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解说词范文:西安碑林博物馆官网
- 格式:docx
- 大小:18.01 KB
- 文档页数:5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精选12篇)西安碑林博物馆篇1各位游客、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游览!就在西安市的三学街,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博物馆,它就是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它利用西安文庙扩建而成,苍松翠柏掩映着它,巍巍城墙护卫着它。
千百年来,它经历了重重的硝烟战火,跨越了慢慢的岁月长河,3万多平方米的深深庭院中,已有藏品1万多件,碑刻3千多方,更有国家级文物134件,它以萃为经典的东方传统文化和独具魅力的东方石刻艺术,成为我国最大的碑石博物馆和最为丰富的艺术宝库。
西安文庙来到碑林博物馆,你会被这恢宏壮观的文化丛林所感染,更会被一座座精美绝伦的书法名碑所吸引,也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丰富的碑石和动人的雕刻,是怎样穿过历史的云烟,与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呢?那就让我们从碑林的形成说起吧。
公元874年,爆发了黄巢起义。
战火的硝烟,国力的衰弱,使大唐帝京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战争的灾难也殃及到文化。
矗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的《开成石经》濒临战争的毁坏。
公元920xx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此时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便于防守,将长安城区缩小到皇城之内,国子监便处在了城外,《开城石经》等碑石就被遗弃在露天荒野之中。
在许多文人学士、政府官员的竭力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鄩在公元920xx年,陆续将《开城石经》等碑石搬移到城内唐尚书省的西隅,位置在今天西大街广场一带。
可是这里地势低洼潮湿,经常受到雨水侵蚀,碑石容易陷落倾倒。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在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的精心组织下,又将《开城石经》迁徒到府学的北墉,即西安碑林现址,当然与《开城石经》一同迁入的还有《石台孝经》等一批著名的唐代碑石。
所以,当我们说到碑林的形成时,就会想到《开城石经》,它是碑林的基础,因为它才形成西安碑林今天蔚为大观的3000多方碑石。
了解了碑林这些曲折而艰辛的迁移过程后,我们再看看这里的孔庙旧址。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这里是书法爱好者的圣地,是一座汇聚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瑰宝的艺术殿堂,宛如一座巨大的历史文化宝库,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15号,它依托于孔庙建立而成。
孔庙本就是祭祀孔子等先哲的神圣之地,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而碑林的存在,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与伦比的文化价值。
当我们走进碑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
红墙环绕,古柏参天,亭、台、楼、阁相得益彰,处处彰显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息。
这里的每一块砖石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文化的记忆。
我们先来参观碑林的第一部分——历代碑石。
这里陈列着从汉代到明清时期的众多碑石,它们是碑林的精华所在。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石台孝经。
这块碑刻立于唐天宝四年,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
碑身由四块巨石合成,碑额上雕刻着精美的瑞兽和祥云图案,华丽而庄重。
碑身四面都刻有文字,字体为隶书,书写工整,气势恢宏。
唐玄宗以孝治天下,石台孝经的内容围绕着儒家的孝道展开,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古代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体现。
站在这块碑前,我们仿佛能看到唐玄宗对儒家思想的尊崇,感受到那个时代对道德教化的重视。
另一块举世闻名的碑刻是开成石经。
这是一部大型的石刻经书,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儒家经典。
这些经典在古代是学子们必读之书,开成石经的雕刻历时七年之久,它为古代的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准版本。
这些碑石排列整齐,犹如一部部沉默的史书,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每一块碑石上的文字都刻工精细,字迹清晰,保存相对完好。
在古代没有印刷术的时候,这些石刻经书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这两块具有代表性的碑刻,历代碑石展区还有众多的名碑。
例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早期的代表作。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____多年。
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
《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是由唐肃宗李亨用篆书所写的。
《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____年),一共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二部经书。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在馆内的“石刻艺术馆”中观赏到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骏图、孔子见老子图、青龙朱雀图等精美的石刻。
游玩后,还可以购买到用原碑刻拓印出来的“碑帖”,不过这里的“碑帖”价格不算便宜,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在碑林边上的书院门步行街上购买碑帖,价格相比较便宜些。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名城西安的碑林博物馆,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博物馆的文化与历史。
一、碑林博物馆简介位于西安市长安路西端的碑林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碑刻陈列馆,创建于碑林最早的唐代。
博物馆占地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
博物馆内有石刻文物约11000多块,其中藏品最早者追溯到隋文帝时期,最晚者可追溯到清代。
二、碑林博物馆的历史碑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碑刻陈列馆,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时期。
碑林博物馆讲解碑林博物馆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本文将介绍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内容和特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碑林博物馆讲解》,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碑林博物馆讲解》篇1碑林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家以碑刻、墓志、石刻等文物为主要展品的博物馆。
该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历史背景、文物介绍和文化内涵。
历史背景方面,讲解员会介绍碑林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历程,以及所展出文物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
文物介绍方面,讲解员会详细介绍所展出的文物,包括文物的材质、形状、大小、文字内容、雕刻技艺等方面。
文化内涵方面,讲解员会解释文物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碑林博物馆的讲解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专业性。
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的,他们对所展出的文物和历史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因此,他们的讲解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 多样性。
碑林博物馆的讲解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语音导览、人工讲解、视频讲解等。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不同的讲解方式。
3. 互动性。
碑林博物馆的讲解注重与游客的互动,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文物和历史文化。
4. 灵活性。
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和时间进行调整,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了解文物和历史文化。
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内容和特点是其吸引游客和展示文物的重要手段。
通过讲解,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和历史文化,从中获得更多的旅游体验和文化收获。
《碑林博物馆讲解》篇2碑林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主要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
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 11000 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 19 个号 134 件,一级文物 535 件。
著名的“昭陵六骏”中有四骏藏于本馆。
碑林博物馆讲解词各位游客,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1号考生王文博,我今天抽到的题目《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来到碑林就来到了“书法艺术的故乡”。
碑林博物馆正式定名于1992年,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走进去之后映如我们眼帘得是高大而不失精巧的太和元气坊,北边有两个半圆形的水池,是孔庙特有的建筑。
叫泮池。
泮池以北的石牌坊也是孔庙特有的建筑,叫棂星门。
中门刻有“文庙”东门刻着“德配天地”西门“道冠古今”。
在当时,进棂星门有严格的规定,祭孔活动时,只有主祭最高官员才能由中门出入。
门内有4根华表相向而立,在第2道门的东侧的钟亭里陈列的是景云钟。
它铸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得名。
它用青铜制成,上面有唐睿宗书写的铭文。
旁边马亭里有另一文化瑰宝——大夏石马。
大家看这匹马的腿部下方刻有“大夏真兴6年。
大将军”等字样,它和景云钟都属于国宝级文物。
现在就来到碑林了,大家抬头远远可以看见正前方的碑亭上方刻有“碑林”两个大字,匾额出自清代爱国志士林则徐之手。
接下来我们看见的这块石碑是博物馆内形制最大、最华丽的《石台孝经》。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撰的讲的是孝道,提倡“事君如事父”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此碑作释作序并书写,目的就是想表示自己是以孝来治理天下。
此碑显的是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称。
下来请大家跟我到碑林的第一陈列室参观,这里展示的是《开成石经》。
“开成”是因刻成于唐文宗开成年号,“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着作。
(包括孝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尔雅,孟子)这些书都是古代文人学士必读之书,由于古代印刷术不发达,所以将经文刻到石头上作为范本供人们校对。
《开成石经》由114块碑石双面组成,共计288面,650152字,最初只有12部经书,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合称13经。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精选】西安碑林博物馆(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
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
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
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范文,仅供参考!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碑林。
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碑石丛立如林”,这座博物馆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了。
它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
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石质书库”。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恩所称的石经包括:唐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元的745年,由唐玄宗书写的《石台孝经》;以及唐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的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
这些石经原来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
唐朝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将长安城进行了缩小,致使石经弃于郊外。
在许多人的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郇陆续将这些碑石移到了城内的文宣王庙内,也就是今天的西大街社会路一带。
由于那里地势低洼,所以对保存经石不利。
于是,公元1087年,在北宋漕运大使吕大忠的组织下,又将那里的碑石移到了今天的位置。
这便形成了最早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始于清代。
它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布在七个陈列室,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之中。
这些碑石主要可以分为“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两大部分。
博物馆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
西安碑林导游词解说导游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的碑林博物馆。
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解说
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中心,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四大石刻艺术
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内保存了大量的碑碣石刻,包括唐代碑刻、宋代碑刻等,展示了
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卓越成就。
首先,我们来到“棣华碑”。
这是唐代留下的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唐玄宗命举行棣华
妃葬。
这块石碑是对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所作的纪念,是中国历史上石刻艺术的瑰宝
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到“颖川大胜碑”。
这是北宋时期的一块石碑,纪念北宋将领李常勇在
抗击辽朝入侵时的大捷。
这块石碑刻有详细的战斗过程和胜利纪念,展示了中国古代
武力的强大。
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其他有名的碑刻,如唐代文化名人王韬的《弘法精舍碑》、宋代
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石亭记碑》等等。
这些碑刻文字精美,内容丰富,展示了中国古
代的文化底蕴和思想。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碑刻艺术的魅力,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碑刻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希望大家在这次参观中能够有所收获,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
非常高兴能为大家讲解碑林。
(4部分)1、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
其前后分为孔庙、碑林、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
碑林是在西安孔庙旧址上扩建起来的。
孔庙又称文庙,是封建社会专门祭祀孔子的地方。
西安孔庙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同参观。
眼前这座木牌坊叫“太和元气坊”,“太和”指阴阳两合,“元气”指人的精神,生命之本源,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皇族朱惟柪捐资400多两黄金修建的。
“太和元气坊”东西两面供人们出入的门分别叫“义路”和“礼门”,为供君子出入之门。
牌坊南面外墙的“孔庙”二字为清末书画家刘晖所写。
牌坊前两个扇形的水池,最早建于元代,叫“泮池”。
古代礼制中,天子之学叫辟雍,诸侯之学叫泮宫,泮宫的水池称泮池。
泮池上有桥,叫泮水桥,为古时学宫之桥。
泮池前的这道门叫棂星门,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是神话中主管取土的神。
在古代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工作人员走东门。
进入棂星门,道路两旁各立有两个八棱形的石柱,它叫“华表”。
天安门前的华表属于等级最高的一种形式,上面有盘龙,象征着天子,而我们眼前华表上的动物叫做牴祪(dǐguǐ),也叫做望天犼,是一种祥瑞之兽。
下来我们该经过戟门,这座门建于明代,是供祭祀大典的文武官员整理衣冠、熟悉仪规之用,故又叫仪门。
穿过戟门可以看到东西两侧各陈列着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东边的叫做景云钟,是因为它铸成于唐睿宗景云二年,每年新年辞旧迎新的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
西边的是大夏石马。
大夏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由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创立。
这匹石马是从西安查家寨他的儿子赫连璝(guī)墓旁移来的。
在博物馆中轴线上,我们能看到左右对称排列六座亭子,叫御碑亭。
因为每座碑亭里都立有一方清代皇帝所御笔书写的碑,碑文内容主要以平定少数民族叛乱为主。
道路两侧有东西两庑,原来是用来供奉孔子72贤士像的,现在为博物馆临时展厅。
西安碑林导游词西安碑林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心,是一座集古碑、石刻、铜器等文物于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址。
碑林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之一。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西安碑林的导游词。
一、碑林基本情况介绍西安碑林的官方名称为“碑林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唐代至现代的12000余块古代碑刻文物,其中不乏著名的“玄宗大藏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等国宝级文物。
馆内还保存着善卷殿、李谷堆碑亭、大雁塔、小雁塔等众多历史建筑,构成了一座集文物、人文、建筑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景区。
二、碑刻文物欣赏是为我们来到碑林的主要目的,馆内保存了许多珍贵文物,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文物。
1、“玄宗大藏经碑”玄宗大藏经碑是碑林内最有价值和最有名的碑刻,该碑高12.28米,重约60多吨,是唐代正书的代表之作,也是目前世间现存的最大木刻经本。
该碑刻刻有36000多个凸文,是一部极其珍贵的艺术史和历史文献。
2、“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玄宗时期,唐朝第六代皇帝赐予当时的法师鸠摩罗什,用以序次新录的一部佛经,共一千多字,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实际上是唐朝时期的“公告”,写得简洁明了,语言优美,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3、“昭陵六骏图石刻”昭陵六骏图石刻是唐玄宗时期刻在衣冠塚顶的石刻精品,石刻上雕有六匹骏马,各具特色,造型惟妙惟肖,是当时石雕艺术精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三、建筑遗址参观西安碑林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善卷殿、李谷堆碑亭、大雁塔、小雁塔等建筑,下面为读者介绍其中几个建筑。
1、善卷殿善卷殿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正殿,是古代书法、绘画、印刷和文化创作的中心,楼阁的建筑富丽堂皇,造型优美,是雕刻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
2、李谷堆碑亭李谷堆碑亭是碑林内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建筑之一,为一座砖构木作的亭子,亭高五十丈余,檐角分叉,飞檐翘翎,富于变化。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介绍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强。
他们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
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的。
石刻艺术室陈列的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
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贵族生活等。
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
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的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汉朝时农业的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____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____件。
隋唐时期的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的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
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刻于公元____年,重____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
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
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
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
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
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
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
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
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
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的四言赞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
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
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介绍西安碑林导游词1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强。
他们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
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的。
石刻艺术室陈列的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
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贵族生活等。
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
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的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汉朝时农业的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500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133件。
隋唐时期的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的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
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刻于公元635年,重10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
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
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
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
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
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
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
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
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
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
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的四言赞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
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
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
西安碑林博物院导游词欢迎光临西安碑林博物院!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将为大家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院,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次愉快的参观体验。
西安碑林博物院是中国最早的碑刻艺术专题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
它位于中国古都西安市南郊的文化古街长安路,临近西安事变旧址和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大雁塔景区。
西安碑林博物院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现存最早成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
它的前身是碑林印刷局,曾任国家印刷业培训中心,专门负责保护和研究古代石刻碑刻。
博物馆的馆藏包括了大量珍贵的碑刻文物,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陕西碑刻和收藏于全国各地的精品碑刻。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陕西碑刻,它是我们博物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
来到碑林博物院,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陕西地区历史悠久的碑刻,更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明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这些碑刻大多数来自于陕西地区的名胜古迹,如华山、嵩山、秦始皇陵等地,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智慧。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嵩山少林寺碑》、《华山杂识》、《秦始皇陵碑》等,它们不仅字迹清晰,内容丰富,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全国各地的精品碑刻。
这部分的藏品来源于汉、魏、唐、宋、元等历代,分布在全国各地。
这些碑刻有的书法优美,有的题材广泛,有的描绘了历史事件,有的记录了文化风俗。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这些碑刻,感受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氛围。
除了碑刻,我们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砖雕、石雕、陶瓷器、书画等其他艺术品。
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宝贵财富。
通过欣赏这些艺术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进博物馆的主要建筑,我们会看到一条硕果仅存的宋代古街——长安街。
沿着长安街,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宋代建筑的精美雕刻和壁画。
这些建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在博物馆整体规划上,我们划分了不同的展览区域。
其中包括将十三行观赏台、三砖刻砖品台和演示台合并为一体的“碑林迈步”区域,这是我们博物馆的核心展览区域。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三篇第一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中心,是中国最早的碑刻陈列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博物馆的魅力吧!首先,让我们来到馆内最重要的展厅——“碑林”。
这里陈列着大量的碑刻,包括汉代、唐代、宋代等不同时期的碑刻。
这些碑刻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艺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在“碑林”展厅里,你可以看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祭夫子墓文》碑,这是杜甫为了纪念孔子而撰写的诗文,展现了他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还有韩愈的《洛神赋碑》、欧阳修的《九日登泰山记碑》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除了碑刻,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石刻雕塑和陶瓷艺术品。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唐代的石雕佛像、明代的石刻龙门狮子等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审美观念。
除了常设展览,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艺术展览、学术讲座、书法比赛等,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参观博物馆时,请保持安静,不要触摸展品,保护好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同时,博物馆内设有导览员,他们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说和讲解,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他们咨询。
光!第二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集碑刻、石刻雕塑和陶瓷艺术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内最早的碑刻陈列馆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最重要的展厅——“碑林”。
在这里,您将看到大量的碑刻,这些碑刻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艺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我们将以唐代的碑刻为例,介绍其中的一些代表作品。
首先是杜甫的《祭夫子墓文》碑,这是为纪念孔子而撰写的诗文,表达了杜甫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导游词范文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____年),历经____多年的历史,由孔庙和碑石陈列室、石刻艺术室组成,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该馆藏石____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____个碑廊、____座碑室、____个碑亭中。
____年西安碑林被____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
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在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
中间有座是半圆形的池子。
这就是泮池。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
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
接着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
门额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
有三门,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其他人员出入的。
戟门,又称仪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
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
此钟重约____吨,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
钟身最顶端蹲有蒲牢,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善鸣,所以伏于钟顶。
钟上铭文共____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以及钟的铸造经过。
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导游词在阅读了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一部巨作之后,我们将进入第二陈列室进行参观。
这里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____年被重新发现,清末移入碑林。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
景教,属教堂的一个分支,称聂斯脱利派,“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
碑首刻有教堂标志十字架。
这块碑石记载了教堂早期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教规、教义,还有古叙利亚和汉文对照刻了____个景教僧侣的名字。
为研究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亚的友好往来提供了宝贵资料。
颜真卿书写的《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____岁时为纪念他的父亲而立的家庙碑,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的世袭与功业。
仅从文中“孔门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到颜氏家族的兴盛和荣耀,《多宝塔碑》是颜体早期的代表,《颜氏家庙碑》则是颜体不如辉煌与成熟的杰作。
还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也就是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
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高峰时代。
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如同百花齐放。
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碑林的第三陈列室,通过这里陈列的碑石,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里陈列着汉魏至唐宋的各种书体名碑,其中包括篆,隶,行,草等____种书体,如汉代《曹全碑》《仙人唐公房碑》唐代张旭和怀素草书的《千字文》,唐徽宗的《大观圣作之碑》等。
《曹全碑》是我国现存汉碑中汉隶的精品,为国家级文物,碑石刻于东汉晚期,是百姓和官吏为纪念东汉灵帝时陕西合阳县令曹全而集资修建。
碑文记载曹全曾随军征战,战功显赫,主政合阳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在碑石上还刻有捐钱的花名册。
《曹全碑》的书法扁平匀整,清丽流畅,自然典雅,秀美飞动,不仅是汉隶中婉约的代表,更是汉碑中的精妙之品。
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光临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陈列石刻文物的专题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石碑、石刻,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关于陕西碑林导游词范文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____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
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____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____年刻成的>。
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
>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____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
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
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后面是孝经原文。
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
底座由____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
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
此碑由____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____部经书,计____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
清代补刻的>17面____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
____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____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
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____次刻经。
>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关于陕西碑林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碑林。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碑林,带领大家一起探寻这里的文化与历史。
陕西碑林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它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西安碑林博物馆解说词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西安碑林博物馆解说词,感谢您的阅读!西安碑林博物馆解说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被誉为“书法艺术之故乡”--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正式定名于1992年,它是在原孔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博物馆分为孔庙旧址、碑石展示和石刻艺术室3个部分。
碑林始建于1087年,距今有900多年历史。
它是一座专题性的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历代的碑石、墓志、石刻造像,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名碑最多的一座书法艺术宝库。
碑林是在原孔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至今依然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孔子在封建社会被推崇到文宣王的地位,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位孔圣人崇高敬仰,就将孔庙的门东西对开,称为礼门、义路,而代替它南门的是一道砖墙,叫做影壁或者塞门。
走进碑林,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栋四柱三檐式的木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是由华山西岳庙移至此地。
在太和元气坊面前,我们看到这个半扇形的水池叫做泮池,这是古代孔庙特有的一种建筑。
在封建社会中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能够通过泮桥拜祭孔子,并可以在池中取水洗笔,所以人们又把考中秀才称作“入泮”。
通过泮桥,我们看到的三座石门叫做棂星门。
在中国古代,进出棂星门是有非常严格的的规定的,在祭孔大典时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员才能由中门出入,一般人走西门或东门。
我们看到碑林现今的建筑格局就是以棂星门的中门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开。
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前走,眼前所看到的这座古朴典雅的建筑为戟门。
祭孔的人要在这里整戴衣冠,熟悉仪规,才能去祭拜孔子。
穿过戟门,在它的东西两侧分别陈列着两件国宝级文物:景云钟和大夏石马。
首先我们来看景云钟,它因铸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得名,之所以被定为国宝级的文物,原因是它有三绝,第一绝是说它钟身的纹饰非常精美,上面雕刻着龙、凤、飞天等图案;第二绝是它的钟声非常的悦耳动听,浑厚悠扬,咱们每年除夕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辞旧迎新的钟声,就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第三绝是钟身上的铭文,它是睿宗李旦少有的传世之作,内容宣扬了道教的玄妙并赞誉钟声的优美。
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导游词【优选】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陕西省建立最开始的历史博物馆,它以个人收藏、陈列设计和科学研究各代碑刻、墓志铭及石雕为主导,变成在我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目前馆藏品珍贵文物11000余件,在其中珍贵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
知名的“昭陵六骏”就会有四骏藏于本馆。
陈列设计由碑林、石雕造型艺术和其他珍贵文物展览会三一部分构成,共12个展厅。
目前七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再加上石雕造型艺术室和4座珍贵文物陈列设计,陈列设计总面积做到4900平方米。
下列是我为大伙儿搜集的有关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仅作参考!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导游词女性朋友们,先生们各位好!!如今大家就赶到了碑林。
说白了,它的意思便是“石碑丛立如云”,这座历史博物馆兴建于公年1087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时间了。
它是个人收藏我国古代石碑時间最开始、总数数最多的一座造型艺术宝藏。
因此,大家又将其称之为“石制书社”。
西安碑林是在储存唐朝石经的基本上发展趋势起來的。
唐朝恩所称的石经包含:唐天宝四年,也就是公年的745年,由唐高宗撰写的《石台孝经》;及其唐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年的837年刻录成的《开成石经》。
这种石经原先都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太学内。
唐朝末年,朱温劫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驻扎北京长安的佑国民党节度使韩建将紫禁城开展了变小,导致石经弃于野外。
在很多人的提议下,韩建和之后的刘郇相继将这种石碑移到城里的文宣王庙内,也就是今日的西大街社会发展路一带。
因为那边地形低洼地,因此对储存经石不好。
因此,公年1087年,在宋朝漕运使者吕大忠的机构下,又将那边的石碑移到今日的部位。
这便产生了最开始的西安碑林。
“碑林”一名起源于清朝。
它个人收藏了从汉到清的各代石碑3000余件,遍布在七个陈列厅,八个碑厅和六座碑廊当中。
西安碑林博物馆解说词范文|西安碑林博物馆官网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被誉为“书法艺术之故乡”--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正式定名于1992年,它是在原孔庙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博物馆分为孔庙旧址、碑石展示和石刻艺术室3个部分。
碑林始建于1087年,距今有900多年历史。
它是一座专题性的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历代的碑石、墓志、石刻造像,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名碑最多的一座书法艺术宝库。
碑林是在原孔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至今依然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
孔子在封建社会被推崇到文宣王的地位,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位孔圣人崇高敬仰,就将孔庙的门东西对开,称为礼门、义路,而代替它南门的是一道砖墙,叫做影壁或者塞门。
走进碑林,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栋四柱三檐式的木牌坊,叫做太和元气坊,是由华山西岳庙移至此地。
在太和元气坊面前,我们看到这个半扇形的水池叫做泮池,这是古代孔庙特有的一种建筑。
在封建社会中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能够通过泮桥拜祭孔子,并可以在池中取水洗笔,所以人们又把考中秀才称作“入泮”。
通过泮桥,我们看到的三座石门叫做棂星门。
在中国古代,进出棂星门是有非常严格的的规定的,在祭孔大典时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员才能由中门出入,一般人走西门或东门。
我们看到碑林现今的建筑格局就是以棂星门的中门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排开。
沿着中轴线继续向前走,眼前所看到的这座古朴典雅的建筑为戟门。
祭孔的人要在这里整戴衣冠,熟悉仪规,才能去祭拜孔子。
穿过戟门,在它的东西两侧分别陈列着两件国宝级文物:景云钟和大夏石马。
首先我们来看景云钟,它因铸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得名,之所以被定为国宝级的文物,原因是它有三绝,第一绝是说它钟身的纹饰非常精美,上面雕刻着龙、凤、飞天等图案;第二绝是它的钟声非常的悦耳动听,浑厚悠扬,咱们每年除夕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辞旧迎新的钟声,就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第三绝是钟身上的铭文,它是睿宗李旦少有的传世之作,内容宣扬了道教的玄妙并赞誉钟声的优美。
下面我们再来看西侧亭子中的大夏石马。
大夏是东晋五胡十六国时的少数民族匈奴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大夏朝只有短短的24年,由于当时战事不断,大夏国遗留下的文物就相当的少了,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匹马就显得弥足珍贵。
继续向前走,我们迎面所看到的这座碑亭就是西安碑林标志性建筑了。
碑亭上有“碑林”二字,相传是清代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的手迹。
碑亭下陈放的就是久负盛名的《石台孝经》。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篆的,主要讲的是“孝”和“悌”。
此碑高约6米。
四面刻字,由碑座、碑身、碑首共35块巨大的石块组成。
碑文是由风流天子李隆基用隶书所写,字体雍容大度,端庄秀丽,非常的华美飘逸,文中还有用楷书作的注解,它提倡一种“事君如事父”的思想,利用宗法血缘关系,将孝敬父母与忠于君主联系起来,达到自己“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
碑额的16个篆字是由玄宗的儿子肃宗李亨所写的。
碑侧还有一段玄宗对孝经所做的批注,大致意思是说,“孝”是一切道德教育的根本和源泉,所以我亲自书写并作注解,希望孝道能够发扬光大,流传千古。
此碑由于形制特别,非常的高大,只好将它放在方坑之中,向上则快到亭顶,显得顶天立地,气度不凡。
碑文又同时集中了有两位皇帝书写的4种不同的书体,宣扬的又是儒家的孝道,因此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我们也常常将此碑称为“迎客第一碑”。
好,下来我们进入各个展示参观。
首先来到的是第一展厅,里面陈放的是《开成石经》。
最初建立碑林的目的呢,就是为了保护第一展室中的《开成石经》以及我们刚才看到的《石台孝经》。
“开成”是唐文宗李昂的年号,“经”是指中国的经典著作,《开成石经》的内容包括《论语》、《孝经》、《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诗经》、《尔雅》12部儒家经典著作。
这些都是封建社会文人学士科举考试中的必读、必考之书。
由于当时印刷术还很古老,为了避免传抄的错误,唐文宗就下令讲它们刻在碑石之上,并在国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内作为范本,供人们校对。
《开成石经》由114块碑石组成,双面刻字,共228面,合计是650252个字。
在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所以我们现在也将其称为“十三经”。
第二展室是唐代名碑荟萃之地,有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以及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
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颜氏家庙之碑》,是颜真卿在72岁时为家父所立,碑文记载说我是家族史以及经历,文中记载有“孔门达者72人,颜氏有8”,充分显示了颜真卿在刻写此碑时的喜悦和荣耀之情。
碑文字体笔力雄健,气韵浑厚,笔画横竖自如、气势磅礴,字里行间包含着刚直坚毅的气质,如同其刚正不阿的个性,显得非常成熟和老辣,因此被人们称为“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我们再来看一下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人们常说“颜筋柳骨”,是说颜体浑厚有力,而柳体结构紧密,笔法锐利,字字体以瘦硬、筋骨明显而著称于世。
杜甫以“书到瘦硬方通神”来赞叹柳公权的书法。
我们再来看反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这通碑主要记载的是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情况。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马帝国的称呼,“景教”则是基督教的一个流派,即“聂丝脱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叫法,“景”是光明和美好的意思。
此碑刻立于公元781年,碑文主要记载的是景教的教旨、教义以及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一件国宝级文物,也是西安碑林所有收藏碑石中最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块碑石。
唐代书法上承魏晋六朝之余韵,下开五代宋元之先河,谱写了中国书法几千年历史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深刻的影响着后来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
现在我们来到反映中国书法史的第三展厅。
这里主要陈放的是历代书体名碑,包括篆、隶、楷、行、草等。
通过这个展室的参观,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汉字的演变过程。
我们先看一下篆书名碑《篆书目录偏旁字源》。
此碑是在公元999年宋代和尚梦英将《说文解字》中的540个偏旁部首分别篆刻,并且在每个篆字的下方都用楷书作了注解,还亲自作了叙文说明。
这方碑石现已成为研究我国字体以及汉字构成的重要史料依据。
由于篆字繁难,不便于书写和记忆,秦代有位官吏就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将篆字的结构和笔划做了简化,成为隶书。
隶书在秦代形成,流行于汉代,尤其是东汉,是隶书艺术的成熟时期。
此方碑文《汉曹碑泉》便是隶书的代表,字体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外显俊秀而内含刚健,运笔犹如行云流水,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
隶书之后呢就是楷书、行书,行书之后便为草书。
这方碑石是张旭的《断千文字》。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巨匠,他性格豪放,为人洒脱,嗜酒如命,每逢喝得酩酊大醉时,就放笔疾书,高兴之时尽将自己的发簪解下,蘸上墨汁,尽兴的挥舞,酒醒之后连自己都觉得奇妙无比。
《断千文字》,上下贯通,首尾相连,大小错落,浓淡相间,乍看如一堆乱麻,连绵不断,但实际上每个字的翻转和跳跃都遵循着严格的法度,这与张旭扎实的楷书功底是分不开的。
张旭的这种疯癫之势和狂草风格,被后来一位叫做怀素的和尚所继承,旁边有一方怀素和尚的草书《千文字》,大家可以对比欣赏。
第四展厅的碑石都是非常有趣的,有反映儒家修养“克己复礼,正心修身”8个字构成的《魁星点斗图》,以及带有神话色彩的《达摩面壁图》、《达摩东渡图》等。
我们来看这幅《关帝诗竹图》。
关帝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据说关羽为救刘备的两位夫人,而被曹兵所俘虏。
曹操对关羽非常爱惜,就封官使重金厚禄,希望他能留下。
但关羽不为所动。
后人为纪念关羽的品行,便作了这幅《关帝诗竹图》。
仔细观察,《关帝诗竹图》是由一杆被风吹起的风竹和一杆打弯的雨竹构成的,这两杆竹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首五言绝句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充分表达了关羽“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心情。
在碑林的第五、六、七展室中陈列的有康熙皇帝书写的《宁静致远》,清代马德照书写的一笔《虎》、一笔《寿》;“法天鼻祖”的《淳化秘阁帖》等等,请大家自由参观。
这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室内石刻艺术室。
成立于1963年,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
我们首先看到一对极富动态的镇墓兽,一雌一雄,被称作“辟邪”和“天禄”。
这是非常生动的东汉画像石。
有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情形的“车马出行”、“迎宾?欢宴?六博”的,也有表现古时生产活动的《狩猎出行》、《西王母?耦耕》的。
这是陵墓石刻的代表作“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刘骏是李世民开创大唐基业时所骑过的六匹战马,它们跟随李世民驰骋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唐太宗令宫廷画家阎立本作画,将刘骏的神姿雕刻于青石之上。
昭陵六骏采用的是高浮雕的手法,整体气势挥宏,形象生动传神,刀法简洁熟练,不愧为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但是令我们遗憾的是今天看到的刘俊,只有四骏是真品,其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鐹”在1914年被美国人毕士博勾结陕西军阀陈树潘将其盗走,现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在时隔4年之后的1918年,美国人又来到中国,企图盗运走其他四骏,被当地百姓发现,集及时加以阻拦,才使四骏幸免于难。
这是一尊汉白玉雕刻的老君像,原供奉在骊山老君殿,是唐华清宫朝元阁的遗物,难得的石刻佳作。
相传它是由西域的著名雕塑家元伽儿所作,所以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老君的眉目神情有明显的西域风格。
各位朋友,短短的时间内,我们在圣贤哲人的浩瀚石经中领略了秦汉文人的古风遗韵,魏晋南北朝的墓志精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佳作,宋元明示的潇洒笔墨以及明清两代大师的笔情墨趣。
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最神圣的殿堂--西安碑林。
碑林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参观。
谢谢!。