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说明

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说明

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说明
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说明

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说明

2008-03-18 成果与技术市场管理处

根据《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要求,现将我省科技成果登记所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说明如下:

一、省科技厅组织鉴定/评审的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供的材料:

1. 《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软科学评审证书》。

要求:在附件1、2中下载,严格按照表后所附填写说明要求逐条填写,A4幅面,骑缝装订,主持单位盖“同意鉴定意见”条章、领导签章和单位公章,完成单位盖单位公章。

2. 《科技成果登记表》。

要求:须安装、填写“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V6.0]”软件后打印,A4幅面,骑缝装订,一式两份,完成单位盖公章。

3. 文件名为CGSBQY的电子数据包文件。

要求:须安装、填写“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V6.0]”软件后导出。软件在附件3中下载,使用方法参照附件5。

4.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包括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在登记时还须提交以下材料的电子格式文档:

(1)重大科技成果推荐表。

要求:按照成果登记年度在附件4中下载相应表格,WORD格式,内容填写完整、准确(联系电话请留手机号码)。

(2)3-5张说明成果的照片。

要求:JPG格式,反应成果研发、应用或产品的照片2-4张,鉴定会会场照片1张。

(3)成果鉴定会汇报演示的多媒体文稿。

要求:PPT格式。

(4)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须提交国际查新报告复印件。

二、国家各部委计划内项目验收成果登记需要提供的材料:

1. 项目立项文件;

2. 委托验收证明材料;

3. 验收证书(验收意见);

4. 项目全套验收资料;

5.《科技成果登记表》(同上);

6. 文件名为CGSBQY的电子数据包文件(同上)。

三、行业准入、专利等成果办理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

1. 行业准入、专利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药证书等);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原件备查,复印件一式一份);

2. 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原件备查,复印件一式一份);

3. 《科技成果登记表》(同上);

4. 文件名为CGSBQY的电子数据包文件(同上)。

以上要求自2009年11月1日起执行,原表格、软件等同时废止。

科技成果鉴定详细流程

科技成果鉴定详细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为提高办事效率,现将科技成果鉴定流程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成果鉴定 (一)申请鉴定条件 1、申请人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 2、申请鉴定项目要求项目已完成、不存在权属争议且技术资料齐全; 3、申请组织鉴定单位应是有权组织鉴定的机关或组织,如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二)申请鉴定必须具备的材料(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一式一份,单位盖章) 2、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函审鉴定至少一式五份,单位盖章。会议鉴定不需要此表) 3、鉴定大纲(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或应用技术成果函审或会议鉴定大纲) 4、工作报告(包括:项目名称、任务来源、研究起止年限、完成单位及参加人员、任务要求及完成任务情况、工作过程、经费支出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意见等) 5、研究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成果鉴定用,包括:成果名称、摘要、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论、技术关键与创新点等);技术报告(应用技术成果鉴定用,包括:技术方案论证、

技术特点、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意义、推广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6、科技查新报告(成果达国际水平的需同时进行国内外查新,且查新后6个月内必须完成成果鉴定,否则需要重新查新) 7、检测报告 8、试验报告 9、效益分析报告 10、用户意见 11、产品标准 12、计划项目任务合同书(复印件) 1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决算表(一式三份,主持人签字、单位财务负责人盖章、填报单位盖章) 14、发表的论文及论著或其它技术资料 15、推荐参加鉴定的专家名单(函审鉴定最少5位专家,会议鉴定最少7位专家。评审专家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特殊情况可聘请不多于总数四分之一的副高级职称人员;第二,评审专家所从事的专业与被评审成果专业相符或相近;第三,与课题组人员单位相同或属于同一系统以及课题合作单位的专家不能作为评审专家)

科技成果登记表

科技成果 登记表 (基础理论、软科学类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盖章)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二○一二年

封面填写说明 基础理论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不以任何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目的,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类图书。 软科学成果是指为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所取得的为解决各种复杂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方案。它包括发展战略、规划、预测、项目评价、可行性论证、对策分析管理方案和理论方法等。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需加盖单位公章。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按如下格式填写:XXX(地方、部门代码,3位)+XXXX(年份,4位)+ R;J(软科学R;基础理论J,1位)+XXXX(流水号,4位),共12位。

申报材料的格式及有关内容的说明-中国证监会

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申报材料内容与格式 一、申报材料的纸张、封面及份数 (一)纸张 应采用幅面为209×295毫米规格的纸张(相当于A4纸张规格)。 (二)封面 1、封面应标有“基金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核申请材料”或“基金管理公司董事(独立董事、基金经理)任免报告材料”字样; 2、报送材料的基金管理公司或基金托管银行名称; 3、正式报送申报材料的日期; 4、主要承办人姓名、联系方式。 (三)份数 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其中至少一份为原件(申报材料需提供复印件的,应加盖单位公章)。 二、申报材料有关内容的说明 “任职资格申请表”、“任职登记表”由本人按照填表说明填写,表格附后。 “相关会议的决议”由基金管理公司使用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会议正式决议行文格式,股东会决议应由出席会议的股东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单位公章,董事会决议应由出席会议的董事亲笔签名,授权他人参加的,应提供授权委托书。 “考察意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被考察人的品行、业务素质、

工作能力、从业资格等的评价,意见由经办人签字并盖单位公章。 “拟任人学历、学位证明复印件”指拟任人所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证明复印件。 “从业经历证明”由曾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任职机构出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任职时间、职务、工作内容、工作能力、遵规守法情况等;证明由经办人签字并盖单位公章。 “基金从业资格证明”应提供基金从业资格或境外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或从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上下载“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及“证券投资基金”科目考试成绩,成绩单需加盖单位公章。原执业所在国家、地区不要求具备相关从业资格的,应提供从事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分析、基金营销、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监控等业务工作经历的证明,证明由原任职机构首席律师及机构或人事部门负责人分别出具。 “证券投资法律知识考试”由中国证监会或其授权机构组织。 “最近三年工作单位出具的离任审计报告、离任审查报告或者鉴定意见”是指离开原任职机构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过离任审计或离任审查的,应提供离任审计或离任审查报告;不需进行离任审计或离任审查的,应提供由机构或其人事部门出具的鉴定意见。 “法律意见书”由基金管理公司外聘律师事务所的两名律师出具,并需提供二人的律师资格证明及律师事务所的资格证明文件。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 第一章系统概述 科技成果登记是成果转化、推广、统计、奖励等科技成果管理的基础。本系统对于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而言,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系统,全国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各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使用本系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生成上报数据文件,再通过文件的传输,实现科技成果数据的层层上报,最后通过数据导入,形成各级成果管理部门的成果数据库。 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在进行成果登记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 2.1 硬件环境 IBM PC或兼容机,至少256MB内存,1024*768分辩率的监视器,至少剩余200M的硬盘空间。 2.2 软件环境 Windows 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 windows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windows2008等),32位、64位均可。 第三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 3.1 系统软件的获得途径 3.1.1 免费向各级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或科技部"NAST"项目组索要光盘; 3.1.2 从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1115366923.html,或https://www.doczj.com/doc/1115366923.html,下载应用软件。 3.2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软件的安装 运行系统的安装程序"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exe",系统即自动安装,缺省安装目录为C:\kjcg9.0,用户可自行选择安装路径。 注意: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7、windws2008或更高版本 ①系统安装时,一定要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文件; ②自行选择安装路径时,不要选择c:\program files下。 系统安装后自动在系统"程序"菜单下形成"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子菜单。 3.3 系统运行 点击“开始”菜单,在"程序"菜单下点击"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即进入本系统,屏幕上出现“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主窗口。 注意:登记系统7.0版及7.0以上版本将不再分管理版和简易版,过去简易版的用户在主界面选择成果完成单位,过去管理版的用户则要选择成果管理机构。 3.4 系统功能 1)用户注册:根据具体的使用对象,对成果管理机构和下属机构、成果完成单位进行注册,确定用户相应的管理功能; 2)数据处理:对本软件使用单位管理的成果进行日常的录入、修改、删除、打印等操作; 3)数据导出:将本单位管理的成果数据和单位信息,生成上报文件,并将上报文件通过传输上报给上级管理机构;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操作流程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操作流程一.安装成果登记软件 二.选择用户类型并完成注册 安装完毕后,双击软件打开,跳出用户类型选择界面(图1): 图1 请选择“成果完成单位”,点击确认后,进入用户注册界面(图2): 图2 注册信息请按以下内容填写: 单位名称:宁波大学电话(含区号):0574-******** 通讯地址:宁波市风华路818号安中大楼505室邮政编码:315211 所在省市:选择“939宁波市”其他字段信息留空!

填写完毕后,点击“存储”,系统跳出系统信息框(图3): 图3 点击“确认”按钮。然后在注册界面点击“退出”完成注册。点击“退出”后,系统进入正式登记界面(如图4),以后每次打开登记软件就直接进入该界面。 图4 三.登记成果,录入成果信息 在图4的主界面的顶端的菜单栏有用户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导入、数据导出等8个功能菜单,如需新录入数据或修改数据,点击“数据处理”,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科技成果”,进入数据处理界面(图5):

图5 1.如需新增成果,选择界面右边的“增加”,然后在跳出的对话框(图6)中选择成果 类型和年份,并确定。 图6 2.确定成果类型和年份后,即可在数据处理界面输入成果名称(批准登记号不需录入), 如图7,然后选择界面右边的“存储”,在系统跳出系统信息框(图8)中点击“确认”。 图7

图8 3.成果名称录入完成后,根据验收证书等材料依次选择数据处理界面(图5)顶端的“成果概况”、“项目立项、评价情况”等栏目录入信息,并保存。各栏目内均有“帮助”选项以规范填写。另外,有几点需作如下说明: (1)成果概况 批准登记号不需录入 推荐单位统一填写“宁波市科技局” 关键词、学科分类、中图分类号尽量选择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情况 补充如下信息: 组织机构代码:41952910-6 单位联系人:科技处联系人电话:0574-******** 单位属性:大专院校 其他字段信息留空! (3)项目立项、评价情况 评价方式:对于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市基金项目等需验收的项目,选择“验收”,评价单位分别填写浙江省科技厅、宁波市科技局;其他情况详见“帮助”信息。 评价日期:以验收证书的综合评价意见出具日期为准。 评价报告编号:验收证书编号,如“甬科验字[2013]第23-xx号”、浙科验字[2013]xxx 号 (4)知识产权、成果应用情况 成果类型为“应用技术”时有该栏目。对于验收或鉴定成果,根据验收证书或鉴定证书内容如实填写,对于其他成果、根据结题报告及论文、专利等材料填写填写。具体详见“帮助”信息。 (5)合作完成单位情况、成果完成人员名单、评价委员会名单 对于验收或鉴定成果,根据验收证书或鉴定证书内容如实填写,对于其他成果、根据结题报告及论文、专利等材料填写填写。具体详见“帮助”信息。 (6)评价证书内容 证书号和评价日期:同(3)中的评价报告编号和评价日期。 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需根据成果情况填写 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来源:项目验收、鉴定、结题的具体材料清单,如论文、专利等。 评价意见:验收/鉴定证书上的专家综合意见。

成果登记表(应用类)

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函[2000]159号 有效期截止时间:2002年10月25日 科 技 成 果 登 记 表 (应用技术类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科成登字□□□□□□□□ 批准登记日期: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二○○○年制 封面填写说明 应用技术成果是指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或途径,主要包括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成果。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参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 2.第一完成单位:成果研制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的结束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目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成果登记时由成果登记批准单位赋予并填写,建议格式为:XX(地方、部门简称)科成登字第号(年份+流水号,8位)。 8.批准登记日期:成果正式登记的时间,日期格式为:-年-月-日。

申请材料有关情况说明

附件1 申请材料有关情况说明 一、项目鉴定申请书填报说明 1、有关数据:以2010年数据为准。若尚无2010年数据,请填预计数。 2、开发形式(单选):如有多种类型的研发,请选择最主要的一种研发类型。 3、研发阶段:指提交研究开发项目技术鉴定申请材料时所处阶段。请自行判断,并进行适合选择。 4、所属技术领域(单选):如涉及多个领域的研发,请选择最主要的研发技术领域。 5、隶属本企业的项目主要研发人员情况:指参与本项目的研发人员,每个项目最多填10人。如果某研发人员参与多个研发项目,或者又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把其薪水进行合理分摊,并填写分摊数。 6、跨年度项目,在分科目预算中最多填入近3年度经费预算。 二、证明材料说明 1、申请材料中的证明材料必须为原件的复印件,且原件备查。 2、项目立项书(提纲见附件3)。 3、立项证明为一票否决指标。企业内部立项决议必须经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等级别会议通过,并包含必要的信息;政府立项项目必须为市级及以上科技立项,有经费支持,

并包含有研究开发阶段。 4、项目过程证明材料。包括查新报告、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设计记录、模具、装备调试记录、翻译资料、试验数据、试验报告、研讨记录、研发活动照片(包含说明)等证明材料。此为一票否决指标,每个项目至少应有两个及以上的过程证明材料。 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应规定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费用结算、承担、分摊等方法,研究成果或收益的处理方法,受托方或合作方或成员单位的税务登记号、企业名称、详细地址、征管税务局等内容 5、项目结果(水平)证明材料。包括成果鉴定、专利申请或授权、软件登记、著作版权、第三方检测报告、行业协会、同行或用户对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评价、企业内部试验数据报告、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原件备查。 成果鉴定、检测报告应包含与现有先进技术、工艺或产品进行对比的内容。 对于即是项目过程证明材料,又是与项目结果(水平)证明材料的有关材料,请企业适当选择,自行分类。 项目研发失败,结果(水平)证明材料改为研发失败证明材料,即提供努力实施项目以及因客观原因导致项目失败的证明材料。 6、项目主要研发费用支出凭证。包括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 料费、资料翻译费,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

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发布日期:2000-12-07】 【发布单位:国家科技部】 【文号: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 【生效日期:2001-01-01】 第一条为了增强财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规范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保证及时、准确和完整地统计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宏观科技决策服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非财政投入产生的科技成果自愿登记;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不按照本办法登记。 第三条科学技术部管理指导全国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负责本部门的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第四条科技成果登记应当以客观、准确、及时为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全国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授权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科技成果予以登记。 第六条科技成果完成人可按直属或属地关系向相应的科技成果登记机构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不得重复登记。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成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办理登记手续。 第七条科技成果登记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二)已有的评价结论持肯定性意见; (三)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八条办理科技成果登记应当提交《科技成果登记表》及下列材料: (一)应用技术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鉴定证书或者鉴定报告、科技计划项目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和研制报告;或者知识产权证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和用户证明。 (二)基础理论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见和论

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说明

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说明 2008-03-18 成果与技术市场管理处 根据《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要求,现将我省科技成果登记所需提供的材料及要求说明如下: 一、省科技厅组织鉴定/评审的科技成果登记需要提供的材料: 1. 《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软科学评审证书》。 要求:在附件1、2中下载,严格按照表后所附填写说明要求逐条填写,A4幅面,骑缝装订,主持单位盖“同意鉴定意见”条章、领导签章和单位公章,完成单位盖单位公章。 2. 《科技成果登记表》。 要求:须安装、填写“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V6.0]”软件后打印,A4幅面,骑缝装订,一式两份,完成单位盖公章。 3. 文件名为CGSBQY的电子数据包文件。 要求:须安装、填写“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简易版[V6.0]”软件后导出。软件在附件3中下载,使用方法参照附件5。 4.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包括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在登记时还须提交以下材料的电子格式文档: (1)重大科技成果推荐表。 要求:按照成果登记年度在附件4中下载相应表格,WORD格式,内容填写完整、准确(联系电话请留手机号码)。 (2)3-5张说明成果的照片。 要求:JPG格式,反应成果研发、应用或产品的照片2-4张,鉴定会会场照片1张。 (3)成果鉴定会汇报演示的多媒体文稿。 要求:PPT格式。 (4)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须提交国际查新报告复印件。 二、国家各部委计划内项目验收成果登记需要提供的材料: 1. 项目立项文件; 2. 委托验收证明材料; 3. 验收证书(验收意见); 4. 项目全套验收资料; 5.《科技成果登记表》(同上); 6. 文件名为CGSBQY的电子数据包文件(同上)。

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流程及资料清单

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流程 评价材料整理归档 评价信息公开 评价委托方 提出申请 科技成果评价报告应用: 办理科技成果登记等 遴选评价咨询专家 技术性审查 对评价材料 形式审查 签订成果评价 委托书 《科技成果评价委托书》 提供评价的相关技术资料 材料 召开 科技成果评价会 出具《科技成果评价报告》 开展现场查定或测试(视需要) 应用技术成果 1、研制报告; 2、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 3、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 4、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的背景材料,引用他人成果或者结论的参考文献; 5、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审批文件; 6、缴纳国税、地税的税务证明或推广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证明; 7、用户应用证明; 8、评价机构认为评价所必需的其他技术资料。 软科学、基础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著作; 3、论文(论著)被收录和被他人论文(论著)正面引用证明; 4、实际应用或采纳单位出具的证明; 5、评价机构认为评价所必需的其他技术资料。 补充完善材料 评价结果公示

评价资料清单 应用技术成果 (1)研制报告主要包括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特征、总体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已推广应用及取得的效益情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的意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条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2)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 (3)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测产报告等; (4)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的背景材料,引用他人成果或者结论的参考文献; (5)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业审批文件; (6)缴纳国税、地税的税务证明或推广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证明; (7)用户应用证明; (8)评价机构认为评价所必需的其他技术资料。 软科学、基础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著作; (3)论文(论著)被收录和被他人论文(论著)正面引用证明; (4)实际应用或采纳单位出具的证明; (5)评价机构认为评价所必需的其他技术资料。

科技成果登记表格

科技成果登记表 (应用技术类科技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年□□月 研究终止日期:□□□□年□□月 推荐单位: (盖章)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7年

封面填写说明 应用技术成果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或途径,主要包括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成果。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需加盖单位公章。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成果登记时由成果登记批准单位赋予并填写,按如下格式填写: XXX (地方、部门代码,3位)+XXXX(年份,4位)+ Y(应用技术类成果标志,1位)+XXXX(流水号,4位),共12位。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

附件2: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用户操作说明 第一章系统概述 科技成果登记是成果转化、推广、统计、奖励等科技成果管理的基础。本系统对于各级成果管理机谈判成果完成单位而言,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系统,全国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和各级科技成果管理机构使用本系统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生成上报数据文件,再通过文件的传输,实现科技成果数据的层层上报,最后通过数据导入,形成各级成果管理部门的成果数据库。 各级成果管理机构在进行成果登记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系统运行环境 2.1 硬件环境 IBM PC或兼容机,至少256MB内存,1024*768分辩率的监视器,至少剩余200M的硬盘空间。 2.2 软件环境 Windows 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 windows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windows2008等),32位、64位均可。 第三章系统的安装与运行 3.1 系统软件的获得途径 3.1.1 免费向各级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或科技部"NAST"项目组索要光盘; 3.1.2 从网站或下载应用软件。 3.2 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软件的安装 运行系统的安装程序"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exe",系统即自动安装,缺省安装目录为C:\kjcg9.0,用户可自行选择安装路径。 注意: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7、windws2008或更高版本 ①系统安装时,一定要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文件; ②自行选择安装路径时,不要选择c:\program files下。 系统安装后自动在系统"程序"菜单下形成"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子菜单。 3.3 系统运行 点击"开始"菜单,在"程序"菜单下点击"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即进入本系统,屏幕上出现"国家科技成果登记系统V9.0"主窗口。 注意:登记系统7.0版及7.0以上版本将不再分管理版和简易版,过去简易版的用户在主界面选择成果完成单位,过去管理版的用户则要选择成果管理机构。 3.4 系统效用 1)用户注册:根据具体的使用对象,对成果管理机谈判下属机构、成果完成单位进行注册,确定用户相应的管理效用; 2)数据处理:对本软件使用单位管理的成果进行日常的录入、修改、删除、打印等操

科技成果鉴定详细流程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为提高办事效率,现将科技成果鉴定流程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成果鉴定 (一)申请鉴定条件 1、申请人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 2、申请鉴定项目要求项目已完成、不存在权属争议且技术资料齐全; 3、申请组织鉴定单位应是有权组织鉴定的机关或组织,如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二)申请鉴定必须具备的材料(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一式一份,单位盖章) 2、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函审鉴定至少一式五份,单位盖章。会议鉴定不需要此表) 3、鉴定大纲(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或应用技术成果函审或会议鉴定大纲) 4、工作报告(包括:项目名称、任务来源、研究起止年限、完成单位及参加人员、任务要求及完成任务情况、工作过程、经费支出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意见等) 5、研究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成果鉴定用,包括:成果名称、摘要、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论、技术关键与创新点等);技术报告(应用技术成果鉴定用,包括: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特点、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对社会

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意义、推广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6、科技查新报告(成果达国际水平的需同时进行国内外查新,且查新后6个月内必须完成成果鉴定,否则需要重新查新) 7、检测报告 8、试验报告 9、效益分析报告 10、用户意见 11、产品标准 12、计划项目任务合同书(复印件) 1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决算表(一式三份,主持人签字、单位财务负责人盖章、填报单位盖章) 14、发表的论文及论著或其它技术资料 15、推荐参加鉴定的专家名单(函审鉴定最少5位专家,会议鉴定最少7位专家。评审专家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特殊情况可聘请不多于总数四分之一的副高级职称人员;第二,评审专家所从事的专业与被评审成果专业相符或相近;第三,与课题组人员单位相同或属于同一系统以及课题合作单位的专家不能作为评审专家)

西部计划申请材料的说明

附件:3 关于准备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地方合作项目出国留 学申请材料的说明 一、应提交申请材料 1.《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访 学类) 2.《单位推荐意见表》 3.国外单位正式邀请信复印件 4.申请以科研团队方式派出的申请人应提供的材料 5.申请以成班项目派出的“双肩挑”申请人推选单位重点推荐函 6.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7.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8.职称证书、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9.获奖证书复印件(不超过5页) 10.外方合作者简历 11.所申请出国留学项目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请按以上顺序准备三份纸质申请材料,并按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上的说明将相关材料扫描并上传至信息平台(《单位推荐意见表》无需扫描上传)。如提供的材料 中有英语以外语种书写的,需另提供中文翻译件。申请材料一律使用A4复印纸打印或复印,请在申请表第一页粘贴申请人近期彩色照片(一寸免冠、光纸正面)。申请人需向受 理单位提交三份书面申请材料,由其审核留存(留存期限为两年),受理单位无需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提交纸质材料。如 申请的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外高校/机构合作协议对申请材料有特殊要求,则根据具体合作协议规定执行。

二、申请材料说明 1.《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访学类) 申请人需先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并按要求如实填写网上申请表;在填写完申请表并确认无误后,可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提交并打印。申请表中的有关栏目应视实际情况和项目要求进行填写,如无相关情况可不填。申请人提交的书面申请表应与网上报名信息内容一致。网上申请表正式提交后不能再修改信息(如留学期限、留学国别等)。申请人需在纸质申请表“申请人签字”栏中签名。 3.国外单位正式邀请信复印件 申报时必须提交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邀请函(申报“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外高校合作协议派出项目”人员除外)。正式邀请信/函一般应由外方教授/邀请单位签发,并使用邀请单位专用信纸打印。邀请信/函应明确如下内容(若所申请出国留学项目对国外邀请信有特别要求,应按项目要求准备) ①基本信息:姓名、国内单位等; ②留学身份: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 ③留学期限:明确到起止时间; ④留学专业、课题或研究方向; ⑤是否符合接受方外语水平要求; ⑥资金资助情况; ⑦外方负责人签字(含电子签名)与联系方式。 4.申请以科研团队方式派出的申请人应提供的其他 材料 应至少包括:所在单位出具的有关项目证明材料(需加盖公章)、项目介绍、项目组组长、成员及分工介绍。

科技成果登记表(模板)

科技成果登记表 (应用技术类成果) 成果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 研究起始日期: 研究终止日期: 推荐单位: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 批准登记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八年制 封面填写说明

应用技术成果主要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研究,应用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目的确定新的方法(原理)或途径,主要包括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成果。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一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一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立项日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4.研究终止日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月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方、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成果登记时由成果登记批准单位赋予并填写,按如下格式填写: XXX(地方、部门代码,三位)+XXXX(年份,四位)+ Y(应用技术类成果标志,1位)+XXXX(流水号,四位),共12位。 填报说明

一、登记依据 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行。同时,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情况,促进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的推广应用及产业化,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请严格执行科学技术部2000年12月7日《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2003年6月18日《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行规定》(国科发计字[2003]196号)的要求,“执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在登记时,应填写课题立项时的名称、编号等。 二、登记目的 通过科技成果登记,对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工作,掌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状况,避免重复立项,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科技宏观管理服务。 三、登记原则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应是独立的法人单位,根据属地化原则或行业管理原则向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不得重复申请。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申请登记。 四、登记范围 通过鉴定、验收、行业准入、评估等方式评价或已获得知识产权,并且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应用技术成果应当申请登记。 凡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五、登记条件 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 2.在技术上具有创造性,并已实际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应用技术成果。 六、填报要求 1.登记表必须加盖批准登记单位公章。 2.要按填写说明的规定认真填报。 3.字迹工整,用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 4.填报时,如果数字为“0”,须填“0”;如某项指标值不详,填“—”。

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

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操作手册 〔一般用户使用〕 国家科技成果网 2017年08月

目录 【一】概述 (2) 【二】成果登记流程 (2) 〔一〕系统的层级设置 (3) 〔二〕系统登录 (3) 【三】系统功能操作说明 (4) 〔一〕用户口令修改 (5) 〔二〕成果信息维护 (5) 1、新增成果 5 2、查询成果15 3、修改成果16 4、删除成果19 5、上传附件20 6、打印成果21 7、完整性检查21 8、特别说明22 〔三〕化需求成果信息维护 (25) 1.新增有转化需求的成果 26 2.查询有转化需求的成果 30 3.修改有转化需求的成果 31 4.删除有转化需求的成果 31 5.打印有转化需求的成果 32 6.特别说明32 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操作手册 〔一般用户使用〕 概述 《国家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系统》为各级成果治理机构和成果完成单位提供了在线登记、维护及上报科技成果的功能。 本系统的用户分为一般用户和治理用户,本手册只针对一般用户。 一般用户具有以下操作权限: 1.登记成果 2.查看、修改、删除自己填报的成果。 成果登记流程

图2-1 系统的层级设置 本系统可至多设置四层成果登记机构: 一级登记机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国家科技成果网负责运维〕; 二级登记机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部委及其治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及行业协会的科技成果登记治理部门。 三级登记机构:由第二级授权开展科技成果登记的单位,如:地市科技治理部门、综合性大学、大的研究所、集团企业、大型医院以及第二级设置的成果登记点。 四级登记机构:成果完成单位。 因此本系统的一般用户应分属于这四个层级。 系统登录

广东商学院 申报评审材料填报问题的有关说明

附件14: 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材料 填报问题的有关说明 一、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流程 (1)申报人向所在单位人事(职改)部门提出申请,在规定的申报时间内通过《教师职称网上申报系统》如实填写有关评审表格,并按要求提交数量、质量符合资格条件规定的申报评审材料(含电子信息数据)→(2)所在单位将申报材料公示7天以上→(3)申报人所在单位核对申报材料并提出审核(推荐)评价意见后,将申报评审材料报所属市人事局或省直主管厅(局)人事(职改)部门(本单位有评审权的由所在单位评委会负责组织评审工作)签署审核意见(县级及以下须经县人事局签署审核意见后再报送市人事局)→(4)根据评审权限,由申报人所属市人事局或省直主管厅(局)人事(职改)部门将申报评审材料加盖骑缝章(送省教育厅评委会评审的不作要求)后集中报送有关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如属委托评审须由上述部门出具委托书)→(5)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对申报评审材料进行审核后,将符合规定的申报评审材料提交相关评委会进行评审→(6)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将评审通过人员公示公告转申报人所

在单位进行公示7天以上。公示期满后,所在单位如实填报《评委会评审通过人员公示情况表》返回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7)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将《评审通过人员公示情况报告》,以及评审通过人员的《广东省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发证表》、《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评审通过人员信息数据报本资格核准部门审核。评审未通过人员将由评委会向所在单位人事(职改)部门统一发给评审未通过人员未通过原因→(7)本资格核准部门审核同意的,发给资格证书。 二、关于论文代表作的送审要求 今年对申报高级职称人员的两篇论文代表作实行匿名送审(送审论文最好不要提交论著),并使用代表作复印件作为送审材料。各学校人事处要严格审核申报人的论文代表作复印件,并将送审代表作复印件目录页以及正文作者简介上含有申报人姓名的地方用墨汁涂掉,在确认与原件相符后加盖单位公章。两篇论文代表作复印件一式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材料袋作为送审材料单独提交(每个材料袋是两份不同的论文),材料袋封面贴送专家鉴定代表作申请表(申请表申报人的姓名不用涂黑,编号部分由教育厅填写)。两篇论文代表作原件与其他申报材料放入主材料袋提交。

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要点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 注册申报资料应有所提交资料目录,包括申报资料的一级和二级标题。每项二级标题对应的资料应单独编制页码。 一、申请表 二、证明性文件 (一)境内申请人应当提交: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按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审批》的境内医疗器械申请注册时,应当提交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审查通知单,样品委托其他企业生产的,应当提供受托企业生产许可证和委托协议。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应涵盖申报产品类别。 (二)境外申请人应当提交: 1.境外申请人注册地或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医疗器械主管部门出具的允许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企业资格证明文件。 2.境外申请人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未将该产品作为医疗器械管理的,申请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注册地或者生产地址所在国家(地区)准许该产品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 3.境外申请人在中国境内指定代理人的委托书、代理人承诺书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者机构登记证明复印件。 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 说明产品符合《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见附件8)各项适用要求所采用的方法,以及证明其符合性的文件。对于《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中不适用的各项要求,应当说明其理由。 对于包含在产品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文件,应当说明其在申报资料中的具体位置;对于未包含在产品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文件,应当注明该证据文件名称及其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编号备查。

四、综述资料 (一)概述 描述申报产品的管理类别、分类编码及名称的确定依据。 (二)产品描述 1.无源医疗器械 描述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如适用)、结构组成(含配合使用的附件)、主要原材料,以及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等内容;必要时提供图示说明。 2.有源医疗器械 描述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如适用)、结构组成(含配合使用的附件)、主要功能及其组成部件(关键组件和软件)的功能,以及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特征等内容;必要时提供图示说明。 (三)型号规格 对于存在多种型号规格的产品,应当明确各型号规格的区别。应当采用对比表及带有说明性文字的图片、图表,对于各种型号规格的结构组成(或配置)、功能、产品特征和运行模式、性能指标等方面加以描述。 (四)包装说明 有关产品包装的信息,以及与该产品一起销售的配件包装情况;对于无菌医疗器械,应当说明与灭菌方法相适应的最初包装的信息。 (五)适用范围和禁忌症 1.适用范围:应当明确产品所提供的治疗、诊断等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六条定义的目的,并可描述其适用

·关于情况说明

关于“拆除通知书”的回复 金昌市环城防护林管理站: 你站2018年12月28日下达的“拆除通知书”我已收悉,深感震惊和不安,现回复如下: 第一、本人于2008年6月与你站签订承包合同书并于当年经过你站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批准开始投资建设。考虑到甲方是政府行政事业管理部门,承包合同期限为七十年,根据市政府发【2000年(56号文件)】在绿色长廊实行“以绿为主、多种经营、一包到底、长期不变”的精神,适合长期投资建设,故本人打消一切顾虑放心投入,所以当年不惜一切力量开始植树造林绿化建设,园内沙石全部更换为种植土,客土厚度达到1米,共计20000余方,作为普通老百姓十年前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修建犬舍及管护用房十余间确 实有不规范的地方,但本人认为双方都有一定责任,合同书中明确指出本人所承包区域为3#区林网空格地,表现为荒漠景观,既不是农用地也不是耕地,实际就是戈壁滩。2008年修建园林景观时,国土规划部门未将本人所承包防护林区域

列为城市绿地规划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加快,此承包区域已列为绿地规划区,重点是本人承包建设在前,绿地规划在后,综上所述根本不存在“拆除通知书”中提出的违反城市绿线控制要求侵占绿地一说。 第二、经过十年辛勤劳动付出共种植山楂、苹果、杏、梨、桃及刺柏、国槐、柳树等2000多棵、植草10000多平米,该园绿树成荫、鲜花满园、果树飘香,不占用任何绿地,也没有污染,已具备旅游景区开发条件。2016年金昌市成立紫金花城大景区,该承包区域已列入大景区规划的文化创意区之中,根据中共金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委发【2018】24号)文件精神,本人已于2018年12月底向市旅游主管部门递交开发精品特色旅游项目立项申请,也已计划拆除园区原有临时建筑,重新规划设计建造高标准精品特色民宿,发展生态旅游。我希望防护林管护站从大局出发考虑,双方坦诚友好的协商解决园区临时建筑拆除问题,避免用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伤害投资人的感情,恳请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中共金昌市委市政府下

上海市科技成果登记指南

上海市科技成果登记指南 为了加强和规范科技成果管理,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根据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上海市科技成果登记的要求及程序如下: 一、科技成果登记范围 凡在本市从事科技活动的个人、组织,承担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产生的科技成果应当进行登记; 个人及各类企业包括“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的自选课题以及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产生的科技成果也应进行登记; 凡推荐申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必须先办理成果登记。 科技成果完成人(含单位)按属地化原则或主管部门的关系统一到市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公室办理科技成果登记手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成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办理登记手续。 二、登记条件 应用技术成果:相关证明(科技成果评价证书、鉴定证书、验收报告、行业准入证明、新产品证书等);或者知识产权证明(发明专利证书、植物品种权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其中鉴定证书和验收证书需要原件。 基础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本单位学术部门的评价意

见和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证明。 软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评价证明(验收报告或科技成果评价证书等) 三、分类评价 科技成果评价按照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研究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三重类型进行,并根据并不同成果类型采用不同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基础成果:应以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开发和应用推广中取得新技术、新产品,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为评价重点。根据以内功用技术成果的不同表现形式和特点,分别确定评价指标: (1)知识产权类创新发明,应以取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证书、软件登记证书等做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2)实行行业管理的产品或技术,应以行业准入或认证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基础研究成果:应以在科学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发现和重大创新,以及新发现、新理论等的科学水平、学术价值作为评价重点。以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其被引用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软科学研究成果:应以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和意义,观点、方法和理论的创新性以及对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作用和影响作为评价重点。以其合同约定、研究难度和复杂程度、应用情况及取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