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 格式:doc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37
1、超静定结构的特性:与静定结构比较,超静定结构有如下特性:内力超静定,约束有多余,是超静定结构区别于静定结构的基本特点。
2、超静定次数的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其多余约束的数目,因此上,结构的超静定次数等于将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所去掉多余约束的数目。
在超静定结构上去掉多余约束的基本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1)断一根链杆、去掉一个支杆、将一刚接处改为单铰联接、将一固定端改为固定铰支座,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
举例(2)断一根弯杆、去掉一个固定端,相当于去掉三个约束。
举例(3)开一个单铰、去掉一个固定铰支座、去掉一个定向支座,相当于去掉两个约束。
举例返回顶部3、几点注意:①由图10-1结构的分析可得出结论:一个无铰闭合框有三个多余约束,其超静定次数等于三。
对于无铰闭合框结构其超静定次数=3×闭合框数。
如图10-2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3×5=15次;对于带铰闭合框结构其超静定次数=3×闭合框数-结构中的单铰数(复铰要折算成单铰)如图10-3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3×5-(1+1+3)=15次。
D点是连接四个刚片的复铰,相当于(4-1)=3个单铰。
②一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确定不变的,但去掉多余约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图10-1结构。
③在确定超静定次数时,要将内外多余约束全部去掉。
如图10-4结构外部1次超静定,内部6次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7。
④在支座解除一个约束,用一个相应的约束反力来代替,在结构内部解除约束,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力来代替。
如图10-1结构所示。
⑤只能去掉多余约束,不能去掉必要的约束,不能将原结构变成瞬变体系或可变体系。
如图10-4结构中A点的水平支杆不能作为多余约束去掉。
如图10-5结构中支杆a,b和链杆c不能作为多余约束去掉,否则就将原结构变成了瞬变体系。
返回顶部1、超静定结构的求解思路:欲求解超静定结构,先选取一个便于计算结构作为基本体系,然后让基本体系与原结构受力一致,变形一致即完全等价,通过这个等价条件去建立求解基本未知量的基本方程。
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及特性一、超静定结构的特征及超静定次数超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仅由静力平衡条件不能唯一地确定全部未知反力和内力。
结构的多余约束数或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全部未知反力和内力时所缺少的方程数称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通常采用去除多余约束的方法来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即去除结构的全部多余约束,使之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这时所去除的约束数就是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去除约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切断一根两端铰接的直杆(或支座链杆),相当于去除一个约束。
(二)切断一根两端刚接的杆件,相当于去除三个约束。
(三)切断——个单铰(或支座固定铰),相当于去除二个约束;切断一个复铰(连接n根杆件的铰),相当于去除2(n—1)个约束。
(四)将单刚结点改为单铰节点,相当于去除一个约束;将连接n个杆件的复刚节点改为复铰节点,相当于去除n—1个约束。
去除一个超静定结构多余约束的方法可能有几种,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所得超静定次数一定相同。
去除图4—1a所示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的方法之一如图4—1b所示,去除六个多余约束后,就成为静定结构,故为超静定六次。
再用其他去除多余约束的方案确定其超静定次数,结果是相同的。
二、力法的基本原理(一)力法基本结构和基本体系去除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代以相应的未知力Xi (i=1、2、…、n),Xi 称为多余未知力或基本未知力,其方向可以任意假定。
去除多余约束后的结构称为力法基本结构。
力法基本结构在各多余未知力、外荷载(有时还有温度变化、支座位移等)共同作用下的体系称为力法基本体系,它是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础。
选取力法基本结构应注意下面两点:1.基本结构一般为静定结构,即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有时当简单超静定结构的解为已知时,也可以将它作为复杂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结构,以简化计算。
2.选取的基本结构应使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计算尽可能简便,并尽量使较多的副系数和自由项等于零。
11秋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建筑力学》期末复习指导一、课程说明《建筑力学》是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的补修课。
本课程的教材:《建筑力学》,作者:吴国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考试说明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题类型试题类型分为两类:第一类判断题与选择题,占30%;第二类计算题,占70%。
计算题共4题,主要类型有:求静定结构支座反力并画内力图,梁的正应力强度计算,图乘法求位移,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力矩分配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三、复习要点第一章静力学基本知识一、约束与约束反力1.柔索约束:由软绳构成的约束。
约束反力是拉力;2.光滑面约束:由两个物体光滑接触构成的约束。
约束反力是压力;3.滚动铰支座:将杆件用铰链约束连接在支座上,支座用滚轴支持在光滑面上,这样的支座称为滚动铰支座。
约束反力垂直光滑面;4.链杆约束:链杆是两端用光滑铰链与其它物体连接,不计自重且中间不受力作用的杆件。
约束反力作用线与两端铰链的连线重合。
5.固定铰支座:将铰链约束与地面相连接的支座。
约束反力是一对相互垂直的力6.固定端:使杆件既不能发生移动也不能发生转动的约束。
约束反力是一对相互垂直的力和一个力偶。
二、力矩与力偶1.力偶不等效一个力,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2.力偶的转动效果由力偶矩确定,与矩心无关。
3.力对点之矩一般与矩心位置有关,对不同的矩心转动效果不同4.力偶与矩心位置无关,对不同点的转动效果相同。
三、主矢和主矩1.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2.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a)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一个合力;b)主矢不为零,主矩不为零:一个合力、一个合力偶;c)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一个合力偶;d)主矢为零,主矩为零——平衡力系。
四、平面力系1.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同时为零,即,是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2.平面一般力系有三个独立方程可求解三个未知数,平面平行力系有二个独立方程可求解二个未知数。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超静定结构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结构内部的约束力大于外力的个数,从而使得结构处于静定状态的一种结构形式。
即结构内部的约束力可以完全抵消外力的作用,使得结构保持平衡。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指结构内部的约束力多于外力的个数。
超静定次数越高,结构的稳定性越好。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取决于结构的约束性质和约束方式。
常见的超静定结构有悬挑梁、连续梁和桁架等。
这些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可以通过力平衡方程和几何关系进行计算。
在设计超静定结构时,需要合理选择约束方式和约束点的位置,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悬挑梁是一种常见的超静定结构。
它由一根悬挑在空中的梁组成,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悬空。
在外力作用下,悬挑梁的约束力可以完全抵消外力的作用,使得梁保持平衡。
悬挑梁的超静定次数为1,即悬挑梁有一个多余的约束力。
连续梁是另一种常见的超静定结构。
它由多个梁段组成,梁段之间通过铰接连接。
在外力作用下,连续梁的约束力可以完全抵消外力的作用,使得梁保持平衡。
连续梁的超静定次数为2,即连续梁有两个多余的约束力。
桁架是一种由杆件和节点组成的超静定结构。
杆件之间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一个刚性的空间网格结构。
在外力作用下,桁架的约束力可以完全抵消外力的作用,使得结构保持平衡。
桁架的超静定次数取决于节点的个数和杆件的个数。
一般情况下,桁架的超静定次数为3,即桁架有三个多余的约束力。
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越高,结构的稳定性越好。
在实际工程中,超静定结构常用于悬挑梁、连续梁和桁架等场合。
例如,在大跨度桥梁的设计中,常采用连续梁结构,以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常采用悬挑梁结构,以增加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
超静定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约束性质和约束方式。
合理选择约束方式和约束点的位置,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超静定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材料性质和施工工艺。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可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快速准确判断结构超静定次数的新方法研究本文讨论的主题是快速准确判断结构超静定次数的新方法研究,它是研究结构超静定响应、振动及其控制原理的重要基础。
结构超静定次数(SN)是描述结构分析中振动特性和振动控制的重要参数,也是描述结构静定性的重要指标。
由于结构超静定次数的测量和判断存在困难,近年来各类结构超静定次数判断方法应运而生。
为了更快更准确地判断结构超静定次数,本文将分析研究不同振动模态定义下的结构超静定次数判断方法,探讨其在结构超静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并提出可行的结构超静定次数测量方法。
二、结构超静定次数及其定义结构超静定次数是指结构在进行超静定分析时的特定振动模态的临界振动次数,大于该次数结构会发生危险的超静定现象,失去自支撑能力,本文将其定义为:在固定荷载条件下,结构在特定振动模态状态下,其产生振动加速度峰值达“a”时,结构超静定次数SN被定义为“f/2π√a”,其中“f”为结构振动模态的频率。
三、不同振动模态定义下的结构超静定次数判断方法(1)基于只有一种振动模态的结构超静定次数判断:当结构存在只有一种振动模态时,可以根据其相应的振动加速度峰值以及振动频率求解结构超静定次数,该方法可使用灵敏度分析和二分法求解。
(2)基于多种振动模态的结构超静定次数判断:当结构存在多种振动模态时,需要有办法判断结构超静定次数。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比较分析的判断方法,即先求解不同振动模态的结构超静定次数,然后比较各个振动模态的超静定次数,取最小的振动模态次数作为结构超静定次数,该方法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判断结构超静定次数。
四、结构超静定次数测量方法由于结构超静定次数受外界影响较大,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来准确测量结构超静定次数。
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重力法和激励法。
重力法是利用结构自重在结构上产生的合外力,采用试探法来测量超静定次数,而激励法是利用外加到结构的外力作为激励类振动手段,通过调节外力的大小及激励模式获得结构超静定次数。
超静定构造旳概念和超静定构造次数旳拟定1.超静定构造旳概念
从几何构成分析旳角度来看,构造可以分为
静定构造: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超静定构造: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例:如图1所示,有一种多余约束:可去掉任一根支座链杆。
图1
支座反力和内力仅由静力平衡条件无法所有唯一拟定旳、几何不变但有多余约束旳体系,就是超静定构造
多余约束
多余约束旳选用方案并不一定是唯一旳,但是总数目是不变旳。
多余未知力(多余力)
多余约束中产生旳约束力是多余力,多余力旳大小不能由静力平衡条件拟定。
2.超静定次数旳拟定
多余约束旳数目就是超静定次数
判断措施:去掉多余约束使原构造变成静定构造旳措施。
●去掉一根支座链杆或切断一根链杆:去掉一种约束。
●去掉一种铰支座或联结两钢片旳单铰:去掉两个约束。
如图2所
示。
图
●将固定端改成铰支座或将持续杆件上旳刚性联结改成单铰联结:
去掉一种约束。
如
图3中旳固定端改为图4中旳铰支座;图5中旳刚性结点改为图6中旳铰结点。
图图
图图
图8 (c)
这部分是背面力法旳基础。
大伙要纯熟掌握。
如果给出一种超静定构造,要会判断构造旳超静定次数。
第5章力法5.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前面讨论的是静定结构,从本章开始我们讨论超静定结构的受力情况。
关于结构的静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从几何组成的角度来定义静定结构就是没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从受力的角度来定义,静定结构就是只用静力平衡方程就能求出全部反力和内力的结构.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超静定结构。
它同样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定义,从几何组成的角度来定义,超静定结构就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从受力的角度来定义,超静定结构就是只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求出全部的反力或内力的结构.如图5。
1(a)所示的简支梁是静定的,当跨度增加时,其内力和变形都将迅速增加。
为减少梁的内力和变形,在梁的中部增加一个支座,如图5.1(b)所示,从几何组成的角度分析,它就变成具有一个多余联系的结构。
也正是由于这个多余联系的存在,使我们只用静力平衡方程就不能求出全部4个约束反力F ax、F ay、F by、F cy和全部内力。
具有多余约束、仅用静力平衡条件不能求出全部支座反力或内力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图5。
1(b)和图5.2所示的连续梁和刚架都是超静定结构.图5。
3给出了工程中常见的几种超静定梁、刚架、桁架、拱、组合结构和排架。
本章讨论如何用力法计算这种类型的结构。
图5.1 图5.2图5。
3结构力学96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是解超静定结构最基本的方法.用力法求解时,首先要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通常将多余联系的数目或多余未知力的数目称为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如果一个超静定结构在去掉n个联系后变成静定结构,那么,这个结构就是n次超静定.显然,我们可用去掉多余联系使原来的超静定结构(以后称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的方法来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去掉多余联系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 去掉支座处的一根支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相当于去掉一个联系。
如图5。
4所示结构就是一次超静定结构.图中原结构的多余联系去掉后用未知力x1代替。
第5章力法5.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前面讨论的是静定结构,从本章开始我们讨论超静定结构的受力情况。
关于结构的静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从几何组成的角度来定义静定结构就是没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从受力的角度来定义,静定结构就是只用静力平衡方程就能求出全部反力和内力的结构。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超静定结构。
它同样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定义,从几何组成的角度来定义,超静定结构就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从受力的角度来定义,超静定结构就是只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求出全部的反力或内力的结构。
如图5.1(a)所示的简支梁是静定的,当跨度增加时,其内力和变形都将迅速增加。
为减少梁的内力和变形,在梁的中部增加一个支座,如图5.1(b)所示,从几何组成的角度分析,它就变成具有一个多余联系的结构。
也正是由于这个多余联系的存在,使我们只用静力平衡方程就不能求出全部4个约束反力F ax、F ay、F by、F cy和全部内力。
具有多余约束、仅用静力平衡条件不能求出全部支座反力或内力的结构称为超静定结构。
图5.1(b)和图5.2所示的连续梁和刚架都是超静定结构。
图5.3给出了工程中常见的几种超静定梁、刚架、桁架、拱、组合结构和排架。
本章讨论如何用力法计算这种类型的结构。
图5.1 图5.2图5.3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是解超静定结构最基本的方法。
用力法求解时,首先要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通常将多余联系的数目或多余未知力的数目称为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如果一个超静定结构在去掉n个联系后变成静定结构,那么,这个结构就是n次超静定。
显然,我们可用去掉多余联系使原来的超静定结构(以后称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的方法来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去掉多余联系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 去掉支座处的一根支杆或切断一根链杆,相当于去掉一个联系。
如图5.4所示结构就是一次超静定结构。
图中原结构的多余联系去掉后用未知力x1代替。
图5.4(2) 去掉一个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联系(图5.5)图5.5(3) 把刚性联结改成单铰联结,相当于去掉一个联系(图5.6)。
图5.6(4) 在刚性联结处切断,相当于去掉三个联系(图5.7)。
应用上述去掉多余联系的基本方式,可以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应该指出,同一个超静定结构,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去掉多余联系,如图 5.8(a)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去约束方法,分别如图 5.8(b)、(c)、(d)所示。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都是相同的。
所以说去约束的方式不是惟一的。
这里面所说的去掉“多余联系”(或“多余约束”),是以保证结构是几何不变体系为前提的。
如图5.9(a)所示中的水平约束就不能去掉,因为它是使这个结构保持几何不变的“必要约束”(或“必要联系”)。
如果去掉水平链杆(图5.9b),则原体系就变成几何可变了。
图5.7图5.8图5.9如图5.10(a)所示的多跨多层刚架,在将每一个封闭框格的横梁切断,共去掉3×4=12个多余联系后,变成为如图5.10(b)所示的静定结构,所以它是12次超静定的结构。
如图5.10(c)所示刚架,在将顶部的复铰(相当于两个单铰)去掉后,变成为如图5.10(d)所示的静定结构,所以它是4次超静定的结构。
图5.105.2 力法原理和力法方程1. 力法基本原理力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最基本的方法。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力法的基本 原理。
如图5.11(a)所示为一单跨超静定梁,它是具有一个多余联系的超静定结构。
如果把支座B 去掉,在去掉多余联系B 支座处加上多余未知力X 1,原结构就变成静定结构,说明它是一次超静定结构。
此时梁上(图5.11b)作用有均布荷载q 和集中力X 1,这种在去掉多余联系后所得到的静定结构,称为原结构的基本结构,代替多余联系的未知力X 1称为多余未知力,如果能设法求出符合实际受力情况的X 1,也就是支座B 处的真实反力,那么,基本结构在荷载和多余力X 1共同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就与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情况完全一样,从而将超静定结构问题转化为静定结构问题。
如图5.11(b)所示的基本结构上的B 点,其位移应与原结构相同,即∆B =0。
这就是原结构与基本结构内力和位移相同的位移条件。
基本结构上同时作用有荷载和多余未知力X 1,称其为基本体系。
我们可以把基本体系分解成分别由荷载和多余未知力单独作用在基本结构上的这两种情况的叠加(图5.11(c)和(e)的叠加)。
用11∆表示基本结构在X 1单独作用下B 点沿X 1方向的位移(图5.11(c)),用11δ表示当X 1=1时B 点沿X 1方向的位移,所以有∆11=111X δ。
这里11δ时物理意义为:基本结构上,由于1X =1的作用,在X 1的作用点,沿X 1方向产生的位移。
用∆1p 表示基本结构在荷载作用下B 点沿X 1方向的位移。
根据迭加原理,B 点的位移可视为基本结构上,上述两种位移之和,即111110X P P δ∆=+∆=有 11110X P δ+∆= (5-1) 上式是含有多余未知为X 1的位移方程,称为力法方程。
式中,11δ称作系数;1P ∆称为自由项,它们都表示静定结构在已知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利用力法方程求出X 1后就完成了把超静定结构转换成静定结构来计算的过程。
上述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方法称为力法。
它的基本特点就是以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根据所去掉的多余联系处相应的位移条件,建立关于多余未知力的方程或方程组,我们称这样的方程(或方程组)为力法典型方程,简称力法方程。
解此方程或方程组即可求出多余未知力。
下面计算系数11δ和自由项1P ∆311112233l l l l EI EI δ=⨯⨯⨯⨯⨯=2411133248ql ql l l EI EIP ∆=-⨯⨯⨯⨯=-把11δ和1P ∆代入5-1式得111138ΡX ql δ∆=-= (↑)计算结果X 1为正值,表示开始时假设的X 1方向是正确的(向上)。
多余未知力X 1求出后,其内力可按静定结构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利用迭加法计算。
即将X 1=1单独作用下的弯矩图M 1乘以X 1后与荷载单独作用下的弯矩图M P 迭加。
用公式可表示为11M M X M P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力法的基本思路是:去掉多余约束,以多余未知力代替,再根据原结构的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并解出多余未知力。
这样就把超静定问题转化为静定问题了。
由于去掉多余联系的方式不同,同一个超静定问题可能选择几个不同的基本结构。
图5.12(a)就是图5.11(a)所示的单跨超静定梁的又一基本结构,其多余未知力X 1是原结构固定端支座的反力偶。
读者可根据位移条件列出力法方程,并按图 5.12所示的1M 图和M p 图,求出系数和自由项,解出X 1并作出M 图,如图5.12(f)所示。
应该指出的是:不论选用哪种基本结构,力法方程的形式都是不变的,但是力法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物理意义与数值的大小可能不同。
图5.11 图5.122. 力法典型方程以上我们以一次超静定梁为例,说明了力法原理,下面我们讨论多次超静定的情况。
如图5.13(a)所示的刚架为二次超静定结构。
下面以B 点支座的水平和竖直方向反力X 1、X 2为多余未知力,确定基本结构,如图5.13(b)所示。
按上述力法原理,基本结构在给定结构力学100荷载和多余未知力X 1、X 2共同作用下,其内力和变形应等同于原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原结构在铰支座B 点处沿多余力X 1和X 2方向的位移(或称为基本结构上与X 1和X 2相应的位移)都应为零,即120∆=∆= (5-2) 式(5-2)就是求解多余未知力X 1和X 2的位移条件。
图5.13如图5.14所示,1P ∆表示基本结构上多余未知力X 1的作用点沿其作用方向,由于荷载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位移;2P ∆表示基本结构上多余未知力X 2的作用点沿其作用方向,由于荷载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位移;ij δ表示基本结构上X i 的作用点沿其作用方向,由于j X =1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位移。
根据迭加原理,式(5-2)可写成以下形式111112312111223100X X X X P P δδδδ∆=++∆=⎧⎨∆=++∆=⎩ (5-3)图5.14式(5-3)就是为求解多余未知力X 1和X 2所需要建立的力法方程。
其物理意义是:在基本结构上,由于全部的多余未知力和已知荷载的共同作用,在去掉多余联系处的位移应与原结构中相应的位移相等。
在本例中等于零。
在计算时,我们首先要求得式(5-3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然后代入式(5-3),即可求出X 1和X 2,剩下的问题就是静定结构的计算问题了。
如图5.15(a)所示为一3次超静定刚架,我们将原结构的横梁在中间处切开,取这样切为两半的结构作为基本结构,如图 5.15(b)所示。
由于原结构的实际变形是处处连续的,显然,同一截面的两侧不可能有相对转动或移动。
因此,在荷载和各多余力的共同作用下,基本结构切口两侧的截面,沿各多余力指向的相对位移都应为零,即:123∆=⎧⎪∆=⎨⎪∆=⎩(5-4)图5.15式(5-4)就是求解多余未知力X1、X2和X3的位移条件。
根据迭加原理,式(5-4)可改写成111122133121122223323113223333ΡΡΡX X XX X XX X Xδδδδδδδδδ+++∆=⎧⎪+++∆=⎨⎪+++∆=⎩这就是求解多余未知力X1、X2和X3所需要建立的力法方程。
因为X1、X2和X3都是成对的未知力(或力偶),所以式(5-5)中与它们相应的δ及Δ应理解为相对位移(相对移动或相对转动)。
3. 力法一般方程的建立用同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建立力法的一般方程。
对于n次超静定的结构,用力法计算时,可去掉n个多余联系,得到静定的基本结构,在去掉的多余联系处代以n个多余未知力。
相应地也就有n个已知的位移条件(1,2,,)ii n∆=。
据此可以建立n个关于多余未知力的方程1111221331112112222332211122331n nΡn nΡn n n nn n nΡX X X XX X X XX X X Xδδδδδδδδδδδδ+++⋯++∆=∆⎧⎪+++⋯++∆=∆⎪⎨⎪⎪+++⋯++∆=∆⎩(5-6) 当与多余力相应的位移都等于零,即0(1,2,,)ii n∆==时,则式(5-6)即变为1111221331121122223322112233n nΡn nΡn n n nn n nΡX X X Xδδδδδδδδδδδδ+++⋯++∆=⎧⎪X+X+X+⋯+X+∆=⎪⎨⎪⎪X+X+X+⋯+X+∆=⎩(5-7)式(5-6)或(5-7)就是力法方程的一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