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579.00 KB
- 文档页数:52
浙江省电镀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9月目录前言 (1)1总则 (2)1.1适用范围 (2)1.2术语和定义 (2)1.2.1电镀 (2)1.2.2化学镀 (2)1.2.3阳极氧化 (2)1.2.4电镀废水 (2)1.2.5重金属废水 (2)1.2.6含氰废水 (2)1.2.7电镀混合废水 (3)1.2.8电镀废液 (3)1.2.9镀液 (3)1.2.10电镀污泥 (3)1.2.11电镀园区 (3)1.3行业相关政策 (3)1.3.1相关规范、文件、政策 (3)1.3.2产业布局 (3)1.3.3产业政策 (4)1.3.4清洁生产政策 (5)1.3.5电镀园区规范条件 (5)1.4行业相关标准 (6)1.4.1清洁生产标准 (6)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6)2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 (7)2.1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7)2.1.1前处理及产污分析 (7)2.1.2 镀锌及产污分析 (8)2.1.3 镀铜及产污分析 (9)2.1.4 镀镍及产污分析 (10)2.1.5 镀铬及产污分析 (10)2.1.6 镀银及产污分析 (11)2.1.7 镀金及产污分析 (12)2.1.8 镀合金及产污分析 (12)2.1.9其他产污环节 (13)2.2污染物排放 (13)2.2.1水污染 (13)2.2.2大气污染 (15)2.2.3固废污染 (16)3清洁生产技术 (17)3.1绿色设计 (17)3.1.1电镀厂房的总体布局 (17)3.1.2电镀厂房建筑的防腐蚀要求 (17)3.1.3电镀槽的布置要求 (18)3.2清洁生产工艺 (19)3.2.1前处理清洁生产工艺 (19)3.2.2电镀替代工艺 (19)3.2.3电镀过程清洁生产工艺 (20)3.2.4清洗水减量化技术 (21)3.2.5废水槽边回收技术 (23)3.3资源综合利用 (24)3.3.1含锌废渣的综合利用 (24)3.3.2含铬废渣的综合利用 (24)3.3.3含镍废渣的综合利用 (25)3.3.4含铜废渣的综合利用 (26)4污染防治技术 (27)4.1水污染防治技术 (27)4.1.1废水的收集和分质分流 (27)4.1.2前处理废水预处理技术 (27)4.1.3含铬废水预处理技术 (28)4.1.4含镍废水预处理技术 (30)4.1.5含氰废水预处理技术 (32)4.1.6含铜废水预处理技术 (33)4.1.7综合废水处理技术 (35)4.1.8回用水处理技术 (37)4.2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39)4.2.1 废气抑制 (39)4.2.2 废气收集 (39)4.2.3 废气处理技术 (40)4.3固废污染防治技术 (41)4.3.1危险废物的暂存及处置要求 (41)4.3.2废水处理污泥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 (42)4.4污染防治新技术 (43)4.4.1生物降解脱脂技术 (43)4.4.2无氰碱性镀技术 (43)4.4.3吸附交换法回收废酸液技术 (44)4.4.4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 (44)4.5全过程最佳可行技术组合方案 (45)5内部环保管理 (46)5.1 生产现场管理 (46)5.2环保管理组织体系 (46)5.3内部环境监测 (46)5.4环保台账 (47)5.5环境应急管理 (47)6环境监管 (48)7指南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9)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浙江省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方案》,防治环境污染,完善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工作体系,特制定本指南。
电镀行业整治实施方案
电镀行业是一项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电子
设备等领域。
然而,由于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暂时的经济利益,存在着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规范电镀行业的发展,保护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制定了电镀行业整治实施方案。
首先,针对电镀行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将加强环保监管,对电镀企业
的排放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排放达标。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电镀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其次,针对电镀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将加强安全监管,对电镀企业
的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外,为了促进电镀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将加强对电镀企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电镀行业的市场监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
最后,我们将建立健全电镀行业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电镀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加强对电镀行业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电镀行业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上所述,电镀行业整治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力推动电镀行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全行业共同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整治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电镀行业监管方案背景电镀行业是一种需要高度技术和科学的行业,它在各个领域和产业中都有广泛应用,如汽车、手机、航空航天等。
但由于操作复杂、涉及多方面知识,电镀行业也存在许多环境和安全隐患。
所以,电镀行业的监管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些电镀行业监管方案,以维护环境安全和行业发展。
主要问题电镀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一是废水、废气排放问题。
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会对环境带来威胁。
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加剧大气污染。
二是操作风险问题,操作过程中可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对人身安全也有潜在的威胁。
解决方案技术标准方面监管部门应明确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标准,以确保其能够稳定、高效地开展各种操作。
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同步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有效处罚。
环境监测方面电镀企业应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并将监测数据报告给监管部门。
监管部门按照监测数据以及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对企业作出相应管理措施或处罚。
环境治理方面监管部门应该定期组织电镀企业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包括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设备,如绿色电镀等新技术的应用,减少废水、废气排放。
如果企业存在违规排放行为,则应依法查处。
安全生产方面在电镀企业中,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监管部门应该对电镀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管并进行评估。
对于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电镀企业,政府应该进行专项督导,并加大执法力度。
同时,在企业内部也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等,确保安全生产。
总结电镀行业是一种需要严格监管的行业,本文提出的一些监管方案,是为了防范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从而推动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监管部门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电镀行业监管和技术创新,以确保其能够完成环保和安全方面的任务。
同时,电镀行业还需要加强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电镀环保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电镀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制定本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各类电镀企业,包括电镀加工车间、电镀原材料供应商和电镀产品企业。
通过执行该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电镀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废物,实现环境保护的效果。
二、管理范围:1. 电镀废水管理:对电镀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处理、排放等过程进行管理。
要求企业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并定期对废水排放口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 电镀废气管理:对电镀产生的废气进行收集、处理、排放等过程进行管理。
要求企业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确保企业周围的空气质量。
3. 电镀废渣管理:对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进行分类、收集、处理,确保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 环境监测:通过定期对企业周围环境进行监测,检测空气、水质等指标,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 环境培训:对电镀企业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积极参与企业的环保活动。
6. 紧急事故处置:建立企业紧急事故应急预案,对突发环境事故进行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影响。
7. 环保投入:企业应增加环保设施的投入,提高环保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8. 法律法规遵守: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不得违法操作,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符合相关环保规定。
三、实施措施:1. 建立环保管理团队: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环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 设立环保专岗: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保岗位,负责环保设施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工作,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定期检查与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环保设施的检查和评估工作,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4. 加强宣传教育:企业应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引导员工树立环保责任感。
5. 强化监督管理:企业应建立环保管理档案,定期组织环保督查和评估工作,确保环保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电镀行业环境污染整治的若干措施1.开展非法经营打击。
保持对非法经营的高压态势,形成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格局,加强查处力度。
规范行业生产经营秩序,对无证无照从事生产经营的,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给予查封、扣押涉嫌设备及原材料等处置。
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升信访举报处理的办理质效。
2.强化合规性整治。
落实企业污染整治提升主体责任,全面排查企业经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严格按照安全、环保、质量、能源等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政策实施整治,对存在违法违规等的企业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经整改仍未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退出。
重点围绕批建是否相符,产能是否超标,排污许可、安全生产等手续是否齐备、措施是否到位进行整治。
3.明确功能分区。
按照“生产设备现代化、环保设施规范化、生产管理常态化”的标准,推进电镀企业功能区合理布置改造。
干区划分待镀区、成品区、挂具摆放区等功能分区,要求有明显黄色标线。
湿区面积不得超过车间总面积60%。
湿区设置托盘并敷设网格板或者生产线周边设置镀液收集沟并定期冲洗,防止积液、积垢,严禁废水落地。
车间地面及墙壁裙脚严格落实防腐防渗。
合理布设电镀车间及生产线数量,严控生产线密度。
严格落实车间面积≥500m2建一条生产线的标准,且镀槽投影面积不超过车间总面积30%;电镀线投影面积不超过车间总面积50%;每个车间至少设置1条独立通道并保持畅通。
严禁擅自变更车间布局、分段间隔、随意出租等行为。
4.推广使用先进生产工艺。
大力推广无氰、无磷、低毒、低能耗的清洁工艺,鼓励企业采用三价铬和无铬钝化。
严格落实氰化物镀锌、六价铬钝化、电镀锡铅合金等高污染工艺环评审批要求。
强化镀槽总容积和镀种调整情况排查,发生重大变动的全部重新报批,引导企业开展老旧装备更新改造。
鼓励企业在电镀生产线安装可显示即时流量及累积流量的用水计量装置。
5.规范废水分质处理。
严格落实雨污分流,完善废水收集处理系统。
严格实施废水分类收集,所有企业落实前处理废水、高浓度槽(缸)液、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铜废水、含磷废水、综合废水等8股废水“各行其道”。
电镀行业环境执法现场检查要点电镀行业环境执法现场检查要点一、电镀行业生产特点1.概念电镀就是利用电解的方式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
电镀的分类:按获取镀层方式:通常电镀,化学镀,热浸镀,闪镀按挂具方式分类:挂镀,滚镀,刷镀按镀层组成分类:镀铜、镀金、镀银、镀镍、镀铬、镀镉、镀锌、镀锡、镀三元合金(铜、锡、锌)等2.生产工艺电镀工艺包括工件抛光、脱脂、上挂具、化学除油、酸洗、电解除油、弱腐蚀(活化)、电镀、浸洗回收、出光、低铬钝化、漂白、烘干、检验等生产过程。
镀层种类分为单层金属电镀和多层(复合)金属电镀。
电镀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镀前处理、电镀阶段、镀后处理,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毛坯→表面平整→除油脱脂→清洗→酸洗→清洗→上挂具(吊镀)→一层电镀→清洗→二层电镀→清洗→钝化→清洗→干燥→下挂具→包装→成品。
3、常用化学品酸类:硫酸、盐酸、硝酸、磷酸、铬酸、硼酸、氢氟酸、醋酸、柠檬酸等。
碱类:氢氧化钠、氨水等。
盐类:硫酸盐、氯化物、磷酸盐、重铬酸盐等无机酸盐(铜、镍、钠、锌、锰)、氰化物或硫氰酸盐(钠、钾、亚铜)、有机酸盐(酒石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间硝基苯璜酸钠、柠檬酸盐)等。
有机物类:添加剂、乳化剂、光亮剂、皂化剂等。
4、主要生产设备前处理槽:(除油、脱脂槽)、预镀槽(氰化镀铜)、镀槽(金、铬、镉、镍、锌、银)、褪镀槽、清洗槽。
二、污染物产生情况电镀工艺产生的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其中水污染(含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和大气污染(各类酸雾)是主要环境问题。
1、废水电镀废水含有数十种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其中无机污染物主要为铜、锌、铬、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氰化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含碳有机物、含氮有机物等。
电镀废水的来源一般为:1、镀件清洗水;2、废电镀液;3、其他废水,包括冲刷车间地面、刷洗极板以及通风设备冷凝水,和由于渡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跑、冒、滴、漏的各种槽液和排水;4、设备冷却水。
电镀行业环保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电镀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电镀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
2. 适用于所有从事电镀生产及与电镀相关的企业。
二、组织管理1. 成立环保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执行环保管理制度。
2. 指定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环保事务的管理和协调。
三、污染防治1.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的排放标准。
2. 定期对电镀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四、废物处理1. 对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2. 建立废物处理和存储的规范流程,确保安全合规。
五、排放监测1. 定期对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监测,确保排放物浓度符合标准。
2. 建立监测记录档案,记录监测结果和处理措施。
六、应急预案1. 制定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和事后处理。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员工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2. 加强对环保法规的宣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八、监督检查1. 环保管理小组定期对企业内的环保设施和操作流程进行检查。
2. 对违反环保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并要求立即整改。
九、持续改进1.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环保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2. 定期评估环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环保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环保管理小组审议通过后实施。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附件二:HJ-BAT-XXX 环境保护技术文件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Guideline on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i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for Electroplating Industry(on Trial)(征求意见稿)环境保护部二〇一一年八月目次前言 (1)1 总则 (2)1.1 适用范围 (2)1.2 术语和定义 (2)2 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 (2)2.1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2)2.2 污染物排放 (3)3 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技术 (5)3.1 电镀工艺过程污染预防技术 (5)3.2 水污染治理技术 (8)3.3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10)3.4 污泥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技术 (11)3.5 噪声防治技术 (12)3.6 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新技术 (12)4 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13)4.1 电镀工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概述 (13)4.2工艺过程污染预防最佳可行技术 (14)4.3水污染治理最佳可行技术 (15)4.4大气污染治理最佳可行技术 (18)4.5污泥处理综合利用及处置最佳可行技术 (19)4.6 最佳环境管理实践 (19)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快建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确保环境管理目标的技术可达性,增强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技术依据,引导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和环保产业发展,根据《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等技术指导文件。
本指南可作为电镀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设计、工程验收以及运营管理等环节的技术依据,是供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规划和设计单位以及用户使用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将根据环境管理要求及技术发展情况适时修订。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提出。
附件4《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电镀工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电镀工业》标准编制组2017年11月目录1项目背景 (49)1.1任务来源 (49)1.2工作过程 (49)2编制《指南》的必要性 (50)2.1排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是企业信息公开的必然要求 (50)2.2自行监测是排污许可制度的重要内容 (50)2.3相关标准规范对电镀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的规定不全面 (51)3国内外电镀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 (52)3.1国外电镀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 (52)3.2国内电镀企业自行监测开展情况 (53)4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56)4.1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56)4.2废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59)4.3噪声来源分析 (60)4.4工业固体废物来源分析 (60)5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61)5.1基本原则 (61)5.2技术路线 (61)6标准研究报告 (62)6.1适用范围 (62)6.2监测方案制定 (62)6.3信息记录与报告 (66)6.4其他 (66)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成本分析 (67)7.1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成本测算 (67)7.2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成本分析 (71)7.3企业成本核算实例 (72)《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电镀工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要求,支撑国家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行为,对排污单位开展自行监测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环境保护部的组织下,编制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以下简称《总则》)。
为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对电镀工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行为的指导,支撑电镀工业排污许可制度的落实,按照环境保护部要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和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总则》等法律规章并参照相关标准规范,起草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电镀工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
目录1.前言 (1)2.环境监察主要程序(试行) (2)3.废纸制浆造纸行业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4)4.印染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10)5.电镀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16)6.制革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26)7.水泥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31)8.火电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35)9.铅蓄电池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40)10.医药化工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46)11.有机化工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51)12.生物农药化工行业现场检查简要指南(试行) (57)13.染料化工行业监察工作简要指南(试行) (62)14.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67)15.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现场监察简要指南(试行) (73)16.铅蓄电池企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标准 (76)17.电镀企业污染综合整治验收标准 (79)前言本指南适用全省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实施现场监察工作,供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执法参考使用,不具强制性。
指南包括造纸、印染、电镀、制革、水泥、火电、铅蓄电池、化工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等行业,简要介绍了上述各个行业的主要工艺、设备等情况,分析了主要产污节点与污染处理工艺,提供了现场监察的要点与检查技巧,给出了有关定性检查和定量测算方法,列举了常见环境违法行为情况等。
另外,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为各地区统计数据汇总而成或编写人员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得出,个别地区由于地域、经济、技术等因素,可能会与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有所出入。
本指南首次发布,为试行阶段,欢迎各地监察人员对指南提出修改完善建议。
本指南由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组织编写,主要编写人员:胡晓林、高祥、徐志锋、钱贵龙、汤华、李珊珊、李腾、包崇志、徐京、陈小强、沈贵方、方宏锋、陆雪锋、陶全明、俞建春、金路阳、黄健、冯锋强。
在执行过程中碰到有关疑问,由编写单位负责解答。
环境监察主要程序(试行)一、监察准备收集相关材料和信息,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各类环保标准;辖区内同类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数量、地理位置、基本工艺、生产规模、群众投诉等;拟检查企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环评审批文件、“三同时”验收报告和验收意见、排污申报登记表、排污费核定及缴纳通知书,以及现场检查历史记录、环境违法问题处理历史记录等基本环境管理信息。
电镀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试行)第一章行业概况1.1基本原理及生产方法电镀是以直流电通入一定组织的电解质溶液,通过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变,把金属镀到零件表面上的过程,即镀件置于含有被沉积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通过外来的直流电,使镀件表面覆盖上一层薄的金属镀层。
主要有吊镀和滚镀两种生产方法:1、吊镀,镀件通过挂具进行电镀,一般镀件体积比较大,表面比较平整,如锁具、汽车配件等,相应镀槽体积比较大。
2、滚镀,没有挂具,采用滚筒电镀,镀件直接放入滚筒中,并通过滚筒导电。
镀件体积比较小,不易破损,如小五金制品、装饰精品小件、仪表和电器装配上的小零件等,一般镀槽体积比较小。
1.2电镀生产工艺电镀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镀前处理、电镀阶段、镀后处理,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毛坯→表面平整→除油脱脂→清洗→酸洗→清洗→上挂具(吊镀)→一层电镀→清洗→二层电镀→清洗→钝化→清洗→干燥→下挂具→包装→成品。
1.3生产原料酸类:硫酸、盐酸、硝酸、磷酸、铬酸、硼酸、氢氟酸、醋酸、柠檬酸等。
碱类:氢氧化钠、氨水等。
盐类:硫酸盐、氯化物、磷酸盐、重铬酸盐等无机酸盐(铜、镍、钠、锌、锰)、氰化物或硫氰酸盐(钠、钾、亚铜)、有机酸盐(酒石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间硝基苯璜酸钠、柠檬酸盐)等。
有机物类:添加剂、乳化剂、光亮剂、皂化剂等。
1.4主要生产设备与污染物排放情况1、除油(脱脂)槽(前处理槽)。
镀液主要成分:碳酸钠、磷酸三钠、硅酸钠、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
废水主要污染因子:油、脂类有机物(体现为COD)。
2、氰化镀铜(预镀)槽。
镀液主要成分:氰化亚铜、氰化钠、硫氰酸钾、氢氧化钠等。
镀液PH值为11.5左右,镀液颜色为淡黄色,表面有泡沫。
废水主要污染因子:CN-、Cu2+ 、〔Cu(CN)3〕2-(铜氰络离子)、OH-等。
废气主要污染因子:含氰废气。
3、焦磷酸盐镀铜槽。
镀液主要成分:焦磷酸铜、焦磷酸钾、硫酸铜、柠檬酸钾等。
镀液PH 值为8左右,镀液颜色为蓝色(略带绿色)。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电镀行业生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降低事故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电镀行业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电镀行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泄漏、重金属污染、火灾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电镀行业监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包括人员疏散、环境监测、污染控制等。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和医疗救援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保障、交通调度、生活保障等。
四、应急响应1. 预警阶段(1)企业应建立环境风险源清单,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2)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重点岗位的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
2. 应急响应阶段(1)现场处置组:1)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对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程度。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扩散。
(2)医疗救护组:1)组织救治伤员,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2)对伤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
(3)信息宣传组:1)及时收集事故信息,发布权威信息。
2)做好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切。
(4)后勤保障组:1)提供应急物资保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2)调度交通,确保救援车辆和人员及时到达现场。
3. 应急恢复阶段1)现场处置组:继续做好污染控制工作,确保污染源得到彻底消除。
2)医疗救护组:继续关注伤员恢复情况,提供必要医疗救助。
3)信息宣传组:发布事故恢复进展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企业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护服、口罩、防毒面具、应急照明设备等。
2. 人员保障:企业应组织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附件一:电镀行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征求意见稿)环境保护部2012年8月前言本指南介绍了电镀行业主要生产工艺、产污节点和治污工艺,分析了现场环境监察的要点,给出了定性检查和定量测算方法,供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执法参考使用,不具强制性。
各环境监察机构在定期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指南部分或全部监察要点,自行制定《检查方案》和《检查清单》,实施现场执法检查。
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为各地区统计数据汇总而成,代表行业一般技术水平,个别地区由于地域、经济、技术等因素,可能会与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略有出入。
“现场监察程序”、“现场监察方法”、“环境应急管理”、“综合性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察报告”参见已颁布的味精、焦化、铅蓄电池等行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本指南中不再赘述。
指南中“3.监察工作依据”所列政策、标准更新后,以其最新版本为准。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对电镀行业实施的现场环境监察工作。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起草单位为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组织制订。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目录1.适用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2.1 电镀 (1)2.2 镀前处理和镀后处理 (2)2.3 退镀 (3)3.监察工作依据 (3)3.1 政策 (3)3.2 标准 (4)3.3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5)4.建设项目现场监察要点 (6)4.1 产业政策 (6)4.2 选址 (6)4.3 环评制度执行 (6)4.4 “三同时”制度执行 (7)4.5 试生产管理 (8)5.电镀企业监察要点 (8)5.1 产业政策 (8)5.2 生产现场 (9)5.3污染防治设施 (18)附件1:电镀企业现场环境监察单 (30)附件2:排放标准 (36)附件3:电镀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简介 (39)一、镀前处理 (39)二、电镀 (42)(一)镀锌 (43)(二)镀铜 (45)(三)镀镍 (47)(四)镀铬 (49)三、镀后处理 (51)四、退镀 (51)五、污染防治措施 (52)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察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辖区内电镀企业、含有电镀车间的企业、电镀工业园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各项政策及标准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
浙江省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方案--“56条”验收标准解读报告目录一、相关政策二、工艺装备水平及生产现场三、污染治理设施四、清洁生产五、环境应急建设六、综合性管理制度0背景⏹《关于印发浙江省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方案的通知》——浙江省环保厅、浙江省经信委,浙环发【2011】67号⏹《关于明确电镀行业整治提升管理要求的通知》--浙江省环保厅、浙江省经信委,浙环发【2012】61号⏹整治范围:电镀企业及企业配套电镀车间⏹整治思路:“提升一批、搬迁一批、淘汰一批”,”有保有压、上大压小“整合入园、发展一批标杆式企业整治目标:(1)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产业档次低、环境污染重、安全隐患多等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重金属排放总量在2009年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调查数据基础上削减30%以上(3)除少数标杆式企业、原则上所有企业完成搬迁入园生产一、相关政策1。
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园区外企业镀槽总容积不小于4万升且连续两年产值不小于500万元(特种电镀企业、贵金属电镀、其他企业配套电镀车间除外)—-产业政策主要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年)《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2010年)《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2010年)《浙江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2010年)《浙江省浙江省电镀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4万升与连续两年产值不小于500万需同时达到——特种电镀企业、贵金属电镀、其他企业配套电镀车间产值及镀槽容积不做要求2.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验收制度——环评批复,并通过了“三同时”验收;生产规模不能超过环评批复中的规模非法企业、加工点等全面取缔3。
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依法进行排污许可证登记,足额缴纳排污费——实际排放量不能超过许可证的排放量4.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执行到位,职业病防治达到要求——按《职业病防治法》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及验收职工定期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体检5。
附件一:电镀行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征求意见稿)环境保护部2012年8月前言本指南介绍了电镀行业主要生产工艺、产污节点和治污工艺,分析了现场环境监察的要点,给出了定性检查和定量测算方法,供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执法参考使用,不具强制性。
各环境监察机构在定期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指南部分或全部监察要点,自行制定《检查方案》和《检查清单》,实施现场执法检查。
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为各地区统计数据汇总而成,代表行业一般技术水平,个别地区由于地域、经济、技术等因素,可能会与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略有出入。
“现场监察程序”、“现场监察方法”、“环境应急管理”、“综合性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察报告”参见已颁布的味精、焦化、铅蓄电池等行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本指南中不再赘述。
指南中“3.监察工作依据”所列政策、标准更新后,以其最新版本为准。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对电镀行业实施的现场环境监察工作。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起草单位为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组织制订。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目录1.适用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2.1 电镀 (1)2.2 镀前处理和镀后处理 (2)2.3 退镀 (3)3.监察工作依据 (3)3.1 政策 (3)3.2 标准 (4)3.3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5)4.建设项目现场监察要点 (6)4.1 产业政策 (6)4.2 选址 (6)4.3 环评制度执行 (6)4.4 “三同时”制度执行 (7)4.5 试生产管理 (8)5.电镀企业监察要点 (8)5.1 产业政策 (8)5.2 生产现场 (9)5.3污染防治设施 (18)附件1:电镀企业现场环境监察单 (30)附件2:排放标准 (36)附件3:电镀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简介 (39)一、镀前处理 (39)二、电镀 (42)(一)镀锌 (43)(二)镀铜 (45)(三)镀镍 (47)(四)镀铬 (49)三、镀后处理 (51)四、退镀 (51)五、污染防治措施 (52)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察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辖区内电镀企业、含有电镀车间的企业、电镀工业园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各项政策及标准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
(对化学镀、阳极氧化、磷化等表面处理具有参照作用)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电镀应用电解作用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
2.1.1单层电镀在基体仅沉积一层金属层的电镀。
2.1.2多层电镀在同一基体上先后沉积几层性质或材料不同的金属层的电镀。
2.1.3 合金电镀在电流作用下,使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也包括非金属元素)共沉积的过程。
2.2 镀前处理和镀后处理2.2.1镀前处理为使制件材质暴露出真实表面,消除内应力及其它特殊目的所需,除去油污、氧化物及内应力等前置技术处理。
(1)化学除油借皂化和乳化作用在碱性溶液中清除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2)电解除油将金属制件放入有一定组成的碱性溶液中作为阳极或阴极,利用通过的电流达到除油目的的过程。
(3)乳化除油用含有有机溶剂、水和乳化剂的液体除去制件表面油污的过程。
(4)弱浸蚀溶解金属零件上的氧化物薄膜,保证镀层与基本金属牢固结合的过程。
(5)强浸蚀溶去金属零件上的厚层氧化皮或不良的表面组织,以及粗化零件表面的过程。
2.2.2 镀后处理为使镀件增强防护性能,提高装饰性能及其它特殊目的而进行的(如钝化、热熔、封闭和除氢等)电镀后置技术处理。
(1)化学钝化用含有氧化剂的溶液处理金属制件,使其表面形成很薄的钝态保护膜的过程。
(2)除氢金属制件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以驱除金属内部吸收氢的过程。
(3)出光在溶液中短时间浸泡,使金属形成光亮表面的过程。
2.3 退镀退除制件表面镀层的过程。
3.监察工作依据3.1 政策➢《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环法[1996]734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二批)》(200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3.2 标准目前电镀行业执行以下标准,标准修订后,以其最新版本为准:➢G 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H J2002-2010《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 J/T314-2006《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G 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 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 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 B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 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 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 B15562.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H J609-2011《六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 J/T35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 J/T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 J/T355《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规范》➢H J 2000-2010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3.3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4.建设项目现场监察要点4.1 产业政策禁止新建含氰电镀工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淘汰类)4.2 选址4.2.1环境敏感区判断(1)禁止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新建、改建、扩建电镀项目;(2)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电镀项目,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3)禁止在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的保护区内新建排污口。
4.2.2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符合已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
4.3 环评制度执行4.3.1新建、改建和扩建电镀项目,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由建设单位按规定上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得环评审批手续。
建设单位必须在取得环评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4.3.2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和防治污染的措施等应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环评审批文件一致。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治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开工建设的,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4.3.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2003年1月1日起,电镀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4.3.4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级2003年1月1日起,电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由市(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4.4 “三同时”制度执行4.4.1污染防治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严格按照环评审批文件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4.4.2环保设施应按环评审批文件要求逐一建设到位(可根据环评文件、环评批复文件或“三同时”验收一览表逐一核对各污染防治设施);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应分期验收。
4.4.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续齐全,验收提出的整改意见应逐一落实到位。
4.5 试生产管理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应当按规定向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试生产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
试生产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但需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5.电镀企业监察要点5.1 产业政策2005年12月2日起,淘汰含氰电镀工艺(电镀金、银、铜基合金及预镀铜打底工艺,暂缓淘汰)。
辨别方法:➢目前主要存在有氰电镀的镀种有镀锌、金、银、铜基合金(如铜锡、仿金)及预镀铜等,其中氰化物镀锌应予以淘汰。
通过查阅企业相关材料,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评审批文件、生产记录等确定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根据企业电镀液配制原料记录判断是否符合产业政策。
5.2 生产现场生产现场监察的主要内容有电镀种类、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一般电镀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三个环节。
从自动化程度上可分为手工电镀和自动化电镀。
手工电镀往往这三个环节分别布置在不同区域,可能存在用水量较大且不稳定、废水溢流的缺点;自动化电镀三个环节基本连续,基本不存在地面水溢流现象,用水量较小,水量稳定,重复利用率高,可采用管道分流等优点。
5.2.1 电镀种类和生产规模目前常见的电镀种类为镀锌、镀铜、镀镍、镀铬等。
(1)检查要点:核实电镀种类、电镀生产线工艺和生产规模,判断是否存在未批先建项目、擅自变更生产工艺、擅自扩大产能等环境违法行为。
(2)辨别方法:①通过对极板金属、生产记录、原料购买和消耗台账、原料储存场所进行现场检查;②与环评文件及批复意见内容进行对比。
5.2.2 镀前处理(1)机械抛光。
采用打磨等机械方法对镀件表面进行平整处理,以增强镀层的结合力。
机械抛光过程产生的粉尘及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污染物需要处理。
(2)除油。
除油一般有化学除油、电解除油、乳化除油,主要设备为除油槽和清洗槽,添加的化学品主要为氢氧化钠、有机溶剂、除油剂或乳化剂。
该工序主要产生含油废水。
①检查要点:➢除尘装置是否正常连续稳定运行;➢清洗槽、除油槽是否无外溢和渗漏现象;➢清洗槽废水是否有效收集并处理。
②辨别方法:查看生产现场是否有明显粉尘和废水溢流现象。
(3)除锈。
除锈一般采用酸洗,主要按采用不同酸的种类和浓度区分,主要设备为酸洗槽和清洗槽,添加的化学品主要为盐酸、氢氟酸等。
该工序主要产生酸性废水和废气。
①检查要点:➢酸洗槽是否无外溢和渗漏现象;➢酸洗槽旁边是否有废气处理装置;➢清洗废水是否有效收集并处理;➢废气处理装置与废气产生情况是否匹配,处理工艺和处理能力是否得当,是否有无组织排放现象。
②辨别方法:现场检查废气处理装置的铭牌,判断实际运行参数是否满足铭牌所列参数要求;现场是否配备吸收液或吸收剂,是否存在刺激性气味、是否有明显废水溢流现象。
5.2.3 电镀在电镀生产中常见镀种包括镀锌、镀铜、镀镍、镀铬,其中镀锌可作为单层电镀的代表,镀铜、镀镍、镀铬可以作为多层电镀的代表;其它金属镀种、化学镀、阳极氧化、磷化等表面处理过程可相应参考以上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