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共34页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17
生产效率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考量的角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生产效率计算公式:
1. 基于时间的生产效率计算:
- 公式一:生产效率= (实际产量× 标准工时) / (实际人力× 标准工作时间- 挡产工时+ 加班工时)
- 实际产量:实际完成的产品数量。
- 标准工时:按照产品工艺要求或行业标准计算出单个产品应耗用的标准工作时间。
- 实际人力:参与生产活动的实际人工数量。
- 标准工作时间:通常指每天8小时的基础工作时间。
- 挡产工时:由于非生产原因(如停工、设备故障、物料短缺等)造成的无效工时。
- 加班工时: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而延长的工作时间。
2. 基于工时利用率的生产效率计算:
- 公式二:生产效率= 标准总工时÷ 实际总投入工时× 100%
- 标准总工时:生产所有产品所需的理想工时总
量。
- 实际总投入工时:实际用于生产的员工总工作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和可能出现的损失工时。
3. 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
- 公式三:全员劳动生产率= 工业增加值/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工业增加值: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创造的新价值,体现了生产效率的经济效益层面。
4. 实物量或产值计算:
- 公式四:生产效率= 实际产出量/ 投入综合因素
- 投入综合因素可以包括物资、劳动力、资本等多种资源的投入。
在计算生产效率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计算模型,同时也要考虑到生产环境的变化、设备状态、管理水平、生产流程等因素对效率的影响。
此外,生产效率的提升不仅关注产量,也包括质量、能耗、成本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标准工时与生产效率1.1什么是标准工时?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用标准作业方法进行作业时所需要的时间:(1)采用规定的方法和设备;(2)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3)完全具有某一工作所要求的特定熟练程度的作业者;(4)在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以每天能够维持的完成工作的最佳节奏进行作业;所谓特定熟练程度的作业者是指经过训练,肉体和精神上可以适应并能充分完成工作的作业员.1.1.1需要防止的三种现象:1.生产效率高达95%-100%,甚至超过100%;2.设备稼动率超过80%,甚至超过90%;3.大家都在将标准工时和效率指标当作笑谈.标准不仅要考虑合理性,更要考虑它的导向性.1.1.2标准工时的两个组成部分:1.标准工时=正常时间+宽放时间2.正常时间=平均时间x(1+评比系数)3.宽放时间=私事宽放+疲劳宽放+程序宽放+特别宽放+政策宽放结构合理,系统才能科学;方法合理,管理才能科学!1.1.3标准工时的结构图:平均时间评比系数私事宽放疲勞宽放程序宽放特別宽放政策宽放正常时间标准时间如果评比系数之和为负数,则正常时间小于平均时间1.1.4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标准工时=【平均实操工时x(1+评比系数)】+(正常时间x宽放系数)评比系数需要根据测量对象每次确认;宽放系数在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只需确认一次.评比系数:宽放系数是标准工时系统中最具专业物色的词汇.1.1.5为什么要进行评比?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熟练系数:对作业者操作技能掌握即熟练程度方面进行评价;努力系数:对作业者工作投入的程度进行评价;工作环境系数:指因工作环境对作业者产生的影响;一致性系数:指作业者在同种操作周期上时值的差异;评比系数的四个关键要素(西屋评估法).评估系数法(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1.1.6评比系数的运用案例实测工时:10.5 10.0 9.5 9.8 11.0 11.5 9.0熟练系数:超佳;A1 努力系数:可;E2工作环境系数:欠佳;F 一致性系数:良;C问答:根据实测工时和评比系数算出正常时间?答案:正常时间=【(11+9.8+9.5+10+10.5) ÷5】×【1+(0.15-0.08+0.07+0.01)】=11.681.1.7为什么要进行宽放?1.人为宽放—人不是机器(私事宽放/疲劳宽放)2.非人为宽放—生产需要准备(作业宽放/管理宽放)3.工艺特点与计划周期需要调整—(特殊宽放)同一劳动场所的同一工序其宽放系数是一致的,除非劳动条件发生变化,否则为一个常数.1.1.8宽放系数的含盖范围 工作环境和管理方法改善后,宽放系数需要重新评估.1.1.9宽放系数的确认1.私事(生理)宽放系数的确认;2.疲劳宽放系数的确认;3.程序(作业)宽放系数的确认;4.管理宽放系数的确认;5.特殊宽放系数的确认.生产部门自我确认,IE 部门审核确认,上级主管核准确认,独立部门单独确认,独立产线单独确认,独立工站确认.1.1.11建立标准工时系统的三个关键步骤1.工序分解工厂—部门—车间—产线—工序(设备)2.区分影响工时的关键要素工序(设备)—动作(行程)—动素(参数)疲劳宽放:指作业员因作业造成的精神和肉体上的负荷导致的劳动技能減慢.私事宽放指劳动以外的生理需要(喝水/入厕/擦汗)作业宽放:指主要由于材料/事件/工具等相关的生产准备.管理宽放:因管理制度,如班前会及交接班会/早操时间等.特殊宽放:指因工艺特点或生产计划影响的长短而给予宽放.宽放工时3.制订现实有效的测算计划1.1.12标准工时测算的三个关键安排1.下个月要排产的产品优先测算(本月)2.常做的产品紧随测算(下月)3.剩下的产品最后测算(第三个月)合理安排资源,缩短标准工时测试的周期.1.1.13标准工时修订的五个时机1.产品上线的第一个月2.产品上线后第三个月(三个月之后)3.产品上线后第九个月(半年之后)4.产品上线后第二十一个月(一年之后)5.设备/工艺/材料/治具发生变化时标准工时不是随意乱改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1.14标准工时审核发行的四个步骤1.标准工时测试记录表(IE制作/班组长会签);2.工序别标准工时总表(IE课长/制造课长会签);3.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工程经理/生产经理会签);4.<<产品别标准工时总表>>经文控统一发行.不要等到标准工时出现分歧时才来抱怨其它部门.标准只有被共同,才能被广泛的被使用.1.2什么是生产效率?1.2.1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生产效率=产出工时÷直接人员出勤工时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每PCS工作效率=产出工时÷(直接+间接)人员出勤工时抓住投入与产出四个环节,统一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研究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的落差,找出改善的方向.1.2.2生产效率的计算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某日生产数量为1000PCS,该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0分钟每个,直接作业人员50人,干部2名,物料员1名,当天上班10小时,请计算该日该款产品的生产效率?生产效率=(1000×20) ÷50×10×60=66.67%工作效率=(1000×20) ÷【(50+2+1) ×10×60】=62.89%1.2.3生产线平衡改善的案例平衡率=总标准工时÷排线人数×瓶颈工时损失率=1-平衡率每线每小时产能=3600÷瓶颈工时每人每小时产能=3600÷瓶颈工时÷排线人数1.2.4生产线人员需求的计算依据计算条件:1.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PCS2.需求工时=产出工时÷生产效率3.需求人数=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4.出货期限:48小时之后(2天之后)5.工作时间:10小时/每天6.生产效率现状:60%如何计算生产线需求人数是管理人员的基本功.1.2.5生产线人员需求的计算案例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计划生产数量为1000PCS,该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0分钟每个,客户要求2天后交货,假设每天上班10小时,生产效率60%,该产品需要安排多少人员作业才能如期交货?产出工时=? 产出工时=1000×20÷60=333.33H需求工时=? 需求工时=333.33÷60%=555.55H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555.55÷(2×10)=27.83(约等于28人)1.3什么是设备稼动率?1.3.1设备稼动率的计算公式设备稼动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一次良品率时间稼动率=实际开机时间÷计划开机时间性能稼动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一次良品率=实际良品数÷实际产量计划开机时间一般设定为每天24小时每小时标准产能=3600÷设备加工周期(秒)1.3.2设备稼动率的计算案例某大型设备计划开机时间24小时/每天,实际开机时间为21小时,设备加工周期为10秒,1模8穴,某日实际产量为60000个,其中不良品520个,试计算该设备在这一天的设备稼动率?时间稼动率=21H÷24H=87.5%标准产能=21×3600÷10×8=60480(PCS)性能稼动率=60000÷60480=99.2%一次良品率=(60000-520) ÷60000=99.1%设备稼动率=87.5%×99.2%×99.1%=86.01%1.3.3设备需求的计算依据1.设备产出工时=产出数量×设备加工周期(时间/PCS)2.需求工时=设备产出工时÷设备稼动率3.需求设备=需求工时÷(出货期限×工作时间)4.出货期限:24小时之后(1天之后)5.工作时间:22小时/每天6.设备稼动率现状:70%1.3.4设备需求的计算案例某生产部门A款产品计划生产数量为50000PCS,该设备的加工周期为10秒每个,客户要求1天后交货,假设设备每天开机22小时,设备稼动率70%,该产品要安排多少台设备作业才能如期交货?产出工时=? 产出工时=50000×10÷3600=138.89H需求工时=? 需求工时=138.89÷70%=198.4H需求设备=? 需求设备=198.4÷(1×22)=9.01(约等于10台) 1.3.5设备稼动率与生产效率的运用对比有针对性的选择绩效指标,才能抓住改善的重点!。
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试题2
姓名:工号:日期:
页数: of 1一﹑问答題﹕1﹑什么是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有哪两个部分组成的?(20分)
答案:标准工时是在规定的作业条件下,用标准作业方法进行作业时时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工时= 正常时间+ 宽放时间
2﹑请列举两种标准工时的基本建立方法﹖(20分)
答案:经验评估法
码表测量法
模特法
二﹑计算題﹕
3﹑下面是某车间餐台包装线测得的数据,请计算生产线平衡率:(20分)
答案:平衡率= ( 191 + 344 + 342 + 306 + 215 + 294 ) / ( 344 ×6 )
= 82.0%
4﹑车间组装某型号产品,某日完工数量为:60pcs ,该产品组装的标准工时为900秒每人每件,直接作业人员4人,干部
1名,物料员1人,当天上班8小时,请计算当日该款产品的生产效率?(20分)答案:生产效率= ( ( 60 ×900 ) ÷3600 ) ÷( 4 ×8 ) = 50.0%
5﹑用码表测量法计算某产品的包装封箱的标准工时。
现已测量了5次正常情况下的操作时间分别为:第一次为61秒,第二次为67秒,第三次为62秒,第四次为68秒,第五次为65秒。
宽放率设定为10% 请计算标准工时。
答案:标准工时=[(61+67+62+68+65)/5]*(1+10%)=71.06 秒
主题: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分数:
问题:
测
试
姓名:工号:
日期:页数: of1主题: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分数:
问题:
测试Form No.:。
标准工时与生产效率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是两个关键的概念。
标准工时是指在
一定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产品所需的时间标准,而生产效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
这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工时的设定对于生产效率具有直接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标准
工时,可以有效地规范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会影响标准工时的设定。
当生产效率提高时,原有的
标准工时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生产速度和效率。
因此,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生产条件和产品特点,科学合理地设定标
准工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这需要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
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中的浪费,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这些方式,企业可以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总之,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合理设定
标准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该注重标准工时和生产效率的管理,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时管理与生产效率一、工时概念1.标准工时1.1定义:标准工时是一名操作熟练程度中等偏上的作业人员,在机器设备、物料等生产条件正常的情况下,以标准作业方法,顺利流畅地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一道工序或一个组件或一个产品所需的作业时间。
1.2说明:a)操作熟练程度中等偏上:能够担任高精度的工作,可以指导他人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对作业流程\器具使用非常熟悉,操作有效,动作迅速且正确。
b)生产条件正常:机器设备运行良好,工模具齐备,物料供应顺畅,人员配合到位,环境符合要求。
c)标准作业方法:作业标准(如《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操作方法。
d)顺利流畅地完成:对外届影响的要求。
e)符合质量要求:只有符合质量要求,完成的作业才有效。
1.3标准工时的制定1.3.1制定方法目前,制定标准工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四种﹕秒表法、经验判断法、历史记录法、预定时间标准法。
我公司目前的采用的方法是历史记录法加经验判断法,逐步应该推行秒表法。
由于公司产品的特殊性,用户个性化比较强,标准化工作还需要改进,所以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产品的定额工时。
只有对产品进行彻底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改善,细化作业单元,才有可能利用秒表法对标准工时进行彻底的优化。
1.3.2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是指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连续地直接观测作业者的作业﹐除了记录工作次数与工作时间之外﹐还要与标准作业的观念比较﹐赋予一个估计值﹐然后再考虑工作之外的放宽时间,即得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净作业时间+宽放时间)+准备作业时间(净准备时间+宽放时间);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
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仅指一位合格胜任的工人﹐以正常速度运行该工作所需的时间﹔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中断的整天以相同的速度操作﹐在操作中﹐因私事原因、疲劳、不可避免之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使工作中断﹐操作时间增加﹔设定宽放值,加入足够的时值在正常生产时间内﹐使以正常速度操作的员工能合理地达到标准。
生产效率与标准工时管理规范(ISO9001-2015)一、目的1.1.规范各(M)BU对”综合效率” 、“投入工时有效率”、“有效工时产出率”三项KPI指标的统计办法﹐明确各相关数据的计算标准。
1.2.统一各(M)BU对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提高标准工时的时效性和准确度。
1.3.通过此管理办法﹐全面了解产生无效工时的原因﹐找出非生产因素并加以改善﹐提高生产效率。
二、三项KPI指标的公式及其意义2.1.三项KPI指标的公式2.1.1.投入工时有效率(E1)=有效工时/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有效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因管理原因而产生的无效时间。
2.1.2.有效工时产出率(E2)=产出工时/有效工时有效工时产出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而产生的无效时间﹐并加以改善。
2.1.3.综合效率(E)=总产出工时/总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有效率*产出工时有效率综合效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非生产因素﹐并加以改善。
※由上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此三项KPI 指标的计算值都<100%﹔反之﹐则可能是参与计算的各项数据数据统计有误﹐需要重新修订。
2.2.相关参数的定义 2.2.1.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指的是员工的支薪工时﹐包括正常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两部分﹐也就是从人资系统导出的员工实际刷卡工时。
投入工时=正常班工时+加班工时 2.2.2.有效工时有效工时=投入工时-损失工时 2.2.3. 损失工时损失工时﹕损失工时包括换线、待料﹑来料不良﹑机故﹑试样、重工、等损失的时间。
※在标准工时的制定中﹐计入到宽放时间的不计入在损失时间里面。
a--指完全依照设计数据,以最佳制造方法所能制出该产品所需的最小时间值。
b--因私事宽放﹑疲劳宽放﹑延迟宽放﹑政策宽放的时间。
c--因产品生产过程中操作方法不当所发生的无效时间。
d--因产品生产过程中管理原因而发生的无效时间。
2.2.4.产出工时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2.2.5.产出数量产出数量﹕产出数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可以是从SAP或SFC系统中下载的数据﹐也可以是在仓库的入库记录表中查得的数据。
生产效率与标准工时管理办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富士康科技集团生产效率与标准工时管理办法一,目的.规范各(M)BU对”综合效率” 、“投入工时有效率”、“有效工时产出率”三项KPI指标的统计办法﹐明确各相关数据的计算标准。
.统一各(M)BU对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提高标准工时的时效性和准确度。
.通过此管理办法﹐全面了解产生无效工时的原因﹐找出非生产因素并加以改善﹐提高生产效率。
二,三项KPI指标的公式及其意义2.1.三项KPI指标的公式2.1.1.投入工时有效率(E1)=有效工时/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有效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因管理原因而产生的无效时间。
2.1.2.有效工时产出率(E2)=产出工时/有效工时有效工时产出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因操作方法不当而产生的无效时间﹐并加以改善。
2.1.3.综合效率(E)=总产出工时/总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有效率*产出工时有效率综合效率的意义在于找出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非生产因素﹐并加以改善。
※由上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此三项KPI 指标的计算值都<100%﹔反之﹐则可能是参与计算的各项数据资料统计有误﹐需要重新修订。
.相关参数的定义2.2.1.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投入工时指的是员工的支薪工时﹐包括正常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两部分﹐也就是从人资系统导出的员工实际刷卡工时。
投入工时=正常班工时+加班工时2.2.2.有效工时有效工时=投入工时-损失工时2.2.3. 损失工时损失工时﹕损失工时包括换线、待料﹑来料不良﹑机故﹑试样、重工、等损失的时间。
※在标准工时的制定中﹐计入到宽放时间的不计入在损失时间里面。
2.2.4.产出工时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2.2.5.产出数量产出数量﹕产出数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可以是从SAP 或SFC 系统中下载的数据﹐也可以是在仓库的入库记录表中查得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