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6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人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表达手法的分析。
2.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过故人庄》的课件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过故人庄》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的意境。
2. 学习诗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翻译诗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讨论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了解诗人(1)教师介绍孟浩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孟浩然的相关知识。
4. 分析诗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生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见解。
5. 欣赏与朗读(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朗读诗文,体会诗的美感。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诗文。
(2)写一篇关于《过故人庄》的读后感。
8. 板书设计《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相长。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过故人庄教案孟浩然过故人庄教案【篇一】过故人庄教案过故人庄教学设计[正式使用]《过故人庄》孟浩然教学目标1、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怀,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2、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起承转合】,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点《过故人庄》的诵读、理解教学难点指导初步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起承转合)--------------------------------------------------------------------------一、导入(10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过故人庄》。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曾隐居鹿门山。
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诗歌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
他和王维等交谊甚笃。
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
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
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
不久,仍返故居。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
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
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代文学家陈维崧的《过故人庄》以及其背后的故事;2.理解《过故人庄》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通过学习《过故人庄》,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4.通过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给学生讲解《过故人庄》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带领学生分析《过故人庄》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组织学生分组阅读,加深对诗词的理解;4.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过故人庄》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过故人庄》的背景以及明代文学家陈维崧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课文(20分钟)详细解读《过故人庄》的诗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描写方式,以及作者在诗中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3.小组阅读(3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配一段诗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他们所分析的诗句,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
4.讨论和表达(30分钟)展开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过故人庄》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你能否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庄前的小径无人行”作为开头?- 你在诗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和意境?- 你觉得《过故人庄》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五、巩固与拓展(20分钟)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过故人庄》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文章进行表达。
可以是对其中某个诗句的深度解读,也可以是对整首诗的总体感受和评论。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上述的表达题,并带到下堂课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陈维崧的《过故人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组织讨论和表达,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和写作,拓宽自己的思维和文学素养。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过故人庄》。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诗歌背景了解,生字词学习,诗歌意境体会,以及诗歌结构分析。
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了解《过故人庄》的背景及诗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意境的体会,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诗歌结构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关友谊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进而引入课文。
2. 课文朗读: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解释词语意思。
4. 诗歌背景了解: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过故人庄》的背景。
5. 诗歌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起承转合,理解诗歌的结构美。
6. 诗歌意境体会: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指导。
7.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一首类似的诗歌,讲解如何鉴赏古典诗歌。
8.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诗歌朗读、生字词认读、诗歌意境体会等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过故人庄》2. 生字词:若干3.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4. 诗人情感:怀念、思念七、作业设计a.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b. 课后查找一首描写友谊的诗歌,分析其结构,体会其意境。
c. 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2. 答案:a. 生字词答案略。
b. 描写友谊的诗歌答案略。
c. 关于友谊的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诗歌意境的体会,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古诗《过故人庄》。
诗文内容如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3. 学习古诗中的意境描绘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难点: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古诗中的意境描绘和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景色和人物,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然后,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文《过故人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过故人庄》,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课文《过故人庄》的诗意、意境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讲解过程中,结合PPT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文内容。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首与《过故人庄》主题相近的古诗,如《宿新市徐公店》,进行例题讲解。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加明确田园诗的特点和魅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PPT上的练习题。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朗读技巧。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2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
运用朗读法和背诵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记忆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图片和背景信息。
使用注释和翻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诗人孟浩然的背景信息,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写这首诗歌。
4.2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加强记忆和理解。
4.3 词句解析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4.4 深入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5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进行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诗歌。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等。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诗歌背诵和写作练习。
5.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他诗歌,如《春晓》、《宿建德江》等,以加深对诗人风格的理解。
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优秀4篇优质课《过故人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过故人庄》。
2、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培养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3、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片断练习。
4、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1、检查《古诗两首》之一《赠汪伦》的掌握、背诵情况。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指导学生写好“过”、“庄”两字。
齐读课题。
二、读一读1、出示古诗《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自由练习读。
读准“黍shǔ”、“圃pǔ”等字音。
3指名读,齐读。
(达到熟练为止)三、悟一悟(过渡:同学们,德国大思想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读一首好诗,就好像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认真地读一读这首古诗,仔细地看一看这幅插图,用心地听一听,你会听到大诗人孟浩然正在对我们深情地诉说呢。
)1、学生自由进行整体感悟,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2、组织学生大组交流。
(预设:诗人在说:“老朋友真是热情好客!”这从“具鸡黍”、“邀我”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老朋友所住的地方太美了!”这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们相处得可真愉快!”这从“把酒”、“话桑麻”等词可以体会出来;诗人在说:“我很喜欢这里!”这从“待到”、“还来”等词可以体会出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如“具鸡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受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朋友之间情谊的美好情感。
四、背一背(过渡:同学们听得真用心,我想如果大诗人孟浩然听了你们的这番话,一定会视你们为知己。
那你们能将你们所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1、学生齐读。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8篇过故人庄教学设计8篇过故人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排比句,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2.了解分号的用法。
3.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2.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教学难点理解《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以《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为例,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2.从读中感悟排比句、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教具准备文章《蟋蟀的住宅》教学过程:一、对比阅读教学(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1.我们刚刚学习了《草虫的村落》这篇文章,大家一定对文章的内容记忆深刻。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文章中让你印象最深的部分(黑甲虫回到村子受到欢迎;甲虫音乐家们在大树下演奏;“村民们辛勤劳动”。
)2.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同学们还记得吧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让你记忆犹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蟋蟀的住宅布置合理;蟋蟀建住宅的时间;蟋蟀建住宅时很辛勤,不怕苦不怕累。
)3.现在,我给大家打印了《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发给大家。
今天我们来把这篇课文和《草虫的村落》放在一起让大家阅读,阅读后完成老师发给大家的表格,好吗(学生分小组,先自己读文章,然后共同完成表格所填写的内容。
表格内需要学生完成的项目:题目、描写对象、主要内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我的发现。
)(二)汇报交流,教师指导1.各小组上交完成的表格。
2.【出示课件2】教师评价并指导:(1)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昆虫的。
(2)在内容上:《蟋蟀的住宅》主要写了蟋蟀建住宅时的选址、住宅特点、建造时间和蟋蟀辛勤地建造自己的住宅等内容,《草虫的村落》主要写了作者追随黑甲虫一次游历的过程,其中包括甲虫迷路、回到村子、看到甲虫音乐家演奏及劳动等情节。
(3)在写作手法上,《蟋蟀的住宅》是作者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具体写住宅的情形;《草虫的村落》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拟人手法,把一次神奇的游历写得充满情趣。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过故人庄》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过故人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借助朗读,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4、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重点难点:1、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诗歌表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深厚的。
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导入课题。
再背有关朋友情深的诗歌。
二、初读。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2、学生自学,师巡视。
三、看看画面。
[轻音乐作为背景,出示画面:茂密的树林把整个村庄围绕,给人以静谧的感觉,隐隐约约的斜山在远处蜿蜒起伏]1、欣赏图片2、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重点让学生描述出农家生活环境的安谧悠闲。
四、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本诗歌平淡似水,如一幅淡雅的中国画,浅显易懂,但是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学之前首先要读通诗歌,读熟诗歌。
2、学生练读。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
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
4、听录音。
5、学生大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6、齐吟全诗。
五、学诗。
1、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1)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的诗句。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故人、故土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思乡情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孟浩然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诗题《过故人庄》的含义和背景。
2.2 诗句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如“故人庄”、“绿树”、“青山”等。
解释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题《过故人庄》,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解释生词和短语。
3.3 分析与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景象,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读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背诵《过故人庄》。
4.2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过故人庄》为灵感,创作一首小诗或短文。
4.3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过故人庄》的原文和注释。
5.2 教学图片:与诗中景象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5.3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诗人孟浩然的生平介绍和创作背景。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互动游戏:设计一个诗歌接龙游戏,让学生通过接龙的方式,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6.2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创作一幅以《过故人庄》为灵感的画或海报,展示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背诵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背诵《过故人庄》,并能够正确默写。
7.2 研究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中国古代诗人,了解其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过故⼈庄》优秀教案《过故⼈庄》优秀教案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诗中⽥园⽣活的优美意境,使学⽣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学习这⾸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珍惜⼈间友谊的美好。
⼆、重点难点: 1、感悟诗中⽥园⽣活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步骤: (⼀)揭题解题,导⼊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很多表现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你能不能背诵⼀句这样的诗句?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写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古诗——孟浩然的《过故⼈庄》。
(板书) 3、说说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补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樊⼈,唐代⼭⽔⽥园派诗⼈代表之⼀,与王维齐名,著有《孟浩然集》,⽣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
诗⼈⼀⽣没有作过官,基本上过着隐居⽣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归。
其诗风平易清淡,有超妙之趣。
4、“过故⼈庄”是什么意思?明确:过:拜访,故⼈:⽼朋友。
到村庄拜访⽼朋友。
这⾸诗是他隐居在⿅门⼭时,被⼀位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时,写了这⾸诗。
(⼆)朗读全诗。
1、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法是朗读。
下⾯请同学们打开书,⾃由练习读诗,要求读准字⾳,通通诗句,读到⾃⼰满意为⽌。
2、学⽣练读。
3、检查学⽣⾃读情况。
教师指导朗读:读⽂⾔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的体会来读。
要读得⽐较慢,有时候有拖⾳。
4、听录⾳。
5、学⽣⼤声⾃由吟读《过故⼈庄》。
6、齐吟全诗。
教师随机点拨读法,如:后⼀句是相邀,要读慢⼀点,读得意味深长。
(三)译读全诗。
师导:读得好,朗读就进⾏到这⾥。
下⾯进⾏译读。
(板书:译读)⼤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诗。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过故人庄》这首诗。
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
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过故人庄》,感受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重要性,珍惜与朋友之间的相聚时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介绍诗人孟浩然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
解释《过故人庄》的题目意义和诗文的创作背景。
2.2 诗文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朗读《过故人庄》,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加强语言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诗文解析3.1 词句解析分析诗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如“故人”、“庄”、“绿树”、“青山”等。
解释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表达手法。
3.2 情感分析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
讨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和友情的重要性。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诗中的景象和情感表达。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促进课堂互动和思考。
4.2 创意表达邀请学生以绘画、表演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诗中景象或情感的理解。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景象、情感和友情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珍惜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5.2 评价与反思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
第六章:扩展阅读与讨论6.1 相关诗词推荐推荐与《过故人庄》主题相关的其他诗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让学生阅读这些诗词,并简要介绍其主题和情感表达。
6.2 比较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过故人庄》与其他相关诗词在主题、情感表达和写作风格上的异同。
《过故人庄》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过故人庄》,并能背诵。
2. 理解《过故人庄》的诗意,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意境和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意,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意境。
2. 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感悟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诗词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几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田园生活的感受。
2. 导入课题:介绍诗人孟浩然及其诗歌特点,引出《过故人庄》这首诗。
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过故人庄》,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指名朗读,评价朗读效果,强调情感表达。
三、理解诗意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2.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 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四、感悟意境1.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感受其宁静、自然之美。
2. 分析诗中表现的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播放古诗词朗诵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诗中情景,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五、拓展延伸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孟浩然的其他田园诗,感受其诗歌风格。
2.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友情和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提升1.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对《过故人庄》的理解和感悟。
2. 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布置作业:1. 背诵《过故人庄》,并默写。
2. 收集孟浩然的其他田园诗,进行阅读和欣赏。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朗读、理解、感悟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体会《过故人庄》的诗意和情感。
同时,我也注重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过故人庄孟浩然教案《过故人庄孟浩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和背诵《过故人庄》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帮助学生感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4、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理解诗人的归隐情怀。
学习诗歌的写作手法,如借景抒情、白描等,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
2、讲授法: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诗句和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艺术特色。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田园风光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景色。
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田园风光,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出课题《过故人庄》,介绍诗人孟浩然。
2、初读诗歌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理解诗意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大意。
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解答疑问。
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具:准备。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这句诗的意思是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合:环绕。
斜:倾斜。
这句诗描绘了村庄周围绿树环绕,青山在城郭外倾斜的美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轩:窗户。
场圃:打谷场和菜园。
桑麻:泛指农事。
这句诗写诗人打开窗户面对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饮酒,一边谈论农事。
篇一:过故人庄-教案《过故人庄》教案一.导语:同学们:上周我们刚刚学过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大家背得很好,谁来说说王维为什么要写这首诗歌?(是为了表达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洁身自好的志趣。
)那今天老师领着大家一起来欣赏另一首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二.介绍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孟浩然?生:介绍孟浩然(怎么知道)师:我们介绍诗人一般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朝代,作品,生平,诗歌风格,诗歌流派)有没有同学作补充?(怎么知道的)师:那《过故人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生: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拜访一位山村友人所写。
师:那标题《过故人庄》是什么意思?生:拜访老朋友的村庄。
师:过是拜访的意思;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
那接下来听老师来朗读一下这首诗歌。
三.同学们:从哪里可以看出《过故人庄》是一首田园诗呢?大家回去一定预习过吧,大家可以各自先散读一会儿,结合注解说一说。
师:谁先来说?生:我从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看出。
师:给大家说一说。
生: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
我从鸡黍、田家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
师:很好,你抓住了关键的字词,那这个句子中的具是什么意思?(准备),老朋友准备了好饭好菜,诗人应邀赴约,(板书:应邀赴约)可见这老朋友之间(感情很深厚)。
师:这样,男同学一起来扮演一下诗人,朗读一下首联。
(男女分读)哎?这句话犹如日记叙述一般,娓娓道来,我们该怎么读?女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要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师:你们来试试?读得很好。
看来巾帼不比须眉啊。
师:还有谁做补充?哪里看得出是田园诗?生:我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可以看出。
因为这句话写出了朋友家的优美风光。
师:怎样的风光?生:村庄被绿树环绕着,倾斜的青山在城外蜿蜒。
师:我觉得你有个词用得很好,村庄被绿树环绕着,哪个词解释为环绕?生:合师:很好,老师仿佛见到了“山随平野尽”的景象,村庄开阔,青山连绵,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啊!板书:欣赏风光师:谁给大家朗读一下,我们班的小记者:播音员的声音,真好听。
六年级上册语文《过故人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利用图像和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和意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感性思维。
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描述了诗人经过故人的庄园时的情景和感受。
诗中描绘了庄园的景色和故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2.2 教学重点: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其意义。
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代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过故人庄》诗歌。
3.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韵律。
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3 分析与欣赏:引导学生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欣赏,感受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过故人庄》。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过故人庄》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2 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首古代诗歌。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表演和分享。
5.2 教学资源:使用图像和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和意境。
提供相关古代诗歌的资料和作品,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过故人庄》的课文文本,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副本。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
(3)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珍惜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分析诗文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
3. 了解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 诗文意境的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文、翻译、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孟浩然及其作品风格。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故人庄”吗?大家心中的“故人庄”是怎样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意。
(2)学生对照课本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诗文背景、意象、意境等。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故人、故土的深厚感情。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文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课堂练习(1)学生背诵诗文。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
(2)写一篇关于《过故人庄》的读后感。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文内容和意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具体意象和意境。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4.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过故人庄教案教案一:《过故人庄》导入活动目标:通过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并了解故事背景。
步骤: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离别的情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2. 给学生展示一张田园风景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农村生活的问题,如农村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3. 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导入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课文朗读和课文讲解。
教案二:《过故人庄》课文分析目标:通过课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和句型。
步骤:1. 向学生展示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3. 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梳理课文的结构和主要意思。
4. 练习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并进行语法填空、句型转换等练习。
教案三:《过故人庄》课文理解与情感体验目标:通过课文理解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情感的融合和情感的表达。
步骤:1. 向学生展示一些描绘情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图片或视频中情感的感受。
2. 通过导入活动,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如课文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3.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情感问题,如: 你认为主人公思乡的情感是怎样的?你在课文中有没有找到让你共鸣的情感?4.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离别和思乡中的情感和体验,并展示给全班。
教案四:《过故人庄》情景表演目标: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1. 把课文分成几个情节,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情景。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学生的理解进行改编和创作。
2. 给学生合理安排角色,并引导他们思考对话和行动的方式。
3. 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表演,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反思。
4.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表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过故人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过故人庄》。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友谊的珍贵,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的背景和诗歌风格。
(2)提问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气。
(2)学生通过注释和词典辅助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探究学习:(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堂小结:五、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背诵《过故人庄》。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结合诗歌内容和个人感受。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背诵诗歌的情况和对作业短文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互相评价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过故人庄》诗歌文本。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过故人庄》教学设计1一、导入。
我们又遇到一位“话桑麻”的诗人了,他被别人用“只鸡”招去喝酒,这就是孟浩然,他比陶渊明晚了二百多年,只能算半个田园诗人。
他早年隐居湖北襄阳的鹿门山,中年曾去京城应考,又去各地漫游,最后做了三年小官,死在任上,年51。
他写了一些田园诗,但更多的诗与田园无关。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算得田园诗吗?有什么理由?(算得。
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
)问:开头两句是叙事,这番叙述跟诗题有什么关系?(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
)你们看,主人待客仅用“鸡黍”,客人一请就到,这说明了什么?(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可见友谊极深。
)问:这是一首律诗,开头两句叫“起”,下面两句(即第三、四句)叫“承”,承接之义。
这两句承上文哪两个字?(“田家”,写田家四周的风景。
)好,现在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
(大意是,村庄四周有绿树环绕,远处可以望见城郭,郭外有青山横斜。
)你对这样的风景有什么感受?(清新,淡远,幽静,色调丰富)这是写诗人初到时的观感。
问:第五、六句叫“转”,这里是从写景转而写人事,就是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
说说饮酒中的气氛怎么样。
(酒桌摆在廊子里,打开窗子,眼前是农家的晒谷场和菜园子,显得安静、平和;双方一边喝酒一边说农事,又是多么愉悦,简直是“世外桃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把世间的忧愁都忘得一干二净。
) 问:第七、八句叫做“合”,也就是收拢全诗。
同学们读过诗人的《春晓》,它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这是用感叹方式收尾。
这首诗的收尾方式跟《春晓》不同,用的是普通的道别语。
“重阳日”是哪一天?(农历9月9日)现在是什么时候?(从“绿水”“青山”“桑麻”等语可以判定是农历三四月间)“就菊花”的“就”是到跟前来的意思,暗含欣赏之意。
过半年再来欣赏故人家里的菊花,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再来做客)这个道别语好在什么地方?请大家各抒己见。
《过故人庄》教学设
计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全诗大意,领悟全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本课,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古人的思想情怀,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过故人庄》的阅读。
指导古诗的一般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个板块:选点突破
一、快乐起跑:
导言: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学习古诗词就是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提高文化素质,陶冶情操。
由于年代久远,继承古代灿烂文化,重点应是诵读、背默、积累。
难点是阅读及鉴赏古诗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寻找打开这扇古代文化宝库大门的钥匙,欣赏颗颗璀璨明珠的风采。
二、预习考查:
点拨1:顺畅朗读五首诗,考查字音。
强调:荒秽 huì草木长zháng 鸡黍shǔ郭外斜xiá
开轩xuān 场圃pǔ重chóng阳迷mí人眼
啄zhuó春泥没mò马蹄白沙堤dī花木成畦qí
排闼tà鸡豚tún 山重chóng水复
乘chéng月拄zhǔ仗叩kòu门
点拨2:选点《过》诗,整体感知。
①《过故人庄》作者是谁,哪朝人,选自哪本书?
明确:孟浩然,唐代人,《孟襄阳集》
②《过故人庄》一诗从诗题看的大意是什么?
明确:诗人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时对田园情趣的感受。
过:访问;故人:朋友;庄:村庄
③投影村庄、青山、绿树的简笔画,结合全诗内容联想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还来”——喜爱
三、指导节奏
①节奏常识:
点拨:1、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一般是:2/2/1。
例如:绿树/村边/合。
2、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
例如:故人/具/鸡黍。
训练:按音节兼顾意义的方法对《过》诗进行节奏划分,并说明理由。
明确: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强调:古诗节奏划分的标准是音节兼顾意义的。
所以,懂字词,说译文是
正确划分古诗节奏的关键。
②书读百遍
点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要熟读,达到背诵的程度。
考查:选2—3名背诵。
四、熟读体会
点拨1: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用四个字概括每一句大意。
附板书:明确:邀“我”作客——山村风光——把酒闲谈——重阳还过(访问) 点拨2:语言美表现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判断哪些是叙述句,哪些是描
写句,从情味的角度谈好在哪里?
明确:
叙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①老朋友准备好美味饭菜,请我到村居的农家做客。
情味:“具鸡黍”、“邀我”——真挚的感情、愉悦的情趣
叙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近处,绿树环抱着村庄;远处,城外青山连绵不断。
情味:“绿树”、“青山”——清幽恬静的气氛
描写: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③轩窗一开,扑面而来的是谷场和菜地,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们
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送来阵阵泥土和庄稼的气息。
情味:“面”、“话”——令人陶醉的风味
④重阳节我还要到你家,喝菊花酒。
情味:“待到”、“还来”——融洽的感情、喜爱的情趣。
描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点拨3: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闲适恬淡(景美情美,乐在其中,令人陶醉)
强调:析文句、品字词,是领悟作者情感的关键。
五、品诗意境
创设情境,感悟情怀:播放喜悦基调的古曲,老师同时饱含深情地诵读,学生闭目联想和想象美好田园画面。
点拨1: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
明确:
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村民们在田间辛勤地劳动着;孩子们在捉迷藏、放牛……
点拨2: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听见了什么?
明确:
我听见了:鸡在叫:“喔!”“喔!”;
鸭在叫:“嘎!”“嘎!”
诗人与朋友举杯谈农事,互相祝福……
点拨3: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闻到了什么?
明确:稻香、菊花香、泥土的气息、大自然的清新空气。
点拨4:同学们,透过诗,你们仿佛感受到什么样的情?
明确: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激情。
板书:热情友情激情
讨论意境是指诗人写景叙事要表现的情怀,品读诗的意境的角度是什么?
强调:透过诗,你仿佛看、听、闻、感到了什么,用自己的经验去想象诗人的经验,就会品味出诗的意境。
第二个板块:指导学法
点拨:通过《过故人庄》的学习,请你谈一谈阅读古诗的一般方法。
明确:(附板书,用投影打出)
读一遍,正字音;
读二遍,懂字词;
读三遍,说译文;
读四遍,明节奏;
读五遍,析文句;(每句的表达作用,作者想写什么。
)
读六遍,品字词;(关键词语用得好在哪里。
)
读七遍,作想象;(看、听、闻、触等官感悟出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
) 读八遍,会背诵。
六、家庭作业:
以诗的内容为素材,融入合理、丰富的想象,以《过故人庄》为题,绘风景画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