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共50页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50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1、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2、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3、民族交往密切;4、中外经济交往频繁5、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古代经济发展概况(一)农业篇1、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4)唐初:唐太宗“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即民本思想)。
实行租庸调制。
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唐玄宗前期重视农业。
(5)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6)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等制度。
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1)奴隶社会①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③春秋晚期铁农具开始使用。
也开始用牛耕。
(2)封建社会①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②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③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
④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⑤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3、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⑴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⑵西汉:X骞通西域,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⑶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
⑷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
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
清代前期,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⑴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X国在秦国修的X国渠。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考点备忘录1.春秋战国时经济的发展(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著名的都江堰:①设计建造者:秦国蜀郡大守李冰;②地点:岷江;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2.秦朝的经济(1)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
(2)影响: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3.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1)治黄: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2)农具:耕犁;安装了犁壁(二牛抬扛耕作方法),播种工具:耧车。
(3)农作物: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
广泛种植桑麻。
4.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5.三国经济的发展(1)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3)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6.江南经济的发展(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历史中考预测·中国古代经济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考查主要涉及我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分别有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及其影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对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大都以选择形式出现,又因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提供借鉴,也有结合时事热点的考查,如与三农问题、生态环境、东西部经济差距等方面的联系,可见综合化趋势必然加强,因此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中国古代史经济古代史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是小农经济,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一、农业1、土地所有制奴隶社会——井田制:国有土地制度。
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时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交纳一定贡赋。
封建社会——“为田开阡陌封疆”:商鞅变法内容,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国家土地所有制。
在不触动地主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家土地售与官吏、农民、奴婢及耕牛,并在此基础上征收租调。
既保证了地主利益,又为国家赋税提供了保证,还可以缓和矛盾、发展经济。
近代社会——农民阶级:《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但具有空想性。
民族资产阶级:“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无产阶级:革命根据地土地改革:依靠贫农、雇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抗日根据地土地改革: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保护富农经济,孤立地主阶级。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2、农业政策我国古代农业政策一直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赋税政策古代赋税种类:地税、丁税、苛捐杂税等。
二、农业具体表现A.整体状况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以前位于北方原因:政治中心位于北方魏晋南北朝南北趋于平衡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稳定发展唐朝安史之乱后开始由北向南迁移南宋时位于南方(“苏湖熟,天下足”)B.生产技术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共同劳动新时期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夏商周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仅有少量青铜农具。
中国古代的经济专题复习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把握历史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的要求,运用课标和考纲指导我们落实中国古代经济的每一个考点,在熟练掌握历史教材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准确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每一个考点,以及对每一个考点进行分析综合,联系比较。
中国古代的经济部分课标考点如下:【课标考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及耕作技术的进步、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并通过这些史实来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标考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冶金、制瓷和丝织三种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通过这些史实来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标考点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唐、宋、明、清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课标考点4】了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分析“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带来的影响以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从以上中国古代经济的课标考点中,我们不难看出,前面三个要求我们理解把握中国古代经济的三个方面,即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以及由此归纳其基本特点。
下面以课标考点1为例,谈如何理解把握相关知识点。
课标考点1要求落实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由此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分为耕作方式的发展和土地制度的变化两个方面。
1、简述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过程。
(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
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简单工具。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3)春秋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
战国中期,牛耕开始出现。
至此中国古代采用铁农具和牛耕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形成。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复故爵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抑制商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
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鼓励农耕。
(4)东汉:多次下达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减轻赋税,田租恢复到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裁并地方官衙,削减官吏,复员军队,大批劳力返乡从事农业生产。
(5)三国: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积极发展西南经济。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7)北周:武帝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8)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玄宗,大力发展生产(9)五代十国(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抵御钱塘潮(10)五代(后周):世宗,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使政府控制的土地和劳力大为增加(11)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
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12)辽:大力发展农业,采取赐贫农耕牛,垦荒免赋等措施(13)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完备的灌溉系统(14)金:迁汉人到东北垦荒,促进当地农业发展(15)元:元世祖重视农业,中央设立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颁发《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16)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鼓励垦荒;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二、农业发展表现1.工具进步(1)原始社会元谋人、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旧石器;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很多(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1、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2、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3、民族交往密切;4、中外经济交往频繁5、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6、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二、古代经济发展概况(一)农业篇(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原始社会时期: 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3.小农经济的含义:①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⑫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⑬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战乱和苛政、天灾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⑭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1、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发展,禁止弃农经商。
②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
③两汉时期,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中国古代史专题(四)古代经济专题大纲:经济理论古代经济发展原因古代的经济制度古代的经济现象古代的经济思想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发展表现一、经济理论:经济决定政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二、◆古代经济发展原因:(历代发展原因类似,但应注意具体朝代的具体原因和特殊点。
)1、根本原因:国内各族、各地区,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2、前提条件:国家统一稳定、政治清明3、政策原因:王朝初年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生产关系4、科技条件:生产工具、技术的改进提高,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等(隋朝之后应注意大运河的作用)5、继承原因:在前代的基础上注意: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多是经济联系加强,人民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到主要朝代时期的重要原因是调整生产关系(西汉、唐朝等);国家统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虽然是社会动荡、战争不断,仍然继续发展(原因:各国为了生存多进行一些重视发展经济的政策,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但北方经济仍然继续恢复发展,南方经济开发发展。
三、◆古代经济制度(一)◆土地制度:(土地是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直接决定了阶级关系)a)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土地(和财产、劳动果实)共同所有(父系氏族后期开始出现土地〈财产、劳动果实〉私有)------共同所有的根本原因:生产力低下。
b)井田制:①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实质是周王私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发展过程:商朝时期开始出现,西周时期广泛实行,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被破坏和瓦解。
③实行目的:维护西周的统治,是西周时期的经济基础。
④瓦解原因: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私田大量出现→私田主人改变剥削方式(私田主人→封建地主;耕种人→封建农民)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瓦解。
⼀、中国古代主要的⼟地制度 1.井⽥制: 【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于西周,⽡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内容和实质】是奴⾪社会的⼟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王⼟"。
诸侯⾂下只有使⽤权,⽽⽆所有权。
井⽥制是奴⾪社会的经济基础。
【作⽤】适应并促进⽣产⼒发展。
【⽡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耕的使⽤,⼤量井⽥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奴⾪主破坏井⽥制,井⽥制开始⽡解。
2.屯⽥制: 【形成与发展】汉末饥荒之际,曹操总结汉朝西域屯⽥经验,在许下屯⽥,后⼤范围推⼴。
【⽅法】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
屯⽥农民享有⼟地使⽤权,按⽐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
【性质与作⽤】屯⽥是⼀种封建⼟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产的恢复与发展。
后来蜀、吴两国也在边境、军镇和其他⼀些⽔⼟条件适宜的地⽅,实⾏过不同规模的屯⽥。
3.均⽥制: 【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帝采纳汉族谋⾂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地前提下,颁布均⽥令,推⾏均⽥制。
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地制度。
【⽬的】增加政府财政收⼊。
【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地实⾏分配。
丁男受露⽥40亩,桑⽥20亩;妇⼥受露⽥20亩,奴婢和耕⽜也相应受⽥。
②⼟地不得买卖。
受⽥者年⽼或死亡,露⽥归还国家,桑⽥传给后代。
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
均⽥制是我国历较完备的⼀种⼟地制度。
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者的⼟地占有权和使⽤权。
【性质与作⽤】①封建社会⼟地国有制度。
②确认了受⽥者的⼟地占有权和使⽤权。
③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
【⽡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的均⽥制,限制了⼟地的买卖和⽆限占有,在⼀定程度上抑制了⼟地兼并。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政府直接⽀配的⼟地⽇益减少,均⽥制⽆法推⾏。
4.更名⽥: 【概念】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地,归现在更种⼈所有,叫作"更名⽥"。
《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复习(3月30日)一、考纲要求考点要求考点要求原始农耕 A 王安石变法 A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A 海上丝绸之路 A 青铜时代 A 社会经济繁荣的诸多表现 A社会大变革 C 朝贡贸易的特点 B丝绸之路 A 从海禁到闭关 B二、知识梳理1、历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基础知识梳理①农业(1)史前社会(原始弄耕A):距今1万年(新石器时代)开始农耕生活;意义;特点: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距今5000—4000年前,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2)宋代(王安石变法A):理财-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强兵-保甲法、将兵法。
政治-科举新法等。
(3)清(社会经济繁荣的诸多表现A)粮食作物: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番薯、玉米引入解决一些地区的缺粮问题经济作物:桑、茶、棉、甘蔗、蓝靛、烟草等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
②手工业(1)商朝(青铜时代A)-青铜器-礼器-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2)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C)-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3)清初(社会经济繁荣的诸多表现A)-农村家庭手工业不断推广;湖州丝、松江布,不仅输往各地,还行销国外;大小城市和市镇普遍开设大小手工业作坊,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较前代更为丰富③商业(1)汉唐对外贸易(丝绸之路A):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唐-设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丝绸之路臻于全盛;中国的丝绸、纸张、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物品以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和宗教信仰也由此输入中国(2)宋代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A):南宋从海路前来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官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输出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
(3)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B、从海禁到闭关B)明-海禁政策“片板不许入海”;朝贡贸易(厚往薄来)清-迁海令;康熙中期设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康熙晚期加以收缩;乾隆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知识点专题复习_◎考情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历来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
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成果,江南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土地赋役制度的演变,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等内容都是以往高考重要的入题点。
从命题趋势看,以选择题为主,注重对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及对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有关知识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
◎考纲诠释:(1)考纲要求: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本专题以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为主题,探讨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与特点,复习本专题,要概括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理解主要的经济政策,掌握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特点。
(3)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中,以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古代手工业、商业也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辉煌成就,但在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始终居于农耕经济的补充地位,深深打上了农耕文明的烙印。
(4)注意运用辩证的观点,既要看到古代中国经济的辉煌成就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又要看到其中蕴含的导致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以汲取历史的教训。
【专题复习建议】1.通过从生产力(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关系(土地制度)发展的角度,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种植业为主、铁器牛耕、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一大特色;而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制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2. 对重农抑商的评价应该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其历史阶段性。
重农抑商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发展社会经济和巩固新型地主阶级政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压制和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3.生产力的发展是农耕文明高度繁荣的终极动力。
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人口的繁衍,都是推动农耕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其发展的原因,概述其繁荣的表现时,都要从上述因素全面认识。
一、生态环境的破坏1、黄河流域:第一次:秦汉——实关中政策第二次:唐宋——屯垦政策,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农业区北移第三次:明清——明初“开中法”,进行商屯,清中后期“闯关东”、“走西口”2、长江流域:从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进入江南开始,晚于黄河流域。
唐中后期安史之乱,人口大量南迁二、人文环境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春秋战国——商君书模式(重农抑商);管子模式(农工商并重)秦汉——“农本”主义趋向成熟,重农模式唐宋——商人被另立市籍,受歧视、限制明代——职业等级制度化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等级消费观念影响,古代工商业者的产权难以保障。
三、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定义:农业领域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以直接生产者小私有制为基础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
简言之,小农经济是农业中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小私有的统一。
特征之一: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
特征之二:私有化不断加深。
精耕细作的出现背景:战国大规模耕地、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在全球的寒冷化环境下,西北屯田效率逐渐降低,在陕西发展大规模的引渠水灌溉。
经济政策大转换,以“精耕细作”为内容的生产力向扩大内涵发展:作畎形态,代田法,旱地农法。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华夷思想”更趋精密,精耕细作出现。
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农业的高剥削率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作的制度安排户调制(西晋、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均田制(北魏485年)租庸调制(唐初)两税法(唐德宗780,杨炎)一条鞭(明张居正1581)摊丁入亩(清1712)隋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注:本专题含古代农业生产开展、手工业生产开展、商品经济开展与货币演变三个小专题,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古代社会生活变迁另见古今中外综合专题系列。
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知识。
小专题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开展专题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农具、耕作技术、开展原因及开展表现等〕:〔1〕商和西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绝大局部的农具用木、石、骨、蚌制成,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西周晚期,铁器开场使用;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场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围扩大。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场使用牛耕并逐渐推广。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战国时期秦国农业开展的主要原因: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二是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作用〔如废井田,开阡陌,成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等〕;三是都江堰和*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促进。
〔4〕六朝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涉及岭南和闽江流域。
三吴地区〔吴郡、吴兴和会稽三郡,即苏南和浙东一带〕最兴旺,洞庭湖、鄱阳湖流域和**平原是重要产粮区。
江南农业迅速开展的主要原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开展;一些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开展的政策。
南北朝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
北方农业总体上恢复和开展的主要表现是:研制新农具,推广新技术〔如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地区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兴修了水利〔如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处都要通渠灌溉〕;开发了边疆地区〔北朝时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都取得了可喜成就〕。
〔5〕隋唐时期,农业较快开展,其特点表现在:一是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二是农业灌溉的开展和农具的改良〔如便于水田耕作的曲辕犁〕;三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唐朝中期,政府开场征收茶税〕。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一、古代经济发展概况1、阶段特征(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远古人类以其有限的劳动经验和劳动协作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抗争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力,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并缓慢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原始社会组织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
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并逐渐产生了阶级,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2)奴隶制的确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在当时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夏代农业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夏朝有了历法。
商朝奴隶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业是主要部门,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以青铜制造最重要。
西周井田制盛行,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农作物品种比商代更多,手工业分工更细。
春秋时期,奴隶主为争霸战争的需要,重视发展生产。
这一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使原有的阶级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各国也相继改革赋税制度,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这样,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瓦解,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3)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生产工具和水利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奴隶制的崩溃使更多的手工业努力转化为个体手工业者,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封建城市兴起,中原市场繁荣。
(4)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但由于秦的暴政,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首次盛世局面。
西汉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牛耕的普及、铁农具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耕作技术的显著改进,西汉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物质基础。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生产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