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 格式:doc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111
[1]答:ABCD [2]答:ABCD [3]答:ABCD [4]答:“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于()。
C《论语》《庄子》《周易》. 《尚书》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方式有()。
D农商兼营行商经营坐商经营公司经营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礼俗规约伦理特征的是()。
D等差性调和性规范性自觉性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CA个体思维BCD [5]答:ABCD [6]答:ABCD [7]答:ABC 理论思维辩证思维抽象思维下列我国古代有关天人关系的重要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D天人合一天人交胜天人之分天人相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它是()。
D道教儒教祆教禅宗“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D张载二程朱熹D周敦颐[8]答:ABCD [9]答:ABCD [10]答:ABCD“修辞立其诚”出自于()。
C《论语》《庄子》《周易》《老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次。
B1234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
A打制石器的使用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11]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一是土地的过当开垦,二是()。
答:AA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B乱修水利C运河的开凿D牧马场的广布[12]儒家的创始人是()。
答:AA孔子B荀子C孟子D子思[13]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的模式有()。
答:DA市B集C墟D镇[14]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礼俗规约伦理特征的是()。
答:DA等差性B调和性C规范性D自觉性[15]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答:ABCD [16]答:ABCD [17]答:ABCD [18]答:AB A整体思维理论思维抽象思维个体思维“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命题,大约出现的时期是()。
D夏西周商春秋战国现代中国境内有56 个民族,使用的语言至少有()多种。
C405680100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心、、、、、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
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
《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
《》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2、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B统一)4、新石器时代结束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A五六千年之久)6、周人极端重视的是(B农业)7、建国初编造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朝代是( C明)8、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D墟)9、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
10、“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 C西周)11、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出“三纲五常”的是(D董仲舒)12、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在20世纪的( B五六十年代)13、中国古代丛书林林总总,最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而成的大型丛书(C《二十四史》)14、至今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 D 《四库全书》)15、《周礼》又名周官,是一部(D谈论政治制度的书)16、汉代六经中的《乐经》不存在,增加了(B《孝经》《论语》)合为七经17、《春秋文公四十年》中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一次对(C哈雷慧星)的记载。
18、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整体观的是(C中医学)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自(《论语》)20、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D 语系)21、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冬祭叫( D烝)22、从殷墟卜辞来看,殷商时期己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的创造,这种神叫( c上帝)23、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 C周公 )24、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 C大业三年 )25、秦朝的中央“三公”是(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6、下列关于“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始皇帝是秦政 )27、中国清一色农耕形态的形成,实际上与几千年来盛行的“重农主义”是(D大有关系)28、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A血缘)2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法经》)30、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A 什伍里甲制度)31、佛教的创造人是( C释迦牟尼)32、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是( C仓颉)33、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B“书同文”)34、“以物比德”属于( D类比思维)35、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 A 般若学)36.首次阐述“新儒家”概念的是(D梁漱溟)3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运用的汉字修辞格是(D重叠)38、语言文字之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像,又是文化的( A载体)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赣南师学院美河绪论一、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涵。
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嫡长继承制2.汉武帝3.望4.《诗经》5.《史记》6.《西厢记》7.王弼8.三纲五常9.甲骨文10.《清明上河图》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2.D3.C4.A5.C6.B7.C8.B9.A 10.C11.B 12.B 13.A 14.D 15.B16.A 17.C 18.A 19.D 20.A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后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皇帝是________,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其元年相当公元前140 年。
3.古人对于月相,有一系列专门的描述,每月初一称为朔,每月15日或16日称为________。
4.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
5.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成功的史传文学巨著。
6.王实甫是元代前期与关汉卿齐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7.魏晋玄学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创始者为何晏、________。
8.程颢、程颐把“理”或“天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体现在伦理道德上,就是________。
9.近代发现的中国最古的文字是殷代的________和金文。
10.北宋末年张择端的________为风俗画中之巨幅杰作。
作者在5米多长的画卷上展现了清明时节首都汴京东南城内外的热闹情景。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女之夫为婿,在他人面前自称其婿为小婿,称对方之婿为令坦。
( )2.明清科举考试,乡试第一名叫做“解元”,会试第一名叫做“状元”。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一、是非题(共12题,每题2分)1. 中国的“酒文化”最主要关注的内容是我国数千年来酿酒工艺的衍变。
(错)2. 伏羲又称为“炎帝”,与黄帝一同被后世尊为中国民族的始祖。
(错)3. 黄河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早期人类文化区。
(错)4. “经史子集”当中,道家的经典《庄子》属于“经”的范围。
(错)5. 战国时代的战争形式类似于体育竞技,按照一定的礼仪规则列阵交战,一般一场战役历时仅数日,伤亡较少。
(错)6. 春秋时代战争频繁,经常出现数十万人死亡的惨烈战役。
(错)7. 秦始皇曾派人出使西域,使统一的中华帝国受到周围国家的尊敬(错)。
8.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选才制度,是对两汉察举制度的巩固。
(错)9.“锦衣卫”是清朝创立的特务机关。
(错)10. 明成组朱棣做了两件事:迁都北京、废除丞相。
(错)11. 宋朝外战不利,丢失了“燕云十六州”。
(错)12. 我国的科举考试历时1300年,始终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错)13.“反者道之动”是《荀子》的核心概念。
(错)14. 魏晋玄学的兴盛是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盛世景象。
(错)15. 两晋时期文学的主流文体是散文。
(错)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因此在“经史子集”的分类当中,这部书应当属于“集”部。
(错)17. 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说明他在乡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对)18. 赵云字子龙,名与字意义相关。
(对)19. 国子监是明清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育机构。
(对)20. “连坐法”是秦国的商鞅提出的。
(对)21. 中唐时期,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反对空洞无物。
(对)22.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对)23. 秦始皇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上泰山封禅的皇帝。
(对)24. 韩愈提出“道统说”,意图复兴儒学。
(对)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1. 下面哪一项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后果无关?(A )A.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相继失败B.外战不利,最终北宋亡于异族之手C.国家内部长期安定统一,经济发达D.根除了藩镇军阀割据的局面2. 儒家理想中的一国之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人格?(B )A.无为而治B.内圣外王C.称霸天下D.铁面无私3. 儒家的“内圣外王”指的是怎样的君主?(D )A.什么也不干涉,让百姓按照自然法则生活的君主B.制定法律,并且严格依法治国的君主C.秦始皇、汉武帝那样有大作为,改变历史的君主D.以上三项都不对4.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1.文化交流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2.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毕昇B.韩信C.蒙恬D.蔡伦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A.二百诸侯B.三百诸侯C.五百诸侯D.八百诸侯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A.赋B.诗C.词D.戏剧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C.遣使游说D.离间取胜15.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A.商朝B.周朝C.汉朝D.唐朝16.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这种现象始于A.公元5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17.作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的是A.善良B.孝悌C.节俭D.修身18.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A.圣贤B.隐士C.君子D.忠臣19.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是A.孔子B.鬼谷子C.孟子D.荀子20.“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写照,典出于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21.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A.以木结构为王B.以砖结构为王C.以瓦结构为王D.以土结构为王22.中国最早的儿童识字教材是A.《仓颉篇》B.《史籀篇》C.《千字文》D.《三字经》23.中国政府很早就有防灾思想。
中国文化概论是试题五帝时期相当于什么时期?新时期晚期大溪文化在哪里?长江流域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王国维屈家岭文化主要在今天的哪一个地区湖北汉民族的最终形成是在:汉代“统一化文明”是谁提出来的?李山我国古代文化划分比较简单×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形式。
√河姆渡文化位于今天河南境内×影响文化的长期因素是自然环境。
√良渚文化在江浙一带。
√《老子》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中国近代气象学奠基者是谁竺可桢“从岁差的观点到四方”是谁文章的内容?竺可桢中国古代,春天是生产的季节√中国古代测量时间的原理与美洲的玛雅文化测时间的原理是相同的。
√“东作”一词在中国的意思是:农耕《诗经》中自由相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春敬授民时是农耕文化的需求√《玄功五历》出现于哪里?《管子》《东君》的作者是谁?屈原甲骨文中四方的概念已经形成√在《尧典》中就出现中国历法的影子√闰月是几年一闰4古史辩派的思想是要反封建的。
√2003年考古发现的遗址是:陶寺遗址玉猪龙在谁的墓里发现过颛顼上古时期族群的凝聚依靠的是:C、自身文明的吸附玉猪龙属于哪一种文化?红山文化弗雷泽是哪个国家的英国哪个民族的历法和《管子》中的历法相像?彝族鸡骨战鼓是哪个民族的?彝族中原文明在形成的过程中凝聚了很多种文化。
√民族文化的形成可能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民族的形成必须要有相同的语言√《说文解字》中颛顼的意思是头颅。
√彝族有十二生肖。
√上古时期族群的凝聚是非常稳固的。
×四1 谁是周的始祖A、尧B、契C、后稷D、颛顼我的答案:C2 帝喾有几个儿子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D3 族群代兴的时间段是什么?A、夏代西周之前B、夏代到商代C、夏代到西周D、夏代到春秋我的答案:A4 谁是殷商的始祖A、尧B、契C、后稷D、颛顼我的答案:B5 传说中出生就知道自己名字的远古帝王是:A、黄帝B、颛顼C、帝喾D、尧帝我的答案:C6 传说中“绝地天通”的远古帝王石:A、黄帝B、颛顼C、帝喾D、尧帝我的答案:B7 踩大脚印而生的是谁?A、姜嫄B、简狄C、尉氏D、褒姒我的答案:A8 “家天下”的开启者是谁?A、启B、禹C、桀D、商纣我的答案:A9 踩大脚印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如果将私有制产生、国家建立作为文明的标志,那么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应从________朝开始。
________王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
A. 秦,汉B. 商,唐C. 夏,清D. 西周北宋2.“(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这里的“文”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_。
A.纹理 B. 符号 C. 彩画、装饰 D. 人为道德修养3.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___________被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现象普遍出现。
A. 契约制B. 均田制C. 井田制D. 租用调制4. ________出现了象形、会意、形声制字原则的甲骨文,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到成熟阶段。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5. 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中世纪的枷锁,打破神学势力的垄断;而我国,早在_______时期,人们的智力、体力水平不断增进,对神的力量崇拜就已经逐渐淡漠,开始由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6.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确立了儒学“定于一尊”的地位的是_________。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7. 诸子百家当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_______。
A. 儒B. 墨C. 道D. 法8. 以儒学为主体,以伦理为本位,融合道、释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_________,成为宋文化发展的标志。
A. 玄学B. 经学C. 理学D. 新儒学9. 经考证,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技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_______科技最为突出的结果。
A.魏晋B. 隋唐C. 两宋D. 元明10.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_________,耶稣会士叩开封闭的中国大门,来华传教,也带来了欧洲文化,包括欧洲古典哲学、逻辑、美学、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对中国影响很大。
2011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A.出入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A.查B.验C.测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C)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l2世纪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化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类⽂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化产品B.⽂化内涵C.⽂化现象D.⽂化事象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A.羌B.吐蕃C.鲜卑D.回纥3.“书楚语,作楚声”⼀语说的是( )A.中原⽂化B.齐鲁⽂化C.巴蜀⽂化D.屈原⽂学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明时,⾸先⾯临的特点是( )A.⼤地域上⾃然环境优越B.⼤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地域上⼈⼝构成多族群D.⼤地域上⼈⼝构成较松散5.红⼭⽂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地区⼈群的( )A.社会⽣活B.精神⽣活C.物质⽣活D.家庭⽣活6.夏作为我国第⼀代王朝,历时近( )A.七百年B.六百五⼗年C.六百年D.五百年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农⽽打击⼯商业的⼀种( )A.政治观念B.经济观念C.国家观念D.⽂化观念8.我国市商贸易有⼀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货币是在( )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9.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6A.⼀次同余式组解法B.⼆次同余式组解法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D.⾼次同余式组解法10.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神农本草经》B.《伤寒杂病论》C.《素问》D.《本草纲⽬》11.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公元2世纪B.公元6世纪C.公元8世纪D.公元12世纪12.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A.宗族B.家庭C.什伍⾥甲D.个⼈13.科举制建⽴与全⾯推⾏的时代是( )A.明代B.宋代C.汉代D.隋唐14.《诗·⼩雅·北⼭》云:“溥天之下,莫⾮王⼟,率⼟之滨,莫⾮王⾂。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A.环境标志B.等级标志C.性别标志D.年龄标志E.体型标志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A.艺术B.政治C.道德D.风俗习惯E.宗教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A.战争B.宗教C.农耕D.渔猎E.天灾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D.满月礼E.周岁礼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广义文化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32地理环境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33.制度文化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34.楚辞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35.“中体西用论”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2例如: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是因方苞、姚鼐等人的影响所致;浙东重史学,是因黄宗羲的影响所致;徽州尚经术,是因戴震的影响所致;37.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答:1传统礼俗的等差性;2传统礼俗的调和性;3传统礼俗的规范性;38.简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答:1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主要以儒家的理想人格为代表;2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3圣指圣王,贤通常用“君子”一词来表示;39.简述建国后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答: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文字规范工作;一是针对方言歧异不便交流的状况,大力推行普通话;二是针对汉字繁难问题,成功开展了简化字运动,并不断针对应用中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规范工作;上述两大措施,保证了语言文字在大陆地区的健康发展;40.简述科举取士制度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答:中国的科举取士制度,带来语言教育中重文言轻口语的做法和作文中言文脱节的严重后果;言文脱节不利于文化的普及,却有利于文化的统治和专制;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民族大融合;1南朝: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2北方: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3北魏与其说是汉化,还不如说是“南朝化”;4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5隋唐立国思想的许多方面,须从其制定者的北方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42.试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答: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得违反自然规律;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要整体地看待农作物的栽培,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选择雇工、勤俭持家等;3“荒政”思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在中央国策中应包括备荒、救荒的内容;4人力胜天说;即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事象绪论-7答: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32.九流十家2-45答: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33.血缘九族制3-144答:1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2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34.家天下4-168答: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兴与衰亡;2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但是他并没有摆脱宗法关系的控制,他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35.中庸5-229答:1“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2“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为什么说华北平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1-16答:1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农业,是汉民族的聚集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2华北平原直接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连,是古代重要的农业区,唐宋以后,还是中国的经济中心;3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后来还有侯、俚、僚等族,随着民族的融合,也大体都消失了;37.简述敬顺昊天的宗教现实功能;2-38答:1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敬授民时”,它关系着农耕大事,这正是黄帝的后代所建立的宗教中心凝聚力的根源;2五帝时期的历史,实际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发达;3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38.交通行旅文化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3-140答: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 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它是人类沿着狩猎、采集的固定路线开辟的;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早期的运输工具以挑担为主;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繁荣,我国传统的交通行旅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39.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5-225答:1“天人合一”,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2“天人交胜”,使天人关系学说有了新的发展;3“天人之分”,是战国时代的苟子在他的天论篇申提出来的;40.简述中国人的汉字观念;6-306答:1汉字崇拜,大概从汉字作为一个系统初步形成之日起,我们的祖先就给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尊严的色彩,并且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崇拜的对象;2汉字否定,对汉字的否定主要是从近代开始的;3对汉字的多维思考,在对汉字的极端崇拜和极端否定中,总有一少部分人在冷静地思考,只是他们的声音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2-59答:1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2 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文学方面;有诗三百经学的开启,有两汉社会对歌唱的热爱,再加上文人的参加,诗词大国就养成了;3经学与王莽新政; 王莽新政是受“尧舜禅让”影响的结果,但其失败则其是经学的失败,也是只重周礼而脱离现实的结果;42.试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4-170答:1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科举制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在于其通过价值导向来影响精神文,化的方向,通过建立文官制度来保证士大夫的身份地位,从而使儒家伦理文化有了稳定的传人;2科举制作为建立文官体制的前提,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一个公平合理、枳极有效的选官制度,它在维系民族传统文化、保证中国统一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3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曾经是一先进的选官制度,它为中国文官体制的建立与维持作出了重要贡献;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32.“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33.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31.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35.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他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答:①战争;1分据史记及相关文献记载皇帝与蚩尤曾经大战而皇帝获胜,有效实现聚族;2分②高级宗教确立;1分此前宗教混乱,“家为巫史”,而颛顼时代宗教祭祀行为专业化也起到了聚族作用;2分37.简述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答:①环境标准,因自然环境的不同,服饰略有差异;2分②性别差异,服饰体现了性别的差异;1分③体形标志,人体高矮瘦胖的不同,对服饰的要求也不同;1分④年龄标志,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服装的颜色、样式等也有所不同;2分38.简述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答:①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2分②中国古代类比思想中,有一种叫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2分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2分39.简述汉字的特点;答:①汉字有悠久的历史;1分②汉字属于表意文字;1分③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2分④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2分40.简述禅宗的传播;答: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分北、南两宗;2分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2分中晚唐时期禅宗开始流传城外;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答:①土地的开垦: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2分先秦魏国“尽地利之教”;汉武帝时期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2分②水利的兴修:既关系农业的兴衰,又关系环境的美恶;2分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2分③运河的开凿:春秋战国至清朝后期的运河的开凿历史;2分42.试述人生礼俗的家族特征;答:人生礼俗指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它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其家族性特征在每一阶段均突出地表现出来;2分从诞生礼仪看,婴儿一出生,甚至在出生之前就收到父族与母族的精心呵护,婴儿的教育和培养成为家族的重要事务;2分成人礼原本是独立的人生礼仪,由于传统的社会重视家庭形式,个人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个人的资格与能力从属于家庭的需要,因而成年礼逐渐演变为婚礼的一部分;2分婚姻礼仪的各个缓解都要贯穿着明确的家族原则,婚姻缔结着家族关系,婚姻延续了家族的香火;2分而丧葬礼仪中最能体现家族社会关系的是丧服礼制,亲属要依与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的孝服“守制”;2分三、名词解释题31.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32.“三皇五帝”:“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文化发明者;“五帝”是皇帝、颛顼、高辛、尧、舜;33.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业为本的原则和指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34.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人们一般将隋大业三年607年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35.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答:①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他们的地理条件,从而展开其文化创造历程;2分②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2分③了解文化时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的;1分④地理对人文的影响,有许多复杂的中介内容1分37.简述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答:①农业;2分②制陶;2分③石器的磨制与钻孔;2分38.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答:①造纸术的发明者相传为东汉时期的蔡伦;2分②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纸;2分③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入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2分39.简述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特征;答:重整体;2分②重体悟;2分③以经验为基础;1分④直观思维;1分40.简述中国人语言观念的内容;答:①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1分如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讨论等;2分②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追求,1分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的不断探索等;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答:①秦汉时期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2分②秦汉以来,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严密的人身控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的显着特点;3分③秦汉以后,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熟与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2分在专制社会里,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与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收到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孔不入的政治权利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沉闷与单调;3分42.论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答:①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修养、2分道德实践;2分②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基本特点是并不注重重建构理论体系,2分而强调身体力行,2分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2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32.阿房宫赋:作者杜牧;该作品的撰写虽是带有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是对统治阶级滥砍乱伐林木,在北方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揭露;33.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据此而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34.什伍里甲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最早是春秋齐国推行;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闾里治安;后代里甲制由此发展而来,并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35.仁爱孝梯:仁者,爱人也;梯者,顺也;仁爱孝悌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处理家庭成员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大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答:①山西高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3分②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故而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3分37.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答:①中国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理想;2分②中国人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观念和思想法则;2分③先秦文化作用于后世文化;1分④稳定的价值观念对后代施以深刻影响;1分38.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答:①祖师崇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2分②师徒传承,手工行业的技术传承是在师傅和徒弟之间进行的,徒弟入行、拜师、出师都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2分③行业禁忌,传统手工业有许多行业忌讳,反映了过去手工业生存艰难的另一面;2分39.简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答:①在科举制度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制度,2分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1分②它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代西方实行的文官制度,2分就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基础;1分40.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答:从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进入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3分最后进入文化变革的核心——价值观念层面的变革;3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答:居住方式:居住方式的选择与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居民住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2分居住建筑格局:多位前院后屋或前园后屋的风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产;3分居室外格局:院墙、院门、庭院;居室内格局:睡处、神位、照明、取暖和贮藏、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3分居住建筑仪式: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仪式、祭灶仪式、搬迁仪式;2分42.试述礼记大学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和八个步骤;答: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2分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2分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人“明德”,第二是“亲民”,“泛爱众而亲仁,第三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2分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分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目标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1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32.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学术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33.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34.谚文:古代朝鲜仿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35.“返本开新”: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即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五帝至商的宗教崇拜分野;答:该历史时期的宗教崇拜大体为:①超自然神;2分②天神地只;1分③祖先神:1分④商朝力量愈大,祖先神灵祭祀愈占主要地位;2分37.我国历史传说中解释的工匠有哪三个特点答:①具有手工艺性;2分②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2分③唯一性;2分38.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点答:①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分②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2分③严密的人身控制;2分39.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答:这些美德不仅为过去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力量;3分也会为未来中华民族的腾飞发挥重要的作用;3分40.简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纲领;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分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2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答:区域文化构成的因素:①自然环境:人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文化决定地域人群文化的第一层次;2分越是人类生活的早起,该层次内容所起的作用就越大;2分②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2分③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人群形成竞争关系;2分④典型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2分42.试述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规范功能;答:①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3分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1分②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3分③以规劝惩罚的礼俗规条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32.阴阳家:阴阳家以张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33.重农主义:它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其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前期为主的是(A )A.般若学B.涅盘学C.禅宗D.密宗2.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C)A.血缘B.地缘C.亲亲D.同门3.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A )A.什伍里甲制度B.郡县制度C.户籍制度D.宗法制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A.《刑书》B.《法经》C.《秦律》D.《汤刑》5."以物比德"属于( D)A.整体思维B.伦理思维C.辨证思维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C)A.张道陵B.葛洪C.释迦牟尼D.孔子7.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A )A.三纲B.五常C.五伦D.十教8.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A.24个B.25个C.26个D.27个9.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 B)A.炎帝B.黄帝C.仓颉D.孔子10.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B)A.《说文解字》B."书同文"C."文字神赐"D."圣人造字"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6分)1.在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大体有(CDE )A.佛B.上帝C.超自然神D.天地神祗E.祖先神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人才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ABC )A.孝廉B.茂才C.秀才D.贤良方正文学E.探花3.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BC )A.嫡长子继承制B.宗族祭祀C.军事讨伐D.宗法体系E.家族血缘4.下列属于庶族平民礼俗的有(ABCDE )A.三月三B.七月七C.春节D.清明E.端午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ACDE )A."天人合一"B."天人感应"C."天人交胜"D."天人之分"E."重天轻人"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ABCE )A.生B.旦C.净D.末E.丑7.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AB )A.健舞B.软舞C.字舞D.花舞E.马舞8.下列观点中,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BCD )A.诗言志B.尚意追求C.中和之美D.尊崇自然E.乐以教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1.文化现象2.《神灭论》3.本草之学4.中体西用论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大势。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试题与答案(最全版)一、单项选择题1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D)2-44Λ.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业2.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C)3T16A.夏代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3.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的人是(A)3T21 Λ.黄帝B.伏羲C.后稷D.鲁班4.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B)3-154A“本草”B.“房中”C.“难经”D.“四诊”5.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4T59A.伦理政治B.强权政治C.议会政治D.民主政治6.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C)4T62Λ.前期的禅让制B.前期的母权制C.后期的父权制D.后期的禅让制7.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B)4-171 Λ.口试8.策问C.笔试D.殿试8.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A)绪论-6Λ.文化内涵8.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9.下列各项中属于文化思潮的是⑻绪论-8Λ.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D.清代的考据学10.从公元前I1Oo年到公元1400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
这个寒暖交错期上起西周,下迄(D)IT7Λ.秦末B.两汉C.唐末D.明初11.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C)I-21A.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移动B.从西到东逐渐移动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D.从东到西逐渐移动12.在《史记》一书中,较为全面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C)I-26Λ.《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C.《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13.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A)4T92Λ.天神祭祀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D.四时祭祀14.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D)5-213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15.《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023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考生回忆版)一、名词解释36.文化现象:答案: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例如,观察捕鱼;月晕与风一起出现;曲盛行于元代37.烹饪:答案:烹饪,也称熟食制作,包括烧、烤、蒸、煮技艺。
它能把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不能食用的原料加工成食品,提高了人们利用生态环境的比率和生存能力38.字谜:答案: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作字谜的谜面。
39.君主专制制度:答案: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40.圣贤:答案:圣贤是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
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
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所追求的人格目标;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
圣与贤主要是从社会地位方面所作的划分,就其道德修养来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
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
二、简答题41.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
答案:(1)土地的开垦。
我国历朝历代,都极重视土地的垦殖和深度利用。
汉曾有“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亩产量。
(2)水利的兴修。
水利的兴修,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恶,这在北方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由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幅度提高。
在西北地区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还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
(3)运河的开凿。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等,都有运河的修建,历史悠久。
到了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元朝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促使运河沿岸的城市得到了繁荣。
42.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
答案:第一,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
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练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C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C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D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D 】A.和睦 B.团结 C.和平 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D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 C.原始狩猎业 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C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D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C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 】A.出人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D 】A.查 B.验 C.测 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 C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2世纪 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B 】 A.周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C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 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C 】A.五帝时期 B.夏朝 C.周代 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 】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D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B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答: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赣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和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2.两税法答: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
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
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
3.丝绸之路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4.三省六部制答;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心、、、、、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
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
《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
《》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A.三论宗 B.天台宗 C.法相宗 D.禅宗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白族7.周代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谪长子继承制 D.以上答案都正确8.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首先在战国时期实施B.源于战国的“耕战”政策C.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全面推行这一政策,实行重要工商业的国家垄断D.严重地束缚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个性9.春秋以前史官的身份可能是()。
A.神职人员 B.自然科学家 C.政治家 D.兼有上述三种身份10.在《人间词话》中以“境界”概念总结中国诗歌文化特征的著名学者是()。
A.钟山嵘 B.严羽 C.王国维 D.朱光潜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5分)1.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已无作用,应该走进博物馆。
2.中庸是一种辨证思想。
3.王阳明的“心学”旨在加强儒家伦理道德,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明中叶以来的个性解放思潮。
4.在当前形势下,人文价值观与自然科学一样,不应具有民族性。
5.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四、论述题(共25分)1.“五常”被儒家认为是个体修养、改良社会的重要因素,而庄子则说这些道德条目是为大盗服务的。
你听:“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联系我们学过的内容,请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评论,并就“五常”在现代社会中有无作用进行分析。
(10)2.试述宗法之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5分)试题一答案一、填空1、明明德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菩提树苦集灭3、老子庄子太平道五斗米道全真道4、太阳黑子九章算术祖冲之5、史记纪传体编年体资治通鉴通典记事本末6、经学玄学理学7、相生相克二、选择1、D 2、A 3、D 4、B 5、D 6、B 7、D 8、C 9、D 10、C三、辨析 1、错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着实用性、有机性、整体性的特点,与西方科学技术体系相比,是在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指导之下产生的,是一种异质于西方科学体系的体统,一些科学思想、理论、现象对当代科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些科学成果是当代科学所不可缺少的,而且中医学现在还在发挥这重要作用。
2、正确。
中庸揭示了辨证法中的关节点的思想,主张一种动态的平衡,主张取中,是辩证法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环。
3、正确。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高扬了人的道德主体性,认为通过个人自觉、自主的修养就以达到圣贤的境界。
他修养的目标是儒家道德境界,但是她的哲学思想方法却为李贽等人发挥,将“良知”本体替换为“童心”等具有自然人性论倾向的内容,因而促进了当时的个性解放思潮。
4、错误。
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普遍规律的体系,具有普遍适用性。
人文价值观则是关于“应然”问题的学说体系,包含着严格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不同民族各有其特点。
5、正确。
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它包括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人自身改造两个方面。
四、论述(一)1、儒家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它既具有暂时性,也具有永恒性。
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含义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但不容否认,她也有着超越时空的普世性。
2、庄子所揭示的是一种道德的暂时性现象。
也就是说道德条目在不同的情境下含义与作用是不同的。
而且庄子做举的例子从方向上就是不符合道德的,在此前提之下,一些道德条目所起的作用也是消极的。
3、五常在等级社会下起到维护等级制的作用,是平等的敌人。
但是在民主平等的社会条件下,也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有着不容抹杀的当代意义。
(二)宗法制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度、分封制、庙制等一系列制度。
宗法制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她是儒家文化赖以产生的土壤,是忠孝一源观念的制度基础,是历代封建政治、文化制度的张本。
(以上要点需要展开,否则酌情减分《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二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自汉代董仲舒改造原始儒学以后,新的儒家政治伦理学即“三纲五常”成为历代遵循的金科玉律,五常是、、、、。
2.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体通史;班固的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唐代杜佑的是典制体史书的开山之作;唐代的《史通》为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宋代袁枢开创了体系列。
3.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成就辉煌,其代表有洛阳的、大同的、敦煌的。
4.经学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学问,西汉讲微言大义的占主导地位,东汉讲文字训诂的获得大发展,学者辈出。
5.佛教“四谛”是指、、、。
6.汉字是世界上古老而典型的表意文字,它的主要构造方法为象形、、、。
7.东汉后期,张陵创立的与张角创立的,为早期的民间道教。
北朝时,对道教进行改革,获得北魏统治者推崇。
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风靡一时。
8.元杂剧作者可知姓名者约有200人,其主要代表则是“元曲四大家”,即关汉卿、马致远、、。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且较成熟的文字是()。
A.陶文B.金文C.甲骨文D.石鼓文2.把中国古代各门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
A.音乐B.戏曲C.建筑D.园林3.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总结性专著是()。
A. 《廿二史考异》B.《十七史商榷》C. 《文史通义》D.《廿二史札记》4.唐代画家中被称做画圣的是()。
A.李思训B.吴道子C.闫立本D.韩干5.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A.《春秋》B.《史记》C.《汉书》D.《文献通考》6.中国古代类书中,规模最大的是()A.《太平广记》B.《太平御览》C.《永乐大典》D.《艺文类聚》7.民间道教“天师道”的创始人是()A.老子B.葛洪C.张陵D.张角8.主张五德终始学说的学者是()A.孟子B.荀子C.邹衍D.韩非9.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A.天文学B.数学C.农学D.中医学10.佛教中国化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A.华严宗 B.天台宗 C.法相宗 D.禅宗11.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白族1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 B.分封制 C.谪长子继承制 D.以上答案都正确13.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1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15.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16、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
A、韩非B、商鞅C、申不害D、李悝17、元杂剧作品有700多部,其中被称为“天下夺魁”的剧作为()。
A、窦娥冤B、赵氏孤儿C、墙头马上D、西厢记18、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在晋、唐、宋、明各有不同,大致说来,唐人()。
A、尚意B、尚态C、尚法D、尚韵19.“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理学家()提出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A.朱熹 B.程颢 C.王守仁 D.王夫之20.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 )。
A.日本 B.朝鲜 C.越南 D.上述三国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2.如何理解“天人合一”?3.道教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是什么?4.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是什么?5.经学的地位及对文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25分)1.周人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15分)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其意义。
(10分)试题二答案一、1.仁义礼智信 2.纪传体《汉书》《资治通鉴》编年《通典》刘知几纪事本末 3.龙门云冈莫高窟 4.今文经学古文经学 5.苦集灭道 6.指事会意形声 7.五斗米道太平道寇谦之全真教8.白朴郑光祖二、1.C 2.B 3.C 4.B 5.A 6.C 7.C 8.C 9.D 10.D 11.B 12.D 13.D 14.A 15.D 16. A 17.D 18.C 19.C 20.D三、(要点)1.文化的实质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作用与自然客体包括人本身而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