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97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以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为代表的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三、教学重点: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整个农耕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业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的关系等。
要以农耕生产为基点,揭示各种经济现象间的联系,不要孤立地罗列经济现象。
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轻音乐,放松身心。
用学生最熟悉的诗歌《悯农》引出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讲授新课,拓展升华1、相对于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时期,在生产生活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认为他们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在学生发言基础上,补充说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重要的社会产生部门。
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和粟等遗物,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和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进一步点明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定居生活以及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响,从而向学生渗透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的教育观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反思北师大版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初一新生对于原始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的的概念及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的关系等可能难以理解。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生产距今时间:地点:生产工具:原始农业:生产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生活状况:距今时间:地点:生产工具: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生活状况:二、构建知识框架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制衣距今时间:约七千年地点:长江流域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原始农业:最早种植水稻生产原始畜牧业:饲养家畜原始手工业:制陶、乐器、玉器定居生活生活状况挖掘水井干栏式房屋距今时间:约五六千年地点:黄河流域生产工具:磨制石器普及、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原始农业:最早种植粟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狗生产原始手工业:彩陶、纺线、织布、定居生活生活状况半地穴式房屋食物种类丰富三、教师总结1、从以上史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的生产和生活比山顶洞人有极大进步,他们已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出现并成为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
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和粟等遗物,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并且学会了建造房屋。
之所以他们房屋的建筑样式不同,主要是根据我国南北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所决定的。
3、文字雏形在半坡原始居民出现板书设计:距今时间坐落地点生产工具原始农业畜牧业生活状况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课后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涉及了我国南北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两个典型母系氏族阶段,再现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远古时期是非常陌生并且难于理解的。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当的补充一些资料,再配以一些生动的图片加以注释和说明,应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一、导入观看视频,思考原始人类面临着怎样的生存困境? 野兽凶猛,生存极其危险;气候寒冷,食物来源不稳定 怎么办? 农业与定居二、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1.生产工具的改进打制石器是指原始人类从坚硬的石块上,用其他石块打下的石块或石核,粗糙、笨重——旧石器时代约10000万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磨制石器是指表面磨光的石器,更加精细——新石器时代史前时期: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历史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农业的起源及意义任务一:结合考古发现和古籍记载,思考原始农业是如何兴起的?观看视频,思考问题观察图片,了由时石的演进观察图片,研读史料,材料一: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
——《管子》 材料二:考古发现:非洲稻最早起源于尼日利亚,追溯到3500年前,亚洲的印度稻最早距今6000-4000年,而中国稻距今约10000年前。
结论:(1)距今约2万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生长。
(2)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结论: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粟、黍均发现于我国。
任务二:观看视频,如何理解农业起源的重要意义?变化:农业起源前:人类对自然是被动适应;农业起源后:人类主动改造改良自然、获取更多基本所需品结论:水稻、粟、黍的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3.原始农耕的分布特点任务三:观察《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说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思考我国原始农业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重要遗址:玉蟾岩遗址、东胡林遗址、贾湖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
特点一: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多思出间、标志、意义观察地图,思原一特点,原因特点二:沿河流分布(如长江、黄河)提问:原始农业为什么分布在此?原因: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
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的遗存。
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
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内容标准内容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
认知提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解读: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
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栽培粟,这些都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
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
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荇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识读《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二、教材分析半坡遗址的发现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兴起知识结构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前面两个子目与第三子目之间,是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
前两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讲述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是为讲述原始农业的发展作铺垫。
原始农业的发展是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的落脚点。
半坡居民住着半地穴式房子,会制作精美的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白菜等,饲养猪、狗等家畜。
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人工栽培稻;他们住着午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由点窥面,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都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
七班级历史其次课教案七班级历史其次课教案1【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
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力量和方法:通过识图,培育观看力量;通过观看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育审美力量;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拟,培育同学把握、运用比拟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疏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奉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制造的价值,生疏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生疏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教学步骤】老师活动同学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利用同学生疏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二、河姆渡遗址该遗址是何地发觉的发觉了些什么这些发觉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指导同学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
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同学看书、查找、发觉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过渡,引起同学连续探究的爱好。
三、半坡遗址要求同学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消灭这样的现象〞观看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你能依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大胆猜想、想象同学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原始农耕生活》第一课时本课是在继第一课基础上,讲述原始的农耕生活,目的要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采用读图,用视觉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然后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生活,然而靠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对原始人类来说是否有保障?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等等。
《原始农耕生活》教材分析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本课的板块结构为:“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一、第二个子目同第三个子目之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
第一个子目与第二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
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
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与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教材例举了大量文物图片,重视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同时,还配有《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强化学生历史的时空概念。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考古材料的分析,学生识记掌握我国河姆渡居民的农作物、农业工具、房屋、家畜、陶器、玉器乐器、雕刻、天然漆;半坡居民的农作物、生活工具、家畜、房屋、陶器、纺织业等;通过本课学习,记住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考古材料推出考古结论,学生明白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设置问题,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通过河姆渡、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比较,学会比较分析的办法,同时得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晚期生产生活的发展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初中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教案模板初中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优秀教案模板一一、概述1、课名:《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堂历史课;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3、《原始的农耕生活》是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第二课,主要介绍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
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2)初步理解原始农耕经济的生产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3)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想象私有财产的产生过程,认识到私有财产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表现,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初步形成提取图片信息和历史想象的能力;(2)通过阅读简短的文字材料,初步形成有理解的阅读能力;(3)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形成初步的归类、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祖国原始先民创造原始农耕文化的艰苦条件,对祖先在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做出的伟大贡献产生敬仰之情;(2)通过分析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房屋结构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了解古代先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体会古人的探索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学习过有关原始社会的知识。
对氏族公社时期的生活状况有一定的了解;(2)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形象思维比较强;(3)学生阅读历史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还没有养成阅读历史图片的自觉习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解决方案: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历史图片,阅读参考资料和教材,引导学生想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场面,使学生对原始农耕生活形成具体形象的印象。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课标内容1.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2.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知道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时空观念:识读地图,知道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的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了解自然地理条件对原始农业形成的影响,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
知道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分别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
3.史料实证:通过考古发现,了解河姆渡、半坡、仰韶、大汶口等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
通过中国原始农耕遗址的重要出土文物,说明我国出现了最早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早在10 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
4.历史解释:通过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内容,说明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5.家国情怀:认识到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黍的国家,我们的先祖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表达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的遗址——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教学难点】比较不同地区原始农耕文明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原始农作场景想象图这幅画描绘了发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活动场景。
农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生活。
我国原始农业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哪些对人类文明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到原始社会,体验祖先们的农耕生活吧!(二)新课探究探究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农业起源教师讲解: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农耕生活。
难点:原始农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猜谜语
谜语一
水里生来水里长,
小时绿来老时黄,
去掉外壳黄金甲,
煮成珍珠喷鼻香。
——(打一植物)
谜语二
白如玉,
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
却是宝中宝。
——(打一植物)
学生:水稻。
教师:水稻颗粒饱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农作物,我国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那么水稻最早是在哪里种植的?由哪一原始居民普遍种植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步入原始的农耕时代,去体味远古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吧。
新课探究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史料研读】
材料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性经济到生产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
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值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问题探究】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答案提示:距今约1万年,我国南北方同时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世界上。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目标】①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意义。
(历史解释)②了解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状况,通过两者对比认识到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③认识我国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原始居民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大家认识这些农作物分别是什么吗?答案提示:小麦、水稻、高粱、粟教师指导: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出现农业,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什么是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有哪些重要的历史遗址?答案提示:新石器时代是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仰韶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
教师指导:距今1万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出现原始农业,早期先民由渔猎走向定居,中华文明开始奠基。
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黄河中上游进入仰韶文化时期,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1、自主学习:(1)【温故知新】原始人类主要靠什么生活?答案提示:采集、渔猎;(2)仅靠采集和渔猎可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么?答案提示:不可以;教师指导:受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影响,采集狩猎这种方式食物来源不稳定,不利于生存。
后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掌握了动植物生长知识。
第2课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河姆渡聚落
案例说明
选择课文的第二目“河姆渡聚落”作为案例,主要考虑到学生在已经学习“半坡聚落”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文化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的代表型文化——“河姆渡聚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半坡聚落”进行比较,理解原始居民在新石器时代创造出的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为学习下一目“大汶口原始居民”经济发展导致成员之间贫富分化作好知识铺垫。
教学过程
1. 承上一课目的过渡
教师讲述:半坡聚落遗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展现了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远古文明,那么这是否代表了整个中华大地在当时的文明特点呢?(由于中国面积辽阔,南北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呈现出不同特色。
)到了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河姆渡遗址,这一考古发现令人兴奋不已。
呈现当时河姆渡遗址发掘情景的图片,经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发掘,河姆渡遗址的揭露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发现了四个相继叠压的文化层。
其中第三、四层展现出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被命名河姆渡文化。
如果你是当时在现场进行发掘的一名考古学家,通过接下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是否能总结出河姆渡遗址呈现了新石器时代怎样的生产生活特点呢?
学生活动:进入历史情景,思考问题。
设计思路:设置历史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远古历史的距离。
培养学生
根据考古发掘内容对远古历史进行合理分析的逻辑思维方式。
2.案例主体
教师活动一:呈现一张1996年发行的河姆渡遗址的邮票的图片。
这张邮票的主题是“稻作农业”,为什么邮票的背景是稻谷,而画面正中是一件器物?这件器物是干什么用的?它是用什么制作的?它与稻作农业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对比课本中的图片与课件中的邮票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以当今的邮票实物展示介绍远古的历史,引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
以课本为蓝本,拓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从文字、图片等多种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用对比、联系的方法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课本中与课件中骨耜图片的分析,理解河姆渡的骨质农具的用途与优点。
教师活动二:呈现河姆渡稻谷多幅图片,包括稻谷出土时堆积在一起的情景和显微镜下的稻谷形态。
介绍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的规模与稻谷品种,如此规模的稻谷堆积说明了什么?哪些原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补充材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河姆渡遗址原始稻作农业的发达程度。
培养学生将此节的问题与上一节的知识内容进行联系思考的能力,农业工具制作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有利于农业的进步。
教师活动三:呈现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陶器图片。
这些图片可以分为哪两类?动物造型的陶器艺术品的出现说明了当时生产的什么情况?
学生活动:观察课件图片,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补充课文内容,介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并将“河姆渡聚落”的家畜饲养情况以陶器造型的方式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从考古材料合理分析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对历史进行合理地想象。
教师活动四:展示一张1996年发行的河姆渡遗址的邮票的图片。
这张邮票的主题是“干栏建筑”,图片中的木构件是怎么拼接在一起的?河姆渡居民以此为材料建造了什么样的建筑?你能说说河姆渡房屋的建筑方法吗?为什么要建造这种形式的房屋?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理解河姆渡建筑所使用的“榫卯结构”。
通过描述河姆渡房屋的建筑方法,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联系河姆渡遗址所在的地理环境特点,使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感受先民适应环境而具有的生存智慧。
教师活动五: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能否结合考古发掘,描述一下河姆渡居民一天的生活情景呢?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组内成员相互描述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为酷爱历史学习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总结“河姆渡聚落”一目的知识要点。
同学们在学习完“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两部分内容后,在笔记本上设计表格,对比两处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遗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活动:讨论绘制表格,比较两处遗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思路:通过对比的方式,总结本堂课已经学过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3. 本课目小结
教师活动:距今约7000—6000年的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所体现的原始生产生活情况表明,新石器时代时期,人们已经进行稳定的定居生活。
人们设计出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
式房屋来满足南北不同地理环境要求,为自身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条件。
此外,人们用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进行原始农业耕作,原始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发展。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既满足了人们定居生活的需要,其装饰图案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艺术情趣。
在此基础上,到了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时候,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我们通过学习大汶口原始居民来了解一下新一阶段的文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