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诊断及描述模板心得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8
个人工作总结胃镜个人工作总结:胃镜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作为一名胃镜师,在医院的胃肠科部门工作了一年。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在这篇个人工作总结中,我将简要总结一下我的工作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果。
首先,我在胃镜操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刚开始时,我对胃镜的使用和操作并不熟悉。
然而,通过一系列培训和实践,我逐渐熟悉了胃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我学会了正确引导和操控胃镜,以确保准确地观察和检查患者的胃部。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准确诊断和评估胃镜结果,并提供准确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其次,我在与患者的沟通和关怀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胃镜检查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不愉快的经历,因此,作为胃镜师,我始终尽力以友好的态度和耐心的口吻与患者交流和沟通。
我会解释检查的过程和目的,以帮助患者减轻紧张和恐惧感。
同时,我还会尽力提供良好的护理和支持,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此外,我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学习。
在胃肠科的团队中,我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协作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工作。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协作,我不仅加深了对胃镜工作流程和团队协作的理解,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此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胃镜师,我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不仅在胃镜操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还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和关怀能力,并在团队合作中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作为一名胃镜师,积极参与了大量的胃镜检查和治疗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我在胃镜操作、患者沟通和团队合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首先,我在胃镜操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刚开始时,我对胃镜的使用和操作并不熟悉,但通过反复的实践和培训,我逐渐熟悉了胃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肠胃内科实习医生胃镜检查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胃镜检查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肠胃内科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疾病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肠胃内科实习医生,我在胃镜检查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以下是我的总结。
一、胃镜检查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胃镜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空腹检查,最好在8小时内不摄食。
其次,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和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能够作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患者还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在检查前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二、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胃镜检查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操作,实习医生的任务是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操作,并且能够根据医生的指示灵活调整。
在检查开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通过口腔将镜头插入食管。
实习医生需要合作医生,确保镜头的插入顺利,同时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在插入胃镜的过程中,实习医生需要手持吸引管,及时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和呕吐物,以确保视野的清晰度。
在胃镜进入胃腔后,医生会进行胃黏膜的检查和病变的观察。
实习医生需要配合医生注视并记录病变的部位、性质和大小等信息。
同时,实习医生还需要学会正确使用钳取器等工具,以进行组织活检或取出异物等操作。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实习医生需要时刻保持专注和耐心,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三、胃镜检查的安全措施胃镜检查是一项微创性检查,但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首先,实习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等操作规范,以保证检查环境的洁净。
其次,实习医生在胃镜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患者的不适和困扰。
此外,实习医生还需要学会正确使用急救设备,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四、胃镜检查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胃镜检查中,常会出现一些技术难题或患者的不适反应。
实习医生需要在经验丰富的医生的指导下,学会分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从事胃镜工作的医务人员,我有幸见证了许多患者从痛苦中解脱的过程。
以下是我对胃镜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严谨的工作态度胃镜检查是一项高风险的诊疗技术,稍有疏忽就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
首先,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为胃镜检查做好准备。
其次,术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最后,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精湛的操作技能胃镜检查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如手法熟练、反应敏捷等。
为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以下技巧:1. 术前充分沟通,减轻患者紧张情绪;2. 术中保持耐心,避免操作粗暴;3. 术后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
三、关注患者心理胃镜检查对许多患者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我注重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安慰。
以下是我采取的一些措施:1. 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检查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反应;2. 术中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如调整体位、缓慢进镜等;3. 术后关注患者情绪,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给予鼓励和支持。
四、团队协作胃镜检查需要多个科室的紧密协作,如消化内科、麻醉科、病理科等。
因此,我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1. 与同事保持良好沟通,共同提高;2. 积极参加科室例会,了解各科室工作动态;3. 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共同解决。
五、持续学习胃镜技术不断更新,作为一名胃镜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因此,我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关注国内外胃镜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胃镜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职业。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操作技能、关注患者心理、团队协作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实践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了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胃镜实践培训。
本次实践主要在消化内科进行,旨在掌握胃镜检查的操作技能、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二、实践内容1. 胃镜检查操作技能(1)术前准备:向患者详细讲解胃镜检查的流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及过敏史,做好术前评估。
(2)操作步骤: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弯曲,放松腹部肌肉。
术者站在患者右侧,左手握住胃镜操纵柄,右手持胃镜,缓慢插入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观察黏膜情况,必要时取活检。
(3)术后护理: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嘱患者禁食2小时,避免剧烈咳嗽,以防误吸。
2. 注意事项(1)术前充分沟通,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取得患者的配合。
(2)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熟练掌握胃镜操作技巧,减少患者不适。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3. 并发症处理(1)轻微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咽部不适等,可给予对症处理。
(2)严重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需立即进行抢救,并转至上级医院治疗。
三、实践体会1. 胃镜检查操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术前充分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提高检查成功率。
3.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4. 术后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5. 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胃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总结本次胃镜实践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还增强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胃镜医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胃镜医师,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医疗领域,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胃部疾病,如溃疡、炎症和肿瘤。
作为一名胃镜医师,我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在日常工作中,我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症状和病史。
这有助于我在检查过程中更加关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需要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我需要准确地引导患者配合我的操作,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出血或穿孔等。
这就需要我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作为一名胃镜医师,我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检查过程中,我会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并在检查后向他们详细解释检查结果,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胃镜医师的工作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我会不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自进入胃镜科工作以来,我始终秉持着敬业、负责的态度,不断学习、进步,现将我在胃镜科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做如下总结:一、工作表现1. 熟练掌握胃镜操作技术。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胃镜检查,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2.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胃镜科,我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 注重患者沟通。
在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过程中,我始终以患者为中心,耐心倾听患者需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检查过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4. 积极参与科室学术活动。
我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等,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二、学习情况1. 持续学习专业知识。
在工作中,我不断学习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国内外最新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参加专业培训。
为了提高自己的胃镜操作技能,我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如内镜清洗消毒技术、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等。
3. 撰写学术论文。
为了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我积极参与撰写学术论文,并成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三、不足与改进方向1. 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在与患者沟通时,有时表达不够清晰,导致患者产生误解。
今后,我将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提高沟通能力。
2. 时间管理能力需加强。
在工作中,有时因事务繁忙,导致时间安排不合理,影响工作效率。
今后,我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学术研究能力有待提升。
在撰写学术论文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
今后,我将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研究视野,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总之,在胃镜科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胃镜室出科小结范文胃镜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技术,通过将一根纤细的光纤插入患者口腔,然后进入胃部,可以直接观察到胃壁的病变情况。
胃镜室是胃镜检查的专门设施。
在胃镜室中,医生和技术人员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胃镜室出科小结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患者基本信息本次出科的患者为男性,53岁。
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伴有食欲减退。
来院已2周。
患者有长期饮酒史,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有吸烟史,父亲有胃癌病史。
查体为全身情况一般,皮肤黄染,腹部触诊可触及压痛。
二、检查结果分析该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胃窦部可见胃黏膜增生,伴有红斑,表面可见小溃疡,溃疡周围有浅表溃疡,边界不清。
幽门脊可见幽门融合,胃窦部可见增厚,有浅表腺瘤样改变。
胃窦部可见黏膜下层结节样病变。
根据上述结果,初步诊断为胃窦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胃黏膜增生。
三、治疗方案和效果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情,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治疗方案:1. 对黏膜增生和溃疡进行抑制治疗:患者口服PPI药物,每天1次。
同时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每天3次。
2. 对腺瘤样改变进行手术治疗: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我们决定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剥离腺瘤样改变,同时送病理检查。
3. 建立随访制度: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胃镜,观察病变的发展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实施效果如下:1. 黏膜增生和溃疡的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腹痛和恶心症状明显减轻,食欲也得到改善。
2. 腺瘤样改变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病理结果显示腺瘤良性,未见癌变。
四、护理措施和效果在患者治疗期间,我们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操作区域干净整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和检查的安全。
2.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治疗期间,我们每隔一段时间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3. 提供心理支持:胃镜室是一个较为紧张的环境,患者可能会感到紧张和恐惧。
胃镜操作心得
胃镜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方法,用于检查胃部和食道的状况。
我在近期通过接受胃镜检查并参与其中的操作,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胃镜检查之前,医生会提前告知患者需要空腹,并停止食物和液体的摄入。
这是为了确保胃部和食道的清晰可见,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病变的情况。
此外,还要确保患者身体状态良好,没有严重的疾病或并发症。
其次,操作过程需要充分的沟通和配合。
在接受胃镜操作时,患者需要保持放松,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吞咽和呼吸。
这有助于减轻不适感,并使操作更加顺利。
同时,患者可以通过与医生交流,表达任何不适或疼痛,以便医生及时作出调整。
另外,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也是关键。
胃镜操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医生的技术娴熟程度直接影响着操作的成功与否。
在我的经验中,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生,他的操作非常顺利,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最后,操作结束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也很重要。
在胃镜操作后,患者可能会感到喉部不适、恶心或嗜睡等反应,这是正常现象。
医生会给予必要的护理和建议,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饮食和活动上的限制,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总结起来,胃镜操作是一项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配合的检查方法。
通过准备工作、
沟通与配合、医生的经验和技术、以及操作后的护理,可以确保胃镜操作的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胃镜操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应对和理解这一医疗检查方法。
消化内科实习医生在胃镜检查中的总结与经验总结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消化内科实习医生,参与胃镜检查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过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实习中积累的经验与总结。
第一,准确的病史采集。
在胃镜检查之前,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非常重要。
包括患者的主诉、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信息。
病史的采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
第二,细心的观察与评估。
在胃镜检查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胃黏膜情况,包括颜色、血管网络、溃疡、息肉等异常改变。
同时,也要评估黏膜的充血程度、水肿情况以及有无狭窄等表现。
这些观察与评估有助于我们发现潜在的疾病病变。
第三,规范的操作技巧。
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规范的操作技巧。
包括正确使用器械,保持良好的操作手法,确保检查过程的安全与顺利。
此外,注意术中的卫生与消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第四,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在胃镜检查中,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症状和病情,也能够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增强他们对检查的理解与配合。
第五,准确的记录与报告。
胃镜检查结束后,我们需要准确地记录相关的发现与结果。
包括检查所见、病变类型、大小、部位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及时给予患者详细的报告,解释检查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六,持续学习的态度。
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我们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
及时了解最新的胃镜技术、疾病诊断和治疗进展。
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总之,作为消化内科实习医生,在胃镜检查中,我们需要准确的病史采集、细心的观察与评估、规范的操作技巧、良好的沟通能力、准确的记录与报告,并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
通过这些经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胃镜检查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胃镜心得胃镜下诊断及描述模板(自己整理,绝无抄袭)临床胃镜下常见疾病:食管: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食管白斑(没啥临床意义,基本不报)、Barretts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癌。
胃: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包括尤状胃炎即痘疹样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粘膜肿物(包括粘膜下肿瘤)、胃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十二指肠球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球憩室。
疾病内镜下诊断模板:食管炎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或大于5mm。
(有的老师齿状线上虽然没有粘膜破损,有小片状充血也报为食管炎)。
注:根据食管粘膜破损长度及破损粘膜间是否有融合,分为A/B/C/D四级,常用洛杉矶(LA)分级法;食管炎内镜下分级:(LA-A/B/C/D)。
如:描述: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
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A)。
如食管粘膜破损大于5mm,未见融合,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B)。
Barretts食管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舌形/岛形/环形橘色粘膜。
即可诊断:Barretts食管?(注:必须加?,因不能确诊)注:齿状线上原本是粉红色的食管粘膜,齿状线下是橘色胃粘膜(即胃的贲门部),但如果发现齿状线上有一小块或一条橘色的胃粘膜(舌形或岛形临床较常见),说明部分食管粘膜被橘色的胃粘膜所取代了,就怀疑是Barretts食管,是癌前疾病,食管癌的风险较常人高几倍。
但小的Barretts食管其实临床意义不大,范围比较大的barretts食管就得注意定期复查了。
霉菌性食管炎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食管粘膜见大量白色颗粒样分泌物附着,刷片1片,齿状线清晰。
诊断:霉菌性食管炎?(等刷片病理结果方可确诊,凭诊断经验,诊断率常>80%)。
镜下表现:大量白色豆腐渣样白色颗粒物附着,需与食管白斑相鉴别:食管白斑镜下也是白色分泌物附着,但不像豆腐渣样那样明显,分泌物都较规整。
胃镜工作心得体会第1篇:胃镜操作心得胃镜操作心得进镜方法1、左手持内镜的操作部,以虎口及腕部的力量撑住内镜,仅以左手无名指及小指持握内镜操作部,不要抓持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及无名指调节大小旋钮,两指配合保持旋钮的稳定性,以防止图像晃动而影响观察(调整小旋钮时视野的晃动幅度很大,可以用旋转镜身替代);左手中指用来控制给水、给气,左手食指控制吸引按钮,同时控制冻结图像以及解除冻结;右手持软管部,控制内镜的进退,当左手旋转操作部时,右手不可握持过紧,否则镜身前端无法旋转;如果要向左右方向旋转,也可暂时用右手旋转。
2、右手抓持镜身应不小于15cm,以20~30cm为宜;胃镜插入食管前,握持胃镜软管部的右手不必更换位置;抓持过短会导致内镜刚刚进入食道时,右手已经抵住口垫,不得不倒手换镜,这样会使刚刚进入食道的胃镜脱出来;握持较长的软管部的另一个优点是,即使在口腔或咽部存在未能预料的抵抗,因为内镜自身具有弯曲度和弹性,也能防止给被检者带来痛苦和危险的发生。
循腔进镜有2个技巧:A、尽可能沿小弯侧前进,痛苦小,到达幽门镜身短;B、前进时右手把镜身轻微向舌面方向推压,患者不适反应小。
3、胃镜通过舌根后即可看到会厌软骨,偶尔可见声带,食管入口通常处于关闭状态(食管开口位于杓状会厌襞中的两个小角软骨之间的后方),患者一般取左侧卧位,内镜前多数自然从下咽部左侧进入,应以左侧梨状隐窝为目标推动内镜前进,从左侧楔状结节的背侧间隙开始向中央(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轻轻插入,很容易进入食管入口。
插入食管入口的过程中,手下会感知到轻微阻力,通过后术者会有“落空感”。
但是并不是真正的进入梨状窝,只是内镜稍向杓状会厌襞的左侧缘倾斜即可(指向杓状会厌襞中的小角软骨与楔状软骨之间的楔结节),内镜真的进入梨状窝会没有视野,而梨状窝和食管下段的穿孔(多见于侧视镜操作)占全部穿孔的50%,因此不可过度用力,直接向前推进内镜也是危险的,且不易成功,应该在推进内镜的同时轻轻的向右旋转(左手操作手柄顺时针旋转),右旋之前可以轻轻down。
胃镜心得胃镜下诊断及描述模板(自己整理,绝无抄袭)临床胃镜下常见疾病:食管: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食管白斑(没啥临床意义,基本不报)、Barretts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癌。
胃: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包括尤状胃炎即痘疹样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粘膜肿物(包括粘膜下肿瘤)、胃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十二指肠球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球憩室。
疾病内镜下诊断模板:食管炎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或大于5mm。
(有的老师齿状线上虽然没有粘膜破损,有小片状充血也报为食管炎)。
注:根据食管粘膜破损长度及破损粘膜间是否有融合,分为A/B/C/D 四级,常用洛杉矶(LA)分级法;食管炎内镜下分级:(LA-A/B/C/D)。
如:描述: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
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A)。
如食管粘膜破损大于5mm,未见融合,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B)。
Barretts食管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舌形/岛形/环形橘色粘膜。
即可诊断:Barretts食管?(注:必须加?,因不能确诊)注:齿状线上原本是粉红色的食管粘膜,齿状线下是橘色胃粘膜(即胃的贲门部),但如果发现齿状线上有一小块或一条橘色的胃粘膜(舌形或岛形临床较常见),说明部分食管粘膜被橘色的胃粘膜所取代了,就怀疑是Barretts食管,是癌前疾病,食管癌的风险较常人高几倍。
但小的Barretts食管其实临床意义不大,范围比较大的barretts食管就得注意定期复查了。
霉菌性食管炎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食管粘膜见大量白色颗粒样分泌物附着,刷片1片,齿状线清晰。
诊断:霉菌性食管炎?(等刷片病理结果方可确诊,凭诊断经验,诊断率常>80%)。
镜下表现:大量白色豆腐渣样白色颗粒物附着,需与食管白斑相鉴别:食管白斑镜下也是白色分泌物附着,但不像豆腐渣样那样明显,分泌物都较规整。
个人工作总结胃镜2019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回想起2019年,我在医院的胃肠科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在这一年里,我积极参与工作,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我希望通过这篇个人工作总结,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回顾,反思自身的不足,为明年的工作制定更好的计划。
首先,我在胃镜操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胃镜作为胃肠科最常见的一项检查手段,我深知其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通过积极参与临床工作和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了胃镜操作的熟练度和技巧。
我能够熟练地完成各种胃镜检查,包括常规胃镜、活检、病变切除等。
同时,我还在临床实践中学会了根据胃镜检查的结果,提供具体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这些经验不仅提升了我的操作水平,也提升了我在临床中的自信心。
其次,我在患者沟通和服务方面有所提升。
作为一名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态度都非常重要。
我主动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病情和需求,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我始终保持微笑和耐心,尽量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服务环境。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逐渐发现,只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科室的学术研究和讨论。
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成为了我提高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学习,我不仅了解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也学会了如何运用研究成果来指导实际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逐渐提升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为胃肠科的发展做出了一些努力。
当然,在工作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医学领域,前沿科技和新治疗方法层出不穷,要保持自己的专业能力,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尽管我在过去的一年里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但是还需加强实践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此外,我在时间管理方面也需要改善。
由于临床工作压力较大,有时我会过于匆忙,忽视了某些细节,甚至给患者带来不便。
因此,我需要更加科学地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胃肠内科实习医生胃肠镜检查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胃肠镜检查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胃肠内科实习医生,我在实习期间有幸参与了多次胃肠镜检查工作。
通过这些实践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心得体会。
一、仔细准备工作是关键在进行胃肠镜检查前,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让其了解检查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其次,我们要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疾病的历史,了解其用药情况、过敏史等,以便合理安排检查方案和准备药物。
最后,我们要检查胃肠镜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和灌洗,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
二、注重团队合作与沟通胃肠镜检查是一个多人配合的工作,医生、护士、技师等不同角色的合作是顺利完成检查的关键。
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与护士及技师密切配合,协调行动,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们也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以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帮助其放松身心。
三、精心操作,做到每一个细节在胃肠镜检查中,精心的操作能够提高检查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在插入胃镜或肠镜时,我们要准确地掌握力度和速度,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
同时,我们要注意与患者的配合,根据患者的感觉和反应进行灵活调整。
在检查过程中,我们要仔细观察黏膜的细节,注意记录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器械的清洁和维护,确保下一次检查的顺利进行。
四、耐心解读结果,科学评估诊断胃肠镜检查结果是医生判断和评估的重要依据。
在接收检查结果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解读镜下所见,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在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时,我们要根据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个体化的情况进行科学判断,避免盲目操作或过度治疗。
五、注重患者教育和健康指导胃肠镜检查不仅是一项诊断技术,更是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机会。
胃镜检查总结分析报告
根据胃镜检查的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和评估,我对患者的胃部情况进行了总结报告。
以下是我的分析和观察:
1. 粘膜颜色和纹理:在胃镜检查中,观察到患者胃黏膜的颜色正常,无明显的异常变化。
粘膜纹理也均匀且清晰。
2. 胃壁厚度:胃壁厚度均匀,符合正常范围。
这表明胃壁没有受到明显的损伤或炎症。
3. 幽门括约肌:幽门括约肌的张力正常,无明显的异常。
这对于胃内容物的顺利排出非常重要。
4. 食道-胃接触面:检查中注意到食道-胃接触面的情况良好。
这表示食物在咽喉经过食道到达胃的过程中没有遇到明显的阻碍。
5. 胃溃疡和炎症:在胃镜检查中,未观察到明显的胃溃疡或炎症病变。
这是一个正常的结果,表明患者的胃黏膜没有受到明显的损伤或感染。
6. 黏膜增生和息肉:检查中没有发现胃黏膜有增生或息肉的迹象。
这是一个正常的结果。
7.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据胃镜检查和组织活检结果,未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迹象。
这意味着患者没有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总体而言,根据胃镜检查的结果,患者的胃部情况良好,未观察到明显的异常。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胃镜检查只是一种评估胃部疾病的手段之一。
对于特定症状或疾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评估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
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和随访。
出科自我鉴定胃镜检查
《出科自我鉴定:胃镜检查》
在这次出科自我鉴定中,我选择了胃镜检查作为我的评估项目。
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可通过口腔插入胃镜,观察胃部及十二指肠黏膜的情况,用于诊断和治疗胃部疾病。
在进行这次自我鉴定之前,我对胃镜检查有着一定的了解和经验,但我仍觉得有必要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评估。
在进行胃镜检查时,我始终遵循了有关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
首先,我与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让患者了解检查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不适感受,使其在接受检查时更加配合和放松。
接下来,我严格遵守了无菌操作,确保了检查的安全和准确性。
在插入胃镜时,我注重操作技巧,并注意了插入的深度和角度,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检查过程中,我对发现的病变和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描述,并给予相应的诊断和建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在自我鉴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胃镜检查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紧张和不够灵活,对于一些复杂病例的处理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其次,我在与患者沟通和情绪管理方面也有待提高,需要更加细致周到地对患者进行解释和疏导,让他们更加理解和信任我的检查工作。
另外,我在解读检查结果和诊断方面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加强对相关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积累。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自我鉴定,我对自己在胃镜检查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更加清晰和客观的认识。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今后所需要努力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成长为一个更加优秀和专业的医务人员。
学习胃镜心得(总2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学习胃镜心得起初从熟悉内镜室的环境开始,知道内镜室的构造,各种设备、仪器、氩气刀、热钳、钛夹、五爪、圈套器得储放位置,这些都是做胃镜所需之物,要知道其准确的位置,以便在需要时可以顺利的找到,下面就要了解镜子的清洗及护养,这是很关键的,因为一根镜子很贵的,要倍加爱护,之后就要协助胃镜操作者,主要是扶口垫,如果有时间可以协助麻醉师测量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再有时间可以帮护士挪病人,在扶口垫的时候要注意看操作者的手法和镜下的变现,做到心中有数,对镜子在行进过程中如何调节方向有个清晰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镜下的改变,识别异常的表现,对常见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镜下表现有个初步认识,这些都胃做胃镜打下良好的基础,前面所说得过程我用了半个约左右。
半个月后我开始胃镜的操作,刚开始带教老师进入贲门后让我操作,目标就是进入幽门,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刚开始找不到方向,那时因为你对镜子没有“感情”,手感全无,这个时候不要泄气,第一次往往是不成功,在耐心的等待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再次给你机会,这个时候不要犹豫,赶紧做好准备,调节好心态,当带教老师把镜子交给你得时候就“胆大心细”的操作吧,他或者她会站在你的旁边给你指导,你要听清楚他的指令,如果遇到看不清方向就往后退,或者在原位停留,这个时候是老师交给你的胃都准备好了,包括气已经充好,并且胃内没有明显异常,我在学习这个过程当中属于自然进步,逐渐对镜子何按钮熟悉后就可以顺利进到幽门,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刚从贲门进入胃体时容易看到胃底,这是好多初学者容易碰到的问题,怎么解决的,我的办法就是从贲门进入胃后不要着急往下走,先按住充气,待胃充盈后就可以看到胃的大致走形,再循序渐进,到了胃体上部要再往下去的时候容易碰到胃壁(大弯侧),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调节小按钮往右,或者旋转镜身同时把镜子往进推,就是看到幽门了,进入幽门就到十二指肠了,进幽门也是个难点,特别是一些蠕动功能好、幽门小、幽门畸形,就不好进了,不过我在操作过程中倒是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
胃镜科室实习报告我在胃镜科室的实习期间,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观察了医生们的诊疗过程,还亲自参与了一些操作,这对于我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胃镜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胃黏膜的状况,诊断胃部疾病。
在进行胃镜检查之前,医生会向患者解释检查的流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并给予患者一些镇静剂以减轻其紧张情绪。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胃镜观察胃黏膜的状况,并采集一些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观察了几次胃镜检查过程。
我发现医生们在操作胃镜时非常熟练和细心,他们一边观察胃黏膜一边调整胃镜的位置,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我还注意到医生们在检查过程中会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这使得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心。
除了观察医生的操作,我也亲自参与了一些胃镜检查。
在一次检查中,我负责协助医生准备胃镜和相关的医疗器械。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清洁和消毒胃镜,以及如何调整胃镜的角度和光源以确保检查的清晰度。
在另一次检查中,我负责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监测他们的意识状态,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胃镜检查的操作技巧,还了解到了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
在与患者交流时,我学会了如何用温和的语气和关切的表情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并解答他们对于检查的疑问。
我还意识到,在医疗工作中,耐心和细心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这对于建立患者信任和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总之,我在胃镜科室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观察和参与胃镜检查,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帮助我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胃镜心得胃镜下诊断及描述模板(自己整理,绝无抄袭)临床胃镜下常见疾病:食管: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食管白斑(没啥临床意义,基本不报)、Barretts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癌。
胃: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包括尤状胃炎即痘疹样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粘膜肿物(包括粘膜下肿瘤)、胃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十二指肠球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球憩室。
疾病内镜下诊断模板:食管炎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或大于5mm。
(有的老师齿状线上虽然没有粘膜破损,有小片状充血也报为食管炎)。
注:根据食管粘膜破损长度及破损粘膜间是否有融合,分为A/B/C/D四级,常用洛杉矶(LA)分级法;食管炎内镜下分级:(LA-A/B/C/D)。
如:描述: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条形粘膜破损,长度小于5mm。
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A)。
如食管粘膜破损大于5mm,未见融合,即可诊断为食管炎(LA-B)。
Barretts食管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齿状线上见舌形/岛形/环形橘色粘膜。
即可诊断:Barretts食管?(注:必须加?,因不能确诊)注:齿状线上原本是粉红色的食管粘膜,齿状线下是橘色胃粘膜(即胃的贲门部),但如果发现齿状线上有一小块或一条橘色的胃粘膜(舌形或岛形临床较常见),说明部分食管粘膜被橘色的胃粘膜所取代了,就怀疑是Barretts食管,是癌前疾病,食管癌的风险较常人高几倍。
但小的Barretts食管其实临床意义不大,范围比较大的barretts食管就得注意定期复查了。
霉菌性食管炎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食管粘膜见大量白色颗粒样分泌物附着,刷片1片,齿状线清晰。
诊断:霉菌性食管炎?(等刷片病理结果方可确诊,凭诊断经验,诊断率常>80%)。
镜下表现:大量白色豆腐渣样白色颗粒物附着,需与食管白斑相鉴别:食管白斑镜下也是白色分泌物附着,但不像豆腐渣样那样明显,分泌物都较规整。
食管裂孔疝诊断模板:胃底:粘膜欠光滑,翻转胃镜可见一疝囊形成。
诊断:食管裂孔疝?诊断食管裂孔疝,需查消化道造影检查,即可确诊,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往往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情况,可能会有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癌诊断模板:食管粘膜欠光滑,血管纹理清晰,食管上段/中段/下段/齿状线上见一大小约cm* cm粘膜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坏死,检*块(常6-8块),质脆,易出血。
诊断:食管粘膜隆起性病变(Ca?)注意:怀疑恶性病变的时候,嘱咐患者家属注意复查,以防病理结果出现假阴性。
慢性胃炎诊断模板:胃窦:粘膜欠光滑,散在小片状充血、水肿/散在纵行粘膜充血、水肿(像西瓜皮一样一条一条的!)或胃窦:粘膜欠光滑,幽门前区(指幽门管2-3cm之前区域)充血、水肿。
注:所有病人均报慢性胃炎,无论有没有胃炎,而且都是胃窦粘膜欠光滑!!!如果胃窦没有炎症,胃窦描述中可不用写散在片状充血、红斑什么的,直接写胃窦粘膜欠光滑就行了。
诊断:慢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诊断模板:胃窦:粘膜欠光滑,散在小片状充血、糜烂或散在陈旧性出血点或咖啡斑。
注:如粘膜炎症达不到明显的糜烂,但又比一般炎症重,可报为轻糜。
如慢性胃炎伴胃窦轻糜或慢性胃炎伴胃底轻糜。
正常来说,糜烂性胃炎专指胃窦粘膜糜烂性改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胃窦粘膜有炎症,但没有糜烂,而胃底有糜烂,这时只能报慢性胃炎伴胃底糜烂,不能报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即疣状胃炎)诊断模板:胃窦:粘膜欠光滑,散在痘疹样(尤状)隆起,中央凹陷,表面充血、轻糜/糜烂。
诊断:痘疹样胃炎或疣状胃炎。
注:痘疹样胃炎(即疣状胃炎)也是糜烂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所以如果偏重时,可直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
胃溃疡诊断模板:胃底/胃体/胃窦:粘膜欠光滑,前壁/后壁/小弯侧/大弯侧,见一大小约cm* cm溃疡,覆黄白苔/白苔,周边粘膜充血、水肿。
注:胃镜下胃溃疡分级:活动期(A1期,A2期),愈合期(H1期,H2期),瘢痕期(S1期,S2期)。
如何区分溃疡属于哪个期:活动期:溃疡周边粘膜充血很重,苔很厚,尤其苔上混有血或溃疡边缘有渗血;愈合期:溃疡周边粘膜充血比较轻,重点是有再生上皮形成,苔见薄。
瘢痕期:溃疡周边粘膜无充血,无苔,只有再生上皮形成,基本痊愈了。
注意区分恶性溃疡,如怀疑恶性溃疡,则诊断不能报胃溃疡,应报胃体/底/窦粘膜溃疡性病变或胃体/底/窦粘膜隆起性病变(此种情况有粘膜隆起伴表面有溃疡形成)。
镜下良性及恶性溃疡鉴别:进展期恶性溃疡:大小常>2cm、苔质:污秽苔、溃疡中心凹凸不平,周边粘膜不规则隆起、活检质脆易出血等。
早起胃癌不易诊断,与良性溃疡不易鉴别,并且有些恶性溃疡镜下表现并不典型,与良性溃疡一样;有些看着是恶性的,但其实是良性的;所以凭镜下表现来判断溃疡的良性还是恶性是不准确的,故遇到溃疡理论上均应取活检,这是金标准;遇见溃疡,觉得问题不太大的可以少取活检,2-4块,觉得像恶性的,取活检6-8块;尤其老年人,伴身体消瘦、近期体重减轻等恶病质,且需嘱咐患者注意复查胃镜(因为有时即使活检取了很多块,也未必能取到癌组织,病理没事不代表真没事,即假阴性)。
多发的胃溃疡或胃及十二指肠均有溃疡形成(即复合溃疡)问题都不大,发生恶性的机率要比单发的溃疡机率小,所以单发的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需谨慎诊断,定期复查胃镜。
做胃镜时遇到溃疡,不管良性还是恶性,最好都取病理,哪怕没有检到癌组织,让他定期复查就行了。
如果是恶性的,你没有取活检,就是漏诊,责任就大了!胃息肉诊断模板胃底/胃体/胃窦:粘膜欠光滑,前壁/后壁/小弯侧/大弯侧,见一大小约cm* cm息肉样隆起。
如何区分是胃息肉还是胃粘膜肿瘤:看隆起粘膜上是否有腺管开口,很容易观察,不难,胃息肉表面粘膜是有腺管开口的,而胃粘膜肿瘤是没有的。
注:胃息肉是不用取活检的一般,因为息肉本来就小,取了活检,下次就不容易找了,并且不好内镜下切除治疗了!除非特别小的息肉,比如<0.5cm的息肉,用活检钳刚好可以钳平,就不用内镜下切除治疗了,省事了。
活检钳完全张开一般呈120度,大小约0.6cm,所以常用活检钳完全张开的大小评估粘膜病变的大小。
一般充气状态下胃角的长度就是胃前后径的长度,充气下5-6cm,所以根据胃角的大小也可以评估胃窦粘膜肿瘤或溃疡的大小。
注:胃息肉分为炎性和腺瘤性两种,长在胃上的90%都是炎性息肉,而长在结肠或直肠上的息肉80-90%都是腺瘤性息肉,属于粘膜肿瘤的范畴了,属于良性肿瘤,但有潜在恶变性质。
炎性息肉基本都没事,而腺瘤性息肉恶变的机会很大,必须尽早切,如结肠或直肠癌的发生,80-90%都是源于腺瘤性息肉,所以肠镜检查发现了息肉,均必须切除,以防癌变。
如何区分炎性及腺瘤性息肉:1.大小:炎性息肉大小常小于1cm,腺瘤性息肉常大于1cm,甚至>2cm。
2.色泽:腺瘤性息肉颜色暗红,典型的如草莓一样,有的呈分页状,而炎性息肉色泽较淡。
如何镜下区分腺瘤性息肉的良性还是恶性:1.大小:>2-3cm的;2:有分页的3.广基型的。
诊断时,如单发的,则报胃或结肠或直肠单发息肉,多发的,则报胃或结肠或直肠多发息肉。
王老师不经常报息肉的分型,就直接诊断胃单发或多发息肉;根据形态及有无蒂,息肉分为山田I/II/III/IV型四种。
标准的诊断应为:胃/结肠/直肠单发/多发息肉(山田I/II/III/IV 型)。
胃粘膜肿瘤(包括粘膜下层的肿瘤)诊断模板胃底/胃体/胃窦:粘膜欠光滑,前壁/后壁/小弯侧/大弯侧,见一大小约cm* cm粘膜隆起,表面光滑/欠光滑/不光滑,检*块。
诊断:胃底/胃体/胃窦粘膜隆起性病变或胃底/胃体/胃窦粘膜隆起性病变性质待定?如何区分胃粘膜层还是粘膜下层肿瘤:胃粘膜层肿瘤,隆起的粘膜颜色及形态与周边胃粘膜常不一样,因为它是粘膜表面的病变;而长在粘膜下层的肿瘤,隆起的粘膜与周边胃的粘膜是一样的,因为肿瘤长在深层,表面粘膜隆起是被挤起来的;并且粘膜下层肿瘤活检钳触之滑动。
如怀疑是粘膜下层的肿瘤,则需做超声内镜进一步诊断。
胃癌诊断模板胃底/胃体/胃窦:粘膜欠光滑,前壁/后壁/小弯侧/大弯侧,见一大小约cm* cm粘膜不规则隆起,表面不光滑,充血、糜烂/溃疡坏死,检*块(6-8块),质脆,易出血。
诊断:胃底/胃体/胃窦粘膜隆起性病变(Ca?)十二指肠球炎诊断模板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欠光滑,散在片状充血、红斑。
注:十二指肠病变,如球炎或溃疡,憩室,均易出现在前壁。
存在憩室时,不用报诊断,只需报告中描述一下就行,如:球部粘膜欠光滑,前壁见一假憩室形成,不用报十二指肠球憩室。
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模板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欠光滑,前壁/后壁见一大小约* cm溃疡,覆黄/黄白苔,周边粘膜充血、水肿。
诊断: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A1/A2/S1/S2/H1/H2期)。
注:十二指肠球部粘膜较薄,所以当球部出现深溃疡时,为防止镜身过降部时刮到溃疡粘膜,导致出血或穿孔的发生,所以此时降部可放弃观察,在报告中降部描述-降部未过!!!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后,瘢痕形成常常导致球部变形,所以十二指肠描述时:球部粘膜欠光滑,变形~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诊断模板: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欠光滑,(散在小片状充血-可有可无),前壁/后壁散在霜斑样溃疡。
诊断: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
注:诊断时不要写成十二指肠霜斑期溃疡!!!是霜斑样溃疡!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其实不是真的溃疡,所以不用取病理,比炎症可能重一点,镜下表现十二指肠球粘膜散在白苔附着,粘膜破损也不是特别明显,主要就是看白苔,是看不见溃疡的,即使看见溃疡也特别浅,充血也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