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治未病思想在针灸治疗中风病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113.45 KB
- 文档页数:1
134第16卷 第12期 2014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12 Dec .,2014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全球2/3以上人群处在亚健康状态,这成为全球医学的重要课题。
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对此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
其形成久远,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并且具有超前的指导性。
1 哲学渊源医学的起源发展与其同时代的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植根于中古文化土壤发展起来的中医学,更是受到了中国古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其理相互渗透。
殷商时代,“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商书》)、“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故祸不萌”(《管子》)等防患未然的思想,引申到医学,最早影响了治未病思想的形成。
“医者,易也”。
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的“变易”,认为宇宙间的变化是永恒的,故常须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变。
《易传》中“水在火上,既济。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的既济卦是治未病思想的萌芽。
此外,《无妄》卦“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暗含“既病防变”之理。
南怀瑾称“黄老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心。
黄老之道互通。
《道德经》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祸乱初,易治理而先治,便是中医里的“欲病早治”之理;并明确指出“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指出因怕得病而早预防,由此不病,亦彰显中医“未病先防”之道。
孔孟“居安思危”的思想亦同。
另外,儒道的养生思想,“水在火上,既济。
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亦渗透于治未病的“养生防病”理论中。
2 具体涵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成形到已成形。
如西医所说: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
《灵枢》有云:“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神属道、形而上的范畴,形而上便是非器质性阶段,守神就是治未病,就是使疾不生或将疾病控制在非器质性阶段的功能状态,如此则为上工,最高明、智慧的医者。
主题: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教学案例内容:1. 背景介绍中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风后患者常常面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介绍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2. 病例信息病例:患者,男性,65岁,中风后左侧肢体瘫痪,言语不清。
主诉: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入院时间:xxx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
3. 诊断及分析患者属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主要症状为左侧肢体瘫痪和言语障碍。
病情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和康复护理。
4. 治疗方案针对患者的病情,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和康复训练两部分。
具体如下:(1) 针灸治疗:采用针灸手法,选用阳明经和少阳经穴位进行针刺,结合毫针和电针疗法,以激活患者受损的脑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和康复。
(2) 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言语康复训练、认知训练等,通过系统而有序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
5. 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肢体动作有了明显改善,能够勉强站立和行走。
言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够与人交流。
患者情绪改善,精神状态良好。
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我们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方案,提高了治疗效果。
6. 结论结合针灸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功能障碍和言语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值得在更多的临床中风治疗案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7.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机制,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推动这一治疗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更多的中风患者提供优质的临床治疗服务,努力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结语通过以上教学案例,我们了解了针灸临床结合治疗中风的方法和效果,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帮助更多的中风患者尽早康复,重返美好的生活。
刘完素治疗中风特色的研究【摘要】刘完素是一位中医专家,在治疗中风方面有着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技法。
他运用针灸和草药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中风患者的症状和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完素还结合中医养生学说辅助治疗中风患者,提高他们的康复速度。
他的治疗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具有广泛的推广和研究价值。
通过对刘完素治疗中风特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医在中风治疗方面的优势和潜力,为中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Liu Wansu's treatment methods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stroke patients, and his methods are worth further promotion and research.【关键词】刘完素,中风,针灸,草药,中医养生学说,结合治疗,效果,推广,研究1. 引言1.1 刘完素治疗中风特色的研究刘完素的治疗理念强调综合施治,认为中风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必须综合考虑病因病机,因势利导,个性化治疗。
他针对不同症状和病因制定不同的方案,采用针灸和草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针灸治疗中,刘完素注重穴位的选取和操作技巧,运用独特的刺激手法和调理思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在草药治疗方面,他善于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调配草药,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效果。
刘完素还注重中医养生学说的运用,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他认为只有综合施治,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疗效。
刘完素的治疗方法在中风患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通过对他治疗中风的特色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更多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刘完素的治疗理念刘完素是一位中医师,对中风患者的治疗理念可以总结为“整体治疗、个性化治疗、病本治疗”。
刘完素注重整体治疗,认为中风患者的病症并非单一表现,而是背后有着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治未病”与“逆针灸”的认识2011-11-15一、“治未病”与“逆针灸”“治未病”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内经》以预防为主的重要的学术观点之一。
“治未病”一词首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脏腑的生克制化规律所制定的已病防变的措施。
因此,“治未病”应包含未病先防、早期治疗、一已病防变等涵义。
它的最终目的应是防病防变保健延年。
“千逆针灸”一词首见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
即“无病而先针灸曰逆。
逆,未至而迎之也。
”。
是指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程度或保健延年的传统方法。
“逆针灸”因具有注重机体自身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特色在众多防病保健方法中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主要的防病保健手段,至今还以其独特的功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如:中老年保健针灸、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哮喘、节气灸预防中风、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应用“逆针灸”的手段来“治未病”是针灸学中重要内容。
它是依据疾病预防原则而设立的具体针灸方法。
《内经》的正气学说对其影响深刻。
正气是生命活动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机体抵抗邪气侵袭,适应生活环境,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能力的总称。
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衡。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中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均强调了正气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发展的关键。
《灵枢?百病始生篇》更明确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猝然逢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可见邪不能独伤人,必须当机体处在正气不足时才会百病始生。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_浅析中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
今天店铺整理了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篇一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
“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治未病”的措施方面,我们主张首选绿色疗法,比如针灸、推拿、中药疗法。
深受人们喜爱的健身项目如太极拳、健身操、瑜伽等就可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增强体质,药粥、药茶,最好是在明确自身体质状态的前提下选用,另外健康规律的生活和平和恬淡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防病措施。
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这是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
中医体质辨识就是通过对病人身心状态的分析,确认其身体的寒热虚实阴阳偏颇,针对个体体质的特殊性,积极改善特殊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实现对特殊人群的病因预防,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比如一个亚健康的人,整天疲乏失眠,缺乏热情,通过体质辨识,我们认为他是肝气郁滞,应当在肝俞、脾俞、太冲、足三里等穴位上给以针刺、按摩或拔罐等刺激,以疏肝理气,调理脏腑气机,使肝气得以疏泄,脏腑功能归于平衡,机体恢复健康状态。
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
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及临床应用作者:钱得方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1期【摘要】“治未病”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乃至现代医学对“治未病”思想都极为重视。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
因此,“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24-01一“治未病”理念的起源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刺热》篇指出:“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
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因而,“治未病”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治疗的范围。
二“治未病”理念的演变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用针刺预防中风的具体方法:“惟风宜防尔,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
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
医圣张仲景秉《黄帝内经》《难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的措施,是“治未病”思想既病防变的具体体现。
元代朱丹溪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治未病意义和临床应用治未病是中医传统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体内环境,加强自身免疫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是“先病防病”,注重从平时养生、调理身体入手,预防疾病的发生。
它的意义和临床应用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首先,治未病的意义在于强调预防胜于治疗。
传统医学一直强调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但治未病的理念提出,更要注重预防。
人体在没有生病之前,就应该积极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的侵袭。
这种理念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治未病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治未病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治未病强调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许多慢性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治未病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改善人体健康。
另外,现代医学逐渐重视治未病的理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已经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
传统医学认为,患者需要到了临床医院才能得到治疗,但治未病理念的出现改变了这种观念。
通过科学的方法,人们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治未病的意义和临床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应该加强健康意识,重视预防,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治未病的理念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享受美好生活。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浅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中医学认为“上医治未病”、“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
这种以“治未病”为中心的预防思想要优于以治已病为中心的医疗思想,不仅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能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老年养生“治已病”是很重要的,因为有病不治如养猛虎,有朝一日会葬送人的生命。
但是,从养生、健康长寿角度看,“治未病”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经不起疾病的折磨,而“治未病”则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化和反复。
它更有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和颐养天年。
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有四大方面:(1)未病先防。
中医学的“治未病”首先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采用气功等养生之术,增强机体、脏腑的御病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诸多致病的因素和条件,使疾病不至发生,西医称为预防医学。
诸如预防感冒、中暑,预防空调病,预防肝肾病、肠胃病、糖尿病、心脏病,预防各种传染病,预防癌症等等。
如果老年人能把预防疾病思想贯穿到整个生活之中,那么就能减少许许多多疾病的发生。
(2)救治萌芽。
在人的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一个亚健康,即它既不是完全健康,又未达到疾病程度,人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有些失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疾病危险因素,处在患某种疾病的前期状态,即出现了疾病的萌芽状态。
这种状态需及早发现并设法防止它转化为疾病,这就是“上工救萌芽”的“治未病”,即把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老年人的机体、器官、组织都在退行性变化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的前期,诸如糖尿病前期、癌症前期、肾肝病前期等等,如遇这种“萌芽”状况,赶快就医,定期检查,并防止它转化为疾病,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3)既病防变。
老年人常常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这并不可怕。
问题在于要正确对待疾病,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加强养生,防止疾病的恶化和转化成更严重的疾病,如思糖尿病者一定要防止糖尿病综合症发生,防止危及生命的低血糖,要防止肾病向尿毒症和肾力衰竭转变。
中医治未病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三个层次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
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
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
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
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
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治未病-基本原则1.定期体检,见微知著结合国家劳动保险制度,建立突出中医特色的体质辨识中心或体检站,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定期体检,“辨病”与“辨体”相结合。
2.重视先兆截断逆转先兆症状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关键,如对中风的潜证“无者求之”的早期治疗,如出现肢体麻木、沉滞者为脉络阻滞,予活血通络之丹参、红花、川芎、赤芍、鸡血藤,若见眩晕则予平肝熄风之钩藤、天麻、石决明、菊花等,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治中风于未发之时。
对一些反复发作,发病有规律的疑难痼疾,如现代医学中的免疫性、过敏性及内分泌、神经系统或者一些病因尚未明了的疾病,运用中医治未病方法,注意缓解期的扶正固本,结合情绪调摄、体育锻炼,疗效确切。
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一、概述1. 研究背景与意义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发的疾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导致长期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效果。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中风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针灸在中风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关于其疗效的科学评价和机制研究尚显不足。
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缺乏系统、深入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
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临床经验,探讨其作用机制,对于推动针灸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价,分析针灸治疗中风的疗效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2. 中风病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使大脑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中风更为常见,约占所有中风的80以上。
这种疾病通常发病急骤,症状多样,包括突发的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或麻木等。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治未病”思想对脑卒中病的防治意义
经浩宇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1
【摘要】中医学向来重视以预防为主[1],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脑卒中病是急危重症,未病先防尤其重要。
【总页数】1页(P84)
【作者】经浩宇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沈阳11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
【相关文献】
1."治未病"思想在指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防治中的意义 [J], 王婷婷;张德宪;赵英英
2.治未病思想对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卒中的意义 [J], 杜俊卫;楚海波
3.论“治未病”的涵义和“治未病”思想对外感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J], 边玉麟
4.治未病思想指导下脑卒中患者\"失用、误用综合征\"的中医防治方案浅析 [J],
肖蕾;赵亚朴
5.“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意义 [J], 王猛;于文霞;苏秀海;杨振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运用的探讨作者:张晓丽王丹肖泓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第04期摘要:“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在古代的许多历史时期都备受医家的重视,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运用的探讨,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基石,承前启后,为现代医学发展开辟新的思路。
关键词:治未病;运用;发展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14-02“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其本质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包括身体内部的平衡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古代的许多历史时期都备受医家的重视,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现代医学发展中也备受亲睐。
我们应继承和运用好这一思想,发挥其优势,为现代医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目前,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完善,对其运用还不够系统和娴熟,在这一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开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工作将对现代医学和人类健康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1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概念及目的1.1 “未病”概念很广泛,包括:健康时疾病未发生状态;萌芽阶段疾病尚未形成阶段,疾病过程中未传变阶段,病愈后疾病未复发阶段[1]。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不仅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和医生的职业水准,而且明确地指出了“治未病”在医疗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在《素问·刺热》篇中,“治未病”的概念亦有提及:“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中风预防
吴春丽;吴建林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5(013)012
【摘要】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核心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两个方面,是祖国医学预防学说的中心思想,对于指导当今社会疾病的防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针对于中风病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治未病”的思想入手,结合《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理念,提出了关于中风预防的几点拳措.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吴春丽;吴建林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济南25035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治未病"思想调养饮食预防血管性痴呆 [J], 付丽艳;张鹏
2.基于“治未病”思想从肝论治缺血性中风浅议 [J], 齐玉洁;祝美珍
3."治未病"思想在针灸预防中风中的运用及机理研究概况 [J], 邱龙;周爽;尤艳利
4.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传统功法在新冠肺炎预防及康复中的应用 [J], 黄邓军;李玢慧;谷磊;秦爽;洪菁霞;刘毅;龙专;彭婵
5.基于《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思想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预防 [J], 金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治未病”理论角度下分析中风的防治作者:王冬玲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5期【摘要】中医学中讲究“治未病”的理念,其对预防中风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极大程度降低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从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角度下分析了中风的预防,论述了中医“治未病”的精髓,普及中风预防知识,使民众认识到中风的危害、前兆,从而进行高效、主动干预,将中风危害影响降至最低。
【关键词】治未病;理论角度;中风防治中风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病症之一。
中风的前兆与中风存在紧密的关联。
患者经常突发性的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畅、头晕眼花,严重的会发生晕厥情况。
中风具有发病快、易复发、能够自行缓解等特点。
中风的前兆极容易变化成中风,所以,高效预防中风前兆对阻止中风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中讲究“治未病”的理念,讲究借助运动、饮食、精神调节等方法进行保健养生,实现“阴阳平衡”。
对于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来讲,其大致包含三方面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防发。
现作者简要从此三个角度进行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1 未病先防1. 1 中风疾病的发病成因中医学中指出:人体至40岁以后,阴气降低至原本的一半,到了五六十岁,则气血更加衰败,极容易出现中风的情况。
由此可以发现,正气减弱、年老是引发中风的重要成因。
当人体上年纪以后,气血空虚,再加上内部脏器出现损伤,或者纵欲过度,或者气血衰败,血痰上脑,从而引发中风。
就像在《景岳全书》中提到的:猝倒多由昏聩。
提醒人们应注意固本培元,节制房事。
在《黄帝内经》中指出:多使用含油脂较高的食物,容易引起气血不畅、聚湿生痰[1]。
1. 2 防止中风疾病的措施唯有充分了解中风疾病的患病成因,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可以通过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戒烟限酒等方式预防,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顺应气候的变化进行控制。
就像《黄帝内经》中指出:应躲避虚邪之风,固守真气、保证心态平和,从而防止疾病发生。
针灸“治未病”标准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治未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各综合医院中陆续开设了治未病中心,社会上的各类养生保健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基于这样的形式,国家卫生管理部门、“治未病”的操作实施者以及人民群众对相关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疗效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相关学会的组织下,一些中医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和指南应运而生,但现有的标准远远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关键词:针灸;治未病;标准;应用“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不断增大的生活压力和被压缩的休息时间,这就造成了一部分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疾病发生的根本是正气的不足,而中医“治未病”正是恢复正气,增强人体抵抗力的过程。
针灸“治未病”则是中医治未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药物,不给予外源性的物质,而是以针灸等方法给予刺激,以激发机体产生相应变化,因此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独特,应用简单方便的特点。
一、慨述1、技术标准。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中国针灸学会组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常用针灸特色技术的操作规范。
该标准的适用人群为进行临床、科研和教学的中医药针灸专业人员。
《中医保健技术操作规范》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
该规范分为保健拔罐、保健刮痧、气色形态手诊、手部保健按摩、头部保健按摩、耳部保健按摩、脊背保健按摩、足浴保健、足反射区保健按摩、中药药浴保健、藏药药浴保健十一个部分。
2、诊疗规范指南。
《中医基层适宜推广技术》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发布的三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基础上,筛选确定了《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和《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