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试验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6.69 KB
- 文档页数:1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09试验: 复核: 试验(技术)负责人:
河北
省公
路
工程
质量监督站监制
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0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1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2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3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称:2007年周言、北苏立交桥引道维修工程 合同号: 试验编号:2007-JG0328-0014河北
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监制。
多种土密度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格观密度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 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一、 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kg 加水:10%12%14%16%3000*(10%-8%)=60ml 干土*含水量之差二、 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 =33.0塑限:w P =21.0塑性指数:I P =12.0 黄粘土:液限:w L =35.9塑限:w P =22.5塑性指数:I P =13.4 黄粉砂:液限:w L =23.2塑限:w P =16.3塑性指数:I P =6.9 黑粘土:液限:w L =37.9塑限:w P =23.5塑性指数:I P =14.4 黑粉砂:液限:w L =20.5塑限:w P =16.5塑性指数:I P =4.0三、 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 (内掺)水泥6%;碎石56.4%;中砂37.6% 最大干密度:2.40g/cm 3最佳含水量:4.5% 料的本身含水量:1.5%试件体积:V=2651(兀R2*15)=2.328(最大干密度2.40*要求压实度97%)最大干密度Pd)水泥:370(6172*6%)混合料总量:6172(V*Pd中砂:2321(6172*37.6%)碎石:3481(6172*56.4%)水:185{6172*(4.5%-1.5%)四、弯沉值A*2*(10/6.96)0.87=A*1.37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干燥:200东风(6.93)中湿:186干燥:146(中湿:254÷1.37=186)五、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2.39T/m3(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长9628m*宽11m*高0.05m总重量=体积*:2.39T/m3矿料总重=总重量-总重量*5.5%(沥青用量)各矿料米数(m3)20~40(40%)碎石方数=矿料总重*40%÷1.56(密度)10~20………..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宽*高*压实度体积:100m*9.5m*0.2m*0.95%=181m3密度:1.77T/m3=1.77(kg/cm3)总质量:181*1.77=330T石灰重:330*4%=12.8吨水泥重:330*6%=19吨19000kg÷50kg=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12.5m*1.8m*0.8m=18m3砂密度:1540kg/cm3碎石密度:1560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372:611:1242:175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m3*372=6696kg中砂:18m3*611=10998kg10998÷1540=7.14m3碎石:18m3*1242=22356kg22356÷1560=14.33m3水:18m3*175=3150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118.60、左右侧涵长5.9、纵坡1.5%左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689右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512六、钢筋:直径:28mm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截面积mm2:615.75mm2(兀R2=0.61575m2)屈服:233屈服点:380(233÷0.61575m2)尾数取0或5极限:336拉伸强度:545(336÷0.61575m2)断后标距:353伸长率:26%{353-(280÷280)}弯心直径:84(3*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双面搭接焊:5d+200mmmm单面搭接焊:5d+lhmm双面搭接焊:8d+lh。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一、表观密度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瓶:500ml;d)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温度计等。
2.实验步骤:1)按规定取样方法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3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线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3)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步骤“2)”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3.结果计算与评定:1)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
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二、堆积密度与空隙率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经108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d)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e)垫棒:直径10mm,长500mm的圆钢;f)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试验步骤:1)按照规定取样方法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
2仪具与材料(1)台秤:称量5㎏,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净高109㎜,筒壁厚2㎜,筒底厚5㎜,容积约为1L。
(3)标准漏斗(见图T 0331-1)。
(4)烘箱:能控温在105℃±5℃。
(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
3试验准备3.1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的先予捏碎。
3.2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
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 。
V =m ’2-m ’1 (T0331-1)式中:V ——容量筒的容积(mL);m ’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m ’2——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4试验步骤4.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入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柑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 1)。
4.2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图T0331-l 标准漏斗(尺寸单位:mm) 1-漏斗;2-20mm 管子;3-活动门;4-筛;5-金属量筒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 2)。
5.2砂的空隙率按式(T0331—4)计算,精确至0.1%。
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
2 仪具与材料(1)台秤: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m,容积约最早为1L。
(3)标准漏斗(见图T70331-1)。
(4)烘箱:能控温在105℃土5℃。
(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
3 试验准备3.1 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3.2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
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
(T0331—1)式中:V——容量筒的容积(mL);m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m2′_______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4 试验步骤4.1 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人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1)。
4.2 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5 计算5.1 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0331-2)和式(T0331-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T0331-2)(T0331-3)式中:ρ——砂的堆积密度g/cm3)ρ′——砂的紧装密度(g/cm3) m o——容量筒的质量(g);m1——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g);m2——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质量(g);V——容量筒容积(mL)。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一、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加水:10% 12% 14% 16%3000*(10%-8%)=60 ml干土* 含水量之差二、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黄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黄粉砂: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黑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黑粉砂: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三、:四、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内掺)水泥6%;碎石%;中砂%最大干密度:cm3最佳含水量:%料的本身含水量:%试件体积:V=2651(兀R2*15)最大干密度P d= (最大干密度*要求压实度97%)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中砂:2321(6172*%)碎石:3481(6172*%)…水:185 {6172*(%%)五、弯沉值A*2*(10/)=A*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东风()中湿:186 干燥:146(中湿:254÷=186)六、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T/m3 (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总重量= 体积* :T/m3矿料总重= 总重量- 总重量* %(沥青用量)各矿料米数(m3)20~40 (40%)碎石方数= 矿料总重* 40%÷(密度)10~20 ………..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 宽* 高* 压实度体积:100m * * * % = 181 m3密度:T/m3 = (kg/cm3)^总质量:181 * = 330 T石灰重:330 * 4% =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19000kg ÷50kg = 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 * = 18m3砂密度:1540 kg/cm3 碎石密度:1560 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 372:611:1242:175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 m3*372=6696 kg中砂:18 m3*611=10998 kg 10998÷1540= m3碎石:18 m3*1242=22356 kg 22356÷1560= m3水:18 m3*175=3150 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左右侧涵长、纵坡%左侧涵底标高:+ * % =右侧涵底标高:- * % =七、钢筋:直径:28mm 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 截面积mm2:mm2(兀R2= m2 )屈服:233 屈服点:380(233÷m2)尾数取0或5极限:336 拉伸强度:545(336÷m2)断后标距:353 伸长率:26% {353 -(280÷280)}弯心直径:84(3 * 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 双面搭接焊:5d+200 mm单面搭接焊:5d+l h mm双面搭接焊:8d+ l h mm。
12.1 细集料试验1.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1)试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以鉴定细集料的品质,同时亦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 部分的细集料。
2)试验仪具(1)托盘天平:称量1kg ,感量1g 。
(2)容量瓶:500mL 。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3)试验方法(1)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0m ),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3)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2m )。
(4)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中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
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1m )。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度差不得超过1℃。
4)结果计算及精度要求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12.1)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三位。
2100m m m m a -+=γ (12.1)式中:a γ——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0m ——试样的烘干质量,g ;1m ——水和容量瓶的总质量,g ; 2m ——试样、水和容量瓶的总质量,g 。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按式(12.2)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三位。
T a a ργρ⨯=或w T a a ραγρ⨯-=)( (12.2)式中:a ρ——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cm 3;T α、T ρ、w ρ——意义同前,T ρ取值参见表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