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22.62 KB
- 文档页数:6
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7篇)数学二年级知识点归纳1(一)乘除四则运算1.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2.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3.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二)小数四则运算1.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4.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例如3×3=32(三)分数四则运算1.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四)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精选20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1篇观察物体知识点[从正面、侧面、上面看。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6、练习(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球)(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2篇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1厘米101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数字的认识和运算1.自然数:从1开始的数,用于计数。
2.数数:根据自然数的顺序数出若干个数。
3.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确定顺序,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4.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掌握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
5.加法:理解加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加法的口算技巧。
6.减法:理解减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减法的口算技巧。
7.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数之和。
8.乘法:理解乘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乘法的口算技巧。
9.运算的顺序: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二、数的计量和单位换算1.长度的计量: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千米,掌握长度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换算: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
3.重量的计量:认识常见的重量单位,如克、千克,掌握重量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4.重量的换算:掌握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千克=1000克。
5.容量的计量:认识常见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掌握容量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6.容量的换算:掌握不同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升=1000毫升。
三、几何图形1.点、线、面的认识:认识点、线和面的基本概念。
2.直线、曲线和折线:认识直线、曲线和折线的特征和区别。
3.角:认识角的基本概念,如直角、钝角、锐角等。
4.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
5.圆形和半圆:认识圆形和半圆的特征和属性。
6.排列和组合: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应用于简单的问题求解。
7.对称和平移:识别图形的对称性和进行简单的平移。
四、数据处理1.数的分类和排序:根据给定条件对一组数进行分类和排序。
2.图表的认识:认识一些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通过实际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图表或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信息。
小学二年级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完整版文章目录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要点归纳: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那个物体的长度确实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能够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归纳: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运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 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 1米= 100厘米。
(4)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 100厘米)2、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对于有括号的算式,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初步认识(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主要涵盖了数字的认识、数的拆分与组合、加减法运算、时间与日历、长度与重量、集合与数据统计等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字认识1. 数字书写:掌握0-20的数字的书写形式和顺序,并能够准确无误地书写。
2. 数字的大小比较: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掌握大小符号的意义,能够准确无误地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数字的拼读:熟练掌握0-100的数字的读法,能够准确无误地读出数字。
4. 数字的顺序排列:按照大小关系将一组数字进行排列,掌握数字的顺序排列规律。
二、数的拆分与组合1. 数的分解:将一个数拆分为若干个数的和,理解数的分解的概念,培养对数的分解的灵活应用能力。
2. 数的组合:将若干个数组合成一个数,理解数的组合的概念,培养对数的组合的灵活应用能力。
三、加减法运算1. 加法的认识:理解加法的概念,学会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表示加法。
2. 加法的计算:熟练掌握0-100以内的加法计算,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3. 减法的认识:理解减法的概念,学会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表示减法。
4. 减法的计算:熟练掌握0-100以内的减法计算,包括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
四、时间与日历1. 时间的认识: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够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读懂时间。
2. 时间的顺序:熟练掌握一天的时间顺序,包括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等活动的时间顺序。
3. 日历的使用:理解日历的构成和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日历上的信息回答问题。
五、长度与重量1. 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的单位,如米、半米、厘米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长度的估测。
2. 长度的比较:理解长度的比较关系,能够准确无误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
3. 重量的认识:认识重量的单位,如千克、克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量的估测。
4. 重量的比较:理解重量的比较关系,能够准确无误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
六、集合与数据统计1. 集合的认识: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将一组物体进行分类和划分。
一、数的认识
1.数的读法和书写:10以内的数(0-9)的读法和书写。
2.数的先后顺序:以10以内数的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和比较。
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1.加法:10以内的两个数的加法运算。
2.减法:10以内的两个数的减法运算。
三、数的比较
1.大小关系: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
2.排序:将一组数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四、简单的几何图形
1.平面图形:认识并辨认圆形、方形、三角形。
2.立体图形:认识并辨认球体、正方体、长方体。
五、时间与日历
1.时间的认识:认识一天的分为小时和分钟,认识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和书写。
2.日历:认识一周七天的顺序,认识月份的顺序。
六、钱币计数
1.认识货币:认识并辨认1元、5角、1角的硬币。
2.计数:进行1元、5角、1角硬币的计数。
七、其他
1.数字的奇偶性: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顺序数数:数数时,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数数。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数的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时间与日历、钱币计数等基础数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 数的认识与数的大小比较:认识0-100以内的数,了解数的大小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2. 数的加法:学习加法的基本概念和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0-100以内的数的加法运算。
3. 数的减法:学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0-100以内的数的减法运算。
4. 数的分解与合并:学习数的分解和合并的概念,理解数的数目分解不变,掌握数的
分解与合并的方法。
5. 数的排列与组合:学习数的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方法。
6. 数的计数与量的比较:学习简单的计数方法,掌握量的大小比较,学会使用更多、
更少、相等等词语进行比较。
7. 数的大小顺序:学习数的大小顺序,掌握数的顺序排列方法。
8. 数的拓展与延伸:了解100-1000以内的数,学习数的读法和拓展数的概念。
总之,小学二年级数学的重点是数的认识与计算,以及简单的数学运算和概念的理解。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后续数学学习的打下良好基础。
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数的认识
1.1 数的分类
整数、分数、小数、负数
1.2 数的大小比较
用大于、小于、等于号表示
1.3 自然数的认识
了解自然数的概念,认识自然数的符号“N”,序数概念
二、简单加减法
2.1 加法的性质
加数交换律、结合律、加法单位元
2.2 减法的性质
减数、被减数、差的概念,了解减法的性质
2.3 加减混合运算
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能够口算
三、时间的认识
3.1 时间的概念
认识时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单位:日、周、月、年
3.2 时间的计算
学会日、周、月、年的转换
四、长度、面积和体积
4.1 长度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度量单位的概念
4.2 面积的认识
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概念
4.3 体积的认识
认识立方厘米和立方米的概念
五、分数的认识
5.1 分数的定义
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符号,学会数轴上的绘制
5.2 分数的大小
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口算练习
5.3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与整数的加减、分数化简
六、图形的认识
6.1 二维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图形的概念,认识各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6.2 三维图形的认识
立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等三维图形的概念
6.3 图形的计算
能够计算二维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三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以上就是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认识1.数的概念:数是人们用来计数和度量事物的概念。
2.数的读法:学会正确读写数字,并能够进行数字顺序的整理。
3.数的比较:学会使用大小比较符号进行数字大小的比较。
4.数的顺序:学会使用大小关系对数字进行排序。
二、数的运算1.加法运算:学会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包括列竖式计算和数独式计算。
2.减法运算:学会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包括列竖式计算和数独式计算。
3.加减混合运算: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够正确计算结果。
4.连加、连减:学会使用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法则,计算较长的算式。
5.损益问题:学会解决简单的进价、售价、利润等损益问题。
三、数的认识1.整数的概念:认识0及正负整数的概念。
2.整数的排序:能够正确排序整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3.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进行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加减法。
四、数的分数法1.碰一碰:学会进行简单的分数拆分和合并运算。
2.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会使用分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3.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简化分数。
4.分数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进行分数与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数的倍数和约数1.倍数:认识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一个数的倍数。
2.最大公倍数: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3.约数:认识约数的概念,学会求一个数的约数。
4.最大公约数: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六、数的位置与方向1.位置:认识平面上的位置,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位置。
2.方向:学会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及前、后、左、右等相对方向。
七、数的排序与图形1.数的排序:学会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一组数。
2.图形: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方、长方形、三角形等。
3.相同图形:学会识别并找出相同的图形。
八、数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学会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如厘米、米等。
2.重量的测量:学会使用重量单位进行测量,如克、千克等。
3.容量的测量:学会使用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如毫升、升等。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详细版本以下是二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包括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1. 数的认识:- 数字的识别和书写:0、1、2、3、4、5、6、7、8、9。
- 数量的意义:认识和描述物品的个数,使用数词。
- 数量的比较:大小关系,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2. 加减法运算:-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两个数的合并,用"+"号表示。
- 加法的计算技巧:列竖式计算,先个位数相加,再进位。
-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两个数的比较,求差,用"-"号表示。
- 减法的计算技巧:列竖式计算,从个位数开始相减,借位时向高位借。
3. 数的排列和组合:- 数的顺序排列: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数。
- 数的组合:将数分组,进行组合运算。
4. 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 图形的特点:边的长度、面积、周长等。
5. 量的认识和比较:- 量的基本单位:长度(米、厘米)、重量(千克、克)。
- 数量的比较:长度、重量的大小比较。
6.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统计一天的时间: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 时间的读写:时、分的读法。
- 简单的时间计算:相隔时间的计算,早晚、提前、延迟等。
7. 金钱的认识和计算:- 钞票和硬币的认识: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
- 金钱的计算:加减法运算,找零问题。
8. 简单的数据统计:- 数据的收集: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这些是二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进行的归纳整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一、基础概念1、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小学二年级主要学习正整数和0的用法。
2、分数:分数是指一部分的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
小学二年级主要学习分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3、小数: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的分母是10、100、1000等。
小学二年级主要学习小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
4、几何图形:小学二年级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包括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
5、时钟:时钟是用来表示时间的一种工具,小学二年级主要学习时间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运算符1、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得到的数。
2、减法: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数。
3、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乘得到的积。
4、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每一份的数。
5、括号:括号用来表示一个数的括号内的部分,按照先计算括号内再计算括号外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数学表达式1、乘法交换律:axb=bxa。
2、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
3、加法结合律:(a+b)+c=a+(b+c)。
4、乘法分配律:ax(b+c)=axb+axc。
5、减法性质:a-b-c=a-(b+c)。
四、算术和代数运算1、整数运算:整数加法时,较小的数加上一个较大的数,结果的位数比较大的数位数多一位,即“低位加起,逐位相加”;整数减法时,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结果的位数比较大的数位数少一位,即“高位减起,逐位相减”。
2、小数运算: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进位和退位。
3、分数运算:分数的加减法注意通分,分数的乘除法注意约分。
4、代数运算:代数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有意义的数,字母在不同的数中,其表示的意义不同。
一、数的认识与计算
1.自然数及其表示方法
2.大数与小数的概念
3.数的比较与排序
4.数的顺序与位置
5.十进制的理解和运算
6.加法的概念和运算
7.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8.加减法的应用
9.乘法的概念和运算
10.除法的概念和运算
11.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二、计数与测量
1.计数的方法和应用
2.整十的认识和应用
3.整百和整千的认识和应用
4.较大数的读法和书写
5.读写简单分数
6.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7.时间的认识和判断
8.时钟的认识和读写
9.日历的使用和理解
10.长度的比较和测量
11.温度的认识和计量
12.重量与质量的比较和测量
13.容积与体积的认识和测量
14.面积的认识和计算
三、几何与形状
1.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2.点、线、面的认识和区分
3.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4.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和表示
5.直角和角的认识和判断
6.顶点、边和底面的认识和区分
7.立体图形的认识、分类和表示
8.简单的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描述
9.图形的变换和改变
10.图形的拼贴与组合
四、数据与统计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数据的表示和读取
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4.数据的统计和图示
5.运算符号的使用和解读
6.有关数据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7.数据的综合运用。
【导语】如何把⼩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概是很多学⽣都发愁的问题,以下是⽆忧考为⼤家分享的《⼆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
2、认识厘⽶:认识厘⽶的长度,1厘⽶⼤于有多长,⽤字母cm表⽰;量⽐较短的物体,⽤厘⽶作单位;⽤尺⼦上以厘⽶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认识⽶的长度,1⽶⼤于有多长,⽤字母m表⽰,量⽐较长的物体,通常⽤⽶作单位;⽤尺⼦以⽶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和⽶的关系:1⽶=100厘⽶。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尺⼦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和⽶);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和⽶)。
【篇⼆】⼆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数、摆⼀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常⽣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较简便,为进⼀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诀的编制过程。
(2)能⽤5的乘法⼝诀进⾏乘法计算,体验运⽤乘法⼝诀的优越性。
(3)能⽤5的乘法运算解决⽣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诀的编制过程,进⼀步体会编制乘法⼝诀的⽅法。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第1篇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4、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5、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第2篇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第3篇1、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1. 数字的认识与归纳2. 数字的大小比较3. 数字的进位和退位4. 算式的认识和算术符号的运用5. 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 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7. 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 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9. 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10. 时间的认识和表示方法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一、数字的认识与归纳数字是用来计数的符号,有0、1、2、3、4、5、6、7、8、9十个数字,其他数字可以由这些数字组成。
二、数字的大小比较大于号“>”表示比后面的数值大;小于号“<”表示比后面的数值小;等于号“=”表示两个数字相等。
三、数字的进位和退位进位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位的数值超过9,需要将进位后的数值加到高位上。
退位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位的数值小于0,需要从高位借位。
四、算式的认识和算术符号的运用算式是由数字和算术符号组成的式子,如2+3=5。
算术符号有加号“+”、减号“-”、乘号“×”和除号“÷”。
五、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的过程,如2+3=5。
加数+被加数=和数。
六、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减法是指用一个数值减去另一个数值的过程,如5-2=3。
被减数-减数=差数。
七、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的过程,如2×3=6。
乘数×被乘数=积数。
八、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除法是指用一个数值除以另一个数值的过程,如6÷2=3。
被除数÷除数=商数。
九、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分数是指一个数值分为若干等份中的一份,如1/2、2/3等。
分子代表被分的份数,分母代表总份数。
十、时间的认识和表示方法时间是指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如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
表达时间可用数字、时钟、日历等方式。
一、数字的认识与归纳在这一部分学习中,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数字的基本含义和分类方法,以及如何组合数字和对数字进行排序等基本操作。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一、整数的概念和运算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2.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3. 整数的加法:正整数加法、负整数加法、零的加法4. 整数的减法:正整数减法、负整数减法、零的减法5. 整数的乘法:正整数乘法、负整数乘法、零的乘法6. 整数的除法:正整数除法、负整数除法、零的除法7. 整数的综合运算二、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 小数的概念和读法:零点五、十点七、百分之二十五等2. 小数点的位置和作用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5. 小数的四舍五入和估算三、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 分数的概念和读法:二分之一、三分之四等2.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5. 分数的化简和约分四、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3.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4.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五、图形的认识和分类1. 点、线、线段、射线的概念2.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认识3. 四边形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矩形等4. 三角形的分类: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5. 圆的认识和特点六、时间和日历1. 小时、分钟和秒的认识和换算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转换3. 年、月、日、星期的概念和读法4.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5. 日历的运用和计算七、数据和统计1. 数集和数据的分类2. 数据的整理和表达:用表格、柱状图等形式3. 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八、几何图形的移动和变形1.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和操作2. 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判断3.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上是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整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数学能力,并在数学学习中建立扎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2017.12
二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
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4.1—6的乘法口诀
15.7——9的乘法口诀
扩展资料: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
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
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
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
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平行)!
3.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年级下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5.被除数
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6.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例:8÷2=4则2为除数。
8为被除数。
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7.商: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而推导得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8.完全商
当数a除以数b(非0)能除得尽时,这时的商叫完全商。
如:9÷3=3,3就是完全商。
9.不完全商
如果数a除以数b(非零)除不尽,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
如:10÷3=3......1,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10.被除数和商的关系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11.2—6的乘法口诀
12.直角:几何原本中的定义: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而且称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
一个直角等于90度,符号:Rt∠
13.几何中的锐角:大于0°小于90°(直角)的角。
两个锐角相加不一定大于直角,但一定小于平角。
14.钝角:钝角大于直角(90°)小于平角(180°)的角叫做钝角。
15.平移: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平移可以不是水平的。
16.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ˊ,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17.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相等。
18.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度。
注意: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变一个,图形就会不一样。
旋转变换是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过程中,原图上所有的点都绕一个固定的点换同一方向,转动同一个角度
19.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0.7、8、9的乘法口诀
21.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100=10个10(10个1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
1000=10个100(10个10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0)
22.克
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相等于千分之一千克。
一克的重量大约相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大约有一个万字夹的质量。
1 吨 = 1,000,000 克(一百万克)
1 公斤(1千克) = 1,000 克(一千克)
1 市斤 = 500克(1 克 = 0.002市斤)
1 毫克 = 0.001 克(1克=1000毫克)
1 微克 = 0.000 001 克(1克=1000000微克)
1 纳克 = 0.000 000 001 克(1克=1000000000纳克)
23.千克
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