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11
伊拉克战争启示伊拉克战争是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大事件,它对于后续的国际冲突和全球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不仅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全世界带来了许多启示。
本文将探讨伊拉克战争的启示,并对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伊拉克战争揭示了国际社会在处理危机和冲突时的缺乏多边合作和尊重国际法的问题。
美国在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并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这违背了国际法的原则。
这种单边行动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战争代价,也破坏了国际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在处理类似冲突时更加重视多边合作,确保行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其次,伊拉克战争也揭示了在冲突解决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武力。
战争造成了伊拉克的严重破坏,给该国的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此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导致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
因此,冲突各方应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避免使用武力解决争端。
再者,伊拉克战争强调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重视。
恐怖主义势力在伊拉克战争中抓住了战乱的机会,在该地区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这次战争加剧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并促使世界各国加强了反恐怖主义的合作。
因此,各国应共同努力,加强情报交流和反恐怖主义行动,以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此外,伊拉克战争也对国际社会在干预他国内政方面的态度提出了质疑。
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旨在推翻沙达姆·侯赛因政权,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外部干预的广泛讨论。
伊拉克战争的失败和后续的动荡局势表明,干预他国内政并非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
国际社会应尊重每个国家的主权,支持和维护国家的独立和自主决策权。
最后,伊拉克战争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战后重建和人道援助的重要性。
战争结束后,伊拉克陷入了混乱和动荡,社会秩序崩溃,经济陷入困境。
这次战争阐明了战后重建和人道援助的关键作用,通过为战后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可以避免更大范围的冲突和人道灾难。
综上所述,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给国际社会带来了许多启示。
伊拉克战争动机与后果的解析伊拉克战争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最具争议的军事行动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伊拉克战争动机与后果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地缘战略因素。
一、背景与动机伊拉克战争发生在2003年,主要是美国率领联军对伊拉克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行动。
在探讨动机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的背景因素:1.1 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次事件让美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美国政府更加关注中东地区的安全问题。
1.2 伊拉克核武器疑虑美国政府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说法成为战争发动的主要动机之一。
然而,在战后的调查中并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伊拉克拥有核武器,这引发了对战争真实动机的怀疑。
1.3 地缘战略考量伊拉克位于波斯湾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说,控制伊拉克不仅可以确保能源供应,还可以在地缘政治上对伊朗等地区进行制衡。
以上是伊拉克战争发动的主要动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战争的后果和影响。
二、战争后果与影响2.1 人道灾难与平民伤亡伊拉克战争造成了严重的人道灾难和大量平民伤亡。
据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顾问部门的数据,伊拉克战争导致了数十万人死亡,伤者更是高达数百万人。
对于伊拉克来说,这场战争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2.2 地区稳定问题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陷入内乱和恐怖主义的泥潭。
伊斯兰国激进组织乘机崛起,给伊拉克及周边地区的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介入并未带来战争后的长久和平,反而使地区的安全局势更加不稳定。
2.3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伊拉克战争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的军事干预使中东地区的力量对立更加激化,伊朗等国在伊拉克的影响力逐渐上升。
此外,战争也引起了大规模的难民潮,影响了周边国家的稳定。
2.4 美国国内政治与国际形象伊拉克战争对美国国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的阴影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与启示战争的阴影: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与启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
在过去几个世纪中,许多战争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伤痛,其中之一就是伊拉克战争。
自2003年开始,由美国等国家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后果和启示。
本文将探讨这场战争给伊拉克和世界带来的影响,并从中汲取的教训。
一、伊拉克战争的背景伊拉克战争的背景始于九一一事件后对伊拉克威胁论的抬头。
美国的布什政府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与恐怖主义分子有联系。
因此,美国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发动了名为“自由伊拉克”行动的战争。
二、伊拉克战争的后果1. 人道危机的加剧伊拉克战争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道危机。
战争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冲突引发了内部分裂和恐怖主义的滋生,使政治、经济和社会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2. 社会秩序的崩溃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社会的秩序迅速崩溃。
政府行政和治安机构解体,导致了无政府状态的出现。
社会各个方面陷入混乱,经济停滞,民众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3. 民众的痛苦与伤亡伊拉克战争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无辜的人们被迫离开家园,面临死亡和暴力的威胁,战争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破坏。
4. 地区安全形势的恶化伊拉克战争的发动导致该地区的安全形势急剧恶化。
战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蔓延和极端主义势力的壮大,对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三、伊拉克战争的启示1. 外交手段优先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的研究,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外交手段应该是解决国际争端的首选。
战争往往只能带来破坏和伤害,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应当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2. 尊重国家主权伊拉克战争也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个国家的主权,不以军事手段干涉他国内政。
每个国家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培养本国的民主与稳定。
3. 重视国际合作与多边机构伊拉克战争显示出,国际合作和多边机构的重要性。
伊拉克战争发伊拉克战争发端:剖析背后的原因与影响伊拉克战争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当代世界重要的冲突之一,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以及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战争的起因、国家利益角度、国际因素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伊拉克战争的发端,以及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一、战争的起因:伊拉克核武器论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当时,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被指责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威胁到了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国际安全。
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安全,在这一背景下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干预。
二、国家利益的角度:掌控石油资源与地区影响力伊拉克作为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其地缘政治价值不容忽视。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相关国家为了获取更多的石油供应,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采取了军事行动。
此外,通过控制伊拉克,西方国家还可以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巩固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地位。
三、国际因素的作用:恐怖主义与地区稳定伊拉克战争的发端也受到了国际因素的影响。
在美国911事件后,恐怖主义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拉克被指控与恐怖主义有所牵连,这进一步加剧了对伊拉克的军事干预。
此外,该战争还涉及到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包括伊拉克的邻国和中东地区的局势等。
各国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加入了战争行动。
四、战争后果: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与地区动荡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伊拉克的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量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争的痛苦。
除此之外,战争还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引发了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五、国际社会的反思:伊拉克战争对国际秩序的冲击伊拉克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军事干预和战争行动的反思。
一方面,该战争挑战了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制,以及国际法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战争的后果表明仅仅依靠武力解决问题并不能带来真正的长久和平与稳定。
伊拉克战争以来,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最后评价众说不一,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各个国家都从这场战争中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和启示,也吸取了不少的教训,这里面有对战争性质的思考,有对未来战争模式的思考有对战争带来后果的思考,也有对部队训练的启示等等,通过对这场战争的粗浅研究,下面我就谈谈伊拉克战争给我的几点启示,愿和首长和同志们共同商椎:启示之一:要正确认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不能用以往的思维方式来评价现代战争的特殊性质。
过去,我们总是讲正义战争必胜,非正义战争必败,把侵略战争、把灭绝人性的战争称为非正义战争,反之把遏制和消灭非正义战争的战争定为正义战争。
比如,二战时期我们把德意日轴心国所发起的战争称为非正义战争,把英法等同盟国反法西斯反侵略战争称为正义战争,也就是说那个年代的战争性质都很容易区分,包括近、现代的一些其它战争都是一样的。
但在现代条件下,高度现代文明的渗透、经济实力的影响、军事高技术的运用,使交战双方不再去自觉遵守国际法、战争法的约束,高科技武器虽然威力大,损伤力强,但精确制导性能的增强,使得战争的野蛮性、残酷性大大降低了,特别是战争毁伤的对象多数是军事枢纽而非平民,决定了战争正义非正义的标准很难界定,两者的界限也变得很模糊,用以往的思维方式去定义战争性质就不一定很正确了。
我们应该重新认定一下这个标准,分析一下美国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南联盟战争、阿富汗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出这些战争的本质没有什么区别,美国就是要用它的意志和思想理念来改造一个国家的秩序,用这个模式实现美国自身的根本利益,就算美国有些做法不符合联合国的有关要求,人们也在不断的谴责它,但也没有达到群起而攻之的地步,在这次伊拉克战争当中,开始谁都谴责美国,但谁都没有坚持到底,最终的立场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真正的非正义战争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痛恨、群起而攻之的战争。
这几场战争中,美国最终取胜之后,并没有彻底侵占这些国家,只是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就撤退了。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兵力部署、战略投送、精确打击、快速机动、信息获取处理和决策、后勤保障和官兵素质等诸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水准,体现了其超级大国的军事实力,其诸军兵种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仍然是其他国家难以与之相比的。
在实力悬殊的对比之下,伊拉克军事上的失败是必然的。
但战争的胜利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还要取决于人民是否支持。
由于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不成立,遭到伊拉克和世界人民的反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仍不能取胜。
1.美国战略决策和战略指导错误。
美国政府高估了美军入侵伊拉克战争计划的可行性,高估了军事力量所能发挥的作用,对全球和中东地区人民的反美情绪估计不足,对军事占领后伊拉克人民的反抗斗争准备不足,美军在战后重建行动中遭到挫折时,也未能及时进行战略策略的调整,导致其被动,是伊拉克战争无法取胜的重要原因。
美军重新犯了在越南战争中的战略错误。
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认为越南战争美军失败的原因是:对敌人的意图进行了错误的估计,用自己的经验模式看越南人民和领袖;低估了人民的力量、忽视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信仰;没有认识到高科技装备在非正规作战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实施军事行动之前和之后没有与国内公众进行深入讨论,没有认识到美国也不是万能的;没能组织一个高效的领导班子去处理战争中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军事问题。
美军占领伊拉克的代价远远超过美国最初的估计,而且至今还没有结束。
美国即将离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佩斯陆战队上将2007年9月14日说,自己在伊战初期错误估计形势,认为伊军和老百姓都会欢迎美军的“解放”,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导致驻伊美军数量不足,使伊拉克局势不断恶化。
美国先发制人的战略已遭挫败,所依据的两个假设被伊拉克战争证明已不可行:一是美国能获得对手能力和意图的可靠情报;二是美军有技术优势使战争的代价显著减少。
战争初期此一理由似乎还有说服力,但到了今天,证明其假设是错误的,拉姆斯菲尔德倡导的军队转型计划已遭到重挫。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不对称战争。
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自恃强大的军事实力,不顾全世界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悍然入侵伊拉克。
随着伊拉克战争硝烟的逐渐熄灭,世界各国特别是军事领域的专家,都在认真探索这场战争。
伊拉克战争展示了美国新军事变革的成果和高技术战争的新形态、新面貌,反映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必将促使世界新军事变革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在此次战争中,美军攻击行动的目标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反馈作战平台到完成火力打击的整个过程只需要10秒钟的时间,而这些在海湾战争中需要48小时。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实施的精确打击力度是空前的。
1991年美军对伊拉克的打击中,只有8%是依靠信息化程度很强的精确制导武器,而此次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被摧毁的目标有80%用的是精确制导武器。
据美军宣布,他们发射、投掷的精确制导炸弹有1万5千多枚,其中巡航导弹750多枚,其数量为海湾战争的10倍左右。
(也有宣称精确打击弹药数高达16500枚,制导弹药占全部投弹量的90以上。
)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作息化武器大显神威,但在战争中有一种武器的作用绝不容忽视——无线电通信装备。
在伊拉克战争恶劣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陆海空天电五位一体的作战模式,多国家、多军兵种、多机型、多架次空中袭击,远距离、高速度、快节奏的地面进攻作战,全部依赖于无线电通信设施指挥。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上午10点36分(巴格达当地时间3月20日凌晨),美军部署在红海的"邦克山"号巡洋舰上一声巨响,首枚战斧巡航导弹呼啸着刺入夜空,杀向伊拉克.紧接着,部署在波斯湾和红海上的美国军舰相继发射了约36枚战斧巡航导弹.几乎与此同时,两架从科威特起飞的F-117隐形战斗机也到达了巴格达上空,每架投掷了两枚重1 880 kg的精确制导炸弹.一时间,巴格达城区爆炸声四起,空袭警报纷响.随后,美军驻科威特第3机步师向伊拉克境内目标发动了猛烈炮击,从而开始了一场进入新世纪后,影响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的又一重大局部战争--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是美英联军在未经联合国授权情况下发动的一场大国对小国、强国对弱国的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局部战争,是新时期核威慑情况下不对称高科技局部战争的典型代表.在这次战争中,美英联军依靠先进的C4ISR保障系统、空间信息系统、强大的航母平台、绝对优势的制空权以及大量的精确制导导弹和炸药,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伊拉克战争正好发生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进行当中,这次战争所表现的战争形态和战争方式体现了划时代转变.首先信息作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日益上升,掌握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其次,非接触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方式,远程精确打击将主导作战进程.三是战场对抗的体系化.单一军种的独立作战逐渐消失,传统的军种分工趋于模糊,未来战争将是海陆空天电一体化的战争,体系对抗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四是太空成为国际军事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以天制天、以天制地的争夺日趋激烈,未来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展开.伊拉克战争对于国防建设、新军事变革以及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的启示很多,本文侧重分析了美英联军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导弹武器以及其保障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点对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的启示.2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2.1 大规模使用低成本精确制导武器对这次战争的胜负起了决定性作用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又一次集中使用了大量的新军事装备,特别是通过使用大量精确制导武器,提高打击精度,以最小的弹药代价有效毁伤了所要打击的目标.据统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在美军投放的全部弹药中,精确制导武器占约7%;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了全部投弹量的35%~38%;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占了全部投弹量的70%.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军队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有可能超过90%.大规模使用了采用卫星制导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这次战争最为显着的特点.美国建立的GPS导航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借助于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的18颗卫星和各种地面系统,可以自动显示出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定位精度达到了不超过15 m,测速的精度达到0.1 m/s以上.这次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还特意发射了6颗卫星,使卫星定位精度不超过7 m.同时卫星制导武器的使用,还大大缩短了作战规划时间,提高了攻击目标的灵活性.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这些精确制导武器的性能很高,但其成本相对过去而言较低.如这次战争中大量使用的战术战斧导弹的生产成本仅是原战斧Ⅲ型导弹的38%左右,这使得美英联军大规模使用这些精确制导武器成为可能.2.2 航母是美国进行全球干预的移动大本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当危机这个词在华盛顿出现的时候,无疑美国人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最近的航空母舰在什么地方?"为了实现其全球霸权,美国建立了全球最强大的军力,而航空母舰则是其最为倚重的武器平台.美国海军认为,全世界88%的人口和80%的国家首都都位于海岸线以内不到100 km的地区,均处于航空母舰和舰载巡航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这次伊拉克战争充分证明了这一特点.美军目前拥有13艘大型航空母舰,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就使用了其中的5艘航母作为实施精确打击的作战平台,每天都有数以百架次的载着精确制导炸药的作战飞机从这里起飞,执行精确轰炸任务,航空母舰成为美国进行全球干预的移动大本营.2.3 信息优势决定战场优势,空间信息系统的全面应用对这次战争的胜负起了核心作用此次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外电有专家评论认为,美军以极其微小的代价获得了极大的军事和政治效益,主要是得益于战场上的信息优势,现代战争充分证明了"信息优势决定战场优势".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在空间部署了50多颗军用卫星,并征用了多颗商业卫星,还在空中部署了"全球鹰"、"捕食者"等多种无人侦察机和E-3、E-8预警机,从而形成了空天一体的信息优势.其卫星上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能克服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全天候、全天时的侦察,对伊军军事部署及调动情况一览无余,从而使美军各级都能适时掌握第1手情报.战争伊始,美军便以空天一体化的信息武器系统,采用强电磁打击与战略空袭相结合的方式,对伊军的战场识别系统与信息系统实施瘫痪性打击,从而掌握了战场上的制信息权.信息技术的核心要素是发现目标快、传输命令快和精确打击快.适应这一特点,美军的作战理论正从"以平台为中心"向"以信息为中心"变革.可以看到,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改变了机械化战争形态中的单一兵器、单一兵种、单一战场间的单元式对抗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作战体系为主体形成的整体性对抗,因而在军事对抗活动中,制信息权之争便成为制胜的关键所在.制信息权是高技术战争中诸多主动权争夺的焦点,无论是制空权、制海权,还是制火力权、制机动权等,都与制信息权紧密相关.因此,凭借信息优势来控制战场、夺取胜利,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这次伊拉克战争中尤其突出.2.4 制空权是美英联军速战速胜的关键1921年杜黑在《制空权》一书中提出的"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的结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多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得到完全的验证,空中力量已经成为现代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制空权就没有现代战争的主动权.这次的伊拉克战争说明这个观点仍然正确.从伊拉克战争头几天的形势来看,拥有制空权的美英联军完全占据了战场主动权.美军空袭飞机仅遇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抵抗,损失不大;开战第2天,美英联军的地面部队就长驱直入伊拉克纵深地带,这主要归功于美国拥有绝对的制空权.而伊拉克军队拥有的战斗机没有升空作战,完全丧失了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再精锐的地面部队也难以掌握主动,只能被动应战,很难取得战争胜利.2.5 有针对性的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在这次战争中,美英联军还针对性地使用了一些新概念的武器,如石墨弹、电磁脉冲弹等,这些属于"软杀伤"范畴内的武器的使用,对一些特定目标,如电厂、电台、通讯系统等,造成了长时间的特定功能性杀伤,有利地支持了其它武器系统的正常使用.3 启示3.1 加强武器装备的顶层规划和设计未来战争将不再是单兵种的独立战争,而是多兵种协同、海陆空天电多维作战的体系战争.为了更好地提高体系作战的能力,应该做好武器装备的顶层规划和设计,既强调各类武器的协同发展,又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杀手锏武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装备力量不对称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3.2 战略核威慑是保持大国地位的保障核威慑战略指以核力量的非核使用为手段,迫使对手放弃发动核进攻,从而达到国家的政治、军事目标安全的方略.这里所说的"核力量",包括战略、战术核力量;"非核使用"是指以核力量的研制、生产、部署、调动、演习等非核爆炸方式显示核武力,或以核武器的使用相威胁,迫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打赢高技术的局部战争,必须要有战略核威慑力量作后盾.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核威慑战略仍在盛行.美国、俄罗斯最近已多次重申,将继续奉行"核威慑战略",强调在目前国际形势下,不仅不能放弃对于核武器的依赖,而且应设法加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战略核武器同样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尤其是在常规武器方面是弱势时,战略核武器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常规武器方面的弱势,起很好的综合军事力量平衡作用.这也是遏止战争或减小战争规模的最有效手段.3.3 提高导弹武器生存能力是当务之急从这次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出,美国在先进侦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高精度打击能力等方面不断增强,其军事策略也着重于先发制人,重点打击.在改进已有和研制未来的导弹武器时,应将导弹的生存能力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提高导弹的机动能力、伪装隐蔽能力、抗破坏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使导弹武器系统在强敌多波次打击下能够生存下来、发射出去.3.4 反航母武器是未来局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军事强国都拥有航母编队,并将其作为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平台.一旦发生局部战争,强敌势必会使用航母作为其介入局部战争的作战平台,如果拥有多作战平台、技术先进、作战性能优良的反航母武器系统,将会使得强敌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是否介入战事,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即使强敌真正介入,反航母武器的有效使用也会对其航母编队造成重大损伤,从而减弱强敌的介入程度.3.5 低成本、高性能是常规战术导弹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提倡"非接触式、零损伤"的现代局部战争中,常规战术导弹往往执行的是第1波次的打击任务,因此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对后续战事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4次重要的局部战争中所使用的常规战术武器以及其取得的作战效果,可以看到常规战术导弹的发展趋势为:a)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三军通用;b)采用精确制导等先进技术,提高导弹武器的打击命中精度等性能指标;c)提高武器系统作战使用性能,实施快速打击;d)降低武器系统成本,大规模使用.同时,从这4次局部战争来看,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需要大量的常规战术导弹,因此,导弹武器的批量生产能力是战争胜利最有力的后勤保障之一.3.6 精确制导导弹和弹药是高科技局部战争中最重要的作战武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军队正在由"体能型"、"技能型"向"智能型"的方向发展,由单纯的兵器对抗向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发展,由单纯的防守型向攻防并重发展,由临空、近距作战向防区外远距离作战发展.因此,21世纪的战争,对制导武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完善的作战系统,对不同目标具备精确的打击能力,同时具有高的应急机动作战能力和战场适应能力.3.7 完善的防空体系是拒敌于国门之外最重要的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在军事领域里广泛应用,当隐身飞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一系列可在防区外攻击的高性能武器出现在战场上以后,防空作战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被改变了,那种单纯依靠防空兵器,在敌空袭兵器来袭的末段进行消极防空的传统方式,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已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未来的防空体系应该是积极防御、攻防兼备的系统,强调对多用途作战飞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目标的综合攻击能力.同时,针对目前军用卫星系统在空袭体系所占据的关键地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太空空袭兵器的新威胁,必须形成防空防天一体化作战能力,空中和空间平台发射的拦截器将成为主要作战兵器.4 结束语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但这次战争对于全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的影响还会延续下去.认清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战略格局及国家安全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抓住战略机遇,化解战略风险,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巨大的意义.。
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伊拉克战争心理战主要特点及启示透过硝烟未尽的伊拉克战场,美伊全面展开的心理战格外引人瞩目,交战双方在战场拼杀的同时进行着心理上的较量,心理战已成为美伊双方激战的主阵地。
美军在动用飞机和导弹对伊拉克发动“硬杀伤”的第一战场外,还利用流言蜚语和虚实结合的新闻信息,开辟了对伊拉克全方位心理渗透和影响的“第二战场”。
由此可见,心理战这一积淀着丰富智慧的特殊作战样式,随着高技术的注入又有了新的发展,已被称为“区别于现代陆战、空战、海战的第四种作战样式”,是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
从伊拉克战争看,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作战,参战人员多,作战样式多,战场转换频繁,心理战后勤保障任务繁重。
研究探讨心理战后勤保障的特点和规律,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伊拉克战争心理战后勤保障特点与传统的战争行动相比,心理战具有方法手段新,形式多样;科技含量高,技术超前;行动诡秘,欺骗迷惑;武力恐吓,震撼对方等特征。
心理战行动的特殊性必然使后勤保障成为一种特殊的保障行动,从而使心理战后勤保障呈现如下特点:1、首战必用,全程使用,从保障时间上看,心理战后勤保障为全过程保障。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了达到速战速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先用心理战拉开序幕,并把它贯穿始终。
美军在实施“斩首行动”的当天,就展开心理战宣传萨达姆已经被炸死;其后的“震慑”行动,更是企图通过狂轰滥炸摧垮伊军的心理防线,进而促变、促降。
伊军在战场上虽然处于劣势,但其针锋相对进行的反心理战也卓有成效。
可见,心理战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所形成的特殊作战能力,已使其成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中首先使用、全程使用的主要作战样式。
第1篇近年来,伊拉克战乱频发,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作为一个人,我无法置身事外,对这场战争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以下是我对伊拉克战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战争带来的灾难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伊拉克人民饱受战火摧残。
无数的家园被毁,亲人离散,无辜的平民在战争中丧生。
这场战争不仅给伊拉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使伊拉克人民的精神世界受到严重摧残。
1. 生命无价在战争中,生命显得如此脆弱。
无数无辜的平民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他们的离去让整个伊拉克人民痛不欲生。
生命无价,战争让这一真理得到了血淋淋的印证。
2. 经济损失伊拉克战争导致伊拉克经济严重受损。
基础设施被破坏,农田荒芜,失业率居高不下。
伊拉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
3. 精神摧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亲人离去,家园被毁,伊拉克人民的精神世界受到严重摧残。
他们渴望和平,渴望重建家园,但战争却让他们陷入无尽的绝望。
二、战争根源伊拉克战争的根源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缘政治因素伊拉克地处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美英等国家为了争夺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2. 民族矛盾伊拉克民族众多,民族矛盾错综复杂。
战争爆发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伊拉克社会动荡不安。
3. 宗教纷争伊拉克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伊斯兰教、基督教、袄教等宗教并存。
战争爆发后,宗教纷争加剧,成为伊拉克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4. 政治体制问题伊拉克政府腐败,政治体制僵化。
战争爆发后,伊拉克政府无法有效应对战争带来的挑战,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三、战争启示伊拉克战争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1. 和平发展的重要性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和平,才能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2.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伊拉克战争说明,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各国应摒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在全世界引起强烈震动,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战争。
在未能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浪潮中,以查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美国公然挑起伊拉克战争。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飞今天,战争无疑是让大多数人讨厌的。
在大部分民众的心目中还是希望,战争的结果能够最终消灭战争。
但是,即使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伊拉克战争还是爆发了,这场战争给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造成重大的影响。
历史需要沉淀,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清和应对未来。
“只有通过审视过去,我们才能获得一种衡量的标准,即用来衡量我们今天经历的变化的速度和力量的标准。
”'伊拉克战争能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它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人类社会的现实,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各种复杂的问题和谋求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进入世纪以来离我们最近的一场战争。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怀疑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以色列以及伊拉克等国参与作战。
伊拉克战争本是一场局部战争,但美国发动战争的战略目的是全面控制欧亚大陆和世界油库,使美处于世界地缘战略中心,强化美国在世界上一超独霸的地位。
它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世界安全形势的动荡与不安,使联合国权威受到挑战,导致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背景及战略目标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美国企图建立其在中东乃至全世界的霸权地位。
小布什上台时,正是美国实力强大,傲视全球之际。
然而,“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布什政府对传统联盟中共同利益、安全、盟友等的看法极大改变。
小布什当政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受新保守派的影响较多,从而使美国外交政策逐渐趋于追求国家利益至上、单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
受此影响,小布什开始调整美国战略思想,以新保守主义的“新帝国论”为指导。
摘要以英美联军为主的伊拉克战争像顽皮的孩子玩游戏一样,在世人惊鄂和迷惑中很快就结束了。
伊拉克战争,是小布什政府依据错误情报、违背国际法、践踏《联合国宪章》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有它爆发的原因和独特的性质特点。
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但透过这场毫无悬念却又充满迷雾的战争,它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
它向人们昭示了:单边主义是行不通的,和平与发展受到新威胁,世界多极化进程将更加曲折,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高度出发,应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
研究这场战争,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看待当今世界的视角,而且,也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现实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战争威胁,这对于我们解决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和谋求发展很有意义。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侵略战争单边主义和平与发展国家安全统一Abstract [Click here and input abstract in English]Keywords目录摘要IAbstractII绪论4一、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全球扩战略的重要步骤5(二)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考虑5(三)美式价值观的试验地6二、伊拉克战争的性质和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非正义性质,不合国际法的战争8(二)特殊条件下,完全不对称的战争9(三)军事上胜利、政治上失利的战争10三、伊拉克战争的启示11(一)美国单边主义在当今时代行不通11(二)战争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有效手段12(三)世界多极化趋势将在曲折中发展13(四)坚持在发展中维护国家安全统一14结论16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宣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理会径直将坦克开进伊拉克领土,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
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伊拉克战争对我军的几点启示伊拉克战争的几点启示 2017年6月20日伊拉克战争,是世界上两个军事强国对一个弱小国家所进行的一场力量悬殊的不对称战争,也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后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
纵观战争全程,城市始终是交战双方争夺的焦点,能否夺控城市成为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
因此,认真分析研究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积极借鉴其有益经验,对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攻心为上”是美英联军城市进攻作战的明显特征,我未来岛上城市进攻作战,在作战指导上既要注重强攻硬打,又要积极开展心理攻势,力求攻城攻心紧密结合分析伊拉克战争中的城市作战,美英联军除在巴士拉等南部城市遇到伊军有限的抵抗外,在包括巴格达、提克里特在内的其它大中城市,几乎没有遇到有规模的抵抗,不但防守城市外围的伊军精锐部队不战而散,就连巷战、破坏城市设施等行动也没有发生,甚至美军以1个营的兵力就能直插巴格达市中心,战局进展之顺利,大大出乎军事专家的预料,连联军自己都没有想到。
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攻势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城市作战中,美英联军把心理战摆到了突出的地位,采取战争准备期间,美英联军就采取在“禁飞区”投撒传单、开设无线电广播及利用新闻媒体造势等手段,展开对伊民众和军队的心理攻势;军事行动展开前,采取政府官员向记者发表谈话、向外界泄露部分“作战计划”,利用隐蔽渠道收买、劝降和威胁伊高级官员,以及炫耀武力等手段,进行战前心理威慑;战争期间,每天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大肆宣扬战果,散布萨达姆被炸死、伊军弃城投降等假消息,瓦解伊军斗志、涣散伊军军心,为顺利攻占伊大中城市创造了条件。
伊拉克战争表明,高技术局部战争并没有改变人在战争中的主导地位,军心士气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战斗力;心理攻势与高强度的军事打击紧密结合、贯穿始终,已成为未来城市进攻作战的重要手段和事关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伊拉克战争已成为昨天。
仗是打完了。
环顾战场,我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凄凉感。
我不禁想起历史上法国莫莱特元帅发给拿破仑的一封电报:“陛下,战斗已成为过去。
这里已是片甲不留。
”战场上可能片甲不留,但战场之外的东西却有许多。
我在思考。
军队在思考。
国家在思考。
———刘亚洲(空军副政治委员,中将)伊拉克战争之初,我们有些军事专家说看不懂。
专家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战争观念里。
我在看电视时也听到他们说“包饺子”啊,“扎口袋”啊,“埋地雷”啊,“地道战”啊等等,差点把我带到《平原游击队》的电影里去。
《纽约时报》当时发表了一篇名为“萨达姆的中国参谋”的文章,说“在这些专家的头脑中,仍然顽固地残存着‘人民战争’的陈旧思维”。
并说,有这样的专家,中国军队也许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可怕。
这种说法只能代表西方政界和军界的某些观点,不足为凭,但是,用半个世纪前的战争观念看今天的战争,的确是刻舟求剑。
伊拉克战争不是一场新得让人看不懂的战争。
十二年前的海湾战争,四年前的科索沃战争,两年前的阿富汗战争,大同小异嘛。
二十年前的马岛之战、格林纳达之战,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我军实现现代化有太多的瓶颈,但观念束缚是最大的制约。
启示1改变军事观念观念的改变是最大的改变,也是最根本的改变。
和美军同处一个时代,既是我们的不幸,又是我们的大幸。
不幸是因为其强大,大幸也是因为其强大。
相比较我军,美军反而有些不幸。
我认为,美国空军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飞机越来越先进,而战术却越来越呆板。
因为相当长时间以来,美国空军缺少一个真正的对手让他们来检验自己的飞机到底有多么强,更谈不上战术上的较量了。
所以美国空军现在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
举个例子:美国一所军校在射击训练课程中,从不使用我们军队常见的那种人像平面靶。
他们把木靶穿上敌军制服,在里面塞满干草,然后把番茄酱倒入塑料袋中并戴上帽子,作为靶头。
学校的教程中写道:你可曾在战场上看过敌人在胸部挂着一块白色木板,上面还画着圈圈,标出数字的呢?敌人不会直挺挺地站在那里摆好姿势让你射击,他们只会像老鼠一样从掩体内伸出头来窥视四周。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思考与启示【摘要】以美军的新军事变革为背景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情况及其重要意义,进而对我军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战争军事变革我军信息化建设一、前言过去12年间,美军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一战争,三场战争前后递进,不断创新,不仅验证了新军事变革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促使战争形态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一步步逼近。
在三场战争的基础上,美军又于今年3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依托C4ISR系统,验证网络中心战理论;依托信息化武器装备,验证精确闪击战、快速决定性作战;依托数字化改造后的新型地面作战力量,验证信息化战争中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和越点突袭的新战法,同时确认地面部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的来看,伊拉克战争实践并检验了“先发制人”战略和“震慑”理论,把作战理论和战法聚焦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四个方面,从而为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确定了新的模式。
二、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使用新军事变革的技术支撑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是系统集成、技术融合,新军事变革的最终实现是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全面革命。
没有武器装备的数字化就没有信息化,没有作战空间的网络化就没有一体化,没有信息化和一体化也就没有信息化战争。
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提高军队作战能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要素。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基础在于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和作战空间的网络化。
1. C4ISR系统的作战运用武器装备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和支柱,没有信息化武器装备,就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也就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
建设信息化战场,主要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察和监视(C4ISR)系统的建设,其主要功能是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指挥和控制,主要作用是粘合剂和力量倍增器,其核心是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作战。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全球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
C4ISR系统的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和实时化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区分概念。
发现目标就意味着打击目标,而打击目标就意味着摧毁目标。
因此,及时准确地发现目标,是精确打击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发现目标,主要由侦察监视和预警系统实现。
美军的侦察、监视和预警体系非常健全,基本覆盖了所有维度、所有空间、所有频段。
对地面目标的侦察、监视和定位,主要是依靠空天一体的C4ISR系统。
电了信息装备在作战中的运用效能,主要是看信息化和一体化程度的强弱。
信息化武器装备强调技术融合、系统集成,横向一体化,强调综合多功能,在不增加装备数量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集成使力量倍增。
武器装备信息化必须要具备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纵向成系统,横向成体系,纵横全向成网络。
只有这样,才能成建制、成系统、成体系形成一体战能力。
武器装备实现信息化之后,体系对抗就成为战争对抗的主要形式。
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斗空间将融为一体,不同国家、不同军兵种、不同部队的不同装备能够在技术上融为一体。
C4ISR系统把二军融为一体之后,战场出现一体化趋势。
在这样的战场上,陆海空二军联合作战,取长补短,固强补弱,原来时空范围和物理条件的限制,不再成为作战效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因此各军兵种都能够把各自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使之呈指数增长。
信息化武器装备强调质量效能,结构决定功能,数量规模虽然仍然需要,但不再是决定作战效能的关键要素,关键的要素是武器装备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后的结构优化。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结构优化特征是扁平化。
如果从战术、战役到战略层面的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和一体化,战略指挥员就可以直接指挥到单兵,单兵也完全可以直接向战略指挥员报告情况,机械化时代形成的战役战术等庞大的中间多层次指挥机构就成为作战的障碍和累赘。
由于信息的实时化和控制的有效性增加,战争变得更加可控,更好驾驭。
战争进程、战争节奏、作战样式、打击方式、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机等都能有效控制。
控制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精髓,信息传输到哪里,网络联通到哪里,控制就能够在哪里发挥效能。
根据这个原理,如果武器实现了信息化就能够对武器进行控制,控制的结果是精确打击;如果平台实现了信息化就能够对平台进行控制,控制的结果是全球感知、全球机动、全球作战。
2.信息战装备的作战运用信息战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抗,是信息优势的争夺,主要目的是确保己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免遭敌方利用、瘫痪和破坏;同时,设法利用和破坏敌人的信息系统,使之处于瘫痪或迷茫状态。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次大规模进行了心理震慑战。
震慑的本意是震撼与威慑,其核心是不战而胜,即源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理论。
威慑的基础是实力,企图通过强大的实力和实战震慑,迫使对方不战而降。
震慑源于瘫痪,瘫痪源于信息战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和使用。
心理震慑属于软震慑,包括政治战、外交战、心理战和信息战。
这体现了心战为上,兵战次之的战略思维。
心理震慑主要通过二个层面进行:一是通过媒体战来实施心理震慑;一是通过新闻发布会和定向广播妖言惑众;二是通过破坏平民白姓的日常必需品和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增大其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心理,促使人民起来推翻现政权,以便早日结束战争。
信息化战争中的斩首行动是震慑的主要方式之一,反映了二个特点:第一次把斩首行动单独列为一个战役阶段和独立的作战样式,说明这种作战行动己经具有战略价值而并非一般的暗杀或袭击作战;第一次把斩首行动从信息战意义上的对敌指挥控制系统的瘫痪作战,转为对敌方领导人肉体的杀伤和摧毁,体现了打敌要害、斩草除根的作战日的;第一次把斩首行动作为实施震慑效能的重要乎段,伊拉克战争表明,这种震慑效果比任何一场战争都显著。
伊拉克战争中直接针对敌方最高领导人进行精确打击,体现了打敌要害、直接致敌于死地的战略思想。
战争实践表明,在震慑效果上,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强调综合震慑,全纵深震慑和不对称震慑。
综合伊拉克战争的经验,在战争前期震慑效果并不显著,但随着战争的推进,震慑效果越来越明显。
所以,震慑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浓缩,需要始终保持、甚至越来越大的空袭压力。
此外,震慑效果也与目标选择有关。
战争实践表明,对军事日标的打击效果无论多大,都很难取得震慑民心和政权的效果;然而,对关键性、标志性日标的精确打击,尤其是对平民目标及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打击往往能够发挥巨大的震慑效能,且能够迅速瘫痪人民和政府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推翻一个政权、占领一个国家的战略效能。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大量电子战装备,并使用电磁脉冲炸弹袭击了伊拉克广播电视系统及伊军各类电磁辐射源。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儿乎所有的作战平台,每一个单兵,80%以上的导弹和炸弹都采用了GPS导航装置,从而使坦克、飞机、舰艇的机动更加精确,使导弹和炸弹的圆概率误差缩小到1- 3米,最大到10米范围以内。
为了有效干扰GPS导航装置,伊军使用GPS干扰仪对战斧巡航导弹进行了有效的干扰,这是第一次在实战中对GPS制导系统进行干扰。
伊拉克战争初期,美军的十几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因受十扰偏离预定航线,落在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朗境内。
小小的GPS干扰机问题惊动了美国朝野,鲍威尔亲自出面调查伊拉克GPS干扰机的来源,对俄罗斯等国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3.精确制导武器的作战运用随着C4ISR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广泛覆盖,发射后不管、无人武器、智能武器等武器自主能力的提高,使打击更加精确,弹药消耗大量减少,作战效能呈指数增长。
信息与火力进行必要的融合之后,把面杀伤与点摧毁结合起来,从而使火力更加威猛,作战效能大幅度提高。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始终把精确制导武器作为主导型武器使用,前10天的空袭就使用了2000多枚精确制导弹药,据称达98%以上。
整个战争中的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比例占弹药使用总量的70%,其中使用了750枚巡航导弹。
而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仅占弹药消耗总量的8%;科索沃战争中也只占35%。
从几场战争来看,美军始终把精确制导武器作为主导型武器使用,从而首次实现了非对称作战、非接触作战和非线性作战。
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到哪里,哪里就是前线,哪里就是战场。
交战一方在武器装备方面长短并用,从洲际、战区、战役到战术级别,各种射程梯次配备,需要什么就使用什么,长短可调,远近可用,在高中低空、远中近程,构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严密攻防体系。
战争中,首先,使用电子战方式摧毁对方的电磁辐射源,使之成为瞎了、聋了、瘫了,处于任人宰割的被动状态。
其次,使用空袭战方式摧毁对方的关键性目标,强调重拳猛击、保持压力,打敌重心、中心开花,打点震面,敲山震虎,最终达到不战、少战、精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
最后,使用地面战方式快速推进,抢战要害目标和地域,甚至采用特种部队渗透、突击队城市穿越等行动,直接构成心理震慑,制造大势己去的态势。
这种以完整的信息化作战体系对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单机单控,以信息化的全维联合作战集团对徒步步兵和机械化时代的单兵单元性作战模式,己经成为现代战场上最大的不对称作战格局。
处于武器装备劣势的一方,由于无法控制战场、无法控制战局、无法创造战绩,而且.在战争中信息不畅、孤立无援、被动挨打,最终导致丧失斗志,弃战而降。
三、加速我军信息化作战能力建设的思考1.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四场战争结果表明,在信息化战争中,武器装备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在体系上形成代差影响就更大,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从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多种指标综合评估,交战一方比另一方先进至少30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胜负结局己无悬念,处于绝对劣势一方的军队难以获取战争的胜利。
这样的结论,似乎与传统的以劣胜优理论有些相悖,为什么在过去战争中能够创造以劣胜优的奇迹,而在信息化战争中却不可能?其根本原因在于战争形态产生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战争,由于交战双方同处于机械化战争之中,尽管交战双方武器装备有先进落后之别,甚至存在严重的代差,但战争形态是相同的,双方追求的火力、机动力、防护力目标是相同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在战争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价值交换的关系。
在过去可以通过时间差、空间差来打胜仗,积小胜为大胜,用持久战和消耗战来拖垮对方。
这些传统战法在信息化战争中不再灵验。
拥有空天优势和信息优势的美军,用信息化战争的一套在伊拉克打速决战、精确战、非线性作战和不对称作战,而伊拉克一方则束乎无策,只能被动挨打。
2.以强者为师,以实践为师,瞄准强者谋打赢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方面,美军历经20多年试验,己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
战争是残酷的,是不能重复的,在未来战争中不能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所以必须强调以强者为师,以实践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