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5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教育学(中学)1、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一书中确定了“终身教育”思想,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A、《学会关心》B、《学会做事》C、《学会生存》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
A、弦琴学校B、鸿都门学C、国子监D、航海学校3、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5、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A、加拿大B、美国C、法国D、英国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D、学生亚文化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8、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A、方向性B、可能性C、现实性D、必然性9、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因材施教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10、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11、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1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4、有关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教育属于德育内容中的()。
第I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2.我国古代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3.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桂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C.凯洛夫的《教育学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4.作为现代生产和经济发展最深层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的教育层次是()A.中小学教育B.职业教育C.高等教育D.职后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5.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的划分依据是()A.要求的特点B.作用的特点C.重视的程度D.作用的方向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A.1951年B.1949年C.1950年D.1952年7.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
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稳定性B.可变性C.阶段性D.不均衡性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A.杜威B.布鲁纳C.斯金纳D.夸美纽斯9.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发现教学方法B.探究一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10.学生生活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诸NNN中,对学生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的因素A.家庭生活B.社会文化生活C.生活环境D.同辈群体生活11.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的是()A.凯洛夫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12.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A.班主任B.学生干部C.校长D.全体教师13.从评价的作用上区分,学生评价的类型可分为()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14.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B.调查C.个案研究D.访谈15.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课程改革B.提高师资水平C.教学组织形式改革D.加强道德教育一、选择题1、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A、教育实体B、学校C、学校教育系统D、终身教育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的出现3、教育的终身化的特点()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20世纪以后的教育D、后工业社会教育4、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康德的《论教育》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校园文化D、思想观念赫行为方式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不稳定性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发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动知识9《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作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激励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10、一份教案的核心是()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设计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11、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小组教学12、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13、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政治课教学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4、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公共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杨贤江写的《大教学论》,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小学)教育学(小学)一、选择题1、从世界范围来讲,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确立与形成的时间是(B )A、19世纪上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20世纪上半叶D、18世纪末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君子之教,喻也”这些均出自( C )A、《论语》B、《史论》C、《学记》D、《理想国》3、1897年,盛宣怀创办(A ),其四院之一的外院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A、南洋公学B、上海蒙正书院C、福州蒙学院D、初等小学堂4、在有关儿童身心发展动因方面,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典型的( C )A、内发论B、遗传决定论C、外铄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心理学家提出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D )A、个别差异性B、互补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6、小学生记忆的主要形成是( C ),因此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
A、表象记忆B、抽象记忆C、形象记忆D、理解记忆7、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学生人身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A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8、教学大纲又称为( B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课程设计D、课程设置9、课程计划的中心环节是(D )A、学年编制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D、教学科目的设置1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D )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领会知识11、提出“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这一教学要求的学者是(B )A、孟子B、孔子C、老子D、荀子12、“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都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D )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13、以下关于学校德育的论述,错误的是(C )A、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B、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C、学校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D、学校德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14、以下关于先进生心理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自尊心强B、充满自信C、较强的竞争意识D、争强好胜15、以下不属于群众性课外活动的选项是(D )A、报告和讲座B、学科竞赛C、各种集会D、学科兴趣小组二、填空题16、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00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育和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和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部分五、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答:“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者既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普通教育学中使用的“教育”概念,即是这种狭义的教育。
其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这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和冲突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葛亮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教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答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心脏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人微言轻教育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程。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09《教育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一忠、信:”:"‘诗十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A.文B.行C.忠D. 信2信进入新时期,我国最早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方针的是A. 1982年的《中华入民共和国宪法》B.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 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均衡性4.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六丁一十一岁B.七——十二岁C.十一二岁——十四五岁5.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哪个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6.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教育方针B.教学目标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7.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8:·《学记》提出课内与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反映了以下哪个原则的要求。
——。
A.教学相长原则B.预时孙摩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藏息相辅原则9.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10.当前我国中小学的领导体制是——。
2009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B.徐特立C.杨贤江D.陶行知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0凯洛夫D.赞可夫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一、选择题1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 .赫尔巴特B .卢梭C .洛克D .杜威2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 、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不平衡性D差异性4 、“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 .童年期B .少年期C .青年期D .成年期5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 .理论联系实际B .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 .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 、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 .课程B .课程标准C .课程计划D .课程目标7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 .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 .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 .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 .循序渐进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9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 .练习法B .演示法C .实验法D .发现法10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外部分组B .内部分组c .设计教学法D .道尔顿制转自学易网~· StudyeZ · Com11 、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 .内容型策略B .形式型策略C .方法型策略D .综合型策略12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 .教育者,受教育者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D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 、“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 .认知模式B .体谅模式c .价值澄清模式D .社会模仿模式14 、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 .常规管理B .目标管理C .平行管理D .民主管理巧、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了解和研究学生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 .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 .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1 、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__ _。
09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2009年3月1日)启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据《论语· 述而》记载,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A.文B.行C.忠D.信2.进入新时期, 我国最早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方针的是( ).A.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人都饿发展是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均衡性4.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六——十一岁B.七——十二岁C.十一二——十四五岁D.十一二——十六七岁5.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哪个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A.癸卯学制B.任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 .壬寅学制6.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 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教育方针B.教学目标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7.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教育为生活”,“教育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8.《学记》提出课内与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反映了以下哪个原则的要求( ).A.教学相长原则B.预时孙摩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藏息相辅原则9.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在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10.当前我国中小学的领导体制是( ).A.校务委员会制B.校长负责制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党支部领导下的行政分工负责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 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___思想.12.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这说明教育具有自身的______关系.1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____________和全局性作用, 因此应当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4.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是基于___________的概念建立起来的.15.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一般综合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_____________.16.学会认知”、“学会做事”、“___________”、“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建立的四个支柱.17.“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美国著名教育家______提出的观点.18.课程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课程管理的多极化, 即发挥国家、______、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作用.19.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________________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个类型.20.在中国, 班级授课制的采用始于1862年底________________.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请先判断正误, 然后说明理由. 21.卢梭是一位“自然教育”思想家.22.目前在我国, 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23.目前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学教师的职务序列是初级、中级、高级,与高校的助教、讲师、副教授相对应.小学则不同.24.只要升学率提高, 学校就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6分, 共24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5.简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26.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哪些领域?27.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8.简述班主任对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的要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 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9.试析“环境决定论”的理论缺陷.30.某物理教师在讲“物体的浮沉”原理时, 是这样导入的:师:一块铁和一块木头放在水里会怎么样?生:铁下沉, 木头飘起来.师:为什么?生:铁重, 木头轻.师:针和轮船都是铁制的, 一根针放在水里为什么会沉底, 而一艘轮船却不会沉底?生:(思考)......请问, 该教师的课堂导入最符合哪个教学原则?请依据该原则对上述案例加以分析.09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答案(2009年3月2日启用)一、选择题:1.A 2.B 3.D 4.C 5.C 6.A 7.C 8.D 9.B 10.B二、填空题:11.有教无类 12. 历史继承 13.先导性 14.有意义接受学习 15.教育专业素养16. 学会共同生活 17. 杜威 18.地方 19.形成性 20. 京师同文馆三、判断说明:21.【正确】卢梭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 主张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 并主张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22.【错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包括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 而基础教育则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23.【错误】过去我国是这样划分的.但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务序列打通, 小学和中学的差别不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 与高效的助教、讲师、副教授相对应, 小学教师也可以评副教授.这大大提高了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24.【错误】升学教育以升学为唯一目标, 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 违背素质教育的理念.而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彻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与教育的方方面面.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6分, 共24分.25.答:苏格拉底在让学生获得某一概念时, 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先向学生发问, 让学生回答;如果答错了, 他不给予纠正, 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进一步的出正确的结论.26.答:研究性学习;摄取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27.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想结合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题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28.答:首先, 要正确对待后进生, 关心热爱后进生;其次, 要弄清楚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再次, 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 要抓反复、反复抓.五.论述题:本小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9.试析“环境决定论”的理论缺陷.(1)定论者夸大环境的影响, 把环境的影响绝对化.(2)儿童发展虽然起重要作用, 但不能决定儿童的发展.(3)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具有主观能动性, 对环境影响能够认识、选择和改变.30.该老师的教学主要贯彻了“启发性原则”.该原则强大教学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
200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活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北京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2009年3月1日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 、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A、文B、行C、忠D、信2 、进入新时期,我国最早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方针的是()。
A、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85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33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9 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均衡性4 、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六~十一岁B、七~十二岁C、十一二岁~十四五岁D、十一二岁~十六七岁5 、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壬寅学制6 、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教育方针B、教学目标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7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8 、《学记》提出课内与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反映了以下()的要求。
A、教学相长原则B、预时孙摩原则C、长善救失原则D、藏息相辅原则 9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10、当前我国中小学的领导体制是()。
教资考试真题2009年北京《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判断说明题1. 卢梭是一位“自然教育”思想家。
2. 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
3. 目前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学教师的职务序列是初级、中级、高级,与高校的助教、讲师、副教授相对应。
小学则不同。
4. 只要升学率提高,学校就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答案及解析1.正确。
参考答案:法国的卢梭是有名的启蒙思想家,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
他主张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并将其自然主义教育理想表达在著作《爱弥儿》中。
因此,卢梭是一位“自然教育”思想家。
【中公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卢梭的教育思想,答出其教育主张即得分。
2.错误。
参考答案:我国目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即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中国的基础教育则包含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初中和高中教育)。
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但二者是有区别的,不是同一概念。
【中公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义务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要区分开概念。
3.错误。
参考答案:题中所述是我国过去的划分方法,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教师职务分为处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小学和中学的差别不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与高校的助教、讲师、副教授相对应。
【中公专家解析】这道题考察教师职务,出题频率很高,注意细节。
4.错误。
参考答案: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而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升学教育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是违背素质教育的理念的。
【中公专家解析】考察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把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答上。
2009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把所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A.感知运动B.前运动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2.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 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 )迁移理论.A.关系转换说B.相同要素说C.形式训练说D.认知结构4. 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5. 学生经常利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类, 这是运用了(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模式再认策略D.组织策略6. 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A.物质性B.外显性C.可观性D.开展性7.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对事物反映的总量体现了创造性在( )方面的品质.A.可逆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流畅性8.学生掌握了“铜”“铁”等概念之后, 再学习“金属”概念, 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9.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 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 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A.示范法B.系统脱敏C.代币奖励法D.认知调适法10.在韦纳的归因理论中, 努力属于内部、( )因素:A.稳定、可控B.不稳定、可控C.稳定、不可控D.不稳定、不可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称为_________.12.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 在道_________自我的过程.13.根据知识表述形式不同, 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_________.14.在团体辅导中,_________是领导者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地对成员的一种移情性理解, 并把这种理解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15.教育性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_____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16.在技能练习的中期, 练习成绩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称为_________.17.在测验中, 代表测验的稳定性和一直性程度的指标是_________.18.一个人熟知某种物品的常规用途后, 很难想到该物品的其他用途,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19.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_________得标准.20.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把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活动的主管判断称为__________.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 先判断正误, 再简述说明理由.21.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22.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23.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2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 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 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6分, 共24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5.简述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26.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27.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所包含的内容.28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势性与问题.五.论述题:本小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9.阐述教学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0.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选B。
2004年结合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观点论述教学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2005年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2006年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发现学习的主要阶段和基本原则2007年请选择三种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进行介绍,并就其中一种方法举例说明?分析归因理论,并结合实际论述这一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
2008年结合实际分析在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2009年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应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建构主义理论-------------------------------------------------------------------------------------------------------------------------------- 重点的论述题:掌握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辨证关系掌握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
掌握学习动机培养与(2)激发的方法;(3)分析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
掌握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掌握遗忘规律及遗忘原因,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4)掌握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5)掌握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简答准备)。
掌握(6)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措施,并能有效运用。
掌握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基本条件和培养方法。
掌握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掌握教师(7)期望效应,(8)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简答准备)。
2004年元认知策略合作学习的设计和实施时应具备哪些特征如何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生进行妥善的奖惩2005年举例说明什么是新旧知识之间的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举例说明你在本次考试中应用的某种认知策略列举小学生容易出现的5种心理问题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区别2006年定势及其作用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2007年画出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练习曲线示意图,并说明其意义简要说明影响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外部条件有哪些?简述作为教师应具有的教育能力简述知识学习的类型2008年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如何协调学校中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简述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上的差异简述教师在编制测验的是非题上应注意的问题2009年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简述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所包含的内容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问题重点的简答题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5个因素及三个过程3.简述认知差异和教育含义4.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桑代克)5.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斯金纳)6.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7.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8.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9.各种知识直观方式的优缺点10.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11.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12.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1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15.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6.心理辅导的原则17.群体规范的功能和意义。
2009年北京市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4. 判断题 5. 填空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
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正确答案:B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与手的动作。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运用是不符合逻辑的,思维不具有可逆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等特征。
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具有可逆性和守恒的实现,也具有更大的具体性等。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可逆性与补偿性、思维均灵活性等。
2.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刻板效应正确答案:B解析: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沦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A选项近因效应,它是指在某些时候,人们最后所接受到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这种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
C选项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D选项刻板效应,也称为刻板印象,它是类别化的产物,它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 )迁移理论。
A.关系转换说B.共同要素说C.形式训练说D.认知结构说正确答案:B解析: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种学习才会影响另一种学习。
2009上半年北京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 、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A、文
B、行
C、忠
D、信
2 、进入新时期,我国最早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方针的是()。
A、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5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33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1999 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4 、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六~十一岁
B、七~十二岁
C、十一二岁~十四五岁
D、十一二岁~十六七岁
5 、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6 、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教育方针
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7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8 、《学记》提出课内与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反映了以下()的要求。
A、教学相长原则
B、预时孙摩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 9 、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A、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
10、当前我国中小学的领导体制是()。
A、校务委员会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支部领导下的行政分工负责制
二、填空题(本答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11、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这反映了他的思想。
12、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这说明教育具有自身的关系。
1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和全局性作用,因此应当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4、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是基于的概念建立起来的。
15、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一般综合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
16、“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建立的四个支柱。
17、“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提出的观点。
18、课程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课程管理的多极化,即发挥国家、、学校在课程管理上的作用。
19、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个类型。
20、在中国,班级授课制的采用始于1862 年的。
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卢梭是一位“自然教育"思想家。
22、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
23、目前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学教师的职务序列是初级、中级、高级,与高校的助教、讲师、副教授相对应。
小学则不同。
24、只要升学率提高了,学校就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24 分。
)
25、简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26、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哪些领域?
27、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8、简述班主任对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的要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 0分,共20 分。
)
29、试析“环境决定论”的理论缺陷。
30、某物理教师在讲“物体的浮沉”原理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一块铁和一块木头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生:铁下沉,木头飘起来。
师:为什么?
生:铁重,木头轻。
师:针和轮船都是铁制的,一根针放在水里为什么会沉底,而一艘轮船却不会沉底?
生:(思考)
请问,该教师的课堂导入最符合哪个教学原则? 请依据该原则对上述案例加以分析。
一、选择题:
1.A 2.B 3.D 4.C 5.C 6.A 7.C 8.D 9.B 10.B
二、填空题:
11.有教无类 12. 历史继承 13.先导性 14.有意义接受学习 15.教育专业素养
16. 学会共同生活 17. 杜威 18.地方 19.形成性 20. 京师同文馆
三、判断说明:
21.【正确】卢梭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 主张以培养自然人为教育目的, 并主张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
22.【错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包括了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 而基础教育则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
23.【错误】过去我国是这样划分的.但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务序列打通, 小学和中学的差别不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 与高效的助教、讲师、副教授相对应, 小学教师也可以评副教授.这大大提高了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
24. 【错误】升学教育以升学为唯一目标, 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 违背素质教育的理念.而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
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彻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与教育的方方面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 每小题6分, 共24分.
25.答:苏格拉底在让学生获得某一概念时, 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先向学生发问, 让学生回答;如果答错了, 他不给予纠正, 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进一步的出正确的结论.
26.答:研究性学习;摄取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27.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想结合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题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8.答:首先, 要正确对待后进生, 关心热爱后进生;其次, 要弄清楚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再次, 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 要抓反复、反复抓.
五.论述题:本小题共2小题,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9.试析“环境决定论”的理论缺陷.
(1)定论者夸大环境的影响, 把环境的影响绝对化.(2)儿童发展虽然起重要作用, 但不能决定儿童的发展.(3)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具有主观能动性, 对环境影响能够认识、选择和改变.
30.该老师的教学主要贯彻了“启发性原则”.该原则强大教学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