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照黑陶发展史

日照黑陶发展史

日照黑陶发展史
日照黑陶发展史

日照黑陶发展史

日照历史悠久,它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地区,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陶文化源远流长。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日照因此有“中国黑陶城”之美誉。黑陶在日照已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一、日照黑陶名称发展史

日照黑陶最早民间称谓出自明洪武年间村落族谱:“祖上以制作土陶器为生,土陶器包括红色、灰色、黑色土陶器”。据考证日照制陶的烧制方法为水润闷窑法,是烧制实用性黑色陶器的主要方法。

1959年之前,在《日照市志》、《五莲县志》、《莒县志》、《安东卫志》等日照地方志上,日照制陶业被称谓为“日照土陶器业”。1959年至1990年被称为“土陶器业”、“陶瓷业”及“砖瓦业”等称谓,1990年以后改称“日照黑陶业”。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黑陶的名称随着其形态以及功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功能变化:黑陶在1990年前称谓为日照土陶,功能为实用性生活器皿,包括黑碗、黑盆、青砖、青瓦等,官方记载从业人数上千人,产值上百万。土陶中的工艺品如泥哨、泥塑等也有记载。1990年以后,日照土陶官方称谓为日照黑

陶,功能为高档工艺品,如花瓶、人物雕塑等,日照官方报纸、年鉴、地方志上都有记载。

形态变化:以1990为分水岭,黑陶的形态也随之变化,从花盆到花瓶,青砖青瓦到平面浮雕、陶制大缸到大型工艺品、泥哨到各种模制工艺品、泥塑-----雕塑。工艺由简单的雕刻工艺发展到镂空、挑点、剔泥、平雕、浮雕等近80种工艺技法。

二、日照黑陶发展史

在日照市志中,共有26个村庄以窑命名。制作土陶器的村庄多达100个,因日照最早的地方志为《莒县志》,为明洪武年间编著,故日照黑陶器的传承历史可追溯到明朝,1920年日照县署设劝业所,管理全县的手工业,1955年7月,县人民政府设手工业管理科。1959年后设县陶瓷厂,1990年设市黑陶厂,但因派系太多故无法区分,所以我们统称为日照黑陶手工艺传统技术。

目前,在日照境内发现了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镂孔。如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

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照文化、文物部门,着手系统地发掘、研究和开发利用龙山文化黑陶技艺,成立了“日照市龙山文化黑陶工艺研究所”,集民间和科研机构之大成。在制作、烧制等方面较前人有了发展与创新,不仅使龙山文化黑陶艺术瑰宝重现异彩,而且使日照黑陶艺术逐渐走向了复兴之路。改革开放后,经过不断的挖掘、整理、恢复和发展,黑陶作为精美的艺术、文化产品,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将日照黑陶的保护、传承纳入了教育教学内容。在全市中小学中设置了手工民间艺术活动课程,进行普及推广,在中小学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创建了民俗民艺展览中心,集中展示了黑陶等民俗民艺作品。实施了民间艺术进课堂工程,在中小学开设了民间艺术课程,主要教授黑陶的制作。

日照黑陶继承传统风格,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对旧有题材不断创新。近年来,卜广云研制的窑变作品,刘加东开发的系列仿古陶器,徐兵研发的平面浮雕黑陶,杨丛泉“怪脸”黑陶面具,为黑陶艺术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日照黑陶民间艺人相互联系,对不同形式的艺术互相借鉴,在销售上互相帮扶,在信息上互通有无,形成了非常和谐的日照民间艺人文化圈。

附件:

日照黑陶大事记

1994年5月日照龙山艺术院举行黑陶艺术家精品展。

1995年10月中美联合考古龙山时代、两城镇遗址区域调查、勘探和发掘研究。

1995年10月举办日照市金秋艺术黑陶作品展。

1996年12月日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

1997年7月日照黑陶作品《盛世龙瓶》代表日照庆香港回归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北京艺术馆展出

1999年12月举办“迎澳门黑陶艺术研讨会”。

2000年元月举行迎新世纪黑陶文化艺术展暨研讨会。

2001年11月中央四套播出《中国风日照黑陶》。

2003年12月举办“庆元旦黑陶艺术大展”。

2004年8月日照黑陶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魅力城市”展示节目录制。

2005年10月 2005中国〃日照龙山时代与早期国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12月召开日照黑陶文化艺术研讨会。

2006年9月举办日照黑陶创作展。

2006年11月举办日照黑陶艺术创作研讨会。

2007年1月举办第三届全国残疾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日照黑陶技艺展示。

2007年3月举办“大海有约”2007年中国水上运动会(黑陶艺术水运纪念品)博览会。

2008年5月参加日照市对口支援灾区绵阳募捐活动。

2008年8月日照黑陶作品参加中韩文化交流展。

2008年8月参加山东省大众艺术节,邢葆东、王炳山黑陶作品荣获金奖,苏兆启黑陶作品荣获泰山文艺奖三等奖。

2008年12月举办庆祝龙山文化发掘80周年暨首届黑陶艺术研讨会。

2008年12月举办日照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黑陶艺术展。

2009年9月参加山东省第二届2009大众艺术节,邢葆东黑陶作品荣获泰山文艺奖二等奖,王炳山黑陶作品《看戏》荣获民艺类特别最佳奖,苏兆启黑陶作品《盛世鼎》获民艺类金奖。

2010年6月召开山东省黑陶艺术家艺术作品研讨会。

2011年3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东港区“中国黑陶之都〃日照东港”称号并授牌。

2011年5月两城镇被评为“山东黑陶产业第一镇”

2011年9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日照“中国黑陶文化之乡”称号并授牌。

2012年10月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在黑陶邢艺术馆成立。

2013年5月日照黑陶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2013年7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陶瓷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精品展览会上,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的苏兆启、苏日华黑陶作品《高柄蛋壳镂空陶杯》荣获中国陶瓷作品“大地奖”金奖。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一、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决定居住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一是所处地理纬度及其气候特征,二是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方纬度差约50余度,同一日照标准的正午影长率相差3~4倍之多,所以在高纬度的北方地区,日照问距要比纬度低的南方地区大得多,达到日照标准的难度也就大得多。 大城市人口集中,因此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比一般中小城市要大,这是一个普遍性规律。由此,同一地理纬度的同一日照标准,小城市能达到的中等城市不一定能达到,中等城市能达到的大城市可能很难达到。从全国140余个居住区的调查表明,北纬25° 及以南地区如昆明、南宁等城市,现行住宅日照间距已达到或接近冬至日日照1h的标准;北纬30°上下、长江沿岸一带第Ⅱ、Ⅲ建筑气候区的南京、杭州、常州、武汉、沙市、重庆等城市的现行日照间距则仅接近大寒日日照1h;而北纬40°以上、第Ⅰ建筑气候区的长春、沈阳、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的现行住宅间距则连大寒日日照1h也未能达到。根据我国的这一实情,本规范日照标准的确定,以综合考虑地理纬度与建筑气候区划和城市规模(大城市与小城市有别)两大因素为基础,考虑实际与可能,以多数地区适当提高日照标准,少数地区(主要是第Ⅴ气候区和纬度较低地区已达到冬至日照1h的城市)不降低现行日照标准,即以分地区分标准为基本原则。同时,在建筑日照标准的计量办法上也力求提高科学性与合理性。本规定较原有标准有几点改进: 1.改变过去全国各地一律以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而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过去,我国有关文件曾规定“冬至日住宅底层日照不少于一小时”。从表1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这些城市若适当提高日照标准,仍不可能达到首层住宅冬至日有日照的要求,更达不到冬至日日照标准,因而,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第二档次即大寒日为标准日。据此,本规范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都按其国情采用不同的日照标准日:原苏联北纬58°以北的北部地区以清明(4月5日)为日照标准日(清明日照3小时),北纬48°~58°的中部地区以春分、秋分日(3月21日、9月23日)为标准日,北纬48°以南的南部地区采用雨水日(2月19日)为标准日(参照前苏联建筑规范СНИПⅡ一6075);原西德的标准日相当于雨水日;欧美、伦敦采用的标准日为3月1日(低于雨水日,高于春、秋分日)等,所以,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既从国情出发,也符合国际惯例。 2.随着日照标准日的改变,有效日照时间带也由冬至日的9时至15时一档,相应增加大寒日8时至16时的一档。有效日照时间带系根据日照强度与日照环境效果所确定。实际观察表明,在同样的环境下大寒日上午8时的阳光强度和环境效果与冬至日上午9时相接近。故此,凡以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采用8时至16时;以冬至日为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为9时至15时。

日照黑陶发展史

日照黑陶发展史 日照历史悠久,它是东夷文化的重要地区,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陶文化源远流长。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日照因此有“中国黑陶城”之美誉。黑陶在日照已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一、日照黑陶名称发展史 日照黑陶最早民间称谓出自明洪武年间村落族谱:“祖上以制作土陶器为生,土陶器包括红色、灰色、黑色土陶器”。据考证日照制陶的烧制方法为水润闷窑法,是烧制实用性黑色陶器的主要方法。 1959年之前,在《日照市志》、《五莲县志》、《莒县志》、《安东卫志》等日照地方志上,日照制陶业被称谓为“日照土陶器业”。1959年至1990年被称为“土陶器业”、“陶瓷业”及“砖瓦业”等称谓,1990年以后改称“日照黑陶业”。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黑陶的名称随着其形态以及功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功能变化:黑陶在1990年前称谓为日照土陶,功能为实用性生活器皿,包括黑碗、黑盆、青砖、青瓦等,官方记载从业人数上千人,产值上百万。土陶中的工艺品如泥哨、泥塑等也有记载。1990年以后,日照土陶官方称谓为日照黑

陶,功能为高档工艺品,如花瓶、人物雕塑等,日照官方报纸、年鉴、地方志上都有记载。 形态变化:以1990为分水岭,黑陶的形态也随之变化,从花盆到花瓶,青砖青瓦到平面浮雕、陶制大缸到大型工艺品、泥哨到各种模制工艺品、泥塑-----雕塑。工艺由简单的雕刻工艺发展到镂空、挑点、剔泥、平雕、浮雕等近80种工艺技法。 二、日照黑陶发展史 在日照市志中,共有26个村庄以窑命名。制作土陶器的村庄多达100个,因日照最早的地方志为《莒县志》,为明洪武年间编著,故日照黑陶器的传承历史可追溯到明朝,1920年日照县署设劝业所,管理全县的手工业,1955年7月,县人民政府设手工业管理科。1959年后设县陶瓷厂,1990年设市黑陶厂,但因派系太多故无法区分,所以我们统称为日照黑陶手工艺传统技术。 目前,在日照境内发现了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镂孔。如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高柄镂空蛋壳陶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

兰州市建筑日照分析管理办法(试行)

兰州市建筑日照分析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充分保障居民的居住权、切实维护阳光权,引导建设宜居城市,规范建筑日照分析工作,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2002 )、《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划导则》)和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结合我市规划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兰州市建筑日照分析管理办法》施行范围为兰州市规划市区(中心城区)。 第三条按照《规划导则》的有关规定,凡涉及需满足日照要求的建设项目在报审规划设计方案时,建设单位须同时报送该项目对周边建筑及建筑本身日照影响情况的《日照分析报告》。建筑设计方案调整导致建筑位置、外轮廓、户型、窗户等改变的,应随调整方案重新报送《日照分析报告》。 第四条建设单位可自行委托具有乙级及以上资质的规划设计或建筑设计单位进行日照分析计算,编制《日照分析报告》。 第五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对建设单位报送的日照分析成果进行复核。复核单位在规定周期内完成复核,复核结果作为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建筑管理的依据。对日照分析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再次复核,若经再次复核基本一致即作为最终结果。 第六条日照分析的对象及日照标准 1、住宅建筑每套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满足大寒日的有效日照不低于 2 小时,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超过四个时,其中应有两个满足大寒日的有效日照不低于2 小时。

2、托儿所、幼儿园教室及生活用房(含活动场地)和医院病房、 休(疗)养院疗养用房冬至日有效日照不应低于3小时; 3、中小学普通教室、老年公寓(含活动场地)冬至日有效日照不低于2 小时。 第七条日照分析客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日照分析客体建筑指在拟建建筑遮挡范围内,被遮挡需进行日照分析的居住、教育、医疗类建筑。客体建筑范围以外的建筑不进行日照分析。 日照分析客体建筑范围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拟建建筑与大寒日上午8 时及下午16 时(当被遮挡建筑为教育、医疗类建筑时按冬至日上午9 时至下午15 时)太阳方位角控制线形成的北侧扇形范围(最大不超过遮挡建筑高度的1.44 倍距离)内有日照要求的建筑。(见附图一) 2、在上述范围内,方案设计已经批准、待建、在建的有日照要求的建筑也应确认为客体建筑。(在建建筑和已批待建建筑可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查询)。 3、拟建建筑自身也应作为客体建筑进行分析。 第八条日照分析主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日照分析主体建筑指对其它建筑产生日照遮挡的建筑。日照分析主体建筑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以已确定的每一幢客体建筑为中心,在其南侧扇形范围(最大不超过遮挡建筑高度的1.44 倍距离)内结合拟建建筑,调查了解周围可能对其产生遮挡的建筑,确定日照分析主体建筑范围。(见附图二) 2、上述范围内方案设计已经批准、待建、在建建设项目,应纳入主体建筑范围。

日照分析注意事项

1.Sun对日照模型各个部件所在的图层有严格规定,如果使用软件的工具建模,对象和图层都会一一对应,如果使用AutoCAD的一些兼容对象或者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图层,则需要手动设置到Sun支持的图层中,否则,不能获取正确的分析结果。 2. Sun规定,日照分析必须在世界坐标WCS下进行,Y轴为正北方向,这一点需要注意,不像建筑设计平面图,可以用指北针指示北向。 3. 日照计算精度取采样时间间隔的一半。制定日照规范时建议采样时间间隔取偶数,以保证计算精度为整数。计算精度值越小结果越精准,计算耗时也更多,建议总平面分析时采用2分钟,单体分析时采用1分钟。 4. 日照分析通常与规划图相关,因此一般设置绘图比例为1:500~1000较为合适,图面上的标注符号显示将在正常范围内。需要指出,线上日照和区域分析以数字符号中心的夹点为准,而等照时线以数字符号左下角的夹点为准。 5. 【窗属轮廓】(CSLK)用于定义某日照窗附属于某部分建筑轮廓,定义后该建筑轮廓对该日照窗的遮挡忽略不计,但仍保留对其他建筑轮廓的遮挡。一般用于转角型窗户简化后的日照窗与转角处建筑轮廓的定义,采用这种计算方法的有上海、杭州、宁波、无锡、东莞、合肥等地。 6.如果要对不同朝向的窗进行分析,必须确保每个窗编号是唯一的。 7. 【建筑编组】(JZBZ) 通常按下列原则编组:拟建建筑分为一组,已建建筑分为一组;或者根据项目的建设时期或业主隶属关系进行编组。建议编组名称的顺序和建设时期的顺序

保持一致,这样在日照窗报表中不同建筑组对客体建筑的日照影响才能正确叠加。 8. 【窗照分析】(CZFX)中,如果建筑物进行了编组,则对话框右侧显示编组清单。编组的顺序表示了遮挡关系,可用鼠标拖拽改变清单顺序,从而改变遮挡的叠加关系。 9. 【窗照分析】(CZFX)中,如果建筑编组且勾选了对话框上的[分组输出结果]系统将自动搜索编组的遮挡建筑物,并得出窗日照分析表,此时未编组的建筑不参与遮挡计算;如果未编组或未勾选[分组输出结果],需要手工选取遮挡建筑物,日照窗所在建筑物也应选择,因为建筑自身也有遮挡。、 10. 【遮挡关系】(ZDGX)执行本命令前必须对参与分析的建筑物进行命名,否则建筑无ID分析无法进行。 11. 【线上日照】(XSRZ)通常用于没有日照窗的建筑轮廓日照分析,在给定的高度上(一般取首层窗台高或距室内地坪+0.9m标高),按给定的间距计算并标注出日照时间。后续详细设计中需将日照窗放置到满足日照要求的位置。 12. 【等日照线】(DRZX)命令在给定的平面上绘制出等日照线,即日照时间满足与不满足规定时数的区域之间分界线。N小时的等日照线内部为少于N小时日照的区域,外部为大于或等于N小时日照的区域。需要指出的是,“等日照线”是“区域分析”结果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13. 【推算限高】(TSXG)在满足客体建筑日照要求规定值前提下,根据给定边界推算出新建筑参考高度。统首先计算现有建筑对日照窗的影响,若现有条件下的日照窗已不能满足日照要求,则结束命令,同时命令行提示“目前条件已不满足日照条件!” 14. 【方案优化】(FAYH)本功能用于对新建建筑的外形进行优化,在满足被其遮挡的日照窗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建筑面积。如果原有建筑已经使得日照窗不满足要求,则方案优化的结果将正好保留先前的不满足,不再使情况更恶化。 15.需要特别指出,米制下建筑模型不能距离原点(0,0点)太远,否则数据将溢出导致无法计算或计算结果错误,毫米下这个问题不明显。具体距离多远不会数据溢出与模型的尺寸有关,你可以把鼠标大致置于模型中心,查看左下角的xy坐标值,一般3位数以内问题不大。 16.拷贝模型时注意:一些用户习惯于在一个dwg中把模型拷贝多份进行不同的分析,如区域分析和等照时线分析等等。不编组还好,一旦编组,拷贝时模型的编组属性也被拷贝,此时务必注意控制好模型距离,距离太近将可能产生本不该有的遮挡,导致得出错误的窗分析结果。因为编组后作【窗照分析】不提示选择模型,系统将编组的模型全部纳入计算。 17.等照时线输出的曲线会有一定的误差,因为计算采样点取自网格的交点,而网格交点的起始点为窗口矩形的左下角,交点之外的数据是按插值获得。这就可能造成曲线形状的局部误差,特别是相邻的两个交点数据有突变时,插值的误差可能较大。所以为了获取某个点的特别准确日照数据(比如建筑的角点),就要设法把这个点正好落在网格交点上,方法是事先设定窗口的左下角点距离这个点的横向和纵向距离正好等于输出网格尺寸的整倍数。

【六年级作文】我的家乡日照

【六年级作文】我的家乡日照 我的家乡坐落在山东省的东南部,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蓝天碧海金沙滩” 的美誉,它就是“日出初光先照”的日照。 日照的景区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还是万平口风景区。万平口的沙滩很有特色:色 泽金黄,砂质细腻,抓起一把,撒出去,就像下了一场牛毛细雨。沙滩上铺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贝壳,白色、红色、紫色、灰色…… 万平口景区让人目不暇接的除了金灿灿的沙滩、五颜六色的贝壳,最让人动心的,还 是那破晓的日出。太阳从海面上冉冉升起,阳光把海水照得红彤彤的;悠闲的白云在天上 飘动;灵巧的海鸥把翅膀划过海面,自由自在的飞翔,真是美极了!起风了,蔚蓝的大海 变得波涛汹涌,雪白的浪花一个接着一个朝着岸边涌来,几条渔船荡漾在海天相接处。还 有许多游客穿着泳衣,在海水里游泳、冲浪,似乎是那笑声溅起了浪花朵朵。 日照有海,当然有海鲜了。在海鲜市场,各式各样的海鲜全都有。威武的梭子蟹挥舞 着两只又大又厉害的钳子;营养丰富的海参在透明的水缸里蠕动着;活蹦乱跳的对虾摆弄 着它那对扎人的虾须;生有坚硬外壳的扇贝一开一合,就像一把小扇子;肥硕的黄花鱼游 来游去,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海产品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海鲜市场里熙熙攘攘、门庭若市,人们都在嘈杂的声音里奔忙着,进行着各自的交易,到处呈现一派热闹的 景象。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日照的黑陶是汉族的艺术珍品。作为一项古老的制陶技艺,它有着“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传统黑陶的制作方法包括练泥——造型——打磨—— 烧制这四个基本工艺。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热爱黑陶的人去按照传统的工艺制作黑陶, 多亏了他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黑陶艺术才得以保留,流传至今。 听完我的介绍,您是不是也很想来日照看一看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划分。 长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14~17小时),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长日照植物有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纬度超过60°的地区,多数植物是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等。 分布和特点: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这种特性与其原产地在生长季节里自然日照的长度有密切的关系,也是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于所处的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夏半年昼夜相差不大,但白昼比高纬度地区短),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夏半年昼长夜短)。在临近赤道的地带,长日照植物一般不能开花结实,只有短日照植物分布;在高纬地带(纬度66.5°以上),夏季几乎24小时都有日照,短日照植物不能生长发育,只有长日照植物分布﹔而在中纬度地带,兼有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所以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都能生存,但长日照植物多在春末夏初开花,短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光周期对植物的地理分布有较大影响。短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地是日照时间短的热带、亚热带;长日照植物大多数原产于温带和寒带,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夏季,一昼夜中光照时间长。如果把长日照植物栽培在热带,由于光照不足,就不会开花。同样,短日照植物栽培在温带和寒带也会因光照时间过长而不开花。这对植物的引种、育种工作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日照市初中一览表

日照市中学一览表 市直初中一览表 一、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 地址:日照市营子街47号 邮政编码:276800 联系电话:0633-8221967 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是市属初级中学,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39700多平方米。现有39个教学班,教职工178人。近年来,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50多项。 二、日照市新营中学 地址:日照市新市区胶州路9号七路..到物价局.或海关..不过物价局离的最近.10路到海关或新营小学.11、18路到移动公司.9路到新营小学5路到新营小学. 邮编:276826 联系电话:(0633)8787399 日照市新营中学是一所市属初级中学,位于新市区中心地带,东临黄海,西依市政广场,南朝日照港,北靠大学城,地理位置优越,育人环境幽雅,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等30多项国家、省、市荣誉称号,是日照市一所“教育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优良、教育质量突出、服务质量一流”的窗口学校。 三、日照市实验学校 地址:日照大学科技园学林路东段 邮政编码:276826 联系电话:0633-8177788 日照市实验学校原名日照铁路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分设中学部、小学部、幼儿园部,占地 210 亩,规划 114 个教学班(其中中学部 48 个班,小学部 48 个班,幼儿园 18 个班)。学校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学校、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省教学示范学校、省级示范幼儿园、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省级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市规范化学校、市文明示范学校、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北京市建筑日照计算标准..

建筑日照计算标准 1 总则 1.1 为规范建筑日照计算的数据条件、计算参数、计算过程和结果表达,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计算机对北京市市域内所有城市建设用地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含公寓)、老年人居住建筑、托儿所生活用房、幼儿园生活用房、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医院病房楼等有日照要求的生活居住建筑进行日照计算等工作。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确定为北京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建设用地。目前的城市建设中有大量公寓项目,其中有些是用于短期出租,有些则和普通住宅没有本质的区别。根据《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05中关于“住宅建筑”的定义,这些公寓是“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因此我们的适用范围包含了该类公寓。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5.0.2条中,对住宅和老年人居住建筑分别提出了强制性的日照标准;在附表A.0.3的设置规定中,对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小学教学楼、中学教学楼和医院病房楼提出了日照标准,在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中一般也有对应的规定,因此本 标准把这些建筑列为日照计算的对象。 1.3 建筑日照计算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2 术语 2.1 建筑日照

Solar Access of building 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地段、建筑物围护结构表面和房间内部的状况。 2.2 建筑日照标准 Standard of Building’s Solar Access 根据北京市所处的建筑气候区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大寒日或冬至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内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物的时间。 2.3 日照标准日 Day of solar access calculating 在制定建筑日照标准时,为了测定与衡量日照时间,根据城市规模、建筑气候分区等因素在一年中选择的某个或几个特定日期,北京市采用大寒日和冬至日。 2.4 真太阳时 True solar time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当地观测点的上中天(当地正午12时)的时间间隔为1真太阳日,1真太阳日分24真太阳时。 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当地观测点的上中天(当地正午12时)的时间间隔为1真太阳日、1 真太阳日分为24真太阳时。理论上假设的“太阳”(平太阳)以均匀的转速在天球赤道上运行,两次经过观测点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1平太阳日,1平太阳日分24平太阳时。 2.5 有效日照时间带 A strip of time sunshine availability 为满足日照质量要求,根据涉及日照强度的太阳方位角、高度角等条件确定的日照时间范围,北京市大寒日采用8:00-16:00时和冬至日采用8:00-16:00时

日照分析图解

一、概述 长期以来,因为日照采光而引起矛盾甚至导致法律纠纷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大多是由于在设计或审查阶段日照分析得不够科学准确的原因。日照分析涉及到时间、地域、建筑造型等多种复杂因素,要将这些相互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人工精确计算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践中各地只好根据地方简易算法来估算,如果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很容易发生与实际情况偏差甚至严重不符的现象。 SUN日照分析软件是在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多家规划管理与规划设计单位的密切合作,经过反复推敲与艰苦研发,开发的一套系统软件。它全面解决了全国各地任何时段的日照分析问题,计算科学准确,使用简单方便,是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强有力的日照分析工具。 二、功能框图

三、主要功能 1、遮挡分析:分析各栋建筑之间的遮挡与被遮挡情况。选定被遮挡建筑时自动分析出对其产生遮挡影响的所有遮挡建筑;选定遮挡建筑时自动分析出其对其它建筑产生遮挡影响的所有被遮挡建筑。

2、阴影分析:建筑群任意时间段在任一高度上的连续阴影图、阴影轮廓范围线以及相邻建筑间的阴影差集图。可直观的观察建筑阴影轮廓的影响范围或对其它建筑的遮挡情况。 3、主客体范围:根据设置的计算规则,确定合理的分析范围。

4、单点分析:建筑群体内任意一点在任意时间和高度的日照时间分析计算,分析结果图面标示及自动统计生成单点日照分析报表。 5、窗户分析:建筑物窗户满窗日照(可设置为左右端或中心点)的分析计算,分析结果图面标示及生成统计报表。 6、窗洞分析:在窗户窗面上进行等距离布点,分析各点的日照情况,统计出满足标准的点在窗面中所占的比例。

广西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对于日照和自然采光的规定

广西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对于日照和自然采光的规定 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和各地区对日照的要求,应使用日照软件模拟进行日照分析。 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房间的有效采光面积和采光系数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居住建筑设计应以自然采光为主。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应设置外窗并可以自然采光,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住宅的公共部分,如楼梯间,电梯厅等宜以自然采光为主。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等的采光系数宜大于1%,楼梯间,电梯厅等采光系数宜大于0.5%。2)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不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要求; 3)中小学类建筑主要的教学功能用房室内采光系数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的要求; 4)宜通过采光计算与模拟,定量评价与优化调整平面布置; 5)利用自然采光时应避免产生眩光; 6)设置遮阳措施时应满足日照和采光标准的要求。 结合场地和建筑条件,设计宜采用下列措施改善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

1)平面空间进深较大的建筑宜设计天井、中庭等进行采光,宜采用适宜技术(下沉广场、半地下室等)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光利用效果。 2)自然采光为主的地下空间,其采光系数不宜低于0.5%。 3)商业建筑、宾馆大厅等宜采用适当面积比例和避免阳光直晒的顶部采光窗采光,但应满足节能设计的标准要求。 4)采用反光板、散光板、集光导光设备等措施

苏州市建设工程日照时间分析技术管理规定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苏州市实施细则之二“日照影响分析规则”(2018年版) 苏州市规划局

1 总则 1.1 为规范建筑日照的计算,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180-93)、《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GB/T50947-2014)(以下简称《国标》)、《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以下简称《省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以下简称《标准》)及《苏州市日照影响分析规划管理规定(试行)》,结合苏州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适用于苏州市区范围的姑苏区、吴中区(含太湖度假区)、相城区,其他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吴江区)及其他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2 日照标准 2.1 日照有效时间段按真太阳时统计。有效时间带为上午8时至下午16时(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上午9时至下午15时(冬至日为日照标准日)。 2.2 本规则中有日照要求的建筑指《省规》 3.2.6规定的住宅建筑和3.2.12规定的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医院、疗养院、中小学、宿舍等建筑。 2.3 本规则中有日照要求的场地指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室外地面活动场地、居住小区内的中心绿地、养老服务设施的活动场地及有日照要求的规划用地。 2.4住宅建筑、宿舍半数以上的居室应满足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两段;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活动用房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其室外地面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满足冬至日不低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三段;中小学普通教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居住空间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两段;居住小区内的中心绿地至少有1/3的绿地面积应满足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两段;养老服务设施的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面积满足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两段。 2.5旧区范围内新建住宅项目自身的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1小时的日照标准,累计时间段不应超过两段。“旧区”的范围在城市、县总体规划中确定。可酌情降低的规定只适用于申请建设项目内的新建住宅本身,任何其他情况下的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得降低。 2.6 每个有效时间段不应低于30分钟。 3 计算要求 3.1 计算范围 3.1.1 被遮挡建筑的计算范围:当拟建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米时,拟建建筑以北,150米扇形阴影范围内的现状、在建或规划的建筑;当拟建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大于100米时,拟建建筑以北,240米扇形阴影范围内的现状、在建或规划的建筑。 3.1.2 遮挡建筑的计算范围:以已经确定的被遮挡建筑为中心,南侧半径150米扇形范围内的现状、在建或者规划建筑和南侧半径240米扇形范围内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现状、在建或者规划建筑。 3.1.3 与高层建筑相连的低、多、小高层建筑,应按实际建筑高度确定日照遮挡的影响范围并计算日照时间。 3.2 计算方法要求 3.2.1 日照分析计算的常用方法有窗户分析、沿线分析、多点分析、单点分析等。 3.2.2 在进行日照分析时,新报建的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和场地,应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选取合理的计算方法,南外廊式中小学教学楼、宿舍、病房楼等采用沿线分析,必要时辅用单点分析,除上述以外的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采用沿线分析和窗户分析方法;场地采用多点区域分析。 3.2.3 本规则实施之前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定的设计方案以及已竣工的建筑仍可采用原日照分析方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Ⅶ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 表4.1.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Ⅶ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小时)≥2≥3≥1有效日照时间带(当地真太阳时)8~169~15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1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4.1.2住宅至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1.2的规定。表4.1.2住宅至道路边缘最小距离(m)路面宽度与住宅距离<6m6-9m>9m住宅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235多层233有出入口2.55-住宅山墙面向道路高层1.524多层1.522注:1当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2其中“-”表示住宅不应向路面宽度大于9m的道路开设出入口。 4.1.3住宅周边设置的各类管线不应影响住宅的安全,并应防止管线腐蚀、沉陷、振动及受重压。4.2公共服务设施 4.2.1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类设施。 4.2.2配套公建的项目与规模,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交付。 4.3道路交通 4.3.1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 4.3.2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2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3当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4在抗震设防地区,道路交通应考虑减灾、救灾的要求。 4.3.3无障碍通路应贯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4.3.3的规定。表4.1.3坡道的坡度高度(m)1.501.000.75坡度≤1:20≤1:16≤1:122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入口处应设缘石坡道,其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坡度应小于1:20,坡宽应大于1.2m。3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4.3.4居住用地应配套设置居民自行车、汽车的停车场地或停车库。 4.4室外环境 4.4.1新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 4.4.2公共绿地总指标不应少于1m2/人。 4.4.3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无护栏水体的近岸2m围及园桥、汀步附近2m围,水深不应大于0.5m。 4.4.4受噪声影响的住宅周边应采取防噪措施。 4.5竖向4.5.1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0.2%。

黑陶调查报告

07级旅游产品设计班08—09学年地区市场调查 报告 ——河北邯郸调查目的地:河北省邯郸市

调查对象所在地: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 调查对象:黑陶 邯郸简介: 赵邯郸故城在河北邯郸市。城先属卫,后属晋,入战国属赵。一直都是赵国的都城;汉代是五大都市之一。据勘察邯郸故城是由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在市西南,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赵都的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总面积505平方米。遗址北临诸河,地处太行山余脉,土筑残垣高3-8米,蜿蜒起伏,气势雄伟。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大型夯土台,如龙台,北将台,南将台等,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龙台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当时主要宫殿基址,这些夯土台和基址,显示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在大北城还发现作坊,炼铁、陶窑等遗址。 黑陶简介: 黑陶是源于我国古代的陶器,它的出现成为划分新石器时代前后期的重要标志,距今约五千年。黑陶是中原地区继彩陶文化后的一种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山

东龙山,所以称龙山文化,被誉为“国宝”。黑陶产品的重新问世,震惊陶坛,成为世界陶林中的一朵民族奇葩。 黑陶文化既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黑陶采用黄河故道沉积淤泥为原料,经过风化、陈腐、洗练、压光、阴干等十几道 工序焙烧而成;故称“泥的艺术”亦称“火的艺术”。 黑色陶器。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这时期的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中国黑陶的制作工艺比原始彩陶更纯熟、精致、细腻和独特,早在瓷器产生的约2000年前中国黑陶已达到与瓷器相媲美的工艺程度。 黑陶选用的泥土来自于黄河下游冲击平原,是黄河在其流经的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沉入河底,经过不断冲刷,流至其下游,因此它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合于黑陶制做。

2015南京市高层建筑日照分析技术标准

南京市高层建筑日照分析技术标准 一、日照分析方法: 被遮挡建筑按日照基准面线上日照分析法、场地按多点分析法进行日照分析。 二、日照分析面的确定: 日照分析是对被遮挡建筑的主朝向窗台进行分析,次要朝向窗台以及没有窗户的墙面不作日照要求。 居住建筑以主卧或居室较多的朝向为主朝向窗台,每一户只确定一个主朝向。当一个墙面既有主朝向窗台又有次要朝向窗台时,只分析主朝向窗台。 其它有日照要求的建筑不论其平面形状如何,均以其南外墙(正南或南偏东(西)45度以内(含45度))的垂直方向为日照主朝向。 三、日照基准面的确定: (一)普通窗户以外墙窗台面为日照基准面。 (二) 1、落地窗、凸窗和落地凸窗应以窗台外轮廓位置为计算起点(图一)。 图一 2、直角转角窗和弧形转角窗应以窗台外轮廓位置为计算起点(图二)。

图二 (三)两侧均无隔板也未封闭的凸阳台,以窗户的外墙窗台面为日照基准面,阳台顶板对所属窗户的日照遮挡忽略不计。 (四)两侧或一侧有分户隔板的凸阳台,凹阳台及半凸半凹阳台,以阳台的栏杆面与外墙相交的墙洞口为日照基准面(见图三)。 图三 (五)设计封闭的阳台,以封窗的阳台栏杆面为日照基准面。

(六)南外廊式中、小学教学楼以外廊栏杆面为日照基准面。 超出基准面的建筑自身阳台、隔板、遮阳板、花台、分户隔板等对窗户的日照遮挡属建筑自身遮挡,不属于其它建筑的日照遮挡,不进行计算。 对于本规定未列举的建筑结构形式,规划部门可参照以上简化原则确定其日照基准面。 四、窗户、阳台以及外廊的计算宽度及计算高度的确定: 居住建筑窗户或阳台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10米的,按实际宽度计算;宽度大于2.10米的,满足日照标准的部分可选取连续的2.10m 宽度计算。 中、小学外廊式教学褛以外廊的实际宽度计算。 不论窗户或阳台的窗台实际高度如何,窗户计算高度均釆用各层楼面标高以上0.90米。 五、日照分析的建模要求: 日照分析建模的主体建筑为该建筑的外墙轮廓线,赋予建筑高度,定义地坪标高。 (一)遮挡建筑的阳台、檐口、女儿墙、屋顶等造成遮挡的部分均应建模。被遮挡建筑的上述部分如需分析自身遮挡或对其他建筑造成遮挡,也应建模。对遮挡建筑所建模型原则上应完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造成遮挡的部分都应建模,但为了提高计算效率,确实不遮挡其他建筑的部分可以忽略,如建筑南侧的一部分花台等可以不建模;被遮挡建筑的情况则比较复杂:一种情况是该建筑的女儿墙、北侧阳台、屋顶等明显不产生自身遮挡,则不需要建模;另一种情况是产生了自身遮挡,为了分析造成遮挡的综合原因就应当建模。有些建筑既是遮挡建筑又是被遮挡建筑,则需符合本款所有的要求; (二)构成遮挡的地形、建筑附属物应建模;其中造成遮挡的建筑附属物指的是建筑物屋顶上长期存在并对其他建筑产生遮挡的水箱等设施。 (三)进行窗户分析时,应对被遮挡建筑外墙面上的窗进行定位。 建立的模型应完整,避免冗余;相邻建筑体块不宜出现交叉。

一年中各节气太阳的高度角对日照分析的作用

实 践 与 探 索 274 INTELLIGENCE 一年中各节气太阳的高度角对日照分析的作用 长春市测绘院 华西艳 摘 要:对于高纬度的北方地区,冬季的阳光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传统日照系数法是由于技术手段落后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简化计算法,通过多年的实际情况,完全利用系数并不能完全解决由于日照遮挡产生的矛盾,进行日照分析就成为了一中迫在眉睫的手段。 关键词:太阳高度角 建筑物正负零 挡光间距 前言:对于高纬度的北方地区,冬季的阳光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往文件中规定中住宅:新区开发,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97;旧区改造,包括居住区、小区和组团改造,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5;插建的建筑物应当充分考虑周围建筑环境,并且日照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7。这种传统日照系数法是由于技术手段落后的原因而产生的一种简化计算法,通过多年的实际情况,完全利用系数并不能完全解决由于日照遮挡产生的矛盾,进行日照分析就成为了一中迫在眉睫的手段。日照分析是指:建设单位为了确定拟建高层建筑对自身和对相邻建筑可能产生日照影响而委托设计单位对拟建高层建筑进行的分析,就是用现代计算机软件编程,建立楼形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观测太阳在一年四季中24个节气的高度角的变化情况,确定拟建建筑物的高度,合理优化建筑间距,分析遮挡建筑的有效日照时间,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1、太阳高度角的观测方法 在日照分析中,太阳高度角施测的正确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大寒日太阳高度角的测绘尤为重要,为了准确测量太阳在一年中的高度角,我们将太阳在一年中的24个节气的高度角分别进行了观测,每个节气从早8:00至16:00,每隔整点进行一次观测,测量中使用T2型仪器,在每个节气观测日前先测定仪器的指标差,当指标差在30〝之内时进行观测,在观测中使用电焊用的遮光玻璃进行太阳观测。下面是太阳在大寒日的观测成果,其它节气的观测成果省略。 时 间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备 注 8:00127°24′51″7°17′55″9:00139°09′04″15°16′16″10:00152°27′42″21°14′13″11:00167°15′57″24°57′57″13:00198°09′41″23°56′57″14:00212°33′47″19°17′14″15:00225°21′34″12°33′12″16:00 236°40′27″ 4°22′ 04″ 大寒日太阳高度角在整点时间的运行图 太阳在一年中24个节气中12:00的高度角成果表: 时间(12:00)太阳高度角备注 冬至22°32′42″小寒23°30′10″大寒25°56′32″立春30°08′00″雨水35°12′00″惊蛰40°20′32″春分47°15′36″清明52°02′08″谷雨57°11′10″立夏63°16′06″ 小满仰角太大芒种仰角太大夏至仰角太大小暑仰角太大大暑仰角太大立秋仰角太大 处暑57°04′40″白露50°27′52″秋分44°07′18″寒露39°47′01″霜降34°11′43″立冬29°19′50″小雪25°34′47″大雪23°15′17″冬至 22°32′42″ 从上表的情况来,太阳在一年的运行从冬至开始至夏至,太阳高度角达到最高点,之后太阳一点点地回落下去。日影长度随太阳高度角变化而不断变化,中午12时影长最短,上午8时,下午16时影长最长。 通过大寒日一天中太阳高度的运行情况,合理的计算出建筑物体在大寒日的日照时间,确定日照分析的主体建筑范围和客体建筑范围。 2、挡光施测的步骤 2.1施测挡光建筑物与被挡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真北方向的建筑物间距。 2.2施测挡光建筑物与被挡建筑物之间1层地面的正负零差,使得建筑物归算到同一建筑平面上。 2.3施测挡光建筑物的楼高,对于特殊建筑物时还应施测不同的建筑物的高度。 2.4绘制建筑物的立面图,编制施测报告3、挡光模型的建立 首先在基础地形图上标注建筑物的楼高、间距、正负零等数据,在CAD 图上进行模型的建立,通过输入太阳在各节气的方位角、高度角,在计算机上进行模型分析是否挡光、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反映的实施情况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均未达到这个标准。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前后首层有一个月至两个月无日照,东北地区大多数城市的住宅,冬至日日照遮挡到三层、四层。这些城市若适当提高日照标准,仍不可能达到首层住宅冬至日有日照的要求,更达不到冬至日日照标准,因而,无法以冬至日为标准日,而只能采用第二档次即大寒日为标准日。据此,本规范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都按其国情采用不同的日照标准日:原苏联北纬58以北的北部地区以清明(4 月5 日)为日照标准日(清明日照3 小时),北纬48~58的中部地区以春分、秋分日(3 月21 日、9 月23 日)为标准日,北纬48以南的南部地区采用雨水日(2 月19 日)为标准日(参照前苏联建筑规范СНИПⅡ一6075);原西德的标准日相当于雨水日;欧美、伦敦采用的标准日为3 月1 日(低于雨水日,高于春、秋分日)等,所以,采用冬至日与大寒日两级标准日,既从国情出发,也符合国际惯例。2、随着日照标准日的改变,有效日照时间带也由冬至日的9 时至15 时一档,相应增加大寒日8 时至16 时的一档。有效日照时间带系根据日照强度与日照环境效果所确定。实际观察表明,在同样的环境下大寒日上午8 时的阳光强度和环境效果与冬至日上午9 时相接近。故此,凡以大寒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采用8

时至16 时;以冬至日为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均为9 时至15 时。有效日照时间带在国际上也不统一,一般均与日照标准日相 对应,如原苏联南部地区以雨水日为日照标准日,有效日照时间带为7 时至17 时;的北海道则采用9 时至15 时,其他地区8 时至16 时。综上所述,本规定按建筑气候分区和城市规模大小将日照标准分为三个档次,即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2h,第Ⅰ、Ⅱ、Ⅲ、Ⅶ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Ⅳ 气候区的大城市不低于大寒日日照3h,第Ⅳ气候区的中小城市和第Ⅴ、Ⅵ气候区的各级城市不低于冬至日日照 h。据此规定,比较各地现行日照间距,(表1)第Ⅱ、Ⅲ气候区的大中城市大多由现行的接近大寒日日照lh 提高到大寒日日照2h,难度不大; 第Ⅳ气候区大城市的日照标准有的保持现行水平,有的略有提高,难度也不大。中小城市的日照标准提高的幅度与大城市提高的幅度有的相当,有的略高一些;第Ⅴ、Ⅵ、Ⅶ气候区的现行日 照间距已达到或接近本标准。提高幅度较多的是第Ⅰ气候区中北纬45以北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其中 大城市难度较大一些,但据调查反映,现行日照标准过低,居民 反应较大,本规范仅作适当提高是完全必要的,通过努力是可以 达到的。3、老年人的机能、生活规律及其健康需求决定了其活 动范围的局限性和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因此,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要有更高的日照标准,在执行本规定时不附带任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