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0.03 KB
- 文档页数:3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第一章:气温概述1.1 气温的概念1.2 气温的计量单位1.3 气温的重要性第二章:气温的测量2.1 气温测量的方法2.2 气温计的使用2.3 气温测量的注意事项第三章:气温的变化原因3.1 纬度的影响3.2 海陆分布的影响3.3 地形的影响3.4 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第四章:气温的分布规律4.1 纬度带划分与气温分布4.2 海陆分布与气温分布4.3 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4.4 人类活动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第五章:气温与生活5.1 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5.2 气温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5.3 气温与节能减排5.4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第六章: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6.1 历史气温变化概述6.2 现代气温变化的特点6.3 全球变暖的证据6.4 未来气温变化的预测第七章:气候变化的影响7.1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7.2 冰川融化与海平面上升7.3 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7.4 农业生产的变动第八章:气候系统中的其他因素8.1 大气环流的作用8.2 海洋温度变化的影响8.3 地球辐射平衡8.4 碳循环与温室效应第九章: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9.1 国际合作与协议9.2 国家政策与法规9.3 科技创新与应用9.4 公众参与与教育第十章:气温变化的教育与传播10.1 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0.2 气候变化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0.3 气候变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10.4 提高公众气候变化意识的实践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气温的概念与测量补充说明:气温是大气中温度的一种表现,通常使用摄氏度(°C)作为计量单位。
测量气温的工具主要有温度计、红外线测温仪等。
在不同环境下,测量气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重点二:气温的变化原因补充说明:纬度是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
海陆分布、地形以及人类活动也会对局部地区的气温产生影响。
例如,海洋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山区气温变化较大,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会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进而影响气温。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教案标题: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目标:1. 了解气温的概念,并能够解释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原因。
2. 掌握测量和表示气温的方法。
3. 能够分析气温数据,理解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和地理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1. 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气温的变化原因和季节性变化规律。
3. 气温的地理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气温测量仪器,如温度计。
3. 气温数据图表和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气温变化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气温数据图表,引起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有没有观察到气温的变化?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二、讲解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10分钟)1. 通过课件和示意图,讲解气温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温度计等。
2. 示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和室外的气温,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探究气温的变化原因和季节性变化规律(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气温的变化原因,如太阳辐射、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2. 展示气温季节性变化的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气温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四、分析气温的地理分布规律(15分钟)1. 展示气温地理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气温地理分布规律的原因,如纬度、海洋暖流等因素的影响。
五、小结与展望(5分钟)1. 复习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以及气温的变化原因和季节性变化规律。
2. 引导学生思考气温的地理分布规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展望下节课将学习气候与气温的关系。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气温测量实验,比较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气温变化情况。
2. 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的气温数据,并制作气温变化图表或地图。
3.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地形和海洋对气温的影响。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概念理解: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要求学生解释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原因和规律。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掌握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温现象。
二、教学内容1. 气温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
2. 气温的变化规律: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
3. 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等。
4. 生活中的气温现象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2. 难点:气温分布图的解读,生活中的气温现象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气温的概念、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2. 利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气温分布图,理解气温分布的特点。
3. 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温现象。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气温分布图、气象数据等教学素材。
2. 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以便进行实例分析。
六、气温的测量与记录1. 气温的测量工具及方法2. 气温的记录与资料整理七、气温日变化与季节变化1. 气温日变化规律2. 气温季节变化规律八、世界气温分布特点1. 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2. 海陆对气温分布的影响3. 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4. 洋流对气温分布的影响九、我国气温分布特点1. 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2. 海陆对气温分布的影响3. 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十、气候变化与气温关系1. 气候变化的原因2. 气候变化对气温的影响十一、生活中的气温现象1. 城市热岛效应2. 海拔高度与气温的关系3.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十二、气温与人类活动1. 气温对农业的影响2. 气温对健康的影响3. 气温对交通的影响十三、气温变化的应对措施1. 节能减排2. 适应气候变化3. 保护生态环境十四、拓展与实践1. 收集不同地区的气温数据,分析其分布特点。
2. 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工作的实际情况。
十五、教学反思与评价1. 学生对气温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气温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3. 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解释生活中气温现象的能力六、气温的测量与记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气温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学会正确记录和整理气温数据。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单位。
2. 使学生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气温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气候现象的认识,培养其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气温的概念及其单位2.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3.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4. 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5. 气温数据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2. 难点:气温数据的应用,气候现象与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气温的变化规律。
2. 利用图表分析法,直观展示气温的分布特点。
3.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气温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气温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的变化现象。
2. 讲授:介绍气温的概念及其单位,讲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 分析:让学生观察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
4. 实践:让学生运用气温数据进行分析,如预测未来气温变化等。
5.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保建议。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温变化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气温概念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练习题:批改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气温数据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 学生报告:让学生就气温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报告,评估其表达和归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气温变化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
2. 气温分布图:用于分析气温分布特点。
3. 气温数据资料:用于学生实践环节。
4. 环保案例:用于讨论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气象学的了解。
2. 组织户外气象观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气温变化。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点;2.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和单位;3.能够分析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气温的定义和测量方法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的平均动能,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气温的测量方法有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2. 气温的变化规律气温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球自转、公转、大气环流、地形、海洋等。
气温的变化规律包括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长期变化。
(1)日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是指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通常表现为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的现象。
这是因为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吸收的热量多,而夜晚地面散热快,气温降低。
(2)季节变化气温的季节变化是指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通常表现为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的现象。
这是因为夏季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烈,而冬季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
(3)年际变化气温的年际变化是指多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通常表现为几年或几十年的周期性变化。
这是因为大气环流、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4)长期变化气温的长期变化是指几百年或几千年的气温变化。
通常表现为气温的升高或降低。
这是因为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特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纬度、海拔、地形、海洋等。
气温的分布特点包括纬度带状分布、海陆分布、高山低谷分布等。
(1)纬度带状分布气温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呈现出纬度带状分布的特点。
赤道附近气温高,极地地区气温低。
(2)海陆分布海洋的热容量大,散热慢,气温变化较小;而陆地的热容量小,散热快,气温变化较大。
因此,海洋附近气温较稳定,而内陆地区气温变化较大。
(3)高山低谷分布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呈现出高山低谷分布的特点。
山顶气温低,山脚气温高。
4. 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气温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响。
气温升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川融化、气候变化等问题,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带来负面影响。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材分析上一节刚学过的天气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变化知识的基础。
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空间分布三方面。
本节教材与下一节教材一起,是对第一节有关天气知识的引申,更重要的是作为第四节气候知识的基础。
教材讲述气温,内容上更多是指向气候而非天气。
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更好地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2.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 根据某地区气温数据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据此说出气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 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
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2. 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分析家乡气温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对不同气温条件的辩证分析,了解自然规律的美,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气温计。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课件展示夏季北极景观图和海南景观图。
气温分布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影响因素是什么?今天我们学习气温的分布。
板书:三、等温线图【讲授新课】师: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
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师:气温相等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即:同一条等温线上的点气温相同)。
它的特点:①同线等温;②等温线是平滑的曲线;③等温线不能交叉;④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差相同,即等温差。
师:等温线如何绘制呢?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阅读课本找出定义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思与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取获取的知识读图:计算:(8℃+ 16℃ + 12℃ + 4℃)÷4=10 ℃读图:计算:30.5℃-24.5℃=6 ℃读图:计算:25℃-(-5 )℃=30 ℃(六)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1)根据表及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步骤,绘制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根据绘制的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变化特点。
探究二:气温的分布(一)等温线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直观表示世界各地的冷热状况。
认识亚历山大·冯·洪堡(二)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举一反三:根据等高线的判读方法判读等温线(三)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分析:(1)结合等温线的变化,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2)对比陆地等温线与海洋等温线的差异。
2.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相比哪一个更密集?说明什么?小试牛刀:结合题目,完成相关内容。
为人类的科技发展点赞小组合作:读图分析:分析作答: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密集,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大。
读图:一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3.观察1月份和7月份陆地等温线的凸出方向。
口诀简记:一陆南,七陆北难点突破:该图表示是_____半球___ 季季节的等温线的分布图,请说明理由。
(四)模拟实验用模拟实验解释海洋和陆地气温变化的差异明确步骤提出问题七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小组合作:观看视频,了解实验做实验结合实验回答问题。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单位。
2. 使学生掌握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
3.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 培养学生运用气象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气温分布规律的成因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气温变化与分布的规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图像和数据。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气温变化与分布的相关图像和数据。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状况,了解气温的概念。
b. 讲解气温的计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2.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a. 展示一日之内气温的变化图像。
b. 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变化规律,分析原因。
c. 讲解气温日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3.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a. 展示一年之内气温的变化图像。
b. 引导学生观察气温年变化规律,分析原因。
c. 讲解气温年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4.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a. 展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像。
b. 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因素。
c. 讲解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5.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气温变化与分布的规律。
b. 强调气温变化与分布对生活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观察气温日变化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气温观测。
b. 每小时记录一次气温,连续记录一天。
c. 分析观测数据,得出气温日变化规律。
2. 活动二:探究气温年变化规律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气温观测。
b. 每月记录一次气温,连续记录一年。
c. 分析观测数据,得出气温年变化规律。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讲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内容。
本节教材,是对第一节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更是理解第四节气候的基础。
教材讲述气温,内容指向更多的是气候,因此,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量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气温及年较差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说出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的规律,比较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
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学会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并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气温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关注生活的意识;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根据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日变化及年变化规律【难点】: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学情分析】通过近两个月的地理知识的学习,虽然学生对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生年龄又比较小,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加上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少,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顺利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教法】鉴于本节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启发式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的了解气温的变化及通过亲自动手绘制气温曲线图找到成就感。
【学法】小组合作法,读图分析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绘图资料板书设计:气温的变化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温的概念及其单位;(2)掌握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基本规律;(3)了解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气温数据,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2)利用地图和图表,观察世界气温分布;(3)探讨气温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气候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气温的变化规律;(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1)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具体计算;(2)世界气温分布图的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气温变化数据表格;(2)世界气温分布图;(3)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工具:(1)投影仪;(2)白板;(3)彩笔、直尺等绘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什么是气温?我们如何衡量气温?(2)引导学生回顾气温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探究气温的变化规律:(1)分组讨论:同学们观察过气温的变化吗?有什么发现?(2)汇报讨论成果:气温有日变化和年变化,分别受哪些因素影响?(3)教师讲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3. 观察世界气温分布:(1)展示世界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提问:世界气温分布有哪些特点?受哪些因素影响?(3)教师讲解: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4. 实践与应用:(1)小组活动:根据气温数据,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2)课堂讨论:气温变化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气温数据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和世界气温分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续):6. 教学内容:(1)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数据,了解其变化规律;(2)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气温变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3)了解气候带的划分及其与气温分布的关系。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道气温的概念及单位、测量工具;2. 学会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3.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并且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等温线图,并且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三、教学策略气温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
这一节主要讲述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两个方面的内容。
教材分别从日变化和年变化两个方面讲述气温的变化,从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个方面讲述气温的分布。
在“气温的变化”中有以下几个要点:1.什么是气温;2.气温的表达方式;3.气温的变化及气温曲线图,为此教学活动中设计了“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掌握绘制气温曲线图的能力,同时提高读图能力,掌握绘制和阅读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流程五、当堂练习1.我国西部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是()A.降水量少B.气温日变化大C.气温年变化大D.平均气温2.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月气温出现在()A. 1月B. 2月C. 7月D. 8月3.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低温出现在( )A. 1月B. 2月C. 7月D. 8月某中学的气象活动小组测得学校某天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6℃、16℃、14℃、4℃根据相关材料完成4~5题。
4.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最有可能是()A. 8℃B. 12℃C. 20℃D. 10℃5.该日的平均气温是()A. 12℃B. 10℃C. 11℃D. 15℃答案:B;C;D;B;B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气温的概念及测量二、气温的变化三、气温曲线图的绘制《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第2课时四、教学目标1.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等温线图。
2.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世界的天气【教课目的】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培育学生读图,用图及简单的画图能力。
【教课要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散布图。
【教课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教课准备】教师可在上本节课前将学生疏成三组 (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 ) ,让学生注意收听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每个小组分别关注一天的天气状况,每组代表作好记录并填在以下表格中间。
天气状况阴晴状况风力大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时间第一天次日第三天【第一课时】【教课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关注当日的天气状况,那么,每日的天气状况又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略 )请同学们取出你们自己记录的天气状况表格,而后看看,在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是风力,阴天、晴日,仍是气温?( 同学们踊跃讲话,畅所欲言,答案不是固定的,只需合理,都应该鼓舞与指引,还可以调动讲堂氛围 )此刻天气渐渐转凉了,变冷了,我很想知道什么时候气温降到很低了,便可能会下雪,你们想不想知道呀?所以,今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气温的相关知识。
气温的变化看图,请读出一天中, 8 时、14 时、 20 时、 2 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这个图中,你能察看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均匀气温吗?大屏幕投影:看一看( 学生小组合作达成,很简单地就能得出答案,还培育了学生的察看能力和剖析问题的能力 )既然一天中间,会有最高气平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一样的时辰测出来的气温是否是同样的呢?下边,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横线上填出几个字,来归纳一下气温状况。
大屏幕投影:午晨,冬夏在一天中,一年中,我们这里的气温是否是同样的?那么,此刻,这个季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中国与澳大利亚的气温又是否是同样的呢?由此,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
大屏幕投影:读一读想想学生经过认真察看、议论、比较,而后经过整理,可能得出以下结论:1.图的纵坐标都是表示气温,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地理教案(精选一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地理教案(精选一篇)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地理教案 1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较简单的天气形势图;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1课时气温的变化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通过学生谈气温的变化,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通过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气温及测定方法。
2.学会初步绘制和判读气温曲线图。
3.初步了解气温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难点: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和判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三、学习任务二教学模块师生活动1.日变化教师:观察教材第73页图4.8气温日变化,找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时间,计算气温日较差。
学生:读图,讨论,计算。
最高气温约31°C,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约24°C,出现在4时左右。
气温日较差=31°C-24°C=7°C。
教师讲解:由此可见,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也就是午后2时左右。
该图表示的是夏季气温,最低气温应该在日出前后,故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4时左右。
教师拓展:观察下列两幅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差异。
A图中的曲线弯曲程度大,气温日较差大;B图中的曲线弯曲程度小,气温日较差小。
2.年变化教师:观察教材第73页图4.9气温年变化,找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时间,计算气温年较差。
学生:读图,讨论,计算。
最高气温约24°C,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约-4°C,出现在1月,年较差为24-(-4)=28°C。
教师讲解:海陆性质不同,因此气温变化不同。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气温,通常陆地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青岛六十五中学郭成强
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与气温的分布。
具体知识点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了解气候特点,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
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 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家乡气温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不同气温条件的辩证分析,了解自然规律的美,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难点
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
教学准备
1•温度计、学生绘图用坐标和气温资料。
2•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步骤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一、气温的观测
1.由不同人对气温的感受不同导入气温的观 测工具一温度计,并介绍摄氏度的来历。
2•你知道气温是如何测量的吗?
导入百叶箱的介绍和温度计的使用。
找学生 阅读课件中百叶箱的说明。
3.教师演示几种错误的温度计使用方法,然 后由学生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
4•我们该如何来测定一天的气温呢? (1) 观测的次数及时间 (2)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3) 由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得 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5. 如何来表示所观测到的气温资料呢? 我们先学看一幅来自气象部门的坐标图。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表格,并导出气温日较差 概念。
“早穿皮袄午穿纱……”分析
6. 一年当中气温的变化又是如何表示的呢? (1) 引导学生绘制,并总结评价
(2) 引导学生读四幅不同温度带的气温曲线 图,并总结读图方法。
1. 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温度计的读取方法。
2. 了解百叶箱及温度计的使用要求。
参与课
堂试读温度计的活动。
3. 演示并总结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4. 一天观测几次?什么时间?
思考得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
算方法。
5. 观察思考一下问题: (1) 表示多长时间的气温变化 ? (2) 最高温、最低温多少?出现在何时? (3)
计算:最咼温和最低温的差
思考回答
6. 绘制年气温变化曲线图 (1) 根据课件显示分组讨论 (2)
分析总结读图方法
承转:
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只能反映某地随时间的气温变化规律,
而我们往往需
要了解某个区域,甚至全球的气温变化规律,那又该如何表示一定区域内气温的水平分布 呢?
、气温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