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城市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2.77 KB
- 文档页数:3
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收入分配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间的收入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5年为2.51: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再扩大的过程。
1986-2005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44元增至10065元,年均增长13.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长速度2.4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1997年至2003年却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2004、2005年虽然有所好转,但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3.5个百分点。
分阶段来看,1986-199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9%,高于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16.3%的增长速度1.6个百分点;1997-2005年,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下降到只有5.4%,而同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则保持在11.6%。
1997年以来,受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差异的持续影响,我市城乡收入差距再度拉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997年的1.50:1扩大到2003年2.69:1。
2004-2005年,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惠农富民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提高农民收入这个目标,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增收减负,我市城乡收入之比有所缩小,分别为2.47:1和2.51:1。
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是我市的特殊情况。
截止2005年末,我市农村人口数为505.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1.8%。
切实有效地保证农民增收,不仅是缩小我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市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创建安定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十五”时期,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分别增长5.7%、6.1%、6.0%、23.1%、10.6%。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建国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1、赶超型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
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
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
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
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城市化已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更是惊人。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未来几十年内,预计有超过一半的全球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之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将更高。
与此同时,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探讨,分析其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城市化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从农村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农村,导致了大规模的城镇化。
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市场的变化以及社会变迁等。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体现出快速、非均衡和缺乏规划三个基本特点。
在一些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贫民窟和社会问题。
然而,传统上的农村与城市二元结构也因此被打破,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城市化带来的机遇经济增长城市是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其集聚效应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带动了消费需求和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就业机会。
此外,城市化还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人才积聚,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环境治理等方面。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政府往往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新建道路、桥梁、机场以及公园等,这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和创业。
社会服务改善在城市中,各类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相对集中且完备,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政府不断加大对这些重要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从而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人力资本提升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发展。
这使得农村人口能够通过再教育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找到更高收入、更稳定的就业机会。
试析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成因、负面影响与政策反思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而城乡二元结构正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文章拟从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影响的分析中,探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主要途径,提出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转型发展“二元制度”是发展经济学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但是时至今日,在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已经有了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阻碍。
因此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我国农业发展相对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来讲,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和989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2:1,这已经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值。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研究观点综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
探寻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出路,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文从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危害、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途径等方面,对有关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二元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来的,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的对立及其运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分化。
“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般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报酬极低;二是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人数较少,工资较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农村和城市在许多方面的差异。
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讯、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二、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是市场而是政策因素,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本原因。
李昌麒、孟庆渝指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农村居民没有完全获得市场主体应有的法律地位。
第二,农村居民在国土资源权利上的不平等待遇。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及对策[摘要]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经济整体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如何促进有效需求快速增长,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制度性“瓶颈”,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是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内需不足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抑制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对如何扩大内需提出了简要的意见和思路。
[关键词]消费需求不足;成因;对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是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疲软、大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倒闭的根源。
在我国内需的基本构成中,投资需求的长期主导性导致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附属物。
事实上,投资拉动是特殊历史时期为防止经济非正常减速而采取的政府强制行为,不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投资却分别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经济繁荣时期的“助燃剂”和经济衰退时期的“兴奋剂”,居民消费对生产供给的拉动作用不断走向边缘化。
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要维持经济体的正常与繁荣,内需就不能让位于外需,居民消费需求就不能让位于投资需求。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特征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背离特征: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而消费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银行中积累的居民储蓄已经高达21万亿元,但同时内需严重不足;物价在低位徘徊。
大多数民众则不断感叹生活负担的沉重甚至生活的艰辛。
目前,我国内需不足,就是发生在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基本背景之下,呈现出某些独有特征:1 经济高速增长,物价却长期低迷。
在2000年之前开始实施的一系列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终于在2000年收到效果,这一年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七上八下”的僵局,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但作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标之一的物价却回升乏力,长期处在低迷状态。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外两条:一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从1998年以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二是从需求的角度看,则是需求明显不足。
试分析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
答:(1)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我国城市化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是由政府负担的,城市市民的高福利、高保障是由政府负担的。
受财政资金的限制,政府很难把对城市居民的“义务”扩大到农民身上。
其二,中国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国家整合资源,利用工农业价格剪刀差重点扶持重工业发展,导致工业化发展水平大大高于城市化进程。
其三,赶超型的工业化是造成城市化滞后发展的深层原因。
(2)二元结构下推进城市化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在区域经济二元和部门二元化显著差异的条件下,呈现出不平衡性和复杂性。
(3)政府主导城市化进程
政府主导是中国城市化道路中一个独特问题。
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是指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政府和市场这两种调节经济运行的根本力量而言,政府作用居于领导和支配的地位。
政府以行政力量,通过制订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等手段,对城市化进程加以推动、引导和调控。
政府在人口向城市迁移、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的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协调,以及城乡关系调整等方面起着基础和主导作用。
(4)“土地城市化”大于“人口城市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征占农村土地的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虽然近年来中国推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大多数城市仅把户籍制度改革停顿在“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上,阻碍农民工转化为稳定的城市产业工人和市民。
一些地区虽然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名称,但并未改变附加在户口上的不平等制度。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对比分析[提要] 本文就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客观现实,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得出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存在巨大的差异,并探究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对比分析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极其不平衡,导致城乡居民的经济行为具有很大的差异。
其中,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内需不足的现状,同时通过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分析,对我国制定经济改革政策可提供有力依据。
一、城乡居民消费额对比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相对缓慢,不同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生活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消费水平也相差甚远。
据统计,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额为138元,城镇居民则为405元,是农村居民的2.9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额分别扩大了29.1倍和30.1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从1978年的2.9倍增加到2009年的3.7倍。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额几乎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额的3倍左右。
截止到2009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农村居民的3.7倍。
由此看来,我国农村市场销售乏力、城乡市场差距加大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而且城乡消费差距呈现逐年上升之势。
二、城乡居民消费率对比1978年以来,全国居民的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1978~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分别从1,092.4亿元和666.7亿元提升到2009年的28,833.6亿元和92,296.3亿元,分别增长了25.4%和137.4%。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生活水平也显著上升。
因此,从规模上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额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消费差距愈加显著。
从居民消费率来看,城镇居民消费率在1978年到2002年区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随后几年持续下降,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经达到高峰之后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偏向性与居民消费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文献综述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7)1. 城乡二元结构的定义与特征 (8)2.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 (9)政策导向 (10)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11)产业结构调整 (12)三、城市偏向性的表现与影响 (13)1. 城市偏向性的具体表现 (15)收入分配不均 (16)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17)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 (18)2. 城市偏向性的影响分析 (19)居民生活质量 (20)社会公平正义 (2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3)四、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 (24)1. 消费观念的差异 (25)2. 消费结构的差异 (26)3. 消费能力的差异 (28)五、城市偏向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29)1. 对消费总量的影响 (31)2. 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 (32)3. 对消费环境的影响 (33)六、政策建议与实践路径 (34)1.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36)2.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 (36)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38)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8)七、结论与展望 (40)1. 研究结论 (41)2. 研究不足与局限 (42)3. 未来研究方向 (43)一、内容综述本文档主要探讨“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偏向性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偏向性政策则是在这一结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政策倾向。
本文首先概述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城市偏向性的政策表现和影响,然后探讨这些要素如何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和不平衡。
在经济层面上,城市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而乡村则以农业为主,两者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在社会层面,城市拥有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而乡村则相对滞后。
2014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1、简述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同时并存的状态。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其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是在原有传统落后的经济基础上,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的产生,逐渐出现了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从而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既然有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现代经济,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它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技术和物质条件,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二是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一定资金,支援传统部门的发展与开发,促进传统部门的现代化改造;三是它具有经济发展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推动传统部门的创新,引导传统部门走向现代化。
另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如果长期存在和延续,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差别长期不断扩大,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这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造成传统部门的长期落后,特别是传统农业落后,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资金积累和农业收入低下,阻滞农业的现代化。
二是制约现代部门,特别是城市现代工业的发展。
三是导致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拉大,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2、我国为什么要实现和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1)解决贫困和落后问题必须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发展中国家的传统部门比重较大,现代部门发展不足,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所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发展中的严重约束,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经结构向一元的现代化经济转变,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2)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现代化,必须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其中重要的方面在于农业的现代化。
城乡二元结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消解黄永涛李万鹏【摘要】我国城乡关系的二元结构模式由来已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越来越表现出对社会进步的制约性。
在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消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时需要加强农村人口现代意识培养,而且必须审慎对待诸如正确认识城乡差别、不能急于求成、明确改革不是消除差别等关键事项。
【关键词】城乡关系二元结构人口现代意识城乡关系是城市和农村这两类生存空间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依存关系。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城乡关系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从对立走向差异再走向融合的历程。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影响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其发展的历史根源,在社会与经济建设方面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作用。
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这种城乡分割、对立明显的二元结构日渐露出各种弊端,也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积极影响。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城乡二元结构保证了我国在建国初期实施工业化发展阶段对资金积累的基本需求,支撑和促进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快速建立,奠定了我国早期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基础。
第二,我国采取的城乡二元化户籍管理模式,不但限制了农村人口的盲目流动,避免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经常出现的农村凋敝、城市规模膨胀、社会问题复杂化的局面。
而且,由于严格的户籍管理规制,也保证了城市人口的相对稳定性,减少了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概率,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环境保障。
第三,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限制但也是保持了大量农业劳动力人口和劳动环境,这在稳定农村经济,保持农业生产力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而且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造就了强大的农村社会环境,积淀和容纳了大量离散性劳动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就业提供了丰足条件。
消极影响。
第一,限制资源的合理流动,影响区域经济起飞和发展。
由于城乡间的这种事实上分而治之的现状,导致城乡联系断裂,互动性差,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无法显现,特别是随着地区发展差异的逐渐扩大,这种城乡割裂的分治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滞后于城市,造成我国城乡之间应有的互动破裂,进而使新的城乡关系迟迟无法建立。
67《商场现代化》2010年9月(上旬刊)总第622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多年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消费需求扩张效应,城市化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而扩大消费需求,因此,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提高人口城市化率是增加我国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只有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才能为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一、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异分析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结构性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
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1.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分析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国家,全国13亿人口,农村居民占将近60%。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集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使得国民经济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严重错位,占较大比重的农业劳动力生产了占GDP较小比重的产值,而占较小比重的非农业劳动力生产了占GDP较大比重的产值,其结果必然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见表1)。
表1 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1978343.4133.6 2.57:120006280.02253.4 2.79:11980477.6191.3 2.49:120038472.22622.2 3.23:11985739.1397.6 1.86:1200510493.03255.0 3.22:119901510.2686.3 2.20:1200815780.84760.6 3.31:119954283.01577.72.71:1200917175.05153.03.33:1资料来源:1978-200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2009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以下数据来源均同此。
(1)从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80年代整体缩小,90年代之后重新扩大,2009年达到了最高点。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比为2.57:1,到2009年这一比例拉大到3.33:1。
城乡收入差距非但没有减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资料,我国是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比较大的国家之一,一般国家城乡人均收入比在1.6以下,我国则超过一倍。
(2)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值来看,绝对差距则从1978年的209.8元扩大到1990年的823.9元,2003年的5850元,再扩大到2008年的11020.2元,2009年的12022元。
根据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计算,占全国40%多一点的城镇人口,获取了全国76.9%的收入,而占全国近60%的农村人口仅获取全国23.1%的收入。
(3)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来看,2000—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元增加到17175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253元增加到5153元,年均增长仅9.6%。
从一个较长的趋势来看,农民收入虽然一直在增长,但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
2.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分析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从而形成城乡两种不同性质的消费市场,使得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断层明显,阻碍了城乡消费链的平衡递推,对消费需求的扩张形成较强的阻力。
(1)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
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之比是2.9:1,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1,1995年扩大到3.8:1,短暂的缩小后,1999-2008年连续九年保持在3.6:1以上。
2008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3756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3526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水平。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见表2)。
表2 1978-2008年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年份绝对数(元)城乡消费水平之比年份绝对数(元)城乡消费水平之比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1978138405 2.9:1199917666405 3.6:11980178489 2.7:1200018606850 3.7:11985349765 2.2:1200525609410 3.7:119905601596 2.9:12007326511855 3.6:11995131349313.8:120083756135263.6: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2)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来看,统计数据显示,20世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城市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于淑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摘 要] 我国经济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的根源在于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进而导致整体消费需求的减少。
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消费需求扩张效应,城市化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消费需求。
因此,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是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措施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人口城市化 消费需求 消费效应68《商场现代化》2010年9月(上旬刊)总第622期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
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2]。
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水平是农村消费支出水平的2.2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水平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1,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
(3)从城乡消费市场来看,在我国,农村市场占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份额庞大,与其消费群体的人口比例极不相称。
历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拥有占全国总数近2 /3人口的农村市场,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始终只占据1/4~ 1/3的份额,显示出较多的人口与较少的消费份额的极不相称。
县和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67.6%下降到2009年的32.0%。
二、人口城市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分析人口城市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可以说,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1978年我国城市化率仅17.9%,到2008年底已达到45.7%,年均增长近1个百分点。
但与世界比较,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比较低。
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我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5个百分点, 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30多个百分点。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提高消费率。
而提高消费率,主要要在城市化率上做文章,这是促进消费需求扩张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1.城市化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并进而增加了消费需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告诉我们,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取决于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的多少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人口城市化过程给城乡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的机会,从而带来了他们消费需求的增加。
目前数量庞大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无力,是制约和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障碍。
在目前情况下,依靠提高农民本身的收入来解决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已没有很多可能的空间,而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人口进城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后的“新市民”经济来源渠道更多,可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其收入将大大超过其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从而拉动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张。
因此,城市化通过农民变市民,提高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新市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
城市化除了上述的直接带来新进城人员收入水平进而消费水平提高以外,其对消费增长的影响还表现在,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将会给原有城乡居民创造更多的提高收入水平的机会。
首先,伴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聚居到城市中来,在城镇产生巨大的消费市场,从而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促进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对于农民来讲,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将会为农产品提供更大的消费市场,从而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会从根本上缓解,而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对农产品需求的扩大,必然使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从而使农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最后,通过城市化,可以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出去,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消费水平。
2.城市化通过对新进城市民带来消费的示范效应从而增加了消费需求杜森贝的“相对收入假定”理论认为,由于消费者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周围人的收入水平和由此决定的消费水平,将会影响到他本人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消费有一种“示范作用”,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别人收入和支出的影响。
由于存在这种“示范效应”,因此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和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倾向,即使一个人的收入保持不变或者略有下降,为了保持自己与周围人消费水平的相对地位,他也会不减少或者增加其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