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政治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新课程理论下,必然会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更是一种教育方式。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经济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想立于国际强国的行列,就要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最基本的竞争条件。
对于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位,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一种“创新”的习惯,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政治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望和各位同仁共勉。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首要条件。
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主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时时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使学生从心理上认真且主动的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会对教学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少批评,多表扬;少给脸色,多给笑容;少冲动,多冷静。
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学生一但失去自尊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导致消沉。
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就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从而收到神奇的教学效果。
师生间只有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树立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想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树立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
浅谈中学政治课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所谓的教无定法也正是如此。
教材内容是一定的,任务达成途径却有区分。
在不同的班选择讲解的事例不一定相同,问题的表述、教法的选择、教学目标达成的途径,那是随机的,完全由学生的状态、班级的风格而决定。
这是一种高超的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创新素质培养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的核心,也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学生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句不自觉的话语都会收入眼中,录入脑中。
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当越早越好。
这里结合我们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体会,谈谈对创新素质的培养的初步认识。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前提,浓厚的兴趣是巨大的动力,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
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基础教育中,思想政治由于它特殊的学科性质和教育内容,肩负着特殊使命。
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从不同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生创新培养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和可贵的心理品质,需要对一代又一代人的从小培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开发才能形成,在这过程中,教育发挥着重大作用,特别是基础教育,它是培养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而在基础教育中,思想政治由于它特殊的学科性质和教育内容,肩负着特殊使命。
那么,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来说,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开始。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容,特别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想一想、说一说”栏目,因为这一栏目完全是开放式的,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有的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这就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所以教师一定要用好这些材料,积极组织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另一方面,要训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即要求学生善于对同一问题通过变换角度,有根据的创设出新问题。
这些方法主要有:(1)因果法:要求学生见到一种现象,就想一想产生它的原因,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2)比较法:经常让学生比较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比较相互矛盾的解释、说法、理论等,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3)变化法:让学生尝试改变问题的原因,并设想结果如何;或者将主要条件变化为次要条件,再分析又有什么变化,通过这种方法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4)反问法:鼓励学生经常自我设问,正确的问题反过来是否成立,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变“启发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
当然,必要的接受和模仿固然重要,但长此以来,学生的思维方式趋同化必然严重,最终导致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萎缩。
中学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浅谈新课标实施之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政治课也不例外,必须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
创新能力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最主要动力,假如学生经过学习后,仍然不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不成功的。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与学生的需要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课堂为主所谓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创新力,也即学生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运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产生的独特的、新颖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和能力。
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
无数实践经验证明,创新思维能力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是一切新科技、新技术问世的源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衡量我们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
而我们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主要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同时课堂教学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
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服务,不仅仅使学生学会知识,还应该学会各种具有自己特点的思维方法。
比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等。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人们得出的主要结论,认为要想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该以创设教学情境为主。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也就会成倍地提升启发思维的效果。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的方式来实现。
“设疑”主要是学生利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并不能简单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必须在自己的努力下,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一定的思考过程,才能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
政治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
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改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创新热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
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
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积极性就低。
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新课改基于对课堂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
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
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
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巧设疑问。
鼓励参与。
培养创新意识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
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所提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
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在向学生传授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再视政治学习为畏途。
初中政治教学旨在强化学生的素质训练,加强是非观念的判断,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我们应该适时地转变教育观念,积极面对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挑战,大胆改革,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积极转变观念,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一般的传统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一节课全凭教师的一张嘴讲解教材,完成教学任务。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种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扼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
因此,转变观念势在必行。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责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创新,做好表率,尊重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积极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而是要将目光跳跃开去,积极思索问题,敢于发现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多方面地启发学生,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以书本为基础,用发现的目光去探寻更多的知识,使其不断更新思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尝试着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来。
由于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知识基础、家庭环境等各不相同,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就要了解学生,走到学生当中去,知其所想,解其所惑,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成为他们的朋友。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充分展现个性提供广阔的舞台,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有活力,学生的学习也才会有动力。
二、结合热门话题,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线,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浅谈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
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
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重视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
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
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二、在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一般能力培养紧密相连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中学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浅谈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阵地。
如何利用这块阵地,发挥学生个体的心理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
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使政治课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为创新和发散思维提供机遇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氛围。
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搞好政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和意向活动全身心投入,从而在创设的环境中,产生碰撞,开拓思路,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主要通过设疑的方
式来实现。
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疑问,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
还能对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
方式和习惯。
在情景创设中,教师要善于放手,鼓励争论,使学生各抒己见,让他
们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
不少问题,通过争论,可使解决方案深化理性化。
在讨论争论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指导,使学生按教材的要求对争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移和升华。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
多一些的机会;二是要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
引起思考的问题,适当地暴露、产生、激化学生认知结构上的矛盾,使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注意学生一般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的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对旧事物进行改造的能力,它的培养与一般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创新能力和其它能力培养相结合,发现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1.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不是不改革,不是不创造,而是没有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如何发现问题,就是要善于
找我们生活中的种种不足。
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丰富,它让学生掌握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的问题,有些是创造性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但由于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囿于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视常规性问题,忽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
能否发现问题,借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能否突破传统思维和多方面获取有关的信息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观察问题方法,他们掌握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方法后,才能有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欲望和冲动。
比如,在讲经济常识三产业中的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时,应使学生掌握我们国家关于农业的现行政策,然后组织学生到农村参观,通过实地观察,与党的农业发展的大政方针相对照,才能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应:(1)做好参观前的知识准备,在课堂上首先讲清“农业问题”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现状、农村问题和党的农村政策。
(2)明确提出此次参观的目的。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参观村的农业投入、抗灾能力、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状况,农业收成、农业政策、村办企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的情况,通过听介绍、参观、座谈、个别访问,摸清村里的具体情况。
(3)教师在实地观察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指明观察了解的重点。
(4)通过参观,让学生记下观察情况,在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创造性思考。
2.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现实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
政治课教学内容直接包含着许多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的原则是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具体培养可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看问题绝对的思维倾向。
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不应忽视成就背后的问题,在讨论中,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看法。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意见分歧,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论证是非。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学生就会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就能获得较大提高。
3.实践能力培养。
所谓实践能力就是指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
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也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想支配行动,实践创新,先要思想上的创新。
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要重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如突破定势思考法、发散求异思考法、放胆猜测思考法、标新立异思考法、追奇创新思考法等方面的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社会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使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就要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创新意识,认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河北省大名县束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