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

  • 格式:docx
  • 大小:20.28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蓄电池行业环境监察简要指南

(试行)

第一章行业概况

1.1行业主要生产工艺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池槽、电池盖、正负极板、稀硫酸电解液、隔板及附件构成,按极板化成方式可分为外化成和内化成。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外化成生产工艺

电解铅→熔铅→铅粉制造→和膏

合金铅→熔铅→板栅制造→涂板→固化干燥→槽化成(外化成)→干燥→分片刷耳→称片→包片→焊接→极群入槽→过桥焊接→封盖→焊端子→端子封胶→加酸→充放电→配组→包装→成品电池。

2、内化成生产工艺

电解铅→熔铅→铅粉制造→和膏

合金铅→熔铅→板栅制造→涂板→固化干燥→分片刷耳→称片→包片→焊接→极群入槽→过桥焊接→封盖→焊端子→端子封胶→加酸→充放电(内化成)→配组→包装→成品电池。

1.2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有:熔铅炉、铅粉机、铸板机、和膏机、涂板机、刷分机、称片机、包片机、铸焊机、灌酸(胶)机、充放电机等。

1.3主要污染物排放点和排污因子

根据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生产工艺,主要污染物排放点位有熔铅、铅粉制造、铸板、和膏、涂板、刷分、称片、包片、铸焊等工位,排污因子主要有铅烟、铅尘、酸雾和危险废物等,详见下表。

铅酸蓄电池企业污染物排放点位和排污因子

序号污染物排放点位主要排污因子备注

1 熔铅工序铅烟

2 制粉工序铅尘

3 铸板工序铅烟

4 和膏工序铅尘、铅泥(废铅膏)

5 涂板工序废水

6 化成工序废水、酸雾外化成

7 分片刷耳工序铅尘、铅渣

8 称片工序铅尘

9 包片工序铅尘

10 铸焊工序铅烟

11 铅零件铸造工序铅烟、铅渣

12 灌酸工序废水

13 充放电工序酸雾

1.4主要污染治理工艺

根据污染物种类,铅酸蓄电池企业污染治理工艺中,废水治理工艺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絮凝沉淀法、生物法等;废气治理工艺主要有脉冲布袋除尘、静电除尘、滤筒、高效过滤器、湿式喷淋、强碱吸收等。在铅烟、铅尘治理中,采用二种以上治理工艺将有效防范铅污染物事故性排放风险,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

第二章现场勘验程序

2.1前期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各类环保标准;辖区内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拟检查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排污申报、排污收费,以及现场检查记录、环境违法问题处理历史记录等基本环境管理信息。统筹安排现场执法需要的调查取证装备、交通设备等。

2.2资料审查

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如下资料并认真查阅:企业的物耗和能耗相关报表以及生产销售台账等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信息资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准文件、“三同时”验收报告及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资料、排污费缴纳单据等环境管理基本资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环保设施运行规程等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基本资料。

2.3调查取证

发现有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当制止,并根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对违法事实、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等进行全面、客观、及时地调查,依法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采取录音、拍照、录像或者其他方式如实记录现场情况。

2.4视情处理及总结归档

检查中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应进行现场取证,并提出处理建议。

编写结案报告,对查处过程中的文字、音像资料,及时分类归档。

第三章现场勘验要点

3.1产业政策合规性监察

1、产业政策是否符合。检查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达到整治验收标准,是否属于国家淘汰范围(2011以后,企业极板年产量应不低于300万套,组装量不低于25万千伏安时,产品不属于普通开口式铅蓄电池,废铅酸电池资源再生利用企业现有再生铅年生产规模大于1万吨;到2012年以后,极板外化成生产线改为内化成生产线(如确需保留外化成工艺的,需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出具相关意见),含镉低于0.002%)3.2选址合理性监察

环境敏感区判断。禁止位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城镇人口集中区域、疗养院等环境敏感区划定范围内。

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卫生防护距离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当符合已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文件及《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59-89)的规定要求。

3.3建设项目管理监察

1、环评制度执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生产企业,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审批手续齐全。2008年10月1日前建成的企业环评等级应为报告表或报告书,2008年10月1日后建成的企业环评等级应为报告书。

2、“三同时”制度执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续是否齐全,验收提出的整改意见有无落实到位。

3、清洁生产审核。铅酸蓄电池企业应当每两年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检查企业完成清洁生产评估验收的时间,如未完成,检查企业有无委托有资质中介机构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3.4生产现场监察

1、厂区环境综合管理。厂区应进行绿化,生产场区干净有序,厂区道路应当经过硬化处理。实现雨污分流、污污分流,污水收集和排放系统等各类污水管线设置清晰。有酸水产生的生产车间地面要采取防渗、防腐措施。生产过程中严禁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2、生产车间污染控制。产生铅烟、铅尘和酸雾的生产设施设置废气吸风收集装置,建设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治理设施应当运行正常,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相应标准;产生的含铅废水得到有效收集,通过污水管网送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废水实行循

环回用或排入附近城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深化处理。厂区内淋浴水和洗衣废水作为含铅废水单独处理;对产生的铅渣、铅泥和废劳保用品等危险废物进行收集贮存。

3.5环保设施监察

1、废水处理设施。一是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检查废水处理设施能否正常使用,废水处理使用的构筑物是否进行了防渗、防腐处理,操作工是否能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处理设施间歇性运行,检查设施能否正常启动,各接口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二是废水处理台账管理。检查每日的废水进出水量、水质,药品使用记录,环保设备运行及维修记录等,必要时查验药剂购买票据;三是排污口和自动监控装置建设及运行情况。检查排污口设置是否符合规范化建设要求,流量计、铅、pH等污染物在线监控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2、废气处理设施。检查铅烟、铅尘和酸雾净化处理设施能否正常运行,是否电路单列并安装用电计量表,日运转台帐是否放置现场,是否及时进行记录。

3、危险废物管理。一是危险废物堆放场所。各车间产生的铅渣、铅泥、报废电池和废劳保用品等危险废物须定时清理,分类收集,堆存于规范贮存场所,检查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是否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危险废物堆存场所是否设置统一识别标志;二是危险废物台帐。危险废物的产生、流向、贮存、处置等行为须及时登记,记录符合规范,并定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申报。重点检查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台帐登记的规范性和真实性;三是危险废物转移。检查企业是否填报危险废物年度转移计划表,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危险废物是否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合法转移,重点检查转移联单单据是否保存完整,转移批次和转移量是否和实际相符。

3.6环境应急设施监察

1、硫酸贮罐应急设施。检查硫酸贮罐周围是否建有围堰,围堰高度是否满足应急要求。

2、初期雨水收集池设施和应急事故池。检查企业是否建有足够收集容量的雨水初沉池,是否有输送管道将初期雨水送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检查企业是否设置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故应急池,检查由围堰出口至事故应急池之间的管道是否畅通。

3、企业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管理。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预案是否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督促企业及时进行更新完善;是否制定了环境事故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督促企业配备各项应急物资,查看贮存情况。

3.7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监察

1、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检查企业是否制定了年度环境监测制度、车间环境管理制度、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污染防治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台账制度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并将上述制度上墙。

2、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企业应当明确设置专门的内部环保管理机构和环境管理人员,建立企业领导、环境管理部门、车间负责人和车间环保员组成的企业环境管理责任体系,研究解决企业的环境问题。废气、废水等处理设施必须配备保证其正常运行的足够操作人员。主要查看归档材料。

3.8基本环境管理制度监察

1、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执行。企业必须如实按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2、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在依法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企业必须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并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3、排污收费制度执行。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缴纳排污费。

第四章常见违法行为

铅酸蓄电池企业常见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8类:

1、现有生产规模超过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批准文件规定。

2、违法环保三同时制度或擅自投入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