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关键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22
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素专题一:课堂教学设计三要素话题一: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的航向一、教学目标设计的意义:二、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1、面向全体2、关注个体3、针对教学4、用语具体5、便于操作二、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所使用的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评估的2、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使用行为动词3、正确处理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二、教学目标设计的程序:1、分析教师自身的能力2、分析课程知识体系3、分析学生现状,确定教学起点话题二: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媒体一、教学资源的类型: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话题三:教学设计——教师心智的结晶一、教学设计的要求:1、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2、要整体把握教学互动的结构3、要以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和教育规律为依据二、教学设计的过程:1、教学内容的分析2、学生情况的分析3、教学目标的分析4、设计教学方案5、教学方案评估三、如何进行教学设计: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2、解读并超越教材3、教学设计方案要有弹性专题二:课堂教学环节四要素话题一:引入新课——吸住学生目光的磁石一、新课引入的方法:1、点题法2、悬念法3、趣味法3、情景法二、新课引入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关联性原则4、艺术性原则5、机智性原则话题二:主题探究——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一、主题探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探究教学2、积极开展多种教学形式的探究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探究二、主题探究的作用: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中的作用3、帮助学生善于自我激发学习动机4、帮助学生善于自我调节学习的主动性话题三:强化巩固——知识在问题中深化一、巩固练习的作用:二、巩固练习的特点:1、重视基础,立足教材2、练习实际,加强应用3、着眼体验,注重操作4、强调探究,尝试归纳5、体现差异,适度分层三、巩固练习的题型:1、客观型2、标准型3、训练型4、探索型5、问题型话题四:总结反思——把问题留给学生一、总结的作用:二、总结的形式:1、概括式总结2、悬念式总结3、前呼后应式总结4、比较异同式总结5、提示规律性总结三、总结的特点:1、课堂总结要有目标性2、课堂总结要有引导性3、课堂总结要有针对性4、课堂总结要简练易懂专题三:课堂教学行为四要素话题一:课堂讲授——新课程不是不要讲授一、课堂讲授“讲什么”二、课堂讲授“怎么讲”1、运用直观语言,关注学生经验2、调试自我心态,推动学生参与三、课堂讲授“何时讲”四、课堂讲授优势和局限话题二:课堂对话——知识在对话中生成1、师书对话2、师师对话3、师生对话4、生生对话5、书生对话话题三:教学指导——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一、学法指导的途径: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2、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1)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渗透、学会联想、及时总结)(3)学习方法的矫正话题四:教学互动——创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教学互动形式:1、师生互动2、生生互动3、人机互动二、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的策略:1、积极参与策略2、情感交融策略3、人际合作策略专题四:课堂管理行为四要素话题一: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一、分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1、学习内容要适当2、课堂监控要适度3、学生管理要适时话题二:个别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实施个别教学的意义:1、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化2、体现教育过程的人性化二、实施个别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避免把个别教学实施为个别人的专利教学2、避免把个别教学理解为一对一的教学话题三:运用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发展一、激励的方法:1、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二、激励的类型:1、目标激励2、参与激励3、情感激励4、公平激励5、奖惩激励6、危机激励话题四: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2、方向性原则3、个性化原则4、开放性原则5、情感性原则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构:1、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2、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3、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专题五:课堂教学类型四要素话题一:新授课——创造性的进行教学一、新授课的环节: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2、探究新知,讲授新课3、应用拓展,巩固新课4、课堂小结5、作业布置话题二:活动课——成功的体验一、活动课的作用: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有利于强化教育功能,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4、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二、活动课的课型:1、专题讲座2、实验教学3、实践调查4、小制作5、小论文6、竞赛三、活动课的原则:1、学科课与活动课内容相互结合的原则2、可接受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原则3、趣味性、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4、学生个别活动与全体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话题三:习题课——发展学生的能力一、习题课的特点:1、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2、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3、习题设计要有梯度性4、教学的方式要多样化5、教学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话题四:复习课——从问题入手一、复习课类型:1、单元复习课2、阶段复习课3、专题复习课4、总复习课二、复习课应注意的问题: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2、不断变化复习方式3、知识思想方法的渗透4、强化应用意识专题六:课堂教学策略四要素话题一:问题切入——思维的起点一、问题的切入:1、抓住问题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切入点的设计话题二:最近发展区——拾级而上,走向高峰话题三:随机进入——灵活的教学策略话题四:课堂创新——探究教学的策略一、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时间和空间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2、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好课三要素:故事、学法、灵魂一直在关注《历史教学》组织的“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的专题讨论,不少知名历史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见仁见智地发表了烛见,给笔者以极大启发。
实际上,好课标准实在是个开放而多元的命题。
去年十月,笔者曾有机会担任某县高中名师教学展示活动的学术点评人,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对刚下课的5位不同学科的名师提出同一个问题:“请用3个关键词说出你心中的好课标准”,他们的回答见下表: 上表表明,不同学科的教师,对好课标准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异的。
其实,即使同为历史教师,对好课标准的认识也有不小差异,这一点已为本次持续一年的讨论所证实。
问题在于,我们能否通过这场有价值的专题讨论,在不放弃己见的同时,取得某些共识? 作为高中历史教研员,笔者始终努力地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并寻找着两者间的平衡点。
具体到本次讨论,笔者也秉持同样信念,以期能明晰前行方向与操作路径。
笔者以为“一节好的历史课”标准的讨论,需要明确两个前提:一是本次讨论中的“历史课”应当是指历史教学中的常态课。
换言之,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不是各类复习课,也不是展示课或比赛课。
因为课型不同,评价的标准自然会有所不同。
二是“好课”的标准既要有一定品位,又要清晰,便于实际操作与评判。
具体而言,一方面标准不宜过高过繁,导致教师视上出好课为畏途,导致好课难觅;另一方面,又要导向明确,操作性强,有助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
据此,笔者以为,构成一节好课的要素或许有很多,但基本要素是“故事”“学法”与“灵魂”。
一节高中历史常态课,如果具备了这三个要素,应当就是好课了。
如果还能具备其他一些要素,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如果不具备其他要素,也无伤大雅。
历史学科是与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可以说,历史学科的基本特色就是讲故事。
当然,是真实的历史故事。
这里的“故事”,其内涵是较为宽泛的,可以是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有趣的细节,重要的是真实、有情节、生动形象。
如某教师在执教人教版《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时,以下列这则材料作为导入: 一日(宋仁宗)特开天章阁,召对(范仲淹等人)赐坐。
一节好课应具备哪几个要素?
1.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2.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上都能学有所得。
3.学生参与状态积极。
4.教学过程要真实,不做作。
5.每一节课对于别人和讲课教师都有值得改进和学习的地方。
我经常听一些名师的优质课,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想用所学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感受。
一节课,每个学生至少有2次以上的机会站起来说英语。
虽然难免有错误,但是学生们一节课始终在听说读写英语,几乎没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而这些正是我在教学中不能课课做到的。
究其原因,还是在备课时没有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设计没有分层次,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这正是以后自己应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只有当我们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我们的课堂才会是成功的课堂。
略谈上好一节课的要素一节好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而究竟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算是一节好的课程呢?下面我们就来略谈一下上好一节课的要素。
第一,内容丰富。
一节好的课程首先应该是内容丰富的。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理清知识结构,明确重点难点,将课程内容系统地进行总结和归纳。
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不仅涉及到知识点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延伸。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用案例、历史事件等方式来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生动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二,教学方法新颖。
教学方法的新颖性是一节好课程的重要要素。
传统的讲述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实验等教学手段,或者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来开展课堂活动。
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师生互动密切。
一节好的课程还要求师生之间的互动密切。
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案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及时的反馈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课堂活动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学习。
第四,学习氛围浓厚。
学习氛围浓厚是一节好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投入。
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知识、引用案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举办小组讨论、展示比赛等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学习团体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第五,情感教育贯穿全程。
情感教育的贯穿是一节好课程的重要特点。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比如说,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案例、讲述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理释放情感,积极参与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师、学生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
一堂好课,能够在贯彻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人的发展、生命的完善,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思考生命的真谛、寻找生活的意义、体验生命的情感、感受生命的律动、创造生命的价值和辉煌。
既然课堂如此重要,我们就要走近课堂、透视课堂、分析课堂。
课堂的基本要素:纵向看,有课前、课中和课后。
课前的核心要素是课堂教学设计;课中涉及到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类型、课堂教学策略等诸多要素;课后要素主要是教学反思。
横向看,课堂构成的要素包括人与物两类。
人要素指教师和学生,包括他们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动机、需要以及社会责任感,构成课堂系统的整体格局;物要素包括教材、教具等教学媒体,是一种信息载体。
上好一堂课,应从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类型、课堂教学策略等要素入手。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专题的22个要素说起。
专题一课堂教学设计2要素话题一教学目标——一堂课的灵魂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教师在写教案时,在分析教学内容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也就是说,必须弄清楚目标问题。
那么,如何确定《矩形》教学目标呢?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类比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探索并掌握矩形的概念和它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运算;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技能目标:经历探索矩形的有关性质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主动探究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式。
探索并掌握矩形的性质。
应用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式。
上好课的标准首先,上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合理且丰富多彩。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之既符合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上好课的标准还包括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使之既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采用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另外,上好课的标准还包括教学过程的活跃和积极。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最后,上好课的标准还包括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测验、考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上好课的标准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既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又包括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还包括教学过程的活跃和积极,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了,才能够真正做到上好课的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希望广大教师们能够认真思考上好课的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一、精心备课是关键。
好课从精心备课开始。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生动有趣吸引眼球。
好课需要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故事、展示图片等方式,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互动交流促进思考。
好课需要互动交流,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巧用多媒体丰富形式。
好课需要巧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视频、音频等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五、情感渗透增强共鸣。
好课需要情感渗透,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共鸣。
教师应该关心学生,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适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六、评价反馈促进进步。
好课需要评价反馈,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促进他们的进步。
七、细致关怀树立榜样。
好课需要细致关怀,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做一个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八、耐心倾听解决问题。
好课需要耐心倾听,能够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诉求,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九、灵活应变处理突发。
好课需要灵活应变,能够处理突发情况。
教师应该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情况,灵活应对,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十、激发潜能引导成长。
好课需要激发潜能,能够引导学生成长。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不断进步,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十一、关注细节提升品质。
好课需要关注细节,能够提升教学品质。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细节,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教学品质,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精品。
十二、持之以恒铸就辉煌。
好课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够铸就辉煌。
一堂好课应具备的六个要
素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一堂好课应具备的六个要素
1.不存在科学性问题的高效率的课。
2.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的课。
3.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课。
4.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的课。
5.合理使用课件等音像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
6.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各自完整生命成长的课。
▲优质课的综合标准——“六有”
“有魂”,指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明确,并确实将其置于三维教学目标之首,真正予以落实。
“有神”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有序”指能够采用板块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板块之间的过渡紧凑、自然;教学思路清晰,结构构建合理,整个教学过程优化顺畅。
“有生”指有生成,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有色”指有比较鲜明的教学特色。
“有效”指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即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学生学有收获。
附件一: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学习资料:上好一堂语文课,应从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类型、课堂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等诸多要素入手。
(一)教学设计要素分析新课程下,教师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是对教学设计的重新认识和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的掌握。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教学的优化。
因此,教学设计是达到教学理想化的关键一步。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评价这五个要素。
从目前教师的实际来看,应把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作为研究的重点。
1.关于教学目标设计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具体化并落实于教学活动之中。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不应当割裂开孤立地运作。
教学目标既是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对“统一”的目标,也要兼容那些“非预期”的、在活动中生成目标,以及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目标。
2.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得到体现。
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教学应当努力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潜在意识,将主要精力用在服务于主体学习的“学案”预设,使课堂从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
(二)教学环节要素分析1.导入导入的主要功能在于使新旧学习任务之间能顺利地过渡衔接。
导入环节应当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在上课伊始,运用新颖的刺激和引人入胜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指向新的学习课题,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使心理活动集中于要掌握内容;二是利用学生熟知的素材把它作为“引子”过渡,找到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契合点”,把相关概念“植入”学生业已形成认知结构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学习的准备。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1、一堂好课的传统评价标准第一、内容丰富;第二、概念明确;第三、重点突出;第四、脉络清楚;第五、语言生动;第六、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得当;第七、学时准确;第八、着装典雅.2、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1)、课程的策划与设计(2)、先进教育理念的渗透(3)、知识技能的重点和难点(4)、操作与活动要符合体验的目标(5)、教师要有推动课堂教学生成的能力3、一堂好课的评价原则(1)、好课必须能激起学生兴趣(2)、好课必须要有好的设计(3)、好课必须适应每一个学生(4)、好课应该成为“家常课”(5)、好课应是一种智慧生成课三、好课应该有亮点和特色1、突出某一教学的环节2、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学生成3、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作业四、教师上好课应具备三个层面的能力(见层面1)五、怎样观察一堂课(1)、三听:一听——听教师向学生发出的信息二听——听师生交流的信息三听——听学生发出的信息2)、四看:一看——看教师的教态真切否?二看——看教学目标落实否?三看——看师生的互动多向否?四看——看学生的情绪主动否?(3)、一关注:关注——课堂教学中智慧生成的过程与效果。
六、评课记什么?怎么记?1、定性评价的观察记录法:定性评价的主要优点:第一、能整体把握对课堂的真实感受;第二、能体现评课人对课堂现象的理解、思考和深层次分析;三、能灵活地抓住个别有价值的细节;第四、能简便、自由的记录;第五、能主动地、有导向地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
定性评价的局限性:第一、凭主观经验判断,缺乏严谨的设计和检测;第二、缺乏评价的规范性和统一的指导思想,导致定性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第三、主观性、随机性和个别性导致了评价的随意性,缺乏逻辑性和严密的操作系统;第四、由于评价者个人水平或视角差异,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结论,导致被评价者盲从。
七、评课说什么?怎么说?1、评课说什么?(1)、从优点中发现优点的成因①明显优点的成因②不易被人发现的优点揭秘(2)、从问题中寻找形成问题的原因①课堂为何缺乏生机?②学生为何不配合?③作业为何效果差?④活动为何不活跃?⑤公开课为何表演多?⑥小组合作为何没有效?2、评课怎么说?(1)、实话实说(2)、心理零距离(3)、开门见山说本质(4)、发掘亮点重激励(5)、肯定当中谈希望(6)、放大倾向以引导(7)、简练概括说关键(8)、评课需要灵活性个人感悟: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不断产生反思的行为,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一堂好课,需要有标准的口诀来指导。
以下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1. 知识点要清晰,讲解要详细。
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知识点要清晰,讲解要详细。
教师需要对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互动要积极,气氛要活跃。
一堂好课的第二要素是互动要积极,气氛要活跃。
教师需要积极地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教师需要营造一个活跃的气氛,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3. 练习要充分,反馈要及时。
一堂好课的第三要素是练习要充分,反馈要及时。
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地给学生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4. 资源要丰富,技术要先进。
一堂好课的第四要素是资源要丰富,技术要先进。
教师需要利用各种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同时,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利用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5. 知识要实用,思维要拓展。
一堂好课的第五要素是知识要实用,思维要拓展。
教师需要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师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6. 教学要有激情,教育要有责任。
一堂好课的第六要素是教学要有激情,教育要有责任。
教师需要对教学充满激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专业。
同时,教师需要对教育负起责任,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教育。
以上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
只有教师能够做到以上六点,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全面的教育和提高。
好课堂的标准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好的课堂教学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被称为好课堂呢?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好课堂的标准。
首先,好课堂的第一个标准是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好的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善于引导学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其次,好课堂的第二个标准是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好的学生应该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提问。
他们应该尊重教师和同学,团结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只有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后,好课堂的第三个标准是教学内容的质量。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好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教学内容还应该注重与时俱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感兴趣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好课堂的标准包括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内容的质量三个方面。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保证,才能真正实现好课堂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希望广大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共同努力,打造更多更好的课堂,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步骤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有目的地安排和组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的过程。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和步骤。
一、关键要素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它明确了教师想要达到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应该基于教学目标,并且符合学科的要求。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实验、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工具和设备等。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方法。
5.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和评估方法。
教师需要制定出合适的评价方式,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
评价方式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且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步骤1. 教学需求分析在开始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差距,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 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且符合学科的要求。
教师可以运用“明确、可衡量、可操作”的原则来制定教学目标。
3. 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来支持教学内容的传达。
上好一堂课的22个要素22个要素:1、课堂教学设计3要素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案撰写2、课堂教学环节4要素新课导入、主题探究、强化巩固、总结反思3、课堂教学行为5要素指导行为、对话行为、创新行为、互动行为、讲授行为4、课堂管理行为4要素分组合作、激励行为、课堂评价、课堂调控5、课堂教学类型4要素任务教学课、英文写作课、英语活动课、单元复习课6、课堂教学策略2要素最近发展区、任务驱动型分述:一、课堂教学设计3要素1、教学目标从教学界定概念来讲,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而从应用意义上来讲,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指给教师具体教学航向的指南针。
一堂好课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时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出真正可以执行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理论模式包括: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制定,确定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的功能:1、导向功能、2、评价功能、3、调节功能、4、激励功能。
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总体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目标设计原则:1、全面性原则、2、层次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
2、教学资源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电化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片、放映机等现代教学技术:投影仪、摄象机、放象机、VCD、多媒体电脑和互联网等。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意义与作用:1.提供逼真的交际情景和语言环境、2.调动学生全部感官参与学习、3.促进个别化教学。
使用教学资源应注意的问题:1.防止形式主义,2.媒体应该是教学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和结合,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农村学校使用教学资源的建议:1.使用教具,辅助教学,2.简笔画,3.运用肢体语言,优化课堂教学,4.儿歌,顺口溜,5.设计合理游戏,巩固教学。
3.教案撰写教案就是课堂教学前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分析学生情况后,在头脑中形成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的表现形式。
教案是否实用、是否符合教学实际、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评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教案编写的原则:1.艺术性、2.科学性、3.可操作性、4.创新性、5.变化性。
编写教案的具体内容:1.课题、2.教学目标、3.课型、4.教学重点、5.教学难点、6.教学过程、7.作业布置、8.板书设计、9.教具。
二、课程教学环节4要素1.新课导入设计新颖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多媒体教具的使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3.课堂中语言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课堂导入的作用:1.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
课堂导入的方法:1.情景导入法,2.设问导入法,3.表演导入法,4.介绍名人轶事导入法。
课堂导入环节应注意的问题:1.多以“问题”为载体,2.呈开放性姿态,3.问题应真实有效,4.注重研究过程。
2.主题探究探究式教学是在布卢姆的目标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提出的,在通过教学目标实现,不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达到培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基本程序: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进行探索————师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3.帮助学生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4.帮助学生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1.应保护学生的学习求知欲,2.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思索和探讨,3.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强化巩固是指新的语言项目呈现后所进行的旨在训练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活动。
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接受新知转化为实践的中心环节。
强化巩固活动方式:1.提问法、2.游戏法、3.编故事法。
4.总结反思1.教学设计反思,2.教学过程反思,3.自身教学行为反思,4.课堂教学群体行为反思,5.课堂教学评估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优化的发展。
教学反思的特征:1.自觉性,2.超越性。
教学反思的方法:1.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反思,2.在理论学习中总结反思,3.在相互借鉴中总结反思。
三、课堂教学行为5要素1.对话行为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
课堂对话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1.课堂对话有利于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2.课堂对话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3.课堂对话有利于面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4.课堂对话有利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转变学习方式5.课堂对话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由质疑走向探索。
2.指导行为注意引导学生从教师的具体指导中悟出方法、经验。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供其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必须切实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有效措施。
今天教师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必须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3.创新行为又称创造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教育。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的意识与动机(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创造技能与创造思维,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创新教育课堂的特征:1.创造自由、安全、和谐的情景和气氛,2.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3.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表达与接纳不同的意见,4.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实施: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2.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3.注重知识理解,培养创新能力,4.强调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5.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注重知识理解,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1.采用知识“内涵式训练法”,2.采用知识“外延式训练法”,3.采用知识“辐射训练法”,4.采用知识“精巧训练法”。
学生自主学习包括以下几方面:1.能够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和朗读课文,2.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文课文并训练英语,3.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4.能独立完成教师提供的预习和复习作业5.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电化教学设备,6.能阅读与所学课文层次相当的课外读物,7.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的能力4.互动行为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如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1.细心思考、精心备课,2.要做到人人参与(个别参与全体参与主动参与),3.做到情感交融并善于活跃课堂气氛,4.灵活运用“反馈”机制,5.教师作用的发挥要科学(多一些归纳,少一些演绎,多一些启发,少一些说教,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6.教研与教学有机结合,7.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而不依赖它。
5.讲授行为是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
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
讲授法的课堂操作: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3.教学关键点,讲授的适用范围:1.宜于传授基础知识,2.适于班级教学,3.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调交流互动新环境体。
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教学目标:1、理解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意义。
2、识记、理解课堂的基本要素3、学会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4、学会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5、课堂导入的方法与运用6、课堂探究环节的方法与运用7、巩固强化环节的设计与运用8、课堂总结的作用与方法。
教学内容:1、导言部分2、专题一:课堂教学设计2要素3、专题二:课堂教学环节4要素教学过程:一、关于本册教材的教学安排与学习方式1、总课时的安排:12课时;考试2课时2、本教材是十五课题研究的成果,知识比较系统、详细,易懂,易操作;因此本教材以各位自学为主,本人只是结合教学的经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起一个组织大家学习教材的作用,不会也没必要增添新的、其他的内容。
能够学好、理解教材中理论,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了。
3、考试内容:识记有关理论知识,重在理解和运用二、学习导言部分1、关于课堂的含义与上好一堂课的意义。
A、请大家阅读、探讨。
B、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2、课堂的基本要素本章节的有关理论知识请大家要进行识记:A、课前核心要素:课堂教学设计。
B、课中的要素有:教学环节、教学行为、管理行为、教学类型、教学策略等。
C、课后要素:教学反思。
D、教学设计五要素: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评价。
E、教学环节要素:导入、主题探究、强化巩固、总结。
F、教学行为要素:讲授、对话、互动、演示、指导。
G、课堂行为管理要素:分组合作、个别化教学、激励强化、调整、评价。
H、课堂教学类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欣赏课、综合课、实验课、实践课、活动课等。
I、教学策略要素:任务驱动、随机进入、最近发展区、问题切入、创新。
J、一堂好课的评价要素: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体现知识学习的构建性、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加强教学的互动性、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关注学生智能的多元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三、谈谈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评价语文课,主要评价授课教师的表现,如基本功是否扎实,表达是否流畅、准确,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板书是否规范新颖等。
这种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为根本出发点的,是背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的。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以学论教”。
就是要看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等。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一节语文课。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操。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总目标的一部分。
要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必须确定学生学习完毕后可度量可检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