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 格式:pdf
- 大小:89.42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思想品德课创设教学情境的探索与实践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贯彻“三贴近”原则,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紧张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更能提高学生探究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情境的含义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学情境是一种“气氛”——能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包括对知识的渴求,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发现规律的兴奋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它是思想品德课概念赖以产生的现实背景。
在实际教学中,不应把概念放在最前面,而是在呈现概念之前,呈现与之有关的足够材料,使思想品德课概念从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而不是教师和课本强加给学生的。
新教材在这一点上已吹响了号角,较之旧教材来说更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和注意点(一)创设原则1.紧扣学生的已有经验。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4.问题要简明(不要绕圈子),引导知识产生。
5.趣味性、现实性和思想品德德育功能的一致性。
(二)创设时的注意点1.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最近发展区内,既不能超出最近发展区,又不能低估学生的水平,出现“弱智化”的活动,影响深层次的高质量的思考活动。
2.情节材料要自然、真实。
否则,学生会感到别扭、茫然不知所措,一头雾水。
3.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开展思维活动、提出问题。
4.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建立在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充分备课。
5.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切实体现德育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指导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习惯。
6.所创设的情境要适度,不能冲击正常的课堂教学结构。
三、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和途径1.借助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当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多被用作讲课之前的教学导入,一旦新课导入完成,教师往往回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框架中去,或按照教材知识序列按部就班的组织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如何将教学情境运用于教学过程,使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生动,是新课程下对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在近年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与情感共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就笔者思想品德课堂中常用的情景创设形式谈自己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强调教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
因此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也就没有学习的动机,课堂就会陷入空洞的说理,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他们所关注的话题,将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课程和课堂中。
使生活材料教学化,教学生活化,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沉积,产生对教学内容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教师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
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条消费方案:①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②把鸡也杀了吃掉;③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
如果成活8只,有4只母鸡,4只公鸡,过上一段日子,一天可以吃4个鸡蛋,说不定哪天还可以吃上鸡肉。
三条消费方案让学生讨论选择,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最后得出结论:只有第三条方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才会有大量的改善和提高。
在上述三个消费方案中,选择后者,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
浅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
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笔者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1.音乐让课堂“活”起来,现代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也需要音乐,特别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召唤学生;不仅创设了情境,让课堂活起来,而且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1.1 音乐即景,导入新课,是一剂调节课堂气氛的良药,用歌声拉开一堂课的序幕,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在歌声的情境中进入学习角色,增强积极情感。
学生自然在优美乐曲的感染中,不仅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珍贵,而且激发了学生在新同学中结识新朋友的愿望。
1.2 音乐即景,渗透德育,而思想品德课把音乐带进课堂,寓教于乐,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使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同时,更加突出思想感情教育的意义。
2.漫画让课堂“乐”起来,极富趣味性和幽默感,它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
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形式新颖、独特、滑稽、可笑,内容健康向上,教育意义深远的漫画,并恰当地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相结合,使课堂丰富多彩;能增强趣味性,活跃气氛,真正地让课堂乐起来;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乐学,好学,提高教学质量。
2.1 漫画激趣,引入情境,运用幽默、诙谐的漫画设置悬念,让妙趣横生的漫画去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学习课文。
2.2 漫画导思,加深理解,能使抽象理论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用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印证教材内容的正确性。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摘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有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者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谈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上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
”因此,将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势必能为学生充分发挥智能潜力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应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内容而定。
一、诗歌名言法思想品德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实现情感教学目标。
如在讲解“一国两制”的时候,可以引用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在讲解“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时,引用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使学生感受负责任的魅力,自觉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媒体情境法用音乐、影视片或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利用能引起学生知识、情感、行为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或人为创设的具体场景,激发起学生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以达到知、情、意、行最佳统一的一种教学活动。
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了“情境教学法”的尝试。
一、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
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常识,能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并能体会他人心理。
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
例如,在教学《两代人的对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利用课本上的情境设计了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
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一组体验小姗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
另一组站在小珊的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姗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代表小姗的学生说:“不到同学家做作业,会对同学失信,回来大早又看不到录像。
”代表小姗父亲的模仿大人的语气焦急地说:“你回家太晚了会让我很担心,一旦遇上坏人怎么办?学生嘛!就应该以学习为主。
”很多同学都笑了,因为这正是家长经常说而他们最厌烦听的话。
我适时加以引导:“现在你们能体会家长的苦心了,那么怎样找到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有的说:“让她做完作业后把录像带回家看。
”有的说:“让家长陪她到同学家,看完录像后再陪她一起回家。
”有的说:“玩完了可以打电话让家长去接她······”这种讨论、争辨,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谈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摘要】在利用情境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学生思维变通性的训练,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做到创设情境的材料要精,从而达到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收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制胜的力量。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教学方式之一。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
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一、思想品德课创设情境的依据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设教学情境,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
现在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
为使学生“需之切”教师就得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
具体地讲,就是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认识活动。
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有较多的理性的概括,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初中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具有一定困难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实践。
二、创设情境的方法1、课外阅读法。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的做法主要是为学生搜集时政材料(注意材料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一到两个揭示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定期印发给学生课后阅读。
这种情境创设的特点是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时事政治的效率;既可使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进一步得到内化,也可使即将要学的知识在课前就得到预习。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获得知识的感悟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至关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认为教学情境创设可有以下几种:一、生活展现,创设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通过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如:在教学“撑起自我保护伞”时,先创设了六种生活情境:一个人独自在家时、家中意外发生煤气泄漏时、放学上学途中、突遇雷雨天气、陌生人让你跟他走、发现坏人作案,让学生模拟续演,孩子们兴致很高,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并让孩子参与了学习知识的全过程。
二、实物演示,创设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的背景,构成一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
如:在教学“我自信我快乐”时,有这样一个环节,找支点。
(实际是一个人自信的支点,即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我准备了一个小球和一只木棍,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这个小球撬起来。
同学们的非常踊跃,都想动手试一试,都想表现一下自己最能干!于是,这节课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三、音乐渲染,创设情境即用音乐把听者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现成的歌曲,教师的清唱、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我自信我快乐”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播歌曲《爱拼才会赢》,让学生注意听,听一听歌词的大意是什么?“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从而引出要相信自己,敢于尝试的教育内容。
四、故事引入,创设情境即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将教学内容穿插其间,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学会主宰自己”这节课时,我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农夫和驴》的故事(大致内容是农夫缺乏主见最后落得个坠落悬崖而亡),用这种形象生动的故事引导穿插,学生有兴趣,学得轻松,又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创设乐学情境的几点做法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
然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较多的只是抽象的、理性的概括,这对于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困难,很容易引起厌烦心理。
因此创设良好的乐学情境,促使学生学习活动呈现积极状态,变“苦”学为“乐”学,已经成为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下面就谈一谈我在创设乐学情境的几点做法。
第一讨论法。
讨论法一种创设乐学情境常用的方法。
它可以围绕事先确定好的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论辩式讨论;当然还可以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在提问“卡壳”,或教学内容需要深化,以及学生表现困惑神色时,或认识产生偏差时,就要随机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形成教学高潮跌宕起伏,张驰有致的教学节奏。
讨论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怎样组织讨论,最终的目的都是创设乐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掌握所学知识。
第二设疑法。
指的是通过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拔动学生心弦,点燃学生的激情。
教学中,学生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讲授初三政治课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时,可以设疑: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劳动创造的财富也会高于工资,社会主义是否也存在剩余价值,这时立即会引起学生的激烈争论,有的平时不善提问,甚至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情不自禁的投入争论的漩涡,期待老师定夺,为教师传授知识创造了良好乐学情境。
第三问题法。
就是指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来发挥学生潜能,具体做法是,在讲授知识之前,先设置教学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相异的甚至相反的观点,或者故意设置障碍,有意答错,或是把学生容易出错的做法提出来,让学生辨误,让不同信息促使学生大脑皮层活跃起来,使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得到正确判断,例如,同样在讲授“剩余价值”这一课时,可以首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资本家对工人存在剥削”,让学生想办法;在讲解的过程中,讲到“签定合同”时,可以先提出“资本家雇佣工人是一种公平交易”的错误观点,从而引起学生极大兴趣,通过辩论,明确并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