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药物——乙肝疫苗
- 格式:pptx
- 大小:84.21 KB
- 文档页数:2
乙型肝炎疫苗——从预防到治疗刘义思,任姗,郑素军,陈新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一科,北京 100069通信作者:陈新月,******************.cn(ORCID:0000-0001-9569-4540)摘要: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是预防HBV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进步使得疫苗的制造工艺不断完善,乙型肝炎疫苗也从最开始的血源性疫苗逐渐发展至当下所应用的重组疫苗。
预防性乙型肝炎疫苗在临床中已试用于HBsAg清除人群以提高抗-HBs水平,且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并且作为治疗CHB新药的多种靶点之一,基于HBsAg 的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已经在研发和临床试验中。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疫苗;临床试验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2308100);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转化应用(Z211100002921059);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苗”人才计划(QML20211702);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建设项目(学科带头人-02-14)Hepatitis B vaccine: From prevention to treatmentLIU Yisi, REN Shan, ZHENG Sujun, CHEN Xinyue.(First Department of Liver Disease Center, Beijing You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Xinyue,******************.cn(ORCID: 0000-0001-9569-4540)Abstract: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s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HBV infection. The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have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vaccines,and hepatitis B vaccine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plasma-derived vaccine to the currently used recombinant vaccine. Preventive hepatitis B vaccine has been clinically tested in patients with HBsAg seroclearance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anti-HBs, with certain safety and efficacy. As one of the multiple targets for new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 therapeutic hepatitis B vaccine based on HBsAg is already in the stage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trial.Key words:Hepatitis B, Chronic; Hepatitis B Vaccines; Clinical TrialResearch funding: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2023YFC2308100);Capital Clinical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Translational Application Projects (Z211100002921059); Beijing Hospitals Authority Youth Programme (QML20211702);High-level Public Health Technical Talents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Beijing Municipal Health Commission (Academic Leader -02-14)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预防HBV 感染是目前控制其传播并大大减轻全球感染负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1-2]。
名称: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商品名:安在时(EngerixB)英文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ed DNA Techniques in Yeast汉语拼音:Chongzu (Jiaomu)Yixing Ganyan Yimiao[成分和性状]主要成分1剂量(1.0ml)含有吸附的20微克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辅料: 氢氧化铝、聚山梨醇脂20、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注射用水。
性状: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装于玻璃小瓶或预充注射器内,为注射用悬液。
小瓶和预充注射器由I型中性玻璃制成,符合欧洲药曲规定。
贮存状态下的内容特呈现细微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上清液。
振摇后疫苗稍呈混浊。
[接种对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作用与用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乙型肝炎的主动免疫,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规格]20微克/1.0毫升/支[免疫程序和剂量]剂量学剂量20μg剂量疫苗(1.0ml 悬液):用于成人和15岁以上儿童接种。
初免程序为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连续进行三次肌肉注射。
推荐有两种初免程序:加速程序,即0、1、2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可快速诱导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在12个月时应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第2针与第3针间隔较长的程序,即0、1、6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提供保护所需的时间较长,但可诱导较高滴度的抗-HBs抗体。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成人需要更快的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到高流行区旅行者,在出发前一个月内开始接种本品,可以使用0、7、21天3剂肌肉注射程序。
当应用这一程序时,推荐在首剂接种后12个月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见血清阳转率的药效学特征)。
加强剂量虽然接受全部初免程序的健康个体是否需要加强剂量尚未明确,但是应该注意到当前一些官方免疫程序推荐接种加强剂量。
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引言乙肝病毒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人口。
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疾病,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乙肝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对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乙肝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研究现状自乙肝疫苗研制成功以来,疫苗的制备方法、接种时间、接种次数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目前,乙肝疫苗主要分为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两大类。
血源性疫苗是通过收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表面抗原(HBsAg)制备而成的,而基因工程疫苗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表面抗原的基因克隆到酵母或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制备而成的。
在接种时间方面,一般认为乙肝疫苗的接种应在婴儿出生后尽快进行,最好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
同时,根据研究发现,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更好地保护婴儿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
在接种次数方面,根据现有资料,婴儿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大多数接种者可以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但也有部分接种者抗体水平较低,因此,对于易感人群,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建议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进行补种。
研究方法乙肝疫苗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等。
在实验设计方面,研究者通常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乙肝疫苗和安慰剂,并观察其效果和不良反应。
在数据收集方面,通过收集受试者的基本情况、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学检测等相关数据,了解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统计分析方面,利用统计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疫苗的保护率、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等指标,以评估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结论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根据现有资料,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婴儿和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并能够有效地降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疾病的发生率。
乙肝疫苗基础知识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已被列入我国计划免疫项目,但是其接种普及率并不高,许多人对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清楚,非常有必要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一、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昔日使用的血源性疫苗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
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有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
现在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为乙肝重组脱氧核糖核酸酵母疫苗和重组牛痘病毒疫苗,剂量为每支5微克。
二、为何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
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几元钱,民众都能接受。
三、乙肝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8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XXXX 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英文名称:Diagnostic Kit for Hepatitis B e Antigen(ELISA)【成份】本品系由重组CHO细胞表达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经纯化加佐剂吸附后制成,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疫苗有轻微乳白色沉淀。
【适应证】本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用法用量】1.一般新生儿、儿童、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10微克/支,按0、1.6月免疫,三角肌肌内注射。
2.高危人群,尤其是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微克/支,按0、1.6月免疫,三角肌肌内注射。
3.HBsAg和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使用HBIG与乙肝疫苗20微克/支。
即在出生后6小时内,肌内注射1支HBIG(100IU/毫升),2-4周后开始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第二、三针间隔与一般新生儿相同。
【不良反应】乙肝疫苗应用已近20年,尚未见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极个别人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中、低度发热,或注射局部有轻微胀痛等,一般在24小时内即自行消失。
【禁忌】对发热、患有严重急、慢性疾病和有严重过敏史者暂时都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注意事项】1.接种乙肝疫苗前安瓿一定要充分摇匀,如发现安瓿有破裂、疫苗变质或有摇不散的团块时,不能使用。
2.每一接种对象必须使用单独的注射器,防止交叉感染。
【药理作用】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细菌产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是将编码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基因插入适当载体,重组到CHO细胞内,表达出HBsAg经纯化和添加佐剂制备出的疫苗。
CHO细胞属哺乳动物细胞类,它是基因工程表达系统中最高等的宿生细胞,其表达产物更接近于天然产品。
【贮藏】于2~8℃避光保存,严防冻结。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生产企业】企业名称: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名称:乙肝疫苗(安在时成人)介绍:[药品名称]通用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商品名:安在时(EngerixB)英文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ed DNA Techniques in Yeast汉语拼音:Chongzu (Jiaomu)Yixing Ganyan Yimiao[成分和性状]主要成分1剂量(1.0ml)含有吸附的20微克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蛋白)。
辅料: 氢氧化铝、聚山梨醇脂20、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注射用水。
性状: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装于玻璃小瓶或预充注射器,为注射用悬液。
小瓶和预充注射器由I型中性玻璃制成,符合欧洲药曲规定。
贮存状态下的容特呈现细微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上清液。
振摇后疫苗稍呈混浊。
[接种对象]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作用与用途]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乙型肝炎的主动免疫,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
[规格]20微克/1.0毫升/支[免疫程序和剂量]剂量学剂量20μg剂量疫苗(1.0ml 悬液):用于成人和15岁以上儿童接种。
初免程序为达到最佳免疫效果,需连续进行三次肌肉注射。
推荐有两种初免程序:加速程序,即0、1、2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可快速诱导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在12个月时应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第2针与第3针间隔较长的程序,即0、1、6月免疫程序。
该程序提供保护所需的时间较长,但可诱导较高滴度的抗-HBs抗体。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成人需要更快的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到高流行区旅行者,在出发前一个月开始接种本品,可以使用0、7、21天3剂肌肉注射程序。
当应用这一程序时,推荐在首剂接种后12个月进行第4剂量加强免疫。
(见血清阳转率的药效学特征)。
加强剂量虽然接受全部初免程序的健康个体是否需要加强剂量尚未明确,但是应该注意到当前一些官方免疫程序推荐接种加强剂量。
乙肝疫苗产生作用的原理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一种疫苗,其原理是通过引入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从而使人体获得对乙肝病毒的保护。
乙肝疫苗的产生作用的原理主要包括:病毒提取、抗原制备、免疫应答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乙肝疫苗的制备过程中,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表面抗原主要有乙肝病毒的表面蛋白HBsAg,它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也是免疫系统辨识病毒的主要目标。
这些表面抗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从乙肝病毒颗粒中提取出来,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细胞中合成,制备成疫苗的活性成分。
其次,在接种乙肝疫苗后,疫苗中的表面抗原会进入人体,激活免疫系统的应答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识别和应答。
首先,免疫系统中的特异性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识别疫苗中的表面抗原,将其转化为抗原呈递细胞。
这些抗原呈递细胞会将抗原结合到自身的表面分子上,并将其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
接着,T淋巴细胞通过与抗原结合,激活并扩增,进一步引发免疫应答。
这些T淋巴细胞会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包括CD4+辅助T细胞和CD8+细胞。
CD4+辅助T细胞会分泌细胞因子,调控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
CD8+细胞则具有杀伤感染的细胞的能力,可以通过识别并击杀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体细胞。
最后,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免疫系统会对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反应。
这些抗体主要为IgG类抗体,可以与乙肝病毒结合,阻止病毒进入和侵染人体细胞。
此外,免疫系统还会生成细胞免疫应答,即通过杀伤感染乙肝病毒的细胞来清除病毒。
这些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为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了保护,预防了乙型肝炎的发生和发展。
总的来说,乙肝疫苗产生作用的原理主要包括病毒提取、抗原制备和免疫应答等方面。
通过引入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激活免疫系统的应答,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保护人体免受乙型肝炎的感染和发病。
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乙肝疫苗乙肝病毒的感染可导致慢性肝脏疾病甚至肝癌的发生。
[1] 我国乙肝感染率为6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为10%,有约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
[2] 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主要途径。
国际上先后研制出了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和第二代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第一代乙肝疫苗主要运用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中提取纯化出的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先后经过减毒处理和添加佐剂后注入人体预防接种。
[3] 但是由于对血源性疫苗安全性存在顾虑,人们进一步着手开发第二代乙肝疫苗。
[4]1982年, Valenzuela等人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运用基因手段构建重组质粒,在酵母中表达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7] 1986年,美国批准了酵母来源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乙肝疫苗投放市场。
[5] 本文主要内容是简要总结运用基因工程方法,以酵母为载体生产乙肝疫苗的流程。
乙肝病毒中决定乙肝病毒抗原性的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蛋白,主要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前S1抗原和前S2抗原。
乙肝病毒包膜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位于HBV基因组的S区。
S区基因有三个起始密码子和同一个终止子,从不同的起始密码子开始转录,可得到三种不同的包膜蛋白。
小蛋白(SHB,即主表面蛋白,S蛋白)包括表面抗原HBsAg(p24为非糖基化形式,gp27为糖基化形式),由226个氨基酸组成;中蛋白(MHB)除了具有S蛋白的226个氨基酸,N端多出55个氨基酸残基(前S2蛋白);大蛋白(LHB)除了具有S蛋白和前S2蛋白还具有前S1蛋白。
在完整的乙肝病毒Dane毒粒中,小蛋白、中蛋白与大蛋白通过各自S蛋白之间的二硫键共价连接,外包脂膜形成完整颗粒。
由于三种蛋白中均包括S蛋白区域,故含有HBsAg的疫苗可以在机体中引发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
[2]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乙肝疫苗首先要选择表达HBsAg的载体系统。
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若选用细菌为基因表达载体,即使使用强启动子,也不能得到大量具有免疫原性的基因表达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