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强化冶炼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26
高炉强化冶炼论文:钢铁企业中的高炉强化冶炼探讨摘要高炉强化冶炼是近年炼铁生产发展的主要任务,高炉要获得“优质、高产、低耗、长寿”,必须强化冶炼。
本文从高炉强化冶炼的意义入手,指出我国高炉强化冶炼的几项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炉强化冶炼;意义;措施高炉强化冶炼,是指使高炉生产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主要是通过采用精料、大风量、高风温、高顶压、低硅冶炼、提高喷煤比和富氧率及强化高炉操作管理等手段。
炉强化冶炼是决定炼铁生产系统及高炉操作状态的重要指标,是一项重大的节能增产技术,既可降低高炉燃料比,又可提高利用系数,也可减少炼钢熔剂消耗,缩短炼钢冶炼时间,降低工序能耗,是炼铁生产技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高炉冶炼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能源和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短缺,高炉强化冶炼技术越来越受到倍加重视。
1高炉强化冶炼的意义高炉强化冶炼是实现高炉增产、节能,是高炉各项冶炼技术综合合理利用,是增铁降耗的重要途径,是高炉冶炼发展的趋势。
对炼钢来说,优质的炼钢铁水可实现无渣或少渣冶炼,缩短炼钢冶炼时间,也可减少炼钢熔剂消耗,降低能耗和费用。
强化冶炼是提高高炉利用系数、提高产量、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生铁成本、降低工序能耗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是改善生铁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炉强化冶炼技术的应用,利用系数的提高、焦比和生铁含硅量的降低是炼铁生产水平的一大进步,是炼铁操作技术的一个新水平,成为近年来引人注目的一项技术。
铁水是氧气顶吹转炉的主要金属料,占装入量的70 %-100 %,铁水的化学热与物理热是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主要热源。
铁水含硅量直接关系到转炉炼钢的经济技术指标,是铁钢系统平衡的关键。
随着炼钢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炼钢生产的节奏越来越快,在原燃料供应和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铁前系统明显能力不足,为了进一步满足后续生产的需求,增产节焦,节能降耗,高炉强化冶炼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我国高炉强化冶炼的主要措施最近10年来,国内外高炉强化冶炼技术有了新一的进展和突破。
高炉炼铁工艺及强化操作高炉炼铁是指利用高炉将铁矿石还原成铁的工艺。
下面将介绍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和强化操作。
首先是炉料准备。
炉料是指进入高炉的原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燃料和熔剂。
铁矿石是炼铁的主要原料,有各种类型,如富含铁的赤铁矿、磁铁矿等。
燃料主要是焦炭,用于提供炉内的热量。
熔剂主要是石灰石,用于与铁矿石中的杂质产生反应,形成易于熔融的铁渣。
然后是炉顶喂料。
炉顶喂料是将炉料逐层从高炉顶部加入,以保持炉内的物料平衡。
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高炉顶部,同时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燃料和助熔剂。
炉料从高炉顶部逐层往下加入,以确保炉内的物料层结构稳定。
然后是高炉操作。
高炉操作是指控制高炉正常运行的一系列操作。
首先是通风。
高炉顶部设有风管,通过风管送入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维持炉内的高温。
其次是给料。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给炉料补料,保持高炉内的物料平衡。
还有是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高炉内的温度和压力需要进行实时监测,以保持高炉内部的平衡状态。
接下来是铁渣处理。
高炉炼铁过程中,铁矿石中的杂质会与熔剂反应形成铁渣。
铁渣是高炉炼铁的副产物,需要进行处理。
铁渣处理主要包括根据铁渣的性质进行分选和利用。
铁渣中的铁石可以回收利用,用于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
而其他杂质则需要通过石灰石的熔融和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炉渣的物质,进一步净化炉渣。
最后是产品收得。
通过高炉炼铁,最终产生的产品是生铁。
生铁是铁矿石还原后的产物,含有较高的碳含量和一些杂质。
生铁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使其达到市场上的要求。
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转炉炼钢或电炉炼钢技术,将生铁中的杂质进一步去除,得到优质的钢铁产品。
为了提高高炉炼铁的效率和质量,还有一些强化操作可以应用。
比如,在炉料准备过程中,可以根据铁矿石的性质进行选矿和破碎处理,以提高炉内的还原反应速率。
另外,可以在炉顶喂料过程中,适当控制喂料速度和炉料的层次,以保持高炉内的平衡状态。
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回复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是通过改进和优化高炉冶炼过程,提高炉内矿石的还原和熔化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并逐步回答相关问题。
一、高炉强化冶炼的背景和意义高炉是冶炼的核心设备之一,具有熔化矿石、还原金属氧化物、脱硫以及合金添加等多种功能。
强化冶炼手段旨在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这对于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炉强化冶炼的主要手段1. 提高炉料品位高炉强化冶炼的第一步是提高炉料品位。
通过选用高品位的矿石和燃料,减少杂质含量,可以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量。
2. 优化炉料配比炉料配比是指矿石、焦炭和烧结矿在高炉中的加入比例。
通过合理的炉料配比,可以控制炉内反应的平衡,提高冶炼效果。
优化炉料配比需要根据炉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炉渣特性进行科学的设计。
3. 改进炉渣配方炉渣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液相和固相两个组成部分。
通过改进炉渣配方,可以提高炉渣的脱硫和吸附能力,减少冶炼过程中的杂质含量。
4. 加强高炉控制高炉控制是高炉强化冶炼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5. 引入先进技术高炉强化冶炼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例如,通过喷吹装置引入高温燃烧气体,可以提高高炉的冶炼温度和热效率;通过炉内预处理,可以改变炉料的物相结构,提高冶炼效果。
三、高炉强化冶炼手段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高炉强化冶炼手段可以提高冶炼效率和产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这可以帮助钢铁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挑战高炉强化冶炼手段的实施面临着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从技术上讲,高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优化和改进手段需要综合考虑。
从经济上讲,高炉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且可能需要长时间才能回收投资。
高炉工艺]高炉冶炼过程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
铁矿石、焦炭和熔剂等固体原料按规定配料比由炉顶装料装置分批送入高炉,并使炉喉料面保持一定的高度。
焦炭和矿石在炉内形成交替分层结构。
矿石料在下降过程中逐步被还原、熔化成铁和渣,聚集在炉缸中,定期从铁口、渣口放出。
鼓风机送出的冷空气在热风炉加热到800~1350℃以后,经风口连续而稳定地进入炉缸,热风使风口前的焦炭燃烧,产生2000℃以上的炽热还原性煤气。
上升的高温煤气流加热铁矿石和熔剂,使成为液态;并使铁矿石完成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煤气流则逐渐冷却。
下降料柱与上升煤气流之间进行剧烈的传热、传质和传动量的过程。
下降炉料中的毛细水分当受热到100~200℃即蒸发,褐铁矿和某些脉石中的结晶水要到500~800℃才分解蒸发。
主要的熔剂石灰石和白云石,以及其他碳酸盐和硫酸盐,也在炉中受热分解。
石灰石中CaCO3和白云石中MgCO3的分解温度分别为900~1000℃和7 40~900℃。
铁矿石在高炉中于400℃或稍低温度下开始还原。
部分氧化铁是在下部高温区先熔于炉渣,然后再从渣中还原出铁。
焦炭在高炉中不熔化,只是到风口前才燃烧气化,少部分焦炭在还原氧化物时气化成C O。
而矿石在部分还原并升温到1000~1100℃时就开始软化;到1350~1400℃时完全熔化;超过1400℃就滴落。
焦炭和矿石在下降过程中,一直保持交替分层的结构。
由于高炉中的逆流热交换,形成了温度分布不同的几个区域。
在图1中,①区是矿石与焦炭分层的干区,称块状带,没有液体;②区为由软熔层和焦炭夹层组成的软熔带,矿石开始软化到完全熔化;③区是液态渣、铁的滴落带,带内只有焦炭仍是固体;④风口前有一个袋形的焦炭回旋区,在这里,焦炭强烈地回旋和燃烧,是炉内热量和气体还原剂的主要产生地。
液态渣铁积聚于炉缸底部,由于比重不同,渣液浮于铁液之上,定时从炉缸放出。
铁水出炉温度一般为1400~1550℃,渣温比铁温一般高30~70℃。
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回复高炉强化冶炼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工艺改进,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方法。
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高炉强化冶炼成为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高炉炉缸结构、喷吹系统优化、配料技术改进和高炉操作方法优化四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步一步回答高炉强化冶炼的手段。
一、改进高炉炉缸结构高炉炉缸是高炉内部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对冶炼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高炉的冶炼效果,可以通过改进高炉炉缸结构来优化冶炼环境。
1. 提高炉肩的强度和耐火材料质量:炉肩是高炉炉缸的上部,负责承受高炉内部冶炼压力和冶炼物料的侵蚀。
提高炉肩的强度和耐火材料质量,可以减少炉缸的磨损和炉缸壁的腐蚀。
2. 优化炉缸形状:改进高炉炉缸的形状,可以提高炉缸内的流动性和物料的混合程度。
例如,采用锥形炉缸可以增加物料和煤粉的混合速度,提高冶炼效果。
3. 设置降温装置:在高炉炉缸中适当设置降温装置,可以降低炉缸内的温度,减少冶炼过程中的烧损和能耗。
二、优化喷吹系统喷吹系统是高炉冶炼过程中供气和喷吹燃料、冶炼物料的关键设备,对高炉冶炼效率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喷吹系统的效率,可以进行以下优化:1. 改进喷吹煤粉粒度:煤粉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燃料,煤粉的粒度对燃烧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适当调整和控制煤粉的颗粒大小,可以提高煤粉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效率。
2. 优化喷吹风速和角度:喷吹风速和角度的调整对物料的混合和煤粉的燃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改变喷吹风口的结构和位置,调整喷吹风速和角度,可以提高冶炼反应的强度和均匀性。
3. 定期清理和维护喷吹系统:定期清理和维护喷吹系统是保证喷吹效果和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清理喷吹风口和喷吹管道的积灰和结焦物,可以减少堵塞和爆破的风险,提高喷吹效果和稳定性。
三、改进配料技术高炉焦炭、铁矿石和熔剂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原料,通过改进配料技术可以提高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
1. 优化焦炭配比:焦炭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还原剂和热源,优化焦炭配比可以提高冶炼温度和还原效果。
摘要:高炉强化冶炼是指在保证高炉生铁质量和延长高炉寿命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生铁产量,达到高炉冶炼的经济化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字:高炉强化冶炼是指在保证高炉生铁质量和延长高炉寿命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生铁产量,达到高炉冶炼的经济化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1各工序之间生产节奏根据各工序的产能匹配高炉强化冶炼的限度,在生产组织中,应充分考虑各物料的供求情况,控制好生产节奏,防止高炉强化冶炼带来生产链条脱节,导致潜在事故的发生。
2工艺结构应趋于合理高炉强化冶炼需要相应的合理工艺结构,富氧喷煤工艺为高炉强化冶炼提供了保障,可以实现两条腿走路,提高高炉利用系数一方面靠提高冶炼强度,另一方面靠降低燃料比,后一种更具有经济效益,更符合高炉强化冶炼的要求。
3物料供应应满足要求“精料”是高炉强化冶炼的基础,提高含铁物料入炉综合品位,降低入炉燃料综合灰分,降低渣铁比,为高炉强化冶炼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按照精料方针的要求,把物料质量的稳定工作落到实处,减少炉况的波动。
防止不顾高炉物料质量情况一味强化冶炼,导致炉况失常,高炉操作不能脱离炉况顺行而运作。
一次炉况失常的损失是十分惨重的,生产组织中要避免炉况失常事故的出现,对存在的问题争取早动、少动,稳定各种操作制度,为强化冶炼解除后顾之忧。
4上下部调剂协调配合高炉炉内反应存在着多种矛盾,煤气流合理分布和下料畅通仍是主要矛盾,高炉强化冶炼应匹配好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选择适宜的送风制度和适宜的批重、料序等,在一定层面上保证高炉强化冶炼相对均衡;在此过程中对上料系统上料能力、相应的设备要做到心中有数,杜绝长期低料线作业,重视炉内煤气流的分布情况,不定期改变各种操作制度,防止由于过分强化冶炼给高炉本身带来潜在病根。
5操作方针的跟踪控制高炉操作方针是高炉具体操作时的一个框架,定期根据高炉自身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原燃料质量进行调整。
高炉强化冶炼应制定明确的操作方针,并严格进行跟踪控制,对偏离操作方针的操作过程进行追溯,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予以调控,确保高炉强化冶炼有序运行。
高炉强化冶炼的措施和实践孙宝银(黑龙江西钢集团炼铁总厂)高炉强化冶炼是提高高炉效率的有效途径,优化高炉操作、实施精料方针、铁前工序系统挖潜等差不多上高炉强化冶炼的有效措施。
1 优化高炉操作1.1合理操作炉型合理操作炉型是高炉操作参数长期稳固的结果,是各种操作制度长期相对稳固而形成的炉型;合理的操作炉型反过来又会促使高炉炉况稳固顺行、高炉生产高效,为高炉强化冶炼提供有利条件;对此,高炉工作者应重视高炉的日常操作与爱护,系统考虑阻碍高炉操作的内外部条件,确定适宜的高炉生产节奏,在分析炉况波动时应以高炉操作炉型是否合理为重点,利用因果分析法来调剂高炉操作参数,使高炉操作参数适应高炉操作炉型的需求。
1.2适宜鼓风动能鼓风动能直截了当阻碍高炉炉缸的工作状态,适宜的鼓风动能能够保证煤气流初始分布相对合理,炉缸工作稳固活跃,渣铁性能良好;对此,高炉工作者应界定适宜的风速,合理的风口面积,稳固的风口回旋区,确定适宜的高炉炉腹煤气量指数,为高炉强化冶炼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1.3改进装料制度高炉强化冶炼后,送风参数需进行相应的调整,调整送风参数后必须改进相应的装料制度,以保证煤气流分布的相对合理稳固,防止显现局部煤气流过分进展,阻碍高炉冶炼的正常进程;对此,高炉工作者应积极探讨与实践各种装料制度对高炉炉况的阻碍,优化装料制度来适应高炉强化冶炼需求,确保高炉内煤气流分布合理、软熔带相对稳固,物料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正常运行,提高高炉稳固顺行的周期。
1.4改善炉渣性能高炉炉渣的性能直截了当反映出高炉的热制度,炉渣温度、炉渣的流淌性、炉渣的色泽能够给高炉工作者的炉况判定提供依据,炼好铁必须先应炼好渣,炉渣变黑是炉缸工作不理想及炉凉的征兆;对此,高炉工作者应重视入炉料的成分操纵,对炉渣的四元碱度实时进行监控,通过及时调整高炉热制度等措施,在保证高炉脱硫的基础上,界定适宜的炉渣操作碱度,为炉况长期稳固顺行制造有利的条件。
1.5强化细节操作高炉强化冶炼、高效生产需要对高炉的各种操作制度制定细节化的治理考核细则,针对显在的和潜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操纵,对原料系统以时刻为轴线进行分仓入炉、交错振料,制定预防炉凉的警示,以稳固率为轴线对焦化工序、烧结工序、竖炉工序、选矿工序等的稳固率进行严格操纵,高炉操作应不断向细节化操作转变,强化高炉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培训,以便提高高炉工作者对炉况的掌控和驾驭能力。
高炉强化冶炼技术及其进步高炉炼铁生产的原则高炉冶炼生产的目标是在较长的一代炉龄(例如5年或更长)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生铁,而且消耗要低,生铁质量要好,经济效益要高,概括起来就是“优质,低耗,高产,长寿,高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炼铁工作者对如何处理这五者间的关系进行过,而且还在进行着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如何提高产量及焦比与产量的关系。
众所周知,表明高炉冶炼产量与消耗的三个重要指标—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Y)、冶炼强度(I)和焦比(K)之间有着如下的关系:ηY=I/K显然,利用系数的提高,也即高炉产量的增加,存在着四种途径:(1)冶炼强度保持不变,不断地降低焦比;(2)焦比保持不变,冶炼强度逐步提高;(3)随着冶炼强度的逐步提高,焦比有所降低;(4)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焦比也有所上升,但焦比上升的幅度不如冶炼强度增长的幅度大。
在高炉炼铁的发展史上,这四种途径都被应用过,应当指出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产量增长很少,而且是在牺牲昂贵的焦炭的消耗中取得的,一旦在冶炼强度提高的过程中,焦比升高的速率超过冶炼强度提高的速率,则产量不但得不到增加,反而会降低。
因此,冶炼强度对焦比的影响,成为高炉冶炼增产的关键。
在高炉冶炼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研究总结出冶炼强度与焦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冶炼强度与产量(I)和焦比(K)的关系a一美国资料,b一原西德资料,c一前苏联资料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存在着一个与最低焦比相对应的最适宜的冶炼强度I适。
当冶炼强度低于或高于I适时,焦比将升高,而产量稍迟后,开始逐渐降低。
这种规律反映了高炉内煤气和炉料两流股间的复杂传热、传质现象。
在冶炼强度很低时,风量及相应产生的煤气量均小,流速低,动压头很小,造成煤气沿炉子截面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边缘气流过分发展,煤气与矿石不能很好地接触,结果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炉顶煤气中CO,含量低,温度高,而进入高温区的炉料因还原不充分,直接还原发展,消耗了大量宝贵的高温热量,因此焦比很高。
高炉强化冶炼技术及其进步高炉炼铁生产的原则高炉冶炼生产的目标是在较长的一代炉龄(例如5年或更长)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生铁,而且消耗要低,生铁质量要好,经济效益要高,概括起来就是“优质,低耗,高产,长寿,高效益”。
长期以来,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炼铁工作者对如何处理这五者间的关系进行过,而且还在进行着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如何提高产量及焦比与产量的关系。
众所周知,表明高炉冶炼产量与消耗的三个重要指标—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Y)、冶炼强度(I)和焦比(K)之间有着如下的关系:ηY=I/K显然,利用系数的提高,也即高炉产量的增加,存在着四种途径:(1)冶炼强度保持不变,不断地降低焦比;(2)焦比保持不变,冶炼强度逐步提高;(3)随着冶炼强度的逐步提高,焦比有所降低;(4)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焦比也有所上升,但焦比上升的幅度不如冶炼强度增长的幅度大。
在高炉炼铁的发展史上,这四种途径都被应用过,应当指出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产量增长很少,而且是在牺牲昂贵的焦炭的消耗中取得的,一旦在冶炼强度提高的过程中,焦比升高的速率超过冶炼强度提高的速率,则产量不但得不到增加,反而会降低。
因此,冶炼强度对焦比的影响,成为高炉冶炼增产的关键。
在高炉冶炼的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研究总结出冶炼强度与焦比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冶炼强度与产量(I)和焦比(K)的关系a一美国资料,b一原西德资料,c一前苏联资料在一定的冶炼条件下,存在着一个与最低焦比相对应的最适宜的冶炼强度I适。
当冶炼强度低于或高于I适时,焦比将升高,而产量稍迟后,开始逐渐降低。
这种规律反映了高炉内煤气和炉料两流股间的复杂传热、传质现象。
在冶炼强度很低时,风量及相应产生的煤气量均小,流速低,动压头很小,造成煤气沿炉子截面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边缘气流过分发展,煤气与矿石不能很好地接触,结果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炉顶煤气中CO,含量低,温度高,而进入高温区的炉料因还原不充分,直接还原发展,消耗了大量宝贵的高温热量,因此焦比很高。
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风量、煤气量相应增加,煤气的速度也增大,从而改变了煤气流的流动状态,由层流转为湍流,风口前循环区的出现,大大改善了煤气流分布和煤气与炉料之间的接触,煤气流的热能和化学能利用改善,间接还原的发展减少了下部高温区热量的消耗,从而焦比明显下降,直到与最适宜冶炼强度儿相对应的最低焦比值。
之后冶炼强度继续提高,煤气量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煤气流速,这将带来叠加性的煤气流分布,导致中心过吹或管道行程,在煤气流速过大时,它的压头损失可变得与炉料的有效质量相等或超过有效质量,炉料就停止下降而出现悬料。
所有这些将引起还原过程恶化,炉顶煤气温度升高,炉况恶化,最终表现为焦比升高。
高炉炼铁工作者应该掌握这种客观规律,并应用它来指导生产,即针对具体生产条件,确定与最低焦比相适应的冶炼强度,使高炉顺行,稳定地高产。
然而高炉的冶炼条件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例如加强原料准备,采取合理的炉料结构,提高炉顶煤气压力,使用综合鼓风,改造设备等,高炉操作条件大大改善。
与改善了的条件相应的冶炼强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而焦比不会提高,相反与之相对应的最低焦比也进一步下降,这就是世界各国几十年来冶炼强度不断提高,焦比也降低的原因,见图2。
但是,在任何生产技术水平上,当冶炼条件一定时,冶炼强度I与焦比K之间始终保持着极值关系,决不可以得出产量是与冶炼强度成正比地增长的简单结论,而盲目追求高冶炼强度。
超越冶炼条件允许的过高冶炼强度将使焦比大幅度上升。
上述有关高炉冶炼重要技术指标ηY、I、K之间的关系还未解决经济效益最佳的冶炼强度问题。
在对钢铁的需求大于供给的条件下,实践表明,尽管焦比的消耗对生铁成本有着很大影响,但在一定的操作情况下,产品的最低成本并不是在最低焦比相对应的冶炼强度下,而是在略高的情况下取得的。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最高产量是在比最低焦比相对应的冶炼强度稍高的情况下达到的(图1)。
随着产量的提高,单位生铁成本中不随时间变化的费用总和不断降低。
在K=ƒ(I)曲线的最低值附近,随着冶炼强度的提高,焦比上升得较缓慢,在这个区域内多消耗焦炭的费用能被节省下的加工费用全部补偿,而且还有多余。
实践还证明,经济上最合算的产量,并不是生铁成本最低时的产量,而是略高于这个最低产量。
图2 不同冶炼条件下的冶炼强度(I)与焦比(K)的关系,l~5示意冶炼条件不断改善图3 日产量(P)对产品成本(S)和生产盈利性的影响(C一出厂价格)炼铁厂(或车间)经济上最合算的产量是在所具有的设备上,于单位时间内达到最高利润总和时的产量,如图3所示,在生铁成本为产量的函数S=ƒ (P)曲线上,生铁最低成本是在P0产量下获得,而且在最低处附近,生铁成本升高较慢,使得生铁出厂价与成本的差值(C-S)减小的幅度比产量增加的幅度小,所以在某种P> P0的情况下经济效益户(C-S)的乘积达到最大,这就是我国众多厂家追求的产量指标。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在我国随着产量和效益的提高,高炉设备,特别是高炉本体的寿命越来越短,大修和中修费用不断增加,有可能影响到增产的效益。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引起人们重视,开始研究提高高炉寿命的有效措施,例如采用高质量碳砖,碳化硅砖,改进高炉冷却(炉底水冷,炉身软水密闭循环冷却)以及钒钛炉渣护炉等。
高炉长寿技术的开发和实现将促使高炉生产实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益。
目前世界各国已把高炉长寿看作炼铁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标志。
高炉强化冶炼工艺操作技术我国高炉炼铁在近几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冶炼强度在中小型高炉上超过了1.5 t/(m3•d),大高炉上也达到了1.1t/(m3•d)以上,利用系数相应达到3.5 t/(m3•d)以上和2.3 t/(m3•d)以上,燃料比降到530 kg/t和500 kg/t左右。
这是由于采取了所谓强化高炉冶炼技术的结果。
这些技术包括精料技术、高风温技术、高压操作技术、喷吹燃料技术、富氧大喷煤技术、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精料是高炉强化冶炼的基础高炉强化冶炼以后,一方面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煤气量增加,煤气在炉内的流速增大,煤气穿过料柱上升的阻力 p上升;另一方面炉料下降速度加快,炉料在炉内停留时间缩短,也就是冶炼周期缩短,这样煤气与矿石接触的时间缩短,不利于间接还原的进行。
为保持强化冶炼后炉况顺行、煤气利用好、产量高、燃料比低,原燃料质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是矿石的人炉晶位和焦炭灰分及含硫量,它们决定着渣量。
人们普遍认为,渣量不低于300 kg/t,要实现喷吹燃料200 kg/t 以上,燃料比500 kg/t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另外渣量也是煤气顺利穿过滴落带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原料的粒度组成、高温强度和造渣特性是影响料柱透气性和高炉顺行的决定性因素。
均匀的粒度组成和较好的高温强度是保证块状带料柱透气性的基本条件,而良好的造渣性能是降低软熔带和滴落带煤气运动阻力的基本条件。
第三,原料的还原性是影响高炉内铁的直接还原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原料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如烧结矿、球团矿或粒度小而均匀的天然赤铁矿和褐铁矿矿石),才能保证炉料在进入高温区以前充分还原,从而降低焦比。
第四,焦炭的强度特别是高温强度是软熔带焦窗和滴落带焦床透气性和透液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降低焦炭的灰分、反应性是十分重要的。
由此可见,要想高炉强化冶炼并获得良好的高炉生产指标,必须抓好原燃料,改善原燃料质量,使原料具有品位高、粒度均匀、强度好、还原和造渣特性优良等条件,使焦炭具有灰分低、硫低、强度高、反应性低等优良条件。
我国精料技术取进步和发展方近年来,精料的重要性已深入炼铁工作者的心中,受到各级组织生产者的重视,精料技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具体表现为:(1) 入炉品位显著提高。
由于认识到入炉品位的高低是决定渣量和冶炼过程热量消耗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原来入炉品位较低(T Fe约为50%左右)时,提高矿石晶位1%,可降低燃料比2%,提高产量3%。
因此各厂都把提高人炉晶位作为提高冶炼强度和降低燃料消耗最积极、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宝钢、三明、杭钢等10余家企业的人炉品位已在60 %以上,绝大部分企业的人炉品位在58.5%以上。
入炉晶位提高的措施是:利用两种资源,适量使用进口富矿,淘汰国产劣质矿;改进选矿技术,使精矿粉的品位由原来的60%~63%提高到66%~68%等。
(2) 做好入炉料成分稳定工作。
生产实践使人们认识到,原料成分的不稳定是引起高炉炉况波动的重要原因。
为防止炉况失常,生产中常被迫维持较高的炉温,这就无形中增加了燃料消耗,这就是很多高炉尤其是中小型高炉炼钢生铁中的[Si]降不下来的原因。
例如炼钢要求生铁中[Si]在0.4%即可,但生产者考虑烧结矿中T Fe和碱度m CaO/m SiO2的波动,[Si]迫维持在0.6%,甚至0.8%,而[Si]每增加0.1%焦比要上升4 kg/t。
为使原料成分稳定,就要加强中和混匀工作,很多厂包括地方骨干中型企业建成了中和混匀料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优化入炉料的粒度组成,这是改善料柱透气性和强化冶炼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现在广泛地强化了筛分工作,不仅在烧结厂、球团厂进行,还普遍地在高炉槽下进行,筛去粒度小于5 mm的粉末,与此同时,还限制烧结矿粒度的上限为40~50 mm。
(4)采用低温烧结法生产高碱度低FeO高还原性的烧结矿,并向低SiO2发展,这是提高烧结矿冶金性能的重要措施。
我国宝钢烧结矿中的SiO2含量降到4.5 %左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已逐步推广。
(5)发展球团矿生产,为合理炉料结构提供优质酸性料。
我国铁矿资源主要是贫矿,通过磁选得到磁精粉,本应用它来生产球团矿,但走的却是生产烧结矿的道路,球团矿生产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随着精料技术的发展,球团矿逐步被人们认识到是一种优质的高炉炉料,开始得到发展。
近年来,一些厂都新建了球团车间以满足高炉炉料结构的要求。
虽然这些球团生产设备绝大部分是竖炉(84%),球团矿的质量还不是太好,很难满足大型高炉对球团矿质量的要求,但为炉料结构的优化还是做出了贡献。
现在首钢迁安矿山公司已成功地建成和投产了国产100万t/年的链箅机回转窑生产线,并正在建设200万t/年的新球团设备。
(6)焦炭质量不断提高。
我国已有两家焦化厂生产出灰分为10 %左右的优质焦炭,达到国际上要求的一级焦炭。
有10余家生产的焦炭的灰分已降到12 %以下,达到11.2 %~11.5 %。
很多厂焦炭的含硫量在0.5 %以下。
M40有了很大提高,宝钢焦炭的M40达到89.87%,M10小于7%。
高炉精料技术发展的方向大致是:进一步提高人炉品位;改进焦炭质量,将灰分普遍地降到12%以下,M40提高到85%~90%,M10降到小于6%;烧结矿质量改进,含铁波动±0.05,碱度波动±0.03,粒度大于50 mm加的不超过10%,不大于10 mm的在30%以下,不大于5 mm的不超过3%;大力发展球团矿,将其占人造富矿总量的比例由现在的10%提高到25%;开发生产适用于高炉使用的金属化炉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