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6.29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岑参的边塞诗解惠磊***********中文(2)班边塞诗是盛唐塞上烽火摧开的一丛艺苑奇花,它的内容自然总是离不开反映战争、征戍,描写边地生活与风光,抒发与战争、征戍有关的离别之情,思乡之苦。
岑参是唐代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人。
共有边塞诗70多首。
其内容丰富多彩,从多方面反映了边塞生活。
开拓了传统边塞诗的领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边塞战士的生活以及西北边地异域风光和风俗人情,流露出高昂的爱国主义格调。
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第一、表达以身许国,勇于赴边的政治抱负。
岑参和前人不同,曾先后担任右威卫录事参军、伊西北庭支度副使等军职,有长期的边塞生活体验,因此他的诗中对能够看到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为国效力的豪迈之气,如他在《送人赴安西》诗中写道: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诗里又写道:一释过一释,骤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
陇水不刊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诗写长安征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奔赴安西;后者写宇文判官不畏风霜严寒,扬鞭催马,飞奔前方。
着墨虽都不多,但两位中级将领忠心报国、雄姿英发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第二、对边塞将士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精神的热情歌颂。
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刻划出一群能征善战、威风凛凛的大将形象。
比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封大夫: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诗的前三句写敌人马肥兵壮,声势浩大,以见敌人之强,用以反衬“汉家大将”比敌人更强。
中间六句,以风猛、雪大、冰坚、天气严寒和环境险恕为背景,正面描写封常清不怕艰苦、雪夜行军,奇袭敌人的品质和谋略。
末后三句,悬想敌人闻风丧胆,缴械投降,预示出征必然胜利。
这样,通过企面描写与反面陪衬,把封常清叱咤风云、破虏杀敌的大将形象表现了出来。
简论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岑参是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
岑参的边塞诗以其深沉的情感、雄奇的景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首先,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情感的深沉。
边塞地区的特殊环境使得岑参的诗作充满了对战争、生死和别离的思考和描绘。
他通过对战争场景和士兵命运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痛苦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例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写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深沉、凄美的感觉,使人们对边塞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之二是景象的雄奇。
岑参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和形象描写,将边塞地区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描绘了草原、河流、山脉等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岑参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这种描绘使人们感受到了广袤无垠的边塞大地,让人们对边塞地区的壮丽景色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此外,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之三是独特的艺术手法。
岑参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音韵效果,使诗作更加生动有力。
他善于运用对仗、排比、夸张等手法,使诗句更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写道:“胡尘虏骑大如山,铁衣冷峻金鸡翎。
”这种对仗和夸张使诗句更加有力量感和表现力。
此外,岑参还善于运用音韵效果,使诗句更加优美动听。
例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写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种音韵效果使诗句更加悦耳动听。
总之,岑参边塞诗以其深沉的情感、雄奇的景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备受赞誉。
他通过对战争残酷性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描绘了边塞地区特殊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他通过对边塞大地壮丽自然景观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边塞地区的壮丽景色;他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音韵效果,使诗作更加生动有力。
岑参边塞诗作品充满了深情厚意和雄奇壮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岑参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人物,那么本文的内容是分析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请大家看看吧。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古典文学全面繁荣的时期。
唐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名家辈出、众体兼具,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边塞诗在盛唐时代特别发达,并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流派,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以边塞题材入诗古已有之,汉东府中即有《出塞》、《入塞》、《关山月》等诗体,但都没有形成流派。
其创作蔚为风尚,形成流派,则在盛唐,并形成了著名的边塞诗派,出现了像岑参、高适、王昌龄、李颀、崔颢等边塞诗人。
其诗风兼融了建安风骨和秾丽哀怨的齐梁笔致,形成了慷慨壮丽的风格,洋溢着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岑参作为边塞诗的杰出代表,他开拓了边塞诗的广阔境界,取得了突出成就,历来受到高度评价。
岑参的诗“清新俊逸”、“语多造奇”。
唐杜确《岑嘉州集序》中说:“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了边塞的壮丽风光、风俗人情、征战场景、壮志雄心。
这种传奇式的`边塞从军生活、神异奇特的西域风光,是形成岑诗新奇峭丽风格的客观基础。
而好奇的本性又是形成岑诗风格特色的主观条件。
因此,“新奇、峭丽”是岑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杜确称其诗:“属辟尚清,用意尚切。
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
”指出了岑诗立意构思、遣词造境具有新奇、峭丽的特色。
一、与李白、李贺诗的比较诗歌中言事之奇当推屈原,他的诗上天入地,役使万物,所言甚奇。
受此影响,在唐诗中,李白的诗、李贺的诗都以奇闻名。
岑参也受到屈原诗歌的影响,以新奇著称,但其诗的格调与二李大不相同。
李白的诗奇而伟:“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于上青天。
”这里主要应用了夸张,把本来雄伟的事物再加以夸张,构成一种逼人的气势和意境,风格奇伟。
岑参高适边塞诗的特点岑参高适边塞诗的特点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出身、经历和生活体验相似,因此,他们边塞诗的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着追求,洋溢着积极进取。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岑参高适边塞诗的特点,欢迎阅读!第一篇:岑参高适边塞诗的特点前人比较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的一些看法如下:殷璠《河岳英灵集》: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朝野通赏其文。
”岑参“语奇体隽,意亦造奇。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高岑一时,不易上下。
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缛过之。
”元陈绎:高适“尚质主理”,岑参“尚巧主景”。
尚质,叙事质实、语言质朴,主理重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尚巧,立意巧(如雪中送别),构思巧(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主景,重在写景。
请你以《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两诗为例,以“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谈”为题,写一篇文学评论短文。
字数不少于600字。
提示:可比较高适、岑参边塞诗在选材立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点。
示例: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谈高适和岑参是盛唐时期的两位诗人,以写边塞诗著称。
他们的名字常被后人并列提及,是谓“高岑”。
两人都很幸运,赶上了“开元盛世”;又都很不幸,碰上了“安史之乱”。
两人还都曾背井离乡,辗转于长安、洛阳两地,以求仕途升达;又都不堪卑躬屈膝、为五斗米折腰,转而投笔从戎,征战沙场。
他们都有冲天的斗志,豪迈的气概,他们都有乐观的气度,宽广的胸怀,笔端一点,就将阵中凶险、塞外苦寒化作催人奋进的诗篇。
他们的边塞诗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共同的特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悲壮慷慨的风格。
一、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高、岑的边塞诗中,始终都洋溢着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怀。
高适“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介绍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有什么特色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一)生平: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疆促使他成为了边塞诗人,成就了他的边塞诗歌。
(二)岑参诗的内容:岑参的诗歌较为集中于边塞题材,西域的奇丽风光,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涉入了他的笔端,拓展了边塞诗的内容。
(三)岑参诗歌艺术特色:奇情壮丽,节奏多变。
风格壮伟恣肆,富于浪漫气息。
感情真挚自然,一气流注。
尤擅于七言歌行。
(四)高岑较异:同:诗的形式,以七言为主;诗的内容,注重战争,边塞当题材;诗的风格,豪迈雄壮。
异: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高诗浑朴质实,岑诗瑰丽峭拔。
高诗豪迈中给人以深沉,岑诗雄壮中具有俊逸。
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岑参的创造性要比高适突出得多,这主要体现在想象丰富,充满奇情异采,更富于艺术个性。
但高适在创作思想内容的深广度要大于岑参。
岑参简介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天宝三载(744年)进士。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岑参的诗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更催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3、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岑参的边塞诗特点岑参的边塞诗特点是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的雄伟壮阔、绮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他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等内容都写入诗中。
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而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
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
岑参边塞诗的写实之“奇丽”。
岑参边塞诗当中既有“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薯五能反语”,“浑灸犁中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的生活之奇;也有“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的物候之奇;还有“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山雪崔嵬”的边地自然风光之奇。
岑参简介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
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
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岑参仕宦生涯岑参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浸游河朔。
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
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
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言,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
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
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后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臻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岑参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人物,那么本文的内容是分析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请大家看看吧。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古典文学全面繁荣的时期。
唐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名家辈出、众体兼具,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边塞诗在盛唐时代特别发达,并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流派,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以边塞题材入诗古已有之,汉东府中即有《出塞》、《入塞》、《关山月》等诗体,但都没有形成流派。
其创作蔚为风尚,形成流派,则在盛唐,并形成了著名的边塞诗派,出现了像岑参、高适、王昌龄、李颀、崔颢等边塞诗人。
其诗风兼融了建安风骨和秾丽哀怨的齐梁笔致,形成了慷慨壮丽的风格,洋溢着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对后世诗歌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岑参作为边塞诗的杰出代表,他开拓了边塞诗的广阔境界,取得了突出成就,历来受到高度评价。
岑参的诗“清新俊逸”、“语多造奇”。
唐杜确《岑嘉州集序》中说:“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了边塞的壮丽风光、风俗人情、征战场景、壮志雄心。
这种传奇式的边塞从军生活、神异奇特的西域风光,是形成岑诗新奇峭丽风格的客观基础。
而好奇的本性又是形成岑诗风格特色的主观条件。
因此,“新奇、峭丽”是岑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杜确称其诗:“属辟尚清,用意尚切。
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
”指出了岑诗立意构思、遣词造境具有新奇、峭丽的特色。
一、与李白、李贺诗的比较诗歌中言事之奇当推屈原,他的诗上天入地,役使万物,所言甚奇。
受此影响,在唐诗中,李白的诗、李贺的诗都以奇闻名。
岑参也受到屈原诗歌的影响,以新奇著称,但其诗的格调与二李大不相同。
李白的诗奇而伟:“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于上青天。
”这里主要应用了夸张,把本来雄伟的事物再加以夸张,构成一种逼人的气势和意境,风格奇伟。
【唐诗三百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_翻译注释_讲解【作品简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由岑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岑参的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
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
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
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
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原文】《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解】(1) 走马川:指今阜康三工河。
(2) 平沙莽莽:阜康市北沙窝(3) 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县境。
(4) 金山:指阿勒泰山(5) 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6) 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
(7) 连钱:马斑驳的毛色。
(8) 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9) 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10) 车师:蘅塘退士本作军师。
车师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境内。
【韵译】你难道不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
轮台九月的秋风,日夜在狂吼,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大如斗。
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
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
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岑参的边塞诗昂壮雄浑,奇峭峻拔,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以其别具一格而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从而在唐诗苑中独树一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欢迎大家阅读。
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色与高適不同的是,岑参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所表现出的爱国精神主题更为突出,更为强烈,突破了他人以写边塞苦寒和士卒劳苦为主题的传统格局。
相比之下,岑参的诗中融进了更多的心血和真情。
岑参向往到边塞去建功立业,他常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部人”来勉励自己,报效国家。
因而,他一生中五次入边幕,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被征调到唐朝最远的边塞安西(今新疆库车)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真正是投笔从戎,“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城障塞堡,无不经行”。
边塞的军旅生活成为诗人创作的源泉,边塞风物、西域俗情,在他的笔下顿生奇异瑰丽,诗情喷涌,流动着神韵,热情加以歌颂。
他的诗突破了以往边塞诗写边塞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在艺术风格上,岑诗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想象丰富、比喻新奇、夸张合理,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之中带着悲壮峭拔。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奇造”(《河岳英灵集》)。
“秦山数点似青黛,渭水一条如白练”,语言明丽清秀;“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和“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异景瑰奇,引人神往。
岑参的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之一,在于诗人善于以广漠边塞的山水风物作为歌咏的意象,构设奇异壮丽的意境,来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边塞诗特点原因岑参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
那么岑参边塞诗特点原因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岑参边塞诗特点原因,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岑参简介岑参唐朝南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曾祖开始家中长辈多以文墨位至宰相。
到了岑参父亲岑植一代,也坐到了晋州刺史这个位置。
岑参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怎么也该生活富足,接受最好的教育,日后可能也会像自己的长辈一样入仕从官。
不过可惜的是,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自此家境日益困顿。
岑参幼年之时,跟随兄长读书习字,十五岁后山居嵩颖,刻苦学习,遍读经史,奠定学业基础。
二十岁来到长安求仕不成,于是各地漫游。
天宝三年的时候,岑参高中进士,此后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五年后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今日我们都知道,岑参边塞诗写的最好。
他就是在这一年,初次来到边塞的。
天宝十年回长安,与杜甫、高适等人交好。
十三年,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
这是岑参第二次出塞,也是感受最深的时刻,他的边塞诗大多诗成此时。
乾元二年,岑参改任起居舍人。
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
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
后罢官准备东归,不想未曾断,最后客死成都居所,享年五十六岁。
岑参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与高适共称高岑,其诗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岑参边塞诗特点原因唐代诗人岑参在新疆生活了六、七年,安西、北庭奇伟壮丽的景色,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
岑参在这个时期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并形成了他边塞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边塞诗以具有特色的语言,鲜明的情调,把西域地区的雄伟壮阔、绮丽多姿的自然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他把激烈征战、远戍思乡、将军逸乐、战士悲苦等等内容都写入诗中,热情地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祖国而英勇抗敌的战斗精神。
历来被认为是“边塞诗”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个。
岑参当时很受封常清的赏识,因此诗作中有不少是歌颂封常清的战功的。
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异同边塞诗,听着就有一种粗犷的气息。
高适和岑参这两位诗人,都是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风格却各有千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 高适的边塞诗:豪情万丈高适,这位大诗人,他的边塞诗可是充满了豪情和气概。
让我们先来看看他的风格。
1.1 描写自然风光高适的诗,多半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
比如他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这两句诗,读起来有种风雪呼啸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那辽阔的边疆。
高适特别擅长通过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的情感,用“北风吹雁”这样的描写,极具震撼力。
1.2 表达个人情感高适的诗,还特别注重个人的情感抒发。
他在《阮郎行》中提到的“汉家青垣,塞上长云”,就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透过他的诗,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家国的深沉感情,像是给人的心里抹了一层浓浓的乡愁。
2. 岑参的边塞诗:柔中带刚岑参的边塞诗,又是一番风味。
他的诗风不同于高适,更多了些柔美,也多了点奇幻的色彩。
2.1 描写奇特景象岑参的诗,特别注重边塞的异域风情。
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征》就很有代表性:“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种描述,给人一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画面感,仿佛让人穿越到了那风沙漫天的边疆。
2.2 表现民族风情岑参的诗,还充满了对异民族风情的描绘。
在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冰天雪地,雪中白头”这样的词句,把雪山、冰川等自然景观描写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北疆的严寒和孤独。
3. 高适与岑参的共同点:情感真挚虽然高适和岑参在边塞诗上各有特色,但他们的诗歌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都以边塞为题材无论是高适还是岑参,他们的诗歌主题都是围绕边塞展开的。
他们通过对边疆自然风光和军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色彩,构成了边塞诗的丰富画卷。
3.2 都充满了对家国的情怀两位诗人,虽然风格不同,但在对家国的感情上却是一致的。
高适通过对边塞的描写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岑参则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对国家的担忧。
边塞诗词的特点(2)边塞诗词的特点(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就边塞诗的体裁来看,包括歌行在内的古体诗创作已经成熟,蔚为大观,代表作品有: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另一个方面,近体边塞诗也走向成熟。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关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以报生擒土谷浑。
”;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高适的边塞诗1、生平: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
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
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
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
譬如,他对边塞的纷扰不宁表示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他对战士的勇往无前,作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
他对战争的意义也有深刻的思索:“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词》)。
角度全面是高适诗歌的独到之处。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岑参边塞诗的特点高適、岑参是“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风格,描写了雄奇的边塞风光、火热艰辛的军旅生活,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激起人们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向往。
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现实主义主流特色。
连绵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是孕育盛唐边塞诗歌的沃土。
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是烽烟迭起,战事连连。
火热的军旅生活,恢宏的战斗场面,都吸引了许多诗人的倾注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
同时,“唐代是一个人们普遍地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唐代有更多的任侠尚武之气,又有着从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
”一些诗人主动入幕、游边、使边,去接受战争的洗礼。
他们在体验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戍卒的心理和边塞异样的风土人情,以引发创作的兴致。
于是,以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为主题的“边塞诗歌”就产生了。
高適、岑参就是“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的诗篇,这些饱含着诗人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诗篇,都融注着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正气。
1、高適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高適与岑参齐名,风格相近,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
他们的诗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
高適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出类拔萃的边塞诗人,他青年时代就向往边塞立功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曾两度亲临边塞,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切体验,写下了大量边塞诗。
最著名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是一幅活生生的边塞生活全图,粗犷豪放,遒劲有力,气势雄健高昂;悲壮之中透着宏浑与感慨深沉。
语言质朴精炼,措辞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岑参的边塞诗和山水诗引言岑参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其中以边塞诗和山水诗最为著名。
他通过边塞诗展示了边疆战火与苦难、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情;通过山水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审美愉悦。
本文将就岑参的边塞诗和山水诗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二级标题一: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三级标题一:背景岑参生活在唐代,唐朝的边塞一直是烽火连绵、战争频发的地方。
他的边塞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唐代,边塞诗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情感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形式。
三级标题二:特点岑参的边塞诗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热爱和关注祖国边疆:岑参关心边塞的安危,对边疆的人民和边塞的自然环境充满深情。
2. 抒发爱国情怀:他通过边塞诗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边塞人民的关怀,使读者对边疆的苦难和祖国的边塞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3. 描绘边塞的景象:岑参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边塞的风光和烽火战争的残酷现实,使读者对边塞的艰辛有了真实的感受。
二级标题二:边塞诗的代表作品三级标题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是岑参最著名的边塞诗之一,通过描写大雪封山、武判官将士们的艰难归程,抒发了对祖国边塞人民的深情和对战争的痛惜。
三级标题二:《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描绘了千里幽州的壮丽景物,通过描写幽州地势的险峻、自然景观的秀美,表达了岑参对幽州壮丽山水的赞美和对边塞生活的崇敬。
二级标题三:山水诗的背景和特点三级标题一:背景山水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诗歌形式,起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山水景观的表达和审美。
岑参作为一位文人诗人,当然离不开对山水的赞美和表达。
三级标题二:特点岑参的山水诗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融入了自然景观:岑参将自然景色融入到诗歌中,通过描绘山川、水流、花草等元素,营造出诗中的美丽景色,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 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岑参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山水诗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引发读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共鸣。
岑参诗作风格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边塞诗雄健奔放, 表现了一种阳刚豪健的风骨美和奇特 壮丽的异域美。
其立意、言事,造语、用韵之奇,熔铸了盛唐高度自信的时代风 貌, 焕发出盛唐时代独特的艺术魅力, 体现了诗人匠心独运奇特鲜明的创作个性。
我国古代杰出的边塞诗人当首推岑参。
作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岑参边 塞诗虽只约占其作品的五分之一(其诗共四百多首),但他却是盛唐诗 人中创作边塞诗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他盛唐诗人的边塞诗至多也就 二十多首,少的仅几首)。
其诗作雄奇健美,尤其是描绘边地风光的独特艺术风 貌的作品,其中的“奇特”之气更是少有其匹。
一、立意奇 岑参边塞诗写战争往往不写艰难苦难, 而特写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他的不 少诗句 以慷慨之笔热情歌颂了大唐将士英勇无畏的报国精神。
如 《走马川行奉送封 大夫出师西征》中的“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 割”,就极力赞颂了唐军将士不畏酷寒狂风而毅然夜行出兵抗敌的壮举, 令人不禁对这些英勇爱国将士肃然起敬。
再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 的“上将拥旌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 动”, 写进攻鼓点如怒吼的江涛, 使战士们信心高涨满溢, 豪情喷薄而出, 军声震动峭拔阴山,从而沟通了视觉与听觉,既反映了客观战斗场面,又浸润激 荡着诗人主观想象的豪情。
军威立意颇为奇特。
另外,岑参边塞诗写离别往往不写离别之泪,而是以天山、火山、热海为背 景,以白雪、胡笳为衬托寄寓离情。
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五 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诗作 开始的火山一句景物描写颇具鲜明的地域特征,表现了作者超强的时空想象力。
尽管送别李副使之地在武威, 然而诗人却能联想到彼时李副使到任安西都护府军 营住的火焰山。
岑参诗作风格岑参诗作风格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
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岑参诗作风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边塞诗雄健奔放,表现了一种阳刚豪健的风骨美和奇特壮丽的异域美。
其立意、言事,造语、用韵之奇,熔铸了盛唐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焕发出盛唐时代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诗人匠心独运奇特鲜明的创作个性。
我国古代杰出的边塞诗人当首推岑参。
作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岑参边塞诗虽只约占其作品的五分之一(其诗共四百多首),但他却是盛唐诗人中创作边塞诗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他盛唐诗人的边塞诗至多也就二十多首,少的仅几首)。
其诗作雄奇健美,尤其是描绘边地风光的独特艺术风貌的作品,其中的“奇特”之气更是少有其匹。
一、立意奇岑参边塞诗写战争往往不写艰难苦难,而特写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他的不少诗句以慷慨之笔热情歌颂了大唐将士英勇无畏的报国精神。
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就极力赞颂了唐军将士不畏酷寒狂风而毅然夜行出兵抗敌的壮举,令人不禁对这些英勇爱国将士肃然起敬。
再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的“上将拥旌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写进攻鼓点如怒吼的江涛,使战士们信心高涨满溢,豪情喷薄而出,军声震动峭拔阴山,从而沟通了视觉与听觉,既反映了客观战斗场面,又浸润激荡着诗人主观想象的豪情。
军威立意颇为奇特。
另外,岑参边塞诗写离别往往不写离别之泪,而是以天山、火山、热海为背景,以白雪、胡笳为衬托寄寓离情。
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诗作开始的火山一句景物描写颇具鲜明的地域特征,表现了作者超强的时空想象力。
岑参的边塞诗的特点岑参的边塞诗的特点岑参的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岑参的边塞诗的特点,欢迎大家阅读!岑参的边塞诗的.特点:奇情壮丽,节奏多变。
风格壮伟恣肆,富于浪漫气息。
感情真挚自然,一气流注。
尤擅于七言歌行。
岑参的诗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
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
最后一篇尤为突出,他竟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北国八月飞雪之美,使荒蛮雪封之地顿时春意盎然。
天气的寒冷,依依的离情别意,悠悠的思乡愁绪,在诗人的笔下都着染了奇丽豪迈、浪漫乐观的奇情异彩。
除此之外,岑参还有不少描写边塞奇景风俗的诗作,如《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首秋轮台》、《玉门关盖将军歌》等,这些作品更增添了岑参边塞诗浪漫多姿的艺术丰采。
岑参的边塞诗: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5、《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是什么岑参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之一,那么岑参的边塞诗特点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岑参的边塞诗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岑参边塞诗特点岑参是唐朝边塞诗人代表之一,和高适并称为“高岑”。
长达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的边塞诗充满着边塞异域雄伟的气势,而岑参本身的个人经历和坎坷身世又使得他的边塞诗极其赋有感情而又充满着对命运的嗟叹和感怀。
其代表作有《玉门关盖将军歌》、《碛中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轮台歌》等。
岑参的边塞诗主要可具体概括为“壮”、“奇”。
“壮”是说岑参的边塞诗具有壮大的报国志向和壮伟的边塞异域景象,如火山云,瀚海,飞沙走石,黄沙漫天,地冻天寒等等。
“奇”主要表现在岑参的边塞诗写作手法独特,想象奇异,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奇特。
边塞的壮阔之景让岑参的想象也变得宽宏起来。
如《春梦》之中“洞房昨夜春风起”大为后人称赞。
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中的千古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突如其来的纷纷大雪比作是洁白的梨花,给人以新奇而又欢快之感,想象奇妙之外又形神兼具,让读者觉得冬季的寒冷一扫而空反而洋溢着欣喜。
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环境恶劣的塞外,岑参还是积极乐观。
岑参的边塞诗的浪漫主义色彩也颇为丰富,岑参仕途坎坷,但是他依然满怀报国之志两次入塞,希望可以建立功业。
所以岑参的边塞诗色彩明丽,悲壮中又乐观积极,加上长期的边塞生活更是奠定了其作品的浪漫主义基调。
岑参简介岑参,约生于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客死咸阳。
岑参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曾出任过宰相。
其伯祖父因不同意力武承嗣为太子,被贬后远征吐蕃,后被诬陷进了牢狱被诛杀。
岑长倩的五个儿子全被杀害。
岑氏亲族很多人被流放。
岑参的父亲曾经出任过仙、晋(今天的山西临汾)二州的刺史,不幸的是岑参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
岑参父亲去世后,家道更加衰落,岑参幼年过得很孤贫。
但是岑参天资聪颖,五岁就跟随其兄长学习读书,九岁便能吟诗作赋。
xxxx的内容岑参是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六年的边塞生活,丰富了他边塞诗的创作题材;浪漫的诗风,使他的边塞诗达到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由于对塞外风光有着亲身的体验和观察,他写下了一首首展示边塞独特风光的诗篇,天山雪、沙漠风、火焰山等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异样的风采;他把景物描写和军营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用环境的险恶衬托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还写了许多思乡之作,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浓浓的相思之情。
奇异壮丽的边塞风景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之一,在于诗人善于以广漠边塞的山水风物作为歌咏的意,构设奇异壮丽的意境,来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参诗歌的独到之处。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句句咏雪,开篇奇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由风而见雪,因铺垫而富有气势。
八月秋高,而胡地已是满天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来喻雪,把朔风严寒转化为绚丽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象来传感大雪纷飞的意境,清新诱人,可谓妙笔生花,读之无不叫绝,不愧为千古佳句。
“忽如”显出雪来得急猛紧。
由于诗人对祖国山河有着深沉的爱,才能精巧构思、浪漫想象。
这明丽清秀的语言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与积极向上的精神,也给荒凉绝域中人们平添了多少温馨的希望!接着四句以奇寒中将士的感受写雪的威力。
“散入珠帘湿罗幕,虎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也是诗人“好奇”的表现。
紧接着铺叙送别的场景,帐外“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介绍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有什么特色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一)生平:
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疆促使他成为了边塞诗人,成就了他的边塞诗歌。
(二)岑参诗的内容:
岑参的诗歌较为集中于边塞题材,西域的奇丽风光,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涉入了他的笔端,拓展了边塞诗的内容。
(三)岑参诗歌艺术特色:
奇情壮丽,节奏多变。
风格壮伟恣肆,富于浪漫气息。
感情真挚自然,一气流注。
尤擅于七言歌行。
(四)高岑较异:
同:诗的形式,以七言为主;诗的内容,注重战争,边塞当题材;诗的风格,豪迈雄壮。
异: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
高诗浑朴质实,岑诗瑰丽峭拔。
高诗豪迈中给人以深沉,岑诗雄壮中具有俊逸。
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岑参的创造性要比高适突出得多,这主要体现在想象丰富,充满奇情异采,更富于艺术个性。
但高适在创作思想内容的深广度要大于岑参。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
天宝三载(744年)进士。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
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
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岑参的诗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更催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3、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想法荒唐,结果必然糟糕。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10、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11、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12、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13、宛若风飞雪,悦如飞燕游龙。
14、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15、男儿世间,及壮当封侯。
16、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17、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18、吾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