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初探-最新教育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6
2016年4月刊【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重新审视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仅仅围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的人力资源和为市场经济培养各方面能力较强“弄潮儿”,以此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能力一、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重视不够对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重视不够,以致于很难吸纳更多的学生喜欢的内容进入课堂;课程内容还存在一定的低水平重复,对学生来说,他们对“旧知识”缺乏兴趣,甚至感到厌倦,从而导致教学的主体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效果不佳;课程内容实用性差,学生在课堂学到的许多内容,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教学中发现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仍以球类为主,这种以竞技体系为中心的体育课程内容,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可接受性,导致学生厌烦体育课;具体的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健身娱乐、体育文化、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的内容较少。
(二)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忽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能力和锻炼习惯高职院校的教学与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几乎相同,都是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片面追求体育课的负荷强度,从而导致了学生精疲力尽的应付体育运动。
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缺乏,使本来应该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学生感觉体育课枯燥无味、呆板,这与我们把体育理解为机械被动的教育有关;还与我们没能在体育课堂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和应用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关。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偏重的是一个技术怎么教,一个动作怎么做,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无锻炼目标,这无疑是体育教学的失败!(三)教学内容太多竞技化的体育教学长久以来,竞技运动一整套相对完整的项目、规则和实施办法,从而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课外体育活动。
高职体育学科教学改革初探【摘要】本文结合高职体育学科教学改革自身要求,从体育教育目标与作用、工作评估、经费投入等几个方面就解决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若干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体育改革一、高职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应用型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这一意识层次来加以把握。
高职体育教学的实践,由于内外条件的限制,导致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忽视高职体育的功能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的出现给高考中低分学生一条可选择的路,因为高职以培养学生应用技能为目标,着力于通过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出于当今社会过重的就业压力,导致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并不重视。
这些意识影响着高职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从而导致“通过考试即可”“就业率第一”教育观念的形成。
(二)高职体育教学观念的落后体育教育的特点涵盖了道德、智力、审美等方面,主要体现于加强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
而不少人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尤其是在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者自身素质的因素,以及经济利益趋向的考虑,导致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投入等存在较大缺陷。
加之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不长,从而导致高职体育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的发展。
(三)把体育教学与就业教育割离开来当今社会,就业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问题。
高职教育当前的定位主要是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眼于发展职业教育,希望通过职业技能教育而提高人的就业能力,增强其社会谋生能力。
体育教学由于在学校教育中所占地位不高,与就业并无直接联系,极少会有考核求职者体育能力的现象。
尽管体育教学是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其对人的成长、就业与生活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职教育中将其割裂开来,导致对学生的成长无法真正起到保障作用。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初探【摘要】当前,体育教学正向更深层面拓展。
本文结合我们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特点以及背景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课程设置考核与评价一、体育课程设置新理念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是由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者依据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法做出的一种自觉行为,其中不乏创新意识之火花。
高职院校开设出各种健身型的选修课,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和喜爱。
这种改革举措意味着找到了统一“体质论”与“技能论”这对矛盾的方法:一方面,从对立中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即体育教学是传授健身强体的知识、技能、方法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同时加强了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体育协会或俱乐部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活动,让体育进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整体目标。
第三,是选修课采用“教师专业固定,学生自由选择”的形式,使体育教师成为一两项体育科目的专家。
体育教学课是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健身方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活动课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自主性体育活动中加强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对运动的体验,培养体育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社会、学生的需要做动态变化,并不断适时地推出新的体育课程门类,使体育课程设置更为细化和个性化,并且可以设置一些可作为终生体育的锻炼项目为必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增强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意识。
这样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与中学体育课重复的格局,体现了大学体育课程的特色。
同时,这种模块式的体育课程设置,是一种“柔性系统”,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经过几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学习,学生会学到一组各具特色的体育知识、技能及锻炼方法,也更有利于在今后的生活中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
二、体育教材合理化、科学化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初探摘要: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过程的改革研究,是职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构成。
在职业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以后,体育教师需要认识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职业高中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
关键词: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职业高中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新一轮课程改革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带来了全新观念,促使教育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新课标对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
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1、体育教学内容的转变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单纯的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学的内容覆盖着体质、生理、心理、道德、人口、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
(1)技术技能教学内容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和各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学习。
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体质等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难题。
( 2 )理论教学内容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理论课的教学。
现代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增加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比重。
学生通过对营养与健康、养生与保健的学习,增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传统项目史、奥运渊源等体育史的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更强烈;通过动作技术原理、项目规则的学习,促进体育实践教学的效果。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作者:尹华荣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03期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选项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中已经得到普及,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也一直没有止步。
该文采取多种调查方法,结合三明职业技术学院选项教学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开设应用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并指出几种改革实践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体育课程选项教学改革研究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46-03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关键阶段,也是学生由学校体育步入到社会体育的特殊时期,对于培养和造就学生的终身体育思维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近些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作用日益为广大群众所重视,已经变为高等教育中一个深具影响力的环节,其在校人数之众、教育方法之独特,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可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上,却依然受限于传统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特定学习需求,对于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发挥也是一种巨大阻碍力量,需要及时加以破解。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对该校5个院系一年级学生共1 080人进行调查,了解其在选项教学实践方面的有关材料。
1.2 研究方法该次研究采取了教学实践法,即基本的课题研究手段,依现代体育教育理论的指导,秉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精神,分析学生的行为、情感及态度;问卷调查法,即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带有的标准理念,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利用其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标准测试法,即按照教学标准,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运动机能、心理适应度等进行测试。
2 结果分析2.1 选项项目分析根据基本体育设施条件,学校设置了10余门体育与健康选项课,其中以上表所列6项较为热门。
从选项比例分析:首先,球类项目的选择人数相对较多,而学生显然更愿意选择那些自己熟知的、且有一定基础的体育项目。
关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存在问题;教学改革策略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专职人才。
随着新世纪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高职体育教育很难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有待进一步提高;2、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与方法比较陈旧;3、高职体育课程内容没能与职业特色有效地衔接;4、高职体育教育忽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保健教育很少着眼于学生未来就业及职业发展需求。
由此可见,针对面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的育人职责,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策略1、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牢牢地把服务意识贯彻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中。
同时,教师的服务意识必须立足于满足绝大多数学生根本需求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及个体特征,充分尊重学生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需求发展,通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与精心策划教学方案来激发和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一个富有情趣、高效率、和谐的体育课堂。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核心理念。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的本质体现。
2010年07月29日,国家下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中指出:“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浅析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摘要】体育与健康课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肩负着重任。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反映社会的变革与需求,以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为出发点,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行初步研究,进而提出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32-01由于受竞技化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还处于应试教育和技能教育中。
在教学目标和课程结构设置上并没有进行相应改革和调整,大部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仍停留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上,没有上升到终身体育的理念。
随着教育理念的提升,为能更好的实施体育教育,我们必须改革以往的教学理念,必须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目标和结构设置等方面有所改革和创新。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是高职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课程应根据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为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可以打破原有的自然班级制,重新分配组合上课。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纲要》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能力,服务专业,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为目标,确保体育教学能尽快适应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使学生在各自的生活和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愉快地生活、精神饱满地工作,这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也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开设3个学期。
根据现代教学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趋势,课程教学总体模式可设置为:一般基础体育教学+专项体育教学。
构,减少活动投入,改为以补贴有组织体育活动及体育指导人员为主,从而可有效控制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发展导向。
大型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活动以社会赞助为主要形式。
在社会集资渠道逐步畅通的情况下,经费发展逐步转向多渠道募集为主的社会化发展方式。
此阶段新型商品住宅社区可成立体育基金组织,主要任务是与政府机构(各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含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的联系,依法获取他们的支持,并公平、公正、合理地利用募集资金,推动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的发展。
此阶段经费在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活动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主要对公共设施和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弱势群体进行支援活动。
3.5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制度保障的模式制度建设一般可分为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
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制度建设也相应地表现为规章制度的确立、实行制度化管理、对管理进行监督三个方面。
因此,发展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首先必须要建立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制度环境,实行制度化管理。
从目前情况看,新型商品住宅社区首先要做的是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工作管理办法》、《体育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等部门或地方法则细化为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规章制度,并对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实行制度化管理。
为了加强对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的引导,须建立有关激励制度和倾斜政策(援助制度),以调动居民参加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规范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行为。
此外,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控,营造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的增长点(如制定鼓励新体育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对具有创新意识和有推广价值的体育项目实行扶持政策等)。
当前可制定鼓励中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倾斜政策,优先发展适合中青年人的体育项目,并实施优惠服务,吸引中青年居民的参与。
参考文献:[1]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调查报告,2001[2]董骏,试论影响社区体育保健服务市场确立的因素[J],体育与科学,1999,(4)[3]李建国,上海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4):74[4]宋迎东,广州市大型屋苑社区体育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宋迎东,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研究现状[J],科技资讯,2006, (11):209(作者简介:宋迎东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
2017年(第7卷)第26期学校体育学DOI:10.16655/j.c n k i.2095-2813.2017.26.104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探究①王自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摘 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中设置体育健康课程的作用,然后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现阶段体育健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体育健康课改革发展对策,以期为高职高专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进一步改革献言献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 体育与健康 改革 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b)-0104-02①作者简介:王自琦(1982—),男,河南安阳人,在职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与理论。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体系中,体育健康课扮演重要的角色。
,它将大大助力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等教学任务的完成。
为了满足高职教育深入改革、健康发展的需求,使中国的现代高职教育独具中国特色,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健康课在深入改革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课堂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措施等几个方面,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体育健康课程深入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困扰着改革的深入进行,鉴于此,笔者总结了本文。
1 高职高专院校中设置体育健康课程的作用1.1 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助力于学生强身健体,是体育健康课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体育能力和知识能力都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这些院校中,能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与很多,例如:健美操、篮排球等等,同时,每个学期都会组织体能测试,测试的项目包括:女子800m (男子1000m)长跑、立定跳远等。
这些项目的测试,会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另外,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更圆满地完成学习目标,时间一长,就会帮助学生养成长期运动的好习惯,可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劳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其身体素质,让他们更健康。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思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健康课程更加受到重视。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对体育健康课程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和反感,这也导致了课程效果的不理想。
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健康课程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背景与现状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意识越来越高。
体育作为一项普及化、基础性的健康活动,其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同。
然而,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健康课程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课堂时间过少。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健康课程只有一个学期甚至更短的时间,这样的短暂时间往往难以达到良好的课程效果。
2、缺乏趣味性。
传统的体育健康课程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且往往都是以热身,技术训练,对抗,撤退为主,缺乏趣味性,让学生很难抱持热情和兴趣。
3、单一化。
体育健康课程中往往只有一种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等,缺乏多样性,给学生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容易降低学生的兴趣。
二、改革与创新针对上述问题,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健康课程需要改革与创新,使课程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性更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质。
1、增加课程时间并减轻负担。
应该在课程教学中增加时间,慢慢提高课程的进度,并鼓励学生自己掌握技能,建立一个良好的进步环境,减轻课业压力,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育和锻炼身体。
2、加强趣味性。
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运动项目如拍板球、“欢乐接力”等,通过增加比赛的方式增加课程乐趣和挑战,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增添活力和自信。
3、丰富休闲时间。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开设俱乐部,如健身跳绳,班级运动会等多样性的文化交流和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同时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加强团队合作以及比赛的压力和竞争氛围,强化对参赛队员细节上的要求,让学生充分体验健康,快乐,领略活力的魅力。
4、多元化选项。
加强选项,鼓励多样性。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而不是强制性地选择一项固定的课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能引起学生更大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体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思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思考。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情况,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现状,并明确了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从课程设置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的建立以及校园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在总结了改革与创新的成效,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了总结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创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体质健康监测、校园体育设施、成效、发展方向、总结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健康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亟需改革和创新。
在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中,往往存在着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教学方法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佳。
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改革和创新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校园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推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问题现状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不高,普遍存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健康课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化培训和持续学习机会,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之初探【摘要】本文旨在初探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路径。
在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分析了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及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可能的改革路径。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体育教学改革可能产生的效果。
最后在强调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总结了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可能面临的挑战。
本文旨在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现状,路径探讨,案例分析,教学改革效果,必要性,主要内容,挑战。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十分复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体育设施的滞后、教学方法的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身心健康。
有必要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在不同地区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但各地的改革路径和效果也各有不同。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深入研究当前的教学现状,并探讨有效的改革路径。
这不仅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高职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深入分析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寻找解决之道,为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朝着更为科学、有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开展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推动高职教育体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关于高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摘要在高职学校中,体育课程是必须开设的公共课程,同时在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全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当前高职体育课程的现状并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的发展,因而为满足和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针对体育教学需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
本篇论文先是对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就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来有效的完善高职体育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好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职体育与健康教学探索和研究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全面技能人才,应不断深化和改革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体育健康教学的现状(一)教学资源的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合理,以及场地体育器械的严重缺乏与落后,这些都是高等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同时,这些也是制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因而务必进行改革。
(二)体育课程的教学课时不足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各个学校都在实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呈现1:1的教学改革举措,当高校在试行“多轮制”教学时,就无法保证足够的体育课课时,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身心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轨,体育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都忽视,并且这种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彻底脱节。
高职体育仅是以教师为主,以竞技运动和发展身体素质作为中心,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未给予重视。
(四)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现行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多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评价多为绝对性。
但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不同,其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多方面都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摘要: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的使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遵循自身教育规律外,同时应与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特征相适应。
高职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为学生健康教育服务,而且为学生职业能力服务,因此,高职体育教育者应积极构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的新思路关键词:高职体育现状改革思路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1-0000-0021世纪是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高职教育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综合能力特征的培养,必须通过高职教育改革来实现。
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本学科。
其课程目标应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相一致,围绕高职职业能力特征的培养,改革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探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设想,最终找到一条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崭新模式。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1、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育观念还十分落后高职教育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教育理念内化为学生内在信念,学生会受益终生。
体育已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把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生活教育和竞技教育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根据查阅的资料和实践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滞后于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教学的观念远远落后于高职教育的理念。
大多数体育课程教学理念以传授体育教学知识、体育技能为核心。
这种观念和理论违背现代高职体育教育的客观规律,忽略了高职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终身体育”的观念没有深入到课堂中,深入到书本中,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忽略了高职体育课程本身的创新性,导致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改革相脱节,影响高职教育既突出专业技能又全面发展的宗旨。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时空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时空发生冲突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把知识智能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把综合能力培养与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学习钻研能力培养与竞争生存能力训练相结合。
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改革与研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健康与体育教育逐渐成为人们重视的话题之一。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也应当在教学中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因此,五年制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等方面探讨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一、课程设置高职体育与健康课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社会需求。
据此,应该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注重知识的实用性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实用性,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同时,应该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应该强化实践性和实验性,采取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大大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职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好铺垫。
二、教学方法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方法是成功教学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应该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与方法。
(一)主动学习高职体育与健康课应该创设一种积极、主动、协作、反思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及后续工作方向,从健康科学、体育技能等方面进行选择和深化学习。
(二)讨论式学习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的讨论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同时,讨论式学习,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案例分析式学习案例分析式学习,是高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体育和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材编写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材编写,应该以实用性为原则,注重创新。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初探
一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与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没有明显的区别。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中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考核体系的标准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化等,都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为出发点,进行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应使学生的体质、心理调节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向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体育、娱乐体育,既让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又能让学生掌握自我锻炼或运动娱乐休闲的体育手段与方法。
高职体育教育应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材建设的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与健康有关的教学内容,重点选择那些对增强体质使用价值较大的终身运动项目。
二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1.体育课教学现状
第一,教学时数不足。
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
条例》规定,三年制大专应开设两年体育课,共计144课时。
但由于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诸多原因,导致许多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时数达不到国家相关规定。
第二,教学内容单一。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为主,开设项目比较单一,与学生的体育兴趣不相符。
只局限于对某一个竞技体育项目的学习,而忽视了健康教育的内容,缺少对学生终身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第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高职院校中大部分体育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法。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势必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停滞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利于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
2.体育师资现状
第一,学历和职称偏低。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本科及以下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很少,导致体育科研成果较少,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
职称偏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缺乏。
第二,教师配备不足。
2004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大幅度提高,相比之下,体育教师的数量相对偏低,国家要求120~150名学生配备一名专职体育教师,而实际师生比例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教师的学习、再深造的机会少。
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课程教师的外出培训学习,体育教师基本上就没有外出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3.场地器材设施落后
高职院校的场地器材缺乏,特别是室内场地与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缺乏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羽毛球、网球、游泳等场地,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在新疆地区,进入冬季以后,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就以室内的学生棋牌娱乐为主,这严重影响了学生锻炼的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健身运动的开展。
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执行情况
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高校要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坚持抓好,促进学生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是以临时性的测试、虚报各项数据情况处理。
5.体育教学评价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中注重以学生的运动成绩和考勤为主要评价指标,以一种静态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参与程度缺乏定性的动态评价,这种偏重于终结性的评价方式过多地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发展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却未能加以肯定,使评价出现偏差,评价方法存在不科学性。
三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方向
学习者的需要、体育课程的特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社会发展的需要四者作为生成高职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过分
强调其中的任一方面,都有可能导致课程本身的发展失衡。
因此,为使课程本身平稳发展,充分发挥体育课程职能,使高职体育真正成为高职教育课程体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权衡四者之间的利弊,并做出较适当的选择。
1.以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化为立足点
高职体育课程的高层次是相对中学体育教学层次而言的,是由高职体育教学处于从学校体育锻炼转向社会体育锻炼的特殊
阶段所决定的。
大学体育应以那些生活中常接触,可以在离开学校后还能参与的大众性(社会性)体育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
大学体育应是进行生活体育和娱乐体育的高层次体育能力的培养。
2.以协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追求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运作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基础。
高职学生要想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职业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个基础,而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也正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顺利掌握职业专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对具体专业最为重要的身体素质。
使体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人适应劳动活动所必需的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职业教学效果和在独立生产劳动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
由此可见,高职体育课程具备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条件。
3.以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为核心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高职体育已从运动技能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能力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有资料显示,大学生中体育知识贫乏,75%的学生没有形成特长体育项目,90%的学生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能力教育仍然是体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终身体育行为的实施离不开个体体育能力这一基本条件。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体育技术技能构成的个性身心特性的综合体,表现为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
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体育课程教学训练内容的内化过程,是个体在进行自我锻炼时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运用,是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高级层次,是终身体育行为的基础条件,也是高职体育课程的核心部分。
4.以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理想目标
终身体育要求受教育者不仅在学校时接受体育指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形成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毕业后仍能坚持体育学习和锻炼,并终生受益。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对人的身体和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体育的需求也必然日益高涨,将促进个体终身体育行为的实施。
终身体育使学校体育朝着终生化的方向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成为学校体育的目标之一。
体育课程不应局限于发展身体的功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是体育的必然归宿。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体育课程的目标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学生,把体育从增强体质上升到健康教育的更高层次,以满足现代人越来越强烈的身心需求,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