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刃针疗法为主三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
阚兴顶;陈磊
【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
【年(卷),期】2013(022)003
【总页数】1页(P24)
【作者】阚兴顶;陈磊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国贸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骨伤康复科,海南海口570125;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科,广东广州44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
【相关文献】
1.分析刃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高爱华;张润嘎;高建彬;赵玉昌
2.刃针松解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 农泽宁
3.刃针松解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农泽宁
4.刃针疗法为主三联治疗寰枢关节错位96例 [J], 阚兴顶;童二勇;王壮强
5.经皮激光减压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J], 陈立;温元强;温伯平;张志毅;何桂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利与弊
优点
在医疗领域中,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正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选择。
以下
是一些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优点:
1.微创手术:小针刀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具有创
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痛苦较小。
2.准确性: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时可以精准调节手术部位,减少对
周围组织的损伤,有助于手术的精准性。
3.疗效显著:小针刀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症状,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4.短期效果:手术后患者通常可以很快感受到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术后康复过程相对快速。
缺点
尽管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认真考虑:
1.费用较高:小针刀手术的费用相比传统治疗方式较高,因此可能会
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
2.手术风险: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小针刀治疗同样如此。
术
后可能出现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
3.依赖专业人员:小针刀治疗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术后的康复过程也需要他们的长期指导和监护。
4.效果不一:小针刀治疗的效果会因患者病情、手术操作技巧等多方
面因素而有所不同,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疗效。
结论
综上所述,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在现代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优点主要
体现在微创、准确、疗效显著、术后短期效果,但也存在着费用较高、手术风险、依赖专业人员和效果不一等缺点。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当充分了解小针刀手术的利弊,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希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针刀手术能够更好地为腰间盘突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弧刃针(Arc edge needle,AEN),又名弧刃针刀(Arc edgeneedle-scalpel,AENS)、微型弧刃手术刀(简称“微刀”)(Micro arc edge scalpel,MAES)、弧刃针灸针,由王学昌医生发明,是针灸针、手术刀、注射针创造性的结合,是针灸医学、软组织外科学、针刀医学、注射疗法的创新成果,是中国古老的针灸疗法在当代的重要继承和创新。
弧刃针有多种形状、多种结构、多种规格,市场现常用的弧刃针形如注射针、针体中空、远端为V形弧刃结构,具有针灸针、针刀、注射针、手术刀四种功能,十八大优点。
微创针具有四个评价指标:“损伤程度、疼痛评分、松解力度、经络刺激强度”,一般地,粗的针具“松解力度、经络刺激强度”大,但相应的“损伤程度、疼痛评分”也高,细的针具“损伤程度、疼痛评分”小,但响应的“松解力度、经络刺激强度”也小,而弧刃针能够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指标,是上述四个评价指标的创造性的结合,完美地优化。
弧刃针十八大优点1、锋利直径0.7mm的弧刃针刀,刃口却只有0.2mm,这使得在进入人体深部时,阻力小,更为锋利。
2、微痛弧刃针刃口只有0.2mm,相对仅有0.2mm针灸针的微痛。
3、能够以对最小的组织创伤达到最大的松解效果弧刃针的刃实际为“弧”刃及“V”形刃的复合结构,其刃长相对较大(1.099mm),故可“以0.2mm的刃口、 0.7mm的损伤、达到1.099mm的松解效果”。
4、能够以相对最小的疼痛达到最大的经络刺激强度弧刃针的刃口仅有0.2mm,但其刃长相对较大(1.099mm),故可“以0.2mm针灸针样的微痛、达到1.099mm的松解效果”。
5、不易损伤血管神经和现有技术相比,就像农村家庭所用“尖头铁锹”与“平头铁锹”一样:血管神经可以顺着“弧”刃及“V”形刃的复合结构两侧躲避,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血管神经的损伤。
6、操作更简单由于弧形刀刃的特点,传统针刀刀法的“十”字切割和“米”字切割等得以彻底简化为“一”字切割,减少了组织损伤、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医生的操作治疗时间、缩短了患者康复时间,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针刀革命。
针灸中的刃针(超微针刀)疗法随着当今医学界对中医文化的重视和需求,我国的中医文化开始多样化的呈现在众人眼中。
其中的针灸文化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我国拥有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针灸起源于中国,传承悠久,并且在不断创新,像电热针,毫针刺法,刃针、圆利针等,都是对于针灸疗法的一个发展创新。
什么是刃针(超微针刀)疗法刃针疗法也叫超微针刀,医生运用刀口只有0.4cm的极小的刀锋,切割人体劳损处的筋膜,或人体非固有的软组织支持结构系统,达到松解肌肉、肌腱、皮神经、交感神经、运动神经的目的,使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的一种疗法。
该疗法具有痛苦小,风险小,操作简单,真正做到了简、便、效、廉的医法宗旨,为软组织损伤开辟了一条思路,更加高效的治疗这方面疾病。
刃针(超微针刀)疗法相对于微创治疗的特点有哪些?1、刀口只有0.4mm,每个切割点最多切割3刀,做到最小损伤。
2、治疗时进针深度为1.0 cm左右,不会刺激、影响到其他功能。
3、刃针治疗因为和针灸一样没有太大疼痛感,所以不用麻药。
4、以切割深浅筋膜为主,切断即可,做到安全可靠。
5、疗效迅速,立竿见影。
6、刀法以切断为主,所以有的筋膜韧带不能切割,不伤根本。
7、术后不会存在感染的风险,可当天洗澡等正常活动。
刃针(超微针刀)的治疗骨伤疾病的安全性我们人体的筋膜或人体非固有支持系统,一般位于浅层或皮下。
刃针松解时进刀深度最多只有1cm。
治疗时将这些筋膜或肌腱的附属部分切断,或部分切断,所以并不影响其运动功能,对人体运动功能不会造成太多的伤害。
另外,重要的神经、血管一般都位于人体较深部位。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梅梦良主任指出1cm的切割深度不会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刀法非常安全,极大地保证了患者及医生的安全。
刀法中因为刀口小,治疗时无需打麻药。
少了这一环节,也避免了麻醉的风险。
四、刃针(超微针刀)疗法的原理因为患病程度、病种不同,治疗时会结合病人痛的部位,什么动作痛,来分析此动作所参与的肌肉或其他组织,先处理力量小,肌力小的肌肉,再处理较大的肌肉,从易到难。
刃针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刃针技术刃针技术是以《灵枢》“解结”的理论为指导,以减压为主要作用的中医临床操作方法。
主要治疗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以及影响内脏器官所致的功能性症状。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定位按经络或肌肉走向切循,触找压痛和异常改变点,用定点笔标记。
(二)消毒局部常规消毒。
(三)进针1.手指按压并捏住套管,快速叩击穿过皮肤,患者无明显疼痛感。
2.按浅筋膜―深筋膜―肌肉―骨面的顺序,逐层深入。
通过阻力突然减小的“落空感”来判断层次。
(四)切刺1.纵行切刺:与针刃一致的方向,在病灶层间断切刺数下。
2.横行切刺:与针刃垂直的方向,在病灶层间断切刺数下。
3.十字切刺:先与针刃一致的方向,在病灶层切刺一下;随即退出病灶层,调转针刃90度,再切刺病灶层一下。
(五)出针用纱布块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稍按压贴无菌敷料。
二、常见疾病的刃针技术(一)项痹病(椎动脉型)项痹病(椎动脉型),相当于西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椎动脉供血障碍。
本型的主要症状为,间歇性、与姿势和头部活动有关的眩晕,严重者猝倒。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与颈椎退变及血管的硬化有关。
本病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
【治则治法】在减压的基础上活血化瘀,使紧缩的肌肉放松,解除对椎动脉和/或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
【操作步骤】1.定位患者俯卧,胸部垫枕、头呈前屈位。
在以下部位切寻压痛和软组织异常改变:(1)枕骨下项线:有头后大、小直肌,头上斜肌附着。
多在天柱、风池、完骨、安眠、翳风穴附近。
(2)颈椎棘突旁:主要有浅层的项筋膜,中层的斜方肌上部和深层的关节囊。
多在颈夹脊线附近。
(3)胸椎棘突与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主要有浅层的胸腰筋膜,中层的斜方肌中部、骶棘肌和深层的横突棘肌。
多在膀胱经内侧线上的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穴附近。
2.常规消毒。
3.进针(1)枕骨下项线:与枕骨骨面垂直刺入。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的体会(1) 经正中入路:在病变下位棘间隙正中紧贴下位棘突偏患侧做定点标记。
刺入依次经过皮肤、皮下脂肪、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阻力感消失后再继续深入的同时微动针刀,以触及神经根鞘膜产生反射,此时病人患肢有突发触电放射感,并不由自主地颤动或抬起患肢,视为手术成功。
(2)经小关节间隙入路:因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故必须根据患者腰椎正位片等比例测量。
在病变下位棘间隙测量患侧小关节间隙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做定点标记,垂直皮肤进针刀,在刺入过程中可能触及上下小关节突骨质,可内外微调针刀寻找小关节间隙,阻力感消失后,证明针刀突破黄韧带进入侧隐窝,微动针刀,以刺激根鞘膜,病人患肢有突发触电样放射感,并不由自主地颤动或抬起患肢视为手术成功。
(3)经椎板外切迹入路:根据病人腰椎正位X片等比例测量,在病变棘间隙下位椎体的患侧椎板外切迹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结合病人反复触诊,做定点标记。
垂直皮肤进针刀,到达椎板后,针刀向外侧滑行,寻找椎板外切迹,沿外缘继续进针刀,有阻力感消失后,说明针刀突破黄韧带进入侧隐窝,微动针刀,刺激神经根鞘膜,病人患肢有突发触电样放射感,并不由自主地颤动或抬起患肢,视为手术成功。
(4)经小关节外缘入路:根据患者腰椎正位X片或CT片等比例测量病变下位棘间隙患侧小关节外缘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结合病人反复触诊做定点标记。
垂直皮肤刺入,在刺入过程中可能触及上关节突骨质,可向外微调针刀继续深入,以刺激神经根鞘膜,病人有突发触电样放射感,并不由自主地颤动或抬起患肢,视为手术成功。
手术中注意的事项1.一般情况下针刀突破黄韧带即有明显的落空感,继续刺入,微动针刀患肢可突发弹起或触电样窜麻。
对针刀穿过棘间韧带,黄韧带的突破感、肥胖患者皮下脂肪的突破感、老年患者黄韧带之钙化与骨性组织之硬度,要手感清楚,应反复体会。
2.针刀确实入椎管内,患者未有反应,摸索前进同时纵向摆动针刀致针锋微动,亦未有反应,应即刻退出针刀于皮外,不可强求。
刃针疗法刃针疗法(刃针微创术),是中国中医骨伤科专家田纪钧教授,在传统九针基础上结合针刀疗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慢性颈臂腰腿痛的独特方法。
它它以中医经筋学说和现代解剖学以及现代生物力学为基础,以软组织损伤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刃针切刺和牵拉治疗为主治治疗手段。
临床上使用刃针进行治疗各种痛证,有着非常满意的效果。
技术特点1、更微创:刃针体直径较现有的各种针(刀)具的针体直径都要细,从微创角度出发更有优势。
2、安全有效:由于针体较细,针刃并非特别锋利,所以损伤神经、动静脉的可能性要小,万一不慎误伤也不致造成严重后果。
此外,治疗过程中都不免要穿过正常组织,刃针可以将这种副损伤降低到最小,同时正由于有安全作为前提,便可以充分进行治疗,而更容易取得理想疗效。
3、痛苦小:由于针细,又应用套管叩击法进针,使进皮时疼痛相对减轻,而进行治疗时针感又不弱于其它针(刀)具。
4、多点治疗:由于针细、刃小和针法微创,每次治疗可选取更多的点,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适应症广:除其它针(刀)具疗法主要治疗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和疾患外,由于引入“信息医疗学”内容,而对内科病、神经科病、皮肤病等也有治疗作用。
6、患者易于接受:临床观察表明,患者的刃针的“恐惧”大大小于其它针(刀)具,再加之以上特点,使刃针疗法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适应症1、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2、骨关节炎、外伤性滑膜炎、腱鞘炎、肌肉筋膜炎、增生性关节炎、周围神经卡压征、骨—纤维管卡压综合症、颈椎综合症、腰椎综合征、骨骺炎、软组织损伤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脊柱相关疾病。
3、风湿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等3、部分内科、骨外科、妇科、皮肤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疾患。
如:中风后遗症、乳腺增生、痤疮、雀斑等。
近8年刃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5-27T08:37:12.86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6期作者:刘东1 唐嫣蔓2 鄢路洲3[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影响劳动力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可采用针灸刘东1 唐嫣蔓2 鄢路洲3(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 600075;2.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3.自贡市中医医院,四川自贡643000)[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影响劳动力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可采用针灸、牵引、理疗、针刀等治疗方法,具有治疗时间长、症状易反复、病人依从性差等弊端,目前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近八年刃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治中能够更合理灵活地联合其他疗法临床使用刃针治疗方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刃针治疗;研究进展LDH是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突向椎管内,压迫和刺激神经根而发生根性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腿痛原因之一,我国成人腰痛患病率占有很大比重[1],且LDH与职业、体育运动、遗传等因素均有密切联系;妊娠、肥胖、吸烟等都是诱发因素[2]。
笔者查阅文献对近8年来刃针为主治疗LDH有价值的临床研究做综述性分析。
1单纯刃针治疗郑雷刚[3]等的研究采用斜圆刃针对比普通针灸治疗100例LDH。
斜圆刃针研究组选择在腰臀部压痛明显的点及肌肉条索处为主要操作点进行针刺操作,针刃方向需与肌肉下位方向相同,进针快速且垂直皮肤,针对不同针下滞涩紧张程度适当调整针刺数。
针刺对照组根据经络辨证选取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位,常规针刺得气,平补平泻手法治疗。
10天治疗完成后显示斜圆刃针研究组治愈16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26例,总有效率72.0%。
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摘要: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机制与诊断要点出发, 通过刃针疗法应⽤举例说明其发展前景, 且针对各不同针型特点与机理进⾏了简要阐述。
关键字:腰椎间盘突出症; 刃针; 微针⼑; ⼩针⼑; 中医⾻伤;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DH) 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变、损伤、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 ⽽出现以腰腿痛为主症的⼀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是⾻伤科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流⾏病学调查显⽰, 美国腰腿痛发病率在20%~30%之间, 45~65岁是其⾼发年龄;我国区域性临床流⾏病学调查显⽰, 腰腿痛发病率在11.5%~13.6%之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占其中的10%~15%, 据此估计我国2 000万以上⼈⼝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和⼿术治疗⽅法⾮常多。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慢性疼痛导致⾏动受限、劳动能⼒丧失及残障,其病程迁延难愈会引起患者⼼理⾏为受累, 危害⼈类健康。
我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 城市化及⽣活⽅式的改变,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发病⼈群也趋向年轻化。
因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突破的重要任务。
1 病理机制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许多称谓, 如腰椎间盘膨出症、腰椎间盘脱出症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并不是椎间盘在脊椎⾻上滑动或移动, 它只是椎间盘突出的内部物质, 从⾥⾯“滑出”。
在腰椎间盘中保护凝胶状髓核的纤维环, 由于⽼化和磨损, 失去了部分使其保持柔软和海绵状态的液体。
这些纤维环往往变得更平、更硬。
这种被称为椎间盘退化的过程在⽣命早期就开始了, 在成年早期可以在成像测试中发现。
⽽当脊柱继续受压时, 纤维环的外环可能会膨胀、破裂或撕裂。
如果这发⽣在下腰部, 椎间盘突出可能会压迫到附近的脊髓神经根, 或者是来⾃内部的炎症物质会刺激神经, 其结果是引起臀部和腿部疼痛。
弧刃针疗法电子版(弧刃针疗法的适应证)弧刃针是手术刀、针刀、注射针、针灸针创造性的结合,是外科学、针刀医学、注射疗法、针灸医学和微创技术的创新成果,同时拥有针灸针效应、微创手术松解、注射、抽液、皮下刺扫、皮下扫散、神经刺激等多种功能或作用。
因此,弧刃针疗法适应证较为复杂,根据作用机理分类,适应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微创手术松解的适应证各种软组织损伤类疾病,包括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部分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急性发作。
常见疾病如下:1.颈肩腰腿疼痛①各种软组织急、慢性疼痛:落枕、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或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滑膜炎、滑囊炎、腱鞘囊肿、腱鞘炎、肩周炎、肩袖损伤、网球肘、各种软组织损伤等。
②脊柱及骨关节性疼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盘源性腰痛、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脊神经后支嵌压综合征、腰椎管狭窄症、膝关节骨关节炎、踝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足跟痛、创伤性关节炎等。
2.头面部疾病头痛、面痛、头晕、头昏、头沉、头不清醒。
3.骨纤维管嵌压综合征(肌腱、血管或神经嵌压综合征)腱鞘炎、胸小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踝管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等卡压类疾病。
(注:需要处理的不是肌腱、血管和神经,而是缩窄肥厚的腱鞘、胸小肌腱、腕横韧带、分裂韧带、腹股沟韧带等。
)4.部分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5.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腱鞘囊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6.部分内科、骨科、妇科、儿科、肛肠科、皮肤科、美容科等疾病。
7.非疾病类瘦脸、含胸、部分关节矫形(如膝关节早期的非特异性轻度屈曲挛缩)等。
8.其他。
(二)注射疗法的适应证1.传统注射疗法或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凡适合软组织注射、腔隙注射(关节腔、腱鞘内、硬膜外腔、侧隐窝、椎间孔、骨纤维管)以及神经阻滞(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等,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神经阻滞)者,皆可采用弧刃针注射。
刃针技术相关特点刃针技术是一种用于治疗疼痛和促进身体自愈的传统医学技术,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特点,并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
一、综合疗效显著刃针技术综合运用了针刺、切割、灸烧等手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改善病症。
刃针技术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身体内部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疗效持久与一般的针灸疗法相比,刃针技术的疗效更持久。
因为刃针技术通过切割和灸烧,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康复过程。
这样,刃针技术治疗的效果可以更加持久,减少了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三、操作简便刃针技术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仪器,仅需要一把尖锐的刃针和一些简单的灸具即可。
因此,刃针技术的操作非常简便,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无论是医院还是家庭。
四、疗效可调控刃针技术的手法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调控。
例如,刺针可以选择刺入的深度和方向,切割可以控制切割的大小和位置,灸烧可以调整灸烧的温度和时间。
这样,治疗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提高疗效并减少不适。
五、适应病症广泛刃针技术适用于各种疾病,尤其擅长治疗疼痛和慢性病。
例如,刃针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疼痛症状,也可以改善失眠、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此外,刃针技术还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等,对慢性病患者也有显著的疗效。
六、安全性高刃针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有效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刃针技术的治疗师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患者的病情。
此外,刃针技术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感觉进行调整,确保治疗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七、可个性化定制刃针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
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病史、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治愈的可能性。
刃针技术具有综合疗效显著、疗效持久、操作简便、疗效可调控、适应病症广泛、安全性高和可个性化定制等特点。
孤刃针的临床应用孤刃针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孤刃针起源于古代医籍,其原理是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法将金属针刺入特定的穴位,达到调整身体能量平衡,促进气血流通,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孤刃针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一、孤刃针的历史孤刃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典籍,最早可以在《黄帝内经》等古籍中找到相关记载。
孤刃针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
传统上,孤刃针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使用,是一种高难度的针灸技术。
二、1. 治疗针灸疼痛症状:孤刃针可以用来治疗各类疼痛症状,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镇痛和止痛的作用。
2. 调理内脏功能:孤刃针在中医内科病症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刺激腧穴和络穴,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平衡,改善相关病症。
3. 改善精神状态:针灸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养生。
孤刃针在调节人体气血的同时,也可以调整人的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帮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
4. 提高免疫力:孤刃针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促进身体健康。
5. 预防疾病:除了治疗疾病,孤刃针也可以用来预防疾病。
通过定期针灸保健,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孤刃针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孤刃针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寻找合格的医师:孤刃针是一种专业技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才能施行。
患者在接受孤刃针治疗时,应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的中医师。
2. 个体差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于孤刃针治疗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在接受治疗前,建议向医师详细描述病情,合理安排治疗方案。
3. 注意卫生:在进行孤刃针治疗时,医师需要使用消毒过的针具,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患者也需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四、结语孤刃针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中华针刀网作者:田纪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发病率最高的疾患之一,手术治疗的比例越来越大。
以刃针治疗为主、配合药物等疗法的非手术治疗,适应相当多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而且有理想的疗效,患者乐于接受。
1释义
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受到不平衡的承重压力,使纤维环在薄弱处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或脊髓,引起坐骨神经痛或肌神经痛,称腰椎间盘突出症(也称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盘膨出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等)。
作为病名的统称,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腰椎间盘膨出症等可视为相同,可以通用;而作为病理分型,则各有病理改变,绝不能等同,因为治疗方法有异。
腰椎间盘膨出症,是纤维环少部分破裂,CT显示突出程度小、范围大、突出边缘光滑,治疗可试图使突出部分还纳或变小;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多部分破裂,CT显示突出程度大、范围小、突出边缘尚光滑,治疗可试图使突出部分变小,还纳则不大可能,或可使神经根移动避开突出物的应力最高点(即所谓“逃逸”法);腰椎间盘脱出症,是纤维环全部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CT显示突出程度大、范围小、突出边缘不光滑,治疗可试图使神经根移动避开突出物的应力最高点,但是已经不可能变小或还纳。
这在选择治疗方法上至关重要,临床上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发生意外的病例,都有可能与此有关。
2 诊断要点
2.1诊断依据
1.腿痛重于腰痛,腿痛呈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麻木。
3.直腿抬高较正常减少50%(或兼有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手指压拨胫神经,引起肢体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 阳性。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感觉减退、运动无力、肌肉萎缩、和反射减弱) 中的两种以上征象。
5.与临床检查水平一致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或MRI等。
当与以上四项检查结果一致时,有肯定诊断意义;不一致时则只有参考价值。
2.2定位诊断
1.不同?课谎导渑掏怀鲋⒌牧俅脖硐?
腰3、4之间椎间盘突出,表现的是腰4神经根受累。
疼痛在骶髂部、髋部、大腿前外侧、小腿前内侧,小腿前内侧麻木,伸膝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4、5之间椎间盘突出,表现腰5神经根受累。
疼痛在骶髂部、髋部、大腿和
小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或足背(包括拇趾)麻木,拇趾背伸无力,无反射改变。
腰5骶1之间椎间盘突出,表现骶1神经根受累。
疼痛在骶髂部、髋部、大腿、小腿部及足跟外侧,小腿及足外侧(包括外侧三足趾)麻木,偶有足跖屈及屈拇趾无力,踝反射减弱或消失。
2.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一般突出部位在腰4—5或腰5—骶1之间,表现马尾神经受累。
腰背部,双侧大、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小腿及足跟后侧以及肛门会阴部麻木,膀胱或肛门括约肌无力,踝反射消失或肛门反射消失。
3.不同病理机制的诊断:
坐骨神经径路及支配区疼痛,其病理机制为化学性神经根炎和/或神经缺血性病理效应(水肿)。
坐骨神经径路及支配区麻木,其病理机制为压迫性机制和/或牵拉性机制。
坐骨神经径路及支配区疼痛和麻木,其病理机制为化学性神经根炎和/或神经缺血性病理效应(水肿) 压迫性机制和/或牵拉性机制。
腰、背痛,其病理机制为窦椎神经受刺激。
3 刃针疗法治疗
3.1刃针疗法的治疗原则
化学性神经根炎,治疗宜选择中西药物口服,各种注射疗法,刃针疗法等消除无菌性炎症。
神经缺血性病理效应,治疗宜选择中西药物口服及输液脱水,刃针疗法。
压迫性机制,治疗宜选择牵引,后仰位按压手法(膨出、突出)或前屈位旋转手法,刃针疗法。
减小椎间盘内涨应力,或使神经根避开突出物涨应力最高点(“逃逸”)。
牵拉性机制,治疗宜选择牵引、后仰位按压手法(膨出、突出)或前屈位旋转手法,刃针疗法。
减小椎间盘内涨应力,或使神经根避开突出物涨应力最高点(“逃逸”)。
窦椎神经受刺激机制,治疗宜选择牵引,刃针疗法,减小椎间盘内涨应力。
3.2刃针疗法治疗部位
1.常用治疗部位
刃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是对有关病变软组织进行治疗,并非直接作用于椎间盘突出部分,可以说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一部分。
腰部两侧横突与棘突之间部分的肌肉(无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每侧选3-4个点,针刃与后正中线方向一致,达到肌肉层,纵行切割,留针15分钟。
膀胱经内侧线(棘突旁3--4cm左右)范围周边的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针刃与后正中线方向一致,达到肌肉层病灶处,纵行切割、横行切割、十字切割,针下局部松解感为度。
腰椎后关节囊或乳突(多伴有深压痛及下肢隐痛和不适感)处,棘突旁深压痛处入针,达关节囊,纵行切割、十字切割;再提针外斜,从上关节突上外方边缘行边缘切割。
横突(以腰3为多,常伴有压痛及硬结)处,切割重点在横突尖部背侧及外缘。
2. 按症状与损害软组织规律的治疗部位
腰椎、骶椎痛,是第4腰椎至第1骶椎间部位的深层肌及其附着点,外伤后遗
或劳损致无菌性炎症。
在第4腰椎至骶1棘旁骶棘肌或腰背筋膜浅层的压痛及软异改变处;腰2~5横突尖上下缘及棘突端部侧缘的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多裂、回旋肌附着点);髂后上棘处压痛及软软组织异常改变处(多裂肌附着点)。
腹压增加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加剧,为腰痛致腹直肌代偿性紧张,时久致痉挛,腹压增高时突然强力收缩、牵拉刺激腰肌紧张,神经根被牵拉移动而加剧。
常在腹直肌腱划、腹部肌肉、腰部牵拉痛处治疗。
腰肌僵硬与腰椎、骶椎活动不利或受限,为腰骶部软组织损害后的保护性肌痉挛。
治疗部位为腰3横突部、髂腰韧带起点(第5腰椎横突)、骶椎背面(骶棘肌起)、臀中肌及第1~5腰椎棘突(棘上韧带)。
脊柱腰段凸向患侧,是第4腰椎至第1骶椎的多裂肌、回旋肌损害或单侧臀部软组织损害。
常在横、棘突部、臀大、臀中、梨状、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起止点或肌腹压痛和软组织异常改变处治疗。
脊柱腰段凸向健侧,为单侧骶棘肌损害,治疗点选择在第3~5腰椎横突、髂嵴后内1/3部外唇及中间线。
交替性脊柱侧凸,为双侧腰部深层肌及骶棘肌损害交替发作。
治疗部位选择在发作侧肌肉,点同凸向患侧和健侧。
腰前凸加大,表现为腰背筋膜浅层与骶棘肌严重损伤变性(无菌性炎症、粘连、增厚)。
治疗点选择在横突、棘突之间肌肉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和前屈时,脊柱腰部肌肉疼痛处。
腰前凸变小,则是横突棘肌与腰背筋膜中层严重损伤变性(无菌性炎症,粘连,增厚),常在腰骶部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和腰3—4横突尖外缘治疗。
按压腰椎棘突旁压痛点引发坐骨神经痛,表现为加压时,增强了无菌性炎症脂肪组织的化学性刺激。
直接在压痛点处治疗。
直腿抬高试验在30°以内(+),常出现臀上皮神经损害、股内收肌群在耻骨支上附着点损害、腰背筋膜髂嵴附着处损害。
治疗即在臀上皮神经体表投影内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股内收肌群在耻骨支上附着点、髂嵴后1/3段外唇,中间线边缘。
坐位紧张试验(-),表现为腰臀及大腿内侧肌群起、止点损害,继发肌痉挛。
在腰臀部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和股内收肌群止点及肌腹处治疗。
股神经牵拉试验(+),则为股内收肌群损害性痉挛,在股内收肌群止点及肌腹处治疗。
屈颈试验(+),说明背伸肌群紧张,牵拉病变的骶棘肌、横突棘肌及腰背筋膜附着处。
治疗部位选择在颈、胸、腰椎棘突及两侧,髂嵴后1/3段外唇,中间线边缘处。
仰卧挺腹试验(+),则腰、骶及臀肌损害,此动作时导致三部分肌肉紧张,而致痛。
治疗部位选择在三个肌—筋膜区、臀部肌肉压痛及软组织异常改变处和股后侧肌起、止点及肌腹。
4 中药治疗
按寒湿、湿热、血瘀、肾虚分型治疗。
5 现代手法治疗
以坐、侧卧、仰卧位前屈旋转手法“逃逸”为主,膨出、突出症可试用后仰位按压的还纳或变小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