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读《我的失恋》
- 格式:pdf
- 大小:184.55 KB
- 文档页数: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阿 Q 正传》…你读过多少篇鲁迅?鲁迅生于 1881 年 9 月 25 日今天是他诞辰 140 周年鲁迅一生写诗不多,每首都独具特色我们一同来读读鲁迅的诗纪念这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学家”鲁迅的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破帽:原作“旧帽”。
漏船载酒:用《晋书·毕卓传》中的典故:“得酒满数百斛(hú)……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漏船:原作破船”。
“中流:河中。
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
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
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更指小孩子,意思是说鲁迅把希望寄托在小孩子身上,就是未来的希望。
小楼:指作者居住的地方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管他冬夏与春秋:即不管外在的气候、环境有怎样的变化。
赏析:《自嘲》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首联写当时作者所处的险恶处境;颔联写他坚持斗争的行动;颈联写他坚持斗争的内在动力,即强烈的爱和憎;第四联写他战斗到底的决心。
全诗内在逻辑性强,文字风趣,内容庄肃。
鲁迅的情诗我的失恋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衣。
爱人赠我百碟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袖。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没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好玩的鲁迅赏析首先就是他的为人。
在童年时,他就是有趣的迅哥儿:在万物生长的百草园里,无比热爱大自然,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会按住斑蝥的脊梁,看它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拔何首乌的藤,只为找到人样的根。
在三昧书屋的课堂上,听不惯子曰诗云,就学着描画《荡寇志》《西游记》上的绣像。
在外祖母的家里,跟小伙伴一起掘蚯蚓钓虾,划乌篷船看社戏,回来的路上煮罗汉豆吃。
到了冬天,他会吃冰、逮鸟、拍雪人,盼望过年过节,希望迎神赛会能更繁盛些。
此外,他还喜欢给人起外号,因为爱哭的女生眼泪鼻涕一齐流下,就冠之曰“四条”。
鲁迅也曾明确表示过,自己不喜欢林黛玉,原因就是她老是哭哭啼啼。
北大有位青年教授叫川岛,留了个学生头,他便给人家起了个绰号“一撮毛”。
当然,这种以貌取人的态度,鲁迅深受其害。
从日本留学回到故乡,嘴上留着向上翘起的胡须,同乡的船夫就以为他是日本人。
有人直接说你怎么学日本人的样子,身体既矮小,胡子又这样。
鲁迅也愤愤争辩,自己的身体是本来只有这样高,胡须也不是只有日本人那样。
后来,鲁迅干脆取出镜子,用剪刀剪成一平,既不上翘,也不拖下,变成大家看到的隶书样的“一”字。
在穿着上,鲁迅也不甚考究,常年穿着长袍,发质硬,头发根根直竖也不打理,去理发店理发,师傅也看不起他;去药店买药,小伙计都鄙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
有人曾问鲁迅,为什么阿Q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要取个外国名字呢。
鲁迅则幽默地说:“阿Q光头,脑后留一条小辫子,这个Q字不正是他的滑稽形象吗?”鲁迅还非常爱吃,尤嗜甜食,哪怕因此而牙疼。
他多次在日记中写道:夜齿大痛不得眠。
接午后的羊羹一匣,与人分食,下午齿痛。
午后赴王府井牙医处治牙疾,约定补齿四枚,但是在过稻香村的时候,还买了饼干一元。
刚看完牙就去买饼干,可见鲁迅是多么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不到三十岁,鲁迅的牙齿就掉光了。
鲁迅的好玩之处还在于,在那个时代,面对任何黑暗,都会一往无前,看到什么丑恶,都敢直接批判,是个又硬又刚的人。
鲁迅《二心集》杂文集:《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二心集》杂文集:《野草》英文译本序引导语:《野草》英译本的译稿由译者交商务印书馆,后毁于“一二八”战火,未出版,后来收录与鲁迅《二心集》杂文集,欢迎大家阅读下文了解。
《野草》英文译本序〔1〕冯YASA〔2〕先生由他的友人给我看《野草》的英文译本,并且要我说几句话。
可惜我不懂英文,只能自己说几句。
但我希望,译者将不嫌我只做了他所希望的一半的。
这二十多篇小品,如每篇末尾所注,是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在北京所作,陆续发表于期刊《语丝》上的。
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
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
现在举几个例罢。
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
《这样的战士》,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
《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
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其时我已避居别处〔3〕;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4〕的时候,作《一觉》,此后我就不能住在北京了。
所以,这也可以说,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
但这地狱也必须失掉。
这是由几个有雄辩和辣手,而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的脸色和语气所告诉我的。
我于是作《失掉的好地狱》。
后来,我不再作这样的东西了。
日在变化的时代,已不许这样的文章,甚而至于这样的感想存在。
我想,这也许倒是好的罢。
为译本而作的序言,也应该在这里结束了。
十一月五日。
【注解】〔1〕《野草》英译本的译稿由译者交商务印书馆,后毁于“一二八”战火,未出版。
这篇序文在编入本书之前也没有发表过。
〔2〕冯YASA即《野草》英文本的译者冯余声,广东人,当时是“左联”成员。
〔3〕避居别处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后,作者因支持学生的革命行动,传闻被列入段祺瑞政府第二批通缉名单中。
他在友人的敦促下,从三月下旬起,先后到山本医院、德国医院和法国医院等处避居,直到五月初回寓。
钱理群:《野草》里有最不遮蔽的鲁迅“鲁迅为孤独的战士写是鼓励他们,因此不能把话说得太悲观,要给他以安慰;面对着正在做好梦的青年又不忍心把他们的好梦给打破,所以也要说一点光明的话、说一点舒服的话;对敌人更不会说内心的悲苦,免得他高兴,我再痛苦也不能在你面前有所表现。
所以这些为别人写的作品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比如小说、杂文、散文,主要是为这些对象写的,因此在这些文章里并没有把他心中最黑暗的、最痛苦的、最冷酷的部分透露出来,更多是给我们一些光明的亮色。
那真正为他自己写的作品是什么?只有这一部《野草》,所以他说“《野草》是我的哲学”。
鲁迅写作《野草》的现实背景我介绍一下鲁迅自己对《野草》有一些什么说法,这有助于我们对《野草》的阅读。
大体上,鲁迅对《野草》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想告诉他的朋友萧军“我写《野草》是碰了许多钉子才写出来的”。
也就是说,鲁迅的《野草》写作,除了我们刚才讲的思想和心理背景之外,确实还有现实的背景。
所以,我们要注意鲁迅《野草》写作的时间——从1924年开始写,我们发现《野草》整个写作的过程,跟大家熟悉的“女师大风潮”有关系——在“女师大风潮”之前,鲁迅写了13篇《野草》的文章,“女师大风潮”之后,鲁迅写了10篇《野草》的文章,也就是说《野草》的写作还有现实反映的一面。
鲁迅还具体揭示了有几篇文章是为什么写的,比如他说“因为要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所以我写了《我的失恋》”,“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多,所以我写了《复仇》第一篇”,“因为惊异于青年的消沉,所以我写了《希望》”,“因为面对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也就是他在女师大风潮中跟“现代评论派”知识分子的论战,他对那些知识分子的不满),所以我写了《这样的战士》”,而他说“那夜,是为爱我者而写的”,这个“爱我者”明显是指许广平,他还说“当时奉系军阀和军阀混战时,也写了《议决》”。
这些作品也是鲁迅作品中相对比较有理由的,有现实背景,比较容易读,所以今天不再详细讲这些篇了。
鲁迅《野草》全文作者:鲁迅《野草》简介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和一出诗剧〕,最初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
本书于于年1927年4月由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印行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此后印行的版本,除个别字和标点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
《题辞》在本书最初的几次印刷都曾印入;后来被国民党政府书报检查机关抽去〔鲁迅在1935年11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传经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鲁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鲁迅三十年集》时才重新收入。
《野草》的封面画系孙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题字署“鲁迅先生”,后按鲁迅意思改为“鲁迅著”,鲁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谦信中曾提及此事。
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编成本书的时候,如《题辞》篇末所记,正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的稍后。
关于本书各篇作品,作者在1931年曾为本书的英译本写过一篇短序,作了一些说明,收在《二心集》中。
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
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本书中《雪》、《风筝》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野草》英文译本序·鲁迅·冯Y·S·先生由他的友人给我看《野草》的英文译本,并且要我说几句话。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文人雅事鲁迅的“铁杆”编辑孙伏园◎霍无非圆脸庞,宽眉大眼,蓄须垂颌,浓发一丝不乱,身材矮胖敦实,他,就是浙东绍兴人士,一代名编孙伏园。
乍看孙伏园憨头憨脑,其实心智蛮高,他很早就与鲁迅结下了文字缘。
1911年,即将成年的孙伏园就读于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学堂的监督正是鲁迅。
外形瘦小,内心刚毅的“大先生”,在教学上可不是个甩手掌柜,他讲授植物学、生理卫生课,冲破旧俗,在世人异样的眼光中,讲解人体结构,到野外采摘植物标本,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他也临时客串国文教师,对孙伏园写的时事性作文大为赏识,评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才气初露的孙伏园给鲁迅留下了印象。
1918年,孙伏园和三弟孙福熙“北漂”到北京,经人介绍,进北大旁听,半工半读。
次年入学北大后,孙伏园小试牛刀,先后兼做学校文学团体新潮社编辑和《国民公报》副刊编辑,果真是块当编辑的好料。
毕业后,孙伏园在《晨报》编副刊,从此声名鹊起。
他与先期而来的鲁迅在燕京重逢,多有机会促膝长谈。
“就在这些随意的谈话中,使我得到了许多知识,并从对那些日常具体事情的议论中领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
”(孙伏园《追念鲁迅师》)学会做事,先学做人,为师的教诲,使弟子的职业生涯大受裨益。
如果说,敦促闲时抄古碑的鲁迅步入如火如荼的新文学之门,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以及当时与鲁迅走得很近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那么,孙伏园则要算得力的接棒者了。
他主编《晨报副镌》,调整编辑思路,形成趣味性、知识性、文艺性兼收并包、创译双举的副刊风格,得到鲁迅的支持。
其时,鲁迅的稿子除了给五四运动旗帜性的刊物《新青年》发表,余下基本交《晨报副镌》刊登。
1921年12月4日起,《晨报副镌》连载署名巴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由孙伏园软磨硬泡催生而来的。
十多年后,鲁迅仍然记得笑嘻嘻的孙伏园。
“每星期来一回,一有机会,就是:‘先生,《阿Q正传》……明天要付排了。
’于是只得做……”(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如此索稿,鲁迅有时苦不堪言,连载了两个来月,他想收笔了,又与希望写下去的孙伏园想法不一,于是玩起了“心眼”。
鲁迅假装失恋后写的一首打油诗关于失恋,唐朝的李益说“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五代的顾夐说“为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南宋的陆游说“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无论是李益还是顾夐亦或是陆游,他们的失恋诗词字里行间都隐藏着难以言喻的悲痛,这样的哀伤若非亲身经历,也许很难读懂。
但不是所有的失恋诗词都这样愁苦,就像鲁迅,他假装失恋后写下一首打油诗,句句诙谐幽默,令人从头笑到尾。
这首诗名为《我的失恋》,全文如下: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也许是因为这首诗并不是鲁迅真正失恋后所作,句句诙谐幽默,令人从头笑到尾。
而根据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写这首诗的起因就是讽刺当时社会盛行的失恋诗。
例如“阿呀,阿唷,我要死了”,这样无病呻吟的调子,实在让鲁迅看不下去,所以故意写这样一首打油诗来开开玩笑。
而这首诗的风格也不是他独创的,其灵感来源于东汉文学家的张衡的《四愁诗》。
关于张衡,人们更多了解的是他作为天文学家的一面,他曾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被后世尊为一代“木圣”。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张衡还是一名出色的文学家,尤其是在汉赋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有《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等等。
而这《四愁诗》是他的诗作代表,对后世七言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四愁诗》中,他以美人比喻君子,将怀才不遇的惆怅写到了极致。
关于这首诗,后世的沈德潜评价说“后人拟者,画西施之貌耳”。
《野草》中的散文诗写于1924到1926年间,大约与此同时,鲁迅完成了《彷徨》。
在二十年代中期,鲁迅正经历着他人生中的第二个低潮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是五四启蒙运动开始退潮,《新青年》的文学团体已经散伙,用鲁迅的说法是:“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而各种黑暗力量又围拢上来,这让鲁迅不免由悲观而走入虚无。
《题〈彷徨〉》这首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便颇能表达鲁迅这一时期的精神苦闷。
而从个人生活方面来说,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首先是兄弟失和。
1923年7月十四日,鲁迅与周作人的太太羽太信子发生了一次严重冲突,随即与周作人彻底闹翻了,于8月初,鲁迅搬出了八道湾十一号。
这件事给鲁迅以重大的打击,终于大病了一场,还吐了血,几欲死去。
另外就是在1925年的女师大风潮事件中,鲁迅因为在报纸上撰文表态支持学生并联络其他教员反对杨荫榆而被时任教育部长的章士钊撤了在教育部的任职。
这一时期,鲁迅不断地与陈西滢之流打笔仗,同时又要和章士钊打官司,心情可想而知。
拖了大半年,虽然打赢了官司,恢复原职,但紧接着又发生了“三•一八”惨案,让鲁迅出离了愤怒,而在3月26日的《京报》上有消息透露当局正在讨论通缉学界人士,内中就有鲁迅。
这最终迫使鲁迅离开北京而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所以,在《野草》和《彷徨》中,我们可以嗅到同一种精神气息,那就是被悲哀、痛苦和虚无所缠绕,又竭力想从中挣扎出来的那一种精神上的苦闷和苍凉。
《野草》就是在这痛苦的煎熬中的思想和情感的结晶,鲁迅自己称之为开放在“地狱边上”的“惨白色的小花”。
野草》写于“五四”后期,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其中之一。
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
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
以下是整理的《鲁迅的诗:我的失恋》,希望⼤家喜欢!鲁迅⼤⽂豪的散⽂作品想必⼤家都⽿濡⽬染。
他的诗歌作品,除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为孺⼦⽜”这句诗外,⼤概知道的不多。
鲁迅先⽣写诗有个特点,喜欢模仿历史名篇。
但是当⼩糊涂看完鲁迅先⽣的仿古打油诗后,有点想哭。
有种“打篮球的去踢⾜球,周杰伦去演电影”的感觉。
九⼀⼋事变后,华北形势危急。
鲁迅先⽣这段时间恰巧在北平,他撞见国民党政府正在把故宫的⽂物撤离出北京。
于是⼼⾎来潮写了⼀⾸打油诗。
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学⽣ 鲁迅阔⼈已骑⽂化去,此地空余⽂化城。
⽂化⼀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重重⼤学⽣。
⽇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惊。
好浅显易懂哦,诗歌意思是“北京的⽂物都被政府搬⾛了,特别冷清。
搬⽂物的专车⼀对对在故宫前门排列,⼤学⽣都显得⼼事重重的样⼦,⼩⽇本都TM打到⼭海关了,你们政府有些⼈还在逛⼋⼤胡同(北京有名的红灯区,就在故宫前门⼀带)”鲁迅先⽣很适合写散⽂,把诗歌也写成了散⽂,格调和意境实在是太low啦。
这⾸诗,⼤家⼀定都看的出来,是仿崔颢的名篇《黄鹤楼》⼀诗,原诗是这样的:“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同样是仿崔颢《黄鹤楼》,登峰之作是李⽩的《登⾦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冠成古丘。
三⼭半落青天外,⼆⽔中分⽩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长安不见使⼈愁。
”。
鲁迅《我的失恋》和张衡《四愁诗》赏析诗文赏析鲁迅《我的失恋》和张衡《四愁诗》赏析文/墨吟《我的失恋》是鲁迅所写为数不多的新诗之一,它有一个副标题“拟古的新打油诗”。
所谓“拟古”,就是拟张衡《四愁诗》。
鲁迅在《我和语丝的始终》中谈及写这首打油诗的情况:“那稿子不过是三段打油诗,题作《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
这诗后来又添了一段,登在《语丝》上,再后来就收在《野草》中。
”但当时有人偏说这首诗是讽刺徐志摩的,因为鲁迅曾说过不喜欢徐志摩的诗,也不喜欢其人。
于是就有人为徐志摩抱不平,骂鲁迅,鲁迅则幽默地说:“看来我是老了,连恋爱也不许我谈了。
”由此可见,鲁迅这首诗的用意很清楚,就是反对当时那种思想感情不健康的失恋诗,并不针对任何个人。
至于“开开玩笑”,自是鲁迅的谦词。
许寿裳在《鲁迅的游戏文章》中说:“阅读者多以为信口胡诌,觉得有趣而已,殊不知猫头鹰本是他自己所钟爱的,冰糖葫芦是爱吃的,发汗药是常用的,赤练蛇也是爱看的。
还是一本正经,没有什么做作。
”这段话,当是我们读这首诗的一把钥匙。
张衡(78-139),东汉安帝时为太史令,后任尚书,是我国伟大的天文学家,他发明的浑天仪和地动仪是举世公认的地球仪和地震仪之祖。
同时,他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郭沫若对张衡评价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他的《四愁诗》被郑振铎称为“不易得见的杰作”。
让我们将相隔一千八百余年的两个伟人的两首诗加以对照赏析。
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鲁迅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朝花夕拾我的失恋读后感《我的失恋》是鲁迅先生的一首打油诗,初读时可能会让人忍俊不禁,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讽刺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这首诗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一场失恋的经历。
然而,与传统的失恋表述不同,鲁迅先生并非在抒发个人情感上的痛苦,而是借此来影射社会中的一些现象。
诗中的“爱人”被赋予了各种看似高贵却又虚无缥缈的特质,如“百蝶巾”“双燕图”“金表索”“玫瑰花”,而“我”所给予的则是“猫头鹰”“冰糖壶卢”“发汗药”“赤练蛇”。
这种鲜明的对比,充满了荒诞不经的意味。
细细品味,不难发现鲁迅先生的深意。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盲目追求表面的华丽和虚荣,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和内涵。
那些所谓的高贵礼物,不过是虚有其表的东西,而“我”的真心付出,却因为不符合世俗的标准而被拒绝。
这难道不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绝妙讽刺吗?人们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和物质,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情感。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价值观和追求上的巨大差异。
“爱人”所期望的与“我”所能给予的完全不同,这导致了“失恋”的结局。
这种差异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在追求爱情、友情或者其他关系时,因为彼此的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的失恋》也让我思考了关于自我认知和坚持自我的问题。
在面对他人的拒绝和不理解时,我们是否应该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的期待?还是应该坚守自己的真实和初心?鲁迅先生通过这首诗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真正的价值和美好往往在于我们内心的坚持和独特的品质。
再者,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却又充满了力量。
鲁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巧妙地展现出来。
这种写作手法既让人易于理解,又能引发深入的思考。
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有时会发现自己的真诚和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会感到失落和困惑。
但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这首诗,让我明白了这并非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因为彼此的追求和价值观不同。
最全的经典打油诗汇总_经典搞笑的打油诗有哪些(2)《猜谜诗》宋·欧阳修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据说欧阳修到一家新开张的酒家吃完饭后,店主询问菜的味道如何。
欧阳修于是用猜谜和谐音的手法题写了这首打油诗,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谜底为“无檐”,即无盐;第二句“无算”即无蒜;第三句“无缰”即无姜;第四句“无将”即无酱。
《清廉为官诗》明·徐九经头戴乌纱帽,当官不省劲。
平事我不管,专管不平事。
徐九经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曾作为戏剧、影视等很多文艺作品的主人公,为后人广为传颂。
这首打油诗既表现了他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他清廉为官的真实写照。
《讽“到此一游”诗》清·孙维奇粉白墙上狗屁多,不成诗文不成歌。
如若是有真才学,为何当年不登科?在名胜古迹乱涂乱抹,看来古已有之。
据说此诗乃清代举人孙维奇一日去安徽姥山游览,发现塔壁上刻着“×××来此”、“×××到此一游”以及一些粗话、脏话等,甚为反感,遂写下一首打油诗予以辛辣讽刺。
《早餐诗》宋·杨万里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
宋代诗人杨万里,每日坚持晨读,十分刻苦,不许人去打扰,每每忘记了早餐,还写了这首打油诗作为自嘲。
历史上写“打油诗”最多且最出彩的,当属明代的解缙。
解缙号称是明朝第一才子,曾任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等。
他从小聪颖过人,8岁时已能诗能文。
18岁那年,解缙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解元,当时天下小雨,解缙喜极不慎滑倒,村人笑他。
解缙出口成章作了这首打油诗:《春雨》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
听到解缙随口吟出的打油诗,大家笑得更欢了。
解缙才华出众,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厚爱,一次,朱元璋想考考解缙,便说后宫有位妃子生了个孩子,解缙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吾皇昨夜降金龙。
朱元璋说:是位千金。
鲁迅《我的失恋》原文及赏析展开全文鲁迅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赏析】鲁迅自称《我的失恋》是一首“拟古的打油诗”。
主要指模拟东汉张衡《四愁诗》的格式。
《四愁诗》是爱情诗,写相思之苦。
《我的失恋》是讽刺诗,“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用'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他又说:“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
”虽然“开开玩笑”,却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和积极的思想意义。
对照着《四愁诗》,人们可以看到:鲁迅模拟的只是句式格调,而诗情和立意却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四愁诗》互赠的信物都是美好的东西,而《我的失恋》却不是这样,至少在一般人眼里,回赠的信物是不相应的,仿佛是一种戏谑,因而引起恋人的不满,以致“从此翻脸不理我”,造成了所谓“失恋”。
你看,“爱人赠我”的是“百蝶巾、双燕图、金表索、玫瑰花”,全是象征爱情的好东西。
我“回她什么”呢?头一件是“猫头鹰”,这是世俗中的不祥之鸟;第二件是“冰糖壶卢(即冰糖葫芦)”,虽说是好吃的食品,但未免太低贱,用来哄小孩则可,用来作信物则不够“格”;第三件是“发汗药”,无异于诅咒对方生病;第四件是“赤练蛇”,这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就不止是咒她生病,简直是毒蛇缠身,不得好死了。
而根据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写这首诗的起因就是讽刺当时社会盛行的失恋诗・例如"阿呀,阿哨,我要死了J这样无病呻吟的谓子•实在让◎迅君不卜•去,所以故意写这样一首打油诗来开开玩笑。
而这首诗的风幣也不是他独创的.其灵感来源于东汉文学家的张衡的《四愁诗》。
关于张衡.人们更多了解的是他作为天文学家的一面,他曾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被后世尊为一代^木圣J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张衡还是一名出色的文学家.尤其是在汉赋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有《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等等。
而这《四愁诗》是他的诗作代表.对后世七言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四愁诗》中.他以美人比喻君子.将怀才不遇的惆怅写到了极致。
关于这首诗,后世的沈徳潜评价说"后人拟者.画西施之貌耳”。
我认为他是没有看到鲁迅的这首《我的失恋》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因为自迅的这許打油诗虽不如《四愁诗》缠绵跌宕,但却同样是循坏往熒,朗朗上口。
而且因为鲁迅幽默的i吾言.增强了诗歌的町读性,大俗即大雅.从这点上来说,鲁迅的这背诗算是青出于蓝了。
诗歌国绕君"我的所爱"展开描写。
我的所爱她在哪里呢?在山腰、在闹市、在河滨,在酸家,这些看似天南地北的地点,实际反映了诗人的诚心。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地方要么是“山太高要么是“人太挤J要么是円河水深J要么是“深宅大院气总之就是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
但是诗人为了寻求所爱,无所不至,他对爱人的真心可见一斑。
而且这些地方除了说明诗人求爱之路的艰辛,也突出了他所爱之人的高不町攀、深不町测. 这就为他后文的失恋埋下了伏笔。
而当诗人苦苦寻求却不得门路时,他所爱之人忽然向他示爱。
她是如何示爱的呢?她送了诗人“百蝶巾仁^双燕图仁"金表索".“玫瑰花J这些东西或象征富贵.或象征美好,或象征浪漫,总之反映了女子对诗人对两人爱悄的美好祝愿。
可是诗人呢?他却回赠了猫头鹰、冰柄葫芦.发汗药.赤练蛇。
原诗:鲁迅《我的失恋》.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室;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赏析上学时,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较多,但对他的诗歌读得较少。
他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直到今天依旧有很深的意义。
鲁迅先生,众所周知他是近代大文豪,他的文笔有着现实的反讽和批判。
所以,读懂他的文章,必须结合历史性、时代性和政治性来理解。
因此,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在感慨:从小在语文课本上学习鲁迅文章,读不懂感到很讨厌;长大后,才读懂鲁迅先生文章中所感到的人生。
这首《我的失恋》,鲁迅先生作于1924年,具说他借此诗讽刺盛行的无病呻吟、空洞的失恋诗,矛头直指徐xx与林xx的情感纠葛。
《我的失恋》,全诗既有旧体诗押韵的考虑,也有理性和情感的新诗表现!这首诗歌语言幽默生动,背后的意图自然是对某些人的爱情加予某些嘲弄:“不知何故兮——由她去吧”。
《我的失恋》运用排比问答的手法,把求爱的几个经历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从此翻脸不理我”!其实,仔细读《我的失恋》,当中的“我”对爱情是朝三暮四的:——“在山腰”、“在闹市”、“在河滨”、“在豪室”。
同时,“爱人”对“我”爱情的表示,“我”对“爱人”也是极其不真诚的,“回她什么”:——“猫头鹰”(不归家,夜间活动)——“冰糖葫芦”(貌似粘在一起,轻轻一掰就分离)——“发汗药”(错误的发汗药更伤害身体)——“赤练蛇”(虽无毒,但吓得半死)《我的失恋》这些细节的描写,作者对某些事物看得清清楚楚,讽刺了某些人的爱情观。
鲁迅散文集野草(1篇)鲁迅散文集野草 1《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主要内容《野草》各篇主要描写了北洋__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状态,以及对革命力量的热烈呼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民劣根性不留情面的批评,和对自我严格的解剖等;其中也涵盖着生与死、爱与恨、梦与醒、友与仇、过去与未来、光明与黑暗、爱者与不爱者、沉默与开口、希望与绝望、爱抚与复仇、眷念与决绝等一系列对立统一、激烈__又在__中融合的概念和形象。
分篇简介《秋夜》描写了两株枣树同夜空进行不屈不挠的战斗的形象,赞颂了枣树的韧性战斗精神。
《影的告别》描写了深夜里为了向人来告别而出现的“影”。
《求乞者》描写了“我”自己在想象中求乞的苍凉的心像风景。
《我的失恋》描写了“我”失恋的经过,原因和失恋之后的痛苦、烦恼、抉择。
《复仇》描写了以毫无动作对看客进行复仇这一故事。
《复仇(其二)》描写了孤独的精神界战士。
《希望》描写了希望与绝望的激烈矛盾。
《雪》描写了南北雪景的不同,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缅怀和对冷酷现实的抨击。
《风筝》描写了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和压制小兄弟放风筝的往事。
《好的故事》描写了“昏沉的夜”里“我”所梦见的一幅交织着“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的生活图画。
《过客》描写了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过客形象。
《死火》描写了“我”要拯救死火走出冰谷的故事。
《狗的驳诘》描写了“我”和狗的对话,写出狗对人的反驳,鞭挞了社会上那些比狗更势利的小人。
《失掉的好地狱》描写了地狱中的“主宰”者的三次更迭经过,被统治的鬼魂越来越遭到不幸。
《墓碣文》描写了自我解剖的艰难痛苦。
《颓败线的颤动》描写了一个穷苦女人的悲惨的一生。
《立论》描写了梦中老师所讲的一个故事和老师对于学生问题的回答。
《死后》描写了对未来的疑惧。
《这样的'战士》描写了一个头脑清醒,坚持战斗的革命战士的形象,并热情地予以礼赞。
孙伏园与《我的失恋》孙伏园(1894—1966),绍兴人,副刊大王。
现在据说要去“鲁迅化”,到底为什么要去,去到什么程度,像我这样的人,自然无法了解。
目前唯一感到自己的生不逢时,就是生错了时候,假如现在,大概不用背鲁迅的文章了。
鲁迅的文章,那时几乎每篇都要背,背得时间长了,觉得他的文章总和别人不同。
同样的一个意思,他总有和别人不同的写法,于是就想学他的风格,没想到连三脚猫的功夫都没学会。
没学会他的写文章,倒也无所谓。
能靠写文章让日子过得好的,除了鲁迅等寥寥几位,这饭确实也不是每个人能吃的。
最不应该的是学了他的脾气,动不动想引起疗救的注意,没想到一不小心,说不定让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
这在去鲁迅化的当下,谁说不可能呢?去鲁迅化,实际以前也有。
民国时就禁过他的文章,这应该也是去鲁迅化的一种方法。
最早的“去鲁迅化”,我所知道的是在北洋政府时期,离他成名的那篇《阿Q正传》发表没几年。
孙伏园是鲁迅的绍兴老乡,那时在编《晨报》的《开心话》栏目。
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发表在1921年12月4日的《开心话》上,鲁迅用的笔名叫巴人,大概取下里巴人的意思吧。
这说明,《晨报》也好,鲁迅自己也好,并没把《阿Q正传》看得特别重要。
这《开心话》类似于后来报刊中的《幽默》栏目,不过是博读者一笑的。
阿Q形象的越来越重要,都是读者自己对号入座出来的。
中国人实际上并不觉得谁能代表自己,只有看了阿Q才知道原来真有这样的人把自己代表了。
我虽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统计,但据我估计,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国人,能从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晨报》的《开心话》专栏,后来改名为《晨报.副刊》,得益于孙伏园。
孙伏园主编《副刊》时,风格比较随意,接受各种文体。
最早把抒情散文用诗的形式发表,就是孙伏园的首创。
冰心当时写了篇散文寄给《晨报.副刊》,孙伏园就擅自作主,将文章排成这样,就成了诗: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和他说话不必思索,态度不必矜持。
抬起头来说笑,低下头去弄水。
鲁迅《野草》散文集:《我的失恋》鲁迅《野草》散文集:《我的失恋》引导语:出自鲁迅《野草》散文集的《我的失恋》是现代作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打油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原文,与大家分享学习。
——拟古的新打油诗〔2〕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壶卢〔3〕。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4〕。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一九二四年十月三日【注解】〔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八日《语丝》周刊第四期。
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
在《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一文中谈到本篇时说:“不过是三段打油诗,题作《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用‘由她去吧’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
这诗后来又添了一段,登在《语丝》上”。
〔2〕拟古的新打油诗拟古,这里是模拟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张衡的《四愁诗》的格式。
《四愁诗》共四首,每首都以“我所思兮在××开始,而以“何为怀忧心××”作结,故称“四愁”。
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第二十九卷。
打油诗,传说唐代人张打油所作的诗常用俚语,且故作诙谐,有时暗含嘲讽,被称为打油诗。
〔3〕冰糖壶卢用山楂等果品蘸以糖汁制成的一种食品。
据清末富察敦崇编著的《燕京岁时记》载:“冰糖壶卢,乃用竹签贯以葡萄、山药豆、海棠果、山里红等物,蘸以冰糖,甜脆而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