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主导产业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苍溪产业发展趋势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是四川省资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川绵渝结合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苍溪县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
一、特色农业苍溪县地处盆地山区交界处,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交织在一起,使得苍溪的农业资源分布相对独特。
苍溪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布局优化,将特色农业作为发展主导产业之一,逐步形成了以水果种植、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为主要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1. 水果种植:苍溪县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种植。
在水果种植方面,苍溪县以苹果、葡萄、樱桃等为主要品种,通过规模化种植和提高品种质量,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2. 蔬菜种植:苍溪县重视蔬菜产业的发展,在种植技术、品种改良和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持续创新和改善,推动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
其中,以苍溪辣椒、茭白笋等特色蔬菜享誉全国。
3. 畜牧养殖:苍溪县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扶持规模化养殖和提高养殖技术,不仅保证了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而且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生态旅游苍溪县地处巴山蜀水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逐渐发展起以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产业。
通过保护本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苍溪县已逐渐形成了一批知名的旅游景点和景区。
1. 隆兴寺:苍溪县著名的佛教寺庙,建于唐代,规模庞大,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寺之一。
隆兴寺集佛教文化、历史文化和建筑文化于一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2. 白马溪:白马溪是苍溪县著名的生态旅游区,以其清澈的溪水、原始的山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垂钓、徒步旅行和露营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 金龙山:金龙山是苍溪县的“后花园”,山势险峻,景色优美,是夏季避暑和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金龙山还是苍溪县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保存着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遗迹。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苍溪县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地之一。
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苍溪县中药材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来探讨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优势(Strengths)1. 地理位置优势: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宜中药材生长。
苍溪县地处著名的巴山蜀水,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 丰富的中药资源:苍溪县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包括金银花、连翘、黄芩等多种优质中药材,这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3. 传统工艺积淀:苍溪县拥有悠久的中药材加工历史和丰富的中药材加工经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传统工艺体系,为中药材的加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 政策支持:目前,中医药产业正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有相关政策的扶持。
二、劣势(Weaknesses)1. 产业发展不平衡: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有些地区中药材的生产较为集中,而有些地区则中药材资源较为匮乏,这导致了中药材产业的不平衡发展。
2. 产业链条较短: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产业链条相对较短,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中间产品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影响了中药材产业的整体效益。
3. 品牌建设不足: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品牌建设还比较薄弱,缺乏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这限制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拓展市场的能力。
三、机会(Opportunities)1. 中医药产业政策扶持:随着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不断扶持,中药材产业在苍溪县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政府鼓励中药材产业的深加工和产品研发,为中药材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中医药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为苍溪县中药材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苍溪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一、我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一)政策优势。
国务院去年底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将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我国内陆河流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的战略目标。
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的“七大板块”之一。
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发展作为先导产业、低碳产业和惠民产业来培育,全县上下开始形成大旅游业发展观。
(二)区位优势。
随着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工程加快建设发挥作用,我县旅游的可进入性和禀赋条件将彻底改观,同时,我县位于成渝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带的辐射区,是以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为中心的城市群形成的“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开发地,是国家“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川陕甘渝红色旅游线、川陕甘秦巴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线和全省三国文化旅游线、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和目的地,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区域旅游发展优势。
(三)资源优势。
“红色苍溪”揭示了苍溪旅游的精神价值之美,“绿色苍溪”诠释了苍溪旅游的天人合一之美,“蓝色苍溪”体现了苍溪旅游的瑰丽大气之美,“文化苍溪”展示着苍溪旅游的文华蕴藉之美。
我县森林覆盖率45.8%,水域面积260平方公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平均气温摄氏17.2度,年平均降雨量1050mm,无霜期288天,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最适宜人居生活、休闲度假旅游。
优中精选,应主打“绿色苍溪”名片,叫响“绿色生态乡村旅游”品牌。
二、我县“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一)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
把我县建设成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川陕甘秦巴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绿色生态乡村旅游目的地;成为环境良好、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具有观光、休闲、度假、会展、宗教、养生寻根等多种复合型旅游产品的绿色生态旅游胜地。
2、经济目标。
到2015年,新建国家AAA级以上旅游景区2个,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2—3家,四星级以上乡村酒店2家,四星级以上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2个。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s)1. 地理位置优越:苍溪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西南部,与重庆市接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这为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了便利条件。
2. 丰富的中药资源:苍溪县地处巴中盆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中药材的生长。
且苍溪县拥有丰富的中药材种植资源,优质的中药材种植品种众多,如白花粉、太子参等,品质优异。
3. 产业基础扎实:苍溪县拥有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基础。
目前已建立起一定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建立了专业的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拥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
4. 经济效益显著:中药材产业从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都能产生丰厚的经济效益,为苍溪县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劣势(Weaknesses)1. 产业链不完善: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相对还不够成熟,中药材的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中,现有的产业链存在断档、薄弱等问题,导致中药材的加工和销售能力有一定的限制。
2.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苍溪县中药材产业中的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
这导致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较为被动。
3. 人才短缺:中药材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但苍溪县缺乏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这限制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潜力。
4. 市场宣传与推广不足: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宣传与推广工作相对薄弱,对中药材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中药材的知名度和销售份额较低。
三、机会(Opportunities)1. 产业政策扶持: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
苍溪县可以借力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中药材产业布局,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
2. 健康观念的普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可以顺应这一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苍溪县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享有“乌头母亲”的美称,由于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的优势,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受到本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下面,就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优势(strengths)1、地理优势:苍溪县位于四川茶卡盐湖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腹地,资源优势明显,产量高,丰富的材料来源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
2、优质的原料:苍溪县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苍头乌头,野生熊猫参,百合山藥,牛膝草,地龙骨等中药材,除了原料优质外,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3、科技进步:苍溪县自然资源的依托下,科研院所、科技园开展中药材收获与加工科研工作,利用国际先进生物技术设施和分析手段,将原料的品质得到更为优质的保障,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4、加工配套完善:苍溪县拥有较为完善的中药材加工设施,从原料到药粉,再到颗粒,每一个加工流程都有全面有效的配套,保证不同加工工艺的要求得到满足,保障产品的高质量。
二、弱势(weakness)1、技术不足:苍溪县的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比较弱,技术力量在改善中药材加工工艺、提升中药材加工设施上存在较大的缺失。
2、质量不稳定:苍溪县中药材加工领域在检验、检测技术方面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如质量指标,复方制剂研制与生产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确保中药材加工质量较为稳定。
3、资源利用不合理:苍溪县其中药材资源存在污染问题,收购炒制问题,灌溉或多水浇灌等方式不合理的剥夺土壤肥沃和水肥,这都使中药材资源的利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机遇 (opportunities)1、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东部发达地区不断下沉经济致使农村市场进一步活跃,具体表现为农村地区更加关注中药健康保健,潜在市场增大,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2、政策激励:政府为苍溪县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资金支持政策,如国家科技特派员补助、新农头市场奖励、县级科技项目配套支持、土地产权政策优惠等,将会极大的激励负责中药材的科研企业投资,加快行业发展。
苍溪县猕猴桃产业融合问题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猕猴桃已经成为了当下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之一。
而在我国,苍溪县是一个著名的猕猴桃产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猕猴桃生长。
随着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找到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一、产业融合问题分析1. 产业单一化目前,苍溪县的猕猴桃产业主要集中在猕猴桃的种植和销售上,产业链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这种单一化的产业结构给猕猴桃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隐患,一旦遭遇市场风险或者自然灾害,就会对整个产业链条产生严重的影响。
2. 缺乏品牌化苍溪县的猕猴桃产业虽然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但在品牌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
缺乏强大的品牌支撑,导致猕猴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难以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3. 生产与销售脱节由于生产端和销售端的信息不够对称,导致了生产与销售的脱节现象。
一方面生产端缺乏充足的市场信息和需求导向,另一方面销售端往往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降低。
二、对策研究1. 多元化发展为了解决产业单一化的问题,苍溪县应该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可以通过引进其他相关的产业,比如果品加工业、旅游业和休闲农业等,来丰富猕猴桃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业的综合效益。
苍溪县应该加大对猕猴桃品牌建设的力度,打造属于自己的猕猴桃品牌。
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包装设计、加强市场宣传等方式,来提升猕猴桃产品的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3. 建立信息平台为了实现生产与销售的衔接,苍溪县可以建立猕猴桃产业的信息平台,促进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信息共享。
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动态,为生产和销售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三、实施方案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比如给予猕猴桃产业税收优惠、提供财政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猕猴桃产业的金融支持等,来支持猕猴桃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品牌建设。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是一种用于评估企业、组织或行业现状和前景的分析工具,目的是确定其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会和面对威胁,以便确定最佳的战略方向。
以下是针对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1. 长远的历史和庞大的中药材种植面积。
苍溪县传统上就以中药材种植而闻名,且大量种植的中药材有着非常丰富和多样的品种。
这为苍溪县中药材产业提供了支持。
2. 优质的土地资源。
苍溪县地处川西高原,拥有大量富含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黑土地和黄壤,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
这提供了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土地和水资源。
3. 高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中药材生产。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享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这使其拥有高水平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和丰富的品质不俗的中药材产品。
4. 数量可观的中药材供应商和制造商。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科学规模,目前有着数百家从事中药材生产和制造的企业,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1. 依赖于传统的种植技术。
尽管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但苍溪县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缺乏创新精神,这可能导致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上的差异。
2. 中药材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全球化的投资,苍溪县中药材产业正面临着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压力,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3. 中药材制造企业缺乏品牌认知。
尽管苍溪县中药材制造企业的数量可观,但一些企业因为品牌知名度上的缺乏,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优势。
机会:1. 国家对于中药材的大力支持。
国家目前对于传统中药材的保护和发展越来越重视,这为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机会。
2. 中药材的大规模开发和扩张。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已经开始垂直整合,通过加强生产和质量监管来提高品质,同时积极寻求市场机遇。
3. 中药材的高价值。
中药材作为高价值的商品,可以创造更高的效益和财富。
这种趋势也有助于苍溪县中药材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作为中药材重要的产区之一,苍溪县的中药材产业在近年快速发展,但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SWOT分析的角度,对该县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县中药材产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优势1.资源丰富: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地形复杂,海拔起伏大,气候湿润,阳光充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于中草药来说,土地的品质、气候的湿度和高海拔的优势能为该县提供无限的中药材资源。
2.品种多样:苍溪县拥有15大类3,366种中药材资源,包括中药材名贵特产(如泡参、麻黄、当归、人参等),中成药原料,饮片及保健食品原料等,涵盖了中药材行业的主要品种,这使得苍溪县在中药材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传统技术:苍溪县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历史,有很多古老可靠的传统技术和经验。
这些技术和经验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在生产环节获得了重要的优势。
4.政府支持:近年来,苍溪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出台土地流转政策、资金扶持政策、投资优惠政策等方面支持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为该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保障,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劣势1.品牌知名度不高:苍溪县中药材的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市场份额有限,不能直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也是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2.缺乏品种精品:虽然苍溪县中药材品种多,但缺乏真正的品种精品。
一些特色品种面对市场时,品质和品牌等方面都还未能得到现代化的建立,无法吸引消费者,这对打造中药材地理标志产业(GI)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防止中药材品牌的知晓度和竞争力的提高。
3.生产技术滞后:由于中药材具有整个生产、采收和加工过程繁琐、时间长、复杂多变等特点。
在中药材种植、加工、保存等方面,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存在科技含量低、管理不规范、生产技术滞后等问题,部分产品质量欠佳,这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潜力不足的障碍。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苍溪县位于四川省的东南部,交通便利,与内地和沿海地区都有良好的联系,便于中药材的运输和销售。
2. 资源丰富:苍溪县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包括大黄、麻黄、川贝等,品种多样、质量优良。
3. 政府支持:苍溪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为中药材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 市场需求旺盛:中药材作为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劣势:1. 产业链不完善: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产业链还比较薄弱,从中药材的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环节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不利于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附加值。
2. 缺乏品牌和营销渠道:苍溪县的中药材企业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方面相对较弱,缺乏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 科技水平有限:中药材产业的科技水平较低,缺乏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制约了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提升。
4. 人才短缺:苍溪县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影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三、机会:1.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为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2. 市场潜力大:随着人们对传统医药的需求不断增长,中药材市场的潜力巨大,苍溪县可利用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3. 中医药文化传承:苍溪县是中医药文化传统的重要地区,有悠久的中医药传统和丰富的中药材文化底蕴,可借助中医药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的优势,提升中药材的品牌价值。
4. 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成果的应用,中药材的研发和加工技术将不断改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四、威胁:1. 环境污染:苍溪县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中药材的生态环境面临威胁,产量和质量有可能受到影响。
2. 恶性竞争:中药材市场竞争激烈,苍溪县面临着来自其他产地的竞争,无法保证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21期(总第473期)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唐文才(苍溪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四川 广元 628400)[摘要]中药材产业作为苍溪县“三大百亿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苍溪县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
运用SWOT分析法,对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较为详实的分析论证,剖析了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利于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SWOT分析;苍溪县[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1 苍溪县概况1.1 区域概况苍溪县是广元市的南大门,位于秦岭-大巴山以南,四川盆地北部,长江上游嘉陵江中段。
东南西北分别与恩阳、阆中、剑阁、旺苍相邻,县境地跨东经105°43ˊ~106°28′、北纬31°37′~32°10′,南北纵长约61.6km,东西横宽约70.5km。
苍溪县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约占全域面积的92%;地貌由低山、深丘、河谷平坝等组成;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放缓,以回水-石门-岐坪为界,海拔大多在380~1300m之间。
境内水文资源丰富,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约619km2,江河过境水流总量达228.96km3,水力资源潜力巨大,水能蕴藏量29.86万KW。
苍溪县土地总面积约23.336万hm2,其中耕地面积8.61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6.91%,水田面积5.486万hm2,主要集中在嘉陵江、东河流域两岸的平地区域。
区域内土壤种类丰富,主要包括水稻土、紫色土和少量冲击土、潮土、黄壤,其中水稻土约2.87万hm2,紫色土约1.4万hm2。
土壤成分中,有机质含量为0.18%~3.66%,全氮含量为0.028%~0.154%,碱解氮含量为18~170PPM,全磷含量为0.0288~0.231%,速效磷含量为0.7~54PPM,速效钾含量为21~222PPM,pH值以微酸性为主。
苍溪县旅游产业发展报告(征求意见稿)一、苍溪旅游业发展现状:十年来,苍溪旅游产业完成了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有中做精的艰难发展,以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生态红色旅游示范县为目的,按照强基础、抓配套、创品牌、扩影响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保护、文化与旅游、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红、绿、蓝”三色旅游资源转化,尽力打造景观、景点、基本要素化建设等旅游产品和品牌,先后成功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生态红色旅游示范县”,四川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县,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一五”期间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县等品牌。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建设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截止2013年底,已有5个A级旅游景区(其中: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红军渡.西武当山、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梨博园、柳池旅游区、2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新店子、狮岭村)、1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梨博园、1个三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鹭湖、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九龙山,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陵江镇、元坝镇、云峰镇、歧坪镇、白鹤乡、1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将军、青山观、红旗桥、柳池等、1个省级生态旅游百强乡镇陵江镇,5家星级旅游饭店(其中1家四星级苍溪国际大酒店)、12家星级乡村酒店,1家四川省二级旅行社环宇旅行社、3家旅行社分社,2家省级创意设计类重点文化企业川北古玩城、四川楼兰嘉禾植物有限公司、2家5A级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川北古玩艺术城、御楼兰,苍溪手工织毯特色旅游商品入展上海世博会,2013年荣获首批四川省(特色工艺)城市文化名片,“中国•苍溪梨花节”被评为全国“最受公众关注文化节庆”,梨博园被评选为“四川十大最具潜力花卉观赏地”。
2013年接待旅游人数达332.5万人次数,接待组团游客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85亿元。
苍溪县工业发展情况汇报苍溪县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苍溪县的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我将就苍溪县工业发展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苍溪县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传统的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仍然是苍溪县的主导产业,但随着新型产业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也在苍溪县蓬勃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苍溪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逐渐壮大,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苍溪县的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引进,苍溪县的工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类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苍溪县还加大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动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再次,苍溪县的工业产值稳步增长。
近年来,苍溪县的工业产值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各类工业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值,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苍溪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工业产值的增长。
最后,苍溪县的工业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苍溪县的工业企业也加大了环保投入。
各类工业企业不断引进清洁生产技术,加强污染治理,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同时,苍溪县政府也加大了对环保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了工业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苍溪县的工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生产水平,促进工业产值增长,加强环保工作,确保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苍溪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苍溪县主导产业——猕猴桃生产分析
一、苍溪县产业概述
1、苍溪县基本概况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深丘,嘉陵江上游,东与巴中市巴州区、南江县接壤,西与剑阁县相邻,北与广元苍溪县市元坝区、旺苍县交界,南与阆中市相连。
别名为梨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2、苍溪县主要产业的发展及简要分析
苍溪县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历来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大县。
近年来苍溪逐步走向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交通、建筑、教育、科技、服务全面发展的农业县。
(1)、农业
苍溪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副业为辅助。
随着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苍溪县也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
其中种植业突出产品:雪梨、猕猴桃、川北明参(中药材)等;畜牧业、副业以兔猪饲养加工为主;观光农业代表:天新现代农业园区(全省50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之一)、白桥坝现代农业园区、三井现代农业园区及芥子坝现代农业园区等。
(2)、工业
针对工业来说,苍溪县是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内地城市。
由于地理地势条件、原料燃料及经济基础水平等原因,苍溪县的工业发展处于加工业为主阶段,较其他城市来说,工业仍是一薄弱环节。
不能作为主导产业。
(3)、服务业
苍溪服务业主要部门是饮食业,城市内部饮食餐馆比例较大。
但其服务范围以本地人口为主,不能有效的带动资金流入本地。
不能作为主导产业。
二、主导产业含义
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
确定主导产业后,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它们能带动国民
经济实现较快地增长。
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苍溪县主导产业分析
近年来,苍溪坚持把“1+3”(以红心猕猴桃为领军,苍溪梨、兔、猪为骨干)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传统农业县的经济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未来几年,立志将苍溪县建成全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全国天然气资源转化第一县。
魅力梨乡日渐成为客商所期盼的政策洼地、投资宝地和东部产业转移的优秀承接地。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苍溪充分利用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猕猴桃,走出了一条具有苍溪特色的猕猴桃之路,被四川省特产协会命名为“四川省猕猴桃之乡”。
2004年3月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产品,7月通过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今年苍溪县红心猕猴桃栽植面积达16万亩,鲜果产量突破5万吨,总产值超8亿元。
先后引进和培育了香港日昇、四川毅力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家,组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49个,开发猕猴桃果酱、汁、酒、果脯6大系列20多种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先后取得绿色食品认证,获得“四川省特色旅游商品金奖”。
猕猴桃产业从以下三个方面带动苍溪经济增长:
1、主导产业的回顾影响:
作为第一产业,猕猴桃的生产资料主要是土地与劳动力。
苍溪县种植猕猴桃已有20多年历史,全县已建起20个猕猴桃基地,栽植面积达到32000亩。
其中:红阳猕猴桃系列12000亩,年产鲜果1500吨,主要分布在歧坪、东溪、高坡等海拔600—900米的地区;海沃特1000亩,年产鲜果600吨,主要分布在三溪口林场、彭店、东溪、三川等海拔900—1000米的地区;川猕1、2、3、4号和新观2号等地方品种19000亩,年产鲜果2000多吨,广泛分布在全县20个基地乡镇。
大量的种植猕猴桃,在另一方面适当地解决人口问题。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在家种植,不必背井离乡;还有一些人从事猕猴桃产业的连锁行业,解决城市人口就业问题。
全县以猕猴桃种植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果农达到7.2万户,占在家种田农户总数的50%以上。
2、主导产业的前瞻影响:
目前,新西兰、中国、意大利、智利、希腊五大猕猴桃主产国差不多占了世界猕猴桃种植面积的90%,其中中国就占了将近50%。
从国际、国内比较中选取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具有较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
而在猕猴桃的国际贸易中,出口额排名第一是新西兰。
虽说中国的种植面积差不多占世界一半但它的可比进出口指数(NTB)仅为-0.85,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猕猴桃在国际市场上位竞争力极差或强比较劣势产品。
苍溪县的猕猴桃产业发展至今,现已成为我县的核心农业产业。
其种植规模、品种、产量、出口额等在中国猕猴桃市场中已处领先地位。
但在国际市场上,参照新西兰、意大利等猕猴桃生产相关数据,苍溪县猕猴桃在生产技术、科学研究、管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发展国际化的苍溪猕猴桃,这一战略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具有诱导作用。
据此成立了苍溪猕猴桃研究所,是在苍溪野生资源中选育出的珍稀品种红阳猕猴桃,又名红心果,为中国特有!
3、主导产业的旁侧影响:
猕猴桃产业的连锁发展:猕猴桃加工、猕猴桃销售等,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苍溪县现有猕猴桃加工龙头企业一家,即:苍溪县猕猴桃食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现有员工66人,流动资金50万元,技改投入2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1万吨。
公司主要以猕猴桃野生果、残次果为原料,开发生产浓缩制品、果汁饮料、核桃花生乳、果味饮料等4个系列20多个品种,注册“梁公子”牌商标。
2004年收购猕猴桃200多吨、雪梨100多吨,生产销售饮料1800多吨,销售收入524万元。
2005年1—4月已生产700多吨,销售收入210万元,全年预计销售收入700万元。
产品主要销往贵州、重庆等地和广元、南充、汉中等周边市场,今年又开拓了成都、西宁、南宁等省外市场。
实行订单生产,采用经销商营运方式,产品销路好,产销率达95%以上。
目前,我县猕猴桃销售主要以鲜果为主,另有少量经县猕猴桃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后出售。
2004年销售去向及数量为:一是销往本地及周边县市1600多吨;二是县猕猴桃食品有限公司收购加工200多吨;三是销往中国台北、香港、上海、北京、重庆、成都等地约200吨;四是外销日本、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南
非、英国等地约100吨。
苍溪依托优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寻优选择自主培育的富硒富锌、被誉为“人间健康智慧果”的红心猕猴桃作为增收富民的领军产业,提出了“建成全国最大的供货基地、最优的品牌品质、最精的产业文化”发展目标,规划用3—5年时间全县发展猕猴桃50万亩,建设25万吨仓贮物流中心和15万吨猕猴桃精深加工生产线,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培育全国首个猕猴桃百亿产业,实现80%的农民从猕猴桃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
综上所述,苍溪县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使苍溪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2010100321
李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