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5.80 MB
- 文档页数:44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1、景观类型(名词解释)自然景观:是自然界中未经人工实践所干涉,以天然景观元素构成的景物,包括天然存在的景观和人工景观的自然要素部分。
城市景观:是通过人类的艺术加工,以人工景观要素为主构成的景物。
2、景观设计概念景观可归纳为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地表景物。
广义的景观设计是将一种景物通过整合、规划等科学合理的手段转化为另一种景物的过程,重点在于处理人、地关系,使环境中的各种构成系统更好地和谐发展。
狭义来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布置道路、种植植被、修造建筑等手段创造美的自然和人工环境。
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环境心理学:霍尔的“空间关系学”,他将人际交往的身体距离划分为4种:亲密距离为0~0.45m,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为0.45~1.2m,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交距离为1.2~3.6m,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共距离为3.6m以上,如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名词解释)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美学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
它研究景观美的特性和构成,以及自然美的保护和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途径等。
范围涉及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
它们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构造规律等,都是景观美学所研究的对象。
3、试述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论述题)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绿化与植被情况、地质与水文条件、)功能因素(功能属性、功能构成、功能布局)空间因素(空间设计、空间类型、空间构成)人文因素(使用群体、地域文化)生态因素(保护自然元素、生态技术)技术因素(施工技术、新型材料)4、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套分等级的系统,可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5、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一书是对城市认知地图富有开创性的重要成果。
他在书中将城市的物质行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复杂而又综合的学科,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包括建筑学、植物学、地理学以及心理学等。
它的目标是通过创建和改善室外空间的美观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人们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交互。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平衡景观设计考虑到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提供休闲、娱乐、社交等功能,还能够创造出令人愉悦和美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场地分析与规划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对场地的分析与规划。
这包括了对地理条件、天气状况、土壤质量、地形等因素的考察。
通过分析场地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决定景观设计的方向和内容。
三、植物选择与配置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根据场地的特点、气候条件和使用目的,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植物非常重要。
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颜色和季节性等特点需要被综合考虑,以创造出具有丰富层次和色彩变化的景观效果。
四、材料与结构的选择除了植物,材料与结构也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可以提升空间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例如,选择自然石材可以增加自然感与质感,而金属材料则可以创造出现代感与富有张力的氛围。
五、水景与照明设计水景和照明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水景设计可以增加空间的活力和变化,可以是喷泉、水池、小溪等形式。
而照明设计则可以赋予空间夜间的魅力与焦点。
六、可持续性考虑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性成为了景观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设计师需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等措施,可以实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七、用户参与与反馈景观设计往往是为用户服务的,因此用户参与与反馈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了解,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进行更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八、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
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点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营造,创造出美观、舒适且有意义的室外环境。
它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点,包括设计原则、景观构成要素、景观规划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一、设计原则1. 统一性:景观设计需要保持整体的统一性,通过在材料、色彩、形状等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 适应性:景观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和手法。
设计师需要了解场地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使设计与环境相融合。
3. 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需要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等手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创新性:景观设计需要具备创新精神,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景观形象。
二、景观构成要素1. 硬景观:硬景观是指景观中的建筑物、道路、广场等硬性构筑物。
它们是景观的骨架,能够为人们提供空间和功能。
2. 软景观:软景观是指景观中的植物、水体、草坪等生态要素。
它们赋予景观绿色和活力,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3. 空间组织:空间组织是指通过不同的布局和形状来划分和连接景观空间,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4. 地形塑造:地形塑造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变地势,打造出各种地形特征,如山丘、峡谷等,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5. 色彩运用:色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颜色的植物和材料,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三、景观规划1. 形式规划:形式规划是指根据景观设计的要求和场地条件,确定景观的形状、尺度、布局等基本要素。
2. 功能规划:功能规划是指确定景观设计的功能需求,如休闲娱乐、交通、环保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3.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将景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绿化带、游憩区、交通区等,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
4. 景观细部规划:景观细部规划是指对景观中的细节进行规划和设计,如座椅、雕塑、灯具等,使之与整体景观相协调。
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或城市环境中,通过对地形、植被、水体、建筑等元素进行合理组合和布局,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生态功能和社会意义的环境空间。
景观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它对于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功能性、美学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景观设计的原理。
首先,功能性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环境的生态功能,确保设计的环境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健康活动等多方面需求。
比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应该合理规划绿地、游乐设施、休息区等功能空间,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农田、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
同时,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到环境的生态功能,比如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体规划,提升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其次,美学性也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更要追求美的艺术表现。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对地形、植被、水体、建筑等元素的艺术组合和表现,创造出具有美感和情感共鸣的环境空间。
比如,在公共广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雕塑、喷泉、景墙等艺术元素的布置,打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的空间场所;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营造出具有季节变化和色彩对比的美丽景观。
美学性的追求不仅可以提升环境的审美价值,更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归属感和情感认同。
最后,可持续性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比如,在城市绿地的设计中,应该注重植被的选择和维护,推广水景循环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手段,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应该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材料的选择,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通过对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创造出适合人类活动和欣赏的宜人环境。
本文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观设计的本质和实践。
一、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1. 自然性原理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尊重自然。
设计师应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植被特点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现有条件,打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景观。
自然性原则要求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如水体、植被和地形等,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存在和美妙。
2. 人文性原理景观设计要追求与人文特点相契合。
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场所和功能,营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地方特色的景观。
人文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和艺术表达等手法,创造出具有情感共鸣和人文价值的景观作品。
3. 可持续性原理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设计师应该选用环保材料,设计合理的排水和节能系统,提倡生态循环和绿色出行等环保措施。
可持续性原则强调景观设计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既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1. 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的规划布局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
设计师需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形状和功能要求,合理分配空间,确定主次景观元素的位置和比例关系。
规划布局要考虑人流线路、道路交通和沟通配套设施等因素,以提高景观效果和人的体验度。
2. 植物选择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设计师应根据景观需求选择合适的植被品种。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其适应性、景观效果和生长特点等因素,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化。
植物选择要注意保持植物的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品种。
3. 材料运用景观设计中材料的运用对于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理念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水泥等,用于空间分隔、装饰和硬质铺装等方面。
景观设计原理是什么
景观设计原理是指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景观设计原理:
1. 适应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根据特定场地的条件和规划要求进行设计,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满足使用需求。
2. 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要求,提供合适的功能区域和设施。
3. 统一性原则:景观设计应保持整体统一性,各个部分之间应有一定联系和协调,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4. 开放性原则:景观设计应鼓励人们的社交和互动,并为使用者提供开放和畅通的空间。
5. 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提供可持续的设计方案和植物选择。
6. 自然与人工结合原则:景观设计应将自然元素与人工结构相结合,以创造出舒适、美观和功能性兼具的空间。
7. 比例和尺度原则:景观设计应注意到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关系,使之符合人体尺度和观赏效果。
8. 相变和变化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季节和时间的变化,通过合理安排植物和景观元素,创造出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景色
和氛围。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制定出有效、创新、可持续且美观的景观设计方案。
第一章现代景观设计概论第一节景观设计的定义与目的●景观设计工作主要从功能、美学、文化、生态、技术、管理等各个角度来研究和设计城市的景观。
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适宜于人们工作、居住、旅游,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文明进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景观设计是通过对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的分析,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和特定功能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融汇美学的原理,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高度协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保护地域文化的目的。
●城市景观是地域文化的外延,是室内空间的外延,是市民价值观的体现。
第二节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1、合理安排市民的活动场所。
●2、协调城市功能与市民生活的关系。
●3、促进文化进步。
●4、改善生态环境。
●5、提高城市效率。
●6、美化城市环境。
第三节景观设计的范围与内容●景观设计的范围主要为建筑的外部空间,包括城市各区域的交通关系、景观的空间形态、大众的审美趣味、市民的行为方式、城市的管理方式、施工的技术手段等,它要处理好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经济条件和技术手段的关系等。
它的设计对象应该是面向广大市民的,是为社会服务的。
●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各功能的组织、交通系统的组织、绿化配置、空间形态、景观造型的设计、景观节点的设计、与周边环境关系的考虑、对生态的影响、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景观色彩设计、公共艺术设计、识别系统设计等。
它需要对环境的地理、气候进行分析;对人的行为方式加以诱导;通过对历史文脉的了解;对传统地方文化进行保护;对城市功能予以完善;对城市景观进行美化。
第二章景观设计的原则第一节安全性●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有众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无论如何,安全必须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
如果连市民的生命安全都尚且不保,城市建设的美景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解决安全问题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1、道路的安全设施。
景观的含义:(必考)景观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词,它有三重尺度意义上的理解:(1)作为视觉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2)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3)景观生态学上的理解,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有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
空间的含义:三维的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具有容纳物质存在与运动的属性,有具体空间和一般空间两种存在形式。
具体空间:是有具体数量规定的认识对象,是有长、宽、高三维规定的空间体,是一般空间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
一般空间:是没有具体数量规定的认识对象,无长、宽、高三维限制的空间体,是具体空间的本质和内容,是存在于具体事物和相对抽象事物之中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指标计算方法:1、附属绿地[树木平均单株树冠投影面积×单位用地面积平均植树数量(株/公顷)×总用地面积 ]+ 草坪(地被)面积2、道路绿地[一般行道树平均单株树冠投影面积×单位长度平均植树数量(株/公里)×已绿化道路总长度 ]+ 草坪(地被)面积城市绿地率:λg = [(Ag1 + Ag2 + Ag3 + Ag4 )/Ac] x100%其中: Ac——城市用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Agm = ( Ag1 + Ag2 + Ag3 + Ag4 ) / Np其中:Np——城市人口数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Ag1m = Ag1 / Np城市绿化覆盖率=市区各类绿地覆盖面积之和/市区面积×100%城市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100%外部空间中的活动的三种基本类型:1、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人类因为生存需要而必须的活动。
最大特点:活动的发生很少受物质构成的影响,一年四季在各种条件下都可能进行,与外部环境品质的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是为了创建和改善人工景观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原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1. 可持续性:景观应该被设计成可持续的,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降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2. 可达性:景观应该易于到达和使用,方便人们进行活动和交流。
3. 多功能性:景观可以提供多种功能,如休闲、运动、社交和文化活动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适应性:景观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并灵活地满足不同的需求和变化。
5. 多样性:景观应该提供不同的元素和景观特色,以增强其吸引力和美感。
6. 文化价值:景观应该与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相结合,保留和弘扬传统价值观。
7. 生物多样性:景观应该保护和促进物种的多样性,提供适合野生生物栖息和繁殖的环境。
8. 可视性:景观应该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欣赏。
9. 良好的空间组织:景观中的不同元素应该有良好的结构和组织,以创造舒适和谐的空间。
10. 可操作性:景观应该易于维护和管理,保持其长期可持续性。
总之,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旨在创造出具有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宜人景观环境,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基础,它是根据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和审美取向而形成的一套设计规范和思维方式。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可以遵循以下原理:
1. 自然性原理:追求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要通过合理运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植物等,来打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和效果。
2. 人文关怀原理:注重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园林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使园林环境更适合人们生活和休闲的需求。
3. 空间组织原理:合理布局空间,创造出宜人的空间序列和景观序列。
要考虑到整个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将各个景观元素进行有机组织,使得空间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4. 种植配置原理: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
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功能,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布局,使得园林景观更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性。
5. 色彩运用原理:运用色彩进行景观营造。
通过合理运用颜色的对比和搭配,可以增强景观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6. 细节处理原理:注重细节的处理。
要对园林环境中的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和雕琢,使得整个园林更加独特和精致。
以上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原理,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运用,以创造出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美丽园林。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空间的布局、植被配置和艺术元素的运用,以及对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考量,创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人、美观的空间环境。
下面将介绍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景观设计的原则1. 遵循自然原则: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融入自然元素,力求使设计效果与自然风貌相和谐。
设计师应准确把握自然植被的孕育方式、地形地貌的形成机制,合理利用自然因素,以达到生态平衡的效果。
2. 体现人文特色:景观设计要结合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考虑人们的审美习惯和文化传承,使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
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特色建筑风格等,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3. 功能性需求:景观设计要从功能性出发,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社交等需求。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确保景区设施与功能完备,并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
4. 可持续性发展: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发展,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问题。
选择适宜的植被,采用可再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努力营造生态友好的景观环境。
5. 空间层次感:景观设计应注重空间层次感的营造,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形式塑造多层次的空间效果。
透过树木、景物、构筑物等,形成远近参差、高低错落的立体感,增加空间的立体美。
二、景观设计的方法1. 调查研究:在进行景观设计之前,需要对设计区域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包括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地形地貌等方面。
只有充分了解设计区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
2. 概念规划:依据调查研究结果,进行概念规划,确定整体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
通过思考设计目标、主题和特色,进行初步的布局和形式构想,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
3. 详细设计:在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
包括详细规划方案、平面布局、植被配置和构筑物设计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细节问题,确保设计在实施中能够得到有效落地。
4. 施工管理:景观设计不仅包括设计阶段,还包括施工和管理阶段。
设计师需要参与施工现场的管理,并与施工方进行紧密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完美实施。
景观设计基本原理
景观设计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性原则:景观设计应尽量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氛围,使人们感到身临其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2. 美学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美感的追求,使人们感到愉悦和舒适。
通过运用艺术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空间。
3. 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和材料,节约能源和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应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实现良好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提升景观空间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5. 文化性原则:景观设计应结合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体现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通过运用符号、象征和艺术表达方式,传递文化信息和观念。
6. 安全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合理设置道路、设施和照明等要素,确保人们在景观空间中的安全交通和活动。
7. 可访问性原则:景观设计应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儿童等。
通过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提供方
便的使用环境。
这些基本原则可以作为景观设计的指导,使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全面考虑各方面的需求,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景观空间。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
它是指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规范、要求、原则和方向。
下面将介绍几个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一、生态原理生态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强调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品质,提供生物栖息地,保护和增加植物、动物的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是指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追求美的境界,营造出具有美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的景观空间。
它包括景观的整体构思、色彩搭配、比例尺度、空间序列、景观配套等各个方面。
通过精心设计,使用适宜的植被、材料和构筑物等,可以打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享受。
三、人文原理人文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关注人类需求和人文价值的原则。
它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们在园林景观中的活动和体验。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社交交往、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等,保护和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四、可持续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可以实现景观生态的持续发展,提高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
五、功能原理功能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景观的功能。
例如,根据需要设置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教育区等,满足人们不同的娱乐、休息和学习等需求。
合理的功能规划可以提高景观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符合人们的需求。
六、艺术原理艺术原理是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注重艺术创新、创意的运用,使景观空间充满艺术感和创造力。
在设计中,可以运用材料、造型、色彩、光影等因素,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艺术原理可以丰富景观的内涵,提高景观的审美价值。
景观设计原理(总结)1、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景观是人类审美的连续展示,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理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广义的景观设计可以归属于大地景观,是指地理环境概念,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学、林学、农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心理等。
狭义的景观设计可以归属于人居环境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是以人作为衡量尺度的景观设计。
2、景观造型设计原则:景观造型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形体、色彩、肌理等构成方法,其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
色彩与肌理赋予形体最后的精神定义。
3、心理学形态法则:包围、近距离、内侧、群体化、对称、相同幅度、通过曲线、除得尽、地的“最大统一性”、立着的东西比悬挂的东西,容易形成“图”。
4、景观构成元素: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
5、植被的作用:建筑功能、工程功能、控制气候功能和美学功能。
6、规则式种植设计:主题、对称、线性、环形。
7、景观空间类型:广场景观设计、步行街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以及城市滨湖景观设计。
8、水资源管理法则:①保护流域、湿地和所有河流水体的堤岸。
②将任何形式的污染减至最小,创建一个净化的计划。
③土地利用分配和发展容量应与合理的水分供应相适应而不是反其道行之。
④返回地下含水层的水的质和量与水利用保持平衡。
⑤限制用水以保持当地淡水储量。
⑥通过自然排水通道引导表面径流,而不是通过人工修边的暴雨排水系统。
⑦利用生态方法设计湿地进行湿地进行废水处理,消毒和补充地下水。
⑧地下水供应和分配的双重系统,使饮用水和灌溉及工业用水有不同的税率。
⑨开拓、恢复和更新被滥用的土地和水域,达到自然、健康状态。
10致力于推动水的供给、利用、处理、循环和再补充技术的改进。
1、景观的定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队景观的定义: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根据美国建筑师注册委员会定义,现代景观设计的实践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1)宏观环境规划(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是?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不太靠谱)一.从功能发展,以人为本。
二.因地制宜,景观也能与产品“混搭"三.景观营造软质化四.“相地”布局,借景增值五.控制力、执行力两手抓六.持续创新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8、“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 的特征是什么特征:由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和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道路绿地景观就像是城市的绿色丝带,给城市增添生机和美感呢。
一、原理方面。
1. 功能性原理。
道路绿地的首要功能就是为了改善环境。
比如说,那些树啊草啊就像一个个小卫士,吸收灰尘,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
而且在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能给行人和车辆遮遮太阳,让大家走在路上不会被晒得晕乎乎的。
另外,绿地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呢,像住在道路旁边的居民,多亏了这些绿地,能少受些噪音的打扰,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2. 生态性原理。
我们得让绿地里的植物们和谐共生呀。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来选择植物。
比如在南方,就可以多种些榕树之类的,它的气根垂下来可好看了,而且适应南方的湿热环境。
植物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有的植物能给小动物提供栖息地,有的能互相补充养分,就像一个小小的生态社区一样。
3. 美观性原理。
这就像给道路化个妆一样。
我们要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植物搭配起来。
比如说,在春天的时候,让樱花树和绿色的草坪搭配,樱花粉粉嫩嫩的,就像给大地穿上了花裙子。
而且,绿地的形状也要有设计感,可以是蜿蜒的,就像一条绿色的小河流在道路旁边,而不是那种方方正正、呆板的样子。
二、方法方面。
1. 植物选择。
要选那些好养活的植物。
可不能选那些娇滴滴的,需要天天精心照顾的。
像月季花,它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很多地方都能茁壮成长。
还要考虑四季的变化,不能只让道路在某个季节好看。
比如冬天种些腊梅,虽然天气冷,但腊梅的香气和黄色的小花能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一抹亮色。
2. 布局设计。
要根据道路的类型来布局。
如果是城市的主干道,绿地可以相对宽阔一些,中间可以种一些高大的乔木,两边再搭配一些灌木和花卉。
要是那种小街道呢,绿地可以窄一点,但是种些小巧可爱的植物,像矮牵牛之类的,让小街道也充满生机。
而且要注意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行人走路和车辆行驶,不能让绿地占了太多地方,造成交通不便。
3. 与周边环境融合。
道路绿地不能孤立存在呀。
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一、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园林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简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自然优先和生态文明两个方面。
自然优先是指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并净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另外,设计中要尽可能地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文化性原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任何景观都必然地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自然环境条件是文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
同时,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景观的历史文化性主要是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古代石刻、坟墓等。
一定时期的景观作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家庭组织、社会结构都有直接的联系。
从景观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景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景观设计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地积淀,形成了系列的景观创作理论和手法,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从另一个角度讲,景观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物化结果,折射着历史的发展,是历史某个片段的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活动的丰富,人们对视觉对象的审美要求和表现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体征,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景观的地域文化性指某一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性。
人们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必然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种民俗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地域文化。
在进行景观创作甚至景观欣赏时,必须分析景观所在地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入乡随俗,见人见物,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系统,尊重当地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从中抓住主要特点,经过提炼融入景观作品中,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性原则景观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是建筑物的简单摆放,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人为艺术与自然生态的进一步和谐。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
1.自然性原则
自然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目标。
园林
景观设计师要通过选用自然材料、模仿自然景观等手法,使设计的园林场
景具备自然般的美感和观赏性。
自然性原则还体现在对地形、水体等自然
环境元素的利用和还原,以及利用植物的自然状态和生态特征进行园林植
物的布置。
2.秩序性原则
3.尺度性原则
尺度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空间尺度的合理性。
园林景观
设计师要根据景观所处空间的大小、使用需求和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景观
元素的尺度和比例,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
注重人们的舒适感和适应性,设计师要合理安排观赏点和视觉焦点的位置,使人们在园林景观中能够获得愉悦的体验。
4.色彩性原则
色彩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色彩来丰富环境,创造美感。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色彩,在景观中形成明暗对比、冷
暖色调变化等艺术效果,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营造氛围。
色彩性原则还
可以通过运用季节性植物和花卉来实现季节性变化的目标,增加园林景观
的变化性和活力。
5.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以满足功能需求为重要目标。
园林景观设计师要根据场地的使用要求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和组织空间,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交流等功能。
同时,功能性原则还包括对于场地微气候的利用和改造,以及对于交通流线和公共设施的合理安排。
以上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基本原则。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还需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运用这些原则,以创造出独特且满足人们需求的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