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群体遗传学(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7
《遗传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与变异2、遗传变异3、遗传学二、填空题:1、1883年,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提出。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年,由三个植物学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植物上,得出与孟德尔相同的遗传规律,这时遗传学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3、1903年和首先发现了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因子的行为很相似,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的假设。
4、遗传学诞生后,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教授提出来的。
5、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和概念。
6、1910年,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做材料,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出,确定基因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创立了以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为核心的。
7、1940年以后,以红色面包霉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生化合成与基因的关系,于1941年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8、1944年,等用肺炎双球菌做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9、1951 发现跳跃基因或称转座因子。
10、1961年,法国分子遗传学家以E.coli为材料,研究乳糖代谢的调节机制,提出了。
11、分子遗传学时期以1953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提出的为开始。
三、选择题:1、遗传学有很多分支,按(),可分为宏观与微观,前者包括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tics);后者包括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核外遗传学(Extranuclear G.)、染色体遗传学(Chromosomal G.)、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A、按研究对象分B、按研究范畴分C、研究的层次分D、研究的门类2、遗传学名词是1906年由英国的贝特森William Bateson教授提出来的,并且他还提出了()等概念。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课后习题与答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6)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9)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2)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5)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1)第八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27)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31)第十章基因突变 (34)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35)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38)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39)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44)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医学遗传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1.名词: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家族性疾病:指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临床上将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
2.遗传病有哪些主要特征?分为哪5类?特征:基本特征:遗传物质改变其他特征:垂直传递、先天性和终生性、家族聚集性、遗传病在亲代和子代中按一定比例出现分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3、分离律,自由组合律应用。
第2章1.名词:(第七章)核型:一个体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称核型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按照Denver(丹佛)体制经配对、排列,进行识别和判定的分析过程,成为核型分析Denver体制:指1960年人类染色体研究者在美国丹佛市聚会制定的人类有丝分裂染色体标准命名系统,Denver体制主要依据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形态特点,将人类体细胞的46条染色体分为23对,7组,其中22对为男女所共有,称常染色体,以长度递减和着丝粒位置依次编号为1~22号,另外一对与性别有关,随性别而异,称性染色体。
Xx代表女性,而xy代表男性。
2.莱昂假说(1)雌性哺乳动物间期体细胞核内仅有一条染色体有活性,其他的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而呈异固缩状态的x染色质,在遗传上失去活性。
(2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人胚第16天);在此之前体细胞中所有的x染色体都具有活性。
(3)两条X染色体中哪一条失活是随机的,但是是恒定的。
3.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核小体;主要化学成分DNA 和组蛋白;分为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第3章1.名词:基因:基因组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物理和功能单位。
基因组:一个体细胞所含的所有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基因家族:指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
2.断裂基因的结构特点,断裂基因如何进行转录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一个断裂基因能够含有若干段编码序列,这些可以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一、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基因库是: A .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部遗传信息 D .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 .基因组 B .基因文库 C .基因库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 A . 1代 B . 2代 C . 2代以上 B •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 •所有生物个体的全 E . —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D .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D .无数代 E .以上都不对 4.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 M 型血有3600人,N 型血有1600人.MN 型血有4800人, 该群体是: A .非遗传平衡群体 B .遗传平衡群体 D .无法判定 E.以上都不对 *5 .遗传平衡定律适合:A .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D . A+B E . A+B+C *6 .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 .群体的大小 B .群体中个体的寿命D .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 .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 BB 、Bb 和bb 的频率分别为 A . 0.65 B . 0.45 C . 0.35 C . X 2检验后,才能判定 B .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 . X-连锁基因 C .D . 0.30 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40%, 50%和10%, b 基因的频率为:E . 0.25 &先天性聋哑(AR )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9. PTC 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 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10.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A .群体变为很小B .群体内随机交配D .选择系数增加E .突变率的降低 11.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 A .健康状况 B .寿命 C .性别 D.0.04 E.0.1 PTC 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 E.0.3 C .选择放松 D .生殖能力 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 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 A.无变化 B.发病率降低 C.发病率升高 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 A .同样的速度增加 B.同样的速度降低 E .生存能力 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 D .突变率升高 E .发病率下降到零 C.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 E.二者那不变 q 的关系是: C .提咼的倍数与q 无关 因频率增加慢 D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 A. q 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 B. q 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 D .无论q 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 E .以上都不对 *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 A .基因频率 B .基因型频率C .群体的大小D .群体的适合范围E . A 十B *16 . 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 AR )患者。
群体遗传学单5选1[分值单位:1]1.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______。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E.经过一代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会发生变化答案:D[分值单位:1]2.对于一种相对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男性发病率为q, ______ 。
A.人群中杂合子频率为2pq B.女性发病率是p2 C.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两倍D.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E.女性发病率为q2答案:E[分值单位:1]3.遗传平衡定律,即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代代大的繁殖传代中,一群体中______保持不变。
A.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B.基因频率C.基因型频率D.表现型频率E.表现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答案:A[分值单位:1]4.对于甲型血友病,其男性发病率为1/5000,女性发病率为______。
A.1/5000B.1/50000C.1/25000D.1/250000E.1/25000000答案:D[分值单位:1]5.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如果某一性状的隐性表型的频率是0.09,杂合子的频率是______。
A.0.3B.0.6C.0.21D.0.42E.0.84答案:D[分值单位:1]6.遗传负荷指______。
A. 一个群体中每个个体带有有害基因的平均数B. 一个群体中每个个体带有有害基因的总数C. 一个个体带有有害基因的总数D. 一个群体中每个个体带有所有基因的总数E. 以上均不是答案:A[分值单位:1]7.遗传漂变指的是______。
A.基因频率的增加B.基因频率的降低C.基因由A变为a或由a变为A D.基因频率在小群体中的随机增减E.基因在群体间的迁移答案:D[分值单位:1]8.大约14个男人中有一个红绿色盲,女性中红绿色盲占______。
A.1/196B.1/98C.1/28D.1/7E.1/14答案:A[分值单位:1]10.一个10万人的群体中,有10人患白化病,该群体中白化病携带者的频率为______。
第八章6.什么是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它们对数量性状遗传改良有何作用?答:基因的加性效应(A):是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的累加效应,是上下代遗传可以固定的分量,又称为"育种值"。
显性效应(D):是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是可以遗传但不能固定的遗传因素,是产生杂种优势的主要部分。
上位性效应(I):是指不同基因位点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上述遗传效应在数量性状遗传改良中的作用:由于加性效应部分可以在上下代得以传递,选择过程中可以累加,且具有较快的纯合速度,具有较高加性效应的数量性状在低世代选择时较易取得育种效果。
显性相关则与杂种优势的表现有着密切关系,杂交一代中表现尤为强烈,在杂交稻等作物的组合选配中可以加以利用。
但这种显性效应会随着世代的递增和基因的纯合而消失, 且会影响选择育种中早代选择的效果, 故对于显性效应为主的数量性状应以高代选择为主。
上位性效应是由非等位基因间互作产生的,也是控制数量性状表现的重要遗传分量。
其中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部分也可在上下代遗传,并经选择而被固定;而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和显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则与杂种优势的表现有关,在低世代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
第11章基因工程:利用人工的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获得重组DNA 分子,然后导入宿主细胞或个体,使受体的遗传特性得到修饰或改变的过程。
主要步骤:1. 目的基因的分离或合成;2. 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 转基因生物的检测与鉴定5.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反转录酶限制酶:作用于特定(异)核苷酸序列的磷酸二脂酶。
DNA连接酶:能催化DNA中相邻的3’–OH和5’–磷酸基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并把两段DNA连接起来。
DNA聚合酶:具有DNA聚合酶活性和5’-3’外切酶活性,PCR反应的延伸阶段DNA聚合酶通过在引物的3’-OH端增加碱基的办法使引物延伸。
第八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1、为什么说细菌和病毒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答:因为它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繁殖快,世代短,容易操作和分析;2)遗传物质简单,只含裸露DNA或RNA,适于作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3)便于筛选突变基因和研究基因的功能;4)可用作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
2、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传递方式与典型减数分裂过程的生物有什么不同?答:大肠杆菌的繁殖方式是一种简单的无性繁殖,亲代细胞遗传物质复制后传递给子代细胞;典型减数分裂过程的生物是有性繁殖,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发生遗传物质的重组、染色体数目减半,通过精卵结合传递给子代细胞。
3、解释下列名词(1)F-菌株,F+菌株,Hfr菌株答:携带F因子(游离于宿主基因组DNA)大肠杆菌株称为F+菌株;携带有整合于宿主基因组DNA中的F因子的菌株称为Hfr菌株;不携带F因子菌株称为F-菌株。
(2)F因子,F’因子,质粒,附加体答:F因子是存在于大肠杆菌细胞内的一种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F 因子赋予宿主细胞具备能与F-细胞接合的特征;F’因子是携带部分宿主基因的F因子;质粒是细胞中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非细胞必须组分;附加体是一种既可以游离于宿主基因组外独立存在、又可以整合(插入)宿主基因组中的质粒。
(3)溶原性细菌,非溶原性细菌答:溶源性细菌是指细胞内携带有温和性噬菌体基因组而又不产生噬菌体粒子的细菌。
非溶原性细菌是细胞既无温和性噬菌体基因组、又没有噬菌体粒子的细菌。
(4)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原噬菌体答: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进入裂解途径,大量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并且组装成子噬菌体,裂解宿主细胞释放子噬菌体,这类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噬菌体进入溶源途径并不裂解宿主细胞,经过诱导可以进入裂解途径,这类可以进入溶源性生活周期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存在于溶源性细胞内部的温和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群体中尿黑酸尿症(AR)的杂合子频率为0.004,那么______。
A.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2B.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4C.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8D.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4E.舅甥女之间的近婚系数是1/82.孟德尔群体是指。
A.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同种个体B.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个体C.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所有生物个体D.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E.以上都不对3.基因库是指。
A.一个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个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4.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即交配多少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 B.2代 C.2代以上 D.无数代 E.以上都不对5.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E.N血型者占36.7%6.______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E.选择7.Hardy-Weinberg平衡律不含______。
A.在一个大群体中 B.选型婚配C.没有突变发生 D.没有大规模迁移E.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______。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E.经过一代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会发生变化9.对于一种相对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男性发病率为q, ______ 。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基因库是:A.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A.基因组B.基因文库C.基因库D.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B.2代C.2代以上D.无数代E.以上都不对4. 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型血有l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A.非遗传平衡群体B.遗传平衡群体C.χ2检验后,才能判定D.无法判定 E. 以上都不对*5.遗传平衡定律适合:A.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X-连锁基因D.A+B E.A+B+C*6.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A.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50%和10%,b基因的频率为:A.0.65 B.0.45 C.0.35 D.0.30 E.0.25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A.0.01B.0.02C.0.0002D.0.04E.0.1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A.0.09B.0.49C.0.42D.0.7E.0.3*10.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A.群体变为很小B.群体内随机交配C.选择放松D.选择系数增加E.突变率的降低11. 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A.健康状况B.寿命C.性别D.生殖能力E.生存能力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A.无变化B.发病率降低C.发病率升高D.突变率升高E.发病率下降到零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A.同样的速度增加 B. 同样的速度降低 C.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慢D.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E. 二者那不变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的关系是:A. q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B. q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C.提高的倍数与q无关D.无论q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E.以上都不对*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A.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C.群体的大小D.群体的适合范围E.A十B*16.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
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A.1/4 B.1/100 C.1/200 D.1/300 E.1/40017.下列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群体是:A.AA:0.20;Aa:0.60;aa:0.20 B.AA:0.25;Aa:0.50;aa:0.25C.AA:0.30;Aa:0.50;aa:0.20 D.AA:0.50;Aa:0;aa:0.50E.AA:0.75;Aa:0.25;aa:018.某AR病群体发病率为1/10000,致病基因突变率为50×10-6/代,适合度(f)为:A.0.2 B.0.3 C.0.4 D.0.5 E.119.在一个遗传平衡群体中,甲型血友病的男性发病率为0.00009,适合度为0.3,甲型血友病基因突变率为:A.63×10-6/代B.27×10-6/代C.9×10-6/代D.81×10-6/代E.12×10-6/代20.选择对遗传负荷的作用是使之:A.无影响B.保持稳定C.不断波动D.降低E.增高*21.某群体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群体发病率为1/10000,一对表型正常的姨表兄妹婚配,他们后代罹患苯丙酮尿症的风险是:A.1/100 B.1/200 C.1/400 D.1/800 E.1/1600*22.近亲婚配可以使:A.隐性遗传病发病率增高B.显性遗传病发病率增高C.遗传负荷增高D.遗传负荷降低E.以上都不是*23.舅外甥女之间X连锁基因的近婚系数是:A.0 B.1/8 C.1/16 D.1/64 E.1/128*24.表兄妹间的亲缘系数为:A.1/2 B.1/4 C.1/8 D.1/16 E.1/3225.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已知血友病的发病率为8×10ˉ5,S为0.9,其突变率应是:A.48×10ˉ6/代B.36×10ˉ6/代 C.32×10ˉ6/代D.24×10ˉ6/代E.16×10ˉ6/代*2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Hardy-Weinberg定律的条件?A.随机结婚B.群体很大 C. 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D.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E. 没有个体迁移*27.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称为:A.突变率B.基因库 C.基因频率 D.基因型频率 E.携带者频率28.适合度可以用在同一环境下:A.患者和他们正常同胞的生育率之比来衡量B.患者和他们的同胞的生育率之比来衡量 C. 患者和他们的同胞携带致病基因量的多少来衡量 D. 患者同胞的平均生存率来衡量E.不同患者的平均生育率来衡量29.已知白化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10000,适合度为0.8,那么在这个群体中的白化病基因的突变率为:A.5×10ˉ6/代B.10×10ˉ6/代C.20 ×10ˉ6/代D.40×10ˉ6/代E.50×10ˉ6/代30.在对一个50700人的社区进行遗传病普查时,发现了3个苯丙酮尿症患儿,由此可知这个群体中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1/16900 B.1/8450 C.1/65 D.1/130 E.1/260*31.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男性发病率为1/100,可估计女性携带者的频率为:A.1/1000 B.1/100 C.1/50 D.1/500 E.1/1000032.PTC味盲和无耳垂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在—个平衡的群体中,PTC味盲的频率为0.09,无耳垂的频率为0.25,该群体中有耳垂且味盲的个体约占:A.0.5 B.0.045 C.0.0675 D. 0.0225 E.0.22533.选择作用与遗传负荷的关系是:A.减少群体的遗传负荷B.增加群体遗传负荷C.不影响群体的遗传负荷D.选择增大显性致死基因的频率E.选择可降低x—连锁隐性基因的频率34.使遗传负荷增高的突变有:A.体细胞基因突变B.隐性致死基因突变 C.显性致死基因突变 D.x连锁隐性致死基因突变E.中性突变35.人群中遗传负荷的增高主要是由于:A.常染色体显性有害基因频率的增高B.常染色体隐性有害基因频率的增高C. X-连锁隐性有害基因频率的增高D. x—连锁显性有害基因频率的增高E.中性突变产生的新基因的频率增加*36.三级亲属的近婚系数是:A.1/8 B.1/16 C.1/36 D.1/24 E.1/4837.等位基因的寿命与选择系数的关系是下列哪一项?A.等于选择系数B.与选择系数无关 C. 等于1/2选择系数D. 大于选择系数E. 与选择系数成反比关系*38. 在一个群体中遗传负荷的含义是指每一个体所带有的:A.等位基因B.易患性基因C.显性基因 D.复等位基因E.致死基因39. 在一个男女各2000人的群体调查中发现,男性红绿色盲患者140人,女性患者10 人,由此可知,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是:A.0.5%B.3.8%C.6.5%D.7.0%E.7.5%*40. 在一个l0万人的城镇中普查遗传病时,发现有10个白化病患者(6男,4女),由此可估计这个群体中白化病基因的频率为:A.1/10000 B.1/5000 C.1/l00 D.1/50 E.1/250*41. 在上题所说的群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频率是:A.1/10000 B.1/5000 C.1/l00 D.1/50 E.1/250*42. 在上题所说的群体中,随机婚配后生育白化病患者的风险是:A.1/10000 B.1/5000 C.1/l00 D.1/50 E. 1/250(二)多项选择题*1. 医学群体遗传学研究:A.致病基因的产生及在人群中的频率和分布B.致病基因的组合和分配规律C.预测人群中各种遗传病的出现频率和传递规律D. 制定预防遗传病的对策E.估计遗传病再发风险和指导婚姻与生育2. 遗传负荷的降低可通过:A.控制环境污染B.禁止近亲结婚 C. 预防基因突变D. 预防染色体畸变E.自然选择的降低3.红绿色盲(XR)的男性发病率为0.05,那么:A.女性发病率为0.0025 B.致病基因频率为0.05C.X A X a基因型的频率为0.1 D.X a Y基因型的频率为0.0025E.女性表型正常的频率为p2+2pq*4.维持群体遗传平衡的条件不包括:A.群体很大B.近亲婚配C.随机遗传漂变D.没有选择E.无限制地迁移5.假定糖原累积症Ⅰ型(AR)的群体发病率是1/10000,则:A.致病基因的频率为0.01 B.携带者的频率为0.2C.随机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3200 D.表兄妹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1600E.AA基因型的频率为0.096.对一个1000人群体的ABO血型抽样检验,A型血550人,B型血110人,AB型血30人,O型血为310人,则:A.ⅠA基因的频率为0.352 B.ⅠA基因的频率为0.565 C.ⅠB基因的频率为0.125 D.ⅠB基因的频率为0.073 E.i基因的频率为0.5757.群体发病率为1/10000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A.该致病基因的频率为0.01 B.该病近亲婚配的有害效应为(1+15q)/16qC.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后代患病风险没有区别D.姨表兄妹婚配的有害效应比堂兄妹大E.经过2500年(每个世代按25年计算)由于选择该致病基因频率降低一半*8.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3 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2.4% E.N血型者占36.7%9.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A.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10.Hardy-Weinberg平衡律指:A.在一个大群体中B.选型婚配C.没有突变发生D.没有大规模迁移E.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11.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A.A基因的频率为0.7 B.a基因的频率为0.3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E.经过一代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会发生变化12.在遗传平衡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得出下列数据:A.对于一种罕见的AD病,几乎所有的受累者均为杂合子B.对于一种罕见的AR病,杂合携带者的频率约为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C.对于一种罕见的XD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2D.对于一种罕见的XR病,男性患者为女性患者的1/qE.对于一种罕见的Y伴性遗传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13.以AR为例,亲属之间的亲缘系数如下:A.姨表兄妹为1/8 B.祖孙为1/4 C.舅甥为1/4D.同胞兄妹为1/2 E.双生子兄妹为114.能影响遗传负荷的因素是:A.随机婚配B.近亲婚配C.电离辐射D.化学诱变剂E.迁移15.群体中的平衡多态表现为:A.DNA多态性B.染色体多态性C.蛋白质多态性D.酶多态性E.糖原多态性二、填空题1. 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中的和种类及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