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8
临床常用抗生素使用基本规范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1.β-内酰胺类: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青霉素类青霉素G: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
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较青霉素长。
青霉素V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它G+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抗G-杆菌类:只用于抗G-杆菌,对G+球菌及假单胞菌无效。
头孢菌素类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
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氨苄唑林拉定。
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杆菌的作用远不如第二、三代,仅对少数肠道杆菌有作用。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
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
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克罗孟多替安美唑西丁等。
对G+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对G-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三代。
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孟多,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以及其他类别的抗生素。
正确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并避免抗生素滥用引起的副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它们可以进一步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卡那霉素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广谱抗菌,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皮肤和泌尿系统感染。
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应注意个体过敏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菌株引起的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卡那霉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特别是肠道和泌尿系感染,以及对其它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
由于其对肾功能的损害,使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肾脏功能及监测药物浓度,避免声波超剂量,导致肾毒性作用。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这类药物与乳制品和钙补充剂有相互作用,请勿同时服用,以免降低药效。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广谱的抗生素,适用于多种感染的治疗,如呼吸道、泌尿系、肠道等感染。
它们的特点是方便口服和高效治疗,但由于对耐药性的易产生性,不能滥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治疗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这类药物常用的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
使用时应留意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注意副作用如肝脏损害、胃肠道不适等。
磺胺类抗生素作为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和中耳炎等。
磺胺类药物常与联合抗菌药物同时使用,以增强疗效。
在使用抗生素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应准确判断病原体的类型和敏感性,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其次,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注意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用药,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
不要自行停药或过量用药,同时注意开药时间和疗程,以保证疗效。
抗生素级别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一、抗生素级别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磺胺类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其它β内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类甲砜霉素大环内酯类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四环素四环素、美满霉素氟喹诺酮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托苏沙星、芦氟沙星、那氟沙星、帕珠沙星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其他类替硝唑、多粘菌素B、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利福布丁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抗病毒药金刚烷胺、乙刚烷胺、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干扰素、拉米夫定、阿昔洛韦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其它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其它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其他类链阳霉素、恶唑烷酮、多粘菌素E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二、适应症头孢克洛:[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抗生素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
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
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
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
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
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3、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
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
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
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
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著,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
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6、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抗生素的分类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抗生素是指微生物、高等动植物等产生的具备其他活性或者抗病原体的次级代谢物,能够抑制或者杀灭其他微生物,常用于治疗真菌、细菌等敏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疾病。
那么你知晓抗生素的分类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一、抗生素的分类(1)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发展较为迅速,使用范围也比较广。
根据此类抗生素对细菌作用效果和问世时间可将其分为三类,即一代和二代以及三代。
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等。
(2)青霉素类:此类抗生素应用在临床上的时间比较早,具有毒性低、疗效高等特点。
此类抗生素能让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出现发育失常现象,最终消灭细菌。
由于人类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等无细胞壁,为此,使用青霉素消除致病菌时具有一定安全性,不会对人体和哺乳动物产生不良影响,毒副作用较小。
现今使用较多的青霉素药物有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例如红霉素,此种抗生素内含有抑菌剂,即12-16碳大内脂环,对于轻度感染和中度感染者较适用,安全性比较高。
服用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也可以使用红霉素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研究出较多的新品种,临床使用效果都比较显著,例如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以及罗它霉素等,常使用的还有交沙霉素、麦迪霉素以及螺旋霉素等。
(4)氯霉素类抗生素:例如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此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脂溶性,易融入脑脊液中和脑组织内,能消灭多种病原体,但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良反应,为此,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例如霉卡那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稳定性比较高,且抗菌具有广普性,在有氧情况下能杀死敏感细菌。
和其他抗生素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指数较低,易出现耳毒性等不良反应。
(6)林可酰胺类:例如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7)四环素类抗生素:例如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等,此类抗生素会沉积在发育中的骨骼内和牙齿内,长期服用会引起骨发育不良、牙釉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等不良现象,在妊娠中期到3岁期间的儿童危害比较大,能持续到7岁,甚至更久远,为此,8岁以下患儿、孕妇以及哺乳期的女性都慎重使用此药。
抗生素级别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一、抗生素级别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磺胺类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其它β内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类甲砜霉素大环内酯类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四环素四环素、美满霉素氟喹诺酮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托苏沙星、芦氟沙星、那氟沙星、帕珠沙星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其他类替硝唑、多粘菌素B、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利福布丁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抗病毒药金刚烷胺、乙刚烷胺、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干扰素、拉米夫定、阿昔洛韦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其它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其它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其他类链阳霉素、恶唑烷酮、多粘菌素E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二、适应症头孢克洛:[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
根据抗生素的不同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
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耐药性的出现,并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以下是对抗生素分类及正确使用的详细介绍。
1.按照作用机制分类:-杀菌抗生素:杀灭细菌,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抑菌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三环类抗生素等。
2.按照抗菌谱分类:-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或杀灭多种细菌,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窄谱抗生素:对特定细菌有较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如青霉素G等。
3.按照化学结构分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大环内酯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等。
-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利福平等。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准则:2.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说明: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并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不可自行减少或延长用药时间。
3.不乱用抗生素:不可滥用抗生素,仅在确有需要时使用。
对于病毒性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等,抗生素无效。
4.不共享抗生素:抗生素是个人专用药物,不可与他人共享。
不同的病原体需要不同的抗生素,共享可能使感染加剧。
5.不自行中断抗生素治疗:即使感觉好转,也不可自行中断抗生素治疗。
必须完成完整的疗程,避免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6.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抗生素常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如手术、切除脓肿等。
综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1.预防和治疗可能导致细菌引起的严重疾病。
2.减少细菌感染的传播风险,保护公共卫生。
3.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发展。
滥用抗生素将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这对抗击细菌感染会带来巨大挑战。
4.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抗菌素分类及使用原则抗菌素分类及使用原则一、抗菌素的定义抗菌素是指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膜、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学过程来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二、抗菌素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抗菌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新霉素等,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3.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多西环素等,主要作用于细菌核酸合成过程,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4.磺胺类抗生素:如甲氧苄啶、磺胺嘧啶等,主要作用于细菌叶酸代谢过程,对革兰氏阳性杆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5.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主要作用于细菌DNA合成过程,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三、抗菌素使用原则1.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素。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
2.按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
药敏试验是指将分离出来的病原体与各种抗生素进行对比试验,以确定其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
在治疗感染时应优先选择敏感性高的药物。
3.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治疗时间”原则。
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剂量和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4.避免交叉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在医院等高风险场所中,应加强隔离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
5.注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产生不良影响。
6.合理使用联合用药。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感染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时,可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耐药性产生。
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原则一、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生长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对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机制的不同,主要可以将抗生素分为以下几类: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结构中含有苯唑环和β-内酰胺基团。
其中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青霉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应对许多细菌感染;而头孢菌素则更耐酶降解,在某些情况下更具优势。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的特点是含有氨基糖苷结构,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与革兰阴性细菌的3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来发挥杀菌效果。
3. 四环黄铜类抗生素:以土霉素和卡那霉素为代表。
四环黄铜类抗生素在治疗严重感染和肠道杆菌科细菌感染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4. 多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磺胺药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和结核病。
5. 糖肽类抗生素:主要代表是利福霉素,适用于治疗结核、李斯特菌感染等。
糖链因子的存在使得将抗生素由细胞壁向胞质转运成为可能。
6. 土霉素类抗生素:该类药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适用于治疗肺炎、中耳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常见感染。
7. 其他类型:如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多环芳香类等,都具备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
二、使用原则在应用抗生素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1. 个体化治疗策略:每位患者的体质和感染情况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进行个体化治疗策略。
2. 遵循药物使用指南:医生应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抗生素使用指南来选择抗生素。
这些指南通常基于大规模研究和专家共识,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3. 了解细菌敏感性: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细菌类型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患者所患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4. 合理使用广谱与窄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可以杀死多种类型的细菌,但它们也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发展。
2022常用抗生素分类及使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1. 青霉素类青霉素G: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
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较青霉素长。
青霉素V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它G 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 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2. 头孢菌素类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
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 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杆菌的作用远不如第二、三代,仅对少数肠道杆菌有作用。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
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
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啶、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等;对G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对G-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三代。
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孟多,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
抗生素的分类与使用原则一、抗生素的分类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见的抗生素之一。
它们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靶点,干扰其正常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该类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1.2 氮基嘧啶类抗生素氮基嘧啶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核酸合成过程,在阻断DNA或RNA复制和修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代表性的药物有磺胺类抗生素。
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广谱杀菌活性,特别是对耐药肠道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包括肠奈及不动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引起的感染非常有效。
1.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是细菌分裂阻滞剂,在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作用。
这类药物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1.5 抗肺结核药抗肺结核药的主要作用是杀死结核杆菌,预防其复制和传播。
常用的抗肺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二、抗生素使用原则2.1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根据疾病类型、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特征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医生应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判断,权衡利弊后做出正确决策。
2.2 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患者的体质和感染状态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给药路径和治疗时间。
2.3 避免滥用抗生素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耐药性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努力,避免过度依赖抗生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2.4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细菌耐药性的监测非常重要,可以及时掌握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变化情况。
这样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在出现耐药情况时及早更换有效抗生素。
2.5 推广联合用药策略单一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效果不佳,而联合用药可以增加治疗成功率。
然而,联合用药需要谨慎操作,应避免不必要的复方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分类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抗生素是划时代的医学发明,它开创了抗菌治疗的新时代。
抗生素的问世使得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不仅治愈了患者的疾病,还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消灭或抑制细菌的药物。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服用过抗生素药物,可是对于它的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你有认真了解过么?抗生素的分类临床目前所应用的抗生素主要有七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以及氨基糖苷类。
1.头孢菌素类这类抗生素在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上,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应用范围越发广泛。
在临床上根据对细菌的作用以及时间分为一代、二代和三代。
常用药物有头孢拉定、头孢氨芐、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
2.青霉素类这是临床应用最早的抗生素,具有高疗效、低毒性的特点。
主要作用是阻碍乙肝细菌细胞壁的发育,使其发育异常,最终致其死亡。
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没有细胞壁,所以青霉素类药物对人类和哺乳动物的机体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对人体产生负作用较少的原因。
常用药物有氨芐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G等。
3.氯霉素类这类抗生素药物的特点是脂溶性非常高,非常容易进入到脑组织以及脑脊液中,而且对大多数病原体十分有效。
但是该类抗生素能够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其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临床常见药物有氯霉素以及琥珀氯霉素等。
4.四环素类这类抗生素能够沉积在正处发育期的牙齿中和骨骼中,如若反复使用的话会造成骨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以及牙齿黄染的情况。
这类药物在妊娠中期到三岁是危险性最大的时候,可持续到七岁,甚至更久,所以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拔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服用这类药物。
5.大环内酯类这类抗生素中均含有12--16碳大环内酯,属于抑菌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虽然仅适用与中轻度感染中,但是它却是目前位置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
红霉素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具有代表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十分广泛,一些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通常使用该药物治疗。
抗生素级别及正确使用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
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
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
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一、抗生素级别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磺胺类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其它β内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类甲砜霉素大环内酯类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四环素四环素、美满霉素氟喹诺酮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托苏沙星、芦氟沙星、那氟沙星、帕珠沙星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其他类替硝唑、多粘菌素B、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喷丁、利福布丁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抗病毒药金刚烷胺、乙刚烷胺、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干扰素、拉米夫定、阿昔洛韦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分类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青霉素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其它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其它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其他类链阳霉素、恶唑烷酮、多粘菌素E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二、适应症头孢克洛:[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中耳炎: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由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曾有报道。
阿奇霉素:[适应症]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2.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
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阿莫西林:[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注: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虽然青霉素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
肌注或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
但是阿莫西林耐酸,在胃肠道吸收好,且不受食物影响。
三、副作用阿奇霉素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以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为主,占60%以上,不良反应出现时间较短,2 h内出现者占一半以上,类型及临床表现呈多样化。
除一般的消化道不适和轻微的皮肤过敏外,阿奇霉素在儿童及青少年还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疹、中毒性肝炎、白细胞减少、肾损害等,其中以变态(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阿奇霉素引起不良反应经及时处理和抢救后致死率较低,但2岁以下婴幼儿静脉给药时潜在危险较大,临床给药时应慎重选择给药方法,并需密切观察。
从网上看:阿奇霉素有耳毒性,肝毒性,肾脏毒性的例子。
所以要特别注意服用时间和剂量,剂量不大,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应该还是安全的。
阿莫西林的副作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
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
头孢克洛的副作用:只查到说明书上的:①胃肠道反应:胃部不适感、食欲不振、软便、腹泻等。
②过敏反应:皮疹、皮痒。
③过性SGPT升高及可逆性间质性肾炎。
④Coomb's试验可为阳性。
个人认为:头孢克洛是有非常轻微的肾毒性的。
另外头孢过敏的人也是有一部分的(比如我自己),所以也要注意过敏反应。
四、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定时用药:完成整给疗程,确保药效。
病人或须在疗程的3天后,再做评估,以了解服用的抗生素是否有效,如果病情无起色,应以其他合适药物替代。
·分量准确:药物剂量不能随意增删,以免影响疗程。
·不要自行停药:别以为病情好转而停药,因体内的病菌仍未彻底消灭。
这会造成病菌伺机发作或影响病情,更可能因此产生抗药性。
·不要吃旧药:每次病情或成因也可能由不同病菌引发,胡乱服用旧药,会耽误病情,或带来不良后果。
不要在没有医生的指示下,自行服用抗生素。
·重服药物:服用抗生素一小时后呕吐,必须重新服药,避免病菌有机会再肆虐。
·副作用:服抗生素产生副作用,如作闷、皮肤出疹等,应通知医生,不要自行停药。
·服药须知:一些抗生素须空腹服用,一些须饱腹服用,以配合不同药物的吸收。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
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
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
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
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
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
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
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
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
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
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