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精选12篇)西安碑林博物馆篇1各位游客、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游览!就在西安市的三学街,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博物馆,它就是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它利用西安文庙扩建而成,苍松翠柏掩映着它,巍巍城墙护卫着它。
千百年来,它经历了重重的硝烟战火,跨越了慢慢的岁月长河,3万多平方米的深深庭院中,已有藏品1万多件,碑刻3千多方,更有国家级文物134件,它以萃为经典的东方传统文化和独具魅力的东方石刻艺术,成为我国最大的碑石博物馆和最为丰富的艺术宝库。
西安文庙来到碑林博物馆,你会被这恢宏壮观的文化丛林所感染,更会被一座座精美绝伦的书法名碑所吸引,也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丰富的碑石和动人的雕刻,是怎样穿过历史的云烟,与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呢?那就让我们从碑林的形成说起吧。
公元874年,爆发了黄巢起义。
战火的硝烟,国力的衰弱,使大唐帝京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战争的灾难也殃及到文化。
矗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的《开成石经》濒临战争的毁坏。
公元920xx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此时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便于防守,将长安城区缩小到皇城之内,国子监便处在了城外,《开城石经》等碑石就被遗弃在露天荒野之中。
在许多文人学士、政府官员的竭力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鄩在公元920xx年,陆续将《开城石经》等碑石搬移到城内唐尚书省的西隅,位置在今天西大街广场一带。
可是这里地势低洼潮湿,经常受到雨水侵蚀,碑石容易陷落倾倒。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在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的精心组织下,又将《开城石经》迁徒到府学的北墉,即西安碑林现址,当然与《开城石经》一同迁入的还有《石台孝经》等一批著名的唐代碑石。
所以,当我们说到碑林的形成时,就会想到《开城石经》,它是碑林的基础,因为它才形成西安碑林今天蔚为大观的3000多方碑石。
了解了碑林这些曲折而艰辛的迁移过程后,我们再看看这里的孔庙旧址。
碑林导游词介绍(汇总3篇)1.碑林导游词介绍第1篇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碑林。
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碑石丛立如林”,这座博物馆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石质书库”。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恩所称的石经包括:唐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书写的《石台孝经》;以及唐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这些石经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
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将长安城进行了缩小,致使石经弃于郊外。
在许多人的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郇陆续将这些碑石移到了城内的文宣王庙内,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会路一带。
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对保存经石不利。
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
它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
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为“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
博物馆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谒孔子的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者,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推崇。
汉武帝就曾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按照中国历来的建筑制式,门都是朝南开的。
而碑林的门却是东西向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碑林为孔庙旧址,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孔庙的门都开在东西两侧,以示对孔子的尊敬。
西门称为“礼门”东门称为“义路”。
南面的门则封闭起来,叫做“塞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
它是明代的建筑,是由华山西岳庙移过来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____多年。
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
《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是由唐肃宗李亨用篆书所写的。
《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____年),一共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二部经书。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在馆内的“石刻艺术馆”中观赏到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骏图、孔子见老子图、青龙朱雀图等精美的石刻。
游玩后,还可以购买到用原碑刻拓印出来的“碑帖”,不过这里的“碑帖”价格不算便宜,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在碑林边上的书院门步行街上购买碑帖,价格相比较便宜些。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名城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博物馆的文化与历史。
一、碑林博物馆简介位于西安市长安路西端的碑林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碑刻陈列馆,创建于碑林最早的唐代。
博物馆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
博物馆内有石刻文物约11000多块,其中藏品最早者追溯到隋文帝时期,最晚者可追溯到清代。
二、碑林博物馆的历史碑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碑刻陈列馆,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创建于____年。
它是在具有 ____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历代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画像石等石刻文物和书法、绘画、碑拓等其它文物,尤以碑刻墓志、历代拓本为具有特色的馆藏品。
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较多,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____多年。
馆区由孔庙、碑林、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展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
____五以来,新建成以“长安佛韵”为主题展陈的石刻艺术馆,并荣获____优质工程“鲁班奖”与“十大精品”陈列奖,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2)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博物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背景。
西安碑林博物馆始建于碑林寺,是中国最早的全面整理、保管碑刻的专门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古代书法雕刻艺术博物馆之一。
它由馆内的“碑林”二字得名,寓意着成群的碑刻,如同林木一般,数量众多,规模庞大。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馆内的几个重要展区。
首先是碑林广场。
广场上有一座高达12米的韩愈和班固二位文学巨匠巨型纪念像,寓意着古往今来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广场上还有玄奘像、慧洁像,这两位都是碑林寺的著名高僧,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亲切感。
接下来是碑廊。
碑廊是馆内最重要的陈列区域之一,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
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大量的碑刻,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精华。
碑刻的内容涵盖了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历史事件的记录和古代文化的传承,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紧接着是展馆。
馆内共设有6个展厅,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碑林博物馆保存的宝贵文物。
其中一厅展示的是有关古代碑刻史和碑林博物馆历史的文物,通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碑林的发展和变迁。
陕西西安碑林导游词(精选15篇)陕西西安碑林篇1西安碑林座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
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
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
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
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
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
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
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
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我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
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明德受纪碑》上刻有“大顺”、“永昌”字样。
这是明未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物,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粮价昂贵,“小麦每斗二两四钱,米每斗二两六钱”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清刻《张化龙碑》,颂扬了当时领导陕西扶风、歧山一带农民反抗官府的张化龙;清刻《荒负歌》等,也记录了一些遭受官僚、地主压迫剥削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元刻《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刘尚神道碑》和清刻《平利碑》等,均从不同方面记录了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清末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的事实。
推举哀年最新的西安碑林导游词五篇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西安碑林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西安碑林导游,供大家参考。
西安碑林导游词(一)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景点,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中国书法的艺术,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
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有着“石质书库”和“书法故乡”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谈起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可谓是几经波折了。
唐代的毁灭,致使国子监内一大批珍贵的碑石被弃置荒野。
五代十国之后,诸如韩俊、刘询这样的有识之士,对这些碑石加以保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西安碑林。
说话间,咱们已经来到了馆内。
来到这里参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西安孔庙,第二个部分是西安碑林,第三部分是石刻艺术室。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孔庙。
孔庙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孔子也是越来越尊敬,便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座孔庙。
当然,最大的孔庙还要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那一座了。
站在孔庙当中,最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座高大的牌楼了。
它叫做“太和元气坊”。
是明万历年间,当地的皇族筹集了400两的黄金,所集资修建的。
在上方还有非常精美的双龙戏珠图。
整个太和元气坊,我们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来形容它。
在太和元气坊的底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叫做泮池。
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在泮池里洗笔,并且走过泮桥。
那么今天在场的各位,就可以随我一同,以一个秀才的身份,走过泮桥。
走过泮桥之后,我们穿过的第一道门,就叫做“棂星门”。
在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大字“文庙”,也就是孔庙的意思。
左边有“德被天地”,右边有“道贯古今”,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出自于《论语》。
在古代,中间的门是贵宾所行走的,两边则是工作人员所走的门。
今天咱们是贵宾,所以咱们走正门。
穿越棂星门之后,我们即将跨越的第二道门,就叫做“戟门”。
西安碑林博物院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碑林。
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碑石丛立如林”,这座博物馆始建于公元____年,距今已有____余年的历史了。
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石质书库”。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恩所称的石经包括:唐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元的____年,由唐玄宗书写的《石台孝经》;以及唐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____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这些石经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
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将长安城进行了缩小,致使石经弃于郊外。
在许多人的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郇陆续将这些碑石移到了城内的文宣王庙内,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会路一带。
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对保存经石不利。
于是,公元____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
它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____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
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为“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
博物馆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陈列面积____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谒孔子的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者,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推崇。
汉武帝就曾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按照中国历来的建筑制式,门都是朝南开的。
而碑林的门却是东西向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碑林为孔庙旧址,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孔庙的门都开在东西两侧,以示对孔子的尊敬。
西门称为“礼门”东门称为“义路”。
南面的门则封闭起来,叫做“塞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高大的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
它是明代的建筑,是由华山西岳庙移过来的,采用的是四柱三檐。
上面的这些彩画是和玺彩画。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5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1在阅读了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一部巨作之后,我们将进入第二陈列室进行参观。
这里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1623年被重新发现,清末移入碑林。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
景教,属教堂的一个分支,称聂斯脱利派,“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
碑首刻有教堂标志十字架。
这块碑石记载了教堂早期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教规、教义,还有古叙利亚和汉文对照刻了72个景教僧侣的名字。
为研究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亚的友好往来提供了宝贵资料。
颜真卿书写的《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72岁时为纪念他的父亲而立的家庙碑,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的世袭与功业。
仅从文中“孔门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到颜氏家族的兴盛和荣耀,《多宝塔碑》是颜体早期的代表,《颜氏家庙碑》则是颜体不如辉煌与成熟的杰作。
还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也就是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
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高峰时代。
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如同百花齐放。
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碑林的第三陈列室,通过这里陈列的碑石,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里陈列着汉魏至唐宋的各种书体名碑,其中包括篆,隶,行,草等5种书体,如汉代《曹全碑》《仙人唐公房碑》唐代张旭和怀素草书的《千字文》,唐徽宗的《大观圣作之碑》等。
《曹全碑》是我国现存汉碑中汉隶的精品,为国家级文物,碑石刻于东汉晚期,是百姓和官吏为纪念东汉灵帝时陕西合阳县令曹全而集资修建。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创建于____年。
它是在具有 ____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历代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画像石等石刻文物和书法、绘画、碑拓等其它文物,尤以碑刻墓志、历代拓本为具有特色的馆藏品。
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较多,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____多年。
馆区由孔庙、碑林、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展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
____五以来,新建成以“长安佛韵”为主题展陈的石刻艺术馆,并荣获____优质工程“鲁班奖”与“十大精品”陈列奖,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二)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____多年。
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
《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是由唐肃宗李亨用篆书所写的。
《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____年),一共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二部经书。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在馆内的“石刻艺术馆”中观赏到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骏图、孔子见老子图、青龙朱雀图等精美的石刻。
碑林导游词怎么写西安碑林导游词(一)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景点,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中国书法的艺术,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
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有着石质书库和书法故乡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谈起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历史,可谓是几经波折了。
唐代的毁灭,致使国子监内一大批珍贵的碑石被弃置荒野。
五代十国之后,诸如韩俊、刘询这样的有识之士,对这些碑石加以保护,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的西安碑林。
说话间,咱们已经来到了馆内。
来到这里参观,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西安孔庙,第二个部分是西安碑林,第三部分是石刻艺术室。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孔庙。
孔庙顾名思义,就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孔子也是越来越尊敬,便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座孔庙。
当然,最大的孔庙还要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那一座了。
站在孔庙当中,最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座高大的牌楼了。
它叫做太和元气坊。
是明万历年间,当地的皇族筹集了400两的黄金,所集资修建的。
在上方还有非常精美的双龙戏珠图。
整个太和元气坊,我们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来形容它。
在太和元气坊的底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叫做泮池。
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在泮池里洗笔,并且走过泮桥。
那么今天在场的各位,就可以随我一同,以一个秀才的身份,走过泮桥。
走过泮桥之后,我们穿过的第一道门,就叫做棂星门。
在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大字文庙,也就是孔庙的意思。
左边有德被天地,右边有道贯古今,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出自于《论语》。
在古代,中间的门是贵宾所行走的,两边则是工作人员所走的门。
今天咱们是贵宾,所以咱们走正门。
穿越棂星门之后,我们即将跨越的第二道门,就叫做戟门。
可以很显然的看到他的屋顶采用了十字歇山顶的手法,门是面开三面的,中间有一个主殿,两边各有一配室。
在原来,想要祭拜孔子,文人走到这个地方要下轿,武官走到这个地方要下马,在两边的房子整理衣冠,才可以拜见孔子的。
西安碑林导游词_碑林导游词西安碑林导游词(一)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石台孝经》和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盖的碑亭。
《石台孝经》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
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
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后面是孝经原文。
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
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
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
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
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
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
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
《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西安碑林导游词(二)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关于碑林的导游词关于碑林的导游词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碑林的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碑林的导游词1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2000多年。
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
《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是由唐肃宗李亨用篆书所写的。
《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共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二部经书。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在馆内的“石刻艺术馆”中观赏到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骏图、孔子见老子图、青龙朱雀图等精美的石刻。
游玩后,还可以购买到用原碑刻拓印出来的“碑帖”,不过这里的“碑帖”价格不算便宜,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在碑林边上的书院门步行街上购买碑帖,价格相比较便宜些。
碑林的导游词2我们现在前往翰园碑林参观。
碑林位于开封西北隅。
在去往翰园碑林途中,我把它的简单概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座大型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第一座最大的民办碑林”。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三篇第一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中心,是中国最早的碑刻陈列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博物馆的魅力吧!首先,让我们来到馆内最重要的展厅——“碑林”。
这里陈列着大量的碑刻,包括汉代、唐代、宋代等不同时期的碑刻。
这些碑刻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艺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在“碑林”展厅里,你可以看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祭夫子墓文》碑,这是杜甫为了纪念孔子而撰写的诗文,展现了他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还有韩愈的《洛神赋碑》、欧阳修的《九日登泰山记碑》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除了碑刻,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石刻雕塑和陶瓷艺术品。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唐代的石雕佛像、明代的石刻龙门狮子等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审美观念。
除了常设展览,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艺术展览、学术讲座、书法比赛等,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参观博物馆时,请保持安静,不要触摸展品,保护好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同时,博物馆内设有导览员,他们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说和讲解,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他们咨询。
光!第二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集碑刻、石刻雕塑和陶瓷艺术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内最早的碑刻陈列馆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最重要的展厅——“碑林”。
在这里,您将看到大量的碑刻,这些碑刻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艺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我们将以唐代的碑刻为例,介绍其中的一些代表作品。
首先是杜甫的《祭夫子墓文》碑,这是为纪念孔子而撰写的诗文,表达了杜甫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导游词范文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____年),历经____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该馆藏石____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____个碑廊、____座碑室、____个碑亭中。
____年西安碑林被____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
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在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
中间有座是半圆形的池子。
这就是泮池。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
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
接着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
门额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
有三门,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其他人员出入的。
戟门,又称仪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
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
此钟重约____吨,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
钟身最顶端蹲有蒲牢,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善鸣,所以伏于钟顶。
钟上铭文共____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以及钟的铸造经过。
精选2019年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点导游词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仅供参考。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一)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碑林。
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碑石丛立如林”,这座博物馆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石质书库”。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恩所称的石经包括:唐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书写的《石台孝经》;以及唐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这些石经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
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将长安城进行了缩小,致使石经弃于郊外。
在许多人的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郇陆续将这些碑石移到了城内的文宣王庙内,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会路一带。
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对保存经石不利。
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
它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
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为“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
博物馆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原先拜谒孔子的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者,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推崇。
汉武帝就曾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按照中国历来的建筑制式,门都是朝南开的。
而碑林的门却是东西向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碑林为孔庙旧址,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孔庙的门都开在东西两侧,以示对孔子的尊敬。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3)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篇三各位游客:中国有四大碑林,它们分别在陕西、山东、四川和台湾,而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
倘若您是一位历史、文学、绘画、雕刻、书法艺术爱好者,来西安而没去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将会十分遗憾。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15号,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座以西安碑林和古代石刻陈列为主,并进行综合陈列的历史文化宝库。
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
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文庙的历史沿革】各位游客,前面已经说过,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日址上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的游览也就主要分成两部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参观这里就像是观看主戏前的序幕。
文庙就是孔庙,因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而得名,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游客们还在车上时就能发现这里是一片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式的古建筑群,不亲历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谁能相信在繁华的闹市区竞有如此幽静的场所?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建有孔庙,规模最大的要算山东曲阜的那座了。
我们面前这座西安孔庙始建于宋徽宗赵信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由唐长安国子监旧址,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西大街社会路一带,移建于此,历经元、明、清各代,屡屡修葺,依然保留着其巍巍雄姿。
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墙根下那几棵古槐有人说是唐朝末年所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被称为太庙古槐,而今也按重要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西安碑林博物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中国有四大碑林,它们分别在陕西、山东、四川和台湾,而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
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馆了。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15号,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座以西安碑林和古代石刻陈列为主,并进行综合陈列的历史文化宝库。
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
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请大家随我参观。
各位游客,前面已经说过,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的游览也就主要分成两部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因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而得名,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横在大家面前的这条路,叫三学街。
三学街不长,却能引发怀古之幽思,常令游客流连忘返。
游完三学街步入博物馆大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边的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坊,名“太和元气坊”。
它是明万历年间皇族捐资400多两黄金修建而成的。
牌坊的南面是照壁,即塞门。
只要稍加注意,大家就会发现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个不引人注目的特点,即东西开门。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这里孔庙之所以没有南门,因为南面正对明城墙,所以只能在东西两侧开门,西门称“礼门”,东门称“义路”,其意是出入礼仪之门。
大家请看中间这座不大不小的水池。
这不是一般的水池,“天下孔庙有泮池”指的就是它。
所谓泮池,就是半圆形的池子。
古代称学校为泮宫;到清代,中举称入泮,泮池以此而得名。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入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
好了,我们已进入棂星门,它始建于元代。
东门额刻有“德配天地”,西门额刻有“道冠古今”。
门内有4根华表相向而立,在第二道门戟门东侧的钟亭里陈列的是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李旦景云年间而得名。
它用青铜制成,上面有唐睿宗书写的铭文。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与钟亭位置对应的马亭里有一文化瑰宝——大夏石马。
大夏是匈奴族所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
由于当时战争连绵不断,各国统治的时间也短,留下的文物极少,因此这匹石马显得很珍贵。
各位游客,我们基本游完了碑林的第一部分。
现在请大家看远出处的这个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碑林”二字。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碑”字少了一撇。
那么为什么会少一撇呢?难道这是一个错别字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两个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
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
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
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你待会儿就会发现,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
这是因为古代的汉字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
现在请大家看这通高大威严的石碑,这便是久负盛名的《石台孝经》。
它是碑林中最大的石碑。
《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纂、专门讲孝道的。
李隆基亲自为它注释、作序并书写,目的是要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碑额由皇太子李亨亲书。
此碑高近6米,碑座、碑身、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
整体造型端庄,风格独特,装饰华丽。
当我们来到西安碑林第一室时,会有一种进入巨大的石质书库的感觉,因为这里陈列着中国目前仅存的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开成石经》。
在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的唐代,为避免士子们在学习时传抄的错误,并能永久保存,特刻石经为范本。
这套石刻经书内容包括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的《周易》、《周礼》、《尚
书》、《诗经》、《礼仪》、《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及清代补刻的《孟子》共13部经书。
因此说它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一部石书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碑林的第二展室。
这里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其中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
有颜真卿书写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还有晚唐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
和怀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还有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等。
各位游客请看这块碑石,是不是很奇怪:怎么在这体现中国古文化的西安碑林中也会出现刻有外国文字的碑石?其实在西安碑林中,刻着外国文字的碑石有好几块,最为著名的就是眼前这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泛称。
景教是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
景教在唐太宗贞观九年传到长安。
此碑立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是由景教僧景净述事,吕秀岩书写。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能体会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渊源呢?
第三展示主要陈列历代各种书体名牌,其中包括篆、隶、楷、行、草等5种书体,通过这些碑石可以看出我国文字演变的过程。
大家看这同《汉曹全碑》,它是我国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牌,也是汉隶的精品。
是陕西合阳县县令曹全集资修建的,它体现了我国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蚕不双涉,燕不双飞”。
也是国宝级文物。
接下来大家看这两通碑,分别是张旭的《肚痛贴》和怀素的《千字文碑》,他们是草书的代表作品。
后面还有三四五六七陈列室,由于时间的原因就不带领大家一一参观了,我们现在去参观石刻艺术博物馆,待会大家自由参观其余展室。
石刻艺术博物馆建于1963年,它收集了失散在陕西各地的西汉至唐代的石刻70余件,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石刻艺术的代表作昭陵六骏和老君像。
昭陵六骏气势恢宏,形象传神,刀法洗练,相传由著名的画家阎立本所做,它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
遗憾的是,作为国宝级文物,六骏浮雕中最精美的“飒露紫”和“拳毛騧”早在1919年被盗运到海外,现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件也都被割裂成数块,多有残缺,令人惋惜。
游人至此,每每感叹,望六骏能够早日在故乡团圆。
下面请大家一边看,一边听我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六骏的动人故事。
特勒骠石刻,国宝级文物。
相传此马“声如晴空霹雳”,在李世民与宋金刚作战时,将宋的长矛震掉。
此马可连续疾驰千里,后暴死,以三品官礼葬于太原。
青骓石刻,国宝级文物。
它是李世民在唐初统一战争中所骑的战马,由瓦岗寨义军领袖李密所献。
此马可识方向,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骑。
什伐赤石刻,国宝级文物。
什伐赤是一匹纯红色的骏马,是西域汗血马的一种。
此马“奔跑如燕,不闻蹄声”,为李世民生擒强敌王世允时所骑。
飒露紫石刻是复制品,飒露紫是李世民在一生中经历最艰苦、最辉煌的战役中所乘的战马,也是昭陵六骏浮雕中唯一一件出现人物的作品。
画面反映的是公元621年李世民攻打洛阳时,飒露紫胸前中箭,李世民手下大将丘行恭赶到,将自己的马让给李世民,并迅速为飒露紫拔箭的场景:飒露紫低头伫立,强忍疼痛,丘行恭神态悲伤,动作谨慎。
在这里。
我们丝毫没有感到是在面对冰冷的石头,而是在目睹一场有血有肉的动人场面。
拳毛騧石刻也是复制品,它是李世民与刘黑闼作战时所乘的战马,战斗中拳毛騧身重9箭,战死沙场。
白蹄乌石刻,国宝级文物。
因毛色纯黑,四蹄雪白而得名。
此马可跃大江,它是李世民与薛仁贵作战时所乘的战马。
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这座老君像原来位于西安骊山的老君殿。
老君即老子,他是道教的创始人,当时政治阶级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推崇道教,封老子为创始人。
据说这座老君像是安禄山为了取悦李隆基让人用汉白玉雕刻而成,采用了圆雕的手法,既细致入微又自然生动,也是属于国宝级文物。
好了各位游客,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参观到此就结束了,如果有兴趣您还可以参观其他的碑刻,感谢各位的参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