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及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7.44 MB
- 文档页数:61
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来说,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不仅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了解目的地的特色,也可以指导旅游业发展和管理。
下面将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服务设施等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自然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景观的分类可以根据地貌、水系、植被等因素进行划分。
比如,按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等类型;按水系可分为河流、湖泊、海洋等类型;按植被可分为森林、草原、沙漠等类型。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游憩和探险体验。
其次,人文资源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景观的分类可以根据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表现等因素进行划分。
比如,按历史文化可分为古迹遗址、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等类型;按民俗风情可分为民俗节庆、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类型;按艺术表现可分为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类型。
这些人文景观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历史文化的感受,还可以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文化内涵。
最后,服务设施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设施的分类可以根据便利程度、品质水平、特色特点等因素进行划分。
比如,按便利程度可分为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等类型;按品质水平可分为星级酒店、特色客栈、特色餐厅等类型;按特色特点可分为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街、特色手工艺品店等类型。
这些服务设施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旅行环境,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服务设施三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可以更好地指导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希望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从业者能够根据这些分类标准,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一、山水之美中国拥有众多山脉、河流和湖泊,这些自然地理景观成为了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
黄山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脉之一,其奇峰、怪石、云海和温泉吸引了无数游客。
张家界的凤凰山则以其险峻的峰林和壮丽的峡谷而闻名。
而壶口瀑布是中国最大的黄河瀑布之一,并以其雄伟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众多游客。
二、森林探险中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提供了极佳的探险旅游机会。
云南的西双版纳是一个热带雨林地区,这里的热带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吸引了许多自然爱好者。
黑龙江的小岭河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之一,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色壮丽,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三、湿地生态中国拥有许多湿地生态资源,这些地区对于保护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四川的九寨沟是一个美丽的高山湿地,拥有多个瀑布和彩色湖泊,吸引了众多游客。
而中国东北的红海滩湿地是一个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每年都会有大量候鸟在此停歇和繁殖。
四、海洋探险中国拥有辽阔的海洋,提供了丰富的海洋探险旅游资源。
海南的三亚是中国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这里的白沙、蓝天和海水构成了美丽的海洋风景。
福建的厦门是一个岛屿城市,拥有美丽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吸引了许多海洋爱好者。
五、地质奇观中国拥有许多地质奇观,这些地区的地貌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
甘肃的麦积山是一个由黄土堆积而成的巨大土丘,其形状独特,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广西的桂林则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闻名,这里的山峰、溶洞和地下河形成了美丽壮观的景象。
六、温泉养生中国是温泉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些温泉不仅可以供人们洗浴放松,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能。
四川的九寨黄龙温泉是中国最著名的温泉之一,其温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对皮肤和身体健康有益。
而浙江的南浔温泉则以其温泉水质清澈、温度适宜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七、动植物观察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提供了优良的观察和研究机会。
西藏的阿里地区是一个高原生态系统,这里的高原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吸引了许多生物学家和自然爱好者。
我国生态旅游的政策、产品类型、发展遇到的问题及示范案例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2008年,国家制定纲要—《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
2016年,重要指导性文件发布--《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15年》。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类型共有7中类型:山地攀爬生态游、森林休憩生态游、草原风情景生态游、湿地观鸟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海洋度假生态游、沙漠探险生态游和人文历史生态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类型分为大众生态旅游产品、示范生态旅游产品、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种。
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生态旅游内涵要求未能真正体现生态旅游资源粗放开发带来负面影响景区基础与服务设施生态化不足社区参与层次较低与专业人才不足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五、我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案例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篁岭古村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野象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概念正式引入中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方式。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继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游年”之后,2009年又被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3年开始进行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申报工作,根据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联合推出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显示,截至目前为止,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共计111处(见附录)。
一、我国生态旅游政策全梳理生态旅游是实现自然保护、旅游业发展及区域振兴等多重目标的一种最佳手段。
从概念引进到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生态旅游在近期也得到理性发展。
其中,国家政策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范和推动尤为突出。
2005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要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
有关人士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
在我市,随着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和兴瑞庄园等景区(点)的出现,生态旅游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蓬莱大旅游的队伍中。
在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而在我市、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生态旅游研究都还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
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环境为主要吸引物,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需求为目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湖泊、河流、山脉、沙漠等自然景观,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
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遗址、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品等文化资源。
3.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农业资源。
4. 工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工业生产、工业遗产、工业文化等工业资源。
5. 科普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资源。
这些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时,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陆地生态旅游资源是自然形成的,其中尤以森林的生态旅游价值最高。
世界及我国自然保护区中,半数以上均为森林生态系统。
一望无际的草原也有较高生态旅游价值,尤其是牧业利用草原后更增强其旅游价值;荒漠似乎荒凉沧桑,但其广漠之美、生物为抗争不利生存环境而具备的适应特性中蕴含着生命活力之美,仍有生态旅游价值。
(一)森林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指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并具有一定结构的特定功能总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则看重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
(二)草原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旱生和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世界广泛分布。
温带草原主要以禾本科植物连绵成片分布,缺乏散生乔木,是最典型的草原,旅游审美价值极高,城市绿化中,多模仿此种草坪;另外还有一种在湿生条件下形成的草甸,草甸据其生境又可分为河流旁的泛滥草甸,次生的大陆草甸及高海拔山地上的高山草甸,其中高山草甸夏秋之际特有的“五花草甸”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于温带内蒙古高原及黄土高原及新疆,高山草甸大面积分布于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这些区域同时为我国牧场所在地,结合牧民浓郁民族风情,是一个生态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三)、荒漠荒漠是指在干旱、极端干旱地区降雨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对蒸发力而言)超过2000甚至5000mm(撒哈拉中央)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即所谓“不毛之地”。
荒漠作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以它一望无际的旷远之美吸引游客。
更为重要的是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生命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丰富的“生态美”内涵。
我国的荒漠属中亚荒漠的一部分,分布于西北各省,其中尤以新疆分布面积最广,近几年新疆旅游业正积极开拓荒漠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从生态旅游的产生到现在,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原始生态旅游阶段、现代的生态旅游起步阶段、现代的生态旅游快速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1、原始生态旅游阶段(文明之初——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威胁。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人口少,交通不发达,能够参与旅游的人更是凤毛麟角2、现代生态旅游起步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开创近代旅游业。
这一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流是:数量激增、经营粗放、低层次开发3、现代的生态旅游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末)美国建立了368个国家公园,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森林公园体系4、全面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莫霍克协定》——2000年11月17日~19日,世界生态旅游峰会——2002.5生态旅游三大效应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各种影响:1、社会效应: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发挥生态旅游扶贫功能,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可以改善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给参与游客以最大的游憩满足感,并培养大批生态旅游者,促进生态旅游大众化,提高游客队伍的素质;有助于缓解保护观念的传播和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生态旅游技术的推广和传播2、经济效应:从国家和地方财政来看,生态旅游具有更高的创汇能力;从旅游目的地来看,生态旅游目的地有更为优越的筹资环境、融资能力和融利能力;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可以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从旅游业内部来看,生态旅游可改变城市居民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和客源流向,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环境效应:生态旅游有助于培养人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环保意识,加大全社会的环保力度;有助于人们提高欣赏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和丰富生态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有助于发现新物种,加深人们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协调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世界生态旅游的困惑及发展趋势困惑: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资源掠夺问题;不规范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客源市场拓宽的可行性日益明显,生态旅游者将持续增加;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体系中的地位凸显;生态旅游产品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生态旅游产业体系趋于完善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赋予地理区域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
但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必须经过人为的开发,建筑旅游设施,才能成之为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地文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
地表各种地文景观的形成和演变,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它包括五小类。
(1)山岳形胜:主要指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
中国的五岳名山:东岳山东泰山(五岳独尊,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西岳陕西华山(为五岳最高,华山天下险)、北岳山西恒山(道教圣地)、中岳河南嵩山(佛教少林寺之地),南岳湖南衡山(五岳独秀)。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有“清凉佛国”之称)、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三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峨眉天下秀”“雄秀西南”)、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称“莲花佛国”“佛国仙城”)、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称“海天佛国”)。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道教第一名山)、四川青城山(青城天下幽)、安徽齐云山(乾隆誉为江南第一名山)、江西龙虎山(道教正一派发源地)。
还有闻名于天下的山东崂山(道教名山);安徽省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和天柱山;浙江省雁荡山(东南第一山、有“寰中绝胜”之称)、天台山(佛教天台宗发源地)和天目山;江苏镇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福建武夷山(三三秀水清为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江西省著名避暑胜地庐山(四大奇观:瀑布、奇峰、云海、植被)、鄱阳口锁湖插江的石钟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朱德题名“天下第一山”);湖北“神农架”;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包括张家界、索西峪、天子山)、岳麓山(岳麓书院,为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和毛泽东故乡韶山;四川乐山(乐山大佛);重庆缙云山;贵州梵净山;广西桂林山水;广东省四大名山丹霞山(中国红石公园)、西樵山、鼎湖山(有“北回归线绿宝石”之称)和罗浮山;海南五指山;台湾阿里山;吉林长白山;辽宁千山和医巫闾山;天津盘山(京东第一名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等等。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词是随着生态旅游活动而出现的概念。
它是吸引生态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的客体,又是生态旅游活动得以实施和生态旅游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那么生态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和有哪些分类?一、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一)、生态特征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其形成上具有原生性与和谐性特征;在其构成上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因其自身的脆弱性,故需保护。
1、原生性与和谐性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森林”等。
原生自然生态系统既包括让人赏心悦目的山青水秀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也应该包括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荒漠。
原生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生命与当地环境磨合而成的,除了其感观上的赏心悦目,更以它丰富的美学、科学及文化内涵吸引游客。
和谐性是指人遵循生态学规律,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的形成有的是因生产力限制顺应自然而建,如农耕文明的田园风光;有的则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所建,如中国名山、中国园林;有的则严格遵循自然生态学规律所建,如野生动植物园等。
这些文化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人与自然和谐,或者说具有和谐之美。
2、综合性与系统性综合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及当地民族等生态因子所组成的一个综合体。
如森林,其生长离不开当地的气候、水文及土壤,其内有与之相互依存的动物,当地人依靠它而生存和发展。
系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各组分之间、系统的内部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限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自己特有的生态结构特征和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循环,游客作为一生物体参与到这一系统同时,也对这一生态系统的演替发挥作用。
3、脆弱性与保护性脆弱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对作为外界干扰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出这一限度就会影响和破坏这一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摘要: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世界旅游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好时机,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则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如何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如何在旅游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中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将是我国旅游业今后在世界旅游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入手来分析了解生态旅游的内容和类型。
关键词:生态旅游概念;生态旅游类型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不断加剧,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面临着世界旅游热点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好时机,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对生态旅游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则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如何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新需求,如何在旅游区的规划与开发建设中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将是我国旅游业今后在世界旅游业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一宏大课题亟需我国旅游理论界和旅游实践工作者在漫长的探索中共竟此业。
旅游资源单体基本类型一、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地球上形成的自然地貌和自然生态系统。
这些地貌和生态系统通常是由地质作用、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
自然景观的种类繁多,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草原、沙漠等。
这些景观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前来观赏和探索。
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景观,包括建筑物、人造水域、公园、庙宇等。
这些景观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发展。
人文景观的种类繁多,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如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北京的故宫等。
这些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三、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是指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动物资源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如狮子、大象、兔子、牛羊等。
植物资源包括野生植物和农作物,如森林中的树木、草原上的花草以及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这些动植物资源不仅美丽多样,还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者可以通过观赏和体验动植物资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力量。
四、地质景观地质景观是指地球上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和地质遗迹。
地球上的地壳不断运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景观。
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地壳运动形成的山脉和峡谷、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湖等。
这些地质景观不仅具有壮丽的景色,还记录着地球的演化过程,对研究地球科学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五、水域景观水域景观是指地球上的水体景观,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瀑布等。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的源泉。
水域景观具有独特的美丽和神秘感,吸引着众多旅游者。
例如,大海的浩渺壮观、湖泊的宁静祥和、河流的奔流不息、瀑布的水花飞溅,每一种水域景观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和感受。
六、名胜古迹名胜古迹是指具有历史、文化或艺术价值的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通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例如,长城、金字塔、巨石阵、博物馆等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