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咽通气道在重症脑卒中合并呼吸暂停事件患者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65.77 KB
- 文档页数:3
摘要:目的:研究鼻咽通气管在重症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不同危重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口咽通气管治疗,观察值实施鼻咽通气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SpO2水平;一次性置管成功率、SpO2<95%率、耐受性。
结果:置管前,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SpO2水平比较(P>0.05),置管后,观察组呼吸频率、SpO2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pO2<95%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耐受性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症患者呼吸道管理中应用鼻咽通气管治疗,可提升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咽通气管;重症患者;呼吸道管理;临床应用效果老年患者因为年龄的增长,会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重要脏器的功能也会发生衰退,药物的代谢作用慢。
根据相关报道表明[1]:40%的老年患者经过全身麻醉手术后,会发生舌后坠反应。
舌后坠能够导致患者的上呼吸道发生阻塞,临床中一般会通过叫醒并叮嘱患者保持深呼吸,从而降低舌后坠的发生率,若情况严重,则需要留置口咽通气管治疗。
放置口咽通气管治疗期间,需要牙齿进行支撑固定,大部分的老年患者的门牙会松动,口咽通气管置入后难以固定[2]。
本文,作者选择本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不同危重患者80例,旨在分析鼻咽通气管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不同危重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口咽通气管治疗,观察值实施鼻咽通气管治疗,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情况(±s)[n(%)]组别例数年龄段(岁)平均年龄男性女性观察组4060-8573.56±3.262218对照组4060-8773.81±3.382416X2/t-0.3370.205P-0.7370.6511.2方法对照组:口咽通气管:吸出患者口咽分泌物,通气道从口腔右侧凹面向上抵住舌面,并插入口腔,当前端和口咽部后壁接近时,旋转一百八十度凹面向下,使用双手拇指推送通气道到嘴角至耳垂的长度,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通气管的开口至声门距离继续宁检查,使用胶布对将其固定在口腔中央处,并通过面罩吸氧4-6L/min。
⿐咽通⽓道的临床应⽤进展⿐咽通⽓道(Nasopharyngeal airway),也称为⿐咽通⽓管(Nasopharyngeal tube),是⼀种简易⽅便的声门外通⽓装置,⽤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道通畅?⽬前在⿇醉科?呼吸内科?ICU 和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医⽣和护⼠常作为⽓道管理辅助器具,但其具体操作⽅法及应⽤范围尚未统⼀规范?为进⼀步合理和规范使⽤⿐咽通⽓道提供参考,现对其临床应⽤综述如下?1 ⿐咽通⽓道结构特点⿐咽通⽓道分为单⿐孔型和双⿐孔型两种?其双⿐孔型由两个⽆套囊的⿐咽通⽓道中间通过接头连接⽽成,以后对其进⾏了改进,主要是外⾯加了橡胶,使其质地更加柔软,以减轻对⿐道的损伤,但临床上较少采⽤?⽬前在临床上⼴泛使⽤的⿐咽通⽓道主要是单⿐孔型,它通常由医⽤PVC材料制成,透明且质地接近普通⽓管导管,外形类似⼀个⼩型号的⽓管导管,长约15cm左右,其导⽓管有⼀定的弧度,其咽端斜⼝较短且钝圆,⼀般不带套囊,其⿐端有⼀个凸出的翼缘,⽤来防⽌⿐咽通⽓道的⿐端掉⼊⿐腔?⿐咽通⽓道的型号与其内径和长度相关,通常⽤内径毫⽶数来表⽰型号?⿐咽通⽓道为⼀次性使⽤?2 操作技术2.1 型号选择⿐咽通⽓道置⼊后的理想对位是:从患者的⿐腔插⼊到咽腔后,咽端位于声门外0.5cm 处?如此对位可以⽀撑起咽后壁,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道通畅?由于⿐咽通⽓道的长度⽐其管道直径有更重要的意义,⽬前临床上指导⿐咽通⽓道型号选择的⽅法主要是依据其长度,即按照拟置⼊的深度来选择,通常分为两种:⼀种是测量从⽿屏到⿐尖的长度再加上2.5cm;另⼀种是测量从⽿道⼝到⿐尖的长度?但是,Roberts等研究认为⽤上述传统测量⽅法来选择型号不可靠,置⼊⿐咽通⽓道的长度与⿐腔内部的解剖关系不⼤,⽽与患者的体型?性别和种族相关?由于⽬前尚⽆更好的判断置⼊深度的依据,因此,建议仍然采⽤上述⽅法选择型号?⼀般情况下,成年男性⽤Fr30~34(即ID 7.5~8.5mm),成年⼥性选⽤Fr 24~28(即ID6.0~7.0mm),⼩⼉则选⽤较细短的柔软的⿐咽通⽓道?2.2 置⼊技术置⼊前准备,在⿐咽通⽓道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或液体⽯腊等润滑剂,以利置⼊?在双⿐腔滴⾎管收缩剂如⿇黄素?苯肾上腺素或可卡因等,以收缩⿐腔黏膜⾎管,通畅⿐腔,减少置⼊所致⿐腔出⾎的发⽣?置⼊前体位:先将病⼈的下颌向前?向上托起,呈“嗅花位”?如此体位⼀⽅⾯可使⽓道通畅,便于置⼊,另⼀⽅⾯可以避免⿐咽通⽓道置⼊上⿐道?选择⿐腔较为通畅的⼀侧置⼊,通常⾸选右侧⿐孔,当置⼊不利时,可选择左侧⿐孔置⼊?置⼊操作:⽤优势⼿执笔式持⿐咽通⽓道沿下⿐道进⼊,插⼊⽅向与⾯部完全垂直,其翼缘抵达⿐孔即可?⿐咽通⽓道置⼊后,通常⽆需固定,遇有⿐咽通⽓道退出情况,可⽤胶布固定其翼缘,必要时可在其通⽓管末端使⽤安全别针?置⼊操作过程应轻柔?缓慢,插⼊⽅向应避免指向⿐顶部Little区引起严重的⿐出⾎,避免动作粗暴引起⿐腔黏膜损伤?拔除⽅法:直接缓慢拔除?3 适应证?禁忌症和并发症3.1 适应证⿐咽通⽓道特别适⽤于⼝咽通⽓道置⼊失败的情况,或难以置⼊⼝咽通⽓道的情况,如患者张⼝困难,张⼝度太⼩,⼝腔畸形等,由于⿐咽通⽓道不进⼊⼝腔,故适⽤于⼝腔内⼿术?⼀般情况下,适合应⽤⼝咽通⽓道的情况,⼤部分也适合应⽤⿐咽通⽓道?与⼝咽通⽓道相⽐,⿐咽通⽓道有较稳定的⾎流动⼒学变化,因此,清醒或半清醒的患者较容易耐受,对于伴有呼吸道不畅需长时间保留⼈⼯⽓道以及需要保障⾎流动⼒学稳定的患者,⿐咽通⽓道应成为⾸选?3.2 禁忌症⿐咽通⽓道的禁忌症⼀般为⿐⽓道阻塞,⿐⾻⾻折,明显⿐中隔偏移,凝⾎机制异常,脑脊液⽿⿐漏,饱胃等?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因其解剖结构发⽣改变,⿐咽通⽓道的置⼊容易出现错位,从⽽加重颅脑损伤,甚⾄发⽣⿐咽通⽓道误⼊⼤脑⽪层,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应作为⿐咽通⽓道的绝对禁忌证?对于⿐腔内⼿术患者,⿐咽通⽓道的应⽤应作为禁忌证?3.3 并发症⿐咽通⽓道的并发症有⽓道损伤?恶⼼?呕吐?误吸?⽓道阻塞及喉痉挛等?由于⿐腔内组织较柔软,在置⼊过程中,若动作粗暴,容易导致上⿐道的损伤?⼈⼯⽓道经⿐置⼊导致⿐甲损伤的病例有多个报告,但⿐咽通⽓道引起⿐甲损伤的病例报告较少,Zwank等报道⼀病例,因放置⿐咽通⽓道引起⿐甲损伤出现持续出⾎?当⿐咽通⽓道置⼊保留时间长,可能对⿐腔黏膜产⽣压迫,造成局部缺⾎?⿐咽通⽓道置⼊后,导管前端对咽喉部的刺激,易引起患者恶⼼?呕吐,特别遇到饱胃病⼈时,误吸的风险增⼤? Grube等认为⿐咽通⽓道引起误吸的原因有:⿐咽通⽓道制造材料过于柔软;患者⽤⼿移动了⿐咽通⽓道,从⽽引起通⽓过程中⿐咽通⽓道移位,刺激患者咽喉部引起恶⼼?呕吐?固定⿐咽通⽓道避免其咽端移位可预防误吸,如使⽤安全别针?其接头换为通⽤⽓管导管接头?胶条固定等?⿐咽通⽓道置⼊位置接近理想对位时,可减少并发症?4 临床应⽤4.1 临床⿇醉⿇醉过程中使⽤⿐咽通⽓道⼤致可分为不插管条件下的⽓道管理?⽓管插管全⿇的⿇醉诱导期间及拔除⽓管道管后三种情况:(1)不插管条件下的⽓道管理,⽓管插管全⿇的⿇醉诱导期间,拔除⽓管导管后?应⽤于不插管条件下的⽓道管理,包括预防和处理各种⿇醉⽅式下的上呼吸道梗阻?常⽤于门诊⼿术的⿇醉?由于门诊⼿术通常较⼩及时间较短,较多选⽤静脉全⿇,如⽆痛⼈流术,⽆痛胃镜?肠镜检查及治疗等,如遇到肥胖病⼈,发⽣上呼吸道梗阻⼏乎不可避免,⿐咽通⽓道⽤于门诊⼿术有效;(2)应⽤于⽓管插管全⿇的⿇醉诱导期间,骆建宁等研究认为通过预置⿐咽通⽓道,可以改善困难⽓道,解除成年患者在⽓管导管插⼊前的急性上呼吸道阻塞;(3)应⽤于拔除⽓管导管后?由于⿇醉药在体内尚未完全代谢,如果过早拔除⽓管导管,容易出现⾆后坠引起呼吸道梗阻?对于肥胖患者,⿐咽通⽓道也可较好维持全⿇恢复期上呼吸道的通畅性?对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患者,⿐咽通⽓道对于减少其术后⼼⾎管意外死亡有重要作⽤?4.2 急救复苏根据⿐咽通⽓道原理,置⼊后的⿐咽通⽓管咽端接近声门,⽀撑起咽后壁,进⽽解除咽腔组织对声门部的压迫,维持⽓道通畅?⿐咽通⽓道可接⼊呼吸机循环系统?因此,如遇困难⽓道,⿐咽通⽓道也可作为⼀种有效的急救⼯具?《2010美国⼼脏学会⼼肺复苏及⼼⾎管急救指南》主张在急救复苏过程中,应⾸先使⽤声门上通⽓设备代替⽓管插管,⽽⿐咽通⽓道则是重要的选择之⼀?Chang等认为因⿐咽通⽓道的低损伤,应⽤⿐咽通⽓道是解决婴幼⼉急性上⽓道阻塞的最安全⽅法?在⼼肺复苏过程中,在未建⽴⾼级⽓道的情况下,可置⼊⿐咽通⽓道,以配合简易呼吸器和⾯罩进⾏⼈⼯通⽓?4.3 危重症治疗在呼吸内科和ICU,⿐咽通⽓道可作为辅助器具应⽤于⽆创呼吸治疗,如对于昏迷的病⼈,癫痫持续发作状态,张⼝困难的病⼈等,⿐咽通⽓道成为⾸选的通⽓器具?特别是上⽓道梗阻的危急病⼈,⿐咽通⽓道可简易和快捷置⼊,可有效解决⽓道管理困难的问题?对于其它⼀些少见病,如Pierre Robin综合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颌畸形?⾆根后坠和吸⽓性呼吸道梗阻,使⽤⿐咽通⽓道可有效解决其⽓道梗阻?4.4 临床护理临床护理中,注意保持⿐咽通⽓道的通畅和洁净?当⿐咽通⽓道内有呼吸道分泌物时应及时进⾏吸引?当⿐腔内有较多⿐腔分泌物时,由于置⼊⿐咽通⽓道后的⿐腔内分泌物不便吸引,可拔除⿐咽通⽓道后吸出⿐腔内分泌物,然后重新置⼊?当⿐咽通⽓道内有呼吸道分泌物堵塞且经吸引后仍不通畅时,应及时更换新的⿐咽通⽓道?⼀个⿐咽通⽓道置留时间不超过3d,当超过3d时,也应更换新的⿐咽通⽓道?5 ⿐咽通⽓道与⼝咽通⽓道⽐较⿐咽通⽓道和⼝咽通⽓道同属于基本的声门外通⽓装置,由于两者应⽤⽬的相同,应⽤范围相近,故有必要对两者进⾏对⽐,供临床选择提供参考?置⼊及效果⽅⾯:当⿐咽通⽓道置⼊困难时,需要多次试探性操作,可能会误⼊上⿐道或中⿐道,⽽⼝腔的可视性使得⼝咽通⽓道置⼊较为⽅便,但前提是⼝咽通⽓道的厚度⼩于张⼝度?病⼈对⿐咽通⽓道的耐受性较好,⾎流动⼒学稳定?⼝咽通⽓道对⼝咽部的刺激较⼤,可引起强烈的咽反射,可致误吸或吸⼊性肺炎,对⾎流动⼒学影响较⼤,其耐受性较⿐咽通⽓道差?因此,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辅助通⽓器具的病⼈,适宜于选⽤⿐咽通⽓道?由于⿐咽通⽓道的导⽓管内径较⼩,其通⽓效果可能较⼝咽通⽓道差?适⽤范围⽅⾯:由于发⽣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时最需要迅速建⽴有效⽓道,保持呼吸通畅,因此对于两种都可以使⽤的情况,建议⾸选⼝咽通⽓道,在使⽤⼝咽通⽓道失败的情况下,可选择⿐咽通⽓道?⼝咽通⽓道通常⽤于意识不清的病⼈,或者⽤于⿇醉后的病⼈,⼀般不⽤于不合作的病⼈,另外对于张⼝困难,以及⾏⼝腔⼿术的病⼈,也不能选择⼝咽通⽓道?⿐咽通⽓道通常⽤于清醒病⼈,对于⼝咽通⽓道不能使⽤的情况,⿐咽通⽓道则基本可以使⽤?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咬肌痉挛的病⼈,因⿐咽通⽓道的耐受性更好,故要优先选择?⽽对于⿐咽通⽓道可能引起的严重的颅内损伤的情况,⼝咽通⽓道则有明显的优势?⿐咽通⽓道与⼝咽通⽓道两者形成优势互补?总之,在两者具体的选择使⽤⽅⾯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综合考虑?6 展望综上所述,⿐咽通⽓道应⽤范围⼴,置⼊操作简便,通⽓效果好,耐受性好,⾎流动⼒学稳定,并发症少?⿐咽通⽓道在临床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由于⿐咽通⽓道存在⽓道损伤?恶⼼?呕吐?误吸和⽓道阻塞等并发症,因此,其结构需要进⼀步完善,从⽬前公开的国家专利检索可知,设计改进的⿐咽通⽓道有加强导管类型?减压引流类型和引导置⼊类型?新发明的⼏种新型⿐咽通⽓道可能有助于其性能的提⾼,但⽬前均尚未转化成上世产品?未来⿐咽通⽓道的制作结构及其应⽤,应沿着操作更加简便,通⽓效果更优良,同时⼜能避免并发症的⽅向发展?本⽂摘⾃《护⼠进修》作者:江伟 杨建平 陈星玲。
临床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建立步骤及注意要点在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工气道是将不同类型的导管经口、鼻或气管置入呼吸道而形成的一个气体通道,为引流分泌物和机械通气提供条件,是维持危急重症患者通气及氧合的重要手段。
人工气道的建立一般有三种方法,即简便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两者属于气管内导管。
简便人工气道主要有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和喉罩,是气管内导管的临时替代方式,在病情危重不具备插管条件时应用,或与气管插管联合应用。
口咽通气道OPA 是经口腔置入患者咽部的一种简便人工气道,主要作用为预防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辅助吸痰、与气管插管联用起到牙垫的作用,但其不能封闭气道。
适应症:有呼吸道阻塞的昏迷病人,气管插管的过渡。
禁忌症:神志清楚、呕吐反射完好的患者。
选择型号:从门齿到下颌角的距离,或嘴角到耳垂的距离。
置入方法:置管前将患者头部稍后仰并清除口腔分泌物,OPA 弯曲面向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咽后壁时旋转180°使其弯曲面向下,前端置于舌根之后(图1)。
鼻咽通气道NPA 是经一侧鼻孔置入患者咽部的一种简便人工气道,主要作用为预防舌根后坠,可用于清醒患者。
适应症:存在或可能存在口咽阻塞的患者。
禁忌症:鼻面部骨折、颅底骨折、严重凝血障碍、鼻腔及颅底手术史等。
选择型号:从鼻尖到耳垂的距离。
置入方法:NPA 润滑后,选择较宽的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前后扭转管子以便通过鼻腔,如果遇到明显阻力则需退出管子,可在对侧鼻孔尝试。
置管前可考虑使用局部减充血剂以降低鼻出血的风险(图2)。
喉罩喉罩主要是由前端可充气的通气罩和尾端硬质通气管组成的一种简便人工气道。
喉罩前端的通气罩呈椭圆形,置于喉咽腔,气囊充气喉可包绕会厌及声门,在声门上形成一个密封的通气空间。
适应症:气管插管失败,需要全身麻醉但不需要气管插管的外科手术。
禁忌症:未禁食及胃排空延迟、有反流和误吸危险、口腔及咽喉部病变等。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进展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OSAS)是患者卒中后因咽喉脂肪组织过剩或肌肉松弛,口咽部形态改变,气道塌陷,引起上呼吸道狭窄,导致呼吸暂停,出现低氧血症,可造成多系统功能障碍,并发多种疾病,影响卒中患者功能康复。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预后的独立指标,与脑卒中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50%以上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OSAS,另有5%~10%近期诊断为OSAS的患者曾有脑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1]。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明显增加患者病死率,YOUNG等通过对1522例脑卒中患者随访18年发现,随OSAS严重程度加重脑卒中后长期病死率逐渐升高,脑卒中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死率是脑卒中后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3.8倍。
同时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症也比较多,如合并抑郁、焦虑、吞咽障碍、认知障碍、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2],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因此针对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干预具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卒中后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现代医学病机研究进展现阶段医学上尚未确定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的发病机制,一部分观点认为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出现障碍,可减小患者上气道的神经反射和化学感受器官等活动功能,而且也很大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软腭肌肉和咽喉的相关功能失调以及舌根松弛等。
如此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肌肉松驰和塌陷,从而导致患者的上气道狭窄和阻塞。
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患者脑部的一些部位造成损伤,从而造成其睡眠出现问题,进而引发神经肌肉控制异常,还可能与患者睡觉时过多仰卧有一定的关系。
口咽通气道在重症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作者:高素丽刘敏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22期[摘要] 回顾性总结口咽通气道在20例重症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及护理,认为放置口咽通气道是一种简单易行,能有效地解决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的方法,同时有利于吸氧和吸痰。
[关键词] 口咽通气道;脑血管病人;护理[中图分类号] R059.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50-01重症脑血管病人,发病突然,病情变化急骤,常有严重低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多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放置口咽通气道不仅可以避免舌后坠、舌咬伤,还有利于吸痰[1]。
我科对2006年1月以来收治的20例重症脑血管病人适时使用了口咽通气道,在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改善病人供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在20例重症脑血管病人抢救时放置口咽通气道,男12例,女8例,年龄50~85岁,其中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大面积脑梗死6例,使用时间1~6 d,同时给予氧气吸入。
2 方法患者取去枕仰卧位,肩下垫一软枕,头稍后仰,颈过伸,利于口咽通气道(天津市广峻医用塑料制品厂Q/12YX0273-2001)的插入。
插入前先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取下义齿,操作者右手持合适型号的口咽通气道(成人常用8~11号)将口咽通气道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自病人右口角插入口腔,当其头部接近咽部后壁时即将口咽通气道旋转180°向下推送至合适位置,用手掌感觉导管口有气流进出即可,放置成功后妥善固定。
3 结果20例患者均应用多参数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变化,在使用口咽通气道10~20 min后,16例缺氧症状明显改善,SpO2由原来的60%~80%上升至88%~98%,呼吸频率由原来的30~40次/min降至16~28次/min,颜面、口唇、末梢发绀明显减轻。
龙源期刊网 口咽通气道与鼻咽通气管在脑出血患者中短期使用效果分析作者:胡荣利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口咽通气道与鼻咽通气管在脑出血患者中短期使用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132例脑出血嗜睡及浅昏迷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66例,一组使用口咽通气道,一组使用鼻咽通气管,观察时间为3至7天,然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患者对管道的耐受程度,粘膜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都得到明显改善,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对管道的耐受程度,粘膜损伤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學意义。
结论: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管都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通气和血氧饱和度,但患者对鼻咽通气管的耐受程度高,粘膜损伤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管;脑出血;短期使用【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4-0208-01脑出血患者由于脑神经受到压迫而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治疗疼痛烦躁过程使用的镇静剂都会使患者出现舌根后坠及不能自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通过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可以改善患者通气,利于吸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及改善呼吸道感染。
但两种方法的使用效果和缺陷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以寻求哪一种更为有效、安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132例有舌根后坠症状的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为嗜睡及浅昏迷(GCS评分9到14分),全部案例对使用口咽和鼻咽通气管均无禁忌症。
其中男80例,女52例;年龄37至72岁。
采用奇偶的方法分为口咽组合鼻咽组,每组66例,从年龄、性别,GCS评分,舌根后坠的程度比较,结果显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我院神经外科治疗方案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仅在使用口咽通气道和鼻咽通气管上的差别而分为口咽组和鼻咽组,选用合适的管径和管长及正确的方法放置[1],观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