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7首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江畔独步寻花》原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注释:(1)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
(5)时时:时常。
(6)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7)娇:婉转动听的。
(8)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9)啼:(某些鸟兽)叫声。
(10)江畔:江边《江畔独步寻花》译文:黄四娘园子里的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啼鸣恰恰。
《江畔独步寻花》赏析: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
“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
“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
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
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
“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
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
这就是末句的意境。
“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
“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杜甫〔唐代〕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译文不是说爱花爱得要死,只因为害怕花谢时人也老了。
花开得太过繁盛就容易杂乱凋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绽放。
注释爱:一作“看”。
肯:犹“拼”。
一作“欲”,一作“索”。
纷纷:多而杂乱。
嫩蕊:指含苞待放的花。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组诗中的最后一首。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
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简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的本首。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注释】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7.江畔:江边。
8.时时:时常。
9.啼:(某些鸟兽)叫。
10.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赏析】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
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
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诗人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
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江畔独步寻花全部七首江畔独步寻花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词的一种,最初出现在宋朝王安石的词作《沁园春》中,凭借其音乐节奏优美、婉转抒情和凝练而细腻的描写,引起无数后人的赞颂。
一、《江月》长江两岸,江水静秋。
飞鸟闲度,云烟淡淡。
流波潋滟,落霞漫天。
满目明月,千树万树。
二、《花间游》醉眠花间月色深,翠眉红唇笑趣新。
金莲生出清泉冷,光彩耀人夜夜春。
手落芳草一面团,窗外青山雨千端。
古津梦里绿芳芬,江畔独步寻花去。
三、《破阵》芳草迎风吐英芩,半壁寒光晚景新。
几处若有落花纷,无人著意照拂風。
星月相挂碧空下,竹魈翻腾挥歌讴。
起舞花时破阵颤,穿越岁月醉归人。
四、《鹊桥仙》一曲鹊桥仙,双双蝴蝶舞。
旋转香车迎客到,少年花郎带笑语。
云外细节记,芳草双双飞。
水边芳草迎风吐,轻舞花下满面笑。
五、《雨中心伤》雨中独行,心痛不平。
漫天飞云,游目若故。
泪滴鸳鸯,细雨绵绵。
数只慢步,游花双拂。
耳边传来,歌罢心伤。
六、《闺怨》月影门前碧无尘,归家千里孤思人。
蜡烛两角旧日言,一枕轻烟背花痕。
离愁望里暮雨淋,影留天涯及甚远。
细雨敲落,病床埋怨,枕边闺怨空一场。
七、《离情》染尽凡尘袅袅烟,梦里月光斜斜眠。
雨巷归客又行处,空留离情灯昏昏。
若是相逢及何时?我有一声笑搁浅。
休怨此离,月明人远,江畔独步寻花去!江畔独步寻花,历来是诗人对于抒写自己落寞心情的最佳语言,它把一个人的心灵轻轻的拉回去,回到真实的原点,让眼前繁杂忙碌的生活回归清澈,同时它以细腻而抒情的方式,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所有真实动态。
自宋朝以来,这首《沁园春》等诗词,流传至今,激发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思考与抒写,让江畔独步寻花的永恒主题继续活跃。
古人欣然吟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而今,我们也仍然将江畔独步寻花作为一种思考与抒写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生活中最纯粹的情感。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 桃花丛聚着盛开,任人观赏,只是主人已经不在了;请问赏花人,你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喜爱浅红的桃花?[出自]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注释: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塔:墓地。
一簇:一丛。
无主:没有主人。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译文1:黄师塔前的江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美丽的春光让人感觉十分疲惫,想靠着春风入眠。
江边有一簇已经盛开的无人欣赏的桃花,我到底喜欢深红色的花朵呢,还是喜欢浅红色的花朵?译文2: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游春。
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本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
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
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
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
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
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
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
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中,“黄师塔前”句,在制造氛围方面,尤为重要。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句。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全文
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
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
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
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七)赏析《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我们前面讲到,老杜设想着有人请他去百花楼喝酒,赏舞,赏花,到底有没有呢?我们继续来看《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原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字词典故“黄师塔”:【和尚的墓塔。
(蜀人称和尚为师)】赏析杜甫说,依然独自一人,来到了“黄师塔”的跟前,它伫立在江水的东边。
春光如此美好,让我有了慵懒春困的感觉,于是倚靠在塔身上,吹着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字词典故“簇cu4”:【聚集的团或堆。
】赏析杜甫说,不经意间,瞧见眼前有一簇盛开的桃花。
要说这百花楼喝酒赏花呢,还得有人请,这里野外的桃花那就是没有主人的吧。
那,我就是它们的主人了,可是我是应该爱这株深红的桃花呢,还是爱那株浅红的?老杜一点都不贪心,不过似乎也怕自己的偏爱冷落了其中的任何一朵花,他已然融入了这个春天。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来看《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的其六原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字词典故“蹊xi1”:【小路。
】“黄四娘”:【据说是杜甫的邻居。
】赏析杜甫说,往回走了,经过“黄四娘”家的时候,发现她家外面的小路上,满满都是花,那千朵万朵的,把树枝都给压低了。
关于“黄四娘”的身份,历史上有各种猜测,这似乎没有必要。
老杜是独自出来江畔散步的,他曾经描写过自家的环境,附近没有村庄,旁边也只住着两三家。
什么样身份与职业的人会住到和老杜一样偏僻的地方呢,都不太可能,所以正常理解就是一个农村妇女。
老杜在这里也已经住了近两年了,认识周边的邻居很正常。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字词典故“留连”:【留恋不舍。
江畔独步寻花1一7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组古诗。
共17首,描绘了江畔漫步寻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畔独步寻花,和谐在所属。
潇潇雨歇,绿杨阴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
愁肠乱如麻,更喜岛屿间。
波上征鸥,山外长峰,落霞与孤鹜齐飞翼,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
江畔何处无芳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更霑黄鹤水,波澜动荡。
更流觞酒,醉舞弄清影,山长水阔处,日日夕阴。
更看红湿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银装素裹。
江畔何处无芳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江南待我老,山长水阔处,日日夕阴。
1 / 1。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杜甫翻译赏析《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杜甫翻译赏析《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七》杜甫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句其七》唐杜甫。
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翻译如果不是因为爱花,活的就真乏味了。
真怕这种美景过后,令人感伤衰老。
所有的花朵都开放得那么灿烂,那么当它们凋谢的时候,也会如雪一般地纷纷急落吧?既然如此,我想与那娇嫩的.花儿商量商量,细细地,开得慢一些可好。
赏析爱花的癫狂,怕老的心态,繁枝易落的理性思考,却归于嫩蕊的慢慢展开,一个“商量”,将诗人的谐趣印在了诗里。
第一句说解释自己是爱惜流年时光,不是仅仅爱花爱得要死(其实恰恰证明爱花爱得非比寻常)。
后面两句说,花一旦盛开就会纷纷凋落,所以还没开的可要商量斟酌着慢慢地开啊。
这两句是他对花爱怜的叮嘱,他甚至觉得花苞们懂得“商量”,这里的花不但解语,简直是一群机灵乖巧的小精灵。
拓展:《江畔独步寻花》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
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原文如下:
1、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2、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3、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4、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5、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6、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 1 页共2 页
7、其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第 2 页共2 页。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唐代:杜甫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畏一作:裹)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标签写景、春天、写花、喜悦译文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彻:已,尽。
颠狂:放荡不羁。
颠,即“癫”。
南邻:指斛斯融。
诗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旬:十日为一旬。
稠:密。
畏:通“隈”,山水弯曲处。
一作“里”。
行步:脚步。
欹:歪斜。
实:一作“独”。
在:语助词,相当于“得”。
一说“在”相当于“时”。
料理:安排、帮助。
白头人:老人。
诗中是作者自指。
多事:这里有撩人之意。
送:打发。
生涯:生活。
少城:小城。
成都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小城在大城西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句其七》诗词
翻译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句其七》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翻译】
如果不是因为爱花,活的就真乏味了。
真怕这种美景过后,令人感伤衰老。
所有的花朵都开放得那么灿烂,那么当它们凋谢的时候,也会如雪一般地纷纷急落吧?既然如此,我想与那娇嫩的花儿商量商量,细细地,开得慢一些可好。
【赏析】
爱花的癫狂,怕老的心态,繁枝易落的理性思考,却归于嫩蕊的慢慢展开,一个“商量”,将诗人的谐趣印在了诗里。
第一句说解释自己是爱惜流年时光,不是仅仅爱花爱得要死(其实恰恰证明爱花爱得非比寻常)。
后面两句说,花一旦盛开就会纷纷凋落,所以还没开的可要商量斟酌着慢慢地开啊。
这两句是他对花爱怜的叮嘱,他甚至觉得花苞们懂得“商量”,这里的花不但解语,简直是一群机灵乖巧的小精灵。
第二十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
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
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作品原文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词句注释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蹊(xī):小路。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
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赏析: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悟的交融《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第一首从恼花写起,写独步寻花的原因;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
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
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一、作品原文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二、译文及注释其一译文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已,无处讲述这种心情只能痴狂沉醉。
来到南边邻居处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床铺空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其二译文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其三译文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浆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其四译文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百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其五译文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疲倦困怠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其六译文黄四娘家绽放的鲜花遮蔽了小路,万千花朵将枝条压得低了又低。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唐代:杜甫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畏一作:裹)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译文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
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
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
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
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
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东望少城那里鲜花如烟,高高的白花酒楼更是解人眼馋。
谁能携酒召我前往畅饮,唤来美人欢歌笑舞于盛席华筵?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
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注释江:指作者在成都的草堂边的浣花溪。
独步:独自散步。
彻:已,尽。
颠狂:放荡不羁。
颠,即“癫”。
《江畔独步寻花》翻译赏析1 《江畔独步寻花》原⽂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在娇莺恰恰啼。
「前⾔」 《江畔独步寻花》是诗⼈杜甫所作的⼀组绝句诗,共七⾸。
写的都是在⼀个春光明媚的⽇⼦,诗⼈独⾃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景象。
这⾸诗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诗⼈独⾃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景象。
所以这⾸诗也表达了诗⼈对和平宁静⽣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情。
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没声没⾊,但是却⽣动⾃如,别有⼀番风味。
「注释」 ①独步:⼀个⼈⾏⾛,这⾥指的步指散步,全意为⼀边散步⼀边赏花。
②寻花:赏花 ③蹊(xī):⼩路。
④留连: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本诗句⽤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
“留连”是个“联绵词”。
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的记录,⽽与词义⽆关,所以⼀个联绵词可能有⼏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样。
⑤时时:时常。
⑥⾃在:⾃由⾃在,⽆拘⽆束地。
⑦娇:婉转动听的。
⑧啼:(某些鸟兽)叫声。
⑨江畔:江边 ⑩戏:嬉戏。
「翻译」 黄四娘家周围的⼩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由⾃在的⼩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
「鉴赏」 ⾸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路上。
“蹊”是⼩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路都盖住了,连成⽚了。
此句以⼈名⼊诗,⽣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得⼗分贴切、⽣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
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留连”不去,暗⽰出花的芬芳鲜艳。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原文及译文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 桃花丛聚着盛开,任人观赏,只是主人已经不在了;请问赏花人,你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喜爱浅红的桃花?[出自]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注释: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塔:墓地。
一簇:一丛。
无主:没有主人。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这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译文1:黄师塔前的江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美丽的春光让人感觉十分疲惫,想靠着春风入眠。
江边有一簇已经盛开的无人欣赏的桃花,我到底喜欢深红色的花朵呢,还是喜欢浅红色的花朵?译文2: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春光把人熏得又懒又困,我倚仗着暖洋洋的春风游春。
桃花一丛一丛地盛开着,仿佛是没有主人,你究竟是喜爱深红的桃花还是浅红色的桃花?赏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共七首。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本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
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
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
此诗虽题为寻花,实为遣愁散闷,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
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
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首先,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
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
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中,“黄师塔前”句,在制造氛围方面,尤为重要。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句。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7首
作者:杜甫朝代:唐类型:近体诗风格:七言绝句
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
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圈子》天下英雄谁敌手
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的帝王术(1)
读史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唐诗不是很有名,但喜欢读历史的人多半知道它,尤其是后两句,往往被无奈的书生长叹吟颂,表达自己酸溜溜的心境。
诗中“坑灰未冷”指的是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
始皇统一天下后,意图“二世三世于万世,传之无穷”,怕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故先焚书后坑儒。
但仅过了十多年,“坑灰未冷”就天下大乱,造反的“刘项”,却是“不读书”之人。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传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读书人的理想。
但是,这一般是在太平时期,读书人通过正常的渠道,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地来。
如果在动荡时期,读书人就没有多大的市场了,这种时候一般是英雄、枭雄、土匪、流氓、无赖等等的时代和乐园。
因为乱世是没有秩序和游戏规则的时候,而读书人读得书越多,所受到的约束就越多,他们思想潜意识中,伦理道德君臣父子等都是规范自身行为的规则。
所以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其实,三十年也成不了。
读书人即使加入造反队伍,也不可能称王称霸,成为队伍中的领袖人物,多半做个军师之类二三把手的角色,出谋划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明君身上,自己则希望以帝王师的荣誉而载入史册。
秦始皇加强思想文化统治情有可原,可焚书坑儒确实不该——什么时候见读书人造反成功过啊?反过来想,秦始皇没有“历史知识”,他是第一个皇帝啊,对中国书生的认识还不到位。
所谓不读书的“刘项”,就是亡秦的两位主角: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
秦末农民战争尤其是四年的楚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出大戏,个中的许多精彩故事历经两千年而流传不衰,我们随口就可以说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成语: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孺子可教(张良遇黄石公习兵书),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受)胯下之辱,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中国最普及的棋类游戏象棋中,两军对垒,分界线上标注的就是:楚河,汉界。
“刘项”是当时起义部队中势力较大的两支,也是灭秦的主力。
共同的敌人消灭后,二人争夺天下。
初始,项羽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但四年战争的结果,却是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开创了汉家数百年基业。
刘邦是胜利者,项羽是失败者。
但人们常说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流氓。
据说,清末的科举考试,有个题目是《项羽拿破仑论》。
有位考生实在不知拿破仑是何方神圣,冥思苦想半日,终于提笔破题:夫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岂能一破轮不能拿乎?……
司马迁是汉朝人,他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对汉朝的开国皇帝做了诸多的描述,虽不敢直言其为流氓无赖,但通过件件史实,还是基本上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刘邦真面目。
如果仅仅从道德的层面来看,刘邦确实不怎么样。
司马迁同时也给失败的西楚霸王项羽做了一个只有帝王资格才有的“本纪”,这也表明司马迁对项羽还是比较欣赏的。
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对的,可我们要说的是:不能以是否英雄来论政治家。
刘邦不是英雄,但他是政治家;项羽是英雄,但不是政治家。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套用一下这个逻辑,亡项羽者,非刘邦也,是项羽自己的一系列错误使自己一步步走到了乌江岸边。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羽出身世家,少年时即“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起兵时二十四岁,自刎乌江时也仅仅三十一岁,可以说是个少年英雄,热血青年。
从他的年龄来看,还远非成熟,不可能是玩弄权谋的高手,他是个大力士,是个杰出的青年将领,打仗时身先士卒,勇武过人。
事实上,从起兵到楚汉争霸那如烈火般灼热的七年之中,项羽一直是凭借个人的力量而作战。
而无论是在鸿门宴、分封诸侯乃至最后的乌江自刎,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个尚未成熟的热血青年之真实性情。
著名词人李清照曾有诗赞叹这位英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因此项羽只是一个快意男儿,而不是一个政治家。
相反,刘邦斩白蛇起义时,已是四五十岁的人了(其出生年代一说是公元前256年,一说是前247年,其于前209年起兵),而且,可以说是老奸巨滑之辈。
刘邦出身社会底层。
关于他的出生有各种传说。
一说他左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子,上应天象。
还有说他母亲刘媪有一次外出,在湖边休息的时候,“梦与神人交”,他父亲刘太公前去找刘媪,却看见湖被云雾罩住,隐约露出鳞甲,似有神龙往来,后来刘媪就生出了这个儿子刘三。
还说刘邦起兵时曾于道上斩了一条大白蛇,后来就有一个老妇人哭着说:“我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却被赤帝的儿子杀了。
”至于刘邦惹了祸躲在芒、砀之间,别人都找不到他,只有他老婆吕雉能够根据他头顶上的云彩找到他之类的故事,就更多了。
总之一句话,正因为其出身低下,所以才要大造各种舆论,以说明其是“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