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汇总,推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45.01 KB
- 文档页数:13
场地设计知识点场地设计——知识点场地设计是指对特定区域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实现满足使用目的、符合功能要求和美观的空间布局。
本文将重点介绍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素以及相关知识点。
一、区域功能需求在进行场地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该区域的功能需求。
根据不同的场地类型和使用目的,功能需求可能包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公共交通、文化教育等方面。
了解区域功能需求对场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确保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二、场地环境特征在进行场地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场地所处的环境特征。
环境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周边建筑风格等。
合理利用环境特征,能够使设计方案具有地域特色和环境融合性,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三、场地布局规划场地布局规划是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合理的布局规划能够使场地空间实用、流畅和舒适。
在进行布局规划时,需要考虑功能区域的划分、路径导向、人流分布等因素。
通过充分分析和比较不同的布局方案,选择最优的布局方案。
四、材料与设备选择在进行场地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材质、色彩、质感等方面,以确保与场地整体风格的统一和美观。
设备的选择应根据来访人群的需求和使用习惯,选用质量可靠、易于维护的设备。
五、植物与景观设计植物与景观设计是场地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
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景观布置,可以增加场地的绿化率、美化环境,提升人们的舒适感和视觉享受。
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场地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因素,结合景观设计的整体风格进行搭配。
六、运动设施与安全设计对于运动场地设计而言,需要特别关注运动设施和安全设计。
运动设施的选择和布局应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满足运动员和观众的需求。
安全设计包括灯光照明、防护措施、紧急疏散通道等方面,确保场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七、可持续发展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设计是场地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核心目标。
一:东西方设计思想的差异场地设计思想是东西建筑传统的重要组成局部。
以两种不同的场地处理观念为起点,东西方建筑传统走上了不同的开展道路。
这两种传统各自特征的建立以及它们之间鲜明差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待场地的不同观念所致。
1、根本观念认识上的不同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形成了处理场地间题的独特观念。
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到达“天人合一〞的效果,是中国建筑哲学的根底,也是中国建筑传统中处理场地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
这一思想在场地处理中的具体表现是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
西方的场地设计观念中更多地表达了人的创造力量和以这种力量与自然相抗衡的自豪精神。
也就是说,更重视人工在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环境中的主导地位。
这一思想表达在场地设计中是人工建造对自然的超越。
2、基地条件认识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传统历来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场地处理上善于结合、利用基地的现有条件,如“因地制宜〞、“依山就势〞。
这在中国特有的风水理论和堪舆术中有直接表达。
风水堪舆学说中科学、合理的局部就是关于基地选择、场地布局与基地之间关系的内容。
西方建筑传统在对待基地问题上,更强调对基地的改造,更多地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基地上的倾向。
场地在整体上也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效果和几何结构关系,这在古典主义的宫殿、庭园之中有最充分的表达。
3、场地要素认识上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之外的局部,重视场地中各组成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关系,而不是单独调建筑物。
在场地中建筑物多以分散式布局为主,讲究的是建筑群体之间的整体效果。
这使建筑物的院落往往成为场地中更重要的局部。
如果从场地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虚〞“实〞关系的把握,那么可发现它具有新的意义,它所表达的即是对待场地中各要素的根本态度。
中国建筑重视“虚〞“实〞之间的平融合,也就是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与其他要素之间在位置上的平衡关系和在形态上的融合关系。
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相对于场地中的其他要素,建筑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一)场地:狭义基地内的室外场地广义基地内一个整体的系统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等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二)场地构成要素1.建筑物、构筑物2.交通设施3.室外活动设施4. 绿化环境景观设施5.工程系统(三)场地类型的划分1.按使用特征划分为:工业建设场地和民用建筑场地2.按地形条件划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四)场地设计概念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五)场地设计工作的目的1、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2、使场地中的各项内容与基地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效益。
(六)场地设计的内容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七)场地设计原则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注意与环境保护、考虑可持续发展①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②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④技术经济合理⑤满足规范要求⑥满足交通组织要求⑦竖向布置合理⑧管线综合合理⑨合理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⑩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八)场地设计的表达方法等高线法标高控制法坡面法方格网法(九)场地设计的依据①工程项目的依据②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十)东西不同的场地处理观念1、基本观念东: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
(天人合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西:人工建造对自然的超越2、基地条件东: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场地处理上善于结合、利用基地的现有条件。
西:强调对基地的改造,更多地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基地上的倾向。
3、场地要素东: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之外的部分,重视场地中各组成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关系,而不是单独调建筑物。
西: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相对于场地中的其他要素,建筑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一)场地:狭义基地内的室外场地广义基地内一个整体的系统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等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二)场地构成要素1.建筑物、构筑物2.交通设施3.室外活动设施4. 绿化环境景观设施5.工程系统(三)场地类型的划分1.按使用特征划分为:工业建设场地和民用建筑场地2.按地形条件划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四)场地设计概念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五)场地设计工作的目的1、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2、使场地中的各项内容与基地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效益。
(六)场地设计的内容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七)场地设计原则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注意与环境保护、考虑可持续发展①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②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④技术经济合理⑤满足规范要求⑥满足交通组织要求⑦竖向布置合理⑧管线综合合理⑨合理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⑩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八)场地设计的表达方法等高线法标高控制法坡面法方格网法(九)场地设计的依据①工程项目的依据②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十)东西不同的场地处理观念1、基本观念东: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
(天人合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西:人工建造对自然的超越2、基地条件东: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场地处理上善于结合、利用基地的现有条件。
西:强调对基地的改造,更多地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基地上的倾向。
3、场地要素东: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之外的部分,重视场地中各组成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关系,而不是单独调建筑物。
西: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相对于场地中的其他要素,建筑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场地设计第⼀节场地的概念所谓的“场地设计”必然是有关于“场地”的设计活动。
⼀、概念场地⼀词有“狭义”和“⼴义”两种不同的含义,在狭义上,场地指的是建筑物之外的⼴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室外展览场之类的内容。
这样的场地是相对于建筑物存在的,所以当指出这⼀意义时,经常被被明确为室内场地以⽰其对象是建筑物之外的部分。
在⼴义上,场地可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构成要素1.建筑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场地是为建筑物存在的。
因为建筑物在场地中⼀般都是处于控制和⽀配地位,其他要素则是处于被⽀配地位的,它们的组织常常是围绕着建筑物来进⾏的。
建筑物在场地中的位置和形态⼀但确定,场地的基本形态⼀般也就随之⽽确定了。
2.交通系统道路、⼴场等所组成的交通系统将场地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同时也使它们同外部取得联系,所以在场地中交通系统所起的是连接体和纽带的作⽤。
路线是⼈掌握环境的⼿段,通过在其中的运⾏,⼈得以将外在于⾃⾝的环境内在化。
⼈是通过空间中的活动⽽获得了该空间,⽽路线即使活动的轨迹。
3室外活动设施⼈对于建筑项⽬的要求除室内空间之外,还有室外活动的需求4绿化景观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在场地中所起到的作⽤是多⽅⾯的:其⼀、是场地的功能载体之⼀。
其⼆、对于场地的风貌和景观效果的构成,对于使⽤者在场地中视觉以及⼼理感受,绿化景观设施所起到的作⽤也是⽆可取代的。
其三、从环境保护和⽣态的⾓度来看,绿化景园设施对场地的⼩⽓候起调节作⽤。
总之、绿化景观设施既是场地的功能载体之⼀,在功能上是⼀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可对场地的景观效果起到积极的修饰和润⾊作⽤,同时⼜能有效地调节场地的⼩⽓候环境。
5⼯程系统⼀部分是各种⼯程与设备管线。
另⼀部分是场地地⾯的⼀些⼯程设施⽐如挡⼟墙,护坡,地⾯排⽔设施。
从使⽤功能上来说,场地内的道路、停车场、公共设施是⽀持建筑物正常运作的基础,他们直接关系着建筑物使⽤的有效性,关系着建筑物内部的运转效率。
在空间、形式、视觉景观的综合效果以及给予⼈的⼼理和精神感受⽅⾯,⼴场、道路、绿化景观和建筑物是⼀个统⼀的系统,最终效果是系统完整性的体现,优劣的区分是由各个组成元素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
简述场地设计的概念场地设计是指规划和设计特定区域的过程,旨在创造一个功能性、美观、安全、可持续和适应性强的环境。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考虑土地利用、建筑物、道路、景观、设施和其他元素,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和目标。
以下是场地设计的一些关键概念:1. 功能性:场地设计应满足预定的功能需求。
这包括确定如何使用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居住、工作、休闲、教育等。
2. 美观性:设计应该注重美观性,以创造吸引人、愉悦的环境。
这包括考虑景观、材料、色彩和形状,以提供愉悦的视觉体验。
3. 安全性:场地设计应考虑安全因素,以确保人们在空间中的使用不会受到危险或伤害。
这包括交通规划、建筑物设计和紧急设施的考虑。
4. 可持续性:环保和可持续性是现代场地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设计师应该寻找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影响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
5. 适应性:场地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和变化。
这包括弹性设计,使空间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和改进。
6. 社会性:场地设计应考虑社会互动和社区联系。
创造社交空间,促进社交互动,增进社区凝聚力。
7. 可访问性:场地设计应提供对各种人群的平等访问机会,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
这包括适当的通道、无障碍设施和可访问的建筑物。
8. 经济性:场地设计需要考虑预算和经济可行性。
设计应该在可行的预算范围内,并在长期内经济有效。
9. 文化和历史:场地设计应尊重当地文化和历史,以保护和传承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10. 环境保护:场地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包括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采取可持续的环保做法。
总之,场地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创建一个满足需求、美观、安全、可持续和社会友好的环境。
这个过程需要设计师在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与客户、社区和利益相关者进行紧密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一、引言场地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对于建筑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场地设计概述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1. 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场地设计应遵循国家及地方城市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建筑项目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 适应地形地貌:场地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形优势,降低建筑成本。
3. 节能环保:场地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降低建筑能耗。
4. 人性化设计:场地设计应关注人的需求,创造舒适、便捷、安全的空间环境。
5.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场地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景观、交通、绿化等因素,实现和谐共生。
三、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1. 场地选址: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场地,满足城市规划、交通、环境等要求。
2. 场地规划:对场地进行合理布局,包括建筑、道路、绿化、排水等设施。
3. 建筑布局:根据建筑功能、形态、风格等要求,确定建筑位置、间距、朝向等。
4. 交通组织:合理规划场地内外的交通流线,确保交通便捷、安全。
5. 绿化布置:结合场地特点和建筑风格,设计绿化景观,改善环境质量。
6. 竖向设计:考虑地形地貌,进行场地竖向设计,确保场地排水、防洪等需求。
7. 水电供应:合理规划场地内的水电供应系统,满足建筑和设施的需求。
四、场地设计的关键环节1. 场地调研:了解场地周边环境、地形地貌、资源状况等,为场地设计提供依据。
2. 方案比选:根据项目需求,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选,选择最优方案。
3. 技术经济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保项目经济效益。
4. 施工图设计: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为施工提供依据。
五、总结场地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场地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场地设计符合要求。
通过对场地设计概述的总结,有助于提高场地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场地设计知识点总结本文旨在总结场地设计中的重要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
以下是场地设计的几个关键要素:1. 场地评估和规划在进行场地设计之前,进行场地评估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场地评估包括对场地条件和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例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
而场地规划则是基于评估结果,确定场地功能和布局,包括场地用途、建筑物的位置和大小等。
2. 场地流线和布局场地流线和布局是指有效地安排和组织场地内的各个要素,使其布局合理、流线畅通。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人流和车流的路径,以确保场地内不会出现拥堵或混乱的情况。
另外,合理的布局也有助于提升场地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3. 建筑物和景观设计建筑物和景观设计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
建筑物设计需要考虑到功能需求、空间规划、结构安全性等因素。
而景观设计则是通过布置植物、雕塑、水景等元素,来增强场地的美观性和独特性。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可持续发展材料和技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是场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还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光源的选择、照明强度和分布、照明控制等因素,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5. 材料和装饰选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装饰是场地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不同材料和装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场地的外观、质感和使用寿命。
在选用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耐久性、可持续性、维护成本等因素。
同时,装饰的选择也要与整体设计风格和场地功能相协调。
6. 安全和可持续性考虑场地设计中的安全和可持续性考虑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考虑包括人员和交通流动的安全、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等方面。
可持续性考虑则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采用再生材料、节能技术等。
7. 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场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智能化技术可以提升场地的效率、便利性和安全性,例如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
场地设计知识点总结场地设计是指将一个特定区域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和功能。
无论是公共场所、商业区、居住区还是休闲娱乐区,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有吸引力的空间。
在场地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环境影响、人口流动、建筑结构等等。
本文将总结场地设计的各种知识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场地调查和分析在进行场地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对现有场地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场地的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周边环境等因素。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场地的特点和潜在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场地调查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条件:了解场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土地利用状况等,这些信息对于设计师选择合适的设计手法和材料有着重要意义。
2. 社会经济情况:了解场地周边的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商业活动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设计师分析场地的功能需求和使用人群。
3. 环境影响:了解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气候状况、水资源、土地利用等,这些信息对于设计师进行环境评估和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
4. 设施设备情况:了解场地现有的设施设备状况,包括供水、供电、排水等,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可行性。
二、场地规划设计场地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场地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实现场地的最佳利用和使用。
在场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场地的功能需求、空间布局、景观设计等因素。
以下是场地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1. 功能需求分析:根据场地的使用需求,明确确定场地的主要功能,包括商业、公共、居住等,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场地的实际需求。
2. 空间布局设计: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场地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道路、建筑、绿化、停车等,以实现场地的最佳空间利用。
3. 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手法,美化场地的环境,提升场地的形象和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到场地。
第一章场地设计概述一,场地设计概念:场地的概念: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建筑物、广场、停车场、绿地等都是场地的构成要素。
场地设计概念: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满足基地现状条件和法规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二,工作目的:组织各要素有机结合到基地条件中去,使基地的利用都能达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土地效益。
三,场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按设计过程分:1、前期准备2、设计工作3、回访总结1、前期准备工作阶段a、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设计标准、规模、建设条件、用地选择、规划要求、投资数、进度安排b、拟定调查提纲:现场调查提纲、同类已建成项目调查提纲c、实施调查d、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调查结果的总结研究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1、场地范围、界限及城市规划部门的有关规定2、场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及对场地的影响和要求3、场地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4、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小气候变化情况等5、场地内外的交通运输条件6、场地现有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古迹及其他地表状况7、地方建筑材料、距离及施工技术力量等8、场地的动力、公用设施等条件9、场地的人防、消防等要求2、设计工作阶段a,初步设计。
区域位置图,可用比例:1/2000、1/5000、1/10000,1/25000。
总平面布置图,可用比例:1/500、1/1000,1/2000。
竖向设计图,可用比例:1/500、1/1000,1/2000。
设计说明b,施工图设计在初步批准后,进一步落实设计意图和技术细节。
总平面布置图,常用比例:1/500。
竖向设计图,常用比例:1/500。
管线布置图,常用比例:1/500、1/1000。
道路设计图:坡度、坐标、标高、转弯半径。
土方平衡图。
绿化布置图。
详图。
设计说明3、回访总结阶段a,完善工程设计的后期服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b,总结经验教训第二章:场地设计条件第一节,场地地理特征场地的地理特征,又称场地的自然特征或自然条件,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等六要素构成。
《场地设计》讲义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2008年8月19日第一讲场地设计简述作为未来的建筑师,没接触过场地设计和实践仅靠理解场地环境,会解决场地布置,这还远远不够,应具有场地设计的综合设计作图能力和实践设计组织能力,熟练掌握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管线工程布局和场地竖向设计等。
所以说场地设计这项工作设计内容宽泛,问题复杂一、场地设计工作特征1.综合性涉及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环境等多学科内容,受气象、水文、地质、地形、土地建设条件、技术经济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影响。
如在进行场地内外部空间组合、建筑的形态及布置、绿化设计等工作时,需要从建筑与环境艺术两个方面考虑,场地设计还涉及到土石方工程、管线工程和专项工程。
2.政策性场地设计与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密切相关,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设计工作。
3.地方性场地设计与场地所处的纬度、地区、城市等密切相关,设计时考虑适应建筑环境特点、地方风俗习惯等。
4.预见性场地设计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一旦付诸实施便具有相对的长期性,这就要求场地设计具有科学的预见性。
二、场地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1.场地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场地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相适应,服从建筑设计的总体安排,并要满足建筑的功能、技术、安全、经济、美观等各方面的要求。
2.场地设计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场地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着重于场地条件及有关要求的分析、场地总平面布局、道路竖向布置方案、场地空间景观设计等;施工图设计阶段包括场地内各项设施定位、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及有关室外设计详图等。
3.场地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制约场地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对场地条件及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做到闹静分开、洁污分离、内外分开等等,,其间交通流线及出入口应减少相互交叉与干扰;同时明确建筑群的主从关系,完善空间布置,安排场地内各种绿化及环境设施。
场地设计(总图)一、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1.场地的概念狭义:室外场地广义: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2.构成要素: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3.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1)场地布局――-用地的基本划分、建筑物、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其他特殊内容的基本布局安排。
(2)场地详细设计―――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交通系统的详细设计,绿化种植、景园设施及小品等的详细设计,工程管线系统的综合布置场地竖向的详细设计二、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1.场地设计的前提条件:(1)城市规划的要求:对用地性质的控制对用地范围的控制―――道路红线、用地红线、蓝线、绿线对用地强度的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对建筑范围的控制―――后退红线的距离(2)相关规范的要求:通则、高规、低规对建筑布置的规定―――消防、日照对交通组织的规定―――2.场地设计的直接依据:(1)项目的内容―――内部的、外部的内部、外部内容决定外部场地的连带内容组成,并对它们在场地中的存在形式构成影响。
如:集散人流的大小决定集散广场的规模景园绿化的设置与内部赏景空间相对应停车场的大小与内部功能、规模相应货物装卸场的设置由内部功能决定(2)项目的性质―――类型属性、个体特征项目的类型属性是场地设计确定其基本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
如:文化类―――注重品味办公类―――较正式纪念类―――庄重感、严肃性、精神层面的要求商业类―――新奇性、注重商业效果个体特征属于微观表现,形成同类型之间的性格差异(3)项目的使用者――-人群构成、行为要求3.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制约因素即是限制也是启发)(1)地形、地貌(2)地质、水文、气候(3)基地内部的建筑条件自然条件已有建筑物、道路、硬地等―――拆除?保留?再利用?(4)基地周围的建设状况外围道路交通条件邻近场地的建设状况所处城市环境整体的结构&形态附近具有的特殊城市元素三、场地布局阶段的工作要点场地布局要解决两个问题:组成元素各自形态的确定元素之间组织关系的确定1.场地分区:(1)最大效用地利用基地:集中的方式―――用地比较有限的情况均衡的方式―――用地比较宽松的情况(2)功能合理、结构明确:依据功能合理分区,避免混乱依据功能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明确的联结关系&位置关系2.实体布局(1)实体与基地的关系:实体与基地比例悬殊建筑物尽量选择在基地内适中的位置实体与基地比例适中布置在中央地带布置在基地一侧布置在边角位置实体与基地比例相近建筑物尽量靠近某一边角布置(2)实体与其他内容的关系:实体为核心的形式相互间穿插的形式其他内容为核心的形式4.交通安排:(1)流线系统的组织A.流线的整体形式尽端式流线结构环通式流线结构B.流线的不同类型合流式组织形式分流式组织形式(3)停车系统的组织A.停车场的类型:地面停车场、组合式停车场、多层停车楼B.停车场的布置方式:集中与分散位置的选择5.绿地配置:(1)尽量扩大绿地的整体规模(2)绿地的分布形态―――集中或分散(3)绿地配置的基本形式A.边缘绿地B.独立绿地―――点状、布置灵活、适应性强C.集中绿地―――规模较大、四、场地详细设计阶段的工作要点1.道路布置:A.平面形式:道路宽度―――单车道:4m双车道:7m人行道:1.5m转弯半径―――小型车:6m,大客车:12m中型货车:9m道路交叉口处的视距―――会车视距不小于20m尽端式道路的端部应设回车场―――普通12mX12m大型消防车15mX15mB.剖面形式:横坡1%-2%最小纵坡0.3% 变坡点间距不小于50m最大纵坡8%2.停车布置:停车位估算:地面停车25-35平方米/车位地下车库35-45平方米/车位自行车库2平方米/车位(自行车:2mX0.6m)3.竖向布置:计算标高。
1.场地的概念场地指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等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2.场地构成要素(如上)3.场地设计概念: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4.场地设计工作目的:①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②场地设计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5.场地设计的目的: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使场地各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6.场地设计的内容: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局,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经济技术分析7.场地设计的现实意义:学科发展的背景,设计实践的需求,建筑市场的现状,注册制度的推行8.场地设计主要特点(3个):高度综合性的工作、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理性成分和感性的成分9.场地设计工作的特性: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预见性、阶段性、全局性、技术性、艺术性10.场地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场地设计与建筑设计互相影响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设计即是从总体到局部,又从局部到整体的多次反复调整过程11.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①珍惜土地、保护耕地②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③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④注意与环境保护、考虑可持续发展12.场地设计的依据:①工程项目的依据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设计任务要求是场地设计的直接依据1、场地设计的条件: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城市规划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对场地建设的公共限制。
2、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条件。
3、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
等高线间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太阳高度角:直射阳光和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直射阳光水平投影和正南方位的夹角。
风向频率:风向在一个地区里,不是永久不变的,在一定时间内累计各风向所发生的次数,占同期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称为风向频率。
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一)场地:狭义基地内的室外场地广义基地内一个整体的系统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等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二)场地构成要素1.建筑物、构筑物2.交通设施3.室外活动设施4. 绿化环境景观设施5.工程系统(三)场地类型的划分1.按使用特征划分为:工业建设场地和民用建筑场地2.按地形条件划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四)场地设计概念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五)场地设计工作的目的1、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2、使场地中的各项内容与基地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效益。
(六)场地设计的内容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七)场地设计原则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注意与环境保护、考虑可持续发展①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②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④技术经济合理⑤满足规范要求⑥满足交通组织要求⑦竖向布置合理⑧管线综合合理⑨合理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⑩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八)场地设计的表达方法等高线法标高控制法坡面法方格网法(九)场地设计的依据①工程项目的依据②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十)东西不同的场地处理观念1、基本观念东: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
(天人合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西:人工建造对自然的超越2、基地条件东: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场地处理上善于结合、利用基地的现有条件。
西:强调对基地的改造,更多地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基地上的倾向。
3、场地要素东: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之外的部分,重视场地中各组成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关系,而不是单独调建筑物。
西: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相对于场地中的其他要素,建筑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如果说中国建筑是“虚”、“实”相生,以“虚”为主,那么西方建筑则可以说是“虚”、“实”自立,以“实”为主(十一)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预见性与阶段性全局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十二)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场地布局设计第二阶段——场地详细设计(十三)场地分区1.按功能来分区:动静分区公共性分区空间主次分区内外关系分区洁污分区2.按基地利用分区:集中式分区均衡式分区(十四)影响建筑布局的基本要素日照因素风向因素用地条件(十五)几种建筑布局方式:1.集中式布局:节约用地,增加层数,烘托高大体量2.空间式布局,建筑围合空间,形成中庭或内院,特点:交通在中间组织,形成向心形式,增加整体感和围合感。
3.穿插式布局:建筑与其他内容分散布局,形成建筑与空间相互穿插,彼此交错。
特点:灵活具变化,场地空间更丰富、更有层次。
建筑形象亲切近人。
(十六)场地设计的相关领域:1.生态 2.建筑设计 3.城市规划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一、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1.前提条件:城市规划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对场地建设的公共限制2.直接依据:设计任务书3.客观基础:自然条件、建设条件二、公共限制条件的实现公共限制条件是通过对场地设计中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的控制来实现的。
三、公共限制的内容1.用地控制:场地界限、用地性质2.交通控制:基地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空间、道路3.密度控制4.高度控制:建筑限高、建筑层数、平均层数5.容量控制:容积率、人口毛密度和人口净密度6.绿化控制:绿地率、绿化覆盖率7.建筑形态四、场地界限1.征地界限与建设用地边界线。
2.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边界线。
3.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退让后的建筑基底位置不能超过的界限。
4.蓝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水渠、湿地等地表水体保护的控制的界限。
5.绿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6.黄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的用地界限。
7.紫线:国家和各级政府确定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保护范围界限。
征地界限:是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供土地使用者征用的边界线,其围合的面积是征地范围。
征地界限内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如代征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
征地界限是土地使用者征用土地,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费的依据。
建设用地边界线:是指征地范围内实际可供场地用来建设使用区域的边界线,其围合的面积是用地范围。
五、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九大类用地。
六、建筑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七、建筑层数:1.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新防火规范(GB50016-2014)高层:一类h>54米、二类27<h<54 多层:h<273.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为高层。
4.建筑物高度超过100 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八、容积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中的总建筑面积通常不包括±0.0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九、绿地率: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场地用地面积的比率(%)新建居住区要求绿地率不低于30%,较困难的旧区改造则不低于25%。
绿地: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绿化覆盖率:场地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场地面积的百分比一般绿化覆盖率高于绿地率并保持一定的差值。
十、场地设计任务的认识:、项目的内容:建筑物内、建筑物外项目的性质:类型、个性、项目的使用者:人群构成、行为要求十一、场地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工程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条件。
十二、地形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的是图上一段长度与地面上相应一段实际长度的比值。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
等高线间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坐标系统: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
相对高程:采用任意假定水准面为基准面,确定地面点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简称高程或标高。
图例:地物符号注记符号地形符号十三、气候影响场地设计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风向、日照、气温和降水等。
气候:任一地点或地区在一年中或若干年中所经历的天气状况的总和。
风向频率:风向在一个地区里,不是永久不变的,在一定时间内累计各风向所发生的次数,占同期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
主导风向:风向频率最高的方位。
风速:气象学上用空气每秒流动了多少米(m/s)来表示风速大小。
风级:即风力的强度。
蒲福风力等级表为常用的划分方法。
风向频率玫瑰图的画法:在风向方位图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各方位放射线上自原点向外分别量取一线段,表示该方向风向频率的大小,用直线连接各方位线的端点,形成闭合折线图形,即为风向频率玫瑰图。
日照:表示能直接见到太阳照射时间的量。
太阳高度角:直射阳光和水平面的夹角。
其值正午时最大,日出日落时为零。
太阳方位角:直射阳光水平投影和正南方位的夹角。
日照时数:地面上实际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表示,以日、月或年为测量期限。
日照百分率:指某一段时间(一年或一月)内,实际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日照标准: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与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对象有关。
(我国采用的日照标准是大寒日或冬至日)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指标。
气温:指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
气温通常指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高处的百叶箱内测得的空气温度。
降水量:降水量就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单位是毫米。
降水强度: 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
十四、工程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江、河、湖、海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状况。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动态等条件。
地震: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大小: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划分: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也有把地震划分为: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
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十五、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和在场地设计中的应对措施成因:城市下垫面人类活动大气污染1、借助绿色空间调节城市小气候。
在城市范围内提供绿地网2、利用以风为基础的合适策略将高密度建筑区域的热量和污染物质带走。
3、利用数字模拟改善城市小气候十六、场地的建设条件场地的建设条件是相对于自然条件而言的,主要着重于各种对场地建设与使用可能造成影响的人为因素或设施。
1、区域环境条件2、周围环境条件3、内部建设现状条件4、市政设施条件坡度公式:i=Δh/ ΔL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一、建筑间距:两幢相对的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影响因素:日照间距通风要求防火因素其他因素二、日照间距:前后相邻的建筑之间,为保证北面建筑符合日照标准,南面建筑的遮挡部分与北面建筑保持的间隔距离,称为日照间距。
公式:L=D/HL——日照间距系数D——日照间距H——遮挡计算高度三、防火间距:为保证发生火灾时相邻建筑的安全,防止火灾的蔓延,建筑物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四、绿地的分布方式集中式——将场地中大部分绿化用地集中起来,形成一处较大的完整地块;分散式——是将全部绿化用地分布于场地各处,每块面积相对较小。
五、绿地的基本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六、城市道路的分类: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七、场地道路的分类: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引道人行道八、居住区道路的分类: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宅前小路九、道路的组成: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构筑物附属设施十、道路布置的基本要求:安全;功能明确,线路清晰便捷,灵活性;人车分流;在不同功能的道路相交处,尽量采用立交的形式;减少居住区道路通向城市道路的车行道出人口;居住区道路布置时适当采用尽端式道路大型城市公共建筑用地的车行出入口距城市干道交叉口红线交点应不小于7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