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师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往往感到思想品德课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创新精神。
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
教师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为之愉悦,为之兴奋,以致产生浓浓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
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
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
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化静为动,增强动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02T03:46:37.26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9期作者:周丽云[导读]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的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周丽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达族中学 161000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的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科技意识,实现了能力培养。
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种规范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实用型工具课程,理应在信息技术发展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教育方法做出创新型的举措,提高教学成果。
现代化的电教媒体设备与思想品德课程的集合,提升了思想品德教学的趣味性,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感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建立崇高的精神追求,实现了综合发展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创新举措;思想道德观念引言: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悄然无声的走入课堂,与学科教学活动相融合,以其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丰富的交互手段,较强的科技感和实用性受到现代思想品德教师的热烈追捧。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倡导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洗礼,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改变传统理论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框架,改变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通过声、光、电、形等方面的刺激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建立崇高的精神追求,从而在未来社会生活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增强切身感受,激发学习情趣兴趣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依托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来实行。
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教育的重要课程,传统的空洞化语言教学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但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多媒体设备的接入,改变了单调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视频、音频、动图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见闻,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育的成效。
浅代信息技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课中的运用西土初中学朝明跟着新程改革的施推,代信息技也悄悄走了堂,以其大的表力、交互性、好的受控性和直性,得了广大初中思想道德教的青。
在初中思想道德程改革中,倡新理念、新思路,用代信息技,打破了的教课框架,改了去思想道德上“一嘴、一本、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言教式的教课模式,把道道德与学生的生活、感情体,化成了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生画面展在堂中,有效地激了学生学情感、趣、思。
促学生确立道德自我展目,生内化,形成优秀的品起着极的作用。
教课践明,在思想道德教课中利用代化教课手段,推思想道德教课的改革,提升教课量,提升教课成效,呈出了教课手段没法比的。
下边笔者就代信息技在初中思想道德教课中的运用,并合自己的思品教课践,几点见解:一、情境,激学生学趣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
” 因斯坦也:“ 趣是最好的老。
”古今中外的多科学家,他获得成就的重要要素就是某一事物拥有厚趣。
厚的趣能有效地激学生学机,学生学的极性,化学的内在力,促进学生极主、持不懈地行学。
但思想道德自己的理性使多学生学起来感觉有些乏味。
所以,思想道德教适合运用代教育技手段教课,与教课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激学生的学趣和求知欲念,从而收到很好的成效。
1、音入,初步激趣。
上思想道德的新伊始,适合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代教课媒体,不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激他的趣,并且能堂教课造出优秀的氛。
如:教课人民版七年思想道德下册《我的朋友圈》中《朋友挨个数》一框,上伊始,我播放了周健的歌曲《朋友》的Flash,一开始教室里寂静极了,尔后有的同学开始小声的跟着吟唱,再以后是全班同学一同唱。
欣完以后,我不失机的提“你想知道你的朋友?”“你认识自己的人关系?⋯⋯”种听合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趣,从而趣盎然的入本的学。
2、形象欣,激趣。
《思想道德》程追求的道德教育,不是追求德育或道德范知的密系统,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以学生的起点,在行生活教育的同自然地行道德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
本文将就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谈。
1. 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教育软件等,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信息技术还能够提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提高教学效果3. 便于学生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
通过网络课堂、在线教育平台等,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尤其重要,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上网意识和操作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1. 利用多媒体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各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展示各类案例和典型事例,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教育软件3. 利用网络资源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各种权威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各种案例和事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
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进行互动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增强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例如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形式的资料。
这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跨时间与空间的学习信息技术能够实现跨时间与空间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随时随地获取相关学习资源,不再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得学习更加便捷和灵活。
3. 互动性强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互动学习方式,例如在线答疑、网络讨论、在线互动课堂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4. 培养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能够培养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检索、筛选、整理和利用的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1.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引入相关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通过播放相关案例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案例情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软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将课本中的内容以图文、动画等形式呈现,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件进行互动教学,设计相关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3. 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例如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专家观点等,进行资料检索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网络互动活动,例如在线讨论、网上调查等,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学习。
4. 创设虚拟实验环境信息技术还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提供虚拟实验环境,例如模拟案例、虚拟法庭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双塔初中张瑞兰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正在到来,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然而,在现阶段,尤其是农村较落后地区,初中信息技术也还只是被看做副科,也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基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前的预习,也没有时间进行课后的巩固练习,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呢?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下面就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一、把握教材,精心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
同时该准备的教具一定要准备,生动的教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经常出现教材跟不上时代的现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适当调整、拓展教材的内容。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由于思想品德课远离学生实际,教学方法采取单一性的空洞的说教,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失去了兴趣。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把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播放时尚素材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注入时尚素材。
如:导入《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课时,我播放了歌曲《走进新时代》的Flash,刚开始教室里安静极了,随后有的同学开始小声地跟着吟唱,紧接着是全班同学一起唱。
歌曲播放完之后,我不失时机地提问“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三句歌词各有什么含义。
这种视听结合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展示案例、漫画,激活课堂教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性和呆板性的特征,如果空洞说教,教学将枯燥无味。
而采用电教媒体,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将抽象的知识原理以具体化、形象化、动感化展现给学生,将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一课时,幻灯片展示案例“荣荣的困惑”。
主人公荣荣的妈妈总想看她的聊天记录还要密码,他觉得很苦恼,想请她的同学帮忙出主意。
这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同学们一起帮他想办法。
通过讨论总结出: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案例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更好。
二、恰当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老师必须给学生创设最大的自由思维空间和表现机会,把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把原来的教学行为转变为优化学习行为和交流、探讨思辨问题的过程。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育工具,它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如何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将成为教育者需要关注的焦点。
信息技术可以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深刻含义。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呈现各种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观看的思考这些案例所涉及到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培养学生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通过网络资源和数据库,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道德与法治相关资讯,及时更新课堂内容,保持课堂的新鲜和活力。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
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可以将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和微课堂等方式,还可以实现课堂内容的全程录制和存档,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和教师进行讨论和提问,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可以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途径。
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开展虚拟实验、网络调查等多种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学习资源和渠道。
结合网络资源,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网络讲座,向学生传授专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权威和专业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网络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实地了解社会现实,掌握最新的社会动态,为学生提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真实案例,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提供大量的案例和素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到各种实际案例,如社会新闻、法院判决文书等。
通过将这些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信息技术也可以提供一些多媒体素材,如图片、视频等,可以用来展示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的实际影响和后果,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信息技术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讲。
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如教学PPT、互动问答软件等,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如在线课程、网络学习社区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提供实践和互动的机会。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
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网络讨论、协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价和学生跟踪。
通过一些在线测验和评估工具,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学生跟踪和辅导,通过电子档案、学习平台等工具,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引导。
信息技术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运用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
它可以为课程提供大量的案例和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提供实践和互动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评价与跟踪,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辅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郧西县土门镇初级中学陈朝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也悄然走进了课堂,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交互性、较好的受控性和直观性,赢得了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青睐。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过去思想品德课上“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打天下”的语言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了一幅幅声形并茂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
为促进学生确定道德自我发展目标,产生内化,形成良好的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推动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呈现出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下面笔者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的思品课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就是对某一事物具有浓厚兴趣。
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
但思想品德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
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1、音乐导入,开端激趣。
上思想品德课的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如:教学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我的朋友圈》中《朋友挨个数》一框时,上课伊始,我播放了周华健的歌曲《朋友》的Flash,一开始教室里安静极了,而后有的同学开始小声的跟着吟唱,再后来是全班同学一起唱。
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已经深入到了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为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带来的便利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
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软件等渠道,获取到大量的政治教学资源,如文献资料、历史视频、学术论文等。
这些资源的获取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科研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政治教学的形式。
传统的政治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课堂笔记,而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形式,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虚拟实验等。
这些新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政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进行教学演示,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和易懂。
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政治习题的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政治教学带来了便利,更为政治教学带来了创新的实践。
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政治教学软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学习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政治教学软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政治学习的游戏化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开展政治在线教学,使得政治教学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课堂,而可以向更广阔的地域拓展。
政治在线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
下面,我们将以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来具体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
案例一:利用政治教学软件进行政治教学某初中政治教师利用政治教学软件进行政治教学实践。
教师通过政治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了政治历史的图文并茂的展示、政治理论的动态模拟演示等内容。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重要科目,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角度进行探讨,探讨其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内容以书本为主,学生往往对抽象的道德概念和法治知识缺乏兴趣。
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形式,将课程内容呈现得更加生动直观。
比如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各种现实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和讲解,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制作成教学课件,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比如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作业、讨论和交流,使得教学过程更加便捷高效。
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通常比较严肃,学生往往对其缺乏浓厚的兴趣,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可以通过制作有趣的视频、动画等形式来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参与各种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信息技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项目研究和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
1.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通过网络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供学生在线学习、在线交流。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为学生提供真实案例的分析、故事概述、道德思考等资源,通过让学生浏览这些网页,完成在线测试、互动汇报等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
2.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制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支持下,把多种媒体语言融合起来运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教育方式。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的表现、较强的说服力和易于理解的特点,可以将道德教育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3.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也可以用于道德教育中,例如:微信、 QQ 等社交软件可以用来传播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博客和论坛可以用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前沿道德观念和价值逻辑的发展趋势。
1.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一种以法庭辩论为主要形式的真实模拟活动,它是大力推行法治教育并普及法律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生可以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被告人等角色,模拟不同的案件,通过辩论来锻炼学生的审判能力和法律素养。
信息技术可以为模拟法庭提供更为真实的背景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子书和新闻资料等方式来了解案件相关信息,全面理解案件的情况逐步提高其辩论水平。
多媒体教学在法治教育领域也同样适用。
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法律体系及其构建、各类法律案例、法律场景动画等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多媒体实现法律的可视化教学以及单元测试。
3.信息查询与分析在法治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信息查询和分析方式来了解案件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众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
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
所谓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整合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亮出你自己》一课时,课的伊始我请同学们看了一段2004年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录像,在这段录像中集纳了各种体育项目。
本来就喜欢体育的他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住了。
看的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叫出自己认识的运动员的名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动物身上,给予动物更多的关注,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课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其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方面进行探讨,探究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和具体运用方式,以期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1. 丰富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电子书籍、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等,这些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法治知识。
2. 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分析、法律条文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对道德和法治有更直观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3. 便捷的学习途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种案例、论文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学习中获取知识,还可以在课外进行拓展学习,加深对道德法治知识的理解。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案例,比如道德榜样的事迹、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等,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更深入地了解案例内容,增强学生的认知。
2.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的途径。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一些相关的案例、国家法律法规等,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
3. 利用教学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信息技术还可以为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老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进行讨论、交流、答疑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也悄然走进了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传统的“以课本加粉笔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向“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对推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正面教育,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1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1.1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思想品德课由于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而多媒体教学拥有图文并茂、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资料和场景,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笔者放映《动物世界》,看到水中的、陆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奇特,学生叹为观之;看到小草翠绿,树影婆娑,百花齐放,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学生会感到万物欣欣向荣、生机勃勃,体会到“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从而产生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1.2能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
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思想品德课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
而传统的思品教学偏重灌输,而讲授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指导都起了阻碍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成了接收器,被动地学习,就不能适应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要把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
所谓整合,也就是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与知识,接受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手段、新形式,实现自主化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真实起到思品内化目的,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确实提高教学实效。
通过对这两年新课程的理念的不断深入理解及自己的亲身实践与探索,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课整合的重要意义首先表现在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生动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课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枯燥无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声文并茂、生动、形象、逼真,还能把人们在文字教材中见不到的场面、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生动活泼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亮出你自己》一课时,课的伊始我请同学们看了一段2004年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录像,在这段录像中集纳了各种体育项目。
本来就喜欢体育的他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住了。
看的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叫出自己认识的运动员的名字,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动物身上,给予动物更多的关注,从而兴趣盎然的进入本课的学习。
又如在教学《法律是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一课时,在讲“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特点时,我利用课件进行情境教学,渲染人物形象:播放胡长清受贿案的视频,重点播放胡长清被法院审判这一重点情节,最后展示胡长清被法院宣判为死刑并立即执行这一决定。
这一段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法律的这一重要特征牢记在心。
可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道德情感,灌输为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情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触景生情”。
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创设出和谐的、动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动情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如教学《师生之间》一课时,我先回忆自己童年时代得到老师关怀和培养的事例,表露出自己对老师教诲的真诚感激之情,并以一声“谢谢您,老师!”引起全班学生的情绪共鸣。
接着,播放录像《烛光里的微笑》,再出示一幅平时老师关心学生的画面,让学生从录像中赵老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事迹联想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体会认识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
最后,在课件MTV《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说说想对老师说什么,想为老师做什么。
此时,学生已经很想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了。
可谓情到深处,一触继发。
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
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的品德课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
因此,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教学中可选用当今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他们用知识指导行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我在教学《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一课时,发现教学目标中强调“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尊重他人的生活态度,与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能力,懂得自尊与自耻”,而课文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相对不足,于是我找来《2004年奥运冠军录》这套光盘,节选下“刘翔勇夺奥运冠军”这一精彩片段。
虽然仅有短短的三分钟,但美丽的画面、亲切的讲解,使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了中国人的自信,丰富了教材的内容。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
现实生活、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
把它们融入到思品课中去,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就能明显增强。
四、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
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
在思品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
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们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着我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
例如,我在教《直面挫折》一课时,发现大家对挫折及如何面对挫折这一材料并不很熟悉。
我就号召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增加对材料的了解。
自己则找到展现一些人物在挫折面前的事例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
孩子们被一些人物所深深震撼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孩子们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信服了,也乐于向榜样学习。
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
强化了正面教育的效应。
综上所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因素,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态下,在令人信服的实事中,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对提高思品教学实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对信息技术与思品课堂整合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以往的思品课往往是一只粉笔、一言堂的灌输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反而不如孩子们反应快,在很多方面他们远胜于我们,我们没有理由在站在讲台上发表长篇演讲,而应该更多的让孩子们发表见解。
既然网络是五彩的、社会是多元的,我们也应该抛弃答案唯一,在坚持是非标准的大前提下,允许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传统的先分析典型事例再导行的固有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
例如,我在教学《理解诚信》一课时,首先通过看图、听故事、讨论的方式,使同学们明确了诚信的重要性及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的实质。
学生们当即展开了大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这样的明理过程远比分析课文中的单纯事例更有意义,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
所以,在思品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和思想,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
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
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促其内化导行的内驱力。
总之,信息技术的到来,正吻合了思品教学改革的需要。
它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扩大了阅读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感性和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学习自由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浓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同时也密切了师生关系,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知心朋友。
有人曾说过,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里程中最辉煌的一段。
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将为“辉煌的历程”增添更为神奇绚丽的一笔。
潜心钻研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教学整合,必然给增强实效性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我将不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