚钱)怒(愤怒)骚(风骚)槽(水槽)嚅(嗫嚅)蜷(蜷缩)歉(抱歉)怨(抱怨)搔(搔痒)糟(糟糕)二、日积月累:(背诵)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1、轻诺必寡信。
《老子》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2、民无信不立。
《论语》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5、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三、课文复习:《穷人》1、主要内容:《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
课文记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他们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课文通过对环境、心理活动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表现桑娜的勤劳和善良。
4、而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她既紧张又担忧的矛盾心理,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形象。
5、人物对话,个性鲜明,渔夫的话显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桑娜说话断断续续,表明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同样反映了她热爱丈夫、同情西蒙的善良品质。
6、课文多处运用了省略号,主要作用有:(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如,“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3)表示语意的跳跃。
如,“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如,“我嘛……缝缝补补……”7、“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8、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
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
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
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
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
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
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
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
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颗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9、对句子的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
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
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忐忑”是指心神不定。
“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
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己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
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
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
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
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
第一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
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
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
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
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
“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
“嗯,你看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
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渔夫怕孩子醒来受惊,催促桑娜去抱孩子。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⑤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拉开了帐子。
文章的悬念终于消除,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
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唯一的听众》1、主要内容:《唯一的听众》记述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2、文章开头点明父亲和妹妹对我的评价——白痴,在表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练琴作铺垫,与老教授的表现形成对比,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3、①老人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为帮“我”找回自信,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了。
②“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聋子?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
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
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
③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
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4、“我”的心理与行动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是老教授的鼓励对“我”的激励作用,老教授有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明白老教授谎称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
五、文学常识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曹文轩的《根鸟》、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