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与效率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26.50 KB
- 文档页数:6
工业工程标准工时的推广及效率分析引言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在工业生产中,工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用于衡量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探讨工业工程标准工时的推广及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优缺点。
工业工程标准工时的定义工业工程标准工时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
它是基于工艺分析和工序分析的结果,结合工作条件、员工技能水平、设备效率等因素确定的。
通过制定和推广标准工时,可以建立起一个客观公正的工作量指标,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和奖惩。
标准工时的制定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工艺分析:对工序进行细致研究,确定操作的方法和工时因素; 2. 工序分析:分析工序的各项元素,确定标准工时的构成; 3. 标准工时计算:根据工艺分析和工序分析的结果,计算得出每个工序的标准工时; 4. 标准工时修正: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和员工的能力水平,对标准工时进行修正。
工业工程标准工时的推广提高生产效率推广工业工程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制定合理的工时标准,可以减少工时的浪费和不稳定性。
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工时的推广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对工作量的合理划分和评估,可以更好地安排员工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标准工时的推广也能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绩效水平,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工时的推广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通过标准工时的制定和优化,可以确保每个工序的工作时间得到合理控制和安排,减少操作失误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降低生产成本标准工时的推广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标准工时的制定和推广,可以减少无效工时的产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工业工程标准工时的效率分析优点•提高生产效率:标准工时的推广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能力。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首先,设定标准工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员工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员工身体和精神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可以使员工在工作期间有充足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标准工时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员工需要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不会出现拖延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此外,通过规范工作时间,员工也将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要想进一步改善工作效率,企业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出努力:1. 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具备更多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2. 定期进行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员工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避免因为外界原因而影响工作效率。
3. 鼓励员工提出工作改进建议,积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标准工时的设定是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健康,同时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进而改善工作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员工的工作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最低的标准工时,以保护员工的权益。
通过设定标准工时,能够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家庭时间,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工作疲劳程度,降低工伤率,并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同时,标准工时的设定也有利于员工的工作生产率,因为合理的休息和休息区间,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然而,要保证落实标准工时的政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企业需要进一步重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保障员工权益和提高企业生产力的双重目的。
虽然标准工时可以带来一定的休息和保护,但并不意味着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生产力都能得到保证。
因此,企业需要继续采取更多措施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更好地完成任务。
标准工时与生产效率1.1什么是标准工时?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用标准作业方法进行作业时所需要的时间:(1)采用规定的方法和设备;(2)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3)完全具有某一工作所要求的特定熟练程度的作业者;(4)在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以每天能够维持的完成工作的最佳节奏进行作业;所谓特定熟练程度的作业者是指经过训练,肉体和精神上可以适应并能充分完成工作的作业员.1.1.1需要防止的三种现象:1.生产效率高达95%-100%,甚至超过100%;2.设备稼动率超过80%,甚至超过90%;3.大家都在将标准工时和效率指标当作笑谈.标准不仅要考虑合理性,更要考虑它的导向性.1.1.2标准工时的两个组成部分:1.标准工时=正常时间+宽放时间2.正常时间=平均时间x(1+评比系数)3.宽放时间=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特别宽放+政策宽放结构合理,系统才能科学;方法合理,管理才能科学!1.1.3标准工时的结构图:平均时间评比系数私事宽放疲勞宽放程序宽放特別宽放政策宽放正常时间标准时间如果评比系数之和为负数,则正常时间小于平均时间1.1.4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标准工时=【平均实操工时x(1+评比系数)】+(正常时间x宽放系数)评比系数需要根据测量对象每次确认;宽放系数在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只需确认一次.评比系数:宽放系数是标准工时系统中最具专业物色的词汇.1.1.5为什么要进行评比?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熟练系数:对作业者操作技能掌握即熟练程度方面进行评价;努力系数:对作业者工作投入的程度进行评价;工作环境系数:指因工作环境对作业者产生的影响;一致性系数:指作业者在同种操作周期上时值的差异;评比系数的四个关键要素(西屋评估法).评估系数法(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1.1.6评比系数的运用案例实测工时:10.5 10.0 9.5 9.8 11.0 11.5 9.0熟练系数:超佳;A1 努力系数:可;E2工作环境系数:欠佳;F 一致性系数:良;C问答:根据实测工时和评比系数算出正常时间?答案:正常时间=【(11+9.8+9.5+10+10.5) ÷5】×【1+(0.15-0.08+0.07+0.01)】=11.681.1.7为什么要进行宽放?1.人为宽放—人不是机器(私事宽放/疲劳宽放)2.非人为宽放—生产需要准备(作业宽放/管理宽放)3.工艺特点与计划周期需要调整—(特殊宽放)同一劳动场所的同一工序其宽放系数是一致的,除非劳动条件发生变化,否则为一个常数.1.1.8宽放系数的含盖范围 工作环境和管理方法改善后,宽放系数需要重新评估.1.1.9宽放系数的确认1.私事(生理)宽放系数的确认;2.疲劳宽放系数的确认;3.程序(作业)宽放系数的确认;4.管理宽放系数的确认;5.特殊宽放系数的确认.生产部门自我确认,IE 部门审核确认,上级主管核准确认,独立部门单独确认,独立产线单独确认,独立工站确认.1.1.11建立标准工时系统的三个关键步骤1.工序分解工厂—部门—车间—产线—工序(设备)2.区分影响工时的关键要素工序(设备)—动作(行程)—动素(参数)疲劳宽放:指作业员因作业造成的精神和肉体上的负荷导致的劳动技能減慢.私事宽放指劳动以外的生理需要(喝水/入厕/擦汗)作业宽放:指主要由于材料/事件/工具等相关的生产准备.管理宽放:因管理制度,如班前会及交接班会/早操时间等.特殊宽放:指因工艺特点或生产计划影响的长短而给予宽放.宽放工时3.制订现实有效的测算计划1.1.12标准工时测算的三个关键安排1.下个月要排产的产品优先测算(本月)2.常做的产品紧随测算(下月)3.剩下的产品最后测算(第三个月)合理安排资源,缩短标准工时测试的周期.1.1.13标准工时修订的五个时机1.产品上线的第一个月2.产品上线后第三个月(三个月之后)3.产品上线后第九个月(半年之后)4.产品上线后第二十一个月(一年之后)5.设备/工艺/材料/治具发生变化时标准工时不是随意乱改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1.14标准工时审核发行的四个步骤1.标准工时测试记录表(IE制作/班组长会签);2.工序别标准工时总表(IE课长/制造课长会签);3.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工程经理/生产经理会签);4.<<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经文控统一发行.不要等到标准工时出现分歧时才来抱怨其它部门.标准只有被共同,才能被广泛的被使用.1.2什么是生产效率?1.2.1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生产效率=产出工时÷直接人员出勤工时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每PCS工作效率=产出工时÷(直接+间接)人员出勤工时抓住投入与产出四个环节,统一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研究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的落差,找出改善的方向.1.2.2生产效率的计算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某日生产数量为1000PCS,该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0分钟每个,直接作业人员50人,干部2名,物料员1名,当天上班10小时,请计算该日该款产品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1000×20) ÷50×10×60=66.67%工作效率=(1000×20) ÷【(50+2+1) ×10×60】=62.89%1.2.3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案例平衡率=总标准工时÷排线人数×瓶颈工时损失率=1-平衡率每线每小时产能=3600÷瓶颈工时每人每小时产能=3600÷瓶颈工时÷排线人数1.2.4生产线人员需求的计算依据计算条件:1.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PCS2.需求工时=产出工时÷生产效率3.需求人数=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4.出货期限:48小时之后(2天之后)5.工作时间:10小时/每天6.生产效率现状:60%如何计算生产线需求人数是管理人员的基本功.1.2.5生产线人员需求的计算案例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计划生产数量为1000PCS,该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0分钟每个,客户要求2天后交货,假设每天上班10小时,生产效率60%,该产品需要安排多少人员作业才能如期交货?产出工时=? 产出工时=1000×20÷60=333.33H需求工时=? 需求工时=333.33÷60%=555.55H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555.55÷(2×10)=27.83(约等于28人)1.3什么是设备稼动率?1.3.1设备稼动率的计算公式设备稼动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一次良品率时间稼动率=实际开机时间÷计划开机时间性能稼动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一次良品率=实际良品数÷实际产量计划开机时间一般设定为每天24小时每小时标准产能=3600÷设备加工周期(秒)1.3.2设备稼动率的计算案例某大型设备计划开机时间24小时/每天,实际开机时间为21小时,设备加工周期为10秒,1模8穴,某日实际产量为60000个,其中不良品520个,试计算该设备在这一天的设备稼动率?时间稼动率=21H÷24H=87.5%标准产能=21×3600÷10×8=60480(PCS)性能稼动率=60000÷60480=99.2%一次良品率=(60000-520) ÷60000=99.1%设备稼动率=87.5%×99.2%×99.1%=86.01%1.3.3设备需求的计算依据1.设备产出工时=产出数量×设备加工周期(时间/PCS)2.需求工时=设备产出工时÷设备稼动率3.需求设备=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4.出货期限:24小时之后(1天之后)5.工作时间:22小时/每天6.设备稼动率现状:70%1.3.4设备需求的计算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计划生产数量为50000PCS,该设备的加工周期为10秒每个,客户要求1天后交货,假设设备每天开机22小时,设备稼动率70%,该产品要安排多少台设备作业才能如期交货?产出工时=? 产出工时=50000×10÷3600=138.89H需求工时=? 需求工时=138.89÷70%=198.4H需求设备=? 需求设备=198.4÷(1×22)=9.01(约等于10台) 1.3.5设备稼动率与生产效率的运用对比有针对性的选择绩效指标,才能抓住改善的重点!。
每个月标准工时每个月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时间总量。
这个标准工时通常是根据公司的工作制度和劳动法规定来确定的,旨在保障员工的权益,同时也是公司合理安排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月标准工时的设定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于员工来说,标准工时的设定可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加班和工作不均衡的情况。
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设定每个月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调配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制定每个月标准工时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定。
其次是法律法规的要求,劳动法规定了员工的最长工作时间和加班补偿等内容,企业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经营需求,合理安排每个月的标准工时,确保员工的工作量和企业的生产需求达到平衡。
对于员工来说,合理的每个月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减少因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
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设定每个月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每个月标准工时的设定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权益;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设定每个月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建议企业在制定每个月标准工时时,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生产需求,合理设定标准工时,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标准工时与生产效率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是两个关键的概念。
标准工时是指在
一定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所需的时间标准,而生产效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
这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工时的设定对于生产效率具有直接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标准
工时,可以有效地规范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会影响标准工时的设定。
当生产效率提高时,原有的
标准工时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生产速度和效率。
因此,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和产品特点,科学合理地设定标
准工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这需要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
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中的浪费,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这些方式,企业可以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总之,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合理设定
标准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该注重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的管理,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生产效率与标准工时管理规范(ISO9001-2015)一、目的1.1.规范各(M)BU对”综合效率” 、“投入工时有效率”、“有效工时产出率”三项KPI指标的统计办法﹐明确各相关数据的计算标准。
1.2.统一各(M)BU对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提高标准工时的时效性和准确度。
1.3.通过此管理办法﹐全面了解产生无效工时的原因﹐找出非生产因素并加以改善﹐提高生产效率。
二、三项KPI指标的公式及其意义2.1.三项KPI指标的公式2.1.1.投入工时有效率(E1)=有效工时/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有效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因管理原因而产生的无效时间。
2.1.2.有效工时产出率(E2)=产出工时/有效工时有效工时产出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而产生的无效时间﹐并加以改善。
2.1.3.综合效率(E)=总产出工时/总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有效率*产出工时有效率综合效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非生产因素﹐并加以改善。
※由上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此三项KPI 指标的计算值都<100%﹔反之﹐则可能是参与计算的各项数据数据统计有误﹐需要重新修订。
2.2.相关参数的定义 2.2.1.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指的是员工的支薪工时﹐包括正常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两部分﹐也就是从人资系统导出的员工实际刷卡工时。
投入工时=正常班工时+加班工时 2.2.2.有效工时有效工时=投入工时-损失工时 2.2.3. 损失工时损失工时﹕损失工时包括换线、待料﹑来料不良﹑机故﹑试样、重工、等损失的时间。
※在标准工时的制定中﹐计入到宽放时间的不计入在损失时间里面。
a--指完全依照设计数据,以最佳制造方法所能制出该产品所需的最小时间值。
b--因私事宽放﹑疲劳宽放﹑延迟宽放﹑政策宽放的时间。
c--因产品生产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所发生的无效时间。
d--因产品生产过程中管理原因而发生的无效时间。
2.2.4.产出工时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2.2.5.产出数量产出数量﹕产出数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可以是从SAP或SFC系统中下载的数据﹐也可以是在仓库的入库记录表中查得的数据。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标准工时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计算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它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合理的标准工时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我们将介绍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标准工时计算公式。
1. 简单标准工时计算公式。
标准工时 = 总工作时间 / 完成的产品数量。
这是最简单的标准工时计算公式,适用于单一产品的生产情况。
总工作时间指的是完成该批产品所需的总工作时间,可以包括直接劳动时间、间接劳动时间、等待时间等。
完成的产品数量是指在这个总工作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
2.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考虑效率)。
标准工时 = 总工作时间 / (完成的产品数量×实际生产效率)。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考虑到生产效率的影响。
如果生产效率较高,完成同样数量的产品所需的总工作时间会相对较短,因此需要将实际生产效率考虑在内,得出更为准确的标准工时。
3.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考虑设备利用率)。
标准工时 = 总工作时间 / (完成的产品数量×设备利用率)。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利用率对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设备利用率较高,完成同样数量的产品所需的总工作时间会相对较短,因此需要将设备利用率考虑在内,得出更为准确的标准工时。
二、标准工时的应用。
1. 生产计划安排。
通过标准工时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根据标准工时,可以预估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所需的时间,从而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避免因生产周期过长而导致的生产延误。
2. 生产效率评估。
标准工时也可以用于评估生产效率。
通过比较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的差异,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成本控制。
标准工时的计算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
通过合理计算标准工时,可以预估生产所需的人力、设备等资源,从而合理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总结。
标准工时的计算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评估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
标准工时定义
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它是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一种量化指标,也是企业管理和生产组织的重要工具。
标准工时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工作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不同,因此在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确定。
例如,一些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可能需要更长的工时,而一些需要大量思考和创造的工作可能需要更短的工时。
其次,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工作的环境和条件。
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在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例如,在一个嘈杂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而在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员工可能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
此外,标准工时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特点。
不同的员工拥有不同的工作能力和特点,因此在制定标准工时时需
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例如,一些员工可能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他们可能需要更短的工时来完成同样的工作量,而一些员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最后,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标准工时不仅仅是对工作量的要求,还包括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求。
因此,在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综合考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能仅仅以完成工作量为唯一标准。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工作环境和条件、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特点,以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标准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工时标准达成率考核
工时标准达成率考核是对员工工作效率和工时管理能力的一种综合评价方式。
通过对员工工时标准的达成情况进行考核,可以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且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工时管理指导和决策依据。
首先,工时标准达成率考核可以反映员工的工作效率。
工时是员工用于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资源,工时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通过对工时标准的达成情况进行考核,可以客观地评价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和效率。
其次,工时标准达成率考核可以评价员工的工时管理能力。
工时的管理不仅包括高效利用工时,还包括工时的合理分配和合理安排。
员工需要根据工作任务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合理安排工时,并确保工时的有效利用,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对员工工时标准达成率的考核,可以评价员工的工时管理能力,发现并解决工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工时管理水平。
另外,工时标准达成率考核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工时管理指导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员工工时标准达成率的考核结果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员工的工时利用情况,发现工时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培训措施,提升员工的工时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工时标准达成率的考核结果,合理安排工程项目和任务的进度和工时,确保工时的合理利用和项目的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工时标准达成率考核是对员工工作效率和工时管理能力的一种综合评价方式。
它可以客观地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工时管理指导和决策依据。
通过工时标准达成率考核,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时管理能力,优化工时利用,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