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92.90 KB
- 文档页数:13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
法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1.纸片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纸片、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观察微生物在测试片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
采用快速测试片检测具有显着的优点:可测定少量检品,不需要配制试剂,不需要大量的玻璃器皿,操作简便迅速;易于消毒保存,便于运输携带方便,价格低廉;除纸片外无其他任何废液废物,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可以在取样时同时接种,结果更能反映当时样本中真实细菌数,防止延长接种时间时细菌繁殖造成的污染。
技术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繁琐的操作。
技术缺点:用时间比较长,无法准确定性及计数。
此方法现在应用于快速检测领域,美国3M公司Petrifilm为载体的测试片应用最为广泛。
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Petrifilm测试片上覆盖了一层薄膜,当样品粘液过多时会出现菌落的扩散和融合,影响计数;Petrifilm测试片面积较小,当菌量大于250cfu时,准确计数较困难;待测样品中含有的某些有机物可能使显色减缓。
使目视效果下降,导致计数偏低。
2.免疫学方法
各种免疫学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的抗原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在免疫检测中,可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抗原,也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检测体内产生的特异抗体,两种方法均能判断机体的感染状况。
目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主要进行了肠毒素的测定,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为主,有胶体金方法,也有用亲和素一生物素乳胶凝集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免疫学方法包括下面两个部分:
(1)抗原抗体技术分析:抗原抗体技术是免疫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全菌免疫筛选抗体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目前市场有的大多都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类进行免疫得到的抗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有12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A、B、C的抗体。
毒素抗体优势在于敏感度高,易于检查,缺点毒素种类多,检测其中几种不具有普遍性。
毒素分离工艺复杂,要得到纯毒素成本比较高。
(2)免疫学方法技术分析:上述免疫学技术应用最多的是酶联免疫技术和胶体金侧向层析技术。
酶联免疫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检测,由于一次可以检测多个样本,此技术多用于体外诊断,目前也广泛用于食品安全。
胶体金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检测适度快等优势,在食品安全领域广泛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基于免疫学方法的技术主要分为:酶联免疫技术、胶体金侧向层析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沉淀技术、乳胶凝集技术、免疫磁珠技术。
3.分子生物学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肠毒素、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体克综合重量毒素I 等。
而这些致病因子基因的鉴定(包括耐药性相关基因、毒素基因、酶基因及多
种特异性鉴别基因)使得分子生物学检测成为近年来应用于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方法。
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技术主要分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测序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检测技术的未来,从DNA、RNA 角度深度检测。
但是由于检测方法复杂,需要仪器设备及专业人员操作,对实验室环境有要求,检测成本高等因素,目前该技术没有广泛应用。
针对市场上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大批量的检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真正好的产品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快速检测。
首先要求检测速度快,目前的方法大部分需要培养,至少24~48小时,不利于现场检测,48小时以上商家才能拿到检测结果,才能进行市场销售,熟食就没有了新鲜度可言,所以检测速度成了菌类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关键影响因素。
其次是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的重视度不够,一般市场没有相应的检测实验室和检测设备。
上述需要仪器设备的检测方法完全行不通。
熟食和冷藏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很少,在10个以内,为快速检测增加了难度。
而且人员素质低,专业人员比例少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可能进行如分子生物学检测之类的实验,检测成本问题也不可忽视,百姓不希望在买菜的同时附加上一大笔检测费用。
解决关键性问题可以提高检测速度,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增殖的环境和条件,在增菌液中进行扩增,使菌数达到胶体金的检测下限,用胶体金方法检测,此方法检测时间为4~10个小时(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扩增时间为4~10小时,检测时间为3分钟),操作简单,不用任何实验室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盒价格低廉,比较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初筛。
检测胶体金试剂卡分两种,一种是检测金葡菌肠毒素ABC,另一种选取特异性菌壁蛋白,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抗原,对鼠进行免疫制出两株单克隆抗体,用双抗夹心法制成胶体金检测卡,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检测率为96%。
特异性实验证明与副溶血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小川型、O139型及569B型等菌无交叉反应;假阳性率在5%以下、假阴性率在1%以下;同一批次的试纸条10次重复试验结果一致。
检测方法:将待检测食品取10g食物样品在10%NaCl溶液中涮洗5次,加入增菌液增菌(配合37℃手持小仪器使用可缩短增菌时间),加入菌裂解液摇匀,取3滴点板。
结果判断如下图示:
金黄色葡萄球菌仍然是食品安全的隐患,检测依然重要。
人们吃上放心的食品是食品安全工作者的责任。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开发出更好的金葡菌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盒
4直接平板计数法
(FDABAM&ISO)
1.检样(50g+450mL稀释液)
2.适当十倍稀释样品
3.选择2~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
4.吸取1ml菌液按照、、分别涂布于
3块90mmBaird-Parker平板上(做平行试验)
35℃,45~48h
5.确证试验
报告
FDABAM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MPN法
1.检样(50g+450mL稀释液)
2.适当十倍稀释样品
3.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10%NaClTSB肉汤,
每管接种1mL
35℃,48±2h
4.从生长的管中接种1环划线于Baird-Parker平板上
35℃,48h
5.确证试验
6.报告
FDABAM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证试验
1.凝固酶试验
方法:从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移种到TSB/BHI肉汤中,置35℃培养18-24h。
取肉汤培养物同凝固酶试验兔血浆充分混合,置35℃培养,定时观察是否有凝块形成,至少观察6h。
试验中需同时做已知阳性和阴性对照。
结果判定:以内容物完全凝固,使试管倒置或倾斜时不流动为阳性。
部分凝固(2+和3+)的必须进行生化鉴定加以证实。
FDABAM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证试验
2.革兰氏染色
对所有的可疑培养物都要进行革兰氏染色。
3.生化鉴定
过氧化氢酶试验
葡萄糖厌氧利用试验
甘露醇厌氧利用试验
金葡溶菌酶敏感性试验
耐热核酸酶试验(辅助)
ISO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MPN法
1.检样(xg+9xmL稀释液)
2.适当十倍稀释样品
3.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modifiedGiolittiandCantonibroth,
37℃,24~48h
4.从变黑或出现黑色沉淀的管中
接种1环培养物于Baird-Parker平板上
37℃,48h
5.确证试验
6.报告
简介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90%的和10%的。
其肽聚糖的网状结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染色时结晶紫附着后不被酒精脱色故而呈现紫色,相反,阴性菌没有细胞壁结构,所以紫色被酒精冲掉然后附着了沙黄的红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的发现有很大的渊源。
当年就是在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有些球菌被杀死了,于是发现了青霉素。
而研究也表明青霉素只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作用明显。
这也是由肽聚糖层的厚度和结构造成的。
新出现的耐甲氧西林,被称作,几乎能抵抗人类现在所有的药物,但是万古霉素可以对付它。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μm左右,下排列成葡萄串状。
显微图像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大多数无荚膜,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
平板上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
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
可分解、、、,产酸不产气。
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
许多菌株可分解,水解,还原,液化。
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等高度敏感。
对碱性染料敏感,十万分之一的龙胆紫液即可抑制其生长。
耐药性(resistance)是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相对抗性,是微生物进化过程的自然界规律,也是微生物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由于抗菌药物杀死了敏感菌群,而对耐药菌的存活和繁殖无效,所以耐药性是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的必然后果。
当前,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
如肺炎、结核病和疟疾等,由于其微生物对许多现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
耐药性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何遏制这一威胁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耐药性的类型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获得耐药性、多重耐药性以及交叉耐药性[1]。
天然耐药性,又称原发性耐药性,遗传性耐药性,内源性耐药性,它决定抗菌谱。
如全部肠杆菌科细菌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利萘唑酮、奎奴普丁和莫匹罗星;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第一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萘啶酸和甲氧嘧啶;肺炎链球菌对甲氧嘧啶和氨基糖苷类;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亚胺培南;沙雷菌属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和多黏菌素E均属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性是某种细菌固有的特点,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细菌具有天然屏障,药物无法进入细菌体内或由于细菌缺少对药物敏感的靶位所至。
获得性耐药性是在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生存代谢途径的改变而产生的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性可分为相对耐药性(又称中间耐药性)和绝对耐药性(又称高度耐药性),前者是在一定时间内MIC逐渐升高,后者即使高浓度也没有抗菌活性,如耐庆大霉素的铜绿假单胞菌[2,3]。
获得性耐药性又有社会获得性耐药性和医院获得性耐药性之分。
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菌有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以及假单孢菌。
常见的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有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属、耐阿莫西林的卡他莫拉菌,耐药肺炎球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菌属以及耐青霉素淋病奈瑟菌属。
医院获得性感染,仅在美国一年就有40,000病例死亡,几乎都是由耐药菌所致;国内对2000~2001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805株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监测。
结果,MRSA检出率为%,其中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为%;MRSE为%,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SP)为%,屎
肠球菌(AREF)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
大肠杆菌对各种喹诺酮类呈交叉耐药,耐药率高达60%。
多重耐药性是指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发生的耐药性。
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和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及产生超广谱酶所致[4,5]。
最多见的是耐多药结核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以及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
交叉耐药性是指药物间的耐药性互相传递,主要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抗菌药物之间。
如目前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的交叉耐药率已超过60%。
2耐药性的产生及蔓延细菌耐药性可通过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发生突变,导致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或通过细菌DNA的全部重排,包括倒位、复制、插入、中间缺失或细菌染色体DNA的大段序列的“转座子”或插入顺序来完成,也可由质粒或其他遗传片段所携带的外来DNA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4]。
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中,几乎所有致病菌都有耐药质粒。
因此通过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现象最为主要,也最常见。
耐药质粒有两种主要类型,即接合型质粒和非接合型质粒。
接合型质粒的耐药因子包括具有一个至数个耐药基因,通过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或阻断抗菌药到达作用靶位等作用,使细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的决定因子,以及负责耐药因子转移时所需物质的制备和合成的耐药转移因子。
非接合型质粒的耐药因子仅有耐药决定因子而无耐药转移因子,故不能通过细菌接合转移。
抗菌药有多种类型,但细菌在抵抗各个药物的作用时,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对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产生耐药性。
主要有:
(1)产生药物失活酶或钝化酶。
如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酰胺键断裂而失去抗菌活性[4,6]。
目前最重要的β内酰胺酶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异型酶(AmpC)和OXA。
ESBLs主要由质粒介导,大约有160余种,分为TEM、SHV、OXA等类型。
TEM型由广谱酶TEM-1和TEM-2的基因发生突变,造成1~4个氨基酸改变形成的一系列酶蛋白,目前大约有70余种。
SHV型有30余种,由广谱酶SHV-1的基因发生突变,造成1~4个氨基酸改变而形成。
OXA型有13种,主要的水解底物是苯唑西林,故又命名为OXA,是来源于OXA-1、OXA-2和OXA-10三种基因发生突变所至。
ESBLs主要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发现,在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等其他肠杆菌科及铜绿假单胞菌中也多有发现。
ESBLs导致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
AmpC既可由染色体介导,也可由质粒介导,因对头孢菌素水解率高于青霉素类,故又称为头孢菌素酶,迄今已达30余种,已报道[7~9]的质粒介导AmpC型酶有MIR-1、ACT-1、CMY-2、LAT-1、LAT-2等;OXA是ESBLs酶的一种,又称金属β内酰胺酶或碳青霉烯水解酶,能灭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甚至能灭活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等。
氨基苷类钝化酶是细菌对氨基苷类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也是重要的机制。
许多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和肠球菌属等均可产生钝化酶,对氨基苷类分子结构中的氨基糖分子的活性基因进行修饰而使之失去抗菌作用。
目前已知有乙酰转移酶(AAC)、磷酸转移酶(APH)和核苷转移酶(AAD或ANT)3类钝化酶。
不同的氨基苷类可为同一种酶所钝化,而同一抗菌药又可为多种钝化酶所钝化。
这是因为一种抗菌药的分子结构中可能
存在多个结合点所致。
例如妥布霉素可为6种酶所钝化,庆大霉素可为5种酶所钝化,而阿米卡星则主要为一种AAC所钝化。
(2)靶部位发生改变。
细菌可改变抗菌药与核糖体的结合部位而导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氨基苷类等药物不能与其作用靶位结合,也可阻断抗菌药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的能力。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主要是因为核糖体
50S的腺嘌呤残基转录后甲基化,使药物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而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
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的S12蛋白可发生突变,使链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而导致耐药。
革兰阳性菌可由于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使其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亲和力降低,导致细菌耐药。
例如肺炎链球菌可以从耐青霉素链球菌属中获得耐药基因片段与自身基因组合成镶嵌式耐药基因,使之成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金葡菌与屎肠球菌中的一些菌株可诱导产生新的PBPs,与β内酰胺类的亲和力明显降低,造成细菌耐药。
在淋病奈瑟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某些菌株中也存在与β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的PBPs而导致细菌耐药[3]。
(3)膜泵外排。
细菌普遍存在着主动外排系统,它们能将进入细胞内的多种抗菌药物主动泵出细胞外,导致细菌耐药。
目前已知有5个家族、20多种外排泵。
主动外排系统首先是在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研究中发现的。
细菌中的主动外排系统可分为4类:MF类、RND类、Smr类和ABC类。
在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包皮垢分支杆菌、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等细菌以及白念珠菌中均存在主动外排系统。
氯霉素、红霉素、氟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菌药物均可由一种或数种主动外排系统泵出细胞外。
(4)其他。
如建立靶旁路系统,使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取代了固有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减低,致甲氧西林对金葡菌耐药;改变代谢途径,使抗菌药物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物质如叶酸结合,影响其生长繁殖;降低细胞膜(或壁)的通透性,导致细菌膜蛋白变性、膜孔蛋白缺损或形成生物膜,使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孢菌耐药等[9]。
通常情况下,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耐药基因是由染色体编码介导,即DNA或RNA突变所致,耐药菌往往有一定缺陷,其特点是发生率较低(1/105)。
但质粒(又称R-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则与敏感菌一样,特点是通过转化、转导、结合及易位等方式,其发生率高,通常表现在产生失活酶或修饰酶而耐药。
可迅速生长繁殖,并可在正常人和体弱者中引起感染。
无论质粒或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发生于少数细菌中,难于与占压倒优势的敏感菌竞争,故其危害性不大。
只有当敏感菌因抗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而被大量杀灭后,耐药菌才得以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并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
因此,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菌药物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的过度使用和滥用的后果。
耐药基因和耐药菌株在人与人或人与畜之间均能够传播与蔓延。
当一个病人感染耐药菌株,就可以成为重要的传播源。
在医院,一个感染了MRSA的病人,往往成为其他许多人感染或带菌的来源。
因此,在采取行动遏制耐药性时,除了应该考虑耐药性的出现,也必须考虑耐药菌株的传播。
单一微生物细胞能够携带耐药基因对付整个系列的、完全不相关的抗菌药物。
例如引起痢疾的志贺菌,它的基因链的每一个耐药性编码都能对抗一种不同的抗菌药,所以它对任何一种抗菌药可产生耐药性。
而且这一基因链能够从一个细菌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因此,一种以往敏感的志贺菌,在一次攻击过程中,就可以获取5个或6个耐药基因。
一个
细菌在24h内可将耐药基因留下1,677,722个后代,还横向传给其他细菌[3,9]。
抗菌药物本身并不产生耐药性,只是在抗菌药物被不合理使用时才加剧这一过程。
当抗菌药物自然选择有利于产生耐药性基因的细菌生存时,耐药性便产生了。
所有抗菌药物的使用,无论适宜与否,都对细菌群有一种选择性的压力,而且抗菌药物使用越多,压力越大。
所以,不适当地使用,包括药品的错误选择、剂量不正确或不良的治疗顺应性等都能造成耐药菌的产生。
如肺炎,及时用青霉素治疗,肺炎链球菌就会被杀死,感染在耐药性出现之前得到治愈。
然而,若药物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不准确,青霉素对肺炎链球菌的耐受突变株就有时间产生、繁殖、并替代对青霉素易感的菌群,不仅治疗结果不好,而且使急性感染中的肺炎链球菌也就成了许多第一线药品的耐药菌。
另据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2002年的报告(60余家医院)[12,13]。
MRSA的平均耐药率,1988年为%,1999年为%,2000年为%。
MRS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氯霉素为44%,环丙沙星为%,红霉素为%,复方新诺明为67%,四环素为61%。
我国结核病人耐药率已达到%~%,其中一部分病人对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已无效,成为长期细菌的感染源和结核控制中的一大难题。
3耐药性的预防和遏制抗菌药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学现象,是细菌等微生物受到抗菌物药使用的选择性压力的反应。
最主要的办法是预防感染,其后才是遏制问题。
自从抗菌药使用以来,它就促使了耐药性的产生,因此,任何遏制战略都应该归结于尽量减少抗菌药物不必要、不适当或者不合理的使用。
对于药耐药性的产生,医院是一重要环节,因为高度易感染病人常常需要延长抗菌药治疗,并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
每家医院都应该遏制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高发比例,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具体的做法是:(1)建立良好的微生物实验室,并发挥其
诊断服务的重要作用。
(2)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管理,限制抗菌药临床适应证范围。
(3)预防多重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
(4)提高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的认识,即抗菌药不能随便用。
用抗菌药来对付感冒,基本上是没有用的。
(5)抗菌药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几种联合用。
(6)一般情况下,不要为
了预防而使用抗菌药,特别是广谱抗菌药。
还要避免外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要把这些抗菌药配成液体冲洗伤口,避免诱发耐药细菌的产生。
(7)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和非医疗中农、林、牧、副、渔以及饲料的抗生素使用。
(8)采取限用策略,如轮作制,即将某些抗菌药停用一段时期后再用,以恢复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9)根据药效学/药动学(PK/PD)特征制订方案等[14~16]。
抗菌药分为浓度依
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二种类型,所以在根据PK/PD参数制订给药方案时,也有较大的不同。
浓度依赖型抗菌药,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和甲硝唑等。
其药效学参数是:24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MIC,即AUIC>125~250时不但起效快,且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和抑制耐药菌株产生,临床有效率可达>90%,故应该大剂量每日1次给药。
以及血清药物峰浓度(Cmax)/MIC的比值>8~12。
如氨基糖苷类为每日1次,喹诺酮类为每日1~2次为宜。
研究表明,如果喹诺酮类的AUIC>100时,细菌
即使未被清除,其对药物的敏感率仍维持在90%以上;倘若AUIC<100,则耐药菌会逐日增加,最终细菌几乎全部耐药。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的多数品种。
其Cmax相对不重要,而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时间对预测杀菌力更为重要[8,15]。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要求血清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T>MIC),其
持续时间应超过给药间期的40%~50%。
不同菌种要求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不同。
头孢菌素类的最佳疗效为T>MIC60%~70%,青霉素为50%。
所以,时间依赖型抗菌药需要每日多次给药,或持续滴注,以维持MIC在间隔时间的50%~60%内,避免诱发耐药细菌的产生。
根据药物的PK/PD参数制定给药方案,以MIC为依据的抗菌治疗策略,除了有效地消除感染外,对阻止耐药突变菌株被选择而导致耐药率上升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结核杆菌等的研究中,提出了防“突变浓度”(MPC)、关闭或缩小“突变选择窗”(MSW),最大限度的延长MSW的新概念。
所谓MSW就是MPC与MIC之间的范围,即以MPC为上限,以MIC为下限的浓度范围。
MPC是防止耐药突变菌
株被选择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或是抗菌药物的阈值浓度,即耐药菌株突变折点[15,17]。
MSW为可产生耐药菌株的范围,MSW越宽越可能筛选出耐药菌株,MSW
越窄,产生耐药菌株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药物浓度仅仅大于MIC,容易选择耐药菌株。
为此,欲防止耐药菌株产生,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药物浓度既高于MIC,又高于MPC的药物,这样就可关闭MSW,既能杀灭细菌,又能防止细菌耐药。
研究证实,氟喹诺酮类的MPC一般保持在MIC的7倍以上,就可避免选择出耐药菌。
如莫西沙星的AUC/MIC之比是加替沙星的2倍,是左氧氟沙星的6倍。
所以治疗药物浓度高于MPC,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治疗,而且
不会出现耐药突变。
凡是MPC低、MSW窄的药物是最理想的抗菌药物,或者药物在MSW以上的时间越长越好,如莫西沙星在MSW以上的时间长达24h,吉米沙星为14h,加替沙星为6h,左氧氟沙星只有3h[10,12]。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进化过程的自然界规律,也是病原微生物与抗菌药物之间永恒的矛盾。
人类要想减少病原微生物对自身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