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例1、做一做,例2、做一做,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二、引入尝试: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第二课时一、课时内容教科书第教科书第5页:A. Let’s learn Ask and answer二、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围绕“What’s he like?”这个话题展开内容。
包括Let’s learn 和Ask and answer两个板块。
Let’s learn是在第一课时情景对话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描绘人物年龄及性格特点的核心词汇,以及重点问答句型Who’s your art teacher? Mr Jones. Is he young? Yes, he is.为学生们专项巩固训练重点词汇和句型设置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容易被学生们吸收并内化,拓展了学生交际用语的适用范围,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Ask and answer是训练Let’s learn里的重点单词和句型的活动版块。
通过抽取图卡进行相互问答的游戏活动,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提示或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新学的重点单词和句型。
由于老师是学生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形象人物,所以课前请学生们自制各任课老师的明信片,上面注明老师的名称、年龄和性格特点,学生们可以运用句型,灵活替换适当的描述词汇,达到学以致用的好效果。
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对本单元第一课时中的对话情景的一个提炼与延展。
重点掌握特殊疑问句Who’s…? 和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否定回答Is he / she …? Yes, he / she is ? No, he / she isn’t. 还有陈述句式She’s…本项问答活动中奥利弗首先询问“谁是史密斯女士?”答语是陈述句形式的“她是校长。
她很高。
她很严厉。
”通过学生对不同人物问答对话训练,能够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带动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和骄傲感。
本课时的重点内容与不同类型的人物有关,所以我准备采用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种类的人物图像,分别制作成PPT课件、学生手卡、微课视频等等,在课堂中创设多种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对话场景,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整堂课中,老师只是一个导师,主演始终都是学生们,而且努力做到,在整堂课中,尽力调配,不会让任何一位学生有“空闲”时间,而且每位学生时时刻刻都是在愉悦兴奋中学习、练习、表演等最佳状态中。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编辑演示文稿》教案(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应用”按钮,即可将选中的模板应用到正在编辑的演示文稿中。
2.探究任务二:如何插入“新建幻灯片”?师:一个演示文稿中只有一张幻灯片,显得太单调,如何来丰富演示文稿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幻灯片。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参照学案,在演示文稿中插入一张新幻灯片。
生交流分享:在“插入”选项卡中单击“新建幻灯片”按钮,可以为演示文稿添加一张新幻灯片。
(生操作演示)师:新添加的幻灯片与第一张幻灯片有什么不同?生:它的样式与第1张不同吧?师:是的,我们把幻灯片的不同样式叫做“版式”。
当插入一张新幻灯片后,“任务窗格”中就会出现好多版式。
第一张幻灯片有一个大标题和若干行文本。
就是我们第一节课所学的封面页,而第二页幻灯片我们可以选择目录页的版式,来进行设计。
3.探究任务三:“文本框”的使用师:学生思考为什么在WPS文字中可以直接输入文字,这里不可以,怎么办?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使用文本框)。
学生上台演示文本框的插入方法。
注意事项:文本框插入时点击一下即可,不需要拖动,直接输入文字。
4.探究任务四:“艺术字”的使用仅仅在文本框来输入文字,效果肯定不是很好,为了让幻灯片没有图片也照样漂亮,我们可以使用漂亮的艺术字来点缀画面!小提示:艺术字的插入和WPS文字中的方法是同样的,大家根据以前WPS文字中插入的方法在WPS演示幻灯片中插入艺术字。
生:在“插入”选项卡中单击“艺术字”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插入的艺术字样式。
并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和调整到合适的大小。
【学生自主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进行分享交流,分享探究的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交流探索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1.学生操作,并上台演示,了解艺术字大小的改变以及形状的变化。
师补充:在使用《WPS演示》制作演示文稿时,对幻灯片中的内容进行格式设置和美化操作可以增强演示文稿的观赏性那么如何方便、快捷地编辑艺术字,以达到美化效果呢?小组内合作学习,并归纳总结操作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袋子的折法课时1:折袋子的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折袋子的基本方法,理解折叠原理。
- 教学内容:袋子的折法,折叠原理。
-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袋子的常见用途,并引导他们思考袋子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2. 展示不同形状的袋子,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折叠原理制作袋子。
3. 示范折叠袋子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跟着一起操作。
4.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折叠方式对袋子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 拓展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袋子,并记录制作过程和体会。
下节课进行分享。
课时2:袋子的装饰-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研究袋子的装饰方法,提升袋子的美观度。
- 教学内容:袋子的装饰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 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折袋子的方法,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制作的袋子。
2. 向学生介绍袋子的装饰方法,如贴纸、彩绘等。
3. 展示不同袋子的装饰效果,并引导学生讨论美观度和实用性的关系。
4. 让学生动手进行袋子的装饰实践,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和方式。
5. 学生完成装饰后,组织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 拓展活动:请学生设计自己独特的装饰方式,并尝试在其他物品上进行类似的装饰。
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二单元:手电筒的制作课时1:手电筒的原理-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手电筒的基本原理,理解电路的构成。
- 教学内容:手电筒的原理,电路的构成。
- 教学步骤:1. 向学生展示手电筒的外观,并引导他们思考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2. 介绍手电筒的基本构成,包括电池、灯泡和开关等。
3. 讲解电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闭合条件。
4. 示范拆卸手电筒,展示其中的电路构成,并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5. 让学生进行电池和灯泡的实验,验证电路的闭合条件和手电筒的工作原理。
- 拓展活动:请学生在家中寻找其他电器,并尝试拆卸和观察其电路构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小兔拔河》这篇课文背后的寓意,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练习读懂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通过课文和练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兔拔河》这篇课文,提出“拔河”的概念,并让学生分享一些和“拔河”有关的经历和故事。
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背后的寓意及主要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1.课文的主题是什么?2.主人公小兔的性格是怎么样的?为什么?3.故事的发展是如何的?4.故事的结局是什么?3. 集体朗读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和语感。
在朗读过程中注重情感渲染和语调的转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情境。
4. 课文分析教师对课文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较为难懂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动手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出这些难点。
5. 讨论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提出以下问题:1.故事中小兔们是如何克服了困难的?2.你认为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拔河比赛有哪些规则?你有没有参加过拔河比赛?感受如何?6.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情境。
7. 练习题教师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并同时对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进行练习。
三、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的考核。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落实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第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学会运用第一单元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正负数的认识、分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除法、长度单位换算、面积单位换算等。
教学重点:1. 正负数的认识2. 分数的乘除法3. 小数的乘除法教学难点:1. 正负数的理解和应用2.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3. 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道具(如分数卡片、小数卡片等)3. 练习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正负数的认识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如自然数、整数等。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正负数吗?正负数是什么意思呢?二、新课导入1. 讲解正负数的定义和性质。
2. 通过实例演示正负数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正负数的分类练习。
2. 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正负数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分数的乘除法一、复习导入1. 复习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问:你们知道分数的乘除法吗?二、新课导入1. 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通过实例演示分数乘除法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运算练习。
2. 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分数乘除法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小数的乘除法一、复习导入1. 复习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问:你们知道小数的乘除法吗?二、新课导入1. 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通过实例演示小数乘除法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运算练习。
2. 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小数乘除法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长度单位换算和面积单位换算一、复习导入1. 复习长度单位换算和面积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性质。
2. 提问:你们知道长度单位换算和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吗?二、新课导入1. 讲解长度单位换算和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落花生》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2.能够模仿朗读课文并表达其情感。
3.能够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能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2.朗读课文并表达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落花生》教材。
2.大屏幕及投影仪。
3.课堂装饰物,如布景、实物道具等。
4.备课教师教学用书。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回顾前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时的学习。
•准备好教学用书和课文的相关讲义。
2. 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小游戏或故事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解释词语的含义。
3.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出现的问题和情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4.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引导他们思考人物的感受和行为动机。
5.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行写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和表达。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落花生》中的一段话,并体会其中的感情。
2.找到身边一件美好的事物,写下自己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调动?以上是《落花生》第2课时的集体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及验算。
(教材第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重点:解决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验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例5主题图,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先请同学说一说,说得不完整的,再请其他同学补充。
2.把下面各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
23.71230427二教学实施创设故事情境,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
随之出示例5图。
1.理解题意。
(1)结合故事情节,表述题意。
(2)指名说出题中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3)提问:你怎样理解“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这句话?(4)猜一猜:追得上吗?2.分析数量关系。
(1)找准一倍量。
(非洲野狗的速度)(2)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一倍量的。
(“是”的后面是谁,谁就是一倍量)(3)想一想,怎样求鸵鸟的最高速度。
(用一倍量乘倍数)3.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56×1.3。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4.学习验算方法。
(1)投影出示教材中的错例或教师巡视时发现的错误。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同学们说出各自的验算方法。
(一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做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3)独立验算。
师:现在我们身边没有计算器,怎么办?(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教师提示验算格式。
集体在练习本上验算,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反馈。
请计算有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了。
集体观察教材中的错例,说说错误出现在哪儿。
(5)探究再发现。
师:其实验算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找出另外一种验算方法。
教师板书:23×1.80.37×0.425×1.067×0.860.6×0.3927×0.43每组做一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的课文内容,包括意群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课文中的事件和情节。
3.通过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小组讨论,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难点: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参与。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材。
2.单词卡片和图片。
3.小组讨论的分组表。
4.课堂展示稿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课文标题,并让学生猜想课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1.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重点放在语调和表达情感上。
2.解释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文字进行解读和讨论,然后汇报给全班。
3. 操练1.学生按照小组讨论的内容做展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师生共同分析课文,讨论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思考。
4.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完成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1. 导入2. 学习3. 操练4. 总结- 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以上为《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的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会沟通交流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学会沟通交流第二课时》。
本课程旨在教导学生如何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并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教材内容包括与人沟通的方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以及尊重他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学,学生将学会在沟通中运用正确的表达方法,以及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包括正确的表达方式和姿态。
- 了解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并学会倾听和回应。
- 理解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对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欣赏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培养宽容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沟通交流的态度,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在于教导学生懂得在与人沟通时要讲究方法,包括正确的表达方式和姿态。
学生需要理解倾听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并学会倾听和回应。
此外,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对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学会在与人沟通时采用正确的表达方法。
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建立有效的交流。
四、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正在逐渐发展。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经验的不同,学生在与人沟通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缺乏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另一些学生可能过于主观,不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因此,本节课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练习,帮助他们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教师:早上好,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关于成长中的新问题的知识,你们觉得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材P5~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与研讨 1.提问:当老师用激光笔照射前方的墙壁时,前方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光斑。
(教学提示:边说边演示。
)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光斑不会出现在左、右或后面的墙壁上呢?(预设:光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光只能沿直线传播;……)2.出示:出示手电筒、1张无孔矩形卡纸、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矩形卡纸、4个长尾夹。
3.提问:利用以上材料,你们会怎么设计实验来验证光的传播方式?(教学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光沿直线传播,并阅读课本上的实验步骤。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探索与研讨5.研讨汇报。
(教学提示:根据各小组的需求进行投影。
)6.小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如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在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后,用这个道理解释纸屏上的光斑在中间一张卡纸横向移动前后的变化,并将光的传播与声音的传播相比较,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拓展与小结1.提问:同学们都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呢?(预设:前排同学站起来,后排的同学就看不到黑板了;夜晚汽车在拐弯时,车灯会照到道路侧边;……)2.拓展:(教学提示:出示各种显示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
)这些现象都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寻找更多的依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延伸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板书 1.2光是怎样传播的设计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淡化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首先,从听到幕后人说话声,却看不见幕后人的经验出发,对比声音和光的传播方式,推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然后,通过设计光直接穿过小孔和移动一张卡纸两个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改变来探究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语文五年级上2.落花生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课《落花生》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便、榴”等2个生字,读准“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浇”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播种、浇水、吩咐”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特点,并联想到身边的人,试着写一段话。
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策略一、字词教学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文来揣摩它的意思。
检查自学效果时,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重点强调:“榨”是翘舌音,“吩”是前鼻音,“亭”是后鼻音,“便宜”的“便”在这里读“pián”。
“慕”字在书写时,不要把下面写成“小”。
二、文章理解在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从课文对话里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表达运用作者重点写议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其实他是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叫“借物喻人”。
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可以借助身边的某一事物,用上“借物喻人”的写法。
导学任务1.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2课时打扫卫生教材第4~6页。
1.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结合生活情景理解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意义。
2.能正确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的计算方法,以及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要继续除下去。
竖式计算中,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一、课前导入为了保持教室干净卫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学们每天打扫卫生,班主任打算去购买一些清洁用品,大家想知道有哪些吗?板书:打扫卫生二、探究新知买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
每把笤帚多少元?估一估,算一算。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列出算式:18.9÷6(2)计算平均每把笤帚应付多少钱。
1.全班同学共1.同探究交流:学生:我们先计算18÷6=3(元),再把0.9元化成分,0.9元=90分,90÷6=15(分),3元+15分=3.15元。
学生: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18.90÷6=3.15(元)学生:直接用竖式计算。
18.9÷6=3.15(元)2.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
3.思考:今天学习计算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买4个簸箕共花了26元。
每个簸箕多少元?算一算平均每个簸箕应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
4.总结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1)从高位除起(2)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有余数时,先在商的个位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除。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老师点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3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练习打扫卫生买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学会沟通交流〔课时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表达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
3、知识目标:知道不同人对待同一件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并能够在真诚坦率的沟通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坦率地沟通。
【教学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画杨桃?2、说一说:〔1〕为什么他画的杨桃“像五角星〞,和别人的不一样呢?〔2〕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当下的环境中,你会觉得好笑吗?为什么?〔3〕故事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启示?二、讲授新课【正确对待不同看法】1、课本第10页活动园:针对同一场篮球赛,同班同学的看法为什么不一致?2、正确对待不同看法小提示〔一〕:人们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可能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很容易造成观点的不一致。
3、欢乐小剧场:请两名小演员分别饰演妈妈和儿子的角色,在以下情景的设定中展开思考,把故事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下去。
妈妈:你现在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你必须周末给我去上补习班你知道没有!儿子:哼,我凭什么要去上补习班,周末是我的休息时间,我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4、小采访:如果你是图中的那位妈妈或那位男同学,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5、正确对待不同看法小提示〔二〕: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容易产生矛盾或冲突。
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
6、课本第11页活动园:假设你是梁毅或吴云飞,请依照下面的问题深入思考。
思考后,请你说说如果你是梁毅或者吴云飞,你最后会怎么做?✧你会对这种分歧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的态度对自己的心情会产生什么影响?✧你的态度对朋友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你的态度对自己的棋艺会产生什么影响?7、正确对待不同看法小提示〔三〕:在出现不同的看法时,我们需要去思考一下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会导致的后果,学会在思考后正确选择,合理解决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